丝绸之路论文:浅议丝绸之路的重建
重回丝路_优秀作文800字

重回丝路_优秀作文800字“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连接东西方的商业通道,是中国与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
丝绸之路以外交、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为主,使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虽然现在的“丝绸之路”已不再是古代那条以丝绸为主的商业贸易通道,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却让人们对重回丝路充满了憧憬。
重回丝路,意味着中国将重新成为丝路的主角。
这一条重回丝路的旅程,不仅是中国自己的事,也是世界的大事。
这一条重回丝路的旅程,将会成为全球化、多极化、文明和文化的交流互鉴。
重回丝路将是一个共同的世界。
今天,让我们重回丝路,让我们一起为丝绸之路的复兴添砖加瓦。
重回丝路,意味着中国将重新成为连接东西方的桥梁。
丝绸之路之所以能够成为连接东西方的桥梁,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条商业贸易通道,更是一座文明和文化的交流之桥。
在古代,丝绸之路上不仅有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的贸易,更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传播,中医、中药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播。
重回丝路的旅程,将会成为文明和文化的交流互鉴,将会成为东西方文明的对话,将会成为多种文明共同进步的动力。
重回丝路,意味着中国将重新成为构建共同利益体的领导者和参与者。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人类的前途命运已经紧密相连,共同利益成为了推动世界各国和平发展的动力。
重回丝路的旅程,将会成为世界各国构建共同利益体的动力,将会成为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动力。
重回丝路,意味着中国将重新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
在全球化经济下,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重回丝路的旅程,将会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会成为推动全球经济繁荣的动力。
重回丝路,意味着中国将重新成为推动和平与发展的动力。
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的主题。
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
没有发展,就不能实现繁荣。
重回丝路的旅程,将会成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动力,将会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发展的动力。
丝绸之路论文

丝绸之路论文
《丝绸之路论文》是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论文,主要探讨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经济、文化交流和影响等方面。
以下是一份关于丝绸之路的论文提纲,供参考:
一、引言
- 介绍丝绸之路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 引出研究目的和重要性
二、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
- 古代中国和中亚、中东、欧洲等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概述- 丝绸之路在古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三、丝绸之路的经济交流
- 丝绸之路上的商品和贸易路线
- 丝绸之路的商人和商队
- 丝绸之路的货币流通和贸易制度
四、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
- 丝绸之路的宗教传播,如佛教、伊斯兰教等
- 丝绸之路的艺术和文学交流
- 丝绸之路的语言和文字传播
五、丝绸之路的影响与启示
- 丝绸之路对各地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 丝绸之路在当代的意义和启示
六、结论
- 总结论文中的主要研究发现和观点
- 对未来丝绸之路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 引用论文中使用到的相关研究文献和资料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丝绸之路论文提纲,具体的研究内容和论证方法可以根据个人的研究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和调整。
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

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古代丝绸之路,作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和文化交流纽带,对东西方国家的发展和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它的兴起和兴盛使得东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交流和互动,而它的衰落则意味着这种交流和互动的减少甚至停滞。
本文将从丝绸之路的兴起、繁荣和衰落三个方面来探讨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
丝绸之路的兴起始于汉武帝时期,当时中国汉朝希望通过外交手段与西部国家发展经贸关系并维护边疆稳定。
汉武帝派遣使者出使西域,展开了与西域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同时,罗马帝国也派遣使者到中国,加强了东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
由于中国生产了精美的丝绸,这一珍贵商品成为两国贸易的主要产品之一。
丝绸的卓越质量和独特工艺使它在国际市场上倍受追捧,促使丝绸之路的兴起。
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主要出现在汉朝和唐朝时期。
汉武帝航海政策的推动下,丝绸之路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大量的丝绸、瓷器、茶叶、药材等中国特产通过丝绸之路被运往西方,而西方国家也向中国输出了大量的珍贵的产品,如黄金、玛瑙、埃及棉等。
此外,佛教的传播也受益于丝绸之路的发展,佛经、佛像等物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对中国的宗教、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唐朝时期,丝绸之路迎来了最为繁荣的时期,贸易和文化交流达到了巅峰,而丝绸之路也成为了中外间重要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纽带。
然而,古代丝绸之路的衰落也是必然的。
一方面,海上贸易的发展使得陆上贸易的地位逐渐下降。
随着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西方国家开始将贸易路线转向海洋,通过航海探险开辟新的贸易通道,从而减少了对丝绸之路的依赖。
另一方面,中亚地区政治割裂、战乱频发等问题也使得丝绸之路的通行受到限制。
蒙古帝国的覆灭、世界大战等事件对丝绸之路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进一步加速了丝绸之路的衰落。
总体而言,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兴起和繁荣得益于中西方国家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共同需求,以及政治稳定的背景环境。
历史小论文: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_海上丝绸之路具体路线

历史小论文: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_海上丝绸之路具体路线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荆州市江陵中学2017级10班刘小丫本文为江陵中学2018年历史小论文评比一等奖作品在先秦时期,南方沿海地区由于地近海洋,造船技术水平高,已经开始了远洋迁徙,秦朝统一后,采取了一些开发岭南的措施,岭南发展很快,造船技术规模水平已很高,为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奠定了基础。
西汉初期奉行重农抑商制度,但总体奉行黄老政策,休养生息对商人影响不大。
文景之治后,商业势力蓬勃发展,商业地位的提高,使更多人去经商,沿海贸易增多,海上交通路线已出现。
西汉时期丝织业已达到较高水平,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沿海地区也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与海外周边各国开展贸易往来。
三国时期正处于海上丝绸之路由陆地转向海洋的关键时期。
三国时期,魏蜀吴均有丝绸生产,而吴雄踞江东,传统陆上丝绸之路阻于北国,只能致力于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又由于孙吴同曹魏刘蜀长江上作战及海上交通需要,积极发展水军,船舰制造技术先进,规模大,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对海上丝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南北朝时期,南方政权与北方政权对峙,随着南方海洋航海技术发展,以及航海经验的积累,六朝政府实行积极发展海外关系政策,使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孙吴政权加强南方海外贸易,使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
由于作战需求,孙吴造船业极为发达,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准,主要为军舰和商船推进了海上贸易,推动了丝绸业的发展和海上丝路贸易。
隋唐统一后,加强了对南海的经营,促进了海上丝路的发展,唐朝时政府在广州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海外贸易交往得到重视。
隋时期造船技术航海技术都得到进一步发展,如隋大将陈素伐陈时,曾在永安(今四川奉节)建造能载八百人的大战船“五牙”。
高百余尺,前后装有六根高达五十尺的拍杆。
唐代造船水平和规模都超过前代。
着名经济学家刘宴任盐铁转运使时,曾在扬子县设置十个造船厂,专门建造漕运船只。
唐初将作大匠阎立德仅在洪州(今南昌)一地即造“浮海大船五百艘”。
演讲稿:如何将丝绸之路文化传承与创新

演讲稿:如何将丝绸之路文化传承与创新:非常荣幸能在此为大家分享如何将丝绸之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话题。
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条重要贸易通道也是千年文化交流的桥。
如今,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这条古老的通道和文化传承下去,同时又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加大对历史的研究和保护力度要加大对丝绸之路历史的研究和保护力度。
在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丝绸之路历史的基本情况和各国文化的交流互鉴。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如意大利的博物馆将漫画形式与历史遗产融合,形成了一系列有趣而富有教育性的展览;又如莫三比克的文化节,把当地传统文化与各国文化相结合,让多元文化在这里互融互通。
这些方法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二、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平台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平台,让世界各国的文化相互了解和传承。
在这里,我们要注重平台的创新和升级,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网络等现代平台开展多元化的文化交流活动,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蓬勃发展作出贡献。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文化交流展览、文化旅游体验、文艺演出、学者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让世界各国的文化交融,宣扬多元文化。
三、激发创新的前沿力量比如,在新型科技、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寻求更多的创新切入点。
比如,利用3D打印技术重塑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址,让它们更加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也可以让人们现场亲身感受到那些历史的刻痕和文化的信息。
又比如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沟通,社交媒体的实时互动,打造一个丝绸之路的数字平台,让人们在线上参与到历史和文化的交流中去。
在这里,我们还要加强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关注文化传承的意识。
打造一支年轻、有活力、敢于创新的前沿力量去推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开发。
要将丝绸之路文化传承和创新做好,必须要用心去发掘和挖掘。
在加大对历史的研究和保护力度、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平台、激发创新的前沿力量等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手段,将古老的文化传承下去,同时又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崛起与繁荣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崛起与繁荣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连接了东西方世界。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经历了崛起与繁荣的时期,成为了中外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本文将从古代丝绸之路的起源,路线的拓展与发展,以及其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古代丝绸之路的起源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起源于汉朝时期,当时以丝绸的贸易为主要内容。
丝绸是中国的特产,由于其质地优良、工艺精湛而深受世界各地的贵族和达官贵人的喜爱。
为了满足对丝绸的需求,汉朝政府开始积极发展丝绸生产,并通过定期举办丝绸交易会等方式,推进丝绸贸易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之路逐渐形成。
二、丝绸之路的拓展与发展丝绸之路起初只是连接中国与西方地区的贸易通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拓展至其他区域。
在汉朝之后,唐朝时期的丝绸之路成为了古代世界最繁忙的贸易路线之一,东起中国的长安(今西安),西至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以及北非的开罗。
此外,丝绸之路还延伸至印度、中东地区和东南亚。
在丝绸之路的发展过程中,还涌现出许多重要的贸易港口和贸易城市。
例如,位于今天的中国西北部的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
同时,长安和洛阳等中国古代帝都也成为了丝绸之路的主要出发点。
三、丝绸之路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丝绸之路的崛起与繁荣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丝绸之路的兴起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
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全世界,为中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同时,中国也从外部世界进口了许多奢侈品和珍稀物品,这些物品丰富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内涵。
其次,丝绸之路也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传统医药、农业技术、科学知识等有机会传播到西方地区,丰富了西方社会的发展。
同时,西方文化、哲学、艺术等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后,丝绸之路为各国开启了友好交往的大门。
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通过贸易往来加深了相互间的了解与友谊,丝绸之路成为了文明与友好的象征。
关于古海上丝绸之路的几点思考

关于古海上丝绸之路的几点思考【摘要】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古代中西方世界的重要贸易通道,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从古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历史背景入手,介绍了其起点和终点、重要港口和贸易品,以及对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探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衰落及原因,以及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总结了其历史价值、启示和启发,强调了海上丝绸之路对于促进跨文化交流、推动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古海上丝绸之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从中汲取智慧和启发,进一步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古海上丝绸之路、意义、历史背景、起点、终点、重要港口、贸易品、经济文化交流、衰落、原因、重要性、当今世界、历史价值、启示、启发。
1. 引言1.1 古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古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承载着沟通东西方的历史使命。
它不仅仅是一条贸易路线,更是一条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和文化的纽带。
古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在于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流,带动了丝绸、陶瓷、茶叶等商品的跨国交易,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古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还在于促进了科技、艺术、宗教等方面的交流。
各国通过丝绸之路互相学习借鉴,推动了各种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古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促进了各国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繁荣,更体现在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和互相尊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2 古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古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当时汉朝的丝绸成为了珍贵的商品,引起了西方国家的贪婪和向往。
由于丝绸的高价值和中国独特的制作工艺,汉朝开始向西方输出丝绸,并通过陆路和海路开展贸易往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形成并扩展,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
古代的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非洲等国家都参与了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形成了繁荣的国际贸易网络。
丝绸之路的现状和成果

丝绸之路的现状和成果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对丝绸之路的背景和重要性进行简要介绍。
概述:丝绸之路是一条古老而重要的贸易路线,连接了亚洲、非洲和欧洲,串联起了各个国家和地区。
这条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6年,由中国汉朝的皇帝开创。
起初,丝绸之路主要是用于中国的丝绸出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条多种商品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体现在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方面。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特产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而来自西方的动物、香料、宝石和艺术品也流入中国。
此外,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宗教的传播以及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也通过丝绸之路得到推动。
如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交通技术的进步,丝绸之路的影响仍在继续扩大。
中国和相关国家已经共同发起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进一步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加强沿线国家的合作与发展。
丝绸之路的现状是多样的,不仅包括陆上和海上两个主要通道,还涉及到数字经济、文化交流等新的领域。
本文将分析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并探讨其对全球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同时,本文还将研究丝绸之路带来的成果以及对未来的影响。
通过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条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贸易路线对世界的影响和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来讨论丝绸之路的现状和成果。
首先,我们将在引言部分提供一个概述,介绍丝绸之路的背景和重要性。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小节来详细探讨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在历史背景一节中,我们将回顾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和衰落,以及其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发展的影响。
在现状一节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丝绸之路的重建和发展情况,包括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地区的合作项目和成果。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丝绸之路的成果,并探讨其对未来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文章结构,我们将全面深入地了解丝绸之路的现状和成果,以及它对国际合作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绸之路论文:浅议丝绸之路的重建
摘要:本文旨在说明如何利用昔日丝绸之路来建立当今世界的国际经济关系。
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开拓了古老的丝绸之路,成功连接了亚欧及其它各大陆的贸易往来。
现今重新审视研究丝绸之路,对于思考如何提高改善亚欧大陆贸易往来,缩短货物运输时间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达成这一目标的道路上仍然存在一些障碍需要面对。
关键词:丝绸之路贸易边界税收
一、丝绸之路重建的起源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文明中众所周知的贸易路线。
始于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公元前2和1世纪。
丝绸之路兴起罗马帝国源于得到使者将丝绸作为礼物。
整个线路长达7000英里,跨越中国、中亚、北印度、波斯和罗马帝国。
连接黄河及地中海,所经流域包括中国的甘肃新疆以及现今的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家。
到公元前760年,随着唐朝的衰落,丝绸之路的贸易也明显下降。
直到十一和十二世纪,丝绸之路再次繁荣成为宋朝最大的贸易支撑。
此外,公元1276-1368元朝,丝绸之路中西部及欧洲曾一度恢复贸易。
贸易物品包括丝绸药品、香水、奴隶和宝石。
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危险及不稳定以及海外贸易的盛行,使得丝绸贸易日趋下降。
而中国政府与北俄
罗斯保持的丝绸贸易以及旅游往来也在十四世纪日趋减少、衰落。
1997年,世界旅游组织和其他各种机构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认为,丝绸之路应该恢复其古代的角色作用,成为东西方之路文化贸易往来的主要血管和通道。
其重建利益使得国际道路协会大开眼界。
在2004年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国家达成协议,重新修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复苏已经来到。
二、丝绸之路重建的重要性
1、全球化对亚欧大陆贸易重要性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日趋紧密相连,传统的区域性贸易已经过时。
国际商务走向全球化系统中对于亚欧大陆之间的贸易紧密相联有着深远的意义。
2000年,欧亚贸易货物流通量达大约3亿顿物资,主要包括欧洲出口至亚洲七千二百多万吨和两亿两千八百多万亚洲销入欧洲。
预计至2015年同比可达到4.6亿吨。
中东和波斯湾国家的能源产品仍然占亚洲对欧洲出口的主导地位——占近似总比重的60%——并且东亚的贸易份额20%会在未来的几年里持续增长。
大量的内陆运输,尤其是集装箱运输呈翻倍增长趋势,预期由2002年的6500万顿至2015年1.35亿吨。
集装箱货物运输总量会同比上升,预计2015年将实现增长40%的贸易量。
目前将
近95%的亚欧间集装箱运输需通过苏伊士运河和地中海。
据估计, 2005年东亚及欧洲间的集装箱海洋运输总量达到3百万箱。
这一数据有望在2015年翻三倍,达到1千万箱每年。
相比于海上航线,亚欧大陆桥大大缩短了运输距离,这一优势的体现促使欧洲各国专家官员重视并提出亚欧经济
运输走廊的开通与建设以满足当前亚欧之间货物运输的需要。
这不仅弥补海洋运输的弊端更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家内陆贸易加快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2、中国经济发展对中亚贸易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位于其周边的中亚各国,不仅仅是中国的近邻,还扮演着中国能源和原材料供应者以及工业制成品的消费者等多种重要角色。
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日益紧密,其特征随之愈发清晰。
经贸合作规模呈波动上升趋势,占中国对外经贸合作的比重偏低从贸易规模看,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额在逐年大幅增加,年均增长率接近60%。
其中,出口的贡献较大,年均增长率超过了70%。
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2008年,进口贸易额的增长率出现大幅下降,个别国家出现负增长,在拉低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率的同时,也拉低了近3年进口贸易的年均增长率(不足40%)。
从增长率变动趋势看,进出口总额除了土库曼斯坦保持3 年稳步增长外,其余各国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
动,且波动的方向并不一致。
从占中国对外贸易的份额看,与中亚国家的贸易活动仍处于较低水平。
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2.561 6万亿美元,出口额1.428 5万亿美元,进口额1.133万亿美元,而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所占份额仅仅分别为1.2%、1.6%和0.7%。
随着丝绸之路的重建,中国经济发展将会在各方面对中亚国家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时中国与欧洲的国家经济贸易往来也将产生一种全新的贸易方式。
除此以外,包括中国在内的处于丝绸之路周边的新兴经济体——俄罗斯和印度
的经济发展同样将对中亚贸易的良好开展产生积极而又长
远的推进作用。
3、地区安全与稳定
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现在中亚的很多国家随之独立。
同时很多社会问题也随着产生并影响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也因为各个新成立的国家只关注自己国家内部的基础设施建
设和国内的环境,所以区域贸易环境和区域贸易条件都受到了影响,该地区周围的国际间贸易量也随之下降。
丝绸之路的复苏,其实就是为该地区的各国家间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贸易条件和贸易政策提供一个契机。
通过丝绸之路的建设和规划,达成一系列条约,这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推进贸易的发展。
三、丝绸之路重建的过程
2004年,为加快丝绸之路的重建,11个国家为此达成以下措施:(1)扫除物质及非物质上尤其是边境交叉线路上的一切的障碍;(2)加强对于道路机构的重组;(3)在公营和私营间设立一个职权分明的专有部门;(4)发展国内私有企业;(5)为切实满足道路使用的需求,通过精确的交通考察研究进行需求评估;(6)公有私有资金合理组合,发展运输道路部门资金自筹;(7)采取一切措施降低道路意外事故发生及死亡率,确保道路安全;(8)改善道路环境。
第一步:巴库,第比利斯阿哈尔卡拉基-卡尔斯(btak)铁路横跨整个欧洲铁路,途经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土耳其,并将最终衔接中国与中亚地区,南高加索,土耳其和部分欧盟的铁路系统,贯穿整个铁路网络。
第二步:出于政治及经济上的考虑,阿塞拜疆推动其邻国联合共同修建铁路。
2007年2月,阿塞拜疆,格鲁齐亚,土耳其等国领导人在第比利斯共同签署一项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阿塞拜疆政府每年像格鲁齐亚提供2亿美元的财政援助,年利率1%,帮助建造连接土耳其及格鲁齐亚的铁路系统。
铁路建成后,中欧之间的贸易往来其成本及时间预计将会缩减至原来的一半。
总体而言,新的丝绸之路的建成,贸易额将会随着这条新的桥梁达到每年2千万吨。
无论从经济贸易还是文化领域,新廊道的建成对其沿线涉及的所有国家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举例来说,从伦敦到北京使用新的路线无论是货物运输还是乘客出游都十分便捷,运输成本大大降低。
四、丝绸之路重建的障碍
1、边界税收
丝绸之路的重建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待以解决,要重建丝绸之路,妥善的展开该项目,最主要的事情之一是,与各国家谈判有关边界税收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吸引潜在客户是相当重要的。
随着各共和国进行关税壁垒,将增加贸易和减少交货时间。
因为在一条道路上,大约有40多个国家,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愿意实行低税收政策。
2、环境、交通和天气
自从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一直在致力于维护建设各国内部的基础设施,据国际专家的估计,该地区每年大约有1500公里的道路路况不断恶化。
因此,道路质量抑制了中亚国家的快速传递。
基础设施的翻修是中亚各国政府需优先考虑的事项。
当然,道路状况并不是唯一的障碍。
其他的困难还有恶劣的天气,成群过马路的绵羊,以及过境时所需要的大量时间。
有时,从中国边境到里海岸边大约需要一个星期。
3、经济发展和投资方案不平衡
在所有重建丝绸之路项目的参与国中,只有中国是最发达的具有高先进的基础设施的国家,公路和高速铁路。
而中亚各共和国和阿塞拜疆仍然面临着这一问题。
为扫除因道路状况、过境时间给贸易、旅游、投资所带来的障碍,改善路况以及简化过境手续已与1997年被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计划确定为最高议程并且得到了非洲发展银行的支持。
参与该会议的包括阿富汗、阿塞拜疆、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塔吉克和乌兹别克斯坦。
公路和铁路投资经由阿富汗,阿塞拜疆,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联合出资,定于明年开始动工,预期2018年完成。
该计划将不会严格按照丝绸之路的路线,而是以一系列的道路和小路为主。
其设想是将中国通往欧洲和俄罗斯通往中东地区的六条走廊与铁路公路服务结合起来。
在欧洲,这些走廊将一直到达土耳其南部和俄罗斯北部。
俄罗斯已被邀请参加该项目,但目前尚未实施。
据估计,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投资金额将用于修建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之间的道路,这是中亚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所在地,同时作为最为重要的参与者,它将成为中国,亚洲,欧
洲及海湾国家间的交通枢纽和集装箱运输中心。
哈萨克斯坦目前计划投资$26bn至2015年全面完善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包括现代化铁路网络的全面实施,扩大里海的阿克多港口(哈萨克斯坦)使其与里海最大的港口-巴库(阿塞拜疆首都)相连,随着新路线巴库(土耳其)的运行将使得亚欧两地紧密相连。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