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与吸收合并会计处理比较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会计处理差异分析

、
同一控 制下控 股 合并 的会计 处 理
溢 价或 股 本溢 价 ) 的余 额不 足 冲减 的 , 相应 调 整盈 余公 积
和未 分配利润 。
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会计处理 采用权益结合法 , 该 方法 将企业合并视为参与合并各方所有 者权益的结合 , 其主要特 点是合 并双方均按原来 的账 面价值记 录 , 不 确认商誉 , 被合 并企业 的留存收益全部并人其 当年收益 , 并且 继承被合并企
进行分析。 关键词 : 同 一控 制 ; 非 同一控 制 ; 控股合并 ; 会 计 处理
中图分类号 : F 2 3 0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9 l x ( 2 O 1 3 ) 0 3 — 0 1 1 7 — 0 3
中国的企业 合并准则 中将企业 合并按 照一定 的标 准分
业利润( 包括合并前利润 ) 。合并方在合并 日涉及两个方面的问 题: 一是对 于该 项企业合并形成 的对被合并方 的长期股权投
例 1 : 2 0 0 6年 1 月 1日, A公 司发行 1 0 0 0万 股普 通股
( 每股面值 1 元, 市场价 5元 ) 作 为对 价取 得同一集团 内 B公
被投资 单位 已宣告但 尚未发放 的现金 股利或利 润 ; 借记“ 应 收股利” 科 目, 按支付 的合并对 价的账面价值 ; 贷记 有关资产
表 1 A公 司资产负债表 ( 简表 )2 0 0 6 年1 月 1日( 单位: 万元 )
资产 货 币资金
应收账款
金额 4 0 0
3 0 0
一
l1 7 —
本例 中 A对 B的合并 为同一控制下 的控股合并 ,甲方 为购买方 , 购买 日为 2 0 0 6年 1 月 1日, A公司应确认对 B公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核算问题分析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核算问题分析作者:钱坤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第11期[摘要]作为现代大中型企业形成和发展的有效手段,企业的合并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进行一方或者多方的持续控制。
本文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核算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统一控制企业合并会计核算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多个独立企业,通过收购、入股等方式合并成为一个主体的交易。
根据相关准则规定,企业合并有两个形式,一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另外一个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以此为基础来明确是否采用购买方或者采用权益法。
由此可见,同一控制的判断对企业选用合并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当前我国大多数大中型企业的合并所采用的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在同一或者多个相同方的直接控制下,两个或者多个企业参与合并,且该控制并非短暂性的企业合并。
通常情况下,同一企业集团内部子公司之间、母子公司之间的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在企业合并中,在合并日获得对其他企业控制权的企业称为合并方,而受到合并方控制的另外一方则为被合并方。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具有如下一些特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一般发生在关联方之间,交易作价往往存在不公允,双方协定的价格很难作为核算基础;从最终实施的控制角度看,同一控制能够实施的控制的净资产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不会产生新的资产和负债。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核算,是按照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两种方式分别进行核算。
一、吸收合并的会计核算分析吸收合并是指合并方在合并的过程中取得被合并方的全部资产和全部负债,在企业合并之后,被合并方全部注销。
对于吸收合并,应该从被合并方是否应该确认资产转让和合并方取得被合并方资产如何计价等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吸收合并中,合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资产和负债的实际价值大小应当根据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来估值,而合并方为合并所付出的价值与获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首先应当通过资本公积来进行核算;若这部分资本公积数量少而不够冲减的,则应该以调整留存收益来实现。
CPA会计专题讲解之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专题讲解: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同一控制——控股合并1.概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因为是集团内部的合并,所以强调的是一个账面价值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内部交易。
从集团的角度理解,集团内部的企业合并并没有增加集团的总体价值,那么资产、负债强调一个账面价值是符合集团会计处理精神的。
所以对于控股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应该是按照被合并方的所有者权益的份额入账;而对于吸收合并而言按照资产、负债等的账面价值入账。
正是处于这样的考虑,合并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相关税费等计入企业当期损益;如果是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发生的相关税费,影响的是债券和股票的初始入账价值,不影响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2.初始计量原则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取得被合并方的所有者权益的份额入账,也就是内部交易不增加集团的可辨认净资产。
合并方付出的非货币性资产按照账面价值结转,产生的相关税费确认为合并成本,但不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为合并发生的相关税费计入当期损益;为发行债券、股票发生的税费作为发行债券、股票的初始入账金额的调整处理,不影响企业的合并成本,债券、股票的相关交易费用影响的是债券利息调整和股票形成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初始计量会计处理例题1、正保公司07年初投资集团内乙公司取得80%股权,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为1500万。
正保公司为合并付出银行存款500万;发行债券500万,当日债券公允价值450万,支付相关税费50万;定向发行股票面值150万,公允价值300万,支付相关税费50万;另外正保公司为企业合并支付评估费等相关税费100万。
分录如下: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1500×80%=1200万;企业合并成本=500+450+300=1250万:借:长期股权投资1200管理费用100应付债券-利息调整100贷:银行存款700应付债券-面值500股本15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504.合并日合并报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日编制合并报表首先要对于取得被合并方账面留存收益的份额调整合并方的资本公积,也就是把资本公积还原为留存收益。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会计处理差异分析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会计处理差异分析》摘要:文章仅针对控股合并中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两种类型中出现的部分不同点进行比较分析,并明确了合并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目的是为了厘清企业合并过程中的模糊点,保证合并工作顺利开展,为会计人员做好报表合并会计处理,提供一些参考,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合并方与被合并方在进行合并之前,合并双方会受到同一方的最终控制或者是多方的相同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至少达1年以上),而被合并的企业在企业合并后仍可以保留本企业的法人资格,合并企业之间成为母子公司;取得控制权的当日称为合并日,取得控制权的一方称为合并方,被合并的一方称为被合并方;其采用的合并基本处理原则是权益结合法(不会产生合并损益),个别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主要是以购买方支付的购买成本而定,当出现支付的对价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二者之间有差额时,即对价大于份额,在合并报表中就体现为商誉(在个别报表中,此差额包含在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中);对价小于份额时,合并报表中,计入营业外收入,即体现为合并报表中的当期损益(在个别报表中,此差额是不会影响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的)祁永君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权市场的日趋成熟,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快速整合资源,跨地域跨行业多元化发展及扩张,企业间的合并收购情形愈来愈多见,构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并购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控股合并、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合并报表也成了热点和难点。
文章仅针对控股合并中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两种类型中出现的部分不同点进行比较分析,并明确了合并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目的是为了厘清企业合并过程中的模糊点,保证合并工作顺利开展,为会计人员做好报表合并会计处理,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同一控制;非同一控制;合并;差异分析一、两类企业控股合并的概念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合并方与被合并方在进行合并之前,合并双方会受到同一方的最终控制或者是多方的相同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至少达1年以上),而被合并的企业在企业合并后仍可以保留本企业的法人资格,合并企业之间成为母子公司;取得控制权的当日称为合并日,取得控制权的一方称为合并方,被合并的一方称为被合并方;其采用的合并基本处理原则是权益结合法(不会产生合并损益)。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会计处理差异分析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会计处理差异分析•相关推荐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会计处理差异分析摘要: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中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作了完整的规范,为中国企业合并交易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针对企业合并中的控股合并在同一控制下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会计处理不同进行分析。
关键词:同一控制;非同一控制;控股合并;会计处理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117-03 中国的企业合并准则中将企业合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两大基本类型——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又包括新设合并、吸收合并、控股合并三种形式,本文主要针对控股合并,站在购买方的角度在合并日的会计处理进行分析。
一、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会计处理采用权益结合法,该方法将企业合并视为参与合并各方所有者权益的结合,其主要特点是合并双方均按原来的账面价值记录,不确认商誉,被合并企业的留存收益全部并入其当年收益,并且继承被合并企业利润(包括合并前利润)。
合并方在合并日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于该项企业合并形成的对被合并方的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量问题;二是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问题。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方应以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份额作为形成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贷记有关资产或借记有关负债科目,以支付现金、非现金资产方式进行的;该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非现金资产的差额,相应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进行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实例讲解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实例讲解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视合并方式不同,应当分别按照以下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一)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例1】A、B公司分别为P公司控制下的两家子公司。
A公司于20×6年3月10日自母公司P处取得B公司100%的股权,合并后B公司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
为进行该项企业合并,A公司发行了1 500万股本公司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作为对价。
假定A、B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
合并日,A公司及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构成如下:A公司在合并日应进行的会计处理为:借:长期股权投资50 000 000贷:股本15 000 000资本公积35 000 000A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有关调整和抵消分录如下:借:股本 1 500资本公积500盈余公积1000未分配利润 2 000贷:长期股权投资 5 000对留存收益调整分录如下:进行上述处理后,A公司在合并日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对于企业合并前B公司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3 000万元)应自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转入留存收益。
本例中A公司在确认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后,其资本公积的账面余额为6 000万元(2 500万+3 500万),假定其中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金额为4 500万元。
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应编制以下调整分录:借:资本公积30 000 000贷:盈余公积10 000 000未分配利润20 000 000(二)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例2】20×6年6月30日,P公司向S公司的股东定向增发1 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市价为10.85元)对S公司进行吸收合并,并于当日取得S公司净资产。
当日,P 公司、S公司资产、负债情况如下表所示。
本例中,假定P公司和S公司为同一集团内两家全资子公司,合并前其共同的母公司为A 公司。
该项合并中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及合并后均为A公司最终控制,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分析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会计处理差异

分析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会计处理差异作者:赵迪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19年第05期摘要:我国的资本市场在近几年日益频繁的出现企业合并业务,所以实务界和理论界都非常关注在企业合并业务中会计处理问题。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主要将企业合并划分为三种不同方式:吸收合并、新设合并以及控股合并,其中控股合并还可以分为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会计处理以及在同一控制下的会计处理,这两种相对而言其中在同一控制下进行企业合并业务的会计处理会比较难理解一些,本文从大量实践中总结出一种比较方便使用并且容易理解的方法,下文将详细介绍这种方法。
关键词:同一控;非同一控制;控股合并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19)05-0102-02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业务中,合并方在合并日所涉及的主要会计处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是合并双方在合并日编制合并报表的工作;二是合并双方因合并业务而对合并方形成长期的股权计量问题以及投资确认问题。
2006年2月7号国家财政部正式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主要是为了介绍企业合并前后控股方法,并且以我国的实际情况为基本,研究和分析国际社会中会计准则的合理内容,在根本上确认和计量在非同一控制以及同一控制两种情况下企业合并后的股份,并且详细规范了合并业务的披露举措。
本文通过对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这两种情况下的企业合并类型中的会计处理进行研究和分析,给会计工作者在未来的工作中提供详细的学习方法和管理制度。
一、两类企业控股合并判断标准的比较根据《企业合并》中介绍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同一控制下进行企业合并业务中使用的主要方法是权益结合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指以不影响企业信誉作为前提,合并双方通过记录企业在合并之前的账目价值,将合并企业的原有利益合并到合并之后的账目中,并且还需要记录被合并的利益。
在会计处理业务中使用权益结合法主要是对企业合并之后进行股权方面的交易。
同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合并报表的编制

同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合并报表的编制作者:彭三平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第11期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又可分为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与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对于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合并当期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由于被合并方合并前的资产负债已纳入合并方,被合并方合并前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如何处理,企业会计准则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本文以重庆渝大水务有限公司为例,采用比较的方法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合并当期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进行分析。
一、案例介绍重庆渝大水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渝大水务)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公司成立于1989 年,系重庆市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自来水生产、销售,供水管道安装。
渝大水务原有两个全资子公司,分别为重庆双源水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源水务)和重庆宏泽水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泽水务)。
渝大水务、双源水务、宏泽水务均位于重庆市大足区,2014 年6 月30 日,为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成本,渝大水务子公司宏泽水务吸收合并子公司双源水务,吸收合并完成后,双源水务注销,成立新宏泽水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宏泽水务)。
此次合并,渝大水务以股权划转方式完成,宏泽水务不支付合并对价,合并完成后,宏泽水务注册资本保持不变。
2014 年6 月30 日宏泽水务吸收合并双源水务前后渝大水务、双源水务、宏泽水务、新宏泽水务部分财务报表数据及合并报表抵消分录情况见表一、表二。
二、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1.根据合并前三个公司财务报表数据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2014 年6 月30 日渝大水务、双源水务、宏泽水务合并报表抵消分录情况见表三、表四。
2.根据吸收合并后两个公司财务报表数据编制不考虑双源水务被吸收合并前财务数据,单独依据母公司渝大水务和新宏泽水务财务数据,权益抵消业务我们编制了抵消分录,具体见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