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休克病人的抢救及护理
休克的一般急救措施

休克的一般急救措施标题:休克的一般急救措施引言概述: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常常因为血液循环不足导致身体器官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休克的一般急救措施,包括早期识别和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血液循环以及寻求及时的医疗救助。
一、早期识别和处理1.1 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休克患者常常表现出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
及早发现这些症状可以帮助确定患者是否处于休克状态。
1.2 保持患者平卧位:平卧位可以提高血液循环,减轻休克症状。
同时,应该注意保持患者的头部保持正中位,以避免颈动脉压迫。
1.3 紧急叫救:一旦怀疑患者处于休克状态,应立即叫救护车或寻求医疗救助。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2.1 松开患者的衣领和腰带:休克患者常常呼吸困难,松开衣领和腰带可以减轻呼吸道受阻的情况。
2.2 侧卧位:如果患者出现呕吐或意识丧失等情况,应将患者置于侧卧位,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2.3 人工呼吸: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可以采用口对口、口对鼻或使用呼吸面罩等方法进行急救。
三、维持血液循环3.1 停止出血:如果休克的原因是出血,应立即采取措施停止出血,如使用绷带进行包扎或施加压力。
3.2 抬高患者的双腿:抬高患者的双腿可以帮助血液回流至核心器官,减轻休克症状。
3.3 补充体液:休克患者常常伴随体液丧失,应及时补充液体以维持血容量。
可以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给予生理盐水或其他适当的液体。
四、寻求及时的医疗救助4.1 呼叫急救车辆:休克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专业医疗人员的干预。
应及时呼叫急救车辆,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4.2 与医护人员配合:在等待急救车辆到达的过程中,应与医护人员保持联系,根据他们的指导进行急救措施。
4.3 寻求专业治疗:休克的治疗需要在医院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输液、药物治疗等。
休克的应急处理范本

休克的应急处理范本休克是一种危急的病症,在急救过程中的应急处理举足轻重。
以下是休克的应急处理范本,旨在提供一种清晰、简洁的指导,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便于操作:1. 快速评估:立即迅速评估患者的状况,包括意识、呼吸、血压、心率和皮肤状况等关键指标。
注意患者是否处于休克状态,例如面色苍白、冰冷的皮肤、出汗等。
2. 呼叫急救: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向急救中心报告休克症状,并提供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和休克的原因等。
3. 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将患者头部后仰,清除喉咙中的任何障碍物,并确保患者的呼吸正常。
4. 保持体位:将患者置于平躺位,如果可能,在抢救期间将下肢抬高约30度,以促进血液回流。
5. 维持循环:如果患者心脏停止跳动,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6. 控制出血:如果休克的原因是失血,迅速控制出血源,例如施加压迫止血带或直接压迫出血部位。
7. 补充液体:如果休克的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迅速进行静脉输液,以补充体液。
一般情况下,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林格液)是首选。
8.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对于休克病人,可能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维持循环。
血管加压素或多巴胺等药物可以用于增加血压和心输出量。
9. 氧气治疗:给予患者供氧,确保患者得到足够的氧气。
10. 引流尿液:如果患者出现尿潴留的症状,必要时施行导尿。
11. 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以及记录任何变化。
12. 交通安排:对于休克病人,确保及时、高效的转运,以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13. 安抚患者及家属:在急救过程中,要做好心理安抚工作,保持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14. 接受进一步治疗:一旦患者到达医院,医护人员将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以提供最佳的医疗护理。
休克是一种令人担忧的病症,需要迅速而准确的应急处理。
以上范本提供了一种简洁而有效的应急指南,以帮助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对休克病人进行有效的救治。
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

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人体在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的侵袭后,由于机体的有效循环血量急剧下降,机体失去了代偿能力,组织的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引发患者发生细胞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身体中的各项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代谢以及结构发生损害的急性全身性危重病理过程,这便是我们常说的休克。
如果患者在发生休克后没有及时进行生命体征的稳定,并积极治疗病因,很有可能会因为严重的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那么,对于休克,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内容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呢?对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来说,一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休克会不会导致死亡。
其实,对于大部分的患者来说,在发生休克以后,一般预后较好,但是也有些患者因为是难治性的休克引发的严重并发症,最终导致全身多处器官的功能衰竭,这可能会导致患者在发生休克后死亡。
导致患者发生休克的原因有很多:(1)失血。
常见于创伤失血、食管静脉出血、胃溃疡出血、宫外孕、DIC、产后大出血等。
患者在这些疾病作用下是否会发生休克一般取决于患者的失血量以及失血速度。
如果患者的失血快速并且大量时,失血量就会超过总血量的15%-25%,这会立即导致患者发生休克反应。
(2)失液。
这种情况多见于发生剧烈的呕吐、腹泻、肠梗阻、糖尿病时多尿以及大汗淋漓的患者。
由于机体失液导致有效的循环血量急剧减少而引发的休克,在过去,临床上称之为虚脱。
(3)烧伤。
如果患者发生了大面积的烧伤,这很有可能会引发患者发生休克。
因为烧伤是导致患者的血浆大量渗出而从机体内丢失的,有效的循环血量减少了,组织的灌注量就会不足。
患者如果在早期感觉到疼痛,这可能与患者的低血容量有关,在晚期就可能因为继发的感染而发展成为脓毒性休克。
(4)感染。
引发患者发生脓毒性感染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细菌、真菌、病毒、立克次体等。
而脓毒血性休克属于脓毒症中的一种特殊亚型。
指的便是患者伴有严重的循环障碍、细胞的代谢功能发生异常,表现在患者在充分的液体复苏的情况下还需要进行收缩血管药物后才能维持65mmHg以上的平均动脉压,血清乳酸水平高于2mmol/L。
对休克病人急救措施(一)

对休克病人急救措施(一)引言: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常见于急性重症患者,并且具有高度的危险性。
对于休克病人的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迅速恢复组织的灌注和供氧,以减轻病情的恶化。
本文将针对休克病人的急救措施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够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正文:一、评估病情1.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以及皮肤颜色等。
2.检查病人的神经系统状况,包括意识水平、瞳孔大小和灵敏度等。
3.了解病人的病史,包括患病时间、有无休克相关疾病以及既往治疗情况等。
4.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以帮助判断病情。
二、建立静脉通路1.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常见的选择包括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
2.进行静脉内输液,根据病情选择液体种类和速度,补充血容量以提高有效循环量。
3.根据需要,给予输血或输注血浆等血液制品,以改善血液循环。
三、使用药物治疗1.按照病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酚丁胺或去甲肾上腺素,以提高心输出量和血压。
2.根据需要,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以防治感染引起的休克。
3.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以抑制炎症反应和稳定血管通透性。
四、辅助呼吸和循环1.确保病人的气道通畅,可以采取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等措施。
2.给予辅助通气或氧疗,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3.进行心肺复苏,包括心脏按压和电除颤等操作,以恢复有效循环。
五、监测和密切观察1.持续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尿量和皮肤灌注等。
3.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如动脉血气分析和凝血功能等,以指导治疗的调整。
总结:对休克病人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它可以迅速纠正病情,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
评估病情、建立静脉通路、使用药物治疗、辅助呼吸和循环以及监测观察是休克病人急救的关键步骤。
在实践中,医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操作,以及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休克护理常规及抢救流程

休克护理常规及抢救流程一、休克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
休克病人那可都是很虚弱的呢。
我们得给他们安排一个舒适又安静的环境,就像给他们打造一个专属的小城堡一样。
温度要适宜,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一般22 24摄氏度就很不错啦。
而且光线不能太刺眼,不然病人会很不舒服的哟。
体位也很重要呢。
一般要让病人头和躯干抬高20 30度,下肢抬高15 20度,这个姿势就像是在做一个很特别的瑜伽动作,但这对改善病人的血液循环可大有好处哦。
2. 病情观察。
要像小侦探一样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血压那可是重点关注对象,就像看紧自己的小钱包一样。
血压要是突然下降了,那可不得了。
还有心率,它要是跳得太快或者太慢,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出故障一样,得赶紧看看怎么回事。
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也很关键。
要是病人本来还清醒,突然变得迷糊或者昏迷了,就像变魔术一样突然换了个人,那肯定是病情有变化啦。
皮肤的温度和色泽也不能放过,要是皮肤变得冰冷又苍白,这就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呢。
尿量也得好好盯着。
这就像看水库的水位一样,尿量太少说明肾脏可能灌注不足了。
正常情况下每小时尿量应该不少于30ml,如果少于这个数,那我们就得小心啦。
3. 输液护理。
输液就像是给病人的身体注入活力源泉。
要合理安排输液的顺序和速度。
那些扩容的液体要先输进去,速度呢也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来调整。
如果病人失液很严重,那输液速度可能就要快一点,但也不能太快,不然病人的心脏可能会受不了,就像喝东西喝太急会呛着一样。
还要注意输液的管道,要保持通畅,不能让它打结或者堵塞了。
就像保证水管通畅一样,不然水就流不过去啦。
而且要注意观察输液部位有没有红肿、疼痛,要是有,就像发现小虫子咬了一口一样,得赶紧处理。
4. 心理护理。
休克病人心里肯定很害怕呀。
我们要像他们的知心朋友一样,多和他们聊聊天,安慰安慰他们。
告诉他们别担心,我们会好好照顾他们的。
虽然他们可能很虚弱,但是我们的鼓励就像小太阳一样,能给他们带来温暖和力量呢。
休克患者该如何急救护理?

休克患者该如何急救护理?
休克是一种因为身体无法有效供应足够的血液和氧气给各个组织器
官而导致的严重疾病,情况危急需要及时有效的救治。
对于休克患者
的急救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如何进行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
1. 快速评估病情:首先要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查看是否有意
识丧失、呼吸困难、脉搏弱或消失等情况。
这有助于确定患者是否处
于休克状态,从而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 保持呼吸通畅: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如果发现呼吸困难或呼吸
停止的情况,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保持氧气供应。
3. 保持体温:休克患者易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需要及时为患者加
盖保温毯或使用热水袋等方法,保持患者体温,减少继续休克的风险。
4. 提高下肢:将患者的下肢抬高,帮助促进血液回流至心脏,增加
全身灌注,缓解休克状态,减轻症状。
5. 给予液体:在医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给予休克患者静脉补液,以维持血容量,提高循环血容量,有助于改善休克的症状。
6. 密切观察: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
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有
效的护理。
7. 及时转运:如果情况允许,及时将休克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治疗,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
综上所述,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需要专业的急救人员进行救治。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休克患者,我们也应该学会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希望大家关注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一起为创建更加安全的社会做出努力。
休克病人的护理常规

休克病人的护理常规引言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通常由于全身器官血液供应不足引起。
休克病人需要紧急抢救和综合护理,以稳定其病情和维持生命体征。
本文将介绍休克病人的护理常规,包括护理目标、护理措施以及监护要点。
护理目标休克病人的护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维持循环功能稳定:休克病人循环功能受损,护理的首要目标是通过液体复苏、血压支持等措施,维持有效循环量,确保足够的血液供应到各个器官。
2.维持呼吸功能稳定:休克病人常伴有呼吸功能障碍,需及时处理呼吸道梗阻、呼吸窘迫等问题,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3.维持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休克病人代谢紊乱,易导致酸碱和电解质紊乱。
护理应监测酸碱和电解质水平,及时纠正和调整。
4.预防和处理并发症:休克病人容易出现并发症,如器官功能损害、感染等。
护理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预防并发症。
护理措施1. 紧急补液休克病人因有效循环量不足,需要紧急补液以增加血容量。
常用液体包括晶体液和胶体液。
护士应根据病人情况和医嘱,选择合适的液体类型和补液速度,并监测病人的液体平衡状态。
2.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若补液无效或病情严重,可能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提高心输出量和血液流动。
护士要根据医嘱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心率和休克指数等生命体征,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3. 维持呼吸道通畅休克病人可能因呼吸窘迫或呼吸道梗阻而导致缺氧。
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及时处理呼吸道问题,例如清理分泌物、吸痰、气道吸引等。
4. 监测生命体征护士应密切监测休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
监测频率要根据病情确定,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
同时,还需监测尿量、中心静脉压等指标,评估病人的液体状态和循环功能。
5. 保持体温稳定休克可能导致体温下降,影响病人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
护士要保持休克病人的体温稳定,避免过度退热或出汗,可以采用保温措施、温暖液体输注等。
6. 酸碱和电解质平衡调整休克病人常伴有酸碱紊乱和电解质紊乱,护士应监测病人的血气、电解质等指标,及时纠正和调整。
休克的急救措施

休克的急救措施
标题:休克的急救措施
引言概述: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生命威胁性疾病,常见于严重创伤、失血过多、感染等情况下。
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下面将详细介绍休克的急救措施。
一、快速评估患者状况
1.1 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观察患者是否清醒,能否与人交流。
1.2 检查患者的呼吸情况: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
1.3 检查患者的循环状态:观察患者的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2.1 将患者放置在平躺位置,抬高患者的下颚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2 如有呕吐物或异物阻塞呼吸道,及时清除。
2.3 如患者呼吸困难,可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器辅助呼吸。
三、控制出血
3.1 高度怀疑休克患者有失血情况时,应立即控制出血源。
3.2 使用压迫止血法,如包扎、压迫等,避免出血过多加重休克。
3.3 如休克患者有明显失血,应及时输血以维持循环。
四、保持体温
4.1 休克患者常伴有体温下降,应及时给予保暖措施。
4.2 使用保温毯、热水袋等方式保持患者体温。
4.3 避免患者受凉,加重休克症状。
五、输液维持循环
5.1 休克患者往往伴有循环衰竭,应及时输液维持血容量。
5.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输液液体,如晶体液、胶体液等。
5.3 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循环指标,调整输液速度和量。
结论:休克是一种危急疾病,及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对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
希望以上介绍的休克急救措施能帮助更多的人有效救助休克患者,提高抢救成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克病人的抢救
与护理
2014年4月10日
张艳玲
三级护士抄写
幻灯片2
休克
一、概念
休克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综合症。
实质:微循环灌注不足
幻灯片3
二、病因
1.血容量不足
2.创伤
3.感染
4.过敏
5.心源性因素
6.内分泌性因素
7.神经源性因素
幻灯片4
三、病情评估
(一)资料收集
1.临床观察
⑴精神状态
⑵皮肤黏膜:面颊、口唇、甲床颜色、温度、湿度
⑶脉搏:变弱变快,超过120次/分
⑷血压:休克最重要、最基本检测手段。
(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
⑸尿量:<17ml/h急性肾功能衰竭
⑹呼吸
⑺体温:寒战、高温、多汗
幻灯片5
2.血流动力学检测
⑴中心静脉压(CVP):5~10cmH2O
CVP<5cmH2O:血容量不足;CVP>10cmH2O:心功能不全;CVP>20cmH2O:充血性心衰
⑵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0.8~2.0kpa
⑶心排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
CO:4~6L/min CI:2.5~3.5 L/(min.m2)
⑷休克指数:脉率与收缩压的比值
休克指数为0.5多提示无休克;>1.0~1.5提示有休克;>2.0为严重休克
3.实验室检查
⑴血常规
⑵血气分析
⑶电解质测定
⑷动脉血乳酸:1~2mmol/L,休克时若>
8mmol/L,死亡率在90%以上
⑸凝血功能及酶学检查
幻灯片7
(二)病情判断
1.休克分期的判断
⑴休克早期①口渴,面色苍白、皮肤厥冷,口唇或四肢末梢轻度发绀;②神志清楚,伴有轻度兴奋、烦躁不安;③血压正常,脉压差较小,脉快、弱;④呼吸深而快;⑤尿量较少;⑥眼底动脉痉挛。
⑵休克中期①全身皮肤淡红、湿润,四肢温暖;②烦躁不安,神志恍惚;③体温正常或升高;④脉搏细,血压一般在60mmHg以上;⑤偶尔出现呼吸衰竭;⑥尿量减少;⑦眼底动脉扩张;⑧甲皱循环不良
幻灯片8
⑶休克晚期①全身皮肤、黏膜发绀,出现紫斑,四肢厥冷,冷汗淋漓;②神志不清
(昏迷):③体温不升;④脉细弱,血压低或测不到,心音呈单音;⑤呼吸衰竭;⑥无尿;⑦全身有出血倾向;⑧眼底视网膜出血或水肿。
幻灯片9
2.休克程度的判断
幻灯片10
3.病因鉴别
幻灯片11
救治与护理
一、救治原则
㈠积极消除病因
㈡补充血容量补液量遵循“需多少,补多少”;高渗液不超过400ml;晶体液常用乳酸林格液或等渗生理盐水,胶体液常用706代血浆,中分子右旋糖酐,必要时输成分血或全血,晶体液与胶体液数量之比为3:1“先快后慢”
㈢纠正酸中毒宁酸勿碱先盐后糖先晶后胶
若酸中毒PH<7.2,应静滴碳酸氢钠0.5~1.0mmol/kg以后依血气分析结果调整药量。
幻灯片12
㈣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⒈血管收缩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间羟胺
①对于过敏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首选且尽早使用;②紧急情况下,当血压过低而不能及时补液时,可暂时使用;③对于高动力型感染性休克和低阻力型心源性休克,可作为综合治疗措施之一。
⒉血管扩张剂:
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酚苄明—解除去甲肾上腺素所引起的小血管收缩和微循环瘀滞并强左心收缩力
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山莨菪碱—对抗乙酰胆碱所致平滑肌痉挛而使血管舒张,从而改善微循环,并且还是良好的细胞膜稳定剂
注意:血管扩张剂必须在血容量得到充分补
充的条件下才能使用
幻灯片13
●㈤糖皮质激素和其他药物的应用
●抗炎、抗毒素、抗过敏、抗休克、抑制免疫反应。
●主张早期、大剂量、短疗程应用。
休克4h应用,氢化可的松200~500mg或地米20~50mg
静滴,疗程不超过72h。
●其他:钙通道阻断剂、吗啡类拮抗剂纳洛酮、氧自由基清除剂
●㈥治疗DIC,改善微循环
●对诊断明确的DIC,首选肝素抗凝,肝素使用宜早勿晚
●㈦保护脏器功能
●急性肾衰—利尿、透析
●心力衰竭—强心、利尿、适当降低前、后负荷
休克肺—人工呼吸机给予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
幻灯片14
㈧各型休克的处理
⒈低血容量性休克
关键:及时补充血容量、积极处理原发病和制止继续
失血、失液
⒉过敏性休克
立即以0.1%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可5~10分钟
重复给药。
⒊感染性休克
原则:休克纠正前,着重治疗休克;同时治疗感染;
休克纠正后,着重治疗感染。
主要措施:应用抗菌药物和处理原发感染灶
幻灯片15
⒋心源性休克
目的:重建冠状动脉血液,恢复梗死区心肌血氧供
给,减轻受累心肌负荷。
主要措施:给氧、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合理应
用血管活性药物、强心药和利尿剂。
运用
机械辅助循环及在此基础上施行冠状动脉
血运重建术。
⒌神经源性休克
治疗原则: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进行相应的处理
幻灯片16
二、护理重点
●㈠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病室内保持温度22~28℃,湿度70%左右
●病人采取休克体位(头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增加回心血量,有利
呼吸
●注意保温,但不能体表加热
●保持呼吸道通畅
●㈡密切监测病情
●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等的变化
●监测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
㈢开放静脉通路,进行扩容治疗
幻灯片17
㈣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
注意:①从小剂量开始,随时注意血压变化;②根据血压调节滴速;③防治药物外渗,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④注意保护血管,每24h更换输液管,输液肢体适当制动。
㈤预防感染
定期空气消毒,减少探视。
避免交叉感染
㈥心理护理
①保持安静、症结和舒适的病室环境,保证病人休息
②护士应进行有预见性护理,主动配合抢救
③保持镇静,做到忙而不乱,快而有序地工作
④及时做好安慰和解释工作,指导病人和家属配合抢
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幻灯片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