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婴幼儿应具备的观察认知能力
婴幼儿认知能力发展

婴幼儿认知能力发展从出生到三岁的婴幼儿阶段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发展时期。
这个阶段是婴幼儿认知能力的重要时期,他们开始建立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是多方面的,包括感知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等。
本文将围绕这些方面来探讨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1. 感知能力感知是婴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
他们通过感官接收来自外界的信息,并通过脑部的加工与整合来理解世界。
出生时,婴幼儿的感知能力非常有限,只能感知到一些基本的刺激,如光线、声音和触觉等。
随着成长,他们逐渐能感知到更多的事物,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婴幼儿的感知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2. 注意力注意力是婴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婴幼儿的注意力很短暂,经常会被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吸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注意力逐渐变得更加集中和持久。
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探索,婴幼儿能够更好地关注细节,并更容易分辨不同物体之间的差异。
3. 记忆力婴幼儿的记忆力在认知能力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过记忆来存储和检索已经学到的信息,为将来的学习和认知奠定基础。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婴幼儿的记忆很短暂并且容易消失。
然而,随着大脑的发展,他们的记忆力得到提高,能够记住更长时间的事物。
婴幼儿的记忆力通过不断的重复学习和经验积累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升。
4. 思维能力婴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其认知能力发展的最高层次。
随着大脑的不断成熟,婴幼儿开始表现出简单的思维活动。
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并理解简单的概念和关系。
比如,他们能够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拨动开关或拧紧盖子。
此外,婴幼儿还能够通过试错和解决问题来展示他们的思维能力。
总结起来,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
感知、注意、记忆和思维能力相互影响并相互促进。
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经验的积累,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理解和关注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不仅能帮助父母和教育者更好地引导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也能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岁婴幼儿认知能力培养

0~3个月婴儿训练方案一、认知能力的培养一、认知能力的培养1、视觉训练:婴儿仰卧位,在小儿胸部上方20~30cm 用玩具,最好是红颜色或黑白对比鲜明的玩具吸引小儿注意,并训练小儿视线随物体作上下、左右、圆圈、远近、斜线等方向运动,来刺激视觉发育,发展眼球运动的灵活性及协调性。
2、听觉训练:家长可在小儿周围不同方向,用说话声或玩具声训练小儿转头寻找声源。
母亲的声音是婴儿最喜爱听的声音之一。
母亲用愉快、亲切、温柔的语调,面对面地和婴儿说话,可吸引小儿注意成人说话的声音、表情、口形等,诱发婴儿良好、积极的情绪和发音的欲望。
可选择不同旋律、速度、响度、曲调或不同乐器奏出的音乐或发声玩具,也可利用家中不同物体敲击声如钟表声、敲碗声等,或改变对婴儿说话的声调来训练小儿分辨各种声音。
当然,不要突然使用过大的声音,以免婴儿受惊吓。
3、触觉训练:婴儿面颊、口唇、眉弓、手指头或脚趾头等处对触压觉很敏感。
可利用手或各种形状、质地的物体进行触觉练习。
光滑的丝绸围巾、粗糙的麻布、柔软的羽毛、棉花、头梳齿、粗细不同的毛巾或海绵、几何形状的玩具均可让小儿产生不同的触觉感,有助于发展小儿的触觉识别能力。
4、味、嗅、温度等感知觉训练:利用日常生活,发展婴儿各种感觉。
如吃饭时,用筷子蘸莱汁给婴儿尝尝;吃苹果时让婴儿闻闻苹果香味、尝尝苹果味道;洗澡时,让小儿闻闻肥皂香味,用奶瓶喂奶时,让孩子用手感受一下奶瓶的温度等等,均有助于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二、动作能力的培养1、抬头练习(1)俯卧抬头:使小儿俯卧,两臂屈肘于胸前,成人在小儿头侧引逗小儿抬头,开始训练每次30秒钟,以后可根据小儿训练情况逐渐延长至3分钟左右。
(2)坐位竖头:将婴儿抱坐在成人一只前臂上,婴儿的头背部贴在成人前胸,成人一只手抱住婴儿的胸部,使小儿面前呈现广阔的空间,能注视到周围更多新奇的东西,这可激发小儿兴趣,使小儿主动练习竖头。
也可让婴儿胸部贴在成人的胸前和肩部,使婴儿的头位于成人肩部以上,用另一只手托住婴儿的头、颈、背,以防止小儿头后仰。
婴幼儿认知发育的规律

婴幼儿认知发育的规律一、0 - 1岁婴幼儿认知发育规律1. 感知觉发育- 视觉- 出生时,婴儿的视觉结构已基本发育,但视觉功能较弱。
他们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像,对强光有眨眼反应,视觉最佳聚焦距离在20 - 30厘米左右,这刚好是喂奶时婴儿与母亲脸的距离。
- 1 - 2个月时,婴儿开始能够注视较大的物体,眼睛可以追随移动的物体,如缓慢移动的红球等。
- 3 - 4个月时,婴儿的颜色视觉发育,开始能够区分基本颜色,如红色、绿色等,视觉也更加敏锐,可以看清更小的物体和细节。
- 6 - 8个月时,婴儿的深度知觉开始发展,他们能够判断物体的远近,对立体的物体有更清晰的认知。
- 10 - 12个月时,婴儿的视觉能力进一步提高,可以准确地用眼睛追踪快速移动的小物体。
- 听觉- 新生儿就有听觉反应,他们能够对突然的大声响产生惊跳反射。
出生几天后,婴儿就能区分不同的声音,如母亲的声音和陌生人的声音。
- 1 - 3个月时,婴儿听到声音后会转头寻找声源,对轻柔的声音,如摇篮曲等会表现出安静和愉悦。
- 4 - 6个月时,婴儿能辨别不同的语调,对父母的呼唤声有明显反应,并且开始对音乐产生兴趣,可能会随着音乐的节奏摆动身体。
- 7 - 9个月时,婴儿能够理解简单的声音指令,如“再见”“欢迎”等对应的动作声音。
- 10 - 12个月时,婴儿能听懂简单的词汇,对自己的名字有明确反应。
- 触觉- 新生儿的触觉很敏感,他们通过触觉来感受外界的刺激。
例如,他们喜欢被紧紧包裹的感觉,这会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 1 - 3个月时,婴儿开始用手探索周围的物体,通过触摸感知物体的质地,如柔软的毛巾、硬的塑料等。
- 4 - 6个月时,婴儿会主动伸手抓握物体,通过抓握和触摸进一步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
- 7 - 9个月时,婴儿用手探索的能力更强,他们会用手指捏取小物品,感受物体的细微差别。
- 10 - 12个月时,婴儿的触觉与手眼协调能力相结合,能够准确地将物品放入容器或从容器中取出物品。
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能力

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能力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能力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方面。
在这个阶段,他们通过感受周围环境、与他人互动和探索,建立起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他们在认知能力上的进展。
1. 婴儿期(出生至2岁)婴儿期是心理发展的最初阶段。
从出生到2岁,婴儿经历了许多重要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主要通过感官体验和运动发展。
1.1 感官经验婴儿通过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和口味等感官经验来建立自己对世界的认识。
他们会用手去触摸和抓握物体,用嘴巴去尝试和咀嚼物品,以探索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环境。
1.2 运动发展婴儿在这个阶段逐渐学习控制自己的身体,如翻身、爬行、坐立和站立等。
通过这些运动,他们能够更好地探索周围环境,并与他人进行互动。
2. 幼儿期(2岁至6岁)幼儿期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开始逐渐理解和解释世界。
2.1 建构主义认知在幼儿期,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和理解事物。
他们通过玩耍和角色扮演来模拟现实生活,这有助于他们建立对社会规则和角色的认识。
2.2 语言和沟通幼儿期也是语言和沟通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
从简单的单词到流利的句子,幼儿逐渐学会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同时,他们也通过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和理解。
3. 学前期(6岁至12岁)学前期是儿童认知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思考抽象的概念,并通过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
3.1 抽象思维从具体的事物到抽象的概念,儿童在学前期开始运用抽象思维。
他们能够进行分类、序列和比较等思维活动,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复杂性。
3.2 逻辑推理儿童在学前期开始运用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
他们能够思考因果关系、推理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这些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思维活动奠定了基础。
总结: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能力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感官经验到运动发展,再到建构主义认知和抽象思维。
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培养

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培养婴幼儿时期是人类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正在经历快速的大脑发育,他们的认知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培养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培养方法和重要性。
一、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阶段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可以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重要任务。
以下将详细介绍婴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
1. 感知运动期(0-2岁)在感知运动期,婴幼儿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来认知和接触世界。
他们通过触摸、品尝、视觉、听觉和运动等感官刺激接受信息,并通过不断的运动探索和发现。
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是建立感官运动协调,发展基本的感知和运动能力。
2. 前运算期(2-7岁)在前运算期,婴幼儿开始发展符号和语言的能力。
他们能够使用简单的符号来代表物体和事件,并能够通过语言和思维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是发展语言和符号系统的运用能力,提高记忆和思维能力。
3. 具体运算期(7-11岁)在具体运算期,儿童开始能够进行具体的思维运算。
他们能够理解数学概念、解决具体的问题,并开始发展抽象思维的能力。
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是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培养问题解决和分析能力。
二、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培养方法1. 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婴幼儿的大脑对外界的感官刺激非常敏感,所以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对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通过游戏、玩具和亲子互动等方式提供丰富多样的感官刺激,如触摸不同材质的物体、听不同种类的声音、观察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物品等,促进婴幼儿感官的发展和认知能力的提升。
2. 鼓励探索和发现婴幼儿通过主动的探索和发现来学习和认知世界。
家长可以为他们提供安全的环境和适当的玩具,鼓励他们自主地进行探索和发现。
这样的活动可以促进婴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好奇心。
3. 亲子互动和语言交流亲子互动和语言交流对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婴幼儿的认知能力

婴幼儿的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指人类在知觉、注意力、记忆、思维、语言、创造力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智力活动,也是人类与外界相互作用、认识和适应环境的重要能力之一。
在婴幼儿发展的早期阶段,婴幼儿的认知能力正迅速发展,并且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一、感知能力的发展感知是指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刺激进行接收、辨别、组织和解释的过程,对于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新生儿期的婴儿对于外界的感知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进行,他们能够感知到亮度、颜色和声音的存在。
随着婴儿的成长,他们的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觉也逐渐发展。
通过观察和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婴幼儿开始建立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
二、注意力的发展注意力是婴幼儿认知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指在识别、选择、集中注意力和维持注意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抑制非相关刺激以及保持对相关刺激的持久性关注。
新生儿期的婴儿的注意力非常短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注意力逐渐变得更加稳定和持久。
通过增加对外界刺激的关注和探索,婴幼儿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并开始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三、记忆能力的发展记忆是婴幼儿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感觉记忆、操作记忆和长期记忆等多个方面。
感觉记忆是指将感知到的信息暂时存储在大脑中,它对于婴幼儿来说是非常短暂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开始发展出操作记忆的能力,即能够在脑海中暂时保存并操作信息。
长期记忆是指将信息存储在长期记忆系统中,这需要多次重复和巩固。
通过多次的学习和记忆,婴幼儿能够逐渐建立起更加稳定和持久的记忆。
四、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是婴幼儿认知能力的核心,它包含了对于信息的处理、组织和推理等高级认知过程。
在早期阶段,婴幼儿通过直观和感性的思维方式来认知和理解世界。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开始进行更加抽象和符号化的思维活动。
例如,婴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新的行为和技能,他们也能够进行简单的问题解决和逻辑推理。
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内容

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内容婴幼儿的认知发展是指婴幼儿通过感知、注意、记忆、思维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发展。
认知发展是婴幼儿早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婴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打下了基础。
下面将对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感知能力的发展二、注意力的发展注意力是婴幼儿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刚出生的婴儿的注意力很短暂,只能集中在一些简单、刺激强烈的事物上。
但随着婴幼儿的成长,他们逐渐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观察和思考。
例如,在观看一幅画时,他们能够从整体先后注意到细节,并能持续更长时间的关注。
2-3岁的幼儿开始发展选择性注意,能够忽略次要的刺激,集中注意力在重要的信息上。
三、记忆的发展婴幼儿的记忆能力在认知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初生婴儿不太可能记住任何事物,但随着大脑的发育与功能提升,他们开始能够记忆并回忆一些事物。
例如,一个3个月的婴儿可能会记住一个玩具的形状,几天后再次见到时会展现出对它的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的记忆能力不断增强,他们能够记住更多的信息,并通过回忆和应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
四、思维的发展婴幼儿的思维发展主要通过感知、记忆和注意力等认知能力的发展来实现。
刚出生的婴儿具有简单的思维能力,例如通过触觉知道什么是柔软的,什么是坚硬的。
3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慢慢理解因果关系,例如当他们敲打玩具时会发出声音。
到了2-3岁,婴幼儿的思维发展了一个关键的阶段,他们能够使用简单的概念和符号进行思考和表达,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来理解和处理周围的事物。
五、语言的发展语言是婴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婴幼儿理解和表达信息。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婴幼儿通过哭声和表情来表达需求和情感。
6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如“咯咯”、“呀呀”等,开始学习语言的音节。
1-2岁的婴幼儿开始学会一些简单的词汇并能够通过简单的语句表达需求和观点。
2-3岁的幼儿开始发展语法和词汇量,并能够组合词语和句子来表达更复杂的意思。
03岁婴幼儿观察及评价

03岁婴幼儿观察及评价我对03岁婴幼儿的观察是基于日常接触和观察,包括其行为表现、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以下是我对03岁婴幼儿观察及评价的详细描述。
一、行为表现观察及评价03岁婴幼儿的行为表现多样且活泼。
在观察中,我发现他们表现出以下特点:1. 独立性增强:03岁婴幼儿开始表现出独立性的倾向,能够自己穿衣、脱衣,吃饭时尝试使用餐具等。
这种独立性的提升对于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2. 社交能力发展:03岁婴幼儿在社交方面的发展也值得关注。
他们有更强的欲望与其他儿童玩耍,表现出对于人际关系的兴趣。
3. 物体认知能力:03岁婴幼儿开始对于周围的事物有更深入的认知。
他们能够辨认出一些常见的物体,如玩具、水杯等,并将其用于游戏或其他活动中。
在评价方面,我们应当关注到03岁婴幼儿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常范围内,并能够根据他们的行为表现提供适当的教育指导和支持。
二、语言能力观察及评价03岁婴幼儿的语言能力正在迅速发展,他们开始学习和模仿周围的语言环境。
在观察中,我注意到以下方面:1. 词汇增加:03岁婴幼儿的词汇量大幅增加,能够说出更多的单词,并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需求。
2. 语言理解能力: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指令和问题,并能做出相应的回应。
他们开始懂得一些基本的社交用语,如请、谢谢等。
3. 语言表达能力:03岁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他们开始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评价语言能力时,我们需要注意是否符合年龄水平的语言发展和理解。
同时,鼓励他们进行更多的语言交流和表达,以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认知能力观察及评价03岁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在观察中,我注意到以下方面:1. 概念形成:03岁婴幼儿能够区分颜色、形状、大小等基本的概念,并能够将它们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2. 记忆力增强:他们能够记住一些日常活动的顺序,如穿衣、刷牙等,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回忆起来。
3. 探索欲增强: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探索欲望增强,能够主动进行一些观察和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岁
宝宝能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辨认物体,通过声音辨别家庭成员,能从一堆大小、形状相同而颜色不同的木块中挑出一个和成人手中一样的木块。
父母要多从生活中要引导孩子多观察,让孩子多看、多听、多嗅、多摸,促进孩子观察力的发展。
认识形状
通过各种感觉感知形状特征父母拿出一个圆形的积木告诉宝宝说:“这是圆形的。
”一边口中说儿歌:“小皮球,圆又圆。
”一边拿着圆形积木滚来滚去,接着把圆形的积木给宝宝玩一会,让宝宝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来认识圆形。
然后让宝宝选出其他圆形的积木,宝宝如果能顺利地把圆形积木选出来,要鼓励宝宝,并给予宝宝及时的反馈,加强记忆印象。
通过分类加深对形状概念的理解
将积木分为圆形和不是圆形的两类,让宝宝在很多的积木中找出圆形的积木。
将圆形的积木搭高或者将圆形的积木进行组合拼成一幅画,这样可以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身边的物品中找到相同的形状和宝宝一起找找生活中的圆形。
让宝宝通过观察以及平时的生活积累,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圆形的,如:球、算盘珠、钟等等,帮助宝宝将圆形与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将圆形的抽象概念具体化。
如果宝宝一时想不起来,那家长可以和宝宝展开寻找“圆形”比赛,在家里或者把宝宝带到超市、公园,看看谁找得又快又多。
认识天气
带宝宝看图。
给宝宝找来天气画册,让宝宝自己坐在床上翻书,妈妈指着各种天气的图画予以解说,例如晴天会有太阳、雨天会从天上掉下水珠、雪天会飘起雪花等等。
让宝宝在翻书学习的过程中,对各种天气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让宝宝亲自体验天气的变化。
带宝宝出门的时候,用宝宝听得懂的语言为宝宝介绍各种天气的特点,让宝宝亲眼看见,会增强宝宝对天气的感知和判断能力,很容易就能把握住天气的主要特点。
和宝宝一起看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非常专业和详细,宝宝从节目中可以慢慢的熟悉各种专业的词语。
比如温度、湿度、风向等等,还能熟悉很多地名。
对于南方的宝宝来说,还会知道原来北方会下雪;对于内陆的宝宝来说,还会了解到原来南方会有可怕的台风。
1岁半的宝宝虽然还无法完全学会,但是他们会听在耳里,记在心上。
2~3岁
宝宝在观察时仍然需要动作的参与,常常要用手一一指着所要观察的物体。
家长应注意利用日常生活来发展宝宝的观察力,并在发展宝宝观察力的同时,让宝宝把所观察到的事物用语言描述出来,这对宝宝的语言能力大有裨益。
认识时间
2、3岁教宝宝钟表还太早,家长可以用具体的现象来向他们说明时间。
如果孩子每天要看动画片,你就可以指着墙上的钟告诉她,“当短针到了8,长针到12的时候,你就告诉妈妈给你开电视”,这样,孩子就会自己观察钟表,到了时间提醒妈妈。
用图表的形式给孩子制定一个每天的日程表,例如,画一个小钟表,指针指向7点,然后旁边画上一个小孩子起床的图画,表示早上7点起床。
然后,7点半吃饭,等等。
这样可以让孩子非常清楚每天固定的时间里会发生什么,他们会很快对时间有了概念。
长途旅行的时候,把时间和地点的联系起来,有助于孩子认识时间。
比如要花上几个小时的汽车长途旅行,每个小时或者间隔一段时间就向孩子说明又到了什么地方,下一段时间还将看到什么,或者可以和学校联系起来,告诉他我们要走的时间相当于每天待在幼儿园的时间。
经常把两件事情进行比较,让孩子理解有些事情花费的时间要更长一些。
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开始训练,例如:“谁单脚站立的时间长?”。
认识路线
让宝宝牢记家庭住址。
让宝宝牢记的家庭住址,不单指所住地的名称,还要细化到具体的街道和门牌号以及家长的电话号码。
孩子当时记住后,家长还要经常地提问。
让宝宝记住家附近的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
要指引着宝宝注意观察附近的一些标志性建筑物,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叙述给他。
画路线图强化记忆。
除了在路上讲给宝宝听之外,回到家后,妈妈可以还把这些路和标志性建筑的名称用卡片的形式一张张记下来。
每让宝宝把卡片按照在路上经过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然后自己叙述。
让宝宝认识所有常去场所的所有回家的路。
每次出发去家庭住址附近的公园、超市、游乐场、市场前,妈妈都告诉宝宝今天要去的目的地的名称、怎样去、在途中将会路过哪些比较熟悉的地方等等。
隔几天便按照这条路线再带宝宝去玩,他很快就记住了。
以后再去时,妈妈可以让宝宝走在前面,让他带路。
宝宝完全熟悉了一条路线后,还可以让宝宝通过别的路线到达目的地,让他了解原来路是四通八达的。
训练孩子观察认知能力的方法锻炼感官功能。
把孩子带进大自然,使他们视野开阔,博览多闻。
接触感性事物,是观察力发展的基本前提。
家长要尽量利用业余时间带孩子去公园玩一玩、看一看,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多接触大自然。
孩子在这些外出活动中,自然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家长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引导和训练孩子的观察力。
帮助孩子确定观察对象。
节假日,家长带孩子外出时,可以事先对孩子提出一些观察事物的题目:家门口增加了几栋楼?大街上增添了几家商店?动物园的猴子是怎么吃东西的?下雨的时候,雨是什么样子?刮风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留心周围的事物,逐渐改变那种凡事漫不经心、视而不见的习惯。
给孩子创造一些观察的有利条件。
在家里养一些小金鱼、小蜗牛、小蝌蚪,或者小鸡、小兔、小花、小草什么的,让他们观察这些小生命的生活情况,了解它们的成长过程。
这一切,非常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