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形螨.疥螨(2学时)

合集下载

疥螨,蠕形螨简介

疥螨,蠕形螨简介

• 寄生人体的两种蠕形螨形态基本相似,螨体 细长呈蠕虫状,乳白色,半透明。成虫 • 体长约0.1~0.4mm,雌虫略大于雄虫。颚体 宽短呈梯形,位于虫体前端,螯肢1对,针状, 须肢分3节。躯体分足体和末体两部分,足体 腹面有足4对,粗短呈芽突状。雄螨的阳茎位 于足体背面的第2对足之间,雌螨的生殖孔在 腹面第4对足之间。毛囊蠕形螨较长,末体约 占躯体长度的2/3~3/4,末端较钝圆;皮脂蠕 形螨略短,末体约占躯体长度的1/2,末端略 尖,呈锥状。
诊断
• 疥螨寄生部位的皮损为小丘疹,小疱及隧道,多 为对称分布.疥疮丘疹淡红色,针头大小,可稀疏 分布,中间皮肤正常;亦可密集成群,但不融合. 隧道的盲端常有虫体隐藏,呈针尖大小的灰白小 点.剧烈瘙痒是疥疮最突出的症状。 • 检出疥螨的方法,过去常用消毒针尖挑破隧道的 尽端,取出疥螨,或用消毒的矿物油滴于皮肤患 处,再用刀片轻刮局部,将刮取物镜检,最近国 内学者常用解剖镜直接检查皮肤破损部,发现有 隧道和其盲端的疥螨轮廓,即用手术刀挑出疥端, 即可确诊,阳性率可达97.5%。
致病
• 疥螨的致病是由于挖掘隧道引起皮损所致, 而其分泌物、代谢产物以及死虫体又引起 过敏反应,使人发生奇痒。疥螨夜间大肆 活动,常造成失眠而影响健康。在引起皮 损的初期,仅限于隧道入口处发生针头大 小的微红小疱疹,但经患者搔破,可引起 血痂和继发性感染,产生脓疱、毛囊炎, 严重时可出现淋巴结炎,甚至蛋白尿或急 性肾炎。
疥疮主要传播途径:
• 1.直接接触,如与患者同床共被、握手、抱 过患病的小孩等,尤其身体的密切接触, 更易被传染; • 2.间接接触,如接触了被疥虫污染的衣服、 毛巾、鞋袜、被褥、浴巾等。 • 3.性接触传播,性生活,性接触是疥疮传播 最强的一种途径,所以在治疗疥疮的时候, 如果是已经结婚的患者,夫妻双方必须做 到同时预防治疗,避免反复交叉感染。

狗身上有好多小黑虫-小狗身上有虫子怎么办

狗身上有好多小黑虫-小狗身上有虫子怎么办

狗身上有好多小黑虫-小狗身上有虫子怎么办狗狗身上有寄生虫狗狗的寄生虫有两种:一种是体内寄生虫,一种是体外寄生虫。

而这些寄生虫主要是以吸取狗狗身体的养份为主,在夺取狗狗身体营养的同时还引起疾病,甚至传染一些致命的病毒。

下面就根据相应的寄生虫提出相关的驱虫措施,宠主可适当参考。

小狗身上有虫子怎么办硬蜱是吸血的节肢动物,寄生于犬的体表,机械地损伤皮肤,造成痛痒、不安,病犬啃咬磨擦。

蠕形螨病也是犬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多发于5--6月龄的幼犬。

幼虫又爬到犬身上吸血。

2、蠕形螨病&nbsp。

另要注意和湿疹,虱、蠕形螨寄生引起的皮肤病相鉴别。

啮毛虱寄生出现脱毛,轻度痒。

患虱病时,病变部易见虱及黄白色虱卵。

病犬搔抓、啃咬和磨擦患部致秃毛。

危害狗的主要是血虱和啮毛虱。

吸血寄生引起痒感,不安,有时皮肤出现小出血点,小结节,甚至化脓,幼犬发育不良。

它寄生于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内,从产卵到卵发育成幼虫乃至成虫均在其中。

啮毛虱以食毛和皮屑为主,长毫米,头比胸宽大。

小狗身上有虫子怎么办?好多家长会经常带狗狗出去玩,回头发现自己家的宝物体现不正常,经常用脚蹬或者咬一个位子,扒开他/她的毛一心看才发现是有虫子了,这个时候家长不要匆忙,先一心仰慕仰仗在自己家宝物身上的是什么虫,分清什么虫再用药。

1、疥螨病疥螨病是由疥螨(一种外寄生虫)引起的犬习见的皮肤病。

疥螨是一种节肢动物,它钻进宿主表皮出现地道,虫体在其中产生孳乳。

地道有小孔,藉以通氧和为幼虫收支;其发育历程包含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整个历程为8--22天。

症状:疥螨病主要发生于头部(鼻梁、眼眶、耳廓基底部),有时也见于胸、腹下、举动内侧、尾根等处。

皮肤发红起皱褶,散在疹样小结,事势有黄痂。

病犬搔抓、啃咬和磨擦患部致秃毛。

该病易习染给人。

耳螨伤害外耳道,引起剧痒、抓耳、摇一级症。

尤其长毛、大耳的犬易发。

诊断:根据症状,找到虫体(用小刀深刮病变皮肤,将刮取物放在玻片上,滴加10%氢氧化钠,伸张镜反省)。

牛四种螨病的症状、诊断与防治

牛四种螨病的症状、诊断与防治
会 发生 丘疹 。病史 、 临床 检查 、 接触人 员 的皮肤病 变和 皮肤刮 取物 的显微镜 检查 有助 于确 诊 。 极 个别病 例 中
需 要进 行皮肤 活组 织检查 。 该 病需 与牛 痒螨和 牛足 螨 进 行鉴 别诊 断 。 防治措 施 : 用有 机磷 浇 泼剂 、 浸 剂或 喷洒 剂 治疗 。
牛 的皮肤 新鲜 刮 取物 的显 微 镜检 查 可作 出诊断 , 应 与
有些病 例 中还会 伴发 细菌感 染 。持续 的瘙痒 可使 病畜 虚弱 、 体 况 下 降和 饲 料 转 化率 下 降 , 引起 皮 肤 损伤 和 奶 牛产 奶 量降低 。 与病 畜 接 触后 , 工 作人 员 的皮 肤也
将5 - 2 5 mL 7 . 5 %的六 六六 液与 6 L水 混合 ( 奶 牛禁 用 )

虱病和 其他 螨病 进行 鉴别 诊断 。 治疗 措施 : 治 疗 方法 同牛疥 螨病 。夏 季足 螨 病会 自发 消褪 , 患病 部位 仅 限于 四肢末 端 。
4 牛 蠕形 螨

后进行 治疗 。将 2 8 mL 2 %的二嗪 农液 与 4 . 5 L水 混 合 后进行 治疗 。 用2 0 %亚胺硫 磷浇 泼剂 治疗 。 用4 %苄氯 菊酯 浇泼 剂治疗 。 按2 0 0 ~ 3 0 0 u g / k g体重 的 剂量皮 下注 射伊 维菌 素 。双 甲脒 : 将0 . 0 2 5 %的双 甲脒溶 液喷 洒在
牛疥螨 的生 活史 为 l 0 ~ l 7天 ,可 感 染不 同年龄 、
治 疗 措施 : 治 疗 方 法 同牛 疥 螨病 , 治 疗 时 应 确 保 彻底 根除病 源 。据报 道 , 牛痒 螨具 有一 定 的耐 药性 , 应 有针 对性地 选 择有效 的药 物来 进行 治疗 。

疥螨,蠕形螨简介汇总

疥螨,蠕形螨简介汇总

• 寄生人体的两种蠕形螨形态基本相似,螨体 细长呈蠕虫状,乳白色,半透明。成虫
• 体长约0.1~0.4mm,雌虫略大于雄虫。颚体 宽短呈梯形,位于虫体前端,螯肢1对,针状, 须肢分3节。躯体分足体和末体两部分,足体 腹面有足4对,粗短呈芽突状。雄螨的阳茎位 于足体背面的第2对足之间,雌螨的生殖孔在 腹面第4对足之间。毛囊蠕形螨较长,末体约 占躯体长度的2/3~3/4,末端较钝圆;皮脂蠕 形螨略短,末体约占躯体长度的1/2,末端略 尖,呈锥状。
疥疮是如何传播的? 如何检查与防治蠕形螨感染?
——第四小组
疥疮简介
• 疥疮是由于疥虫(或称疥螨)感染皮肤引 起的皮肤病。疥虫寄生于皮肤中,挖掘 “隧道”中产生机械刺激,及其分泌物和 排泄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导致感染者皮肤 剧烈刺痒,夜间尤甚(因疥虫在晚间活动 力强),本病多发生于冬季,病程长短不 一,有的可迁延数月。
疥疮主要传播途径:
• 1.直接接触,如与患者同床共被、握手、抱 过患病的小孩等,尤其身体的密切接触, 更易被传染;
• 2.间接接触,如接触了被疥虫污染的衣服、 毛巾、鞋袜、被褥、浴巾等。
• 3.性接触传播,性生活,性接触是疥疮传播 最强的一种途径,所以在治疗疥疮的时候, 如果是已经结婚的患者,夫妻双方必须做 到同时预防治疗,避免反复交叉感染。
诊断
• 疥螨寄生部位的皮损为小丘疹,小疱及隧道,多 为对称分布.疥疮丘疹淡红色,针头大小,可稀疏 分布,中间皮肤正常;亦可密集成群,但不融合. 隧道的盲端常有虫体隐藏,呈针尖大小的灰白小 点.剧烈瘙痒是疥疮最突出的症状。
• 检出疥螨的方法,过去常用消毒针尖挑破隧道的 尽端,取出疥螨,或用消毒的矿物油滴于皮肤患 处,再用刀片轻刮局部,将刮取物镜检,最近国 内学者常用解剖镜直接检查皮肤破损部,发现有 隧道和其盲端的疥螨轮廓,即用手术刀挑出疥端, 即可确诊,阳性率可达97.5%。

秋季,常见犬的皮肤病(二)蠕形螨感染

秋季,常见犬的皮肤病(二)蠕形螨感染

秋季,常见犬的皮肤病(二)蠕形螨感染秋季也是螨虫感染多发的季节,一般来说最常见的犬类螨虫感染皮肤病分为蠕形螨和疥螨两种,不但会引起小狗的皮肤病,如果非常严重时还会侵害主人的皮肤。

犬蠕形螨是蠕形螨科的一种小囊状螨虫,大小为40um*225um 左右,从外形上可区分为前、中、后3个部分。

口器位于前部,呈蹄铁装,总部有4对很短的足,各足由5节组成,候补细长,表面弥补横纹,犬蠕形螨全部发育过程都在犬体上进行,包括卵,幼虫,若虫,成虫4个阶段,若虫有3期。

犬蠕形螨多半在发病皮肤毛囊的上部寄生,尔后转入底部,很少寄生在皮脂腺内。

除寄生在毛囊内外,还能生活在犬的组织和淋巴结被,并有部分在其中繁。

蠕形螨感染初期,呈现局部感染症状,多发于眼睑及其周围,口周,鼻周,趾间,颈下部,患处多有脱毛现象,伴有皮肤轻度潮红,皮屑,色素过度沉淀,皮肤增厚,略显粗糙,经常会继发脓皮症而发生抓痒。

此犬颈部下大片皮肤潮红,家中时有抓痒现象,刮片后确诊为蠕形螨感染典型的眼周皮脂皮屑同一只犬的颈下的病灶全身性的蠕形螨病一般因为局部感染没有得到控制,局部扩散,全身散在性脱毛,多处红斑鳞屑,引起继发感染转为更加严重的脓皮病,抓痒,脓包,皮肤潮红渗出,为主要症状。

在临床上,全身感染蠕形螨的分为三类犬。

首先,我们经常会看到2~3月龄的幼犬,由于原来的饲养环境条件较差,母犬带虫,感染幼犬导致其患有蠕形螨感染的皮肤病。

新主人不太了解小狗,导致病情延误。

另外就是由于免疫系统的缺陷,使蠕形螨在犬的毛囊内过度繁殖,而患有全身感染的蠕形螨感染的迷你型成犬多见。

笔者遇到一例马尔济斯犬(详情介绍)全身感染蠕形螨,皮肤发红,颈部,腋下,腹部下方多处脓包,鼻部眼周皮脂性皮屑严重,连续治疗2个月后,基本痊愈,但4周后再次复发,使用口服药片,外用药1月左右康复,之后使用高免片提高免疫力,维持控制至今已有2年。

对于此类免疫力低下的犬只,治疗效果较其他犬只不明显,且要坚持使用药物香波控制,并提高其免疫力才能控制复发次数和间隔时间。

阿拉斯加犬疥螨、蠕形螨以及耳螨的判断方法

阿拉斯加犬疥螨、蠕形螨以及耳螨的判断方法

阿拉斯加犬疥螨、蠕形螨以及耳螨的判断方法狗狗如果得螨虫病的话就一定要先把可爱的毛毛剃光哦!不然很不容易好的!还会长出来的嘛!而且在给狗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清理屋子,特别是狗平时生活的地方,因为卖狗狗身上的跳蚤会在地毯,狗窝等地方生存,一定要清理干净,避免再次传染给狗和人。

宠物阿拉斯加犬所患的三种螨虫病为疥螨、蠕形螨以及耳螨。

其主要表现症状为:蠕形螨症状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鳞屑型,主要是在眼睑及其周围、额部、嘴唇、颈下部、肘部、趾间等处发生脱毛、秃斑,界限明显,并伴有皮肤轻度潮红和麸皮状屑皮,皮肤变得粗糙和龟裂,有的身上有小疖子。

疥螨病,一般幼犬症状较为严重,先发于鼻梁、颊部、耳根及腋间等处,后扩散至全身。

起初皮肤发红,出现红色小疖子,以后变成水泡,水泡破溃后,流出粘稠黄色油状渗出物,渗出物干燥后形成鱼鳞状痂皮。

患部剧痒,病犬常以爪抓挠患部或在地面以及各种物体上摩擦,因而出现严重脱毛。

耳痒螨寄生于阿拉斯加犬外耳部,具阿拉斯加犬价格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会引起大量的耳脂分泌和淋巴液外溢,且往往继发化脓。

有痒感,宠物会不时用爪子搔抓耳部,此外还会表现出不停地摇头、抓耳、鸣叫等症状,在器物上摩擦耳部,甚至引起外耳道出血。

耳道中出现棕黑色的分泌物及表皮增生的现象,宠物的耳部疼痛明显,有压痛,拒绝检查耳部,有时向病变较重的一侧做旋转运动。

当继发细菌感染时可造成化脓性外耳炎及中耳炎。

深部侵害时可引起脑炎,出现脑神经症状。

皮肤变成灰白色,但是患部不痒。

另外一种为脓疱型:感染蠕形螨后,首先多在股内侧下腹部出现红色小丘疹。

几天后变为小的脓肿,重者腹下股内侧出现大阿拉斯加犬面积红白相间的小突起,并散有特殊的臭味。

此时,犬表现出不安的情绪,并有痒感。

大量蠕形螨寄生时,可导致全身皮肤感染,体毛脱落,脓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并可继发细菌感染,出现全身症状,病情严重的宠物可导致死亡。

蠕形螨病讲课PPT课件

蠕形螨病讲课PPT课件

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被感染者使 用的物品,如毛 巾、床单等。
空气传播:感染 者在呼吸时会排 出蠕形螨,健康 人吸入后可能感 染。
昆虫媒介传播: 如蟑螂、苍蝇等 昆虫可能携带蠕 形螨,从而传播 疾病。
蠕形螨病的发病机制
蠕形螨病的病原学:蠕形螨是一种永久性寄生虫,通过直接接触或共享针头等注射器传播。
发病机制:当蠕形螨幼虫进入人体时,它们会在皮肤中繁殖并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皮肤 红肿、瘙痒等症状。
呼吸系统感染:蠕形螨病可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
蠕形螨病的诊断标准
蠕形螨病临床症 状:皮肤瘙痒、 红肿、丘疹等
蠕形螨病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症状、实 验室检查和病理学 检查进行确诊
蠕形螨病鉴别诊断: 与其他皮肤病进行 鉴别,如湿疹、荨 麻疹等
蠕形螨病并发症: 继发感染、色素 沉着等
饮食调理与保健
饮食原则:保持清淡、营养均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增加维生素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A、B族、C等 增加蛋白质摄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豆类等 控制脂肪摄入: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降低油脂对皮肤的刺激
运动与保健
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预防蠕形螨病 保持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减少螨虫滋生 饮食调理:均衡营养,多吃蔬菜水果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蠕形螨病
蠕形螨病的晚期症状
皮肤增厚、粗糙、脱屑 毛发脱落、稀疏 瘙痒、疼痛 色素沉着、皮肤皱纹增多
蠕形螨病的并发症
皮肤感染:蠕形螨病可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皮肤感染。
眼部感染:蠕形螨病可引起眼部感染,出现眼红、眼痛、流泪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视力下降。
神经系统感染:蠕形螨病可引起神经系统感染,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意识障碍。

临床技能比赛蠕形螨、疥螨及阴虱的检查

临床技能比赛蠕形螨、疥螨及阴虱的检查

一、基础知识:蠕形螨(Demodex)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

寄生于人体的仅两种,即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两者相似。

形态:螨体细长呈蠕虫状,乳白色,半透明。

颚体宽短呈梯形,位于虫体前端,螯肢1对,针状,须肢分3节。

躯体分足体和末体两部分,足体腹面有足4对,粗短呈芽突状。

生活史与习性:发育过程有卵、幼虫、前若虫、若虫和成虫5期。

雌虫产卵于毛囊或皮脂腺内,毛囊蠕形螨卵呈小蘑菇状,皮脂蠕形螨卵呈椭圆形。

蠕形螨主要寄生于人体的鼻、鼻沟、额、下颌、颊部、眼睑周围和外耳道,也可寄生于头皮、颈、肩背、胸部、乳头、大阴唇、阴茎和肛门等处的毛囊和皮脂腺中。

皮脂蠕形螨常单个寄生于皮脂腺和毛囊中。

其颚体朝向腺体基底。

蠕形螨昼夜均可爬出皮肤表面。

毛囊蠕形螨爬出高峰时间为10:00~18:00, 皮脂蠕形螨为20:00~2:00。

75%酒精和3%来苏液15分钟可杀死蠕形螨,日常用的肥皂不能杀死蠕形螨。

致病:蠕形螨具低度致病性。

绝大多数感染者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微痒感或烧灼感。

虫体的机械刺激和其分泌物、排泄物的化学刺激可引起皮肤组织的炎症反应。

人体蠕形螨破坏上皮细胞和腺细胞,引起毛囊扩张,上皮变性。

虫多时可引起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棘细胞增生,真皮层毛细血管增生并扩张。

角化过度可填塞囊口妨碍皮脂外溢。

并发细菌感染时,引起毛囊周围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

当蠕形螨穿到毛囊和皮脂腺外时,可引起肉芽肿样反应。

皮损的表现为局部皮肤弥漫性潮红、充血、散在的针尖至粟粒大的红色丘疹、小结节、脓疱、结痂、脱屑、肉芽肿、皮脂异常渗出、毛囊口显著扩大,表面粗糙,甚至凸凹不平。

在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痤疮、酒渣鼻、眼睑缘炎和外耳道瘙痒等疾病中,蠕形螨的寄生是病因或病因之一。

二、检查与诊断:常用的蠕形螨检查方法有3种:①透明胶纸粘贴法用透明胶纸于晚上睡前,粘贴于面部的鼻、鼻沟、额、颧及颏部等处,至次晨取下贴于载玻片上镜检。

检出率与胶纸的粘性,粘贴的部位、面积和时间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睑缘炎和外耳道瘙痒等。
痤疮(青春痘)
酒渣鼻
诊断
1. 透明胶纸粘贴法:用透明胶纸于晚上睡前,粘贴于面部受
检部位皮肤处,至次晨取下贴于载玻片上镜检。
2. 挤刮涂片法:通常采用痤疮压迫器刮取,或用手挤压,或
用沾水笔尖后端刮取受检部位皮肤,将刮出物置于载玻片上, 加1滴甘油,涂开后加盖片镜检。
3. 挤粘结合法:在检查部位粘贴透明胶纸后,再用拇指挤压

颚体宽短呈梯形,位于虫体前端,螯肢1对,
针状,须肢分3节。
末体

躯体分足体和末体二部分,在足体腹面有足4 对,粗短呈芽突状。
毛囊蠕形螨较细长,末体约占虫体全长 的2/3以上,末端较钝圆。
皮脂蠕形螨粗短,末体约占虫体全长的1/2, 末端略尖,呈锥状。
生活史
卵 幼虫 成虫 前若虫 若虫
生活习性
2010.5 “大学生蠕形螨感染调查”课题组拍摄(来自于检出标本)
2010.5 “大学生蠕形螨感染调查”课题组拍摄(来自于检出标本)
第五节 疥 螨(p254)
疥螨
:永久性寄生螨。
寄生:人、哺乳动物皮肤表皮角质层内。
形态
1.成虫
圆形,背面隆起,乳白色。
雌螨,体长为0.3~0.5mm,雄螨略小。
致病
疥疮
致病因素:挖隧道时对角皮层的机械性刺激及排泄物、分
泌物、死亡虫体引起的超敏反应。
临床表现:局部皮肤出现丘疹、水泡、脓疱、结节及隧道。
多呈散在分布。奇痒,白天较轻,夜晚加剧,睡后更甚。由 于剧痒、搔抓,可引起继发感染。
诊断
病原学检查:
1.消毒针尖挑破隧道的尽端,取出疥螨镜检;
2.消毒的矿物油滴于皮肤患处,用刀片轻刮局部,将刮取物镜 检。
流行与防治
1.流行:学龄前儿童、卫生条件较差的家庭、集体住宿 的人群。 2.感染方式:直接接触:与患者握手、同床睡眠等。 间接传播:衣被、手套、鞋袜等。 3.预防:卫生宣教,个人卫生。病人的衣服应煮沸或蒸 汽消毒处理。 4.治疗:外用:硫磺软膏、苄氯菊酯、甲硝唑等, 口服:伊维菌素。
颚体:短小,位于前端。螯肢钳状。 足:分前后两组,短圆锥形

生活史
卵 幼虫 成虫 前若虫 若虫
习性
寄生部位:皮肤柔软嫩薄部位表皮角质层深处
(指间、手背、腋窝、脐周、腹股沟、阴囊、乳房下等处; 儿童全身均可被侵犯) 。
挖隧道:以螯肢和前两足挖掘,逐渐形成一条与皮肤平行的
蜿蜒隧道。
交配:夜间在人体皮肤表面。
胶纸粘贴部位,取下胶带镜检。
流行与防治

感染率高: 4.43%~86.6%。
毛囊蠕形螨感染多见。
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 治疗药物: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甲硝唑、伊维菌素;外用甲硝唑霜、 伊维菌素搽剂等。 预防:早发现,正确诊断和治疗感染者,改善环境卫 生条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2010.5 “大学生蠕形螨感染调查”课题组拍摄(来自于检出标本)
重点:
1. 蠕形螨的生活习性和致病性,常用诊断方法。
2. 疥螨的生活习性和致病性。
第十七章 蛛形纲 第四节 蠕形螨(p252)
蠕形螨:永久性寄生螨,
寄生:人、多种哺乳动物的毛囊、皮脂腺内, 分布:世界性, 种类:毛囊蠕形螨、皮脂蠕形螨。
形态
颚体 足体

二种蠕形螨形态相似,螨体细长呈蠕虫状, 乳白色,半透明,体长约0.15 ~ 0.30mm,雌 虫约大于雄虫。

蠕形螨主要寄生部位:颊﹥颏﹥额﹥鼻﹥鼻沟﹥耳旁。
蠕形螨属于负趋光性,多在夜间爬出,在皮肤表面求 偶。
75%乙醇和3%来苏尔15分钟可杀死蠕形螨,普通肥皂

不能杀死蠕形螨。
致病

大多数感染者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微痒感或烧灼感。

虫体的机械刺激和分泌物、代谢物引起皮肤免疫反应/炎
症反应。 临床表现:面部皮肤潮红、丘疹、皮肤异常油腻、毛囊 口显著扩大,皮肤粗糙,凹凸不平。 蠕形螨可引起: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痤疮、酒渣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