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蠕形螨 寄生虫
第十节 蠕形螨

5.流行 蠕形螨昼夜均可出现于皮肤表面, 蠕形螨昼夜均可出现于皮肤表面,可通 过接触( 主要是直接接触 传播。 直接接触) 过接触 ( 主要是 直接接触 ) 传播 。 由 于蠕形螨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 于蠕形螨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 , 对温度及酸、 碱的适应范围较大, 普 对温度及酸 、 碱的适应范围较大 , 通肥皂、 化妆品等均不能杀死它, 通肥皂 、 化妆品等均不能杀死它 , 故 间接接触传播 亦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 亦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
4.实验诊断 透明胶纸粘贴法:于睡前将面部洗净, (2)透明胶纸粘贴法:于睡前将面部洗净,再 将事先剪好贴在载玻片上的透明胶纸启下、 将事先剪好贴在载玻片上的透明胶纸启下 、 粘贴在颜面任何部位, 主要是颊部及鼻部, 粘贴在颜面任何部位 , 主要是颊部及鼻部 , 次晨取下胶纸覆贴在载玻片上, 次晨取下胶纸覆贴在载玻片上 , 在镜下检 本法安全、 简便, 检出率高, 查 。 本法安全 、 简便 , 检出率高 , 并有治 疗效果; 同时, 还可按胶纸面积镜检计数, 疗效果 ; 同时 , 还可按胶纸面积镜检计数 , 以测定感染度。 以测定感染度。 睑缘炎及脱发症患者,可拔取睫毛、 睑缘炎及脱发症患者,可拔取睫毛、头发置 载玻片上,滴油、封片镜检。 载玻片上,滴油、封片镜检。
加强卫生宣教,注意个人卫生, 6 . 防治 加强卫生宣教 , 注意个人卫生 ,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不与患者共用面盆、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不与患者共用面盆、 毛巾及衣物等生活用品,以预防感染。 毛巾及衣物等生活用品,以预防感染。 治疗药物主要有10% 硫磺软膏、 治疗药物主要有 10% 硫磺软膏 、 苯甲酸苄 10 脂乳剂和二氯苯醚菊脂霜剂等,外搽局部, 脂乳剂和二氯苯醚菊脂霜剂等,外搽局部, 症状很快减轻,但不易根治;若兼用内服药, 症状很快减轻,但不易根治;若兼用内服药, 如甲硝唑及维生素B 氯喹等, 如甲硝唑及维生素B6、氯喹等,则疗效更为 理想。 甲硝唑冷霜,疗敷亦较满意。 理想。用2%甲硝唑冷霜,疗敷亦较满意。
医学知识之蠕形螨病

蠕形螨病一概述蠕形螨,又称毛囊虫,毛囊螨,寄生于多种哺乳动物,包括人的毛囊和皮脂腺,是一种永久性寄生螨。
寄生在人体的蠕形螨有两种,一种是毛囊蠕形螨,寄生在毛囊;一种是皮脂腺蠕形螨,寄生在皮质腺,两种蠕形螨可在同一个人身上寄生。
这种人蠕形螨俗称毛囊虫,寄生在人体的毛囊虫引起的慢性炎症叫蠕形螨病,临床表现为面部,背部等皮脂溢出部位的红斑,丘疹,脓疱,结痂,脱屑。
二病因人蠕形螨虫体分长短两种,毛囊蠕形螨长,皮脂蠕形螨短。
蠕形螨常寄生在皮脂腺发达的部位,多见于鼻部,颊部等,严重者可侵及眼睑,口周甚至全面部。
少数可侵及头皮,肩,胸,背部。
毛囊螨寄生在毛囊深处,皮脂螨寄生在皮质腺。
三临床表现人蠕形螨常寄居在正常人的毛囊和皮脂腺内,一般没有症状。
如宿主的皮脂分泌增多或寄生的虫体多,使皮脂腺肿胀增生,加之虫体的代谢产物和死虫崩解物的刺激,可使局部产生炎症反应,有时再继发细菌感染,使炎症反应加重。
初发时局部皮肤轻度潮红,以后红斑逐渐明显,持久不退,由鼻尖蔓延至鼻翼,额,面颊,甚至扩展到胸,背,头皮等处,在红斑上逐渐出现丘疹,脓疱,结痂,脱屑。
日久,鼻部皮肤逐渐增厚,毛囊口扩张,毛细血管扩张,形成持久性红斑,临床表现为寻常痤疮或酒渣鼻的表现。
有的病例鼻部皮肤正常,仅口周或口角出现红斑,丘疹,脱屑。
个别人可出现眼睑炎或头皮脱屑的现象。
临床上,蠕形螨病有七种类型:酒渣鼻型,痤疮型,脓疱型,色素沉着型,糠疹型,花斑癣型,粟粒脓疱型。
四检查1.临床皮肤检查:面部的皮肤以及鼻周可见红色丘疹,以及酒渣鼻样和痤疮样皮疹,如毛囊损害、红斑、脓疱、脱屑。
2.病理学检查:皮肤角化过度,可见到皮脂堆积,可伴有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合并感染的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
3.其他检查:血常规,以及面部分泌物显微镜下检查。
五诊断凡面部多油,出现持久性红斑、丘疹、脓疱、结痂、脱屑,或表现为毛囊性栓塞,毛细血管扩张,伴有细薄的白色或脂性鳞屑,或是在红斑脓疱的基础上伴有干性脱屑,均应考虑蠕形螨病的可能。
蠕形螨虫怎么治疗方法

蠕形螨虫怎么治疗方法蠕形螨虫病是由蠕形螨虫寄生在人体皮肤上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蠕形螨虫是一种微小的寄生虫,它们寄生在人体的表皮层中,常见于手指、手掌、脚趾、脚跟等处。
蠕形螨虫引起的症状包括皮肤搔痒、皮肤发红、疹子、皮肤脱屑等。
蠕形螨虫病对人体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积极治疗。
治疗蠕形螨虫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杀螨剂、杀虫剂和抗生素等。
首先是杀螨剂的应用。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杀螨剂。
常用的杀螨剂包括甲硫氨酚乳膏、氧化酚乳膏、氯硝西泮软膏等。
患者在使用杀螨剂时,应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注意不要过量使用或长时间使用,以免导致药物过敏或药物依赖。
另外,杀螨剂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对药物残留和环境清洁的处理,以确保对蠕形螨虫的全面灭活。
其次是杀虫剂的应用。
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疹子、发炎等症状,此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杀虫剂。
常用的杀虫剂包括二硫联胺软膏、二硫化硫软膏等。
患者在使用杀虫剂时,同样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注意药物使用的方式和频率,以免对皮肤造成过度刺激或损伤。
另外,杀虫剂使用后,也需要及时清洁皮肤和环境,以预防感染和复发。
最后是抗生素的应用。
有些患者可能会因为蠕形螨虫引起的皮肤损伤、感染等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红霉素、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
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需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注意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自行更改用药方案,以免引起耐药性或不良反应。
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注意预防措施。
首先是个人卫生的注意。
患者应勤换洗衣物,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接触脏物,以减少蠕形螨虫的感染和传播。
其次是环境清洁的注意。
患者的居住环境应保持清洁整洁,避免室内潮湿,定期清洁床上用品、衣物等,以减少蠕形螨虫的生存和滋生。
再次是预防措施的注意。
患者应注意避免接触蠕形螨虫的可能源,减少户外活动,避免与感染者接触,避免共用洗浴用具等。
综上所述,治疗蠕形螨虫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蠕形螨(一)

蠕形螨(一)蠕形螨蠕形螨,又称蟎蛭,是一种微小的寄生性节肢动物,体长约0.3mm,扁平而长条状,通常附着在宠物的皮肤表面或鸟类的羽毛上寻找它们所需要的微量营养物质。
虽然它们很小,但可能会带来各种健康问题,对于宠物主人和家禽养殖者来说,它们是一种具有潜在威胁性的生物。
1、蠕形螨的生命史蠕形螨的生命周期约为20天,饥饿的蠕形螨可以延长生命周期。
一般来说,母蠕形螨会在鸟类和宠物的表皮层产下卵,卵孵化后成为透明色的幼虫,也称为“爬行幼虫”。
在该阶段,它们只能通过口部一个针般的结构发生几百次捅刺,以吸血为食。
然后,幼虫经历两个另外的生长阶段,这时它们可以在毛囊和皮脂腺附近定居,并将自己包裹在聚合体中依靠切割皮肤维持生命。
在几周后,它们会长成蝴蝶状成体,然后进行交配和繁殖,从而完成了它们的生命周期。
2、蠕形螨对宠物和家禽的危害蠕形螨会导致宠物和家禽出现皮肤瘙痒,脱毛,皮肤损伤和感染。
严重感染蠕形螨的宠物和家禽可能会出现贫血,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相应地,每当发现宠物或禽畜与蠕形螨有关系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治疗,否则会给它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3、如何预防和治疗蠕形螨预防蠕形螨感染的最好方法是保持宠物及禽畜日常清洁卫生。
与疏顽的笼子和起居环境相比,整洁干净的宠物和禽畜环境更不容易受到蠕形螨的侵害。
如果发现宠物或禽畜患有蠕形螨感染,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对蠕形螨有效的药物可以选择。
一般来说,需要将药物涂于患处,若有口服药物,也需要经过医师的指导进行正确的使用。
治疗期间还需要加强对环境的清洁和消毒,以杜绝蠕形螨再次产生和传播。
总结:细小的生物,但其对宠物及禽畜的健康造成的威胁不小。
预防和治疗蠕形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我们必须要加强对日常环境的清洁,并在发现宠物或禽畜被感染时,理性选用药物进行治疗。
蠕形螨简介

蠕形螨简介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蠕形螨形态•4蠕形螨生活史•5蠕形螨生态•6蠕形螨致病与诊断•7蠕形螨流行与防治1拼音rú xíng mǎn2英文参考vermiform mite蠕形螨俗称毛囊虫,在分类上属于真螨目(Acariforms),蠕形螨科(Demodicidae)。
是一类永久性寄生螨,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已知有140余种和亚种。
寄生于人体的仅两种,即毛囊蠕形(Demoder folliculorum)和皮脂蠕?3蠕形螨形态成虫体细长呈蠕虫状,乳白色,半透明,体长约0.15~0.30mm,雌螨略大于雄虫。
颚体宽短呈梯形,位于躯体前端,螯肢针状。
须肢分3节,端节有倒生的须爪。
足粗短呈芽突状,足基节与躯体愈合成基节板,其余各节均很短,呈套筒状。
跗节上有1对锚叉形爪,每爪分3叉。
雄螨的生殖孔位于足体背面前半部第1、2对背毛之间。
雌螨的生殖孔位于腹面第4对足基节板之间的后方。
末体细长如指状,体表有环形皮纹。
皮脂蠕形螨粗短(0.20mm),末体约占虫体全长的1/2,末端略尖,呈锥状;毛囊蠕形螨较细长(0.29mm),末体约占虫体全长的2/3以上,末端较钝圆。
4蠕形螨生活史寄生于人体的两种蠕形螨生活史相似,兹将毛囊蠕形螨的生活史简述如下:可分卵、幼虫、前若虫、若虫和成虫5个时期。
雌雄成虫均寄生于毛囊内,亦可进行皮脂腺,雌虫产卵于毛囊内,卵无色半透明,呈蘑菇状或蝌蚪状,大小约104.7×41.8µm,卵期一般约60小时。
幼虫体细长,有足3对,以皮脂为食,约经36小时发育,蜕皮为前若虫。
前若虫有足4对,经72小时取食和发育,蜕皮为若虫。
若虫有足4对,形态似成虫,唯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不食不动,经60小时发育为成虫。
雌雄成虫可间隔取食,经120小时发育成熟,于毛囊 ... 配后,雌螨即进入毛囊或皮脂腺内产卵,雄螨在交配后即死亡。
完成一代生活史约需半个月,雌螨寿命约4个月以上。
寄生虫病-猪蠕形螨病的诊断

抗原检测
使用特异性抗原检测血清中的蠕形螨抗体 。
交叉反应
注意与其它皮肤病进行鉴别诊断,如猪疥 螨病等。
03
猪蠕形螨病的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增强管理
增强对猪饲养的管理,保持猪 舍的清洁和干燥,定期进行消
毒,避免拥挤和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饲养。
坚持自繁自养
坚持自繁自养,避免从疫区引进 种猪,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定期检查
定期对猪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对 疑似感染的猪进行仔细检查。
病因分析:分析该地区猪蠕形螨病的病因,如气候、环境、饲养管理等。
案例三
2. 控制措施
饲养管理:推广科学的饲养管理方 法,改善养殖环境,减少蠕形螨病 的传播途径。
政府干预: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加 强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对蠕形螨 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定期检查:对养殖户的猪只进行定 期检查,发现病猪及时治疗,防止 病情扩散。
寄生虫病-猪蠕形螨病的诊 断
2023-11-04
contents
目录
• 猪蠕形螨病的概述 • 猪蠕形螨病的诊断方法 • 猪蠕形螨病的防治措施 • 猪蠕形螨病的案例分析
01
猪蠕形螨病的概述
病原学
蠕形螨是一种常见 的皮肤病原虫,寄 生于猪的毛囊内。
蠕形螨有100余种, 其中与人类疾病有 关的约30种。
疫情报告
一旦发现猪蠕形螨病,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疾病的传播。
监测和监控
对猪群进行定期监测和监控,及时发现和控制疾 病的传播。
04
猪蠕形螨病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规模化猪场的诊断与防治
1. 诊断过程 临床症状观察:观察猪只的皮肤病变情况,如局部或全身脱毛、红肿等。
活体“杀手”--蠕形螨

皮脂蠕形螨( D. Brevis ) 0.15-0.2mm;独居
睑板腺和皮脂腺深处,后睑缘炎
人体蠕形螨眼部寄居部位
在眼部,毛囊蠕形螨寄居于睫毛囊中,主要以颚体朝向毛囊底部寄生, 且常常有多条群居现象。皮脂蠕形螨寄居在与睫毛相关的皮脂腺和睑板腺中 ,一般为单条独居生活。
生活周期
人体蠕形螨的生活史分5期
2.免疫反应
a.蠕形螨虫体阻塞或虫体代谢产物可诱导机体产生迟发型超敏反应。 b.此外,位于蠕形螨虫体内的细菌是诱导机体免疫反应的重要因素。
3.病原微生物的载体
a.蠕形螨虫体进出毛囊或皮脂腺可携带病原微生物,引起睫毛毛囊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病原微生物中以细菌居多,包括葡萄球菌 属、链球菌属等。 b.睫毛毛囊和腺体内死亡的蠕形螨虫体也可以增加细菌抗原的释放,引发炎性反应。
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
在活体状态下对多个毛囊进行快速检测并计数,检出率更高,同时可观 察周边睑缘和睑板腺的结构。 对于睫毛缺失的患者依然可对其残存的毛囊进行蠕形螨检测 从细胞水平直接观察组织的细胞学变化 无创伤,适合进行多次随访,指导治疗
蠕形螨睑缘炎的诊断依据
1. 有眼红、眼痒、异物感等眼部症状或伴有反复发作、难治性霰粒肿。 2. 睫毛异常,睫毛根部脂样袖套状分泌物(具有诊断提示价值),可伴有睑缘充血和肥厚。 3. 蠕形螨检查阳性。 毛囊蠕形螨检查阳性推荐标准:(1)各期的蠕形螨均计数在内;(2)成人患者在4个眼睑中的 任1个眼睑蠕形螨计数达到3条/3根睫毛;(3)小于上述标准为可疑阳性,需结合临床表现,必 要时可同时进行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检查,如细菌、真菌等。
卵期 卵无色半透明,成蘑菇状。自前端向后逐渐增宽, 至卵体中部最宽。壳薄,可见卵内发育中的幼胚。 卵期一般约60小时。
犬猫的寄生虫病(蠕形螨病)-宠物医生课件

(1)伊维菌素0.2mg/kg体重,皮下注射,7~10H重复1次。 ⑵1%伊维菌素2ml+l%疥宁膏30g混合,涂搽患部,每日1次,连
用3~5日。赛拉菌素(大宠爱)滴剂外用。 (3)苯甲酸节酯33ml,软皂16g,95%酒精51ml混合,涂搽患部,每
日用药1次,每次涂搽2遍,中间间隔1小时,连用3日。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任痒感的皮肤病变)结合病料虫体检査发现虫体, 即可确诊。
虫体检查方法:切开患部的结节或脓疱,取内容物涂片,或用 10%~20%氢氧化钾液将病料溶解后再涂片,在低倍显微镜下检 査。病初检出率低,应反复多部位检査,以提高检出率。
【治疗】
本病的治疗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坚持疗程,确保疗 效。治疗前应先将患部剪毛,用双氧水或1%~2%映喃西林溶液 清洗患部后,再用下列药物治疗。
【生活史及流行病学】
蠕形螨全部发育生活过程都在宿主身上完成。发育史包括卵、幼 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若虫有3期。犬蠕形螨一般先在皮肤毛 囊的表层,以后进入毛囊的底部,有的还能侵入皮下组织和淋巴 结内,并在那里生长繁殖,转变为内寄生虫。
本病是直接接触传染。正常幼犬身上常有蠕形螨存在,但不发病, 当皮肤发炎或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或抵抗力下降时,虫体开始大量 繁殖并引起发病。犬的遗传素质不同,发病率也不相同。有的学 者认为,犬的身体瘦弱、缺乏营养或某种维生素时,发病的可能 性增大。
蠕形螨病
蠕形螨病亦称为毛囊虫病或脂螨 病,是由蠕形螨寄生于犬、猫的 皮脂腺、淋巴组织或毛囊内而引 起的一种常见而又颓固的皮肤病。 本病多发于5~10月龄幼犬,成年 犬多见于发情后期或产后的雌犬。 部分犬的发病有明显的家族病史。
【病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外用)硫磺酸软膏;
(内服)灭滴灵等。
此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晒枕头,被褥等。
1.简述蠕形螨,疥螨的防治要点。
答:要想进行防治,则得先了解它的传播途径。因为在防治过程中,传播途径也是很重要的。了解了传播途径,我们可以在传播的过程中很好的进行防治。所以,其传播途径和防治方式如下表格:
类型
疥螨
蠕形螨
传播途疥螨
防治方式
衣物要蒸,煮消毒;使用10%苯甲酸芐脂擦剂,硫磺软膏等;此外,不能乱穿别人的衣服;也尽量避免和别人同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