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doc

合集下载

兰州理工大学76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兰州理工大学76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764
适用招生专业: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03050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考试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一、哲学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世界观
2.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发展
二、世界的物质性
1.物质及其存在的形态
2.意识及其本质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三、实践与世界
1.实践的本质和类型
2.实践的结构与过程
3.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四、世界的联系与发展
1.普遍联系与发展
2.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3.联系与发展的规律性
五、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
2.量变质变规律
3.否定之否定规律
六、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
1.历史与人的活动
2.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
3.历史规律的作用方式
七、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3.社会基本矛盾与阶级斗争
4.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改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1)识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个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根据恩格斯的描述,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做以下几点说明:①马克思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了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④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指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在其形成、壮大和准备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包括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黑格尔把辩证法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历史,把人类社会历史描述为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过程,认为历史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具有明显的神秘主义色彩,并且不能把发展的观点坚持到底,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彻底批判了他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1)识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个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根据恩格斯的描述,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做以下几点说明:①马克思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了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④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指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在其形成、壮大和准备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包括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黑格尔把辩证法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历史,把人类社会历史描述为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过程,认为历史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具有明显的神秘主义色彩,并且不能把发展的观点坚持到底,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彻底批判了他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7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7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科目代码:701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考查目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本课程要求考生:1. 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范畴和观点;2. 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3. 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4.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理论观点、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二、考查内容(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及其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性质、研究对象和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

2.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

3.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 物质世界和实践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与人们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以及其他哲学问题的关系。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

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实践的概念、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实践与人的存在的关系。

实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人和自然的关系。

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2.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联系与发展。

发展的实质和发展与过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中国农业大学 72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中国农业大学 72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考察考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把握,考察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认识和掌握的程度,考察考生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和分析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二、评价目标(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理解和总体把握的认识水平。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和分析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2.物质与世界3.联系与发展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5.认识与实践6.真理与价值7.社会及其基本结构8.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更替9.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劳动价值论2.剩余价值论3.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4.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三)科学社会主义1.空想社会主义2.社会主义苏联模式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试卷满分为150分。

其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基础知识50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理解和总体把握50分,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和分析重大现实问题50分。

(四)试卷题型比例名词解释 30分简述题 60分论述题 60分。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大纲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大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考试大纲一、大纲性质:本大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点复试专业课的考试大纲.二、大纲内容和要求:主要考察考生作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者所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理论素质,侧重考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它所考察的知识点,都包含在所指定的参考书之内。

第一章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意义和方法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2。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3.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创立1.人类思想史的伟大变革2。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3。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品格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3.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第四章列宁主义的诞生1。

列宁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2.列宁主义产生的思想前提3.列宁主义的诞生第五章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1。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2.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3.关于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革命胜利的理论4。

关于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理论5。

关于民族和殖民地理论6。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7。

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第六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1。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3。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理论体系第七章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1。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3。

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6。

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7。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第八章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源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3。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革命背景第九章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基本内容1。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2。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第十章江泽民和党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1。

70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70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708 ] 考试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考试形式与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 60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50分科学社会主义 40分4、题型结构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分析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分别为35分和45,共75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目标1 、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考试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一)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物质世界和实践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物质的客观实在性;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运动与静止;时间与空间;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要表现;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的基本特征;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的主要体现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事物的普遍联系;事物的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否定之否定规律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4、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规律及其客观性;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5、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作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三)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1、认识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主体与客体的含义;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的环节;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本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2、真理与价值真理的涵义;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价值及其特性;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综合》考试大纲(2024年)一、考试的总体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综合》科目,旨在考查考生是否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基础理论,是否能够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现实问题。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6个研究方向研究生入学考试。

二、考查的主要内容(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二)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六)邓小平理论(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科学发展观(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十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十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十五)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十六)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十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指导理论、研究对象、基本范畴(十八)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十九)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特征、地位和功能、过程和规律(二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任务(二十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二十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二十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二十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二十五)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二十六)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评估(二十七)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和建设(二十八)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二十九)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三十)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十一)2023年1月以来中共中央重要会议文件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考察考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把握,考察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认识和掌握的程度,考察考生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和分析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二、评价目标
(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理解和总体把握的认识水平。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和分析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1.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物质与世界
3.联系与发展
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5.认识与实践
6.真理与价值
7.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8.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更替
9.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劳动价值论
2.剩余价值论
3.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
4.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三)科学社会主义
1.空想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苏联模式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
试卷满分为150分。

其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基础知识50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理解和总体把握50分,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和分析重大现实问题50分。

(四)试卷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 30分
简述题 60分
论述题 6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