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摄影测量发展现状和趋势

合集下载

浅论摄影测量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浅论摄影测量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浅论摄影测量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技术的进步,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代工程测量中,摄影测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精度也越来越高。

按照摄影测量规范全面实施工程测绘,可以有效确保工程测量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保障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

本文首先介绍了摄影测量三个发展阶段,阐述了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实际应用,并对其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摄影测量;发展现状;趋势引言:摄影测量是指用高清晰度摄像机对被测地区进行拍摄,然后用数字方法对影像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获得其内部的地理空间大小。

当前摄影测量已广泛地应用于大型工程建设、救灾、地区规划等方面。

摄影测量因其本身具有的优越性和精确性,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测量和其它工业领域。

本文就摄影测量在我国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作了深入的探讨,以期为今后的测绘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摄影测量的三个发展阶段1.1模拟摄影测量19世纪中期,劳塞达使用摄影像片以及“明箱”装置,测制万森城堡的地图,标志着摄影测量产生。

当时主要是利用图减法去进行,逐步逐点的绘制,维也纳军事地理学研究所在奥雷尔的构想下,一直发展到本世纪初,才出现了第1台自动立体的测图仪,后续在德国相关企业的发展研制下制作出了更加实用的自动测图仪器,这些仪器主要是利用光投影仪与机械室的投影仪来进行模拟摄影,这种方法会使得被摄影的空间位置发生交会,故称为“模拟摄影测量仪器”。

这个发展阶段又被称作“模拟摄影测量时代”。

在此期间,所有可用来解决摄影测量中的主要问题的摄影测量测图仪,实际上都是基于相同的原理,即所谓的“模拟原理”。

虽然仪器上写着“自动”两个字,但那只是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省去繁琐的运算,也就是用光学力学的方法来模拟复杂的摄影测量解算。

但是,这是一种无需人工观察的方法。

可以说,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围绕着成本高昂的三维测图仪展开的。

到了六、七十年代,这类设备的发展达到了高峰。

浅谈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浅谈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数字摄影测量时代
随着图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摄影测量时代逐 渐成为主流。
数字摄影测量时代主要使用高分辨率的卫星和无人机进行拍摄,通过计 算机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进行自动化处理和分析。
代表成果:2010年代,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系统“高分专项”成功发射 了高分辨率卫星,可以用于高精度的地形测量和资源调查。同时,无人 机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低空数字摄影测量的快速发展。
摄影测量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技术不断创新
数据源更加丰富
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
注重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摄影测量技 术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例如,利用人 工智能进行图像识别和处理、利用5G技 术实现数据快速传输等。
随着卫星、无人机等设备的普及,未来的 摄影测量数据源将更加多样化。这将为各 行业提供更加精细、全面的数据支持。
03
02
应用领域的拓宽
04
技术成果展示
摄影测量技术已经从传统的光学相机发展到 使用无人机、卫星等多元化的数据源。同时 ,数据处理和分析也从手动走向自动化,大 大提高了效率和精度。
摄影测量技术不仅在传统的测绘领域发挥着 重要作用,现在还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 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等领域。
挑战与机遇并存
虽然摄影测量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 然面临着数据安全、技术更新快等挑战。同 时,随着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摄影测量技 术将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机遇。
03
摄影测量技术的未来趋势
人工智能在摄影测量中的应用
01 自动化处理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摄影测量数据的处理更 加自动化,包括图像识别、特征提取、三维重建 等流程。
02 高精度测量

摄影测量的发展与趋势(作业)

摄影测量的发展与趋势(作业)

摄影测量的发展与趋势(作业)⼀、摄影测量的发展历史:摄影测量学发展⾄今,经历了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三个发展阶段摄影测量学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我国摄影测量的发展历史中国的摄影测量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2年,当年的北洋⼤学曾⽤进⼝的摄影经纬仪做过建筑摄影测量试验。

中国的航空摄影测量始于1931年,浙江省⽔利局航测队与德国测量公司合作进⾏⾸次航空摄影,摄取了钱塘江⽀流浦阳江⼀段河道的航⽚,随后,国民党政府成⽴航测队。

主要测制了中国局部地区1:1万和1:2.5万军事要塞图,以及湘黔、成渝⼀带l:5万地形图。

1949年中华⼈民共和国成⽴以后,航空摄影得到飞速发展。

国家测绘局、林业、农业、地质、铁道、⽯油、⽔利等部门都积极开展了航空摄影。

1980年前,中国利⽤航空摄影测量主要制作1:25000-1:100000各种⽐例尺地形图,采⽤的是分⼯法和全能法测图。

1980年后,利⽤解析和数字摄影测量⽅法,全国范围主要制作1:50000地形图,各省市主要制作1:10000和1:5000地形图,城市则是制作1:1000和1:2000地形图,构成各类GIS的地形数据库。

21世纪初,数码摄影仪⾯世之后,城市⼤⽐例尺航测制作正射影像图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在已经发展到制作三维城市电⼦地图。

⽬前,中国已经构建了1:1000000、1:250000和1:50000全国空间数据库,包括的数据产品有DOM、DEM、DLG和DRG 四类,还有地名数据库和⼟地利⽤数据库等,各省市已经或正在建⽴1:10000全省空间数据库。

许多⼤中城市已建⽴了1:500-1:2000空间数据库。

这些都成为构建“数字中国”、“数字省区”和“数字城市”的重要基础。

2006年国家测绘局启动了西部测图计划,使⽤了⼀批新设备、新技术、新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将改写中国西部200多万平⽅公⾥⽆1:50000地形图的历史。

⼆、摄影测量的发展现状摄影测量在经历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两个发展阶段后,现已进⼊数字摄影测量阶段,这对整个摄影测量的教学,科研,⽣产都产⽣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024年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市场分析现状

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医疗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是一种使用数字技术来获取和处理X射线图像的影像设备。

它具有许多优点,例如高分辨率、快速成像和数字图像存储,使得其在医疗诊断、科学研究和工业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报告,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该市场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目前,全球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亚太地区是该市场的最大消费地区,而北美和欧洲则紧随其后。

市场驱动因素技术进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图像质量,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这种技术进步是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市场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

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病和肿瘤等老年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能够提供更精确的影像,并帮助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从而满足老年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医疗设施的升级各国的医疗设施正在进行升级和改造,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设备,正在被广泛采用,以满足医疗设施的升级需求。

市场竞争格局主要厂商目前,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市场上存在着一些主要的厂商,例如GE Healthcare、Siemens Healthineers和Koninklijke Philips等。

这些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广泛的市场渠道,使得它们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新兴厂商除了传统的主要厂商外,还有一些新兴的厂商正在进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市场。

这些新兴厂商通常专注于开发更创新和成本效益更高的产品,挑战传统厂商的市场地位。

市场合作与收购在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市场,市场合作和收购成为厂商间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通过与其他厂商的合作,厂商可以共享资源和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

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发展及技术现状

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发展及技术现状

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发展及技术现状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是一种通过数字化技术将X线图像直接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技术。

相比传统的胶片X线摄影系统,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具有很多优势,包括更高的图像质量、较低的辐射剂量、更快的成像速度和更方便的图像存储和传输。

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开始使用数字技术来处理X线图像。

最早的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使用光敏探测器或光电倍增管(PMT)来转换X线图像为光信号,再通过模数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然而,这种系统的分辨率和动态范围有限,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得以飞速发展。

现在的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通常使用固态探测器,如平板探测器或线阵探测器,来直接将X线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

这些固态探测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宽的动态范围和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从而提供了更好的图像质量。

此外,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还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来改善成像速度和辐射剂量。

例如,快速扫描技术可以大幅度缩短成像时间,从而减少了患者被X射线辐射的时间。

同时,新的数字化图像处理算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病情。

总体而言,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发展十分迅速。

它已经成为常见的X线摄影技术,并在临床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将继续提高图像质量、减少辐射剂量,并拓展更多的应用领域。

浅论摄影测量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浅论摄影测量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浅论摄影测量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摄影测量是一门通过摄影手段进行测量和记录地形、物体和现象的科学。

自19世纪初摄影技术诞生以来,摄影测量已经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成为现代社会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摄影测量的发展现状、趋势以及未来挑战。

传统的摄影测量技术主要基于光学原理,使用胶片相机或数字相机获取图像,通过精确控制摄影参数,实现地形、物体和现象的测量。

传统测量技术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但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随着数码相机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码测量技术逐渐成为摄影测量的主流。

数码测量技术通过将光学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实现自动化、快速和大范围的测量。

数码测量技术还可以进行实时动态测量和数据处理,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

视觉测量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原理的测量方法,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和算法实现对图像中目标的自动识别和测量。

视觉测量技术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和非接触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医学影像和地理信息等领域。

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摄影测量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自动化。

智能机器人将成为摄影测量的重要工具,实现更加高效、精确和自动化的测量。

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处理和管理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未来的摄影测量将更加注重与深度学习技术的融合。

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图像进行分析,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测量。

未来摄影测量将更加注重多源数据的综合应用,包括光学图像、雷达图像、热红外图像等多种类型的数据。

通过对多源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处理,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实现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测量。

无人机和卫星技术将成为未来摄影测量的重要手段,实现更加高效、灵活和实时的测量。

无人机和卫星可以获取大量高精度的图像数据,通过先进的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地形、物体和现象的测量数据。

在城市规划和建筑测量中,摄影测量被广泛应用于地形图测绘、建筑物变形监测和三维建模等方面。

数字摄影测量发展现状和趋势

数字摄影测量发展现状和趋势

数字摄影测量发展现状和趋势【摘要】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摄影测量不可避免的进入了“全数字摄影测量”阶段,本文介绍分析了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应用,并研究了数字摄影测量和遥感测量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字摄影测量发展和应用遥感测量发展趋势1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状况摄影测量的发展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即模拟摄影测量阶段、解析摄影测量阶段和数字摄影测量阶段。

目前数字摄影测量已经开始在实际中大量应用,但全数字摄影测量作为更先进于数字摄影测量的一种技术,已经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初步应用。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是以数字影像为基础,利用计算机和专业的摄影测量软件分析和量测来采集被测物体的三维空间信息,已经成为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地球空间数据获取的重要技术手段。

其数据采集测量仪器主要包括纠正仪、正射投影仪、立体坐标仪、转点仪等,另外还有各种类型的解析测量仪器。

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但可以替代进行测绘中的识别被测物体和识别测试点,而且已经完全可以替代人工来进行大量的计算,其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是人工计算多无法比拟的,从而为摄影测量实现了真正的自动化发展。

数字摄影测量的数据获取主要是通过数字摄像机,但是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虽全面替代了传统的解析测图仪,但摄像结果仍然是以胶片为主的,另外对胶片的后期处理并没有出现新的突破,这种测绘方式只能称为数字摄影测量。

目前,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已经将全数字测量技术作为研究的重点。

数字摄影测量所获得的大量数据处理是通过数字摄影测量软件来完成的,不但可以节省人力,还具有速度快和精度高等特点。

2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1)首先获取数字摄影对象及其相关的数据参数,主要包括地面控制点坐标和相机参数。

获得的参数一般是数字摄影参数,如果是航片,需要先转换成影像文件,进而导入影像文件参数软件。

(2)将获得的模型初始化并设置各种相关的各种参数,所获得的的每个模型即为一个航空对象。

(3)模型定向分析:①首先内定向,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扫描坐标系和所获得相片坐标系之间的数量和参数关系以及数字影像可能存在的变形。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类对地球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化,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已成为获取地表信息、监测环境变化、支持决策制定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现状,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我们将回顾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其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我们将重点分析当前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高精度成像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以及在摄影测量与遥感中的应用。

我们将展望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其在全球变化监测、智慧城市建设、资源调查与管理等领域的潜在应用。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的认识。

二、摄影测量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摄影测量技术作为测量领域的一项重要分支,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到数字摄影测量的转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引入,摄影测量技术正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现状方面,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已成为主流。

它利用数字影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了从影像获取到成果输出的全数字化流程。

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摄影测量的工作效率,还显著提升了测量精度。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普及,摄影测量在不动产测量、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发展趋势方面,未来的摄影测量技术将更加注重自动化和智能化。

一方面,通过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摄影测量系统将能够自动识别、提取和解译影像信息,进一步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处理效率。

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摄影测量将能够处理更大规模、更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为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更精细的服务。

摄影测量技术还将与其他技术如激光雷达(LiDAR)、合成孔径雷达(SAR)等进行深度融合,形成多源遥感数据的综合处理与应用体系。

这将为摄影测量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数据处理算法、数据存储与传输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摄影测量发展现状和趋势
【摘要】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摄影测量不可避免的进入了“全数字摄影测量”阶段,本文介绍分析了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应用,并研究了数字摄影测量和遥感测量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字摄影测量发展和应用遥感测量发展趋势
1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状况
摄影测量的发展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即模拟摄影测量阶段、解析摄影测量阶段和数字摄影测量阶段。

目前数字摄影测量已经开始在实际中大量应用,但全数字摄影测量作为更先进于数字摄影测量的一种技术,已经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初步应用。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是以数字影像为基础,利用计算机和专业的摄影测量软件分析和量测来采集被测物体的三维空间信息,已经成为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地球空间数据获取的重要技术手段。

其数据采集测量仪器主要包括纠正仪、正射投影仪、立体坐标仪、转点仪等,另外还有各种类型的解析测量仪器。

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但可以替代进行测绘中的识别被测物体和识别测试点,而且已经完全可以替代人工来进行大量的计算,其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是人工计算多无法比拟的,从而为摄影测量实现了真正的自动化发展。

数字摄影测量的数据获取主要是通过数字摄像机,但是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虽全面替代了传统的解析测图仪,但摄像结果仍然是以胶片为主的,另外对胶片的后期处理并没有出现新的突破,这种测绘方式只能称为数字摄影测量。

目前,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已经将全数字测量技术作为研究的重点。

数字摄影测量所获得的大量数据处理是通过数字摄影测量软件来完成的,不但可以节省人力,还具有速度快和精度高等特点。

2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
(1)首先获取数字摄影对象及其相关的数据参数,主要包括地面控制点坐标和相机参数。

获得的参数一般是数字摄影参数,如果是航片,需要先转换成影像文件,进而导入影像文件参数软件。

(2)将获得的模型初始化并设置各种相关的各种参数,所获得的的每个模型即为一个航空对象。

(3)模型定向分析:①首先内定向,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扫描坐标系和所获得相片坐标系之间的数量和参数关系以及数字影像可能存在的变形。

数字影像的变形主要是在影像数字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的类型是仿射变形。

②然后是相对定向,其目的是为了恢复构成立体相片的相对方位,从而建立被测量对象的几何模型。

③最后是绝对定向,就是要将模型点在空间辅助坐标系的坐标变换为地面参考坐标系。

(4)影像匹配预处理.影像匹配预处理主要用于自动影像匹配前的预处理,主要是针对某些匹配比较困难的地区所作的一些处理。

例如:山脊、沟谷,被黑影遮盖地区、大片居
民区、水域等,还有一些影像质量较差、色彩或灰度不一致的影像等,这些地方匹配结果可能不好,在影像匹配之前作预处理,以获得更好的匹配结果,从而可减少匹配编辑的大量工作,提高效率,处理的主要方法就是在立体模型上针对这些地区,测出一些特征点、线、面。

(5)形成按核线方向排列的立体影像,按同名核线将影像的灰度予以重新排列,形成核线影像。

(6)影像匹配。

沿核线进行一维影像匹配,确定同名点,考虑结果的可靠性与精度,应合理地选用影像匹配方法。

(7)三维模型的生成以及纹理编辑(如图1)。

(8)在建立好数字测量三维模型之后,可以利用数字测量软件进行计算,从而获得需要的结果。

3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和遥感技术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趋势随着航空航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目前,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方向就是与遥感技术相互结合,使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1)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将会成为数字地球空间数据采集和更新的直接手段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生成的DEM和DOM,并从DOM上自动或人机交互式地提取各种专题信息,然后将这些结果直接送人数据库中,以实现数据库的自动建立和更新。

(2)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必将在线路设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数字摄影测量获得的地形图和断面图以及数字高程模型是线路设计的主要资料。

而航空或卫星遥感图像可直接或间接地提供大量的有关各种地物属性信息。

借助GIS技术,使得线路设计工作更趋于自动化。

(3)数字摄影测量为三维虚拟实现提供技术支持基于DEM、DOM以立体的方式显示地表景观,实现三维显示。

为地表三维可视化分析、虚拟设计和建设提供三维可视化环境。

数字摄影测量事实上已经进入计算机视觉的领域.数字摄影测量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破除传统摄影测量的束缚.从计算机视觉的观点出发。

同时,尽管数字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有差异,但是随着量测(特别是高精度量测)型的计算机视觉的需求以及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发展,两者的学科交叉必将愈来愈重要。

4 结语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精度的特点,目前在各个行业测绘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相关的技术都得到快速的发展,在运用好数字测量技术的基础上,如何结合利用新技术手段,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工作者所共同需要努力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祖勋,张剑清.数字摄影测量学.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德仁.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2000,25(1).
[3]邱志成.现代科技发展对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影响.测绘科学,200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