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必修一重点句子翻译
鲁人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册重点翻译句子

第一册翻译句子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失了。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船和桨的人,并不是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与常人并无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啊。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也没有)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因此,无论地位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纪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有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6、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过境,您知道那是困难的,何必要灭掉郑国来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7、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它使郑国成为东边的疆界后,又要扩张它西过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将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8、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我不能拿整个吴国的土地,十多万的将士,来被别人控制,我的主意已经定了。
9、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荆州归附曹操的百姓,是被武力逼迫的罢了,并不是真心降服。
10、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况且将军可以用来抗拒曹操的优势,是长江。
第二册翻译的句子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责备那个主张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着他们一起出来,因而不能尽情享受游览的乐趣。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的选择的缘故了。
鲁人版高考课本名句

,
,君亦无所害。
3、夫晋,何厌之有?
,
之?
,
!
。若不阙秦,将焉取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吾其还也!
,
;
,
。
四、《归去来兮辞》必修一
添加标题
,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 远, 。
添加标题
,鸟倦飞而知 还。 ,抚孤松而盘桓。
添加标题
,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
路,
。
添加标题
引壶觞以自
酌,
。
倚南窗以寄
1、此地有崇山峻岭,
,
,映带左右。
2、引以为流觞曲水,
,
咏,
。
,一觞一
3、是日也,天朗气清,
。仰观宇宙之大,
目骋怀,
,信可乐也。
,所以游
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
。或因寄所托,
。
5、
,齐彭殇为妄作。
十、《六国论》必修四
• 1.六国破灭,
,战不善,
。
,
。
•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
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
十三、《报任安书》必修四
1、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3、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4、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1、人固有一死,
,
,用之所趋异也。
2、
,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
4、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
,
。
• 3.吾师道也,
• 4.
,
• 5人.也古亦之远圣矣人,,其出人也远矣,
必修一的重点句子翻译

•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 过矣。
重点句子翻译
• • • •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靛青,是从蓝草中取得,却比蓝草更青。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用火烤 使它弯曲变成这样的。 •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 矣。 • 君子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身,那 么就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失了。
7、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9、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学于余 ,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 贻之。
7、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 我的老师的人 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 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胜过 学生,懂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记忆各有专长, 如此罢了 9、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 于余 ,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 不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 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 来赠给他
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 答应把焦、瑕二地。然而,他早上渡河 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 重点:赐:恩惠、好处
• 1.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
• 2.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 3.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 1.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 • 翻译:现在曹操削平大乱,中原地区大致 已经平定了。 • 2.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 翻译: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 起铠甲,面向北来侍奉他呢! • 3.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 翻译:这就是所说的“强弓射出的箭到了 射程的尽头,其力量不能穿透鲁国的薄绢” 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重点句子翻译(附答案)

必修一必修二重点句子翻译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5分。
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刺秦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荆轲刺秦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荆轲刺秦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鲁人版必修五到必修一重点句子翻译大汇总

鲁人版必修五到必修一重点句子翻译大汇总第五册翻译练习逍遥游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3、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6、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7、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也。
8、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9、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10、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1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于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12、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齐桓晋文之事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5、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5、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8、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
9、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10、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11、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12、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其若是,孰能御之。
13、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14、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15、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16、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1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8、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鲁人版必修一至必修五重点句子翻译整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11 鲁人版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重点句子翻译整理人:邹艳红翻译的原则: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
翻译的方法:留,删,补,增,换,调。
必修一、二册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226既 东 封郑、又欲肆 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 之。
7微 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1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2如有离违,宜别图 之,以 济大事。
3如其 克 谐,天下可定也。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4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 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
5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6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遂与鲁肃俱诣孙权7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8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9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鲁人版必修一文言翻译导学案

泰安长城中学2014级语文导学案 乐学 会学 学会 班级 姓名 小组 教师评价 编号0211必修一模块检测重点句子翻译编制:金惠 郭金萍 审核:高一语文组 日期:2014-11【复习目标】掌握文中重要语句的翻译。
【重点难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对译的实际翻译要领。
《劝学》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文: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
冰是水冻结而成的,但是却要比水要冷。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译文: 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 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文: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在那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在那里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文: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文: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
《史记》选读重要句子翻译

鲁人版《史记》选读重要句子翻译《廉颇与蔺相如》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翻译:寻求可以做使者去答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翻译:权衡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国,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翻译: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高尚的品格。
4.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翻译:不过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不敢对赵国用兵的原因,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
5.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翻译:我认为平民百姓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是大国呢!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翻译:我确实害怕被大王您欺骗从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宝璧回去,已秘密地到赵国了。
7.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翻译: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8.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翻译:我是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您宽容我到了这样的地步啊!9.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强秦邪!翻译: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赵国,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10.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翻译:蔺相如估计秦王不过用欺诈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是不可能得到的。
1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翻译: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以国家的急务为先,以自己的私仇为后啊!《晁错》1.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翻译:晁错多次上书汉文帝,说道削减诸侯势力的事,以及可以修改的法令。
2.及窦婴、袁昂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翻译:等到窦婴、袁昂进言,皇上就命令晁错穿着朝衣,在东市把他处死。
3.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翻译:晁错多次请求皇帝单独与他谈论政事,景帝每次都听,宠幸他超过了九卿,晁错修改了不少的法令。
4.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文言文翻译重点
《劝学》重点句子翻译: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冰是水所凝结成的,但比水更冷。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赋(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客观条件罢了。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刀刻东西如果中途放弃,那么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成功。
7、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因而人的智慧自然获得,圣人的思想就由此具备了。
8、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人们在远处也能看得见。
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走得快,但是能使人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1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向上却能吃泥土,向下却能饮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1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洞和黄鳝洞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师说》重点句翻译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2.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3.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4.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5.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6.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7.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8.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9.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
10.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烛之武退秦师》重点句翻译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翻译:因为郑国对晋文公不以礼相待,并且对晋国怀有二心而亲近楚国。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翻译:我在壮年的时候,尚且赶不上别人,现在年老了,没有能力做什么了(这件事了)。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翻译:我没有能够及早地重用您,现在危急时刻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啊。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翻译: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境,您知道这件事的难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
5、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翻译: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已经向东把郑国作为边境,又想扩展他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将要到哪里夺取土地呢?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翻译:依靠别人的力量却去损害别人,是不仁义的;失去自己的同盟国,是不明智的;用混乱代替整齐,是不符合武德的。
《赤壁之战》重点句翻译
1.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
现在曹操削平大乱,大致已经稳定局面。
2.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他面北朝拜称臣呢!
3.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这就是所谓“强弓发出的箭到了射程的尽头,连鲁国的薄绢也穿不透”啊.
4.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孙权把这封信拿给部下的众人看,没有一个不受到震惊而改变脸色。
5.挟天子以令四方,动以朝廷为辞.
挟持着皇帝来征讨天下,动不动以朝廷(的名义)为借口.
6.操当以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品评我的名誉地位,还少不得(让我做一个)最低等的曹里的小差事.
7.地方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土地方圆几千里,军队精良,物资丰裕,英雄们都原意为国效力,正应当横行天下,替汉朝除去残暴、邪恶之人。
8.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
您能对付曹操就同他决战,倘若万一战事不利,就撤回到我这里,我当和孟德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