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抗结核药物对慢性肝病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关键 词
肺 结核 抗结 核
慢 性 肝 病 肝 损 害 文 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1 0 — 4 ( 0 8 2 — 0 0 7 1 5 2 0) 1 0 7— 3 0 2 9
中图分类号 :R . ;R 1 983 5 7 2
目前 ,联合短程化疗方案是 治疗结核病 患者和控 的判定标准 ,丙氨酸氨基转氨 酶 ( L )升 高超过 AT 制结核病流行 的首要措施 。2 R E 4 R方案 ( 2 H Z /H 前 个 正常值 2 ( 倍 转氨酶正常值 0 4 I / ) 3 - 0U L ;( )除外其它 月用 异烟肼 、 利福平 、 吡嗪酰胺及乙胺丁醇 , 日1 每 次
1 1 一 般资料 .
我院20 年 1 03 月 ̄2 0 年 1 ( 3 1 ) 07 2 2 . % 。对 照组仅为 7 例 ( 0 3 ) 5 1. % 。抗 结核 治疗过
1抗结核化疗后 , 。 肝损害常发生于服药后 l 个 月内 ~2 .
月收住 的8 4 0 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中, 患有慢性肝病者7 程 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时间比较, 4 见表
内胆管结石 3 ( . %) 例 2 1 。对 照组 出现肝损 害 7 3 5例 ( . %) 1 3 。观察组 肝功 能损 害 比对 照组严重 。观察组 0 经护肝 治疗肝 功能 的恢复也 比对照组 慢 。结论 2 R E 4 R方案对 各类慢 性肝 病 的肺 结核 患者肝功 能损 z / H H 害较 大 ,发 生较早 ,恢 复较慢 。应 尽 量 选用 对肝 损 害 小 的药物 ,并 密切监 测 肝 功 能, 同 时给 予有效 的护
痰 阳肺 结核 患者 的常用方 案…。抗结核药物多数有不
药物 、 酒精等因素引起的肝功能损 害。 对照组既往无肝
吃肺结核药肝功能异常怎么回事

吃肺结核药肝功能异常怎么回事
除肺结核药物导致肝功能异常,这种情况可能很多人觉得无法理解,事实上肺结核药物,在治疗肺结核疾病的同时,确实会对肝肾功能有一定的损害,尤其是防护不当没有要正确用药的话,确实是容易引起肝功能异常的,所以任何的药物使用还是需要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尽可能的降低其他影响。
1、抗结核药物在治疗结核病的同时,对于肝、肾功能都有
一定的损害。
如果防护不当,还有可能造成肝、肾功能损害。
特别是本身肝脏功能不太好或者患有肝脏疾病的人,服用抗结核药物以后,更容易发生肝功能损害。
2、建议及时停用抗结核药物,同时口服二维葡醛内酯片、
肝泰乐等护肝药物,也可以静脉点滴甘利欣、松泰斯或茵栀黄等护肝降酶药物,效果会更好。
护肝治疗一周为一个疗程,一周后再次复查肝功能,如果恢复正常,则可以考虑继续服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的。
3、引起肝功能谷丙转氨酶高的疾病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
是病毒性肝炎,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急性或慢性病毒性肝炎都能使谷丙转氨酶高。
中毒性肝炎的各种药物可使谷丙转氨酶升高,但
不吃药后,转氨酶就恢复了正常。
酒精性肝炎也可使谷丙转氨酶升高,另外大量或长期饮酒者谷丙转氨酶也会升高。
肝炎病变发展成为肝硬化与肝癌肝硬化,并处于活动期时,谷丙转氨酶都是高于正常水平,应该去医院进行积极治疗。
治疗肺结核对肝功能损害临床观察论文

治疗肺结核对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经过观察来了解肺结核患者在抗核治疗中的肝功能损害情况。
方法对我院进来收治的32例肺结核病人,其中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岁,使用抗结核治疗方案:2shrz(e)/4hr 后观察患者肝功能损害情况。
结果 hbvm阳性患者肝损害率比阴性者明显增高。
结论在治疗中有8例患者肝功能损害,可能与用药前肝脏病理损害严重有关。
应选用肝损害小的药物并积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范。
【关键词】肺结核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化学治疗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127-02我国是结核病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发区,临床上肺结核患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较为常见,乙肝病毒标志物(hepatitis bvirusmarker,hbv m)阳性占我国人口的10%~20%[1]。
肺结核的化疗是多种药物联合长程应用,而主要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等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脏毒性,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常导致治疗中断,甚至出现急性药物性肝衰竭,危及患者生命。
探讨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hbv m阳性患者肝脏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现对我院2006-2010收治的肺结核患者肝功能损害情况作一分析。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
年龄26岁~60岁,平均年龄52岁。
用药前检查肝功能[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谷酰氨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白蛋白(a)、球蛋白(g)]均正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肝抗原抗体系统,hbv m阳性(hbsag外,一项及以上阳性)共9例,其中大三阳(hbsag、hbeag、hbcab阳性)4例,小三阳(hbsag,hbcab和/或hbeab 阳性)5例;hbv m阴性30例。
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与防治

害,使顺利完成治疗方案,是抗结核化疗的关键所在。为此,笔者就
抗结 核药物对肺结 核患者 肝功能的影响与 防治进行探 讨。
嗜好,营养状况,遗传因素,个体差异,免疫状态,H V,乙肝病毒 I
携带 ,既往肝病史等 。
1发病机制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确切机制尚未十分明了。由于大多数药 物的生物转化场所为肝脏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很容易引起肝损害。其
增加异烟肼 活性 ,使之对 肝脏的毒性增加。 2影 响 因素 抗 结核治疗过程 中肝损害 的影响 因素很 多 ,如患者 的年龄 ,饮酒
围内抗结核疫情的进一步蔓延,由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脏损伤在药物
性 肝病 中居 第三位 ,占药物性 肝炎 的4 .%【 0 3 4 】 。如何 减轻 或避免 肝损
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患者肝功能 的影 响与 防治
吴 静
( 吉林省 白城市传染病医 院,吉林 白城 170 ) 300
【 要】 药物 性肝 损 害是抗 结核 药最严 重 的不 良反应 之一 , 摘 ” 可导致 肺结 核 惠者抗 结核 治疗 中断 , 重 的甚至 引起 肝功 能 表竭 而死 亡 。因此 , 严 做到 早 发现 ,早 治疗 ,是 确保抗 结核 治疗 方案顺 利 完成 的有 效措 施 。 本文 予 以抗 结核 药 引起肝 功 能损 害相 关问题加 以阐述 。
[O 1】韩光宇, 胡焰, 徐湛, 66 例男性青年征兵体检实验室检查分 等.74
析【. J 中华全 科 医学,0083: 132 ] 2 1,() 7 —7. 3
[ 彭 文伟 . 病学 【 . . 京: 民卫 生 出版社 , 0 :1 0 2 】 传染 M】 版 北 人 6 2 4 . . 0 2 5
发病 机制大致有两种 : 1 . 1细胞 中毒 肝脏 出现损伤 时,大部分抗结核 药物经细胞 色素P 5进行生 物转 40 化 ,所产生 的活性代谢产 物如亲 电子基 、 自由基等 ,通 常与谷胱 甘肽 (S G H)结合 发挥解毒作 用。如用药过量 或出现异常遗 传性代谢 ,则
常见抗结核药物的用途和副作用

常见抗结核药物的用途和副作用抗结核病药物是治疗结核病的首选药物,主要包括常用的四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四种药物的用途和副作用。
一、异烟肼异烟肼是治疗结核病最重要的药物之一。
它通过抑制结核杆菌细胞壁合成,阻断其生物学活性。
异烟肼广泛应用于结核病的治疗和预防。
用途:1. 治疗结核病:异烟肼是联合用药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常与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
2. 结核病预防:对结核病高危人群,如接触结核患者的人员、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等,异烟肼可用于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副作用:1. 肝脏损害:长期使用异烟肼会导致肝脏损害,表现为肝酶升高、肝功能异常等。
2. 神经系统反应:少数患者使用异烟肼会出现周围神经炎症状,如感觉异常、手脚麻木等。
3. 过敏反应:个别人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荨麻疹、皮疹和关节炎等。
二、利福平利福平是一种广谱抗结核药物,对结核杆菌有强效杀菌作用。
它能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从而阻断其生物学活性。
用途:1. 治疗活动性肺结核:利福平常与异烟肼、吡嗪酰胺等药物联合使用,构成基础抗结核药物联合疗法。
2. 复杂结核病治疗:对于一些存在耐药菌株或合并其他感染的结核病患者,利福平常用于复杂治疗方案中。
副作用:1. 肝脏损害:长期使用利福平可引起肝功能异常,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2. 消化道反应: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3. 骨髓抑制:少数患者使用利福平会出现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贫血等。
三、吡嗪酰胺吡嗪酰胺是一种常用的联合用药,主要用于治疗结核病。
它通过干扰细菌的脂质代谢和核酸合成,抑制结核杆菌的增殖。
用途:1. 结核病治疗:吡嗪酰胺常与异烟肼、利福平等药物联合使用,构成基础抗结核药物联合疗法。
2. 复杂结核病治疗:对于一些耐药菌株感染的结核病患者,吡嗪酰胺可作为复杂治疗方案中的一部分。
副作用:1. 神经系统反应:使用吡嗪酰胺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头晕、头痛等。
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HBV-DNA水平的影响

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 HBV-DNA水平的影响【摘要】目的:对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系统研究,以证实其对肝功能与HBV-DNA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01月~2020年01月收治的50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血清HBV-DNA水平分组后探究每组治疗效果。
对照组(25例):低水平组;实验组(25例):高水平组。
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损伤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肝损害率。
结果:实验组肝功能损伤时间为(15.41±3.88)d、肝功能恢复时间为(84.14±6.35)d,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实验组肝损害率为88%(22/25),比对照组高60%(15/25),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会损害其肝功能,特别是病毒载量水平高的肺结核患者,会更早出现肝损害,且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肺结核;乙型肝炎;肝功能;HBV-DNA水平我国乙肝病毒的携带者数量极多,且肺结核发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位,所以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数量也较多。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实施抗结核治疗的过程中会损害患者的肝功能,特别是乙肝携带者,甚至还会出现肝功能衰竭的情况[1]。
基于此,文章将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抗结核药物对其肝功能以及HBV-DNA水平的影响,希望有所帮助。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自2019年01月~2020年01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50例,参考血清HBV-DNA水平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5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47.93±5.54)岁;实验组患者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47.75±5.62)岁。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统计无差异性。
抗结核药物引发的肝损害(全文)

抗结核药物引发的肝损害(全文)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常常使治疗中断或方案更改,导致疗效降低和耐药等,直接影响结核病控制效果。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涉及肝、肾、皮肤、胃肠道、血液及神经系统等,其中药物性肝损害最为常见,严重者可致肝坏死,甚至危及生命,是历来临床上学习的焦点。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征短程督导化疗是目前结核病控制的主要策略。
但其中3个关键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均有潜在肝脏毒性,可以导致药物性肝损害。
肝损害的病理学特征动物和临床研究发明,异烟肼毒性代谢产物主要通过共价键结合干细胞大分子物质引起干细胞坏死和脂肪变性导致药物性肝损害。
肼作为异烟肼毒性代谢物之一,可以引起干细胞脂肪变性、空泡形成和谷胱甘肽的消耗,多位于门静脉周围和小叶中心区。
利福平可引起一过性高胆红素血症,这并非利福平的毒性作用,而是干扰了胆红素排泄,进而引起肝小叶中心坏死和胆汁瘀积相混合的肝炎,表现为局限或弥漫性干细胞坏死和程度不等的胆汁瘀积并存。
在利福平联用吡嗪酰胺的肝损害死亡患者肝脏中可以发现桥接坏死、淋巴细胞浸润、局灶型胆汁瘀积、过度肝纤维化和小结节性肝硬化。
临床表现药物性肝损害可发生在抗结核化疗的任何时期,常常在最初2个月内。
主要表现为乏力、钠差、恶心、呕吐、上腹不适,重者伴黄疸,甚至肝昏迷。
临床表现、生化和组织学改变缺乏特异性,很难与病毒性肝炎鉴别。
终止化疗后肝损害症状会缓解,否则很可能导致死亡。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机制异烟肼异烟肼引起的肝损害不属于超敏反应,但与患者的体质有关,是不可预测的。
在易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个体表现为剂量依赖性,但对于其他患者,任何剂量的异烟肼均不会引起药物性肝损害。
异烟肼的活性代谢产物是大多数特异质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主要原因,而非异烟肼本身。
异烟肼通过肝脏的N-乙酰基转移酶2(NAT2)的乙酰化作用生成的乙酰异烟肼,后者水解为异烟酸和乙酰肼。
一部分乙酰肼乙酰化成无毒的二乙酰肼,另一部分水解为肼。
结核药物的肝损害

针对不同的症状,如发热、黄疸、肝功能异常等,给予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部分肝切除
对于严重的肝损害,可考虑进行部分肝切除,以减轻症状和改善肝功能。
肝移植
对于无法通过其他方法治疗的终末期肝病患者,可考虑进行肝移植。
手术治疗
免疫治疗
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肝损害。
中医治疗
采用中医理论和方法,如中药煎剂、针灸等,以改善肝脏功能和全身症状。
其他治疗
05
结核药物肝损害的预防
医生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结核病和肝病情况,根据病情和肝损害风险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应用抗结核药物。
仔细评估患者病情
医生在决定是否给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前,应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酒史、基础肝病等因素,评估患者发生肝损害的风险。
肝脏信号异常
肝脏信号
T1加权像肝脏信号减低
T1加权像
T2加权像肝脏信号升高
T2加权像
MRI检查
04
结核药物肝损害的治疗
休息
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
饮食
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应限制脂肪的摄入。
一般治疗
使用各种保肝药物,如肝细胞膜稳定剂、降酶药、抗氧化剂等,以保护肝脏,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
案例一
患者情况
肝损害表现
原因分析
案例二
案例三
要点三
患者情况
一位成年男性,诊断为肺结核,采用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和乙胺丁醇联合用药治疗。
要点一
要点二
肝损害表现
治疗1个月后,患者出现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肝功能检查发现转氨酶升高。
原因分析
左氧氟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对肝细胞线粒体产生损伤;利福平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引起胆汁淤积,导致肝细胞损伤;乙胺丁醇可能干扰细胞内线粒体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肝损 害判 断标准 .
血丙氨酸 氨基 转移酶 ( J)> U N AI T 2× I
( 常上 限) 为肝 功能损 害 ; L 正 即 A T>2×UN, A T A P( I 伴 L / L 血
了其他药 物后 出现肝功能异 常者不列 为研究对 象。4组性 别 、 年龄等差异无 统计 学意义 ( 0 0 )具 有可 比性 。 P> . 5 , 12 化疗方案 . 抗结核化疗方 案主要有 : 1 2 ( ) R / H ( )s E H Z 4 R;
( ) S E) R / H E;3 2 L Z / H 2 H: 烟 肼 ; 利 福 2 2 ( H Z 7 R ( ) H 2 E 7 L E( 异 R: 平 ; : 福 喷 汀 ; : 嗪 酰胺 ; 乙胺 丁 醇 ; : 霉 素 ) L利 z吡 E: S链 。
分别为 4 .% 、 .% 和 5 . % , 明显高于阴性对 照组 的 5 6 , 69 3 8 4 22 均 . % 差异 均有 统计 学意义 ( 0 0 ) P< . 1 。在抗结 核 开始 后 2周 内的发生率分 别为 6 . % 、5 0 和 6 . %均明显高于 阴性 对照组的 1 . % , 3 0 7 .% 67 18 差异 有统计学 意义 ( 0 o ) P< . 1 。 结论 对 乙肝表 面抗原 、 丙型肝炎 抗体 、 I H V抗体检测 阳性的患者应 密切 观察 , 合理用 药 。
王 晓艳 , 刘慧 , 朱俊 , 丁海 霞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抗结核药物应用 过程 中产生 的肝损 害 问题。方 法 对 7 9例肺 结 核患者 应用抗 结核 药 6
H sg B ) 出现肝功能异 常 的比率 组
物后 出现肝损 害的 12例 患者 进行 回顾分析 。结果 1
则 发 生 在 4周 左 右 , 示 对 于 上 述 病 毒 检 测 阳性 的患 者 应 尽 早 提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计数 资料 以率 ( ) % 表示 , 组问 比较采用 x
检 验 , < .5为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0 21 病 例分布及肝功能异常 的时 间 . 7 9例 患 者 抗 结 核 治 疗 6
临床合 理 用 药 2 1 00年 5月 第 3卷 第 9期
C i fCii l ai a Du eMa 0 0, o. o 9 hnJo l c t nl rgUs, y2 1 V 13N . naR o
・
6l ・
・
用 药 研 究
・
抗 结 核 药 物 对 肺 结 核 患 者 肝 功 能 的影 响
注 : 阴 性 对 照 组 比较 , P<0 0 与 .5
3 讨
论
H sg B A (+) , C 组 H V(+) 、 I 组 H V(+ ) 在 抗 结 核 治 疗 中 组
其 肝功 能损 害率与 阴性对 照组 相 比,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差 P< 0O ) . 1 。本 组资料 显示 , B A (+) 、 C H sg 组 H V(+) 、 I 组 H V(+) 组发生药物 性肝炎时 , 出现胆管损害 和混 合性 肝损害 的几率 均 高于 阴性对 照组 , 提示 病毒检测 阳性组发 生药物性肝炎 时比阴
清碱性磷酸酶 )> 5时 , 提示肝细胞损 害 ; L 2×U N同时伴 A P> I 有 A _ A P<2时 , 示胆 管 损害 ; S 、 均 >2×U N, Lr L / 提 ATA I 但
2<A T A P< L / L 5时 , 混 合 性 肝 损 害 。 为
快速增 长期 , V与结核 双重感 染 者逐 渐增 多。本 统计显 示 , HI H V感 染者使用抗结 核药物 以后更 容 易发 生肝 损害 。病 毒标 I 志阳性患者用药后发 生肝功能异常在 2周左 右 , 阴性对 照组 而
1 资 料 与 方 法
表 1 各 组 病 例 分 布 及 肝 功 能 异 常 时 间 [ ( ) 例 % ]
11 一般资料 .
根 据 临 床 表 现 、 部 x 线 检 查 、 涂 片 或 结 胸 痰
注 : 阴性 对 照 组 比较 , P< . 1 与 0 0
核菌培养 等结果 , 选取我 院肺结 核患 者 8 1例 , 0 抗结 核 治疗 开 始前 , 均行肝功 能 、 乙肝 表面抗 原 、 型肝 炎抗体 、 I 体 等 丙 H V抗 检查 。肝 功能正 常 患 者有 7 9例 , 52例 , 27例 ; 龄 6 男 4 女 2 年
密切监测肝功能 , 注意保肝 治疗 。本 次观察 中 , 7 . % 的患 有 91
者 发 生 无 临 床 症 状 的 肝 损 害 , 引 起 临 床 医师 的重 视 。 需
9— 1岁 ; 为 H s g 8 分 B A (+) 9 组 8例 , V 抗 体 (+) 2 HC 组 3例 , HI 抗 体 ( 组 4 V +) 6例 , 性 对 照 组 6 2例 。 治 疗 过 程 中 应 用 阴 0
表 2 12例 患者 的肝功能损害类 型 1
[ ( ] 例 %)
【 关键 词】 抗结核药物 ; 肺结核 ; 肝损害 【 中图分类号 】 R5 1 【 2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17 — 26 21 )9 06 — 1 64 39 (00 0 — 0 1 0
抗结核药 物所 致 的肝 损 害 , 药 物性 肝 损 害之 首… 。为 居 了进一步 了解应用抗结核 药物 以后 对不 同人群 的肝 功能情 况 的影响 , 文对 我院 2 0 本 0 6年 5月 一20 0 8年 7月 年住 院应用 抗 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一 回顾 性调查 ,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