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重点句子翻译(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重点句子翻译(附答案)

必修一必修二重点句子翻译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5分。

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刺秦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荆轲刺秦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荆轲刺秦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高中必修一二文言文翻译总结

高中必修一二文言文翻译总结

尽视听的乐趣,实在快乐啊!
③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有的人把自己的胸怀抱负,面对面在室内畅谈;
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
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④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等到对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感情随着 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着产生。
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 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削弱秦国,它将 从哪里得到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 件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 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 之。
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 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 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 是回去吧。
至于天地之间,万物都有各自的主宰,假如不是我所有 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也不敢取用。只有江上的秋风和 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的成为声音,眼睛看到的成为美 景,取用它们没有人禁止,享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自 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有。
游褒禅山记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 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尽了自己的努力如果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 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 次游山的心得。
②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 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
思而慎取之也。
翻译:我对于那座倒下来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 文献未能存留,后世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而没 有人能够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 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用资料的缘故。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一二册重点译句和情景句默写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一二册重点译句和情景句默写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1-2)册文言文须翻译之句《烛之武退秦师》1.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

)2.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

如果(您和您的部下)住在郑国让我们尽东路上的主人,往来的使者,困乏时提供休息的地方,对您也就没什么害处啊。

)3.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

如果不攫取秦国的国土,将取谁的呢?损伤秦来让晋获利,还请您想想它。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

我们还是回去吧。

)《荆轲刺秦王》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太刻毒了。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日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太子和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冠来给荆轲送行。

)4.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高渐离敲着筑,荆轲随着拍节唱歌,发出了声调悲凉的声音,送行的人都流泪哭泣。

(荆轲)又向前唱道:“风潇潇啊易水寒,壮士一去啊不再还!”筑声又发出激愤的声调,送行的人听了,都怒目睁眼,头发都竖了起来。

)5.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必修一必修二重点句翻译

必修一必修二重点句翻译

• 4、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邻国变强,您就变 弱了。 • 5.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 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 • 因:依靠,凭借;敝,损害;与:结交,亲附;知:通“智”; 其:表商量语气,还是。 • 6、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 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 微:假如没有;谒:请。 • 现在樊将军,秦王用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 的头颅。
必修二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 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 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 友麋鹿。 7、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8、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 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 • • •
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归顺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心,而 伤害樊将军的心意,希望您再想想别的办法。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送别他。 我每每想起,常常痛到骨髓,只是办法不知道从哪里出罢了。 既然这样,那么将军的仇也报了,并且燕国被欺凌的耻辱也洗 雪了。 希望大王稍稍原谅他些,让他在您面前完成使命。 事情不成功的原因,是想用活捉的办法胁迫你,必定得到契约 来回报太子丹。
• •
• • • •
范增多次对项王使眼色,多次举起所佩戴的玉玦来暗示他。 项伯于是连夜骑马飞奔到沛公的军营,私下见到张良,把事情 都详细地告诉了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 项伯和您相比哪一个更年长,张良说:“比我大。” 我入关后,一丝一毫的财物不敢占为己有,登记官吏百姓,封 闭府库,从而等待将军的到来。 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 故的发生。 不这么做,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1)

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1)

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必修一重要语句翻译】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译文:越过别国而把远方的郑国当做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

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译文:依靠别人的力量却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

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译文: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

(只是)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4.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译文: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就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除掉了。

5.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译文:(项伯)私下会见张良,详细地告诉他项羽将发动进攻的事,想叫张良跟他一同离去。

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我)派军队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的发生。

【必修二重要语句翻译】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倾吐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2.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未曾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译文: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文: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必修三重要语句翻译】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译文: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必修一、二文言重点句翻译

必修一、二文言重点句翻译

必修一文言重点句翻译练习1、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翻译: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变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翻译:晋国,有什么满足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贪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翻译: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帮助,我就不会有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这是不明智的,以秦晋的纷争混乱代替原先的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4、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翻译:我每次想到这些,常常痛恨到骨髓里,只是不知道有什么报仇的计策罢了!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翻译: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来送他。

6、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翻译:事情不能成功的原因,是我想活捉你,强迫你,一定要你订立盟约来回报太子。

7、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翻译: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的军队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

8、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翻译: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

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9、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翻译:你进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请求舞剑,趁机将沛公击倒在座位上,杀了他。

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翻译: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高中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重点语句

高中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重点语句

高中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重点语句-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翻译】如果你放弃围攻郑国而把他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也没有害处。

若:如果;行李:即行吏,出使的人。

即行吏;共:通“供”;乏困:缺少的东西。

2.夫晋,何厌之有【翻译】晋国,有什么(能让他)满足呢厌:通“餍”,满足。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翻译】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是使秦国土地减少,(晋国)从哪里取得他所贪求的土地呢既:已经;封:疆界,这里作动词;阙:侵损、削减;焉:哪里。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翻译】假如没有那个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

微:如果没有;夫人:那人,秦穆公。

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翻译】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因:依靠,凭借;敝,损害;与:结交,亲附;知:通“智”;其:表商量语气,还是。

《荆轲刺秦王》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翻译】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

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微:假如没有;谒:请。

2.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翻译】秦王一定很高兴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

必:一定;说:同“悦”,喜欢,高兴。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翻译】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4.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翻译】不久到了秦国,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

优厚地赠送给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读wèi,赠送。

《鸿门宴》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翻译】明天犒劳士兵,替我去打垮沛公的部队。

必修1至必修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必修1至必修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Ι〕1.假设舍以为东道主,行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必修一《烛之武退师》〕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又欲肆其西封,假设不阙,将焉取之?〔必修一《烛之武退师》〕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必修一《荆轲刺王》〕4. 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必修一《荆轲刺王》〕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必修一《荆轲刺王》〕6.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必修一《荆轲刺王》〕7.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必修一《鸿门宴》〕8.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必修一《鸿门宴》〕9.假设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假设属皆且为所虏。

〔必修一《鸿门宴》〕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必修一《鸿门宴》〕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殇为妄作。

〔必修二《兰亭集序》〕1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那么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又何羡乎!〔必修二《赤壁赋》〕13.既其出,那么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必修二《游褒禅山记》〕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必修二《游褒禅山记》〕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16.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17.故木受绳那么直,金就砺那么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

〔必修三《劝学》〕1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必修三《劝学》〕19.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必修三《过论》〕20.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必修三《过论》〕2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利兵而谁何?〔必修三《过论》〕22.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贰:从属二主)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敢:岂敢(怎敢);执事:敬称,您】怎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3. 远:边远的国家)越过别的国家把边远的地方当做边邑。

4.(厚:变雄厚;薄:变薄弱)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给予;赐,恩惠,好处)况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

6.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邑,(但他)早上(渡过黄河)上8.(第一个“封”:使……成为疆界;肆:扩张;第二个“封”:疆(微:没有;夫人:这个人)没有这个人的力量,我就不会到这个地位(或。

:(因:依仗,依靠;敝:损害)依靠人家的力量反过来伤害人家,不仁慈;11.(与:结交;“知”通“智”,明智)失掉了自己所结交的(同盟国),12.(易:替代):用战乱来改变出兵时的整肃,是不勇武的。

13.吾其还也(其:还是):我们还是回去吧!1.:(谒:请)即使没有太子说的这番话,我也希望向您请求赴秦了。

2.(更:改变)希望您再想想(考虑)别的办法吧!正常语序为:顾不知计所出耳)(顾:只,仅仅):只是不知道报仇的计策(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见:被;陵:欺侮,凌辱):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乃今:如今)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抓着自己的手腕走上前说:“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拍自己的胸膛表示痛心啊,如今得以听到教诲。

5.(函:用匣子):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级,用匣子6.(为:准备):于是准备行装派荆轲(赴秦)。

7. wǔ,逆,迎着]视:人们不敢迎着目光看(他)。

※8.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等待着一个朋友,想要同(他)一起。

9. ?丹请先遣秦武阳!”(迟:认为…迟缓):过了些时候(荆轲)还没有出发,太子嫌(他)动身晚了,怀疑他有了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说:“日子已经不多了,荆卿难道不打算启程吗?请让我先10.通“返”,返回)者,竖子也:现在去了而不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出息的人!11.(“决”通“诀”,诀别,告别):那就请让我(现在和你们)告辞诀别。

12.(荆轲)就上路了。

13.[zhǐ]之声:荆轲应和着唱歌,发出变徵的声调。

14.:(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

15.复为慷慨羽声: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调声。

16.:送行的人都瞪大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帽子。

17.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拿着价值千金的礼品。

18.19.如郡县给贡职】,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举:全;比:排列在……内;给(jǐ),供应,供给;贡职:贡赋,赋税】: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第一个“使”:派遣;第二个“使”:使者;闻:使……闻,报告:派使臣来向大王禀告。

希望得到大王的吩咐。

21.(朝:穿上;服:礼服;“宾”通“傧”,傧相,迎宾赞礼的人):便穿上上23.24.于前【使(之)于(大王)前毕使】:26. :27. (操:握住;室:剑鞘;坚:紧,指剑插“卒”通“猝”,突然;意:意料;料想;度:常态): 突然发生这种(无以:危急之中,来不及召唤殿下的侍卫,因此荆轲能追逐秦王,大臣们30. 倒下;提:掷击):荆轲伤残倒地,于是举起手中的八创:遭受1(就:完成;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所以:……的原因;约契:凭据):荆轲自己知道任务无法完成了,便靠在柱子上笑,(他)两腿张开坐着傲视着对方骂道:“事情不成功的原因,是我想要活捉你,一定要得到你订立的条约来报答燕国的太子啊。

”《鸿门宴》重难点句子翻译1.珍宝尽有之:珍宝全部归他所有。

2.贪于财货,好美姬:贪图财物,喜欢漂亮女子。

素:一向,向来;善5.沛公军刘邦军营中。

把事情告诉(张良)。

7.毋从俱死也【毋从(其)俱死也】:不要跟从刘邦一块都死掉。

8.具告沛公(“具”通“俱”,全部,都):把事情都告诉了刘邦。

9.[wèi]大王为[wéi]此计者拒”,拒守)关,纳wàng] 1也:把守住。

11.料大王士卒足以当[dāng]项王乎(料:估计;足以:完全可以;“当”通“挡”,抵挡):(请:请让我):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

13. 秦时与臣游(交往),项伯杀人,臣活(使……活)之;今事有急,故幸(幸亏)来告良:在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有了紧急的情况,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14. 君为[wèi](得:必须,须要;兄: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你替我15. 沛公奉卮[zhī](酒杯)酒为寿,儿女亲家):刘邦就捧上一杯酒为项伯祝福,(并)16. 接触,沾染登记)吏民,封府库:极小的财物都不敢沾染,登记……的原因(或之所以);备:防备;出入:偏义复词,偏指“入”;非常:意外的变故】: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18.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愿:希望;具:详细地;“倍”通“背”,背叛):希望你详细向19.(“蚤”通“早”;谢:道歉):明天你不能不早些来亲自向项王谢罪。

20.(因:趁机;善:友好;遇:对待):不如趁机友好地款待他。

◆使……跟从):沛公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羽。

21.臣与将军戮[lù]力而攻秦(戮力:合力):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

22.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xì](意:料想;得:能够;“郤”通“隙”,隔阂,嫌怨):然而自己没有料想到能够先入关攻破秦国,能够在这里再看到将军您。

现在有小人的谗言,使将军和我有了隔阂。

23.24.25.(数:屡次,多次;目:使眼色;示:示意,暗示;应:反应):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26.(若:你;因:趁机):君王的为人(心肠太软),不忍下手。

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趁机把刘邦27.【不者:不这样做;若属:你们;且:将,将要;为所(为……27. 没有什么用来;请:请让我):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娱乐,请让我舞剑助兴吧。

28.(常:常常,时时;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蔽:遮蔽,引申为“掩护”;得:能够):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时时用自己的身子像鸟张开翅29.30. (今者:现在,此刻;意:用意):非常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常常在沛公身上。

31.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这太紧迫了!请让我进去,跟沛公同生共死。

32.交戟[jǐ]之卫士欲止不内:交叉举戟的士兵想要阻止不让他进去。

33.34.披1向西尽裂:揭开1帷幕看着项羽,头发直竖起来,眼眶3都要裂开了。

35. 跪直身子)曰:“客何为(为何)者?”:项王手握剑柄跪直身子说:36.大酒杯)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左右的人)就给他一大杯酒。

樊哙下拜称37.(吃)之:樊哙把盾牌反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切着吃起来。

39.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且:尚且;安:哪里,怎么;足:值得):我死尚且都不畏避,一※秦王有虎狼之心,(夫:句首发语词,无实意,不译;举:尽;刑:杀,处罚;胜:尽):秦王有象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

41.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一丝一毫都不敢占有动用,封闭了官室,退军驻扎在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特意1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发生意外的事变。

43.:象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谗言1。

44.:这是灭亡的秦朝的后续者罢了,我自己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样的做法。

45.47.上厕所趁机沛公起身上厕所,趁机把樊哙也叫了出去。

48.砧板),我为鱼肉,何辞为[wéi](行:行为,作为;为:句末语气词,常用于疑问句末,呢):做大事情不必顾虑小节,行大礼不必计49.5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置:放弃,丢下):沛公丢下车马、随员,独自骑马离开这儿,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和盾行(从:顺着;道:取道;间:小路):顺着骊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逃走。

54.沛公已去,间[jiàn]至军中:沛公已经离去,抄小路回到军营中。

55.沛公不胜[shèng]杯杓[sháo],不能辞(胜:禁得起;杓:舀酒的勺子):沛公禁不起多喝酒,不能亲自告辞。

56.再拜(敬献给大王。

57.责备)之,脱身独去:58.]之虏矣(不足:不值得;吾属:我们;为:被):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将来)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

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兰亭集序》重难点句子翻译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众多贤才都会聚在这里,年老的、年少的人都聚集在一起。

)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有繁茂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围绕在亭子四周,引溪水把它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曲水旁边。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也足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定语后置)(这一天,天高气爽,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用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5、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有的人从自己的胸怀抱负中取出一些东西,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借助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在形体之外,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6、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状语后置)(虽然他们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不知衰老即将要到来。

)7、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着产生了。

)8、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过去所喜欢的,转眼之间,就成为旧迹,人们对此尚且不能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

)9、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更何况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穷尽。

)期:及,至10、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我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虚诞的,把长寿与短命看作相等是荒谬的)《赤壁赋》重难点句子翻译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清风缓缓吹拂,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

)属:通”嘱”,劝人饮酒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