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的集体潜意识论共28页

合集下载

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
人格面具
指人在公共场合中表现出来的人格方面,其目的在于表现对自己有利的良好形象以便得到社会认可。人格面 具能够使人在社会中获益,但过分人格面具必然要牺牲人格结构中的其他部分,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评价
对集体潜意识的发现使荣格成为20世纪最卓越的学者之一,荣格也由此成为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荣格在世界 各国的世俗、宗教信仰甚至神秘事件中发现了某些共同的跨文化现象。例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神话传说中,常 常出现主题类似或者情节相似的故事,或者是有相似的人物形象。在为来访者作精神分析时,不同来访者的经验 和梦中也时常出现与神话不谋而合的象征。甚至某些精神分裂来访者的幻想或者观念也可以在神话中找到对应。 而这一部分的人类本性,荣格称之为“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为荣格首创,是荣格最独特的发现,是荣格理 论中最为新颖的部分,也是最深奥费解和引起最大争论的一个概念。
集体潜意识
荣格分析心理学术语
01 概念
03 原型 05Βιβλιοθήκη 目录02 潜意识 04 评价
集体潜意识,又译作“集体无意识”,是荣格分析心理学术语。指人类祖先进化过程中,集体经验心灵底层 的精神沉积物,处于人类精神的最低层,为人类所普遍拥有。在个体一生中从未被意识到,经由遗传获得来。由 全部本能及其相关的原型组成。本能体现精神的动力方面,原型体现本能的意义,是本能在人精神中的存在形式, 决定人的行为的未来倾向和可能性,两者协调一致。具有先验性、普遍性、自主性、自律性、动力性和目的性等, 是人类精神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部分,对个体的思想行为和创造力起制约作用。虽处于潜意识的最低层,但无 时不在寻求表现,若其内容未被意识同化,则会通过宗教、神话、艺术、梦幻和象征等表现出来。
原型
原型(Archetype、Prototype)是集体潜意识中形象的总汇。它是一种本原的模型,其他各种存在都根据 这种原型而成形。它深深的埋在心灵之中,因此当它们不能在意识中表现时,就会在梦、幻想、幻觉和神经症中 以原型和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

荣格集体无意识

荣格集体无意识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既是对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的发展,也是荣格的一种创造,荣格用它来表示人类心灵中所包含的共同的精神遗传。

荣格自己在给集体无意识做定义的时候,曾经这样说:“集体无意识的是精神的一部分,它与个体潜意识截然不同,因为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可以归结为个人经验。

因此不能为个人所获得。

构成个人无意识的主要是一些我们曾经意识到,但以后由于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的内容;集体无意识从来就没有出现在意识之中,因此也就从未为个人获得,它们的存在完全得自于遗传。

(二)原型荣格的原型概念与其集体无意识概念的关系十分密切。

正如他所曾明确表达的那样,个人潜意识与各种情绪的构成有关,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

荣格说:“原型是人类原始经验的集结,它们像命运一样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影响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感觉到。

”集体无意识是通过某种形式的继承或进化而来,是由原型这种先存的形式构成,原型赋予某些心理内容以独特的形式,集体无意识具有普遍的表现方式,它组成了一种超个人的心理基础,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并且会在意识及无意识的层次上,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和行为。

(三)原型意象荣格用原型意象来描述原型将自身呈现给意识的形式,但荣格也一直努力区分原型与原型意象的不同,原型本身是无意识的,我们的意识无从认识它,但是可以通过原型意象来理解原型的存在及其意义。

于是我们可以把原型意象看作是原型的象征性表现。

无意识内容一旦被觉察,它便以意象的象征形式呈现给意识。

象征的物质成分使意识处于激活状态,意识受到象征的激活,而把兴趣指向象征,并力求去理解它。

这就是说,象征除了“能量转换者”的动力学作用之外,也是“意识塑造者”。

它迫使心理去同化象征中所包含着的一种或多种无意识内容。

同时,由于原型及原型意象总是具有其集体无意识的渊源,因而一旦将这些理论运用在实际的临床心理分析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利用集体无意识原型以及原型意象本身所包含的治愈功能与作用,在这种意义上,意象、象征与想象,也就成为荣格心理分析中最重要的方法与特色。

集体无意识理论 荣格

集体无意识理论 荣格

集体无意识理论荣格精神分析的祖师爷弗洛伊德是最先总结的,之后就把精神分析给忘了,临到最后感觉还是要补一下精神分析的课,毕竟这一派对20世纪各种文论都有方法论上的启迪……精神病态是心理学起源时关心的核心,如果说弗洛伊德看到的都是压抑之下产生的疯狂,那么荣格看到的则是因为难以抑制的欲望带来的偏执,而且这种偏执来源于一个外来的神秘源头。

而且精神病理论并非把自己的应用范围限定于个体心理领域,弗洛伊德和荣格更希望证明他们眼中的精神病是普遍存在与社会当中而呈现为结构性的病症——简而言之,人类社会病了。

荣格本来和弗洛伊德保持着多年的好朋友,但他逐渐对弗洛伊德强调性动机的理论产生了怀疑,最终这种怀疑发展为对弗洛伊德力比多=原始性欲观点的公开反对。

荣格认为力比多直接解释成抽象的心理力量就好,何必把它和性挂钩,于是俩人儿就闹掰了——荣格难受了整整三年,然后站起来说qtmd弗洛伊德,老子单干了,之后自己建了一套理论,其中集体无意识这个概念影响颇大,比如著名朴素思想——也就是,naive ——文论家弗莱就是荣格的拥趸。

不过荣格本人对艺术的看法是非常神秘的,他有一套自圆其说的艺术创作理论,虽然这套理论的大体框架被后世不少文论家接纳,但其具体观点充满了对文艺扭曲的理解。

|荣格的人格结构和人格类型理论荣格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被称为精神,是具有原始统一性的,其包括自我、个体无意识还有集体无意识三个部分。

自我就是我们自觉到的部分,其构成了意识域的中心,使人格能够在时间流中保持自我同一。

除去自我以外,精神中还有无意识部分,其中个人经历过的却被压抑隐藏的经验是个体无意识,更深层的无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来自于人类作为一个集体在历史进程中的集体经验,是一种超越个性的心理基础。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指强调个体经历,这在荣格看来是不够深入的。

个体无意识中提供动力的机制是情结,它是一组相互关联的观念和思想,有力地驱使人的思想和行为。

情结会造成人的偏执,但这种偏执不全是坏事,其有可能成为灵感的源泉。

荣格的集体潜意识

荣格的集体潜意识

荣格的集体潜意识在荣格看来人格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组成。

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顶层,是心灵中能够被人觉知的部分;个体潜意识是人格的第二层,它是潜意识的表层部分,包括一切被遗忘的记忆,知觉和被压抑的经验,以及属于个体性质的梦、幻等,这和弗洛依德的前意识很相似,是可以进入意识的;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底层的部分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沉淀物,包括人类的活动方式和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

如人对黑暗的恐惧。

个体潜意识的内容是曾经有被意识过但被压抑后从意识中消失,而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从来没在意识中出现过,是完全通过遗传而得来的。

集体潜意识主要组成部分是原型,即一种本原的模型。

荣格认为原型是遗传的先天倾向,不需要任何帮助,就可使一个人的行动在一定的情况下与人类祖先的行动相似。

原型有多种,但是最重要,最突出的有四种:人格面具(Persona)、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暗影(Shadow).?Persona:人格面具(persona),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本义是指使演员能在一出剧中扮演某个特殊角色而戴的面具,也被荣格称为从众求同原型(conformity archetype)。

人格面具的形成是普遍必要的,对现代人的生活来说更是重要的,其产生与教育背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它保证了我们能够与人,甚至是与那些我们并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

为各种社会交际提供了多重可能性,人格面具是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基础,人格面具的产生不仅仅是为了认识社会,更是为了寻求社会认同。

也就是说,人格面具是以公众道德为标准的,以集体生活价值为基础的表面人格,具有符号性和趋同性。

在荣格眼中,人格面具在人格中的作用既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

如果一个人过分地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扮演的角色,如果他把自己仅仅认同于自己扮演的角色,人格的其它方面就会受到排斥。

像这样受人格面具支配的人就会逐渐与自己的天性相疏远而生活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中。

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
从前,岛上有一群猴子。

当一只猴子吃萝卜时,萝卜掉进了海里。

这只猴子觉得好吃,或者只是觉得好玩,就把它扔到海里,每次吃萝卜都捞出来。

后来呢,其他猴子分分效仿。

当这组中的一百只猴子这样做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另一个岛上的猴子开始做同样的事情。

这两个岛相距很远,所以不可能看到它们。

这是什么情况?
有人认为,这就是集体潜意识。

量子纠缠好吗?所谓的心灵感应很有意思。

荣格的海底理论认为,潜意识是一个海底,彼此相连,而不是你的潜意识就是你自己的潜意识。

这是集体潜意识。

【精读】【楠蓉书香】荣格的集体潜意识

【精读】【楠蓉书香】荣格的集体潜意识

【精读】【楠蓉书香】荣格的集体潜意识在荣格看来人格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组成。

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顶层,是心灵中能够被人觉知的部分;个体潜意识是人格的第二层,它是潜意识的表层部分,包括一切被遗忘的记忆,知觉和被压抑的经验,以及属于个体性质的梦、幻等,这和弗洛依德的前意识很相似,是可以进入意识的;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底层的部分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沉淀物,包括人类的活动方式和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

如人对黑暗的恐惧。

个体潜意识的内容是曾经有被意识过但被压抑后从意识中消失,而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从来没在意识中出现过,是完全通过遗传而得来的。

集体潜意识主要组成部分是原型,即一种本原的模型。

荣格认为原型是遗传的先天倾向,不需要任何帮助,就可使一个人的行动在一定的情况下与人类祖先的行动相似。

原型有多种,但是最重要,最突出的有四种:人格面具(Persona)、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暗影(Shadow).Persona:人格面具(persona),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本义是指使演员能在一出剧中扮演某个特殊角色而戴的面具,也被荣格称为从众求同原型(conformity archetype)。

人格面具的形成是普遍必要的,对现代人的生活来说更是重要的,其产生与教育背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它保证了我们能够与人,甚至是与那些我们并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

为各种社会交际提供了多重可能性,人格面具是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基础,人格面具的产生不仅仅是为了认识社会,更是为了寻求社会认同。

也就是说,人格面具是以公众道德为标准的,以集体生活价值为基础的表面人格,具有符号性和趋同性。

在荣格眼中,人格面具在人格中的作用既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

如果一个人过分地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扮演的角色,如果他把自己仅仅认同于自己扮演的角色,人格的其它方面就会受到排斥。

像这样受人格面具支配的人就会逐渐与自己的天性相疏远而生活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中。

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

荣格突出心理结构的整体性,提出“集体潜意识”等概念。

他也认为人格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自我)、个人潜意识(情结)和集体潜意识(原型),这和弗洛伊德的提法有所不同。

个人潜意识“个人潜意识”是人格结构的第二层,作用要比意识大。

它包括一切被遗忘的记忆、知觉和被压抑的经验,以及梦和幻想等。

荣格认为个人无意识的内容是情结。

情结往往具有情绪色彩,是一组一组被压抑的心理内容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无意识丛,如恋父情结、批评情结、权力情结等。

个体无意识是一个容器,蕴含和容纳着所有与意识的个体化机能不相一致的心灵活动和种种曾经一时是意识经验,不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受到压抑或遭到忽视的内容,如令人痛苦的思想、悬而未决的问题、人际间冲突和道德焦虑等等。

还有一些经验,它们与人们不甚相干或显得无足轻重,由于本身强度太弱,当人们经历它们时达不到意识层,或者不能留驻在意识之中,因而都被贮藏在个体无意识里。

所有这些构成了个人无意识的内容,当需要时,这些内容通常会很容易地到达意识层面。

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

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的区别在于:它不是被遗忘的部分,而是我们一直都意识不到的东西。

荣格曾用岛打了个比方,露出水面的那些小岛是人能感知到的意识;由于潮来潮去而显露出来的水面下的地面部分,就是个人无意识;而岛的最底层是作为基地的海床,就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

原型编辑本段回目录原型是集体潜意识中形象的总汇。

荣格亦将他们称呼为显性、无意识意象、虚构或原始印象,以及一些其它的名字。

但原型似乎最被接受。

所谓的原型,是藉由特定的方法去体验事情的天生倾向。

原型本身没有自己的形式,但它表现就有如我们所见、所为的“组织原理”。

它遵循Freud理论中的直觉法则行事:首先,当一个婴儿想要吃时,他不知道他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他有着相当不明确的渴望,然而,某些特定的东西可以满足他。

原型集体潜意识

原型集体潜意识

原型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通常认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是被意识头脑所抑制的那些包含了不愉快的或者创伤体验的心灵的一部分。

荣格更深入一步:他的观点是,不仅仅存在着个人潜意识,而且存在着一种包含了人类演化的巨大心灵遗产的集体潜意识。

依照荣格的观点,这种遗产再生于每一个个体的结构中。

梦可以被认为是一种通往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的可能的途径。

梦中的形象,比如黑暗的破坏者或者天真的孩子,这些都是象征,它们表现了与我们没有意识到的层面的一种连接。

这些可以唤醒我们内在那些我们无法单独以理性的头脑来理解的某些意识与潜意识的联系。

荣格发现,许多这些象征具有一种普遍的性质。

它们可以在所有民族的神话和童话故事中被发现。

它们表现了所有人类共有的一种“知识”或者“智慧”。

因此,荣格把这些象征称为“原始意向”或者“原型”。

原始意向自身无法被准确地描绘。

Liz Greene把它们视为在我们的整体环境中表达它们自身的能量模式。

尽管它们自身没有明确的形式,但是它们以我们周围世界的象征来表达它们自己。

在这个意义上,太阳系“可以被视为一种具有生命的能量模式的象征,反映在任意时刻、包含在它之中的较小形式的生命中”。

个体的占星是这些能量模式的一种象征表现。

在这些象征中,我们可以看到个体的潜在人格的种子。

荣格把行星形容为“‘神’,是潜意识的象征或力量”。

但是,这些“神”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不同的个体。

以占星术的观点来看,太阳的符号象征着核心、中心、国王或者老板的形象,也象征着发现于每个个体中的创造性的生命力。

这些解释可以从这个符号的象征中得出,而不是被主观的解释。

Liz Greene 把象征描绘为“潜意识的首要表达方式”。

在《关联(Relating)》一书中,她写道:“一个象征暗示或者推测人生的某个方面——这个方面具有无穷无尽的解释,并根本上躲避所有想要确定或者包含它的智力上的努力。

一个人永远无法完全探测它种种含义的深度。

”在占星术中,一个主要的原型符号就是占星中的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