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美学(第1章))课件.ppt

合集下载

建筑美学

建筑美学

第一章美学基本知识美学:研究现实的美的规律及其表现和对美的欣赏与创造的科学.建立:1750年德国★鲍姆嘉通美学之父,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1.1美是什么代表人物: 柏拉图“美是理念”亚里士多德“美是整一”休谟“美不是事物的本身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立普斯“移情说”孔子“尽善尽美”庄子“道至美至乐”王阳明“美在吾心中”一. 客观美:认为美在物体本身,自然和社会本身.二. 主观美论:美不在物,却在心.在精神.三. 主客关系美论:认为美即不在物也不在心,而在心与物之间,即主客观的统一.1.1.1美的特征(1)美是具体可感的形象(2)美的感染性,是美本身固有的特点(3)美的形象要靠不断创新.1.1.2美的形态(1)自然美(2)社会美人的美是社会美的中心内在,外在(3)艺术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特点:反映现实,融进艺术家思想1.2 美的欣赏1.2.1 美感美感的产生通过人类特有的审美感觉器官:耳.眼.鼻.舌高级的特点:心里结构文明的思维结构社会的情感等心里活动1.2.2审美标准说法不一: (一)认为审美评价存在客观尺度标准是绝对的(二)认为标准因人而异,审美评价纯属主观精神范畴它是相对的1.2.3审美差异概念: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对于同一事物和形象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 b存在哪些方面:明显的时代特征;明显的民族差异;经历学识审美修养第二章中外古建筑美学建筑美学:研究建筑与现实审美关系的一般规律的美学,是研究建筑领域中美学问题的科学. 建筑艺术的特征:象征性,功能性,地区性,时空交汇性,技术性。

2.1中国古代建筑传统的多层次构成2.1.1礼制性建筑的类别(1)坛.庙天坛(2)陵墓十三陵故宫建设成功之点:(1) 中轴对称:主体对称,实则灵活;次轴线与主轴线平行;(2) 院落空间: 大清门到乾清宫,形成八个院落,三个高潮;(3) 建筑尺度: 大典用处,高大宽阔;起居场所,尺度宜人;(4) 房屋等级:重檐庑殿、重檐歇山、重檐钻尖,单檐庑殿、单檐歇山、单檐钻尖,悬山、硬山、卷棚等;(5) 装修色彩:尊者金、黄,次则赤、绿、青、兰、黑、灰;(6) 技术设施:金水河,(防卫,排水,防火用),八十口井,火道地面,自天安门始地面铺砖5—7层;紫铜下水管;屋面的锡箔苫背等。

建筑美学(美学基础)课件

建筑美学(美学基础)课件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达文西在技法上,
采用了「晕涂法」 使物体轮廓线、画 面调子更加柔和且 没有线条或界线, 画中的主角栩栩如 生,散发神秘的气 息。
蒙娜丽莎 变胖了
波特罗画
的蒙娜丽 莎表情可 爱,形态 非常有趣。
梵高自画像
梵高,一生努力
追求绘画艺术的 表现,但患精神 不安及癫痫痛症, 三十七成即结束 生命。
第三节 情感
一、审美情感的心理机制
移情说 客观性质说
外物内心同构说
二、审美情感的特点
可供享受性
对象定向属性 多极性
三、审美情感的生成机制
原始唤起 内在体验
情感外化
审美情感
第四节 理解
理解:对事物的本质认识
对于审美对象的象征 意义,题材,技法, 技巧程式等的理解
理解
对形式中融合着的意 味的直观性的把握
三、客观性 一切美的事物都具有客观物性因素,这些 物性因素在引起人的审美愉悦方面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它决定了人们之所以选择这个事物, 而不是那个事物作为美的对象。
第五节 美的形式原理
人类美感的共通性,有十个美的原则:
单纯、调和、对称、均衡、渐层、反复、对比、比 例、律动、统一。
单纯
单纯,所强调
拉 奥 孔
秩序中的美 ——《 圣维克多山 》 首先得说,这幅颜色有点失真,因此,我们便不能看到原画在严谨的构图中 ,塞尚喜爱的纷繁明亮的色彩。 圣维克多山位于法国南部塞尚家乡的附近。在这幅画里,我们是从一处长着 冷杉树的丘陵上向那座山眺望。画中充满了有力的线条,塞尚用这些线条组织了 他的画。在画的中部,有一棵高大的冷杉树,把画分成了两半,但这棵树并不是 笔直的,而是微微向右倾斜,使它看起来象是在随风摇摆一般,这样画面才不至 于太过呆板。在画的中部,有一条高架桥,从左至右,向下微微倾斜。为了平衡 画面,塞尚在左边画了另一组冷杉树,笔直的线条,象一根楔子打进了画的左边 。 在画的下部,也就是多岩石的丘陵上采用淡灰和桃红,用深浅不同的绿色来 描绘松树。屋顶上用了橙色和灰色,小池塘里是一片天蓝色。 在平原上,塞尚用一块块深浅不同的绿色和橙色来展现屋子、蔬菜地和收割 完的小麦地。 往上看,在青翠的冷杉树冠边,是圣维克多山,山的左边部分,是淡红色的 ,看起来山是光秃秃的,而右边部分则是一片很冷的蓝色,那里应该是茂密的森 林吧。山的上面是暖洋洋的蓝天,有一些淡淡的白云在飘着。 塞尚的用笔是那样的稳定坚实,看着这幅画,我们会觉得,这些景色是实实 在在地存在于明媚的阳光下。他让我们体会到了秩序中的美。

《建筑美学》课件

《建筑美学》课件


中国古代木结构体系建筑的优点正在于: 它不但能按照科学规律去处理功能、材料和结 构,而且能按照科学规律,利用材料结构的客 观特性去塑造美的艺术形象。就当时的建造水 平来说,这类建筑在技术上是如此完善,在艺 术加工上是如此精美又如此质朴,从而使建筑 得“原发性”和“继发性”需求得以有机的、 完美的结合统一。
河姆渡遗址复原图
1.1.1建筑的含义 建筑物 建筑 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构筑物 建筑物:是一种人工创造的空间环境,供人们生活、 工作学习、娱乐、从事生产活动。 构筑物:是一种人工创造的空间环境,满足人们生 产、生活的需要。例如:水塔、烟囱、贮 油罐、储水池等等。 建筑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 产品。
人们无时无处不在感受着建筑美。 漫步街头,你会为仪态万千、新颖别致的现代化高 厦广宇所吸引;游览名胜,你会被绚丽多姿、名闻遐迩 的古代建筑艺术所陶醉。故宫长城,雅典遗迹,东方的 古老苑囿,西方的“人工石林”,还有世界各地那繁华 的都市景观,宁静的乡野村落,无不凝聚着古人和今人 的匠心、智慧,成为人类文化和文明的结晶。 建筑,你这座“美”的丰碑,曾倾倒了多少文人雅 士,又和普通的人们如此贴近,你的“美”的源头在哪 里?且让我们首先上溯到一个没有历史记载的历史年 代……
1.1.2建筑的构成要素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指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建筑功 能、建筑的物资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 ⑴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 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建 筑 的 构 成 要 素
建筑功能
⑵满足人的生理需求 ⑶满足不同的建筑有 不同使用特点的要求 中国男子平均身高167cm 中国女子平均身高156cm
呼伦贝尔学院学生公寓
住宅客厅
住宅厨房
住宅餐厅

《建筑美学作品赏析》PPT课件

《建筑美学作品赏析》PPT课件

19
h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
范例19
倚山偎翠,方圆错落,似 古堡巍峨苍朴,如现代体
育馆气势恢弘,像地下冒 出的“蘑菇”绚丽多彩,赛 从天而降的“飞碟”壮观神
奇,这就是永定客家土 楼 ——独一无二的世界
民居。以生土夯筑,却巧
夺天工。安全坚固,防风
抗震,冬暖夏凉,阴阳调
和,处处洋溢着客家人的 聪明才智。”大圆套小圆. 里三圈外三圈”,这是该建 筑的最突出的外形特征, 也体现了中国”天圆地方” 的思想.
h
〓圣瓦西里大教堂〓
范例2
3
到过莫斯科的人,无不赞 叹红场南端瑰丽奇巧的圣瓦 西里大教堂。
这座被誉为全俄最美建筑的 大教堂,由9座彼此相接的 小教堂构成,是1555- 1561年为纪念战胜喀山 汗国而建的。围成口字形的 8座小教堂(纪念8天血战) 和中央高顶教堂建在统一的 地基上,由外廊和内廊联成 一个整体。墙用红砖白石砌 成,9个葱头顶的高矮、形 状、花纹和色彩全不一样, 给人以亲切、朴拙之感,体 现了不对称和多样化之美。
因为北向逆光的原因建筑的主立面终日将处于阴影中盖里聪明地将建筑表皮处理成向各个方向弯曲的双曲面这样随着日光入射角的变化建筑的各个表面都会产生不断变动的光影效果避免了大尺度建筑在北向的沉中国特色传统建筑范例15故宫太和殿17西藏布达拉宫范例16主楼外观13层实为9层整个建筑为石木结构宫墙厚达2至5米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宫殿外墙基直入岩层
〓建筑美学作品赏析〓
1
h
〓帕提侬神庙〓
范例1
2
帕特农神庙的设计代表了 全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它采取八柱的多利亚式, 其立面高与宽的比例为19比31, 接近希腊人喜爱的“黄金分割 比”,优美无比。神庙特别讲 究“视觉矫正”的加工,使本 来是直线的部分略呈曲线或 内倾,因而看起来更有弹力, 更觉生动。比如,此庙四边 基石的直线就略作矫正,中 央比两端略高,看起来反而 更接近直线,避免了纯粹直 线所带来的生硬和呆板。帕 特农神庙在古典建筑艺术中 之所以成为典范,不仅仅在 于它的建筑,更重要的是其 技艺精湛的雕刻。

《建筑美学作品赏析》课件

《建筑美学作品赏析》课件

色彩美学与建筑设计
解读色彩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 功能和美观价值。
建筑美学的评价与分类
建筑美学评价标准
介绍评价建筑美学的常用标 准和方法。
著名建筑美学作品
欣赏并探讨著名建筑美学作 品的创意和文化意义。
建筑美学的未来趋势
展望建筑美学的未来发展方 向和潮流。
现代建筑美学
现代建筑美学的特点
研究现代建筑的审美风格和创新 设计的特点。
建筑美学的环境关系
分析建筑美学如何与环境相互作 用和影响。
建筑美学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探讨建筑美学对城市景观与发展 的重要作用。
建筑美学中的艺术元素
空间美学应用
揭示空间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 重要性和创造性应用。
形式美学的重要性
探讨形式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 表达和影响力。
建筑美学作品赏析
本课件将介绍建筑美学的概念和作用,探讨建筑美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并 深入探讨古典建筑美学风格特点以及历史建筑的美学分析。
建筑美学与发展历程
1
古典建筑美学
探索古典建筑的美学风格特点以及对文化和历史的影响。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艺复兴时期
考察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美学及其对当代建筑的影响。
3
工业革命的影响
探索工业革命对建筑美学产生的革新和变革。

六年级美术上册《建筑艺术的美》PPT精品课件,共35页

六年级美术上册《建筑艺术的美》PPT精品课件,共35页
• 寺庙总体 组群一般包 括宗教活动 部分、生活 供应部分、 前导香道部 分和园林游 览部分。
宗教活动部分
• 宗教活动部 分由举行宗教仪 礼的殿堂、塔、 阁组成。布局上 大多与寺庙园林 部分隔离,有时 也采用空廊、花 墙、让园林景色 渗透进来。
生活供应部分
• 僧房、斋堂、厨 房等大多隐于僻静的 部位,带有尺度适宜 的景观,开辟小池, 放置石山、盆景,构 成与寺外园林异趣的 庭院小天地。
私家园林(苏州园林)
四大名园: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
风格特点:
皇家园林——
规模恢宏大气、开阔、气派、 富丽堂皇。
私家园林——
面积较小,精巧别致,曲折婉转, 清静淡雅。
寺观园林
寺观园林的特点:
1、具有公共开放性质 2、具有很好的延续性 3、遍布广阔,环境优越 4、依赖自然景貌构景
同学们请看这是哪个地方的什么建筑?并介绍一下。
泉州承天寺
• 在五代时,为节度使留以效的南园。后周 显德年间改建为佛寺,初名“南禅寺”。 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
追求自然之美的古典园林人们是如何修建的?
《园冶》中国最早、最系统 的造园著作,全面论述了造园 的原理和手法。
明代
中国寺观园林概括为三大艺术特点:
(一)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自然之美
• 开元寺布局,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门(天王殿)、拜 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泉州佛教博物馆(弘一法师纪念 馆),东、西两侧分置镇国塔、仁寿塔两石塔,俗称东西塔。
紫云屏
弘一法师纪念馆 山门(天王殿)
大雄宝殿
藏经阁
西塔,仁寿塔
寺观园林的组群布局
寺观园林即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 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建筑美学原理》课件

《建筑美学原理》课件

建筑色彩可以影 响人们的心理和 生理感受
建筑色彩可以反 映建筑的功能和 用途
建筑色彩的运用原理
色彩对比:通过不同色彩的对比,增强视觉效果
色彩调和:通过色彩调和,使建筑色彩更加和谐统一
色彩象征:通过色彩象征,表达建筑的文化内涵和情感 色彩搭配:通过色彩搭配,使建筑色彩更加丰富多样,具有层次感 和立体感
建筑美学在现代建筑中的应 用和影响
分析建筑美学原理的应用前景
建筑设计:将 美学原理应用 于建筑设计, 提高建筑美感
和艺术价值
城市规划:将 美学原理应用 于城市规划, 提升城市形象
和品质
室内设计:将 美学原理应用 于室内设计, 创造舒适、美 观的生活空间
景观设计:将 美学原理应用 于景观设计, 打造和谐、优 美的自然和人
建筑美学的内涵:包括建筑形式美、空间美、色彩美、材质美等
建筑美学的定义:建筑美学是建筑学与美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建筑与艺术的关系,探讨建 筑美的本质和规律
建筑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研究、理论研究、实践研究等
建筑美学的发展历程
添加标题
古代建筑美学:以中国、印度、埃及等古文 明为代表,注重对称、比例、线条等元素
建筑光影的心理效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光影变化:建筑 光影的变化可以 引起人们的视觉 和心理变化
光影对比:光影 的对比可以增强 建筑的立体感和 层次感
光影色彩:光影 的色彩可以影响 人们的情绪和情 感
光影节奏:光影 的节奏可以影响 人们的心理节奏 和情绪波动
建筑空间美
建筑空间的概述
建筑空间是建筑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它包括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
光影在建筑中的运用:光影在建筑中可以运用于室内、室外、建筑立面、 建筑空间等。

六年级第1课建筑艺术美课件

六年级第1课建筑艺术美课件
儒家的"中和"、"中正"之美
几何图案式 自然美是有缺陷的, 非经人工的改造 而达不到完美的境地。
凡 尔 赛 宫(法国)
巴洛克风格
外形自由, 追求动态, 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 强烈的色彩, 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洛可可风格
细腻柔媚, 喜欢用弧线和 S形线, 色彩娇艳、光泽闪烁, 象牙白和金黄是其流行色; 经常使用玻璃镜、水晶灯强化效果。
走进故宫,了解故宫内在文化
黄色的屋顶 红色的宫墙
(黄色是尊贵的色彩, 代表了皇族, 红色是喜庆的色彩)
故宫建筑色彩有什么特点? 这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它们都代表什么含义?
走进故宫,了解故宫内在文化
龙 凤 狮子
天马
海马
狻猊
押鱼
獬豸
斗牛
行什
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走兽依次是什么?
走进故宫,了解故宫内在文化
六年级第1课建筑艺术美课件
建筑艺术的美










教 科 书
(
人 美 版
)
建 砖、石、土、木…… 筑 是 石 头 多么平凡的东西, 的 史 书 在建筑师的手中,
它们却宛如高、低、强、弱的音符,
组成一首首多变的乐章,
或清雅婉转
或壮丽雄浑……















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比较这两座皇宫建筑在布局上所呈现的视觉美感 对称式
外景 内景
中 外古代 建 筑 对 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料的结构体系和装饰手法,从夯土墙开始至土坏砖
和烧砖,随后又创造了用来保护和装饰墙面的面砖
和彩色玻璃砖。对后来的拜占廷建筑和伊斯兰建筑 影响很大。
1)乌尔 观象台
2)萨艮王宫——亚述文明的遗迹
人首翼牛像
3)帕赛玻里斯宫
3、古代爱琴文化(公元前3000年——-前 1400年)
古代爱琴地区是以爱琴海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各岛 屿和小亚细亚西海岸的地区。是著名的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的故事发 生的背景。 公元前2000年左右,爱琴海上的克里特岛、希腊半岛的迈西尼和 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建立了早期的奴隶制王国。由于手工业和海上贸易 的发达,以及克里特岛同隔海的古埃及在文化上的交流,先后出现了 以克里特和迈西尼为中心的古代爱琴文明,史称克里特—迈西尼文化。 它是古希腊以前的文化,曾繁荣了好几百年。公元前15世纪左右,由 于外族入侵,克里特—迈西尼文化受到破坏和湮没。它和后来的古希 腊文化之间有过一个中断时期,两者各有很不相同的特点,而且希腊 文化是从远比爱琴文化为低的状态下发展出来的,所以,爱琴文化是 一个独立的文化,对于它的存在,人们是通过19世纪末的考古发掘才 知道的。
添了新的范畴——“高贵性”。
在理论方向,形成了系统的建筑理论体系,以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 为主,成为自文艺复兴以后三百多年建筑学上的基本教材。
威特鲁维 -----《建筑十书》
《建筑十书》是西方文艺复兴以前唯一幸存的建筑理论著作。虽然在
维特鲁威之前的希腊化时期,已经有建筑理论著作问世,但均失传。《建 筑十书》对公元前1世纪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系统地总结,并奠定了古
二、 文明早期建筑的美
1.古代埃及的建筑
2. 两河流域和波斯的建筑
3.古代爱琴文化
4.美洲古代建筑
1、古代埃及的建筑 皇帝的宫殿、陵墓以及庙宇是主要的建筑物,它们追求震摄人 心的艺术力量。 第一、古王国时期 公元前三千纪.这时候 氏族公社的成员还是 主要劳动力,庞大的金字塔就是他们建造的。反映着原始的拜物 教,纪念性建筑物是单纯而开廓的。 第二、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18世纪。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 来,出现了一些有经济意义的城市。新宗教形成了,从皇帝的祀 庙脱胎出来神庙的基本型制。 第三、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11世纪,这是古埃及最强大的 时期,频繁的远征掠夺来大量的财富和奴隶。奴隶是建筑工程的 主要劳动者。最重要的建筑物是神庙,它们力求神秘和威压的气 氛。
此外,罗马人还把古希腊柱式发展为五种:即多立克柱式、塔司干柱
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和组合柱式,并创造了券柱式。
从文化方面看,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的文化,甚至把古希腊的成就看
作不可逾越的高峰。建筑上,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以柱式为基础的构图法 则,并将其与罗马的券拱结合起来。但为了适应罗马人奢靡的生活,越加
1)圣地建筑群
德尔斐(Delphi)的阿波罗(Apollo)圣地
2)柱式的演进(一)
爱奥尼式比 较秀美华丽, 比例轻快, 开间宽阔, 反映着从事 手工业和商 业的平民们 的艺术趣味。
爱奥尼柱式
2)柱式的演进(二)
多立克柱式粗笨,有 古埃及建筑的影响,
反映着寡头贵族的艺
术趣味。
多立克柱式
3)雅典卫城(一)
狮子门
第二节 古希腊建筑的美 公元前8世纪起,在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西岸和爱琴海的岛 屿上建立了很多小小的奴隶制国家,他们向外移民,又在意大利、 西西里和黑海沿岸建立了许多国家。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文 化关系十分密切,总称为古代希腊。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古希腊的建筑同样也是西欧建筑 的开拓者。它的一些建筑物的型制和艺术形式,深深地影响着欧 洲两千多年的建筑史。 但古希腊建筑毕竟还处在“萌芽和胚胎”时代。它们的类型 还少,型制也很简单,发展的速度也很缓慢。它的艺术的完美同 这一点有很大关系。在几个世纪的时期中,在型制和形式大致相 同的建筑物上,反复推敲,反复琢磨,终于达到了精细入微的境 地。马克思说:“...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 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这句话适 用于希腊建筑。
卡纳克神庙(二)
鲁克索阿蒙神庙(一)
约公元前1417年-公元 前1379年,古埃及神 庙建筑的代表。
鲁克索阿蒙神庙(二)
阿布辛贝勒阿蒙神庙 (一)
阿布辛贝勒阿蒙神庙 古埃及阿布辛贝勒,约公元前 1301年。
阿布辛贝勒阿蒙神庙 (二)
阿布辛贝勒阿蒙神庙 (二)
2、两河流域和波斯的建筑
古西亚的建筑成就在于创造了以土作为基本原
古罗马马采鲁斯剧场
2)最早的建筑理论与型制的形成
古罗马建筑在材料、结构、施工与空间的创造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成就, 在空间创造方面,重视空间的层次、形体与组合,并使之达到宏伟的富于
纪念性的效果;在结构方面,罗马人在伊特鲁里亚和希腊的基础上,发展
了综合东西方大全的柱与拱券结合的体系;在建筑材料上,除了砖、木、 石外,还有运用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特产火山灰制成的天然混凝土;
第一章 外国古代建筑的美
第一节 文明早期建筑的美
一、 原始社会-混沌的空间
1.空间的启蒙
2.太阳的崇拜
2.祭坛的形成
4.“天启”建筑观
1.空间的启蒙
2.太阳的崇拜
想象中的太阳车
3.祭坛的形成
4.“天启”建筑观
建筑的建造过程,遵循超自然力-神灵-启示的方向。在 原始人看来,建筑应归于某种“天启”产物。
雅典卫城,无论身处其间,还是城下,都可以观赏到完美的建筑形象
第三,认为建筑的“美”的本质,在客体的形式。 第四,建筑美的探寻中的“理性主义”色彩。 最后,希腊人的建筑“美”,被理解为一种理想化的类型美。
第三节 古罗马的建筑 古希腊晚期的建筑成就由古罗马直接继承,古罗马劳动者把 它向前大大推进,达到了世界奴隶制时代建筑的最高峰。 罗马本是意大利半岛中部西岸的一个小城邦国家,公元前5 世纪起实行自由民主的共和政体。公元前3世纪,罗马征服了全 意大利,向外扩张,到公元前1世纪末,统治了东起小亚细亚和 叙利亚,西到西班牙和不列颠的广阔地区。北面包括高卢(相当 现在的法国、瑞士的大部以及德国和比利时的一部分),南面包 括埃及和北非。公元前30年起,罗马成了帝国。 公元1-3世纪是古罗马建筑最繁荣的时期。重大的建筑活动 遍及帝国各地,最重要的集中在罗马本城。 由于古罗马公共建筑物类型多,型制相当发达,样式和手法 很丰富、结构水平高,而且初步建立了建筑的科学理论,所以对 后世欧洲的建筑,甚至全世界的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石建筑的能工巧匠
石头是埃及主要的自然富源,劳动人民以异常 精巧的手艺用石头制造生产工具,日用家具,器皿, 甚至极其细致的装饰品。 在这些坚硬的花岗石上,古埃及的劳动者早在 主要用石质工具的时期,就刻下了大量的浮雕,用 巨大的雕像装饰纪念性建筑物。不仅在石材上雕出 用木材或纸草的柱子模样,甚至逼真地刻出编织的 苇箔的模样来。 古王国时期的金字塔,方位和水平的准确,几 何形状的精确都很惊人,误差几乎等于零。在库富 金字塔大墓室的门口安置了五十多吨重的大石块, 在神庙大门前竖立二、三十米高的修长方尖碑,在 神庙主殿里架设好几十吨重的石梁,都是起重运输 技术上的重大成就。
图1-2 古希腊爱奥尼柱式,比例和细部都为女性的模仿,可 由女像柱替代
图1-3 布拉格顿对建筑所作的音乐方面的解释 左:圣劳伦佐教堂大门,以8度、5度和3度音程表现; 右上:罗马吉劳德府第,以4/4拍来表现;右下:罗马法尔尼 斯府第,以3/4拍来表现 ( 资料来源:赛维 《建筑空间论》 )
第二,重视造型。
和优美。后来试想用新的种类的外貌建造狄安娜神庙,以这样的脚长改用到女
子的窈窕方面。为了显得更高一些,首先把柱子的粗细做成高度的八分之一。 在下部安置好象雪转的突出线脚,在柱头上布置了左右下垂的卷蔓象头发一样, 在前面代替头发布置了混枭线脚和花彩来装饰,在整个柱身上附以纵向沟槽, 像女子风尚的衣服褶纹一样。这样,就以完全不同的两种方式设计了柱子:一 种是没有装饰的赤裸裸的男性姿态,另一种是窈窕而有装饰的均衡的女性姿 态。……第三种称作科林斯式的式样是模仿少女的窈窕姿态。 《建筑十书》第四书
1)辉煌的成就 古岁马的建筑按其历史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伊特鲁里亚时期(公元前8-前2世纪),伊特鲁里亚曾是意大利半岛 中部的强国。其建筑在石工、陶瓷构件与拱券结构方面有突出成就。罗马王 国与共和初期的建筑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罗马共和国盛期(公元前2世纪-前30年),罗马在统一半岛与对外 侵略中聚集了大量劳动力、财富与自然资源,有可能在公路、桥梁、城市街 道与输水道方面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公元前146年对希腊的征服,又使它承袭 了大量的希腊与小亚细亚文化和生活方式。于是除了神庙之外,公共建筑, 如剧场、竞技场、浴场、巴西利卡等十分活跃,并发展了罗马角斗场。同时 希腊建筑在建筑技艺上的精益求精与古典柱式也强烈地影响着罗马。 三、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30年-公元476年),公元前30年罗马共和国 执政官奥古斯都称帝。从帝国成立到公元后180年左右是帝国的兴盛时期,这 时,歌颂权力、炫耀财富,表彰功绩成为建筑的重要任务,建造了不少雄伟 壮丽的凯旋门,纪功柱和以皇帝名字命名的广场、神庙等等。此外,剧场、 圆形剧场与浴场等亦趋于规模宏大与豪华富丽。3世纪起帝国经济衰退、建筑 活动也逐渐没落。以后随着帝国首都东迁拜占庭,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 国,建筑活动仍长期不振,直至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为止。
进行装饰。希腊建筑的典雅品格,到古罗马,变得细致华丽,也肤浅了。
作为古罗马妍丽的色彩的回映,“色彩”被接纳为美的要素。西塞罗 (Cicero)说:美是物体各部分的适当比例,加上愉悦的颜色。在古希腊,
神是按人的模式塑造的,神性是人的善与美的结合,因此希腊的建筑符合
人体的尺度。古罗马帝国时期,将人的崇拜上升到对神的崇拜,神性是威 仪与权力的体现。古罗马公共建筑宏阔,超人体尺度古罗马美学也相应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