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分析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美学原理分析》课件

的感性美与生活 中的感性美体验,探究它们之间 的异同。
审美哲学
1
审美哲学的概念与定义
介绍审美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以及在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
审美哲学的理论基础
探讨审美哲学背后的理论基础,如感知、认知和哲学思想。
3
审美哲学的主要分支
介绍审美哲学的主要分支领域,如美学批评、美学理论和美学哲学等。
形式美的源泉与类型
研究形式美的产生源泉,以及不同类型的形式美在艺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艺术的形式美与生活的形式美
对比艺术作品中的形式美与生活中的形式美,探索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感性美学
感性美的特征和讨论
揭示感性美的独特特征,以及情 感对于艺术体验和美的感知的重 要性。
感性美的对象和表述
探索感性美的对象,如自然景观 和人类情感,以及艺术作品如何 表达这种美。
艺术创作与审美
1 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要 2 审美的主观性与客观 3 艺术欣赏与艺术教育
素
性
探索艺术欣赏的过程以及
解析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艺
探讨审美体验的主观和客
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审美能
术家在创作中关注的关键
观因素,以及它们如何影
力和理解艺术的重要性。
要素。
响我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和评价。
结论
美学原理对于美的认识和表达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同时我们也展望了未来 美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美学原理分析》PPT课 件
通过《美学原理分析》PPT课件,我们将探索美学的概念、形式美学、感性美 学、审美哲学、艺术创作与审美等主题,深入解析美的认识和表达。
引言
美学的概念与定义以及美学观念的演变,是理解美学原理的关键所在。
审美哲学
1
审美哲学的概念与定义
介绍审美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以及在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
审美哲学的理论基础
探讨审美哲学背后的理论基础,如感知、认知和哲学思想。
3
审美哲学的主要分支
介绍审美哲学的主要分支领域,如美学批评、美学理论和美学哲学等。
形式美的源泉与类型
研究形式美的产生源泉,以及不同类型的形式美在艺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艺术的形式美与生活的形式美
对比艺术作品中的形式美与生活中的形式美,探索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感性美学
感性美的特征和讨论
揭示感性美的独特特征,以及情 感对于艺术体验和美的感知的重 要性。
感性美的对象和表述
探索感性美的对象,如自然景观 和人类情感,以及艺术作品如何 表达这种美。
艺术创作与审美
1 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要 2 审美的主观性与客观 3 艺术欣赏与艺术教育
素
性
探索艺术欣赏的过程以及
解析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艺
探讨审美体验的主观和客
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审美能
术家在创作中关注的关键
观因素,以及它们如何影
力和理解艺术的重要性。
要素。
响我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和评价。
结论
美学原理对于美的认识和表达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同时我们也展望了未来 美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美学原理分析》PPT课 件
通过《美学原理分析》PPT课件,我们将探索美学的概念、形式美学、感性美 学、审美哲学、艺术创作与审美等主题,深入解析美的认识和表达。
引言
美学的概念与定义以及美学观念的演变,是理解美学原理的关键所在。
论美ppt课件(2024)

8
社会美及其内涵
社会美的定义
社会美是指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美,包 括人的思想、品德、行为、风俗、习 惯等。
社会美的价值
社会美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 价值。它可以提高人的道德水平,促 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社会美的内涵
社会美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 成的,它体现了人类的智慧、情感和 意志,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论美ppt课件
2024/1/27
1
目 录
2024/1/27
• 美的定义与本质 • 美的形态与表现 • 美的价值与功能 • 美的创造与欣赏 • 美学原理在各领域应用 • 当代社会审美观变迁及挑战
2
01
美的定义与本质
2024/1/27
3
美的概念及内涵
2024/1/27
美的概念
美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人们对事 物的一种积极评价,体现了事物 的和谐、优雅和吸引力。
丰富审美体验
创造力带来的多样性和新颖性,丰富了人们的审 美体验,使美的感受更加立体和深刻。
推动美学发展
3
创造力是推动美学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它不断挑 战和拓展美的边界,推动美学理论的更新和完善 。
2024/1/27
16
艺术创作过程剖析
2024/1/27
灵感来源与捕捉
艺术创作往往起源于瞬间的灵感,艺术家需要具备敏锐的 洞察力,及时捕捉并记录这些稍纵即逝的创意火花。
18
05
美学原理在各领域应用
2024/1/27
19
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
平衡与对称
建筑设计中常用平衡与对称原则,创造出稳定和和谐的视觉效果 。
比例与尺度
通过精确的比例和尺度关系,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营造 出舒适的空间感。
社会美及其内涵
社会美的定义
社会美是指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美,包 括人的思想、品德、行为、风俗、习 惯等。
社会美的价值
社会美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 价值。它可以提高人的道德水平,促 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社会美的内涵
社会美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 成的,它体现了人类的智慧、情感和 意志,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论美ppt课件
2024/1/27
1
目 录
2024/1/27
• 美的定义与本质 • 美的形态与表现 • 美的价值与功能 • 美的创造与欣赏 • 美学原理在各领域应用 • 当代社会审美观变迁及挑战
2
01
美的定义与本质
2024/1/27
3
美的概念及内涵
2024/1/27
美的概念
美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人们对事 物的一种积极评价,体现了事物 的和谐、优雅和吸引力。
丰富审美体验
创造力带来的多样性和新颖性,丰富了人们的审 美体验,使美的感受更加立体和深刻。
推动美学发展
3
创造力是推动美学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它不断挑 战和拓展美的边界,推动美学理论的更新和完善 。
2024/1/27
16
艺术创作过程剖析
2024/1/27
灵感来源与捕捉
艺术创作往往起源于瞬间的灵感,艺术家需要具备敏锐的 洞察力,及时捕捉并记录这些稍纵即逝的创意火花。
18
05
美学原理在各领域应用
2024/1/27
19
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
平衡与对称
建筑设计中常用平衡与对称原则,创造出稳定和和谐的视觉效果 。
比例与尺度
通过精确的比例和尺度关系,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营造 出舒适的空间感。
美学原理(全套课件217P)

意识
1)人类
实践
2)实践
从物质到精神 追求 自觉有意识的 创造性是人所 特有
精神性需求
3)发现
4)创造
西 安 半 坡 出 土 人 面 鱼 纹 彩 陶
马 家 窑 文 化 漩 涡 纹 瓶
现展阴 和现阳 谐,双 。象方 征彼 着此 宇依 宙存 万、 象制 遵约 循、 对消 立长 统、 一转 法化 则的 ,动 实态
2)人从事劳动(实践)
动物:本能活动
人
:自觉的、有目的、创造性的活动
附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的图片
3)人有精神性追求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 ——— 墨子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 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 恩格斯
2、总结
美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并创造出来的。
2)黑格尔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 义之集大成者。黑格尔在哲学史上堪称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他对当时的各门学科多有精通,并且将它们纳入自己的哲学 之中,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 体系。 美学方面的著作《美学》,共三卷 美学的研究对象:美的艺术 美学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更精确一点, 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则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 ——黑格尔
二、美学的产生
1、美的产生因人有精神性需求
理性:哲学、各种理论学科
1)精神性需求
感性:美的现象
感性
需要上升
理性
结 果
美学的产生
2)结论
当人们用理性干涉感性现象,试图研究所有能够 引起人美感的具体现象中所具有的共同点,也即研究这些 现象到底因哪些共同的特征、因素、条件等,使人们感觉 它们是美的,这时便产生了美学。
美学原理教学课件PPT

店面装修
通过空间布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饰和照明等元素, 营造出舒适、美观的购物环境。
05 美学发展与未来
当前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数字美学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美学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探讨数字艺术、数字设计、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审美体验和 美学价值。
环境美学
环境美学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审美关系,研究如何通过环境设计、环境保护等手段提升人们的审美体验和生活 质量。
培养审美能力
01
美学教育有助于培养个体的审美能力,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欣赏
艺术作品和自然美。
提升生活质量
02
通过培养审美能力,人们能够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提高
生活质量。
促进文化交流
03
美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
流和理解。
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与哲学关系
美学与哲学密切相关,两者都探讨美的本质和审美体验。
艺术美原理
定义
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所表现的美感,它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和思想 情感的独特理解和创造。
特征
艺术美具有创造性、个性化和多样性,它能够激发人们的审美体验 和情感共鸣。
表现形式
艺术美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绘画、音乐、文学、戏剧等多种艺术形 式。
自然美原理
01
定义
特征
02
03
表现形式
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美感, 包括山川、河流、树木、花卉等 自然景观的美。
雕塑
通过形态、材质和空间等元素,塑造出具有 美感的立体艺术作品。
音乐
通过旋律、节奏和和声等元素,创造出具有 美感的音乐作品。
文学
通过语言、结构和情节等元素,表达作者对 美的追求和感悟。
美学原理PPT课件:美的本质及特征

拉斐尔
10
3.主客观统一说
以朱光潜为代表。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 与物的关系上面。
4.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说
以李泽厚为代表。美是一种人类社会生活的属性、形 象、规律。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11
第三节 美是一种价值
1.美的美学含义
三种主要含义(李泽厚):审美对象、审美性质 (素质)、美的本质(根源)
•同 窗 共 读 整 三 载
•促 膝 并 肩 两 无 猜
• 十 八 相 送 情 切切
•谁 知 一 别 在 楼 台
•楼 台 一 别 恨 如 海
•泪 染 双 翅
•身 化 彩 蝶
•翩 翩 花 丛 来
•历 尽 磨 难 真 情 在
天长 地 久 不 分 开
22
23
24
•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事物一旦成为审美 对象,它就不再是简单的物质实体,而 是转换成了一种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 观相互渗透而铸成的一种独特“意象”。 美国著名美学家苏姗·朗格将之称为“幻 象”,这是有道理的。
32
2、模糊性
• 模糊性是指对象形象变化不定、内涵丰富、意义 多解、朦胧、含混。又称丰富性。
• 模糊性的形成有两个原因: • 一是由于对象形式的复杂多变和含混。
《题西林壁》(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3
• 二来自于对象内在含义的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含蓄、朦胧、多 解。
13
第四节 审美活动中的审美对象
• 现实世界的事物纷繁多样,只有美的对象才能引 起人的美感。
• 审美对象应具备的条件:
(一)物象性与意味性的统一
14
10
3.主客观统一说
以朱光潜为代表。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 与物的关系上面。
4.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说
以李泽厚为代表。美是一种人类社会生活的属性、形 象、规律。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11
第三节 美是一种价值
1.美的美学含义
三种主要含义(李泽厚):审美对象、审美性质 (素质)、美的本质(根源)
•同 窗 共 读 整 三 载
•促 膝 并 肩 两 无 猜
• 十 八 相 送 情 切切
•谁 知 一 别 在 楼 台
•楼 台 一 别 恨 如 海
•泪 染 双 翅
•身 化 彩 蝶
•翩 翩 花 丛 来
•历 尽 磨 难 真 情 在
天长 地 久 不 分 开
22
23
24
•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事物一旦成为审美 对象,它就不再是简单的物质实体,而 是转换成了一种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 观相互渗透而铸成的一种独特“意象”。 美国著名美学家苏姗·朗格将之称为“幻 象”,这是有道理的。
32
2、模糊性
• 模糊性是指对象形象变化不定、内涵丰富、意义 多解、朦胧、含混。又称丰富性。
• 模糊性的形成有两个原因: • 一是由于对象形式的复杂多变和含混。
《题西林壁》(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3
• 二来自于对象内在含义的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含蓄、朦胧、多 解。
13
第四节 审美活动中的审美对象
• 现实世界的事物纷繁多样,只有美的对象才能引 起人的美感。
• 审美对象应具备的条件:
(一)物象性与意味性的统一
14
《美学原理分析》课件

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美的本质、美感、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等方面。
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美学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有着 密切的联系,这些学科都对美学的理论和实践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美学的历史发展
80%
西方美学史
西方美学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 期,经历了中世纪、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和现代等不同时期,形 成了不同的美学思想和理论。
审美心理原理
总结词
审美心理原理主要探讨的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的 心理活动和感受,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 等方面。
总结词
审美心理原理对于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具 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审美心理原理关注的是人们在面对艺术品或自然 美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反应和体验。例如,人 们在欣赏一幅画作时,会感知画作的色彩、线条 和构图等元素,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想象和情感反 应。
分析画家通过画面所传达的主题思想和象 征意义,以及这些主题和象征意义对观众 的启示和影响。
音乐作品的美学分析
音乐作品中的旋律和节奏
研究旋律的走向、节奏的变化以及它们在音乐中 的作用和表现力。
音乐作品中的乐器运用
分析不同乐器在音乐中的表现力和特点,以及它 们对音乐情感的传达和塑造。
ABCD
音乐作品中的和声运用
技术与美学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与美学的融合成为当代美学发展的新趋势。
技术在艺术创作、展示和传播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可能性,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方式和观众 体验。
技术与美学的融合不仅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展示上,还涉及到设计、建筑、影视等领域,为美学带 来了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空间。
环境美学的发展趋势
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和象征
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美学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有着 密切的联系,这些学科都对美学的理论和实践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美学的历史发展
80%
西方美学史
西方美学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 期,经历了中世纪、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和现代等不同时期,形 成了不同的美学思想和理论。
审美心理原理
总结词
审美心理原理主要探讨的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的 心理活动和感受,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 等方面。
总结词
审美心理原理对于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具 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审美心理原理关注的是人们在面对艺术品或自然 美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反应和体验。例如,人 们在欣赏一幅画作时,会感知画作的色彩、线条 和构图等元素,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想象和情感反 应。
分析画家通过画面所传达的主题思想和象 征意义,以及这些主题和象征意义对观众 的启示和影响。
音乐作品的美学分析
音乐作品中的旋律和节奏
研究旋律的走向、节奏的变化以及它们在音乐中 的作用和表现力。
音乐作品中的乐器运用
分析不同乐器在音乐中的表现力和特点,以及它 们对音乐情感的传达和塑造。
ABCD
音乐作品中的和声运用
技术与美学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与美学的融合成为当代美学发展的新趋势。
技术在艺术创作、展示和传播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可能性,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方式和观众 体验。
技术与美学的融合不仅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展示上,还涉及到设计、建筑、影视等领域,为美学带 来了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空间。
环境美学的发展趋势
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和象征
美学原理分析ppt课件

美学原理分析
目录
Contents
01.统一 02.对比和微差 03.均衡 04.比例尺度 05.节奏 06.规则与不规则
01 统一
圣彼得大教堂
美学原理分析
一、统一 统一可以给与人一种很强烈的和谐感,建筑构 为了统一,会从平面组合到立面处理,从内部 间到外部形体,从细部处理到群体组合都遵从 定的统一性。例如造型统一的罗马圣彼得大教 运用了很多形式相似的拱顶和中央的大穹顶互 协调,使得建筑达到色彩上,文化意义上的统
圣彼得大教堂
02 对比和微差
01
巴西议会大厦
点击文 本框即 可进行 编辑输 入相关 内容
美学原理分析
对比和微差
建筑要素之间存在着差异,对比 是一种显著的差异,微差则是细微的 差异,就形式美来说两者都不可少。 例如巴西议会大厦,其矗立在巴西首 都巴西利亚市的核心三权广场上,整 幢大厦水平、垂直的体形对比强烈, 而用一仰一覆两个半球体调和、对比 丰富建筑轮廓,构图新颖醒目。在巴 西灿烂的阳光下,它就象是一曲恢宏 的乐章,自由自在地歌唱着,使人震 撼,令人陶醉。
美学原理分析
04 四、比例尺度
光之教堂
美学原理分析
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表示 在的主要表现在建筑的各部分间的和 上有著名的“黄金分割”理论,以1 例的长方形是最理想的。一个优秀的 度上会让人觉得舒适。如果比例尺度 筑变得怪异,比如大空间如报告厅, 层高过低就会显得压抑,进深大,开 往采光就有问题。例如安藤忠雄的光 教堂是现有一个木结构教堂和神父住 建。没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入口,只有 显眼的门牌。进入它的主体前,必须 小的长廊。这其实只是一个面积颇小 113平米,能容纳约100人,但当人置 然会感受到它所散发出的神圣与严庄 到由自己双脚与木地板接触时所发出的
目录
Contents
01.统一 02.对比和微差 03.均衡 04.比例尺度 05.节奏 06.规则与不规则
01 统一
圣彼得大教堂
美学原理分析
一、统一 统一可以给与人一种很强烈的和谐感,建筑构 为了统一,会从平面组合到立面处理,从内部 间到外部形体,从细部处理到群体组合都遵从 定的统一性。例如造型统一的罗马圣彼得大教 运用了很多形式相似的拱顶和中央的大穹顶互 协调,使得建筑达到色彩上,文化意义上的统
圣彼得大教堂
02 对比和微差
01
巴西议会大厦
点击文 本框即 可进行 编辑输 入相关 内容
美学原理分析
对比和微差
建筑要素之间存在着差异,对比 是一种显著的差异,微差则是细微的 差异,就形式美来说两者都不可少。 例如巴西议会大厦,其矗立在巴西首 都巴西利亚市的核心三权广场上,整 幢大厦水平、垂直的体形对比强烈, 而用一仰一覆两个半球体调和、对比 丰富建筑轮廓,构图新颖醒目。在巴 西灿烂的阳光下,它就象是一曲恢宏 的乐章,自由自在地歌唱着,使人震 撼,令人陶醉。
美学原理分析
04 四、比例尺度
光之教堂
美学原理分析
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表示 在的主要表现在建筑的各部分间的和 上有著名的“黄金分割”理论,以1 例的长方形是最理想的。一个优秀的 度上会让人觉得舒适。如果比例尺度 筑变得怪异,比如大空间如报告厅, 层高过低就会显得压抑,进深大,开 往采光就有问题。例如安藤忠雄的光 教堂是现有一个木结构教堂和神父住 建。没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入口,只有 显眼的门牌。进入它的主体前,必须 小的长廊。这其实只是一个面积颇小 113平米,能容纳约100人,但当人置 然会感受到它所散发出的神圣与严庄 到由自己双脚与木地板接触时所发出的
第十一章--美育--(《美学原理》PPT课件)

• 审美能力的提高不仅对于艺术活动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且对于物质生产活动意义也十分重大。
第二节 二、陶冶性情
• 美育由于是一种情感的教育,是让人进入审美活动之中, 在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与体验中获得愉快的感受,才能对人 的性情起作用。
• 美育对人的情感的培育与陶养,不仅要使人的情感趋于 丰富与纯洁,还要使人获得对事业的巨大激情与动力,这 也是美育的特殊目标之一。
• 党的16大、17大、18大、19大报告中都有要“全面贯彻 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的提法,对美育的内容、作用、地位进行 了明确的界定。从根本上解决了要不要美育、要什么样的 美育的问题,这说明美育已成为中国教育的一个基本方针。
第一节 一、美育溯源 我国近现代的美育理论已经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人们 不仅认识到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相辅相成的关系,而 且更加重视对美育的特殊性质与特殊使命的探索。可以说,人 们已经把美育与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了。 从美育的历史看,美育是指一种以审美活动(包括艺术活 动)为主要方式与手段的教育活动,但同时又是教育形态的审 美活动。
• 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 是前苏联的马卡连柯和苏霍 姆林斯基。
马卡连柯提倡使美育寄寓于德育、 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他认 为美好的生活就是“和美学联系起 来的那种生活”。
• 苏霍姆林斯基既是一位杰出的美育理论家,又是一位成 绩卓著的美育实践家。他指出,统一的完整的教育过程, 应当体现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美育相互渗透、 相互交织。美育对于人的个性培养和丰富的精神世界的形 成具有重要意义。没有美育,就谈不上完整的教育,就不 可能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都 具有促进作用。而美育的直接效果是陶冶人的情感。
第二节 二、陶冶性情
• 美育由于是一种情感的教育,是让人进入审美活动之中, 在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与体验中获得愉快的感受,才能对人 的性情起作用。
• 美育对人的情感的培育与陶养,不仅要使人的情感趋于 丰富与纯洁,还要使人获得对事业的巨大激情与动力,这 也是美育的特殊目标之一。
• 党的16大、17大、18大、19大报告中都有要“全面贯彻 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的提法,对美育的内容、作用、地位进行 了明确的界定。从根本上解决了要不要美育、要什么样的 美育的问题,这说明美育已成为中国教育的一个基本方针。
第一节 一、美育溯源 我国近现代的美育理论已经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人们 不仅认识到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相辅相成的关系,而 且更加重视对美育的特殊性质与特殊使命的探索。可以说,人 们已经把美育与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了。 从美育的历史看,美育是指一种以审美活动(包括艺术活 动)为主要方式与手段的教育活动,但同时又是教育形态的审 美活动。
• 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 是前苏联的马卡连柯和苏霍 姆林斯基。
马卡连柯提倡使美育寄寓于德育、 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他认 为美好的生活就是“和美学联系起 来的那种生活”。
• 苏霍姆林斯基既是一位杰出的美育理论家,又是一位成 绩卓著的美育实践家。他指出,统一的完整的教育过程, 应当体现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美育相互渗透、 相互交织。美育对于人的个性培养和丰富的精神世界的形 成具有重要意义。没有美育,就谈不上完整的教育,就不 可能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都 具有促进作用。而美育的直接效果是陶冶人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宫 歪屋
美学原理分析
建筑美学原理分析总结
汇报人: 王X峰
目录
Contents
01.统一 02.对比和微差 03.均衡 04.比例尺度 05.节奏 06.规则与不规则
01 统一
圣彼得大教堂
一、统一 统一可以给与人一种很强烈的和谐感,建筑构图 为了统一,会从平面组合到立面处理,从内部空 间到外部形体,从细部处理到群体组合都遵从一 定的统一性。例如造型统一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运用了很多形式相似的拱顶和中央的大穹顶互相 协调,使得建筑达到色彩上,文化意义上的统一。
05 五、节奏
悉尼歌剧院
Hale Waihona Puke 千 禧 教 堂自然界中有时候一些简单的现象却会令人发出美的感慨,例如投 石入水散开的水纹,又例如破土而出的竹笋。往往一些富有韵律和节 奏的现象会让人产生美感。在建筑中,韵律和节奏往往得到极致的体
现,如悉尼歌剧院的屋顶,罗马的千禧教堂。
06 六、规则与不规则
规则的建筑有规则的特点, 适合庄严,严肃的空间,不规 则的建筑则相对活泼,适合小 型的建筑。规则的例如中国古 代的故宫,规则的尺寸和布局; 不规则的建筑例如波兰著名的 歪屋,也让人感到奇特。
03 三、均衡
金子塔
均衡是指在视觉和感觉上给与人稳定感,例 如,下大上下的山,对称的人等等,这些都会带 给人稳定感。而且通过实践证明,均衡的建筑通 常都是安全的,感觉上也是十分舒服的。在古代 建筑中这些特点尤为突出。例如埃及的金子塔, 仿佛山的造型,又例如巴黎圣母院的西立面,给 人的感觉都均衡稳定的。
巴黎圣母院
04 四、比例尺度
光之教堂
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表示,美是客观存 在的主要表现在建筑的各部分间的和谐比例。数学 上有著名的“黄金分割”理论,以1比1.618的比 例的长方形是最理想的。一个优秀的建筑往往在尺 度上会让人觉得舒适。如果比例尺度失调则会让建 筑变得怪异,比如大空间如报告厅,礼堂等,如果 层高过低就会显得压抑,进深大,开间小的房间往 往采光就有问题。例如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光之 教堂是现有一个木结构教堂和神父住宅的独立式扩 建。没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入口,只有门前一个不太 显眼的门牌。进入它的主体前,必须先经过一条小 小的长廊。这其实只是一个面积颇小的教堂,大约 113平米,能容纳约100人,但当人置身其中,自 然会感受到它所散发出的神圣与严庄。随后你会听 到由自己双脚与木地板接触时所发出的声响。
圣彼得大教堂
02 对比和微差
01
巴西议会大厦
点击文 本框即 可进行 编辑输 入相关 内容
对比和微差
建筑要素之间存在着差异,对比 是一种显著的差异,微差则是细微的 差异,就形式美来说两者都不可少。 例如巴西议会大厦,其矗立在巴西首 都巴西利亚市的核心三权广场上,整 幢大厦水平、垂直的体形对比强烈, 而用一仰一覆两个半球体调和、对比, 丰富建筑轮廓,构图新颖醒目。在巴 西灿烂的阳光下,它就象是一曲恢宏 的乐章,自由自在地歌唱着,使人震 撼,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