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原理》资料整理
设计原理知识点

设计原理知识点一、简约性原则设计中的简约性原则是指在设计中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复杂和冗余元素。
简约的设计可以提供清晰的信息传递和用户体验,使设计更易于理解和使用。
二、对比原则对比原则指在设计中使用不同元素之间的明显对比,以提高可读性和视觉吸引力。
对比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颜色、大小、形状和纹理等来实现,提供视觉层次和重点突出的效果。
三、平衡原则平衡原则是指在设计中通过对称、不对称和放射状的布局,使视觉上的重量分配均衡,呈现出一种稳定感。
平衡可以通过在设计中分配元素的大小、形状、颜色和对比度等来实现。
四、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是指在设计中保持相似元素之间的一致性和可预测性,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一致性可以通过使用相同的颜色、字体、图标和布局等来实现,使用户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五、重复原则重复原则指在设计中通过在不同的页面和元素中重复使用相同的结构、颜色、图标和样式等,以提供统一性和一致性的视觉体验。
重复可以使用户更容易识别和理解设计的意图。
六、层次原则层次原则是指在设计中通过使用不同的大小、颜色、对比度和空间等来创造视觉的层次感,以传达信息的重要性和组织结构。
层次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导航设计中的内容。
七、流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是指在设计中通过布局和动画等元素来模拟流动和动态的感觉,以提供更生动和吸引人的用户体验。
流动性可以使设计更具动感和交互性,增强用户的参与和留存。
八、契合性原则契合性原则是指在设计中使元素的形状、颜色、大小和布局等与其功能、使用环境和目标用户等相契合。
契合性可以提供更好的用户感知和可理解性,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九、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是指在设计中通过对元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明确的表达,以引导用户的注意力和行为。
重要性可以通过元素的大小、颜色、对比度和位置等来体现,帮助用户快速理解和处理信息。
十、可访问性原则可访问性原则是指在设计中考虑到不同用户的能力和需求,提供可被理解和使用的界面设计。
设计原理知识点总结

设计原理知识点总结一、平面设计的设计原理1. 对比原理:对比是指不同元素之间的差异化,包括色彩对比、形状对比、大小对比等,对比可以突出重点,增加视觉冲击力,提高设计效果。
2. 对齐原理:对齐是指将设计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一起,让它们在空间中形成有序的结构,对齐可以提高设计的整体感和统一性。
3. 重复原理:重复是指在设计中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元素,通过重复可以增强设计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形成视觉节奏,提高设计效果。
4. 色彩原理:色彩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色彩的选择、搭配和运用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色彩搭配原则、色彩搭配原则、色彩情感原则等。
5. 接近性原理:接近性是指将相关的设计元素放在一起,形成视觉上的关联,从而增强设计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6. 对比度原理:对比度是指图形或图像中最深与最浅部分之间的差异。
提高对比度可以增加图形的立体感、深度感和动态感。
7. 对齐原理:对齐是指将设计中的视觉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或原则排列,对齐使得设计整体看起来统一、有层次、协调。
8. 平衡原理:平衡原理是指不同元素在空间中占据的位置对称或平衡,不同元素之间形成一种稳定的状态。
平衡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
二、产品设计的设计原理1. 颜色搭配原则:产品设计中颜色的选择和搭配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比如主色与辅色的搭配,明度与对比度的搭配等。
2. 功能性原则:产品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其功能和使用需求,确保产品的功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考虑产品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3. 人机工程学原则:人机工程学是产品设计的一项重要原则,它要求设计师充分考虑产品的人机交互性能,包括产品的人体尺寸、可触及区域、人体工程学角度、人性心理等方面的因素。
4. 比例原则:产品设计中的比例要合理,比例失调会破坏产品的整体美感和视觉效果。
5. 美学原则:产品设计的美学包括形式美、色彩美、结构美等方面,通过设计让产品在审美上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效果。
09235设计原理知识点

09235设计原理知识点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应用的一套基本原则和规则,以确保设计作品的质量和效果。
下面将介绍几个设计原理的知识点。
1. 色彩原理:在设计中,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良好的色彩组合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色彩原理包括以下几点:- 色彩对比:利用对比色、互补色等方式,突出重点或增加层次感。
- 色相搭配:选择相近或相对应的色相搭配,营造和谐的氛围。
- 冷暖色调:冷色调给人一种冷静、舒适的感觉,暖色调则给人一种温暖、亲切的感觉。
2. 布局原理:布局是指在设计中安排各种元素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关系。
良好的布局可以使作品更具有结构性和可读性。
布局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对齐:通过对元素的边缘、中心或其他特定点进行对齐,使布局更加整齐。
- 留白:合理运用留白,让作品呼吸更自然,观看更舒适。
- 脉络:通过合理的排列和组织元素,使布局具有明确的脉络和导引线。
3. 字体原理:字体是设计中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合理的字体选择可以增强作品的风格和表现力。
字体原理包括以下几点:- 字重对比:通过使用不同字重的字体,提升标题、副标题和正文之间的区分度。
- 字体搭配:选择相互协调的字体搭配,确保整体视觉效果的统一和和谐。
- 字号和行距:合理设置字体的大小和行距,使得阅读更加清晰和流畅。
4. 图片原理:图片是设计中常用的表现方式,良好的图片处理可以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和吸引力。
图片原理包括以下几点:- 清晰度和分辨率:保证图片清晰度和分辨率,避免模糊和失真现象。
- 比例和裁剪:选择合适的比例和裁剪方式,使得图片和文字之间的关系和谐统一。
- 主题和风格: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图片主题和风格,强化作品的特定氛围和风格。
5. 简约原理:简约原理强调去繁取简,使设计更加简单、明了和易于理解。
简约原理包括以下几点:- 精简内容:剔除冗余信息,突出主要内容,减少视觉干扰。
- 简洁形式:选择清晰简洁的设计形式,使得作品更富有品味和美感。
《设计原理》资料整理

《设计原理》资料整理课题1绪论1.1设计的概念1.1.1 概述设计:设计既是一个名词又是一个动词,作为动词,设计有立意、策划、构思等含义。
表达为一系列思维或形式图式的创造活动。
作为名词,设计有风格图案心中的计划或设想等含义是人类创造的结果以及状态的表述。
1.2 设计的范畴和分类1.2.1 设计的范畴1.2.2 设计的分类1.2.2.1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是指以通过视觉来传达各种信息为目的的设计(具有不同意义的符号组成的传达内容,一形形色色的载体而承担的传达媒体,特定的传达受众。
):2、广告设计:是一种将信息向大众传播的方式,利用视觉符号进行广告信息传达的设计。
3、包装设计:商业艺术设计,以市场营销为目的,综合社会,经济,艺术,技术,心理诸要素,最终的设计应能达到商品信息传达与视觉传达之间的完美融合。
(包括造型设计,包装结构设计,包装装潢设计)4、展示设计: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目的,而进行展示空间环境道具照明,特定展品,展品.陈列方式及各种休息媒体等综合设计,以便创造出一个与观众沟通的活动场所和空间。
5、网页设计:指在计算机上用超文本编辑工具将图形、文字、声音、动画和可执行程序组织成超文本页面,然后将这些页面以一定的链接方式放置在互联网上,以供人们远程访问并获取信息。
6、多媒体设计: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催生下的一个新的设计门类。
不仅是静态的视觉传达,还增加了时间的维度,既视频的表现,音频也是一个重要德尔表现元素,还有另一个独特的表现元素就是其交互性。
1.2.2.2产品设计1、工业设计: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技术和艺术手段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它凭及美术,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生态学,材料学,数学,力学,市场学等广泛的科学领域。
2、手工艺设计手工艺设计的特点及其影响?特点:完全用手工活简单的手工操作的机器来制作,单件生产,设计和制作不分离,设计师同事也是工艺师。
在工业时代来临之前,所有日常用品也都是手工艺制品。
设计原理资料(全篇)

一、考试题型客观题30%:单项选择20×1,填空10×1。
主观题70%:名词解释5×3,简答5×5,论述2×10,案例分析1×10。
二、名词解释1、设计的分类:近几年按设计的目的不同,将设计大致划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
2、视觉传达设计:以通过视觉来传达各种信息为目的的设计,其包括三个要素:即具有不同意义的符号组成的传达内容、以形形色色的载体而承担的传达媒介、特定的传达受众(对象)。
3、标志:具有象征意义和内涵的视觉符号或图形。
一般分为商业性标志和非商业性标志。
4、VI:VI是Visual Identity System 的缩写,指的是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中的视觉传达部分。
企业的统一视觉形象是指通过具有一定规则的设计而定型的统一平面视觉图形方案。
5、广告设计:即怎样利用视觉符号进行广告信息传达的设计。
一般包括五个要素:广告信息的发送者、广告信息、信息接受者、广告媒体和广告目标。
6、包装设计:商业性的艺术设计,以市场营销为目的,综合社会、经济、艺术、技术、心理诸要素,最终的设计应能达到商品信息传达与视觉审美传达之间的完美融合。
包装设计一般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即容器造型设计、包装结构设计、包装装潢设计。
7、展示设计:展示设计是对为了实现某种功能目的而进行展示的空间环境、道具、照明、特定展品、展品陈列方式及各种信息媒体等的综合设计。
8、网页设计:在计算机上用超文本编辑工具将图形、文字、声音、动画和可执行程序组织成超文本页面,然后将这些页面以一定的链接方式放置在互联网上,以供人们远程访问并获取信息。
9、多媒体设计:即将很多素材进行某种艺术性的再创作,以取得信息传达的效果。
这些素材涉及到图像、图形、文字、影像、三维或二维动画、音乐、音效乃至计算机特效视频等。
10、工业设计:严格来说,在工业时代,除了一些特殊的手工艺品之外,所有的产品都是工厂化生产出来的。
设计原理考点整理

第一章走进设计设计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是可见的,可分析的,是整体的,有时也体现在局部。
世界上的物分为两类:大自然生成和人类创造(从工具到器皿、从生活用具到房屋建筑)我国的山项洞人用螺壳、石头、兽骨制成的项链,这是一件旧石器时代的工彩艺饰品,看起来极其普通却意义深远——宗教意义大于实用,设计上体现了莫大的毅力1、论述题:陶器和青铜器体现人类造物的哪些思想?讲到早期人类的造物,陶器和青铜器是典型范例。
陶器是人类从洞穴走向平原时创造的存储物品使用的器皿,新石器时代由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改变了,对于生活器具的需求自然就高了起来。
陶器还需要分出食器和水器,又分出日用器、随葬器和礼器。
陶器的造型和纹饰体现着很多原始文化。
那些看起来粗糙的陶器不自觉地包含着人类早期的审美意识,也体现了工艺过程的明显的设计行为,设计行为包括:选材、打制、研磨、穿孔、染色、装饰材料选择包括材料的适用性(硬度、可塑造性)和材料的视觉特性(肌理、色彩)。
打制是改变材料的形状,以符合设计构想,这些设想都来自长期的实践经验研磨属于精加工,既需要经验又需要耐心。
钻孔是为了串联,串联是一种组合,是一种构成设计,通过串联后的物品其意义得到很大的提升。
染色是艺术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是大自然的启示,并赋予材料以文化的意义。
陶器和青铜器是宗教用的祭器或礼器,人们按照自己的愿望有目的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体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设计的最原始的想法尽管是不完善的,但正是这个设计的开端,使得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程度。
那些大自然的形态和形式启示了他们的创造,从写实的到抽象的,加上他们自己的感受和意识,成为一种新的意义上的东西。
对于原始人的设计意识,社会学家罗塞尔认为:这些自然、流畅、原始的样式,正反映了人类心灵上、感受上的某种共同性。
记住外观造型: 设计理念,设计思想体现在哪?现流失于日本博物馆“虎食人卣”是我国商代的青铜器,卣是一种酒器。
上有盖,有提梁,器型的设计根据商代传说的饕餮来设计的。
设计原理考试知识点归纳

设计原理考试知识点归纳设计原理考试是设计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之一,考察学生对设计基本原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根据设计原理考试的知识点,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一、设计原理概述设计原理是设计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和准则,是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创作时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设计原理的掌握对于培养设计师的审美意识、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元素与设计原则1. 设计元素设计元素是构成设计作品的基本要素,包括点、线、面、色彩、质地等。
设计师通过对设计元素的合理运用,来创造出美观、有组织结构的设计作品。
2.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是设计作品中起到组织、统一和协调作用的准则。
常用的设计原则包括对称与不对称、平衡、重复与变化、节奏与动感、比例与尺度、色彩搭配等。
三、空间构成与布局1. 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指在平面设计中的元素排列、布局和组合方式。
设计师需要合理地运用分割、对比、重叠、重复等构图手法,来实现空间的统一与调和。
2. 空间构成空间构成是指在三维设计中利用体量、形状、大小、位置等手段进行空间布局的方式。
设计师需要考虑物体之间的距离、比例、层次感等因素,以达到空间的和谐与美感。
四、色彩运用与配色原理1. 色彩基础知识色彩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设计师需要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色相、明度、饱和度等重要概念,并掌握色彩的分类和特点。
2. 配色原理配色原理是指在设计中合理运用颜色,使得设计作品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传达。
常用的配色原理包括对比、类似色、补色、渐变色等。
五、字体选择与排版1. 字体基础知识字体是设计中重要的文字表达方式,设计师需要了解字体的分类、字体的特点和字体的适用场合。
如有必要,还可以学习字体的设计和制作。
2. 排版原则排版是指将文字、图片等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并通过合理的大小、间距、对齐等方式进行布局。
设计师需要了解排版的基本原则,如层次感、视觉重点等。
六、视觉传达与符号表达1. 视觉传达视觉传达是指通过设计作品来传达信息、表达观点和吸引观众。
《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设计原理》复习资料设计,这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从我们每天使用的手机、穿着的服装,到居住的房屋、出行的交通工具,无一不是设计的成果。
那么,什么是设计原理呢?设计原理是指导设计实践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方法,它涵盖了美学、功能、技术、材料、用户需求等多个方面。
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设计原理的相关知识。
一、设计的定义与范畴设计,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有计划的创造活动。
它不仅仅是关于外观的美化,更是要解决实际的问题,满足人们的需求。
设计的范畴非常广泛,包括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等。
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但都遵循着一些共同的设计原理。
二、设计的基本原则1、功能原则功能是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一个好的设计必须首先满足其预定的功能需求。
例如,一把椅子必须能够让人舒适地坐着,一个杯子必须能够方便地盛水和饮用。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使用场景,确保设计的产品或服务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2、形式原则形式包括形状、色彩、材质、纹理等方面。
好的形式设计能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形式应该与功能相匹配,既要符合产品的使用需求,又要具有审美价值。
例如,一款运动手表的外形设计应该体现其运动、活力的特点,同时也要便于佩戴和操作。
3、创新原则创新是设计的灵魂。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只有不断创新的设计才能脱颖而出。
创新可以体现在技术、材料、功能、形式等多个方面。
设计师需要敢于突破传统,尝试新的理念和方法,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4、人机工程学原则人机工程学关注的是人与产品或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
设计应该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使产品或环境更加符合人体的尺寸、力量、感知能力等,从而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和效率。
例如,电脑键盘的按键布局和高度应该适合人手的操作,避免造成手部疲劳。
5、可持续原则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可持续设计成为了重要的原则。
设计应该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产品的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绪论1.1设计的概念1.1.1 概述设计:设计既是一个名词又是一个动词,作为动词,设计有立意、策划、构思等含义。
表达为一系列思维或形式图式的创造活动。
作为名词,设计有风格图案心中的计划或设想等含义是人类创造的结果以及状态的表述。
1.2 设计的范畴和分类1.2.1 设计的范畴1.2.2 设计的分类1.2.2.1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是指以通过视觉来传达各种信息为目的的设计(具有不同意义的符号组成的传达内容,一形形色色的载体而承担的传达媒体,特定的传达受众。
):2、广告设计:是一种将信息向大众传播的方式,利用视觉符号进行广告信息传达的设计。
3、包装设计:商业艺术设计,以市场营销为目的,综合社会,经济,艺术,技术,心理诸要素,最终的设计应能达到商品信息传达与视觉传达之间的完美融合。
(包括造型设计,包装结构设计,包装装潢设计)4、展示设计: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目的,而进行展示空间环境道具照明,特定展品,展品.陈列方式及各种休息媒体等综合设计,以便创造出一个与观众沟通的活动场所和空间。
5、网页设计:指在计算机上用超文本编辑工具将图形、文字、声音、动画和可执行程序组织成超文本页面,然后将这些页面以一定的链接方式放置在互联网上,以供人们远程访问并获取信息。
6、多媒体设计: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催生下的一个新的设计门类。
不仅是静态的视觉传达,还增加了时间的维度,既视频的表现,音频也是一个重要德尔表现元素,还有另一个独特的表现元素就是其交互性。
1.2.2.2产品设计1、工业设计: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技术和艺术手段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它凭及美术,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生态学,材料学,数学,力学,市场学等广泛的科学领域。
2、手工艺设计手工艺设计的特点及其影响?特点:完全用手工活简单的手工操作的机器来制作,单件生产,设计和制作不分离,设计师同事也是工艺师。
在工业时代来临之前,所有日常用品也都是手工艺制品。
在机器化大生产之后,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很多物品都传为由机器来生产了,因而成了工业产品。
内容及影响:一方面手工艺品成为了工艺品,沿袭着传统手工艺“材美技巧”的审美原则二并无实用价值。
另一方面,手工艺产品因其传统风格和个人经验趣味等的影响,以其独具魅力的地域化,个性化,风格化特征而受到大众的欢迎。
3、服装设计:指对服装产品的设想和计划。
设计中最活跃的一门,表现最鲜活的设计,是服装设计1.2.2.3 环境设计1、城市规划:为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所制订的城市建设综合性计划。
3、室内设计:是指对建筑的内部空间进行设计。
具体的说更具对象空间的实际情形与使用性质,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艺术处理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美观舒适符合使用者生理和心理要求的室内空间环境。
4、园林景观设计:指在一定的地域类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场地等构成要素,依据人的行为审美意识等而创造特定的环境,既人工室外环境设计。
1.3 设计与文化的相关性1.3.1 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设计与艺术P16从渊源上来说,设计与艺术本为一体。
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艺术”也就是一种专门的技艺,在18世纪以前,艺术的存在形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以技艺为主要特征的,尤其指那种带有艺术性质的生产艺术品的技能,这种技能不仅包括人类艺术活动的能力,也包括人从事其他工作的能力。
设计与艺术的关系美术属于单纯艺术后动,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东西,是艺术家给人的表现,真正纯艺术作品不是为市场创作,从不考虑客户需求,艺术家完全沉浸在自我空间中进行创作。
设计目的是为他人,为社会和市场,虽然设计中也有创作成分,也有设计师个人表达,但如何取得受众理解和欢迎是设计永远不可能摆脱的一个命题,这也正是设计和美术之间最本质的区别。
1.3.2 设计与科技的关系设计与科技P18设计和科技之间的深刻的相关性,两者之间的关系随着时代的不同也会产生本质上的变化。
首先在古代技术时代,技术在设计作品中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技艺。
其实是近代技术时代,人类的造物生产进入了以机械为主要工具的大工业时代,科学技术成为这种生产发展的主要动力,产品的形式也打上了深深的大机器生产的烙印。
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出现对设计的状态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P19进入高技术时代之后,原有的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已经被后工业时代的新技术彻底颠覆了。
一方面,技术仍然要为传统文脉的丧失,环境生态的灾难等一系列问题承担责任;另一方面,个性化,智能化,信息化,环保,节能等等具人性化色彩的概念同时也都最具高科技色彩。
课题2 设计发展史2.1 中国设计发展史2.1.1 从石器到先秦2.1.1.1 原始石器2.1.1.2 彩陶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纹样的红褐色或棕色的陶器。
在中国设计发展进程中(C陶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结束了数百年的狩猎,采集生活2.1.1.3 青铜器西周时期,奴隶制“礼制”渐衰,取代商代“酒器组合”,以注重食器组合2.1.1 秦汉至隋唐时期2.1.2.1 金属工艺随着瓷器制作工艺的发展成熟,铜质用品逐渐为瓷器取代,金银器制作工艺的全盛时期是(唐代)P23A唐代B明清C元代D汉代2.1.2.2 漆器2.1.2.3 瓷器唐代的制瓷工艺,北方,南方各具特色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新特点2.1.2.4 染织2.1.3 五代至明清时期2.1.3.1 陶瓷6在中国设计发展过程中,()时期出现了现存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商标A秦汉B隋唐C宋代D魏晋南北朝(瓷器)2.1.3.2 染织明清染织工艺发展到了中国古代的最高水平织金锦又称纳石失,由金钱,纹纬,地纬三种纬线组成。
明清的染织工艺水平显著,并有四大名绣。
蜀绣,湘绣,粤绣,苏绣2.1.3.3 家具中国古代家具设计的辉煌时期是明清时代2.1.3.4 建筑明清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后一个高峰,为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做了历史性的总结。
我国古代最为系统的园林设计论著名的《园治》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顶峰时期是(D)A宋代B元代C唐代D明清(明清)建筑为中国建筑体系做做了历史性总结。
2.2 西方设计发展史2.1.1 古代西方的手工业设计2.2.1.1 古希腊陶瓶按照着色分成,黑绘,红绘和白绘三种2.1.1.2 古罗马。
古罗马。
是古希腊文明的继承者,这段时期盛行实用主义。
在西方发展史中,古罗马设计的突出成就表现在(建筑)罗马时期,手工艺设计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最杰出的是金属工艺和玻璃工艺著名的奥古斯都工程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提出了_建筑_的基本要求,即坚固、实用、美观,经过历代发展它们已经成了构成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
2.2.1.3 中世纪哥特式风格的建筑代表了欧洲中世纪设计艺术的最高成就。
欧洲中世纪设计艺术的最高成就是(B)风格的建筑A拜占庭B哥特式C罗马式D洛可可哥特式风格的建筑代表了(欧洲中世纪)时期设计艺术的最高成就哥特式风格的建筑有哪些特点?哥特式风格建筑代表中世纪设计艺术的最高成就。
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的飞券结构,是哥特式建筑体系的特色。
飞券的运用极大地增加了建筑的高度和空间,同时也增加了高度的幻觉。
哥特式风格的教堂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为特点,线条轻快的尖形拱门,造型挺拔的小见她,内部宏大的空间通过构筑窄而高的侧廊,强化了升腾的感觉,表现了一切朝向上帝的宗教精神。
哥特式建筑在装饰设计上十分讲究,其中极具特色的玫瑰窗,镶嵌彩色玻璃的窗画闪烁着神秘的光芒,造成种种虚渺的感觉,赋予了一种神秘浪漫的气氛。
2.2.1.4 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末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末设计艺术的发展经历答:1、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设计表现出强烈庄严,含蓄,均衡的古典主义倾向。
2)17世纪是巴洛克时代,设计风格更多是追求标新立异,活泼浪漫。
3 18世纪是洛可可风格大行其事,柔美造型与华丽装饰成为这一时期艺术设计的主要特征。
下列建筑中,(C)标志着文艺复兴在建筑领域的开端。
A卢浮宫B凡尔赛宫C佛罗伦萨教堂D巴黎圣母院佛罗伦萨教堂标志着文艺复兴在建筑领域的开端。
2.2.2 早期工业社会的设计1851年世界博览会是在哪个国家举行的(英国)2.2.2.1 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的发展状况答:1机器工业的产品生产方式,必然使得设计师与制作活动相脱离。
2封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消亡,市场经济的迅速成长,激烈的自由竞争使得城市工商业的出现了畸形的发展和繁荣。
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的现代设计有哪些特点?1首先是设计与生产的分工,以及设计师的诞生。
2其次是强调没有既定模式的开发性设计。
3第三是功能与造型的一致性。
2.2.2.2 工艺美术运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C)P33A贝伦斯B韦伯C威廉。
莫里斯D勒,柯布西耶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指导者约翰。
拉斯金把造型艺术称为。
大艺术P33(1888)年,莫里斯倡导下成立工艺美术协会工艺美术的主要代表人物威廉。
莫里斯,主张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指导者约翰。
1888)年,在莫里斯倡导下成立了“工艺美术协会”使工艺美术运动达到了高超。
约翰。
拉斯金(英国)的设计思想(简答)?1强调艺术与设计的相关性。
把造型艺术称为大艺术,把设计称为小艺术。
2强调设计的社会功能。
认为设计应该为社会大多数人服务,反对设计上的精英主义,这也是其具有的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现。
3主张以自然形式代替当时的复古主义装饰样式。
4强调艺术与工业的结合,认为工业化和批量生产是人类发展的必然。
约翰。
拉斯金等人倡导的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基础。
威廉·莫里斯继承了拉斯金的设计思想并结合的自身价值提出新的见解答1强调设计民主主义色彩,认为设计是为大众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权贵服务的2明确反对机械的批量生产,认为手工制品永远比机械产品更容易做到艺术化3产品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古典主义风格,推崇自然主义和东方主义。
4主张艺术家和技术家团结合作,设计是艺术家和技术加团结协作的创造活动。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重大意义答: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使工艺美术运动达到了高潮,工艺美术运动作为现代设计艺术的先导。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P33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期的一场设计运动,诣在试图通过完全否定技术和机器生产,来恢复艺术和手工艺之间的联系,以解决当时艺术设计中存在的技术和艺术之间的矛盾,并通过设计来改造社会,建立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带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
这一运动以英国为中心,波及到不少欧洲国家,并对其后的现代设计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2.2.2.3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法国)A美国B英国C法国D比利时著名设计家和设计理论家亨利。
凡。
德。
威尔德(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巴塞罗那圣家族教堂,是_西班牙_建筑师__高迪______倾其一生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