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助学贷款谈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合集下载

加强大学生征信、诚信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大学生征信、诚信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大学生征信、诚信意识教育的必要性“信用”一词已成为近几年来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信用缺失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资本市场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发展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社会的信用缺失。

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存在信用缺失问题。

大学生是我国消费领域最有消费潜力的强势消费者群体。

近年来,在大学校园内兴起了信用卡申办热潮,各家银行在校园内驻点,办起了信用卡代办业务,更有一种由银行或其它财务机构发行的无需预先存款就可贷款消费的贷记卡,是一种可以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其与一般银行借记卡的最大区别在于允许一定数额的透支并且能够为这种透支提供一个月左右的免息期。

银行对大学生的重视,也证明大学生消费在社会消费中的重要地位。

某高校学生做的一个《关于大学生信用卡消费现状及消费观调查》的结果显示,有60﹪的大学生持有这种贷记卡,信用卡消费的主要组成是:衣服鞋子或化妆品类;网络购物消费;服务类消费,如吃饭结账;日常生活消费,如超市结账。

而且有少部分每次刷卡都在几百块钱以上。

在大学生用信用卡消费的热潮袭来以及贷记卡的产生,产生了银行对个人信用征信及贷记卡还款情况的问题。

而大学生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有经济来源,贷记卡还款情况不很乐观。

由于我国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信用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信用契约不完全等,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普遍存在缺失现象。

企业存在企业相互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等信用缺失;由于信用文化遭受破坏出现社会性信仰危机,个人信用市场供给不足等个人信用缺失。

比如说人们在各通讯运营商办理的通讯业务(SIM卡等),很多人用完都不主动去营业厅注销,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直接打到欠费几十元然后丢弃。

这些都是不守信用的表现。

由于大学与社会的接触很多,大学生难免会受到以上社会缺失现象的影响,“流“入到不守信者的行列中,有了失信者驱逐守信者,失信者得利,守信者遭殃的错误思想。

这就要求各高校应积极教育引导大学生,纠正他们的错误的思想,使他们“步入正途”。

加强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中诚信教育的思考

加强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中诚信教育的思考

2 建立大学生的个人信用档案 。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个人信用 .
要贷款的贫 困师第师妹, 给贷款银行也留下了不好 的印象, 导致贷款 档案可分为毕业前和毕业后两个阶段。毕业前个人信用档案可分为 银行 以各种理 由拖延助学贷款的申请和发放, 使那些靠助学贷款完成 4个方面, 其中包括: 学生个人背景信息( 出生年月、 身份证号、 学历等) :
学业 的贫 困生感受到 了巨大的焦虑和无奈 。 因次 , 大学生的诚信问题 学籍管理信息( 院系、 专业 、 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采取切实措施, 加强教育和引导。

动信息( 奖学金、 打工收入、 每月支 出等) ; 助学贷款信 息( 贷款原因、 用
学 生心 灵 的腐 蚀 是 不 可低 估 的 。
3 加强社会的引导和监督。贷款银行在为申请信用贷款 的大学 .
生服务的同时也应该要求他们必须做到两个承诺: 一是承诺离开学校
后向贷款人提供工作单位和通信方式 ; 二是承诺贷款逾期一年未还,
2 教育体制 的影响。 . 虽然我国各级教育部门都极力推行“ 素质教
2 0 。 (下 ) 0 96
加强大掌生国家助掌贷款中诚信祛青的思考
胡永红
摘 要 国家助学贷款主要用于帮助家庭贫困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当前在还款问题上出现 了一些大学生不守诚信的 但 现象, 本文分析 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在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加强诚信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国家助学贷款 诚信教育
信用危机的重要因素 。道德和法律的最根本区别是前者靠的是 自己
4 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惩罚力度 。要对学校认定为不诚信 的学 .
的内心 自省和 自我约束, 而后者靠的是 以国家的合法暴力为后盾, 给 生进行严 厉的处罚。 对不贷款又拖欠学费的学生, 要从各个方面进行 予违反者以严厉 的制裁。 假如对于缺失诚信者仅仅给予道德批判, 尤 其是在一个陌生的经济社会, 约束力是非常有限的, 因此有必要通过 严肃处理, 如考试不记成绩; 取消评先、 评优、 评奖学金的资格: 取消担

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诚信教育问题探析

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诚信教育问题探析

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诚信教育问题探析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诚信教育问题探析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

法律责任。

借款学生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毕业后分期偿还。

摘要:自2000年我国实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来,数以万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进入大学。

这一政策在实行过程中拖欠还款甚至违约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影响到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持续有效实施。

文章就诚信教育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作用进行调查研究,以探寻解决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可持续有效实施的方法,以使这一政策能惠及更多贫困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贴息、商业银行和高校协同操作的一种商业信用贷款,它面向全国全日制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用于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等问题,是目前中国大学生资助系统中的主要形式。

这一贷款制度自2000年3月实施以来,成效显著。

从十几年来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的效果看,它不仅为因学费问题而不能进入大学的学生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信守承诺的契约精神,以及自学自强、创新创业的自主意识。

但是在该措施实施的过程中,存在某些大学生违约甚至恶意拖欠还款的问题。

国家BBC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城区的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在12%以上,农村的高校毕业生失业率达到30%以上,而后者正是国家助学贷款的主要对象,由于当前还没有相关法律解决这类问题,因此需要依靠教育。

一、大学生对诚信问题的认知水平与态度大学生怎样看待诚信问题,他们对待诚信这个社会最普遍、最基本又重在践行的价值观念规范又抱有怎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呢?剖析这些问题,是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诚信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我们对徐州工程学院的学生对“诚信”及“及时偿还国家助学贷款”这两个问题的看法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3000份,随机抽取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透过助学贷款看大学生诚信体系的构建

透过助学贷款看大学生诚信体系的构建
业.2006(2). [1l】张建中,陶知翔.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江
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4).
助学贷款的现象出现.就逐渐地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到 整个班,甚至更多的学生。
(2)意志不坚定。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虽然对事情的是非对错有一定的 分辨能力.但自我控制和把握的能力较差,意志不坚定.容 易受到环境的干扰。有的看到社会上不诚信的现象屡屡出 现,就想铤而走险、小心尝试;有的为了获得眼前的利益和 暂时满足虚荣心.竞将“诚信”美德抛到九霄云外.这些都 导致大学生中出现各种不诚信行为.特别是蓄意拖欠和恶 意逃债现象的发生,造成了助、贷矛盾的恶性循环。
2.客观因素 (1)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的背景下.许多人把
对物质和功利的追求作为人生的最终目标.常常采取不 正当甚至非法手段在社会各领域进行恶性竞争。在经济 领域中,假冒伪劣、偷税漏税、坑蒙拐骗、强买强卖的现象 屡有发生:在政治领域中.一些官员在金钱和权力的驱使 下.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的案件时有出现。这些 对于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极端不良的影 响和诱惑.
况及 其它信用记录进行跟踪.为大学生出具个人信用报
告.这份个人信用报告将成为跟随其一生的诚信记录。同 时.要大力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学生诚实守信 评议活动.对诚信行为及时予以表扬和奖励.使守信者受 到尊敬和赞扬。如我校针对诚信还贷优秀毕业生而建立 的“荣誉奖励”制度就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
◆I!t◆“◆】I_|◆tl◆II●III●1◆’◆,◆,ll◆ii◆,ll●III
ZOoU.
[7]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3.

高校学生的资助中的诚信教育探析

高校学生的资助中的诚信教育探析

高校学生的资助中的诚信教育探析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资助政策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完善。

这些政策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其中不乏诚信问题。

学生们在接受资助的过程中,是否能够保持诚信,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诚信的概念入手,探析高校学生资助中的诚信教育,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诚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诚信是指诚实守信、信守承诺的品德和态度。

在面对各种社会关系和活动时,诚信是维系社会秩序和正常运转的基本要求。

在高校学生的资助中,诚信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诚信符合人与人之间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种社会道德的约束。

当学生在接受资助时,如果能够保持诚信,不仅能够维护自己的声誉,也能够提升整个社会的信任度。

诚信能够提高资助政策的执行效率。

如果学生们信守承诺,按照政策规定使用资助资金,那么政府和学校方面也会更加容易管理和监督资助的流向,避免出现乱用乱纳的情况。

诚信也是一种个人成长和教育的重要方式。

在学生资助过程中,能够遵守诚信原则,不仅能够养成良好的品德,也能够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自制力。

诚信在高校学生的资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二、高校学生资助中的诚信问题在实际的资助过程中,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学生在使用资助资金时存在不诚信的情况。

其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包括:虚报家庭经济状况、挪用资助资金、使用资助资金进行奢侈消费等。

这种不诚信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资助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也对整个社会的诚信风气造成了负面影响。

这种不诚信的行为也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造成阻碍,使得学生们难以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品德观念。

高校学生资助中的诚信问题亟待解决,需要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寻求相应的解决途径。

在高校学生资助中,诚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开展诚信教育,可以引导并教育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诚信品质和行为,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从而有效解决高校学生资助中的不诚信问题。

浅谈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与大学生诚信教育

浅谈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与大学生诚信教育

浅谈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与大学生诚信教育前言:高校的诚信教育在这个关键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的诚信教育将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目前来看,国家的助学贷款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覆盖面提供了很大的推进力。

但是在这个制度的实行过程当中,诚信教育十分关键,我国的教学专家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进行了应对。

无论是什么层次的院校,总会有那么一些不够诚信的学生,会利用制度的漏洞来骗取国家的助学贷款,给学校的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本文当中,我们将对国家的助学贷款制度和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1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1.1高校对于学生诚信教育工作不够重视高校的诚信教育工作是我国教育工作当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做不好这一点,很多高校的学生就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思想方面的问题,甚至会产生骗取国家助学贷款的这种极端行为。

因此,我们加大高校诚信教育的力度,通过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杜绝骗取助学贷款的情况的出现。

目前来看,我国的各类高校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不够,并没有认识到助学贷款的制度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也没有能够设立一些障碍来防止学生不诚信的行为出现。

当然,我国的高校诚信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失,高校对于学生诚信教育工作不够重视。

因为学生没有在高校阶段接收到良好的诚信教育,所以他们就很难认识到诚信品质的重要性。

对于一部分人来讲,助学贷款只是一笔撒个谎就可以的得到的好处,所以他们就真的伪造出自己家庭苦难的现象,实际上却拿着这笔贷款随意挥霍。

这种情况真的非常恶劣,不仅仅是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破坏,也给那些真正家庭困难的学生带来了麻烦。

毕竟,贷款的金额和名额是有限制的,如果被一些人骗走了,那么真正有困难的学生可能失去了机会。

在这种情况之下进行泛泛的诚信教育往往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学生们一般会比较排斥那种以课程为基础的诚信教育。

而诚信教育却十分关键,它与学生的终身发展密不可分。

表达对国家助学贷款,诚信的认识

表达对国家助学贷款,诚信的认识

表达对国家助学贷款,诚信的认识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措施,旨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体现了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制度,同时也是对于贫困学生实现自身发展的一种支持。

首先,国家助学贷款为贫困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教育是人生的重要基础,但有些家庭由于经济困难无法负担子女的教育费用。

国家助学贷款的推出,能够解决这些学生的学费问题,让他们能够专注于学业,不再因为经济问题而影响学习。

其次,国家助学贷款也要求借款学生必须保持良好的诚信。

贷款是一种债务,借款人必须按时还款,否则会造成经济和信用的困境。

因此,对于借款学生而言,诚信就显得至关重要。

只有保持诚信,按时按量还款,才能获得更多人的信任,也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

最后,国家助学贷款的诚信需要不仅是学生的个人行为,更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

政府、学校、借贷双方都需要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借款和还款的公平与公正。

同时,也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全社会对于诚信的重视程度,从而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

综上所述,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重要的政策举措,对贫困学生的帮助不仅能够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更能够提升他们的发展
机会与社会地位。

我们应该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在借贷过程中遵守规定,按时还款,共同为建设信用社会而努力。

学生资助诚信教育

学生资助诚信教育

学生资助诚信教育1. 引言学生资助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旨在通过为学生提供经济援助,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

然而,资助金的分发和管理过程中难免会面临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在接受资助时的诚信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资助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 学生资助诚信的重要性学生资助诚信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诚信是一个社会公认的核心价值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道德品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学生资助的诚信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

正确对待学生资助的诚信问题,可以有效避免财政资金的浪费和不当使用。

最后,加强学生资助诚信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的意识,有助于树立正确认识和正确处理权益与责任的关系。

3. 学生资助诚信教育的内容和方式3.1 诚信教育的内容学生资助诚信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法律法规教育:学生资助诚信教育应重点向学生介绍有关学生资助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获得资助的条件和资助金的使用要求,增强学生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和遵守意识。

•诚信意识培养:通过举办诚信教育讲座、开展学术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和重视,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诚信奖惩机制建立:建立健全的诚信奖惩机制,对那些在学生资助过程中表现出诚信问题的学生进行奖惩,形成诚信的氛围,引导学生合规学习和管理行为。

3.2 诚信教育的方式学生资助诚信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学校可以通过在各学科的相关课程中引入学生资助诚信教育的内容,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专题讲座:举办学生资助诚信专题讲座,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就学生资助的诚信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活动开展:通过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诚信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吸引学生的参与,增加学生对诚信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从大学生助学贷款谈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作者:卫新军
作者单位: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830091
刊名:
中国成人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2008,(13)
被引用次数:0次
1.期刊论文张冰助学贷款诚信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现代企业教育2007(22)
近几年助学贷款的信用风险问题很快凸现出来,这项业务的开展在部分地区陷入困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于大学生助学贷款诚信教育严重滞后.本文基于国家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角度,分析当前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进一步推进当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顺利实施为目的,提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2.期刊论文黄成忠.HUANG Cheng-zhong从当前高校助学贷款的现状谈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z1)
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促进教育公平、保证贫困学生教育机会的重要措施.然而,助学贷款的还款情况不容乐观,原因有主观方面也有客观方面,其中大学生信用状况是其中一个突出因素.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刻不容缓.文章通过对当前高校助学贷款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诚信教育的对策.
3.期刊论文张榄从助学贷款谈诚信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
本文在分析开展助学贷款过程中存在的"诚信"问题的基础上,对当前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提出了加强诚信教育是促进助学贷款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
4.学位论文符号亮贷款大学生诚信教育理论探讨——以S大学国家助学贷款违约为例2007
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用于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和部分生活费。

但是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属于无担保的信用贷款,贷款大学生毕业后不按约偿还问题突出。

银行以此为由不愿放款给在校大学生,因此,国家助学贷款发展一直不顺畅。

论文首先对具体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违约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违约原因后得出,诚信意识缺乏是贷款大学生违约的主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贷款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从高校采取的三类诚信教育措施中发现,高校诚信教育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未能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进行充分的引导
,使得诚信教育效果不如人意。

因此,论文从贷款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矛盾即社会对贷款大学生所提出的诚信品质要求与当前贷款大学生诚信意识缺乏状况之间的矛盾出发,提出贷款大学生诚信教育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贷款大学生的诚信品质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贷款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一致;贷款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和方法与受教育者思想行为需求的一致。

通过对基本矛盾的分析,论文归纳出贷款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两个主要特征:从经济上看,对贷款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一种诚信策略;从道德上看
,对贷款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

论文进一步提出贷款大学生诚信教育规律两阶段理论,即从诚信策略的形成到诚信道德的养成。

当受教育者发现诚信是获得利益的最好途径时,诚信就成为其必然选择,诚信就成为了一种策略,此时受教育者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亲自我的行为。

只有当受教育者深入理解和感悟到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的社会关联和情感关联后,诚信教育才可能完成道德养成的过程,这时表现的才是亲社会的行为。

策略形成阶段重在行为的固化,道德养成阶段重在情感的升华和道德意志的坚定。

策略形成向道德养成转化的关键则是理解。

5.期刊论文石苏谊.丰海英.Shi Suyi.Feng Haiying诚信教育: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道德支持-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12)
国家助学贷款开展以来,很多经济困难的学生因此而受益,顺利完成了学业.但近年来,在还款上出现了一些学生不守诚信的违约现象.因而,探讨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的原因,提出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对于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与回收有着至关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6.期刊论文杨明霞对高校助学贷款工作及诚信教育的思考-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8(4)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银行、学校、学生组成的综合主体,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通过一年多来的工作学习,并初步积累了的部分经验,以期引起本人和广大高校学生工作者共同思考,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更快更好的发展.
7.期刊论文李万斌.贺钢.LI Wan-bin.HE Gang国家助学贷款与诚信教育一体化有效性研究-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诚信教育与助学贷款分离、诚信教育诸多错位、助学贷款办理信用缺失等问题,影响了助学贷款政策的正确执行.必须在处理好集中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诚信教育延伸、银校和谐合作等问题的基础上,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与诚信教育的一体化.认清国家助学贷款特点,抓住教育关键时期,广泛开展经常性的诚信教育和宣传,认真做好贷款资质审查,严格监督助学贷款资金使用、适时进行诚信再教育等措施,落实对贷款学生的自强教育、创业教育、激励教育、真情教育、心理调适教育,是实现国家助学贷款与诚信教育一体化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8.期刊论文蒋郑飞国家助学贷款与诚信教育一体化研讨-东方企业文化2010(3)
助学贷款本是一项利国利民之策,如今却正遭受着空前的信用危机,学生普遍缺乏诚信,借款学生的还款违约率很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助学贷款诚信体系的缺失问题为切入点,提出如何建立助学贷款与诚信教育一体化.
9.期刊论文刘冬梅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对策-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1)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健全、完善大学生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内在需要,是我国教育"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迫切需要.高校德育工作者应针对当前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加强对他们的诚信教育:从助学贷款等现实问题入手,将使诚信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契约观念,是诚信教育的核心内容;建立科学的诚信评估机制,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有效保障.
10.期刊论文康晓虹.Kang Xiaohong关于高校助学贷款诚信教育之探索-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08(3)
近几年,随着高校助学贷款工作的不断推进,高校助学贷款工作已经成为一项诚信工程.在高等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应当积极探讨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有的放矢的对贷款大学生群体进行诚信教育,增强其诚信观念,逐渐内化为一种心理行为习惯,并在实践中提高诚信的自觉性.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crjy200813043.aspx
授权使用:重庆大学(cqdx),授权号:ba5e3261-b935-4846-bbe5-9e9f014e8bea
下载时间:2011年3月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