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实验讲义
电力电子技术A实验讲义2

实验四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研究一.实验目的了解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研究可控整流电路在电阻负载和电阻—电感性负载时的工作情况。
二.实验线路及原理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用三只晶闸管,与单相电路比较,输出电压脉动小,输出功率大,三相负载平衡。
不足之处是晶闸管电流即变压器的二次电流在一个周期内只有1/3时间有电流流过,变压器利用率低。
实验线路见图4-1。
1) 电源控制屏位于MEL-002T;2) L平波电抗器位于NMCL-331挂件;3) 可调电阻R位于NMEL-03/4挂件4) G给定(Ug)位于NMCL-31调速系统控制单元中;5) Uct位于NMCL-33F挂件;6) 晶闸管位于NMCL-33F挂件。
图4-1三.实验内容1.研究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供电给电阻性负载时的工作情况。
2.研究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供电给电阻—电感性负载时的工作情况。
四.实验设备及仪表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2.触发电路及晶闸主回路组件3.电阻负载组件4.示波器五.注意事项整流电路与三相电源连接时,一定要注意相序。
六.实验方法1.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
合上主电源,接上电阻性负载R。
⑴改变给定电压U g,观察在不同触发移相角α(30°、60°)时,可控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U d的波形,并记录相应的U d、I d值。
⑵改变给定电压U g,当α=30°时,记录晶闸管A、K间端电压U VT=f(t)的波形。
2.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带电阻—电感性负载。
接入的电抗器L=700mH。
⑴改变给定电压U g,观察在不同触发移相角α(30°、60°)时,可控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U d的波形,并记录相应的U d、I d值。
⑵改变给定电压U g,当α=30°时,记录晶闸管的端电压U VT=f(t)(电阻性负载、电阻—电感性负载)、I d=f(t)(电阻—电感性负载)的波形。
电力电子讲义

做风铃每当我在风中听到风铃“叮叮当当”的声音,就特别喜欢,总希望自己能做一个风铃,今天,我就终于可以去做风铃了。
早上8:00我兴奋极了,好不容易开始制作风铃了,其实我早就跃跃欲试了。
制作间里到处陈列着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手工艺术品,我东摸摸,西看看,我的视线真舍不得离开。
终于开始做了,我聚精会神地听着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老师先叫我们拿一根在自己身旁的尼龙线,再出一个铁管子,叫我们把尼龙线通过孔,把线放进去,再打一个结,再把这个结抽到管子里,这样连续做4个。
我们再拿出一根铁丝,再拿出一个塑料管子,让我们把铁丝放进塑料管子的中间,打一个结,依此类推做奥运五环。
开始的时候,我真希望自己能第一个做完,我想:原来做个风铃那么简单啊!可是,做到第三步时,我遇到了一个小小的困难,我想:怎么把这个结抽到管子里去呢?我一边疑惑,一边在脑子里努力地想该怎么办。
忽然,我的脑子里灵光一现,老师不是说要抽这根线吗,那我把绳子拉一下不就行了呀!我试了一下,果然成功了,于是我兴冲冲地把绳子吊在了相应地孔隙上,一只漂亮的五环风铃终于完成了!当我拿在手里轻轻摇摆时,它发出了动听的声音,仿佛在说:“让我们为北京奥运加油吧!”实验一安全规程与实验规程一、实验目的:1、掌握安全规程及实验规程、安全用电知识、操作规范,以确保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熟悉实验设备控制屏功能。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序号型号备注1 YL-209型电源控制屏该控制屏包含“YL001、YL002、YL003、YL004”4个电源模块三、实验内容:1、安全规程及实验规程的教育。
2、电源控制屏组成部分的观察与连接。
四、预习要求:阅读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安全操作的内容。
五、思考题:该实验的操作要求与以前的弱电实验有什么不同?六、实验报告:1、画出实验主电路图。
2、写出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附录:一、实验安全规程为了顺利完成电力电子技术及电机控制实验,确保实验时人身安全及设备可靠运行要严格遵守如下安全操作规程:1、在实验过程中,绝对不允许双手同时接到隔离变压器的两个输出端,将人体当作负载使用。
电力电子实验讲义 201409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讲义实验要求1、实验前的准备实验准备即为实验的预习阶段,是保证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的必要步骤。
每次实验前都应先进行预习,从而提高实验质量和效率,否则就有可能在实验时不知如何下手,浪费时间,完不成实验要求,甚至有可能损坏实验装置。
因此,实验前应做到:(1)复习教材中与实验有关的内容,熟悉与本次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
(2)阅读本教材中的实验指导,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和内容;掌握本次实验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方法;明确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写出预习报告,其中应包括实验系统的详细接线图、实验步骤、数据记录表格等。
2、实验实施实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按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实验小组成员应进行明确的分工,以保证实验操作协调,记录数据准确可靠,各人的任务应在实验进行中实行轮换,以便实验参加者能全面掌握实验技术,提高动手能力。
(2)按预习报告上的实验系统详细线路图进行接线,一般情况下,接线次序为先主电路,后控制电路;先串联,后并联。
在进行调速系统实验时,也可由2人同时进行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接线。
(3)完成实验系统接线后,必须进行自查。
串联回路从电源的某一端出发,按回路逐项检查各仪表、设备、负载的位置、极性等是否正确;并联支路则检查其两端的连接点是否在指定的位置。
距离较远的两连接端必须选用长导线直接跨接,不得用2根导线在实验装置上的某接线端进行过渡连接。
(4)实验时,应按实验教材所提出的要求及步骤,逐项进行实验和操作。
除作阶跃启动实验外,系统启动前,应使负载电阻值最大,给定电位器处于零位;测试记录点的分布应均匀;改接线路时,必须断开主电源方可进行。
实验中应观察实验现象是否正常,所得数据是否合理,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相一致。
(5)完成本次实验全部内容后,应请指导教师检查实验数据、记录的波形。
经指导教师认可后方可拆除接线,整理好连接线、仪器、工具,使之物归原位。
3、实验总结实验的最后阶段是实验总结,即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绘制波形和图表、分析实验现象、撰写实验报告。
电工学电子技术实验讲义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讲义实验一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使用方法。
(2)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3)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4)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的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F 和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i u 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i u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0u ,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在图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B1和RB2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V 的基极电流IB 时(一般5-10倍),则其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E F C C CC CE FE BEB E R R R I U U R R U U I ++-=+-=电压放大倍数 //(1)C Lu be FR R A r R ββ=-++输入电阻 be B B i r R R R ////21= 输出电阻 C R R ≈0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
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
一个优质的放大器,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除了学习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
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1)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i u =0的情况下进行,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C I 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B U 、C U 和E U 。
电子行业电子电路综合实验讲义

电子行业电子电路综合实验讲义简介本讲义旨在介绍电子行业的电子电路综合实验。
电子电路综合实验是电子行业学生必修的实践课程之一,通过实践探究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的工作原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一:直流电源设计与调试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调试直流电源,让学生掌握电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设备与材料•变压器•整流二极管•电解电容•稳压二极管实验步骤1.根据规定的输出电压和电流,计算所需的变压器的规格。
2.连接变压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注意极性。
3.接入整流二极管和电解电容,构成整流电路。
4.接入稳压二极管,实现稳压功能。
5.调试电路,测量输出的电压和电流是否满足要求。
实验结果与分析对设计好的直流电源进行调试,测量输出的电压和电流。
根据测量结果,可以分析设计中的偏差和误差,进而优化电源电路的设计。
实验二:放大电路设计与调试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调试放大电路,让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不同类型的放大电路的特点。
设备与材料•二极管•电阻•小信号放大器实验步骤1.选择适当的放大器类型,如共射放大器、共基放大器或共集放大器。
2.根据放大倍数的要求,计算所需的电阻值。
3.搭建放大电路,注意连接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4.使用信号发生器输入信号,测量输出端的电压和电流。
5.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放大倍数并分析实际放大倍数与理论值的差异。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测量输出端的电压和电流,计算放大倍数并分析实际放大倍数与理论值的差异。
根据分析结果,找出可能的影响因素,优化放大电路的设计。
实验三:滤波电路设计与调试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调试滤波电路,让学生了解滤波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滤波器类型。
设备与材料•电感•电容•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实验步骤1.选择适当的滤波器类型,如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或带通滤波器。
2.根据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和阻带带宽,选择合适的电感和电容。
3.搭建滤波电路,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讲义_2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福建工程学院2010年11月目录电力电子实验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1)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和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 (3)实验二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 (7)实验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研究 (9)实验四直流斩波电路(设计性)的性能研究 (11)电力电子实验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一)电力电子实验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电力电子实验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其重要性愈加突出。
目前,电力电子技术已成为一门基础性和支持性很强的学科。
同时,由于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技术,因此实验环节就显得很重要。
电力电子实验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所学的基础理论、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与操作技能,因此同学们在实验前一定要认真复习电力电子技术的有关内容,提前对实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诸如实验线路如何连接?实验有哪几个步骤?要测量哪些波形、数据等。
做了这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后,就能在实验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实验结束后通过对所得到波形、数据的整理、分析和计算,得出必要的结论并和书本上的讲解相印证,最后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整个实验过程中必须严肃认真,集中精力,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做好实验,切实掌握好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程。
一、实验前的准备实验前应充分预习电力电子技术的相关试验内容,认真阅读《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内容、方法与步骤,并应写出预习报告,其中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线路图、实验步骤、数据计算公式等。
二、实验的进行1.每次实验以小组为单位,每组由3~4人组成,并推选组长1人。
组长负责组织实验的进行,合理分配接线、调节、测量及记录等项工作。
2.实验接线前应首先熟悉试验台的各个组件。
3.接线时,主接线和控制线要区分开,导线长短选取要合适,最好任意一个接点不要多于两根导线,并应尽量减少导线的相互交叉,提高实验的安全性。
4.接线完毕后务必请实验指导教师检查线路,确认无误后方可合闸上电进行实验。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讲义 2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讲义《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课目的及意义首先,学生通过做实验,可以加深对课程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的理解。
例如:在课程学习时,学生对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及结论理解不深,若在做实验时,通过观察示波器,则可在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中深刻理解原理,通过整流电路带不同负载时波形的变化,分析和研究最基本的几种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基本数量关系,以及负载性质对整流电路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得到直接的实际经验,使理解更加深刻。
其次,实验课的第二个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对工控电力电子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的训练,不仅有利于对课程内容本身的理解,更有助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实验课的目的不在于使学生会做几个固定内容的实验,而在于给学生一个动手的机会,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电路测试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会正确地使用一些最基本的电工、电子测量仪器;使学生能将理论的分析方法和实际测量的手段结合起来;学会正确地选择测量仪器及进行必要的误差分析;通过对工控电力电子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的训练,不仅有利于对课程内容本身的理解,更有助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参考有关的书籍和资料,自己动手去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电路是要求较高、较困难的题目。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作为选作内容,希望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也有所培养和提高,已达到分层教学之目的。
另外,在上实验课之前,学生应根据实验内容要求仔细地阅读本实验指导书,做好实验课前的预习以明确实验课的目的与要求,弄懂原理与电路,明确操作方法与步骤,了解电路元件、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
实验时,必须亲自动手,认真做安装、操作、调试、测量和记录、故障诊断和故障排除。
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应以科学的态度,认真思考和分析,做出正确的分析,对有疑问之处,应及时请教师指导。
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
实验之后,要认真整理,分析和总结数据结果,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每人一份,目的是训练和培养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电力电子实验讲稿

实验一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利用单结晶体管(又称双基极二极管)的负阻特性和RC的充放电特性,可组成频率可调的自激振荡电路,如图1-7所示。
图中V6为单结晶体管,其常用的型号有BT33和BT35两种,由等效电阻V5和C1组成组成RC充电回路,由C1-V6-脉冲变压器组成电容放电回路,调节RP1即可改变C1充电回路中的等效电阻。
图1-7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原理图工作原理简述如下:由同步变压器副边输出60V的交流同步电压,经VD1半波整流,再由稳压管V1、V2进行削波,从而得到梯形波电压,其过零点与电源电压的过零点同步,梯形波通过R7及等效可变电阻V5向电容C1充电,当充电电压达到单结晶体管的峰值电压U P时,单结晶体管V6导通,电容通过脉冲变压器原边放电,图1-8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的电压波形(α=900)脉冲变压器副边输出脉冲。
同时由于放电时间常数很小,C1两端的电压很快下降到单结晶体管的谷点电压U v,使V6关断,C1再次充电,周而复始,在电容C1两端呈现锯齿波形,在脉冲变压器副边输出尖脉冲。
在一个梯形波周期内,V6可能导通、关断多次,但对晶闸管的触发只有第一个输出脉冲起作用。
电容C1的充电时间常数由等效电阻等决定,调节RP1改变C1的充电的时间,控制第一个尖脉冲的出现时刻,实现脉冲的移相控制。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各点波形如图1-8所示。
电位器RP1已装在面板上,同步信号已在内部接好,所有的测试信号都在面板上引出。
四、实验内容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
2.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电压波形的观察。
五、预习要求阅读本教材1-3节及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单结晶体管的内容,弄清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六、思考题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振荡频率与电路中C1的数值有什么关系?2.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能否达到180°?七、实验方法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观测将PE01电源控制屏的电源输出线电压为200V(因为PE-12的正常工作电源电压为220V 10%,)如果输入电压超出其标准工作范围,挂件的使用寿命将减少,甚至会导致挂件的损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熟悉Matlab仿真集成工具<2学时)一. 实验目的1. 熟悉Matlab的仿真集成工具Simulink和电力仿真系统simpowersystem的功能和使用方法,锻炼该软件的使用能力,总结使用技巧和方法,提高使用水平;b5E2RGbCAP2.熟悉Simpowersystem的功能模块,灵活运用。
二. 实验要求1. 熟悉Matlab的仿真集成工具Simulink的使用方法;2. 熟悉电力仿真系统<simpowersystem)的各个模块模型库;3. 熟悉电力电子器件模型;4. 熟悉变压器和电动机模型。
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1.熟悉新建空白设计区的方法;① 在MATLAB指令窗口输入“c”后按回车键;② 在MATLAB指令窗口选择菜单命令File/New/Modle;③ 按工具栏中的“Simulink”按钮。
以上三种方法均可进入Simulink Browser,然后再按工具栏中的“空白”按钮即可。
2.熟悉Simulink Browser中的子目录和simpowersystem Blockset;3. 熟悉Electrical Sources、Elements、Machines、Power Electronics、p1EanqFDPwConnectors、Measurements、Extra Library中的功能模块;4. 熟悉Simulink窗口的主菜单File、Edit、View、Simulation、Format、Tools;DXDiTa9E3d5.熟悉Simulink窗口的工具栏;6.电力电子波形图的绘制。
单相半波不控整流电路,已知交流电源电压220V,负载电阻为2欧姆。
画出交流电源电压、整流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波形。
RTCrpUDGiTMATLAB1 >> V=2202 >> R=2。
3 >> dth=pi/360。
%导通角增量4 >> th=0:dth:2*pi 。
%一周期中导通角5 >> vs=V*sqrt(2>*sin(th>。
%交流电压6 >> ud=vs.*(vs>=0>。
%整流输出电压7 >> id=ud/R 。
%整流输出电流8 >> plot(th,vs>,holdCurrent plot held%画交流电压波形9 >> plot(th,ud,th,id> %画整流电压电流波形7. 模型文件命名并存盘。
四. 分析实验结果实验二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2学时) 一. 实验目的1. 熟悉Matlab 的仿真集成工具Simulink 和电力系统SimPowerSystems 的功能和使用方法,锻炼该软件的使用能力,总结使用技巧和方法,提高使用水平;5PCzVD7HxA2. 熟悉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原理电路;2. 熟悉SimPowerSystems 的功能模块,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练习。
二. 实验要求R 图1-1 单相半波不控整1. 熟悉Matlab的电力系统仿真集成工具SimPowerSystems的使用方法;2. 独立建立仿真模型;3. 进行参数设置;4. 独立完成仿真实验内容。
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1.电阻性负载时的仿真波形;,,仿真时间设0.06s,仿真算法选ode15s,启动仿真。
观察负载电阻两端的电压波形和电流波形;观察晶闸管的电流波形和电压波形。
本例中晶闸管的触发采用简单的脉冲触发器2.感性负载时的仿真波形;,,,仿真时间设0.06s,仿真算法选ode15s,启动仿真。
观察负载电阻两端的电压波形和电流波形;观察晶闸管的电流波形和电压波形。
3.电源电压220V,工频50Hz。
模型文件命名并存盘。
4. 所需模型元件的提取路径:SimPowerSystems/ Electrical sources/AC voltage sourcejLBHrnAILgSimPowerSystems/power electronics/thyristor SimPowerSystems/elements/series RLC branch SimPowerSystems/connectors/T connectorSimPowerSystems/connectors/neutral(output>SimPowerSystems/Measurements/MultimeterSimulink/sources/pulse generatorSimulink/sinks/scopeSimulink/signal routing/demux参数修改: 触发角时的参数修改Phase delay<相位延迟)换算公式:其中表示相位延迟时间,T 代表电源电压时间周期。
时的仿真只需修改两个触发脉冲的Phase delay(secs>相。
其中触发脉冲一超前触发脉冲二触发脉冲一 触发脉冲二交流电压源参RLC串联回路参其他参数修改较为容易不再叙述仿真参数修改:四. 分析实验结果画出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实验三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的电路仿真<2学时)一. 实验目的1. 熟悉Matlab的仿真集成工具Simulink和电力系统SimPowerSystems的功能和使用方法,锻炼该软件的使用能力,总结使用技巧和方法,提高使用水平;xHAQX74J0X2. 熟悉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4. 熟悉matlab中的三相桥仿真模块的参数修改。
3.熟悉SimPowerSystems的功能模块,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练习。
二. 实验要求1. 熟悉Matlab的电力系统仿真集成工具SimPowerSystems的使用方法;2. 根据实际电路建立仿真模型;3. 进行参数设置;4. 独立完成仿真实验内容。
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一)新用到的元件提取路径:SimPowerSystems/Elements/Three-phaseTransformer(Two Windings>LDAYtRyKfESimPowerSystems/Extra Library/Measurements /Three-PhaseV-I MeasurementZzz6ZB2LtkSimPowerSystemss /Extra Library/Three-Phase Library /6 –pulsethyristor bridgedvzfvkwMI1SimPowerSystemss /Extra Library/Measurements/RMS SimPowerSystems/Extra Library/Control Blocks /Synchronized6-Pulse Generatorrqyn14ZNXISimulink/Sources/ConstantSimPowerSystems/Measurements/VoltageMeasurement SimPowerSystems /connectors/Ground<output)其他元件的提取路径在上一次实验讲义中已经介绍过了,这里不在重复。
将这些元件按照如下的图进行连接:<二)参数的修改:降压变压器的参数修改同步变压器的参数修改V-I测量器的参数修改同步六脉冲触发器的参数修改三相交流电压源的参数修改:分别将ua、ub、uc参数中的Phase <deg)<相位)修改为0、-120、-240。
峰值<Peakamplitude)和频率<Frequency)分别改为311、50。
万用表<Multimeter)选择RL两端的电压、电流。
负载Rl为纯电阻电路:RL=5<三)仿真:将仿真周期设为0.8s。
采用ode15s (stiff/NDF>算法开始仿真。
将常量<Constant)改为60,观察在60度脉冲触发时的波形。
四. 分析实验结果画出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实验四三相桥式正弦波脉宽调制变频电路仿真<2学时)一. 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的仿真集成工具Simulink和电力系统SimPowerSystems的功能和使用方法,锻炼该软件的使用能力,总结使用技巧和方法,提高使用水平;EmxvxOtOco2. 熟悉三相桥式正弦波脉宽调制变频电路结构原理;4.熟悉SimPowerSystems的功能模块,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练习。
二. 实验要求1. 熟悉Matlab的电力系统仿真集成工具SimPowerSystems的使用方法;2. 独立建立仿真模型;3. 进行参数设置;4. 独立完成仿真实验内容。
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一)新用到的元件提取路径:SimPowerSystems/Extra Library/DiscreteControlBlocks/ Discrete 1-phase PLLSixE2yXPq5SimPowerSystems/ExtraLibrary/DiscreteControlBlocks/Discrete 3-phase6ewMyirQFL PWM GeneratorSimPowerSystems/ExtraLibrary/DiscreteControlBlocks/Discrete 3-phase Programmable SourcekavU42VRUsSimPowerSystems/PowerElectronics/Three-LevelBridge SimPowerSystems/Extra Library/Three-PhaseLibrary/Three-phase Linear Transformer12-terminalsy6v3ALoS89 SimPowerSystems/Elements/3-Phase Parallel RLC LoadSimulink/SignalRouting/Bus CreatorSimPowerSystems/Connectots/Bus Bar <thin horiz)Simulink/Sinks/Terminator模块简介:Terminator终端设备Bus Creator用于将多路信号在同一个示波器界面上显示。
示波器scope由于本次实验的模型将会输出大量的脉动波形,这时需要修改示波器参数:双击示波器,然后再单击图标,打开示波器修改参数。
单击Datahistory<数据历史)将Limitdatapoint tolast<极限数据点)修改为“500000”下一个实验也是这样修改,将不在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