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课程课件 水分子的变化 课件 (第二课时)

初中化学课程课件 水分子的变化 课件 (第二课时)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二、水的合成
2021/11/8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氢气的燃烧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 子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2.了解物质的两类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会区分简单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化合反应,并对学过的典型的反应进行分类。 2.会区分简单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 改变了,而原子没有改变。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 组合成新的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021/11/8
14
探究三: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34页最后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1.什么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举例说明。
(5)冰能变成水,水能变成水蒸气 (6)氧 气能够支持燃烧
2021/11/8
17
2.将从海水中获得的氯化镁电解可以得到金属 镁和氯气。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密度 小、硬度小的性质。镁在空气中点燃能与氧 气反应,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同时生成 氧化镁。
上述叙述中,描述的是镁的物理性质的 有银白色固体、密度小、硬度小,
如:可燃性、助燃性、腐蚀性、活泼性等
2.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举例说明。
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熔点、 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
2021/11/8
15
变化是一个过程,性质是一个静止的属性。变化 由性质决定,性质在变化中表现出来。
如:蜡烛在燃烧是化学变化,而蜡烛能燃烧是化学性质; 酒精挥发是物理变化,酒精易挥发则是物理性质
描述镁的化学性质的有 能与氧气反应 。

水分子的变化

水分子的变化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一、水的分解1.实验原理:水在通直流电的情况下,生成氧气和氢气。

化学方程式:2H2O2H2↑+O2↑2.实验装置、3.实验现象:电源的正负极产生气泡;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2。

4.实验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注意:电解水的实验接通的是直流电,而非交流电。

水的导电性很弱,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ON或稀硫酸。

水在通直流电的情况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不能错误的认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二、水的合成1.实验原理:氢气在空气中点燃,生成水。

化学方程式:2.实验装置:3.实验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烧杯壁上凝结有水雾。

4.氢气的用途:氢气由于其制取原料丰富,热值高,无污染,所以氢气是一种理想的高能燃料。

5.氢气如果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在点燃氢气之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试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如果听到声音很小,说明氢气比较纯,如果听到尖锐的报警声,氢气不纯。

三、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1.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一变多”2.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多变一”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出来的性质称为该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物质的熔点、沸点、颜色、状态、位置等。

2.化学变化: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毒性、酸碱性等。

区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关键是看物质的性质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3.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联系和区别联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应了物质的性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水分子的变化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水分子的变化课件

2021/12/10
第十六页,共三十二页。
要点一 水的电解 1.产物:正极为氧气,负极为氢气,且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可以简
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2.结论:水通电分解(fēnjiě)生成氢气和氧气,由此可以推断水由氢、 氧元素组成。
2021/12/10
第十七页,共三十二页。
3.易错提醒: (1)电解水过程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而非质量比。 (2)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纯净(chúnjìng)物,而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 成的混合物。
第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4.下面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说明水可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电解的文字(wénzì)表达式:水→氢气+氧气 D.若产生氢气的体积为5 mL,则产生氧气体积为10 mL
2021/12/10
第十三页,共三十二页。
【解析(jiě xī)】选A。该实验证明水可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在通电
1.氢气(qīnɡ qì)在空气中燃烧:
(1)现象。
2021/12/10
发烫
放热
第五页,共三十二页。
水雾
淡蓝
(2)文字表达式:___氢__气__(_q_ī_nɡ__q_ì)_+_氧__气点__燃___。 水
2.化合反应: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的
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yǐshàng)的物质
2021/12/10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二页。
【解析】根据性质中通常有“能”或“可以(kěyǐ)”或“易”“会” “难于”“有”等词语,可判断出(1)是性质的描述,“受热分解”是化 学变化,因此(1)是化学性质的描述;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 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等属于物理性质,(2)和(4)所描述的内容都是 由感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出的,所以属于物理性质;(3)和(7)描述的是有 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5)中的木棒折断是物质形状的改变,属 于物理变化;(6)中的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

第二单元第二节_水分子的变化

第二单元第二节_水分子的变化

一、电解水 1.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气泡,两侧 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中间管内 液面上升,正负电极产生的气体 体积比为1:2 2.正极上产生无色的气体能使带 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 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正氧负氢 氢二氧一
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 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1.正极的气体是氧气(O2);负极的气体 是氢气(H2) 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3.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练习] 下图是某同学自己设计的装置: 用大塑料瓶子截去瓶底,留瓶口一段约 8cm~10cm,瓶口配一胶塞由里往外塞 紧。A、B两极是用镀铬曲别针伸直做成, 由塞子露头处连接导线。试回答:
(1)其所用电源为 直流 电,由图可知 A端为 正 极。 (2)当A端相连接的试管中得到的气体 是 氧气 ,可用 带火星木条 来检验。 (3)如果与B端气体的体积为8mL, 则与A端气体的体积为 4 ml 。
氢气 + 氧气
A、镁 + 氧气 B、氧化汞
加热
点燃
点燃
氧化镁
汞 + 氧气
碱式碳酸铜 C、
加热
氧化铜 + 二氧化碳 + 水
(分解反应子构成的。
3、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 (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
子不能再分。
5、化学变化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 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 . . . . . (化学变化的实质)
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
问题思考:
根据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请从宏观和 微观两个方面说出你获得的信息(3至4条)
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氢分子 是由氢原子构成的;
3、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课件(粤教版化学)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课件(粤教版化学)
生,两支玻璃管内的液面__降_落_____。
②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降落较多的玻璃管尖嘴 图2-2-1 处,慢慢打开活塞,发现__管_内__的_气__体__被_点__燃_____。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③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降落较少的玻璃管尖嘴处, 慢慢打开活塞,发现__带__火_星__的__木_条__复_燃___。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继续探究2] 产生的反应具有什么特征?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像这样同一种物质生成两 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应。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知识点4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4. 阅读下列文字后用数字序号填空。 ①常温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②通常,水在0 ℃时结冰, 在100 ℃时沸腾 ③4 ℃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 g/cm3 ④在通 电或温度超过1000 ℃时,水能够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⑤水能 够溶解食盐、糖等多种物质 其中,描述水物理性质的是__①_②__③__⑤___;描述水化学性质的是 ___④______。
(2)此实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①水分子是由_____氢_原__子_和__氧__原_子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②___原__子_的__种_类__在__化_学__变_化__前__后_不__变_(_合__理_即__可__) _____________。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知识点2 水的合成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核心应用]
核心一 水的分解
例1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直接视察到的现象是( D ) A.水分子是由氢、氧两种原子组成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优秀课件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优秀课件

上述两个实验说明: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时,分子改变了,而原子没有改变.
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复原性、稳定性。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 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 密度、熔点、沸点等。
愿:
课堂上对知识的分解,课下 要化合成强大的知识宝库!
化合反响:
像氢气和氧气反响生成水这样,由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响, 叫做化合反响
A+BLeabharlann AB水 通电 H2O
氢气 + 氧气
H2
O2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H2 O2
H2O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
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 学反响。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化 学反响。
分解反响
化合反响
氢气燃烧的结论:
1.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和空气 中的氧气发生反响生成了水 2.氢气燃烧放出了大量的热。
文字表达式: 氢气 +氧气 → 水
〔H2 O2 H2O )
氢能源的利用
氢气是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
氢能源汽车
试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氢分子和氧分子是怎样变成 水分子的?
氢气 +氧气 → 水
〔H2 O2 H2O )
AB A + B
第 2 课时 水的合成
创设问题
从电解水的实验中我们看到,氢气可以被点燃。这是氢气和空气 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响,反响的结果是不是还能生成水呢?
实验探究2-3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氢气燃烧的现象:
1. 发出淡蓝色火焰 2. 放出热量
3.〔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优秀课件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优秀课件

2、下列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C )
A 碳酸钙 → 氧化钙+二氧化碳 B 碳酸氢铵→ 氨气+水+二氧化碳 C 氧化钠+水→ 氢氧化钠 D 铜绿→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3、下列关于各种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B)
A、把糖和水混合是化合反应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是分解反应 D、黄泥水经过过滤分成泥和水是分解反应
六、物质的性质:
•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
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 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吸 附性等。
•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性质。
如:铁能生锈、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 绿、煤和木柴能燃烧、氧化性、还原性等
请同学们通过讨论准确指出,哪一个是 物理性质,哪一个化学性质?
课堂总结
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在知识、
实验、自己的体会等方面有哪些 收获呢?互相说一说吧!
实验操作过程如下图:
活动三、观察氢气的燃烧 氢气的燃烧
现象: 1.燃烧放热,发出淡蓝色火焰
2.(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文字表达式:
点燃
氢气 +氧气 → 水 (H2 O2 H2O )
氢能源优点:
热值高,燃烧无污染
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__蓝__色_ 色火焰,罩在火焰上方干冷的烧杯壁上 有水雾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 烧又生成水,这说明水是由__氢__、__氧_元__素__组成 的。
木材燃烧
氧气可以助燃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课件 PPT《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共18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课件 PPT《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共18张PPT)
火焰呈什么颜色?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什么物质?怎样验证?
现象
燃烧,发出淡蓝色 火焰;烧杯内壁出 现无色液滴。
结论
水是由氢、氧两 种元素组成。
点燃
氢气+氧气

三、水的合成
像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这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 应,叫做化合反应。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改变了,而原子没有改变。
再见
如果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检验时,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时,需要用拇指堵 住试管口一会儿。
三、水的合成
点燃氢气前要验纯,那么如果点燃不纯的氢气会怎么样呢?
以上图片是视频截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视频“点燃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
三、水的合成
3.氢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4-5】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火焰的颜色。然后在火 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过一会儿,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三、水的合成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物质的可燃性、稳定性、毒性、酸性、碱性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密度、 导热性、导电性等。
物质的变化是一种过程,而性质是物质本质的属性。
二、水的分解
水通电分解的微观解释:
像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这样,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 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三、水的合成
1.氢气的物理性质 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
以上图片是视频截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视频“点燃氢气肥皂泡”。
三、水的合成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做水的电解实验时,与电源正极 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能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电源负极 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氢气,能 燃烧,两者体积比为1:2
3.水的电解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反馈练习一
1.如图为验证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B 的是( )
A.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 B.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D.试管2中产生的是氧气
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
2.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而原子不能再分。 4.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2.能从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c )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水中含有氢气和 氧气 ;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 不可再分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二、水的合成
现象:
1.纯净的氢气燃烧放热,发出 淡蓝色火焰
2.(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
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文字表达式:
提出问题: 水通直流电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我的猜想: 水通电后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 化学变化。
我的验证:
1、用燃着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快的玻璃 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所发生的现 象。 气体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2、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慢的 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所发生 的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子不能再分
C.原子是最小粒子 D.原研究发现,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 照射二氧化碳直接产生,该化学反应模型如上图
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发生了改变。 C.该反应可以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而原子不能再分。 D.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方法
由一种物质生成 两种或两种以上 其它物质的化学 反应,叫做分解 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物质生成另 一种其它物质的 化学反应,叫做 化合反应。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点燃
镁+氧气 氧化镁
知识梳理一
1.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产生了 氢气和氧气,是化学变化,文字表 达式为: 属于分解反应 水 通电 氢气 +氧气
2.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C )
A、食盐水——水+食盐 B、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 C、氧化汞——汞+氧气 D、氢气+氧气——水
在直流电作用下,水 分子发生了改变,生 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而氢原子和氧原子没 有发生改变,只是重新 组合。
反馈练习二:
1、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 是 水分子 ,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氢原子 和 氧原子 ,生成的新粒子是 氢分子 和 氧分子 。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 可以再分, 原子 不能再分。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一、水的分解
实验探究: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实验内容:
在电解器的玻璃管 中注满水,并加入少量 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 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接通电源,观察两个电 极和两个玻璃管内液面 的变化?
实验现象:
两个电极都有气泡冒出,两侧玻璃管内液 面均下降,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 下降较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 下降较多,一段时间后,正负极管内气体体 积比为1:2
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并没 有发生改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再分成原子,原子重 新组合的过程。
我来畅谈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我还想知道……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B )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
氢气燃烧的微观图示
氢气点燃时,氢分子和氧 分子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水分 子,而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 生改变,只是重新组合。
知识梳理二
1.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化学变化和物 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宏观上是看物质是否改变, 微观上是看分子是否改变。 分子改变,物质改变,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 质的最小粒子
3.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
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结论错
误的是( D )
加热
加热
+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4.根据水分子的分解 示意图,请从宏观和 微观两个方面说出你 获得的信息(3至4条)
点燃
氢气 +氧气 → 水
(H2 O2 H2O )
结论: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 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水通电可以发生分解, 氢气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2.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 性质为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 味、密度、熔点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