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交底记录建筑组织设计施工项目方案建筑方案

合集下载

轻集料混凝土浇筑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轻集料混凝土浇筑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前言为确保轻集料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施工质量,现将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请所有参与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轻集料混凝土的特性及施工工艺,掌握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2. 仔细检查施工工具、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性能完好。

3. 根据施工图纸及施工方案,核对原材料、配合比,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4. 检查施工现场,确保道路畅通,场地平整,排水设施齐全。

三、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 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2.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并使用安全绳,防止坠落。

3. 严禁酒后作业,作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4. 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5. 严格遵循施工工艺,不得随意改变施工顺序和操作方法。

6. 电动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效操作证,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7. 严禁在施工过程中吸烟、饮酒、使用明火。

8. 严格按照材料配比进行搅拌,确保混凝土质量。

四、轻集料混凝土浇筑操作要点1.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止混凝土离析,保持混凝土均匀性。

2. 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模板、支架的稳定性,确保其安全可靠。

3.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浇筑速度,避免因浇筑过快导致混凝土离析。

4.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5. 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强度。

五、施工结束后的清理工作1. 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回收废旧材料。

2. 清理过程中,注意防止尘土飞扬,保护环境。

3. 检查施工现场,确保无安全隐患。

六、总结通过本次安全技术交底,希望大家能够充分认识到轻集料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施工质量。

如有疑问,请及时与项目负责人沟通。

全现浇结构轻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全现浇结构轻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全现浇结构轻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全浇注结构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由轻骨料和水泥浆料组成的混凝土,在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1.施工准备:检查施工图纸,了解施工要求和要点,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2.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好施工模板,并进行调整和固定,确保模板的平整和稳固。

3.防水处理:在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防水处理,以防止水泥浆料泄漏或吸收到模板中。

4.骨料分类:按照设计要求,对轻骨料进行筛分和分类,以便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

5.混凝土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实际情况,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胶比和骨料比例。

6.水泥浆料配制:将水和水泥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成为水泥浆料。

7.骨料浆料配制:将轻骨料和水泥浆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成为骨料浆料。

8.施工控制: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控制混凝土的浇注速度和浇注厚度,避免出现渗漏或堆积现象。

9.浇注方式: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选择适当的浇注方式,可以采用自由浇注、振捣浇注等方式。

10.振捣处理:在浇注完成后,使用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处理,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11.表面处理:在混凝土初始硬化后,进行表面处理,可以采用打磨、抹灰或喷涂等方式,使其具有平整和光滑的表面。

12.养护处理:对浇注完成的混凝土进行养护处理,包括保湿、覆盖保护、避免冷却等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总结起来,全浇注结构轻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包括施工准备、模板安装、防水处理、骨料分类、配合比确定、浆料配制、施工控制、浇注方式选择、振捣处理、表面处理和养护处理等。

只有严格按照要求操作,才能确保施工质量和混凝土的使用性能。

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施工方案

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施工方案

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1、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水泥:水泥的品种、标号、厂别及牌号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试验报告。

2.1.2砂:砂的粒径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砂中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级≥C30时,其含泥量应≤3%;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其含泥量应≤5%。

砂中泥块的含量(大于5mm的纯泥):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1%;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2%。

砂应有试验报告单。

2.1.3轻粗细骨料:劝粗细骨料(陶粒或浮石等)的品种、粒径、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轻粗细骨料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进场试验报告。

必须试验的项目有:粗细骨料筛分析试验;粗细骨料堆积密度;粗骨料筒压强度;粗骨料吸水率试验。

轻粗骨料的级配应符合表4-30的要求,其自然级配的空隙率不应大于50%。

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

其含泥量不大于2%。

轻粗骨料的级配表4-30轻砂细度模数不宜大于4.0,其大于5mm的累计筛余量不宜大于10%(按重量计)。

轻粗细骨料的堆积密度,轻粗骨料的筒压强度及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轻砂和天然轻粗骨料的吸水率不做规定;其它轻粗骨料的吸水率1h 不大于22%。

2.1.4水:宜采用饮用水。

其它水质必须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的规定。

2.1.5外加剂:所用轻骨料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生产厂家及牌号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外加剂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使用说明,并应有有关指标的进厂试验报告。

国家规定要求认证的产品,还应有准用证件。

(整理)轻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整理)轻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以天然多孔轻骨料或人造陶粒作粗骨料,天然砂或轻砂作细骨料,用硅酸盐水泥、水和外加剂(或不掺外加剂)按配合比要求配制而成的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的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具有密度小、保温性好、抗震性好,适用于高层及大跨度建筑。

轻骨料混凝土按细骨料不同,又分为全轻混凝土和砂轻混凝土。

[1]采用轻砂做细骨料的,称为全轻混凝土;由普通砂,或部分轻砂做细骨料的,称为砂轻混凝土。

中文名称:轻骨料混凝土英文名称:light aggregate concrete定义:由天然轻骨料(如浮石)或人造轻骨料(如陶粒)或工业废料轻骨料(如矿渣珠)加水泥和水拌制成的重度小于18—19.5kN/m3的混凝土。

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筑材料(二级学科);建筑材料(水利)(三级学科)轻骨料混凝土的组成材料(1)水泥一般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及粉煤灰水泥。

(2)轻骨料轻粗骨料——粒径在5mm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8/m^3;轻细骨料——粒径不大于5mm,堆积密度小于1200k8/m^3。

轻骨料按原料来源分有三类:①工业废料轻骨料——如粉煤灰陶粒、膨胀矿渣珠、自燃煤矸石、煤渣及其轻砂。

②天然轻骨料——如浮石、火山渣及其轻砂。

③人造轻骨料——如页岩陶粒、黏土陶粒、膨胀珍珠岩骨料及其轻砂。

轻骨料的堆放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轻骨料应按不问品种分批运输和堆放,避免混杂。

②轻粗骨料运输和堆放应保持颗粒混合均匀,减少离析。

采用自然级配时,其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m,并应引方止树叶、泥土和具他有害物质混入。

③轻砂在堆放和运输时,宜采取防雨措施,在气温5℃以上的季节施工时,可根据工程需要,对轻粗竹料进行预湿处理。

预湿时间可根据外界气温和来料的自然含水状态确定,一般应提前半天或一天对骨料进行淋水、预湿,然后滤干水分进行投料。

在气温5℃以下时,不宜进行预湿处理,(3)水要求同普通混凝土。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地点:工地施工现场主持人:XXX参会人员:施工队伍全体成员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1施工方案交底1)根据项目要求及相关规范要求,施工方案应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浇筑施工工艺、施工设备选择等内容。

2)施工方案应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并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批。

3)施工方案应向全体参与施工的工人进行详细交底,并强调操作规程和安全事项。

1.2设备与工具准备1)确保施工所需要的设备、工具齐全,并进行运输、存放有序。

2)设备和工具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定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可靠。

3)对于初次投入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应进行实地演练,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正确使用。

1.3施工场地准备1)清理施工场地,清除障碍物,并确保场地平整、无积水。

2)设立施工安全警示标志,并设置必要的警示牌。

3)准备好必要的施工模板和支撑材料,并进行检查,确保质量合格。

4)为工人提供充足的安全防护用品,并进行相应培训,确保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二、混凝土浇筑工艺交底2.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

2)配合比设计应详细交底给施工人员,包括各种材料的种类、用量、调配方式等。

2.2混凝土浇筑工艺1)浇筑前,应进行现场检查,并保证模板安装牢固、板面规整。

2)确保施工现场有足够的混凝土供应,并具备混凝土搅拌设备的完好性。

3)根据混凝土的性质和施工要求,确定浇筑方式和施工工艺。

4)浇筑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浇筑高度和浇筑速度,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5)施工工艺应注意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避免浇筑不及时或过早浇筑。

6)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其进行整平、振捣、抹光等处理,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

三、施工现场安全交底3.1个人安全意识培养1)施工现场工人应具备必要的安全培训,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

2)提高工人对危险因素的辨识能力,加强安全意识培养。

3.2安全规章制度交底1)全体施工人员应熟悉并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章制度。

混凝土安全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混凝土安全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混凝土安全施工技术交底记录一、工程概况本次施工任务为混凝土施工,施工地点为XX工程,包括地下车库、地下室和地面平台等区域。

本次施工计划采用XX混凝土标号进行施工,施工单位为XX公司,施工工期为XX天。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施工前需对施工区域进行彻底清理,确保施工场地无杂物,地面平整清洁。

2.需要检查所有施工用具和设备是否完好,并确保施工用具和设备符合国家标准。

3.施工人员需进行岗前培训,了解施工安全技术要求、操作规范和施工方法。

三、施工材料及设备准备1.混凝土材料:按照设计要求提前准备混凝土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外加剂等。

2.施工设备:包括搅拌机、输送泵、浇注机、泵送管道等水泥搅拌设备。

3.安全设备:包括防护帽、安全带、安全网、安全防护眼镜等。

四、施工工艺及控制措施1.施工准备:清理施工区域,搭建脚手架和临时围挡。

确保施工区域通风良好,施工人员有良好的视野和操作空间。

2.搅拌混凝土:将所需材料按照设计配比投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

搅拌时间应符合混凝土技术要求,搅拌过程中要保持机器稳定运行,防止混凝土分离或团聚。

3.输送混凝土:使用输送泵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输送到施工现场。

需调整输送泵的流量和压力,确保混凝土均匀输送,避免堵塞或泄漏。

4.浇注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将混凝土均匀浇注到施工区域中。

浇注过程中需协调好操作人员和设备,保持浇注顺畅、均匀、持续。

5.养护混凝土:防止混凝土过早开裂,需在施工后进行养护。

养护期间,需保持施工区域湿润,避免日晒雨淋。

五、施工安全措施1.安全防护:施工人员需穿戴好安全帽、安全鞋、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装备。

高处作业需戴安全帽、安全带,并确保脚手架搭建牢固。

2.环境卫生:施工现场需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堆放和淤泥积水,防止滑倒、绊倒等意外事故。

3.机械安全:施工设备运行过程中需保证稳定,避免设备故障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4.材料安全:施工过程中需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检查,确保材料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编制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施工技术方案

编制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施工技术方案

编制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施工技术方案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以轻骨料为主要骨料的混凝土材料,具有重量轻、保温隔热、吸音等优点。

本文将编制一份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施工技术方案,详细介绍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一、施工工艺流程轻骨料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拌合、浇筑、养护等步骤。

1.原材料准备:(1)轻骨料:选择适宜的轻骨料,如膨胀珍珠岩、轻骨料砖等,按设计要求进行筛分和称量。

(2)粘结剂:选择适宜的水泥和外加剂,按设计要求进行称量。

2.拌合:(1)将轻骨料放入搅拌机,逐次加入粘结剂。

(2)按设计要求控制水灰比,搅拌至均匀。

3.浇筑:(1)按设计要求确定浇筑工艺,确保施工平整、结实。

(2)针对大面积浇筑,可采用小段小面积连续施工,避免浇筑浆液流失。

4.养护:(1)浇筑结束后,立即进行养护,包括水养护、保温等措施。

(2)养护期间,避免外部冲击和过早负荷。

二、质量控制为确保轻骨料混凝土的质量,需要严格控制施工中的各项参数。

1.原材料质量控制:(1)检验轻骨料的质量,包括粒径、密度、吸水率等指标。

(2)检验水泥和外加剂的质量,包括标称强度、含水率等指标。

2.施工配合比控制:(1)按设计要求确定水灰比,控制拌合过程中水的用量。

(2)严格控制骨料与水泥的配比,确保混凝土拌合均匀。

3.施工工艺控制:(1)搅拌时间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不得过长或过短。

(2)浇筑工艺要合理,确保混凝土均匀浇筑、排气顺畅。

4.养护控制:(1)养护期间定期检查混凝土的硬化情况。

(2)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水养护、保温等措施。

三、安全措施在轻骨料混凝土的现场拌制施工中,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施工质量。

1.施工现场安全:(1)设置合理的施工区域,明确标识警示标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设备和工具,确保使用的器材安全可靠。

2.人身安全:(1)施工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并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项目名称:
深圳市某住宅小区
日期:
2021年7月1日
参与人员:
- 项目经理:李先生
- 现场监理:张先生
- 建筑队长:王先生
- 施工队员:全体施工队员
交底内容:
1. 施工队员明确各自分工,了解工期要求和计划安排,并严格按照计划施工。

2. 关于混凝土浇筑:应根据图纸要求进行整体浇筑,不得拆分为小块,保证整体性。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按照要求进行模板支撑
和预埋件的预留。

对于过长或高度较高的构建部位,应采取适当的混凝土爬坡施工方法。

浇筑后应及时检查表面平整度、压实度和垂直度等质量要求,以及混凝土是否渗漏和捣实是否均匀。

3. 关于砼龙骨、构造柱和楼板的施工:在龙骨、柱和楼板的浇筑中,应特别注意其它施工队的协调配合,保证各种施工规范不得违反图纸和图纸异议处理结果,不得擅自变动。

在上一层浇筑时,下一层龙骨应全部浇筑完毕,吊装前必须完成现场质量检查,并按操作规程严格操作。

其它注意事项
在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生产措施和环保措施的落实,严格规范施工队人员的行为。

特别是在夜间施工时,应增加照明设备和保证施工队员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纯泥):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1%;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2%。砂应有试验报告单。
2.1.3轻粗细骨料:劝粗细骨料(陶粒或浮石等)的品种、粒径、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
求。轻粗细骨料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进场试验报告。必须试验的项目有:粗细骨料筛分析试验;粗细骨
料堆积密度;粗骨料筒压强度;粗骨料吸水率试验。
半自动上料时,需调整好斗门开关的提前量,以保证计量准确。
轻粗细骨料计量的允许偏差≤±3%。
3.3.2水泥计量:采用袋装水泥时,必须按进货批随机抽查计量。一般对每批进场的水泥应抽查10
袋的重量,并计算平均每袋的实际重量。小于标定重量的要开包补足,或以每袋水泥实际重量为准,调
整粗细骨料、水及其它材料的用量,按给定配合比重新确定每盘施工配合比。采用散装水泥时,应每盘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水泥:水泥的品种、标号、厂别及牌号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水泥应有出厂合格
证及进场试验报告。
2.1.2砂:砂的粒径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砂中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级≥
C30时,其含泥量应≤3%;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其含泥量应≤5%。砂中泥块的含量(大于5mm
交底单位 交 底 人
接收单位 接 收 人
工程名称
技术交底记录
10月15日
节能大厦
分部工程
施管表5 主体结构
分项工程名称
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施工单位ຫໍສະໝຸດ 交底内容:轻粗









4-
30的要求,其自然级配的空隙率不应大于50%。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其含泥量不大于2%。
轻粗骨料的级配 表4-30
工程名称
技术交底记录
10月15日
节能大厦
分部工程
施管表5 主体结构
分项工程名称
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
施工单位
交底内容: 1、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3 -2002
设备。现场试验器具,如坍落度测试设备、试模等。 2.2作业条件:
交底单位 交底人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内容:
接收单位 接收人
技术交底记录
10月15日
节能大厦
分部工程
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
施工单位
施管表5 主体结构
2.2.1试验室已下达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并将其转换为每盘实际使用的施工配合比,并公布于搅 拌配料地点的标牌上。
2.2.2所有的原材料经检查,全部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所提出的要求。 2.2.3搅拌机及其配套的设备应运转灵活、安全、可靠。电源及配电系统符合要求,安全可靠。 2.2.4所有计量器具必须有检定的有效期标识。地磅下面及周围的砂、石清理干净,计量器具灵敏 可靠,并按施工配合比设专人定磅。 2.2.5管理人员向作业班组进行配合比、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交底。 2.2.6需浇筑轻骨料混凝土的工程部位已办理隐检、预检手续,轻骨料混凝土浇筑的申请单已经有关 管理人员批准。 2.2.7新下达的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的工作已进行并符合要求。 3、操作工艺 3.1基本工艺流程(见后附图): 3.2原材料的堆放与贮存; 3.2.1轻粗骨料应按粒级堆放,且应有防雨和排水措施,以防止含水率变化。混合粒级堆放时,堆料 高度一般不宜大于2m,以防大小颗粒离析,级配不均。若与普通骨料混合使用时,应使轻重骨料分别贮 放,严禁混杂,以保证配料准确。 3.2.2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应贮放于防雨、防潮的库房,以防止水泥硬结,掺合料含水率变化, 粉状外加剂失效,液体外加剂浓度变化。 3.3原材料计量与抽检计量: 3.3.1轻粗细骨料计量:宜采用体积计量,亦可采用重量计量,但必须严格检测骨料的含水率,去除其规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98-2000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9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GJ53-9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J119-88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JGJ12-99
筛孔尺寸
圆球型的及单一料级 普通型的混合级配 碎石型的混合级配
累积筛余 按重量计(%)
Dmin(5) ≥90 ≥90 ≥90
1/2dmax(10) 不规定 30~70 40~60
Dmax(20) ≤10 ≤10 ≤10
2dmax(2×20) 0 0 0
轻砂细度模数不宜大于4.0,其大于5mm的累计筛余量不宜大于10%(按重量计)。 轻粗细骨料的堆积密度,轻粗骨料的筒压强度及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轻砂和天然轻粗骨料的吸水率不做规定;其它轻粗骨料的吸水率1h不大于22%。 2.1.4水:宜采用饮用水。其它水质必须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的规定。 2.1.5外加剂:所用轻骨料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生产厂家及牌号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外 加剂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使用说明,并应有有关指标的进厂试验报告。国家规定要求认证的产品,还应 有准用证件。外加剂必须有掺量试验。 2.1.6混合材料(上前主要是掺粉煤灰):所用混合材料的品种、生产厂家及牌号应符合配比通知单 的要求。混合材料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使用说明,并应有进场试验报告。混合材料必须有掺量试验。 2.1.7主要机具:砂轻混凝土宜优先采用强制式搅拌机,也可采用自落式搅拌机。全轻混凝土应采用 强制式搅拌机。计量设备一般采用磅秤或电子计量设备。水计量可采用流量计、时间继电器控制的流量 计或水箱水位管标志计量器。上料设备如双轮手推车、铲车、装载机及粗、细骨料贮料斗和配套的其它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交 底 人
接 收 人
技术交底记录
10月15日
施管表5
工程名称
节能大厦
分部工程
主体结构
分项工程名称
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
施工单位
交底内容: 定含水率以外的水的重量,以保证配料准确。普通砂采用重量计量。体积计量时,必须使用专用计量手
推车或专用体积计量器,每盘要严格计量。
采用重量计量,使用手推车时,必须车车过磅,卸多补少。有贮料斗及配套的计量设备,采用自动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