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第一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测试题3

第一单元测试题3

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07年7月1日,全国各地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周年.A,8 B,9 C,10 D,112,下列行为属于负责任做法的是:A,李刚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学生B,小月经常上学迟到C,小春骑自行车闯红灯D,小东经常在背后说别人坏话3,小明今天是值日生,由于学校要有一场非常重要的篮球赛,小明草草地把地扫了一下,连垃圾都不收就去看比赛了.小明的做法: A,是责任心不强的表现B,有特殊情况,可以理解C,要受到法律的制裁D,没人看见,无所谓4,不能体现公民有社会责任感的语句是:A,下天兴亡,匹夫有责B,先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5,"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句谚语告诉我们:A,个人利益为集体利益提供保障B,没有团结就没有社会的安定C,承担责任是每个公民的义务D,集体利益为个人利益提供保障6,2006年11月4日,北京大学奥运会志愿者骨干培训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参加奥运会志愿者活动,其重要意义在于:A,可以抓住机遇,赚很多外国人的钱. B,只求付出,不求收获.C,履行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D,可以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 7,"你最大的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易卜生语)."这句话对你的启示是:A,人生最重要的责任莫过于让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B,人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好自己的事,对自己负责.C,只要是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就不在乎别人说什么.D,提高自身素质,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8,人们如果不承担许许多多的责任,其后果是:①得不到人们的信任②受到法律的惩罚③受到大众的谴责④不会有多大的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北京同仁堂上海分店的一名普通营业员小周,由于工作疏忽,给顾客报错了服药的剂量.发现出错后立即在《新民晚报》上登出紧急寻人启事,及时找到了那位买药的顾客,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事故.小周的行为表明:A,他怕领导知道了开除他.B,他敢于承认错误,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这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C,他胆小怕事.D,他不知道灵活机智地处理问题.10,古语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是一个人:A,讲义气的表现B,自尊的表现C,信守诺言,敢于负责的表现D,自信的表现11,有人对世界100名各领域中的杰出人士作了问卷调查,其中61人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最喜欢的,至少不是心目中最理想的.之所以取得辉煌业绩,除了聪颖和勤奋之外,是责任感创造了奇迹.这份调查说明了:A,获取成功跟兴趣爱好,智力因素没有必然的联系.B,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不一定能取得成功.C,无论何种岗位,只要有了责任感就能成就一番事业.D,凡应该做的事,不管是否自愿,只要尽责尽力,同样可以做得很出色.12,海口反扒志愿队员小李抓住了扒窃老王钱包的小偷,使得老王财物失而复得,而当小李要求老王跟他一同到派出所作证时,老王却悄悄地溜走了.对这件事情,你的看法是:①老王财物没有损失,没必要去作证②老王的行为会助长小偷的器张气焰③老王的所作所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④老王懂得自己保护自己,这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13,篮球明星姚明在打完美国篮球联赛(NBA)后,很快回到了国家队集训,他说:"国家队的比赛任务我会无条件服从."姚明的行言表明:①公民要以国家利益为重②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③作为人才要有较高的道德水平④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并不矛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4,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人问杨利伟如何看待航天员这个职业,杨利伟说:"在飞天的征程中充满着风险,但征服太空是航天员的神圣使命,为了国家的航天事业,我们要时刻准备奉献和牺牲."这体现了杨利伟:①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②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③信守承诺,勇担过错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5,自觉承担责任,就是学会:A,反思自己的责任. B,拒不承认自己的责任.C,可以承认错误,但不承担责任. D,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二,简答题(共20分)16,在日常生活中,你肯定会承担着许多不同角色的责任,请你列举你在不同角色中"信守诺言"的三个例子.(10分)17,中国女排在第28届奥运会上,通过顽强拼搏,获得冠军.赛后,记者采访队长冯坤时说:"你今天表现得非常出色……",冯坤却说:"今天我们全队的每个人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才会有这样的好成绩."这说明了什么道理(10分) 三,辨析题(15分)18,有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此你是否认同并说出理由.四,材料分析题(共30分)19,假如你所在的九年级(X)班,班上的许多同学只关心自己的学习,很少有人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上课时经常有人讲话,影响老师上课,卫生打扫马虎,教室脏乱,流动红旗从来没有得过.(12分)(1)为什么我班没有得过流动红旗(6分)(2)如何改变我班的这种状况(6分)20,对于父母陪读,特别是高中父母陪读这种现象,社会上一直众说纷纭.赞成者多从为学生减轻压力,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以利于升学的角度出发.反对者异口同声地认为:抱着的孩子长不大.从根本上说,陪读不是一种好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也许有许多复杂的社会原因,但肯定也会有来自家庭教育的问题.(18分)(1)你认为陪读有哪些危害(4分)(2)反对陪读者的声音告诉我们,要让孩子勇于承担责任,要自立自强.我们选择自立自强的人生应怎么做(8分)(3)一旦我们选择自立自强,自己承担责任,我们有哪些回报(6分)九年级政治(人教版)第一单元统测试题答案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答应帮同学补习功课,如期兑现;周六出去玩,答应妈妈准时回家,果然没有让妈妈担心;主动说帮老师统计考试成绩,后来真的去帮老师忙了等等.(只要符合题意即可)17,说明个体与集体相互依存;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有无穷的力量.三,辨析题(15分)18,答:我不认同这种观点今天,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履行社会责任,从来不言代价与回报.他们可以把自己并不宽裕的生活费挤出一部分捐出来,只因为有更需要的人;他们可以将青春的热情播撒在边远的山村,只因为那里有孩子朗朗的读书声;他们可以为保护珍贵的野生动物与偷猎者周旋,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正因为有他们在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他们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四,材料分析题(30分)19,(1)同学们缺乏责任感,集体观念淡薄,没有主动地承担自己的责任.(6分)(2)每个同学应该认清自己的责任,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付出努力.(6分)(答案言之有理,意思正确均可给满分)20,(1)陪读使一些孩子没有基本的生活能力,不能独立面对问题.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4分)(2)要有勇气和信念,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作出最合理的选择,并义无返顾地担当起我们应负的责任.(8分)(3)例:我们会坚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形成良好的独立意识等.(6分) (答案言之有理,意思正确均可给满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菜畦qí讪笑shān确凿záo 瞬息shùnB.油蛉líng 秕谷bǐ涉足shè 伫立zhùC.收敛jiǎn书塾shú旋转zhuàn 襟上jīnD.蝉蜕tuì环谒hè 简陋lòu 脑髓suǐ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A.相宜陋丑瞬息人迹罕至B.确凿讪笑肿胀荒草萋萋C.书塾幽寂搏学来势凶凶D.瞬息嫉妒叮嘱骇人听闻3.下列加点字释义不完全正确的一组()(3分)A.轻捷(快)鉴赏(鉴定)来势汹汹(形容波涛的声音)B.渊博(深)总而言之(说)指挥倜傥(洒脱;不拘束)C.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缘故(原因)人声鼎沸(水开)D.嫉妒(忌妒)讪笑(嘲讽)荒草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4.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3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周树人——《朝花夕拾》B.《爸爸的花儿落了》——散文——林海音——《城南旧事》C.《丑小鸭》——寓言——安徒生——丹麦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歌——弗罗斯特——美国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3分)(1)他觉得非常悲哀,因为自己长得那么丑陋,而且成了全体鸡鸭的________对象。

(A.嘲笑B.嘲弄C.玩弄)(2)我看看老师,________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A.请求B.征求C.求取)6.下列各句中表述完全正确的一句是()(3分)A.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B.我从图书馆借了两本书籍。

C.我校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

D.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7.下列各句理解有误的一句是()(3分)A.“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这句话既说明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也说明学生对艺术兴趣的追求。

初一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体的最基本的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器官系统- 正确答案:A.细胞2. 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组成物质的是:- A.蛋白质- B.碳水化合物- C.核酸- D.植物细胞壁- 正确答案:D.植物细胞壁3. 植物细胞的主要特点是:- A.有紧密的细胞膜- B.有显著的细胞刚毛- C.有大中央空腔- D.有细胞壁- 正确答案:D.有细胞壁4. 下列器官对人体的排毒作用不正确的是:- A.肺- B.心脏- C.肝脏- D.肾脏- 正确答案:B.心脏5. 可以通过胎盘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A.鱼类-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正确答案:D.哺乳动物二、判断题1. 动物和植物的细胞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功能不同。

- 正确答案:是2. 人体细胞内含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

- 正确答案:是3. 植物与动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膜和细胞核。

- 正确答案:是三、填空题1. 我们的身体由 __细胞__ 组成。

2. __细胞膜__ 是细胞的保护层。

3.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多了一个 __细胞壁__。

4. 植物通过 __光合作用__ 吸收和利用阳光能量。

5. 我们的身体内有 __多个器官系统__,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四、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人体的排泄器官。

- 答:人体的排泄器官主要包括肺、肝脏和肾脏。

肺通过呼吸作用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肝脏通过分解和转化有毒物质,将其排出体外。

而肾脏则通过尿液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过剩的水分。

2. 人类与植物的排泄方式有何不同?- 答:人类的主要排泄方式是通过呼吸系统、肾脏和皮肤来进行排泄。

而植物则通过气孔呼吸、根系排泄和叶片排泄来进行代谢废物的排出。

3. 请简要介绍胎盘在哺乳动物中起到的作用。

- 答:胎盘是哺乳动物独有的特殊器官,它通过母体与胎儿之间的联系,进行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传递、排泄物的排出等功能。

《第1单元 长度单位》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共六套)

《第1单元 长度单位》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共六套)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测试试卷(一)一、我会填。

(1、2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28分)1.量较长的物体,通常用( )作单位,它可以用字母( )表示;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作单位,用字母( )表示。

2.在里填上“>”“<”或“=”。

34厘米43厘米40厘米4米100厘米1米1米50厘米99厘米20厘米1米3米300厘米3.一把学生用尺从刻度0到刻度4是( )厘米,从刻度6到刻度10是( )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 )是5厘米。

4.看图填一填。

(1)(2)回形针长( )厘米铅笔长( )厘米5.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床长2( ) 鞋长20( )大象高3( )小明高125( )二、我会选。

(每题2分,共10分)1.下面( )是线段。

①②③2.给出两个点,以这两个点为端点,能画( )条线段。

①1②2③33.( )的高度大约是18米。

①课桌②小猫③旗杆4.下面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①②③5.黄瓜的长度( )。

①比1米长②比1米短③和1米一样长三、我会数。

(下面的图形各由几条线段组成)(9分)四、我会画。

(6分)在距离2厘米处画一朵,4厘米处画一面,6厘米处画一根。

五、我会比。

(12分)运动会上,二(2)班四个小朋友参加了跳远比赛,他们的成绩分别如下:请给他们排好名次。

六、我会量。

(14分)七、我会解决问题。

(1题10分,2题11分,共21分)1.一根彩带包装礼盒用了4米,还剩16米,这根彩带原来长多少米?2.黑白两支铅笔,哪支铅笔较长?长多少厘米?答案一、1.米m 厘米cm2.< < => < =3.4 4 84.(1)3 (2)75.米厘米米厘米二、1.② 2.① 3.③ 4.② 5.②三、4 5 6四、略。

五、小明小刚小亮小强六、略。

七、1.16+4=20(米)2.黑铅笔长:7-4=3(厘米)白铅笔长:6-2=4(厘米)4-3=1(厘米)白铅笔较长,长1厘米。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8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0套)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8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0套)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8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0套)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检测题题号得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XXXɡxìbáo wùjìnɡjìyìnɡXXXlónɡzhào。

zhào yào。

fèi ténɡhénɡɡuàn jiānɡmiàn二、把这些字先换个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8分)沸____()杆____()梢____()栏____()滔____()津____()蓬____()你____()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9分)若()若()昂首()()()头()进漫()卷()人声()()震耳()()风()浪()()()奕奕()()抖擞四、选词填空。

(6分)继续陆续连续1、我()三次来到“鸟的天堂”。

2、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3、探险家们()来到人迹罕至的大峡谷。

镇静安静平静4、西湖的水很(),湖面像一面大镜子。

5、教室里真()。

6、洪水来了,XXX()地指挥大家撤离。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0分)1、林木和花卉生长在大峡谷里。

(把句子写具体)2、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改为陈述句:)3、妈妈说:“我给你买了一本好书。

”(改为转述句)4、他是四年级的学生。

(改为反问句)5、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缩句)六、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选一选,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4分)A、比方B、拟人C、夸张D、排比E、反问1、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吹走所有的尘埃;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每一片土地。

()2、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几只小鸟在树上欢乐的唱歌。

()4、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第⼀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每当学完⼀个单元,语⽂⽼师⼀定会给学⽣做语⽂单元试题,在语⽂第⼀单元考试前做份试题吧。

以下是⼩编给你推荐的七年级语⽂第⼀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语⽂第⼀单元测试题 ⼀、积累与运⽤(24分) 1、下⾯加点字注⾳全对的⼀项是( ) (2分) A、瞬间(sùn) 喧腾(xuān) 凝成(línɡ) B、训诫(jiè) 啜泣(cuò) 嶙峋(xín) C、骚扰(shāo) 辜负(ɡū) 茁壮(zhuó) D、伫⽴(zhù) 鹤唳(lì) 伶仃(línɡ) 2、下⾯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 (2分) A、⼼紧⾁跳头昏⽬眩 B、忍俊不禁蜂围蝶阵 C、盘虬卧龙⼩⼼冀冀 D、仙露琼桨恰然称快 3、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不正确的⼀项 ( ) (2分) A、那雪⽩的海潮啊,夜夜奔来/⼀次次漫湿了我枯⼲的⼼灵……(“漫湿”指⼼灵得到理想的滋润,不再⼲枯) B、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灰⼼丧⽓时(“前途茫茫”指⼈⽣道路上遇到重重困难,举步艰难) C、斜阳⾥,想起秋风的颜⾊,就宽恕了那烦⼈的聒聒。

(“宽恕”指终于放过了蝉。

) D、只见⼀⽚辉煌的淡紫⾊,像⼀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辉煌”指盛开的藤萝花⽓势⾮凡,⼀⽚灿烂。

) 4、下列对⽂章内容分析有误的⼀项是( )(2分) A、《在⼭的那边》这⾸诗叙述了⼀个⼭区孩⼦童年的幻想——对⼤海的热烈向往,长⼤后仍然不停地追求它。

B、《⾛⼀步,再⾛⼀步》是篇记叙⽂,回忆了“我”童年时⼀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涵了有关⾯对困难、战胜困难的⽣活哲理。

C、《紫藤萝瀑布》中⼀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了“我”,使“我”浮想联翩,原有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让“我”感悟到了⽣命的永恒。

D、《童趣》⼀⽂中作者将癞蛤蟆“驱之别院”的原因主要是癞蛤蟆是个“庞然⼤物”,年幼的作者被它吓着了。

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B.食物腐烂C.冰川融化D.高炉炼铁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B、天然气用作燃料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铜用于制造导线3、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4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食物腐烂B、汽油挥发工业上制取氧气C、酒精燃烧铁生锈D、水的电解干冰升华5、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雪糕慢慢融化B、吃进的食物被消化C、电灯泡通电发光D、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6、日常生活中下列做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C.火烧赤壁D.铁杵磨成针7、下列物质的用途只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铜丝用来做导线B.二氧化碳用来作灭火剂C.天然气用来作燃料D.稀硫酸用来制氢气8、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9、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规范的是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B、直接把鼻孔凑到试剂瓶口闻浓盐酸的气味C、用手拿着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D、在点燃氢气之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10、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A.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检验气体的纯度B.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C.通过口尝来确定实验室中某种试剂的味道D.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时先预热11、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蒸发结晶(B)检查气密性(C)滴管用后不洗涤(D)塞紧橡皮塞直接插回原瓶12、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 B.滴加液体 C.取用块状固体 D.稀释浓硫酸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1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15、图中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量取液体D.闻气体气味16、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

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蒸发操作时,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外焰加热B.取少量液体试剂时,滴管伸入试剂瓶内液体中,挤压胶头吸液C.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给液体加热时,需要移动试管,以防受热不均和液体冲出D.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都应放回原试剂瓶1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B、称取易潮解的药品时要垫上纸片C、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洗干净的试管内壁看不见固体药品附着1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5.1g(1g以下用游码)药品,称量后发现误将砝码和药品在托盘上的位置颠倒了,该同学实际称得药品质量为()A.5.3g B.5.1g C.5.0g D.4.9g19、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这篇关于⼈教版七年级上册语⽂第⼀单元测试题(带答案),是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基础知识积累与运⽤(33分)1、看拼⾳写字,或给划线字注⾳。

(10分)诱huò()训jiè()头晕⽬xuàn()bènɡ()溅宽shù()啜( )泣收敛()痴()想绽()开忍俊不禁()2、按要求填空。

(5分)①、,志在千⾥,,壮⼼不已。

②、《过故⼈庄》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③、《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

3、修改下列病句。

(4分)①、通过爸爸的⿎励,使我最终⾛下了悬崖。

②、中央⼯艺美术学院的每⼀个⼤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个出⾊的美术家。

4 、仿照⽰例,以灾区⼀个孩⼦的⼝吻给失踪的母亲写两句话。

(2分)⽰例:妈妈妈妈我深信你还活着我深信你还活着深信地震只能深信地震只能击碎钢筋⽔泥击不碎你坚强的⼼5、四川绵⽵地震灾区⼀位受伤学⽣转院来衢州治疗,你和⼩丽打算前去探望。

⼩丽准备送他⼀本《繁星•春⽔》,并在书的扉页写下了⼀段赠⾔: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冰⼼奶奶所营造的爱的海洋。

真爱的伟⼤、童真的圣洁、⾃然的美好,会让你微笑着⾯对未来,快乐⽣活。

你准备赠送⼀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在扉页写上⼀段赠⾔:(2分)6、综合实践活动。

(10分)国务院办公厅l⽉8⽇发出“限塑令”,规定从6⽉1⽇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将⼀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学校就此组织了⼀系列活动,请你也参与这⼀活动。

(1)【活动⼀:开展调查】“限塑令”⽣效⾸⽇,他们对某超市使⽤塑料购物袋及⽆纺布袋销售情况进⾏了调查,数据如下,请读表后答题。

(4分)时间塑料袋使⽤量(只) ⽆纺布袋销售量(只)5⽉25⽇(星期⽇) 10852 06⽉1⽇(星期⽇) 905 500①调查表反映的情况可以概括为⼀句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活动⼆:⼝语交际】在菜场调查时发现,仍有⼀些卖菜者在热情地帮顾客⽤塑料袋装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综合练习一、积累运用(共22分,1—6题各3分,7题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敕.造(chì)惫.懒(bèi)犄.角(jī)玷.污(zhān)B.便.宜(piàn)剽.悍(piāo)筵.席(yán)钟馗.(kuí)C.翠幄.(wò)两靥.(yàn)朱拓.(tuò) 蹉.跎(cuō)D.瘦削.(xuē) 偏裨.(bì)门槛.(kǎn) 龌.龊(wò)解析:A项玷(diàn);B项便(biàn);C项靥(yè),拓(tà)。

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形骸辨证法入不敷出循私舞弊B.寒暄金刚钻计日程功夸夸其谈C.翱翔烟幕弹唇枪舌箭前倨后恭D.沉缅暴发户甘拜下风举棋不定解析:A项“辨证法”应为“辩证法”,这是形同音同而误。

“辨证”是“辨明是非,改正错误”的意思,“辩”有“辩论”之意。

“循私舞弊”应为“徇私舞弊”,这是音同义近而误。

“徇”是“曲从”之意,“徇私”就是为了私情而做不合法的事。

而“循”是“遵守”“沿袭”等意思。

C项“唇枪舌箭”应为“唇枪舌剑”,这是音同而误。

“枪”“剑”在这里形容言辞的锋利,而“箭”作比喻义的时候,常作“快速”之意。

D项“沉缅”应为“沉湎”,这是音同形近而误。

“沉湎”有“沉溺”之意,而“缅”为“遥远”的意思,如“缅怀”“缅想”等。

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B.时贾赦之妻邢氏忙亦起身,笑回道:“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C.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D.她接着但是..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

解析:A项“态度”,指言行举止所表现出的神态,与现代汉语相同。

B项“便宜”,方便。

C项“形容”,指形体容貌。

D项“但是”,只是。

答案:A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B.我连愤怒的力气都没有了。

我只能用眼睛看着这使我愤怒到极点的一切。

我最愤怒的是那个司机。

C.“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不过我很痛心,把这鱼给杀了,他想。

D.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

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解析:D.冒号一般要一管到底,所以,第一个句号应改为分号。

答案:D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现在我根本不在乎什么旅店,这汽车这司机这座椅让我心安理得....。

我不知道汽车要到什么地方去,他也不知道。

B.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一是....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

C.这里是热带雨林,连绵不绝,地老天荒....,到处是蛇蝎毒瘴,令人望而生畏。

D.令人大惑不解的是,为什么这样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遭到破坏竟无人问津....?解析:B.百无一是:每事必错。

文中应为“百无聊赖”。

C.地老天荒:①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②犹言地为之老,天为之荒,形容极其感人;③谓改朝换代。

D.无人问津:没人探问渡口。

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

答案:A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四叔一知道,就皱一皱眉,道:“这不好。

恐怕她是逃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

此后大约十几天,大家正已渐渐忘却了先前的事,卫老婆子忽而带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进来了,说那是祥林嫂的婆婆。

A.她诚然是逃出来的,这推想不多久就证实了B.这推想不多久就证实了:她诚然是逃出来的C.不多久,就证实了这推想:她诚然是逃出来的D.她诚然是逃出来的,不多久,这推想就证实了解析:B、C两项在表达上缺乏力度,A项后半句显得平淡。

答案:D7.把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满纸荒唐言,____________!都云作者痴,____________。

(《红楼梦》)(2)____________,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____________?(曹雪芹《葬花吟》)解析:注意扩大对《红楼梦》的课外阅读。

答案:(1)一把辛酸泪谁解其中味(2)花谢花飞花满天落絮轻沾扑绣帘二、阅读鉴赏(34分)(一)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8—12题。

(18分)(1)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

(2)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

(3)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

(4)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扫除得干干净净了。

(5)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6)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8.下面词语分别指代的内容,全都正确的一项是(4分)()①尘芥堆:指社会底层。

②陈旧的玩物:和祥林嫂一样命运悲苦、贫穷受辱的人。

③活得有趣的人们:指像柳妈那样嘲笑祥林嫂的人。

④无常:这里指阴间里拘魂的鬼怪。

⑤无聊生者:像祥林嫂一样贫穷无靠难以活命的人。

⑥厌见者:指鲁四老爷之类封建统治者、卫道士及精神麻木的人。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⑥D.①③⑤⑥解析:②“陈旧的玩物”在文中没有什么特别的指代。

④无常:佛教用语,文中引申为死神。

答案:D9.“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4分)()A.感到生活无聊的人,不如干脆死去,这样就使讨厌见到他的人不再见到他。

B.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这样即使讨厌见到他的人也见不到他了。

C.感到生活无聊的人,不如干脆死去,这样即使讨厌见到他的人也见不到他了。

D.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这样就使讨厌见到他的人不再见到他。

解析:从主要区别处“聊”“生”“即使”比较、分析判断。

答案:D10.对下列语句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4分)()A.第(4)句中的“百无聊赖的”“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等词语反映祥林嫂遭遇的悲惨和社会的无情。

B.第(5)句中的“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表现出“我”的软弱性:虽然同情祥林嫂,但无力帮助她摆脱封建迷信的桎梏,甚至没有勇气正视祥林嫂提出的问题。

C.“然而在现世……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这是“我”的愤激而沉痛的反语,表现了“我”对黑暗社会的憎恨。

D.最后一句中的“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同样是反语,“渐渐的舒畅起来”,其实正说明“我”内心痛苦还在逐渐加深。

解析:“说明‘我’内心痛苦还在逐渐加深”,这句话说法欠妥。

答案:D11.对这一段中所用的表达方式,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以议论为主,议中有叙。

B.以记叙为主,叙中有议。

C.以说明为主,兼有议论。

D.以抒情为主,兼有议论。

解析:只是以记叙为主,叙中有议。

答案:B12.对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分)()A.渲染了祝福之夜宁静、祥和的气氛。

B.点明了时代背景,表明封建统治的黑暗压抑。

C.以外面宁静的环境衬托“我”内心的不平静,同时也渲染了悲凉气氛。

D.深化作品主题,增加了文章的揭露性。

解析:A项“渲染了祝福之夜宁静、祥和的气氛”,不妥。

B项未点明时代背景。

D项“深化作品主题,增加了文章的揭露性”,有拔高之嫌。

答案:C(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

(16分)我想你们董玉洁下了晚自习,我独自躺在寝室里读小说。

当初离家时爹妈就交代:到城里读书,也学点惦记。

你这孩子,打小就不晓得惦记人。

三叔把我送进这所中学时也提醒:抽空回去看你爹妈一眼,两老不容易呢。

今天课堂上班主任又讲:人,应该懂得以某种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感情。

我手头这本小说也正讲述着这样一则故事:一名俄罗斯少年只身骑着匹枣红矮马冒雨夜行三十公里回家,仅仅为了对父母说一句“我爱你们”,父母幸福得快晕过去。

我的心像上足了劲的发条,激动得微微发颤:我何不也把爹妈狠狠地幸福上一顿呢?我可不是那种只想不做的人,我从床上跳起来推上自行车就往四十多里外的家里奔。

风呼拉呼拉地拨打着树叶,天上乌云怒走,月亮藏藏露露明明灭灭。

最好来场倾盆大雨吧,这样更显出我的心情,老师说这叫反衬。

半小时后,一场不小的雨应召而来。

股股雨水顺着脸颊淌到下巴尖儿上,汇成一挂小水链儿。

不时一个极亮的闪电,像电焊,照亮了一簇簇披发劲舞的树;没有雷,可真好。

回到家里啥也不说,就一句:“我想你们、惦记你们!”可不能说“我爱你们”,那不符合国情,太难以出口了,爹妈也不习惯。

当他们明白我是如此地惦记他们时,爹妈会是一副什么样的神情呢?他们会用什么样的眼神来打量他们这长大了、学会了惦记人的儿子呢?他们会幸福得手足无措的,妈只会拿手在围裙上那灰补丁上蹭来蹭去。

在雨中跋涉了三个多小时,我终于站在了村头。

有段泥泞路,车过不去,我便扛着往前趟。

稀泥柔柔地、润润地在脚底里蠕动,一下子就涨满了脚丫儿,围住了腿肚儿。

小村里没有一星灯光,人们早已沉入梦乡。

一个闪电,我望见几处低矮的屋子默默地卧在雨中山坡上,像是被谁随手遗忘在那儿的。

但我,惦记着你们。

站在家门口,雨水掺和着汗水,我早已浑身透湿。

敲门时,我的手有些抖。

爹妈警惕地问:“谁?”“我!”“出事啦!”爹妈嗓子眼儿发颤,磕磕碰碰地摸火柴点灯,“出啥事啦?”从门缝里我清楚地瞅见两位老人连外套都顾不上披,便忙起身,妈举着铁盒做成的油灯,爹手忙脚乱地拨门闩。

“出事啦?出啥事啦?”爹妈连声急问,满脸满眼的惊恐。

“没,没啥事,回来,我……想……想看看你们。

”想好的话临出口又变了。

“没啥事?看我们?没啥事这么大雨,深更半夜赶回来?我们有啥好看的?到底出啥事啦?”爹蹙着眉头,使劲地瞅我的眼睛,想瞅出个名堂来。

“真的,真的没啥事。

”爹接过妈手里的干毛巾递给我。

妈忙着给我找干衣服,接着又给我煎了几个荷包蛋。

我吃着荷包蛋,妈悄悄凑过来:“是不是又在学校里惹祸啦?有啥事跟妈说,妈晓得你爹脾气不好,妈不跟他说。

”“妈,真的啥事也没有。

”我咬着鸡蛋,嘴里涨满了暖暖的蛋黄。

收拾完了,我在床上躺下,迷迷糊糊刚要入梦,爹突然推开门:“柱子,到底出啥事啦!你照直里说,爹不骂你!”“爹,没事,真的啥事也没有,就想回来看看你们。

”爹退出去,掩上门,两老又嘀咕了好一阵。

躺在床上,我开始觉得心里有些酸溜溜的。

第二天清晨,雨仍下得很大。

我打定主意,起床第一句话就对他们说:“我在城里想你们!”可起了床,没见着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