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器-DC线性相位器-黑胶唱片处理器 设定
均衡器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设计

均衡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1、均衡器的调整方法:超低音: 20Hz-40Hz,适当时声音强而有力。
能控制雷声、低音鼓、管风琴和贝司的声音。
过度提升会使音乐变得混浊不清。
低音: 40Hz-150Hz,是声音的基础部份,其能量占整个音频能量的70%,是表现音乐风格的重要成份。
适当时,低音张弛得宜,声音丰满柔和,不足时声音单薄,150Hz,过度提升时会使声音发闷,明亮度下降,鼻音增强。
中低音: 150Hz-500Hz,是声音的结构部分,人声位于这个位置,不足时,演唱声会被音乐淹没,声音软而无力,适当提升时会感到浑厚有力,提高声音的力度和响度。
提升过度时会使低音变得生硬,300Hz处过度提升3-6dB,如再加上混响,则会严重影响声音的清晰度。
中音: 500Hz-2KHz,包含大多数乐器的低次谐波和泛音,是小军鼓和打击乐器的特征音。
适当时声音透彻明亮,不足时声音朦胧。
过度提升时会产生类似电话的声音。
中高音: 2KHz-5KHz,是弦乐的特征音(拉弦乐的弓与弦的摩搡声,弹拔乐的手指触弦的声音某)。
不足时声音的穿透力下降,过强时会掩蔽语言音节的识别。
高音: 7KHz-8KHz,是影响声音层次感的频率。
过度提升会使短笛、长笛声音突出,语言的齿音加重和音色发毛。
极高音: 8KHz-10KHz合适时,三角铁和立*的金属感通透率高,沙钟的节奏清晰可辨。
过度提升会使声音不自然,易烧毁高频单元。
2、平衡悦耳的声音应是:150Hz以下(低音)应是丰满、柔和而富有弹性;150Hz-500Hz(中低音)应是浑厚有力百不混浊;500Hz-5KHz(中高音)应是明亮透彻而不生硬;5KHz以上(高音)应是纤细,园顺而不尖锐刺耳。
整个频响特性平直时:声音自然丰满而有弹性,层次清晰园顺悦耳。
频响多峰谷时:声音粗糙混浊,高音刺耳发毛,无层次感扩声易发生反馈啸叫。
3、频率的音感特征:30~60Hz沉闷如没有相当大的响度,人耳很难感觉。
60~100Hz沉重 80Hz附近能产生极强的“重感”效果,响度很高也不会给人舒服的感觉,可给人以强烈的刺激作用。
音频均衡器的具体设置操作

EQ黄金定律:EQ(均衡器)黄金定律易记的EQ黄金定律(翻译)1.如果声音浑浊,请衰减250hz附近的频段。
2.如果声音听起来有喇叭音,请衰减500hz附近的频段3.当你试图让声音听起来更好,请考虑用衰减4.当你试图让声音听起来与众不同,请考虑用提升5.不要无中生有。
(意思就是说不可能增益不存在的波形。
如果你的录音设备限制或者是人声条件使然,根本就没有采集到、或者没有发出这个频段的声音,就不要浪费时间去调节这个频段的EQ想实现所谓的“效果”。
)这里有一张表,它反映了一些倍频程点在听觉上造成的联想。
31hz 隆隆声,闷雷在远处隆隆作响。
感觉胸口发闷。
所以对这个频段的波形直接剔除。
65hz 有深度,所谓“潜的很深”。
男生适当增益,女生则看声音条件,很有磁性的声音就增益的比男生小些,很嗲很作的那种半高音就适当衰减。
125hz 隆隆声,低沉的,心砰砰直跳。
温暖。
所以对这个频段的波形适当增益。
250hz 饱满或浑浊。
增益但是不可以高于3DB,200-800为人声的主频段,过分调节会失真。
500hz 汽车喇叭声。
衰减,同样不要多于-3DB。
1khz whack(打击声?!这样翻译不妥吧!)。
适当衰减。
2khz 咬碎东西的声音,踩的嘎啦啦作响。
人声不必说了,衰减。
当然做拖鞋跑在空旷的走廊这种特效,这里是要增益很多的。
4khz 镶边,锋锐感。
如果NJ吐字不清可以适当增益1DB以下,因为这个频率同样也是齿音频段,处理要小心。
吐字清晰则应该衰减2DB。
8khz 高频哨声或齿音,轮廓清晰,“ouch!”女声可以考虑增益2DB,使得即使发嗲也能听清说的是什么。
男声则一定要衰减,这个频率是男生齿音的高发地带。
16khz 空气感。
大幅度提升4DB,添加混响效果后会有回声的感觉。
只使用NJ说话比较少的节目,给人余音绕梁之感。
大段独白则建议衰减2DB,做出平易近人的效果,否则回声太多听了头昏。
【第一章.EQ的基本定义】EQ是Equalizer的缩写,大陆称为均衡器,港台称为等化器。
均衡器的调整方法使用技巧

均衡器的调整方法使用技巧均衡器是一种音频处理设备,用于调整音频信号的频率响应,以改变音频的音色和平衡。
均衡器通常具有一系列可调节的频段,每个频段都有一个可调节的增益参数。
通过调整不同频段的增益,可以增强或削弱特定频率范围内的音量,从而实现对音频信号的调整。
下面是一些均衡器的调整方法和使用技巧:1.了解频率特性:不同频段的增益调整会对音频产生不同的影响。
了解不同频段的音色特点是使用均衡器的基本前提。
通常,以下是频段的常用特性:-低频(20Hz-200Hz):控制低音频的增强或削弱。
增加低频可以增强低音效果,而减少低频可以去除多余的低音混响。
-中低频(200Hz-800Hz):增加这个频段可以增加声音的厚度和低音的能量,但也容易引起混乱或模糊的音色。
-中频(800Hz-2kHz):调整这个频段可以改变音色的重点,让人声、吉他、钢琴、鼓等乐器更具凸显特性。
-中高频(2kHz-5kHz):调整这个频段可以改变声音的明亮度和艳丽度,增加高音乐器的表现力。
-高频(5kHz-20kHz):增加这个频段会增加音频的明亮感和细节,减少则会让音频看起来更柔和。
2.使用参数控制:调整均衡器的参数,包括频段、增益和Q值。
频段决定了调整的频率范围,增益决定了频率上的增减量,Q值决定了频率范围上的调整幅度。
通常,如果想要调整一个宽广的频率范围,可以选择较低的Q值;如果只想调整一个较窄的频率范围,可以选择较高的Q值。
3.切勿滥用均衡器:使用均衡器时,应注意不要滥用。
当过度增加其中一频段时,会导致音频失真或不自然的声音。
正确使用均衡器应该是微调,而不是完全改变音频的性质。
4.使用乐器和音源特性:不同乐器和音源具有不同的频率特征。
了解乐器和音源在不同频段下实际的响应曲线,可以更准确地使用均衡器调整它们的音色。
例如,如果一个乐器在中频段中表现出频率不平衡,可以使用均衡器来修正。
5.使用频谱分析仪:频谱分析仪是一种工具,可以显示出音频信号在不同频率上的能量分布。
均衡器的调节和使用

均衡器的调节和使用均衡器是一种音频处理器,用于调节和改善音频信号的频谱平衡。
它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不同频段的音量来控制音频信号的整体音色。
在音乐录音、音响系统调试、电影制片等领域,均衡器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介绍均衡器的调节和使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均衡器的基本参数。
均衡器一般是一台设备或软件中的一个模块,它通常有多个频段的控制滑块。
每个频段对应着音频信号中的一个特定频率范围,可以通过调节滑块的位置来增加或减少该频段的音量。
通常,均衡器具有以下参数:1.频率范围:均衡器可以调节的频率范围,一般分为低频、中频和高频。
低频通常是20Hz至250Hz,中频通常是250Hz至4kHz,高频通常是4kHz至20kHz。
2.增益/衰减:指每个频段上能够调节的音量范围。
一般以分贝(dB)为单位,正数表示增益,负数表示衰减。
3.斜率:指调节滤波器的“陡度”,它决定了滤波器对邻近频段的影响程度。
通常以倍数或分贝/八度来表示。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如何调节均衡器以获得理想的音频效果。
首先,了解音频信号的频谱特征。
不同类型的音频信号在频谱上的分布会有所不同。
例如,流行音乐通常更加强调低频和高频,而人声录音则更加关注中频。
通过观察音频信号的频谱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决定需要调节的频段。
其次,预设一个中性均衡器设置。
如果你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调节,可以将所有频段的滑块都置于中性位置,即不做任何增益或衰减。
然后,根据音频需求调整每个频段的滑块。
如果你想突出一些频段,可以将该频段对应的滑块稍微抬高。
如果你想削弱一些频段,可以将该频段对应的滑块稍微压低。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反复调整滑块位置,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过度使用均衡器可能会导致音频失真或杂音。
所以,在调节均衡器时,应尽量避免过度调整任何一个频段,要保持整体平衡。
此外,也可以使用频谱分析仪等工具来帮助判断和调整每个频段。
除了调节均衡器参数外,还可以尝试其他技巧来改善音频效果。
压限器、激励器、均衡器调整方法

压限器调整方法压限器每单一通道从左到右依次共有7个调整旋钮,分别为:1、噪声门门限电平(THRESHOLD),这个调到时钟9点多一点的位置;2、噪声门的压缩比(RA TIO),这个调到时钟的14点位置;3、阈值(THRESHOLD),这个很重要,一般调整到时钟13点位置;4、压缩比(RA TIO),一般演出系统调整到时钟的13点位置,的士高系统调整到时钟的14点多的位置;5、启动时间(A TTACK),一般调整到时钟的10点钟位置;6、恢复时间(RELEASE) 一般调整到时钟的14点钟位置;7、输出电平(OUTPUT GAIN),一般调整到时钟的12点多一点的位置激励器:STRATOS(这个旋钮给音源增加高频谐波)〈1〉IN/OUT加与不加激励器效果选择〈2〉TUNE(调谐)激励器信号基波频率调节〈3〉MIX(混合)谐波量输出控制〈4〉HIGH/NORMAL。
HARMONICS。
其中HIGH表示不产生高频谐波,适用于人声和乐器等单一声源;NORMAL表示产生普通谐波,适用于整体音乐等音域宽广的乐曲。
以上四个功能键被称为听觉激励器部分(AURALEXCITER)可对高频谐波和声音的穿透力进行调整。
〈5〉OVERHANG(低音保持时间)低音长度调节〈6〉GIRTH(低音量)低音强度调节。
电子分频器的调整方法1、MASTER-LEVEL:对通道信号输入电平的调整很重要,就像对调音台通道增益的调整一样,第一步的音量很关键。
一般调整在类似时钟12点的位置就比较合适了,不需要做大的调整。
2、LOW-LEVEL:对低音输出音量的调整要根据分频点和系统中低音音箱的数量来决定,一般调整在类似时钟12点和14点的位置。
同调整时还要注意看LOW-MUTE低音音量静音按钮有没有按下,否则也不会有低音信号送出去。
3、LOW-MUTE:低音音量静音按钮。
按下此按钮可以切断LOW-LEVEL低音输出的音量。
这主要是为了对比低音和高音的效果,正常使用中当然不要按下它了。
均衡器的调整方法

均衡器的调整方法?·由于房间的共振特性、吸声材料对声音频率的吸声系数不同以及扬声器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不均匀某原因,会导致出现某些频率声音过强和某些频率声音不足的问题。
因此必须对房间的频率响应特性进行调节。
房间均衡有两种方法:人耳听音结果调整,难度大,不易掌握,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非常熟悉的节目源配合,并且与调整时声压级大小有关,与听音人的年龄也有关。
另一种方法是用粉红噪声源及音频频谱仪进行客观测量和调整。
1.均衡器的调整方法:超低音:20Hz-40Hz,适当时声音强而有力。
能控制雷声、低音鼓、管风琴和贝司的声音。
过度提升会使音乐变得混浊不清。
低音:40Hz-150Hz,是声音的基础部份,其能量占整个音频能量的70%,是表现音乐风格的重要成份。
适当时,低音张弛得宜,声音丰满柔和,不足时声音单薄,150Hz,过度提升时会使声音发闷,明亮度下降,鼻音增强。
中低音:150Hz-500Hz,是声音的结构部分,人声位于这个位置,不足时,演唱声会被音乐淹没,声音软而无力,适当提升时会感到浑厚有力,提高声音的力度和响度。
提升过度时会使低音变得生硬,300Hz处过度提升3-6dB,如再加上混响,则会严重影响声音的清晰度。
中音:500Hz-2KHz,包含大多数乐器的低次谐波和泛音,是小军鼓和打击乐器的特征音。
适当时声音透彻明亮,不足时声音朦胧。
过度提升时会产生类似电话的声音。
中高音:2KHz-5KHz,是弦乐的特征音(拉弦乐的弓与弦的摩搡声,弹拔乐的手指触弦的声音某)。
不足时声音的穿透力下降,过强时会掩蔽语言音节的识别。
高音:7KHz-8KHz,是影响声音层次感的频率。
过度提升会使短笛、长笛声音突出,语言的齿音加重和音色发毛。
极高音:8KHz-10KHz合适时,三角铁和立叉的金属感通透率高,沙钟的节奏清晰可辨。
过度提升会使声音不自然,易烧毁高频单元。
2.平衡悦耳的声音应是:150Hz以下(低音)应是丰满、柔和而富有弹性;150Hz-50Hz(中低音)应是浑厚有力百不混浊;500Hz-5KHz(中高音)应是明亮透彻而不生硬;5KHz以上(高音)应是纤细,园顺而不尖锐刺耳。
调音台、均衡器、压限器介绍及调试技巧

目录调音台的基础知识1调音台简介1调音台作用2(一)调音台输入部分的插座、功能键2(二)调音台输出部分3操作使用要点3术语英汉对照4调音技巧5一调音台的功能5二调音台的功能分区6三调音台的调音技巧7均衡器11均衡器的基础知识11压限器15压限器的基础知识15A、噪声门15B、压缩器和限幅器16调音台的基础知识调音台简介调音台又称调音控制台,它将多路输入信号进行放大、混合、分配、音质修饰和音响效果加工,是现代电台广播、舞台扩音、音响节目制作等系统中进行播送和录制节目的重要设备。
调音台按信号出来方式可分为:模拟式调音台和数字式调音台。
调音台种类调音台在输入通道数方面、面版功能键的数量方面以及输出指示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其实,掌握使用调音台,要总体上去考察它,通过实际操作和连接,自然熟能生巧。
调音台分为三大部分:输入部分、母线部分、输出部分。
母线部分把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联系起来,构成了整个调音台。
根据使用目的和使用场合的不同,调音台分为以下几种:(1)立体声现场制作调音台(Stereo Field Production Console)(2)录音调音台(Recording Console)(3)音乐调音台(Music Console)(4)数字选通调音台(Digital Routing Mixing Console)(5)带功放的调音台(Powered Mixer)(6)无线广播调音台(On Air Console)(7)剧场调音台(Theatre Console)(8)扩声调音台(P.A. Console)(9)有线广播调音台(Wired Broadcast Mixer)(10)便携式调音台(Compact Mixer)调音台作用(一)调音台输入部分的插座、功能键①卡侬插座MIC:此即话筒插座,其上有三个插孔,分别标有1,2,3。
标号1为接地(GND),与机器机壳相连,把机壳作为0伏电平。
标号2为热端(Hot)或称高端(Hi),它是传送信号的其中一端。
均衡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

1、均衡器的调整方法:超低音: 20Hz-40Hz,适当时声音强而有力。
能控制雷声、低音鼓、管风琴和贝司的声音。
过度提升会使音乐变得混浊不清。
低音: 40Hz-150Hz,是声音的基础部份,其能量占整个音频能量的70%,是表现音乐风格的重要成份。
适当时,低音张弛得宜,声音丰满柔和,不足时声音单薄,150Hz,过度提升时会使声音发闷,明亮度下降,鼻音增强。
中低音: 150Hz-500Hz,是声音的结构部分,人声位于这个位置,不足时,演唱声会被音乐淹没,声音软而无力,适当提升时会感到浑厚有力,提高声音的力度和响度。
提升过度时会使低音变得生硬,300Hz处过度提升3-6dB,如再加上混响,则会严重影响声音的清晰度。
中音: 500Hz-2KHz,包含大多数乐器的低次谐波和泛音,是小军鼓和打击乐器的特征音。
适当时声音透彻明亮,不足时声音朦胧。
过度提升时会产生类似电话的声音。
中高音: 2KHz-5KHz,是弦乐的特征音(拉弦乐的弓与弦的摩搡声,弹拔乐的手指触弦的声音某)。
不足时声音的穿透力下降,过强时会掩蔽语言音节的识别。
高音: 7KHz-8KHz,是影响声音层次感的频率。
过度提升会使短笛、长笛声音突出,语言的齿音加重和音色发毛。
极高音: 8KHz-10KHz合适时,三角铁和立*的金属感通透率高,沙钟的节奏清晰可辨。
过度提升会使声音不自然,易烧毁高频单元。
2、平衡悦耳的声音应是:150Hz以下(低音)应是丰满、柔和而富有弹性;150Hz-500Hz(中低音)应是浑厚有力百不混浊;500Hz-5KHz(中高音)应是明亮透彻而不生硬;5KHz以上(高音)应是纤细,园顺而不尖锐刺耳。
整个频响特性平直时:声音自然丰满而有弹性,层次清晰园顺悦耳。
频响多峰谷时:声音粗糙混浊,高音刺耳发毛,无层次感扩声易发生反馈啸叫。
3、频率的音感特征:30~60Hz沉闷如没有相当大的响度,人耳很难感觉。
60~100Hz沉重 80Hz附近能产生极强的“重感”效果,响度很高也不会给人舒服的感觉,可给人以强烈的刺激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频播放器音质设定DSEE HX此功能可升级音频文件的音质。
音质将变得几乎与高分辨率音频的音质相同。
此功能可重现通常丢失的清晰高范围声音。
请根据源声音选择声音类别。
DC 相位线性器此功能可调整低频相位偏移以重现模拟放大器的音频特征。
请为此设定选择声音类别。
均衡器/音调控制可从相应的画面自定义均衡器和音调控制设定。
黑胶唱片处理器此功能可以产生丰富的声音,接近播放转盘上的黑胶唱片。
有不同种类的效果可用。
一.DC 相位线性器DC相位线性器在我折腾了大半天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贴切的形容。
就像是手机照相机的美颜功能。
未开启时就像手机直拍,细节会相对多一些,但是人会不由自主的注意到那些瑕疵的部分。
而开启后就像美颜过后的照片,牺牲了一小部分细节,但是整体看起来更加得柔和悦目。
实际听起来也是类似得感觉,牺牲了一小部分的解析,换来更加柔和舒适的听感,氛围感更为宽松,声音也显得稍微暖柔。
但是DC相位线性器里的六个类型在我长时间对比后发现差异并不是十分大。
A模式我感觉是对中频做了一些增益,B模式是对高频和低频做了些许增益。
LOW模式听起来舒缓一些,HIGH模式刺激一些,STANDARD就是折中均衡些。
在选择上面,可以尝试将音量调大,选择一首最熟悉的歌曲,仔细对比一下,找到自己认为最顺耳的就可以了。
现在大部分烧友认定的三频为:低频200hz以下,中频200hz至6000hz,高频6000hz以上。
由此可以将均衡器中十个频点分为31、62、125为低频,250、500、1k、2k、4z为中频,8k、16k为高频三个部分。
在描述时我是将三个频段分开进行解释,但是一首歌不一定是只调一个频段,可以根据各个频点对应的感受综合起来去调整。
索尼的SM数放在低频是没有相位位移的,但模拟功放有,而且大家已经听惯了,突然没了相位位移会觉得低频量感不够充足。
DC相位线性器就是再把那个相位补回来。
所以开了之后是加低频量感降解析。
A模式我感觉是对中频做了一些增益;B模式是对高频和低频做了些许增益;LOW模式听起来舒缓一些;HIGH模式刺激一些;STANDARD就是折中均衡些。
二.均衡器/音调控制低频部分50hz以下我们一般称为极低频,一首歌听起来沉闷与否这一频段十分重要。
80hz左右影响着低频的量感,150hz左右影响着低频的质感。
因此在面对31、62、125这三个频段时我特意找了一些偏低音的电音歌曲作为尝试。
这里以Noisestorm的《Heist》举例,这首歌几乎从头至尾都是密集的鼓点。
31频点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对歌曲整体的影响都不是很大,只有细微的区别。
但是在62这个频点就完全不一样了,增加到最大可以明显感觉低频的能量感强了非常多,嘭嘭嘭的鼓点变得格外突出,就像敲一面鼓,用三分力气和用五分力气的区别,响度会有明显差别。
而单独将125这个频点增加到最大,听起来的区别就像用同样的力气,一个敲的鼓面是用皮做的,一个是用布做的一样。
声音听起来的“质感”是不一样的。
当然没有形容的那么夸张,但是之间的区别,差不多所有耳塞都是能够听出来的。
如果觉得自己手上的耳塞在搭配ZX300这一类索尼的播放器时,低音方面有所欠缺,可以尝试向上调节62和125这两个频点。
如果觉得低音过多或是有些闷,可以尝试向下调节31和62、125这三个频点。
至于调多少,只能说见仁见智了,毕竟每个人的听音习惯和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中频部分中频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频段了,人耳对这一频段的声音也最为敏感。
歌曲听起来是否清晰,干净几乎都是被这一部分决定。
大多数自然乐器和人声的基音以及一部分泛音都处于此。
我们偏爱的男声,女声都可以通过对这一部分的调整变得更为悦耳动听。
250hz到500hz左右主要影响着人声的厚度和力度,男声的醇厚饱满,女声的清亮细腻都可以通过调整这一部分变得更好或更特别。
1khz到4khz左右主要影响声音的通透感、清晰度和明亮度,还有我们所说的声场也被这一部分控制。
这里以Fifth Harmony的《Work From Home》举例,歌曲由五位不同的女歌手和一位说唱男歌手Ty Dolla $ign共同演唱。
250频点提升到最大可以明显感受到人声的响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会像人们在打电话时里听到的声音,变得有些闷糊。
500频点提升到最大会感觉人声的厚度得到明显得增强,女声的会感觉变得略微偏中性,厚重了很多,但是听起来同样会显得闷糊。
1k提升到最大感觉清晰度有所加强,但是会显得不自然,声音变得过于生硬,干冷。
2k提升到最大会觉得人声的明亮度得到极大的提升,听起来好像空旷了很多,声音也好像更加得嘹亮。
4k提升到最大,会使我们觉得人声的距离感得到增强,好像远了很多,声场被强行增大了一圈。
向下调每个频点就是完全相反得效果,有兴趣可以自己感受一下,负向得调节其实也是一个不错得方法。
以上主要是单独频点向上调到最大值的感受,同理对歌曲中器乐方面的声音也会有类似的效果,如果喜欢听女声为主的歌曲,并且是偏轻柔和清亮的类型。
可以尝试在1k和2k位置向上调两三格,歌手声音会在原有的风格上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并且听来并不会显得做作和刻意。
男声比较推荐在500和1k这两个频点进行提升。
器乐方面,注重打击乐器推荐在250和1k这两个频点进行提升。
弦乐器可以选择在2k和4k部分去做调整。
中频这五个频点推荐适当调整2,3格就可以了,过多的话会觉得有些虚假和不自然,略微的调动可以搭配自己的耳塞以适应更多风格的乐曲。
尤其是搭配本身素质并不是很强的耳塞,可以让歌曲的氛围感听起来更好,更容易沉浸在音乐中,而不是去过多的追求素质解析这方面的内容。
高频部分高频可以说是很多老烧津津乐道的频段,虽然这一部分几乎都是各种乐器的泛音。
但是各种乐器听起来是否真实自然,是否可以一一区分开来,就看回放时对高频还原是否出彩了。
8k和16k这两个频点最大的影响我觉得还是在明亮度上面。
对各种器乐类为主的纯音乐上有着很大的效果。
这里以一首非传统的,以小提琴为主的纯音乐举例。
Transcendence的这首《Lindsey Stirling》将小提琴的轻快灵动和电音的澎湃带感完美结合,非常得现代。
听歌还是得找适合自己的,古典乐作者终究没办法作为真爱。
8k提升到最大感觉小提琴的声音清晰了许多,但是和背景分离的较为明显。
16k提升到最大,小提升声音的亮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会显得有些毛刺,失真。
适当的调节这两个频点会使得歌曲增色很多,使得歌曲的感染力和活力变得更加的充沛,偏爱弦乐器和钢琴的烧友可以结合自己喜欢听的歌曲去尝试一下,应该会有不小的惊喜。
对于均衡器的调节差不多就是这些了,各位可以根据不同频点对应声音方面的影响做一些尝试。
但是有一点要说明,EQ并不是万能的,声音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不同的耳机,不同的音乐风格,有着完全不同的听音体验,一开始往往很难找到一个可以听很久的参数,都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去感受,最后才能找到几个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案。
十段均衡器的设置和参数【第一章.EQ的基本定义】EQ是Equalizer的缩写,大陆称为均衡器,港台称为等化器。
作用是调整各频段信号的增益值。
10段均衡器表示有10个可调节节点。
节点越多,便可以调节出更精确的曲线,同时难度更大。
从左到右的顺序是从低频到高频[100Hz, 200Hz, 400Hz, 600Hz, 1KHz, 3KHz, 6KHz, 12KHz, 14KHz, 16KHz]。
【第二章.EQ各频段的基本知识】1.[20-60Hz]影响音色的空间感,因为乐音的基音大多在这段频率以上,这段很难表现,powermp3没有这段均衡。
2.[60-100Hz]影响声音的混厚感,是低音的基音区。
如果这段频率很丰满,音色会显得厚实、混厚感强,如果不足,音色会变得无力;而如果过强,音色会出现低频共振声,有轰鸣声的感觉。
有大鼓、定音鼓,还有钢琴、大提琴、大号等少数存在极低频率的乐器多表现在此段。
3.[80-160Hz]主要表现音乐的厚实感,音响在这部分重放效果好的话,会感到音乐厚实、有底气。
这部分表现得好的话,在80Hz以下缺乏时,甚至不会感到缺乏低音。
如表现不好,音乐会有沉闷感,甚至是有气无力许多低音炮音箱的重放上限,具此可判断您的低音炮音箱频率上限。
4.[150-300Hz]影响声音的力度,尤其是男音的力度。
这段频率是男声声音的低频基音频率,同时也是乐音中和弦的根音频率。
5.[300-500Hz]表现人声的(唱歌、朗诵),这个频段上可以表现人声的厚度和力度,好则人声明亮、清晰,否则单薄、混浊。
6.[800Hz]影响音色的力度。
如果这个频率丰满,音色会显得强劲有力;如果不足,音色将会显得松弛,也就是800Hz以下的成分特性表现突出了,低频成分就明显;而如果过多,则会产生喉音感。
如果喉音过多了,则会失掉语音的个性,适当的喉音则可以增加性感,因此,音响师把这个频率称为'危险频率',人声,打击乐多表现于此。
7.[1kHz]是音响器材测试的标准参考频率,通常在音响器材中给出的参数是在1kHz下测试。
这是人耳最为敏感的频率。
8.[1.2kHz]可以适当多一点,不宜太多,可以提高声音的明亮度,过多会使声音发硬。
9.[2k-4kHz]穿透力很强。
人耳耳腔的谐振频率是1 765;4KHz,所以人耳对这个频率也是非常敏感的。
2-4kHz对声音的亮度影响很大,这段声音一般不宜衰减。
这段对音乐的层次影响较大。
如果空虚频率成分过少,听觉能力会变差,语音显得模糊不清了。
如果过强了,则会产生咳声的感觉。
,有适当的提升可以提高声音的明亮度和清晰度,但是在4kHz时不能有过多的突出,否则女声的齿音会过重。
10.[4k-8kHz]这段频率最影响语音的清晰度、明亮度、如果这频率成分缺少,音色则变得平平淡淡;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多,音色则变得尖锐,人声可能出现齿音。
这段频率通常通过压限器来美化。
部分女声、以及大部分吹奏类乐器。
11.[8k-12kHz]这段是音乐的高音区,对音响的高频表现感觉最为敏感。
适当突出(一点即可)对音响的的层次和色彩有较大帮助,也会让人感到高音丰富。
但是,太多的话会增加背景噪声,同时也会让人感到声音发尖、发毛。
如果这段缺乏的话,声音将缺乏感染力和活力。
12.[12k-16kHz]能够影响整体的色彩感,这段过于黯淡会导致乐器失去个性,过多则会产生毛刺感。
13.[16k-20kHz]可能很多人都听不到,听不到并不意味着器材无法回放,只有很少人可以听到20kHz。
这段频率可以影响高频的亮度,以及整体的空间感,过少会让人觉得有点闷,太多则会产生飘忽感,容易产生听觉疲劳。
电子合声、古筝钢琴等乐器的泛音多表现于此。
【第三章.EQ各频段调节效果】每段频率分为[过低]、[半满]、[过高],效果以~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