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

合集下载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教案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2. 熟悉常见的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3. 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常见故障处理技巧。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理论讲解(30分钟)1. 简要介绍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等组成部分;2. 详细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如点火控制、燃油喷射控制等;3. 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发动机故障,如点火系统故障、燃油系统故障等;4. 讲解发动机故障诊断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如故障码读取、传感器检测等。

三、实例分析(30分钟)1. 呈现一些实际的发动机故障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诊断;2. 引导学生利用故障码读取和传感器检测工具对故障进行定位;3.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不同故障案例的处理思路和方法。

四、实践操作(30分钟)1. 利用模拟车辆和故障模拟器等实训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故障处理操作;2. 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故障情况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

五、总结(10分钟)1. 学生进行本节课的总结,总结学习到的发动机电控系统知识和故障处理技巧;2. 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解,强调发动机电控系统在汽车维修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强调学生的参与性,鼓励学生提问和互动;2. 提供丰富的案例和实践操作环节,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3. 教学语言清晰简明,避免使用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4. 提供适当的教学辅助材料,如故障码手册、电路图等;5.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教案评价与调整: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可结合期中期末考试、课堂测验等方式进行评估。

同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复习和巩固知识点。

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

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

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教案标题: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电控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 掌握电控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 学会使用相关仪器和工具进行电控发动机的故障诊断和维修;4.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电控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电控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 电控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4. 电控发动机故障的诊断和维修。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实例或图片,激发学生对电控发动机的兴趣,并简要介绍电控发动机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讲解,介绍电控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分类、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重点强调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3. 实践操作:提供电控发动机实训设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首先,学生需要学会正确使用仪器和工具,如示波器、电压表等。

然后,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逐步进行电控发动机的调试和故障诊断。

4. 故障诊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模拟电控发动机的故障,并引导学生进行诊断和解决。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仪器的读数、分析数据、检查电路连接等方式,找出故障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修复方案。

5. 总结归纳:学生根据实践操作和故障诊断的经验,总结归纳电控发动机故障的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法,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6. 评价反馈:通过考试、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提升。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电控发动机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

2. 实训设备:包括电控发动机实验台、示波器、电压表等。

3. 教材和参考书籍:提供电控发动机的基础知识和故障诊断方法的理论支持。

4. 故障模拟器:用于模拟电控发动机的故障情况,帮助学生进行故障诊断。

教学评价:1. 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操作和处理故障的能力,评价其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情况。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理解电控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掌握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

1.2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认识到其在汽车行业中的重要性。

掌握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理解各个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能够简单分析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1.3 教学内容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电控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电子控制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等。

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电控系统的定义。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和作用。

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和作用,通过小组报告进行展示。

第二章:电子控制单元(ECU)2.1 教学目标理解ECU的作用和功能。

掌握ECU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了解ECU在汽车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ECU的作用和功能:控制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点火时机等。

ECU的组成: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

ECU的工作原理:信号采集、数据处理、控制指令输出。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ECU的作用和功能、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采用实例分析法,分析ECU在汽车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ECU作用和功能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ECU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过小组报告进行展示。

第三章:传感器3.1 教学目标了解传感器的作用和分类。

掌握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理解传感器在电控系统中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传感器的作用:获取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外部环境信息。

传感器的分类: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

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等。

采用讲授法,讲解传感器的作用和分类。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2024实训教案《汽车电控发动机检修》

2024实训教案《汽车电控发动机检修》

01实训课程介绍Chapter课程背景与目标课程背景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培养。

通过讲解、示范、操作、指导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电控发动机的检修技能。

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课件、视频、实物等教学资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电控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同时,利用仿真软件和实际操作台架,模拟电控发动机的故障现象和检修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安排课程时间02汽车电控发动机基础知识Chapter电控发动机概述电控发动机的定义采用电子控制单元(ECU)对发动机进行精确控制的系统。

电控发动机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的机械控制向电子控制转变,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电控发动机的优势提高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和驾驶舒适性。

电控系统组成与原理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ECU)执行器电控系统工作原理01020304传感器损坏或线路故障,导致ECU 接收错误信号。

传感器故障ECU 内部损坏或程序错误,导致发动机控制失常。

ECU 故障执行器损坏或线路故障,导致发动机无法精确控制。

执行器故障如电源线路故障、接地不良等,也可能导致电控系统失效。

其他故障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检修工具与设备介绍诊断仪示波器万用表其他工具03实操技能训练:故障诊断与排除Chapter故障诊断流程与方法故障诊断基本流程故障诊断方法传感器故障执行器故障控制系统故障030201常见故障案例分析实际操作演示与指导实操工具与设备介绍01实操演示02实操指导031 2 3实践任务布置实践过程指导实践成果评估学生动手实践环节04维护保养知识普及Chapter01020304保持发动机舱清洁检查管路与连接件检查油液液位检查电控系统电控发动机日常保养要点按照厂家推荐的保养周期,定期更换机油及机油滤清器,保证发动机润滑良好。

定期更换机油及滤清器检查并更换空气滤清器检查并更换火花塞检查并更换燃油滤清器定期检查空气滤清器是否堵塞,如有必要及时更换,确保发动机进气顺畅。

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

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

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控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掌握电控发动机的调试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电控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2.电控发动机的调试方法(1)了解引擎工作的基本参数,如冷却液温度、油压和速度等。

(2)通过读取ECU故障码,了解发动机故障信息。

(3)利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对电控发动机进行调试和监测。

(4)进行实时数据记录和分析,以找出故障原因。

(5)根据故障现象和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复。

3.电控发动机的故障排除技巧(1)检查发动机机械部件是否正常,如缸压、气门正时等。

(2)检查电气系统是否正常,如电池电压、电源线路和传感器接线等。

(3)通过故障码以及相关传感器和执行器数据的读取,排除电控部分的故障。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结合实例分析通过讲解电控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相结合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其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和互助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电控发动机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电控发动机的优势和功能。

2.理论讲解(30分钟)讲解电控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ECU和执行器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3.案例分析(20分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中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实验操作(6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包括电控发动机的调试和故障排除。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实验设备和工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5.实验报告和总结(20分钟)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实验操作结果和分析过程,进行交流和讨论,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汽车电控发动机教案

汽车电控发动机教案

汽车电控发动机教案教案标题:汽车电控发动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电控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掌握汽车电控发动机的结构和各部件的功能。

3. 能够识别和解决汽车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汽车电控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汽车电控发动机的结构和各部件的功能。

3. 汽车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4. 汽车电控发动机的维护和保养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汽车电控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汽车电控发动机的结构和各部件的功能。

难点:汽车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识别和解决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教学法:通过教师讲解、多媒体课件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汽车电控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汽车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识别和解决方法。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汽车电控发动机的拆装和维护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汽车电控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理论学习:讲解汽车电控发动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各部件的功能。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汽车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汽车电控发动机的拆装和维护操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评价:1. 课堂小测:设置一些选择题和简答题,检测学生对汽车电控发动机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价:评估学生在汽车电控发动机的拆装和维护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实训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实训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实训一、实训目的在汽车维修领域,发动机电控系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

掌握了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发动机进行故障诊断和修复,提高维修效率。

本次实训的目的是让学员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训内容1. 发动机电控系统简介发动机电控系统是控制汽车发动机运行的核心系统,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等组成。

通过对各个模块的信号采集、处理和控制,实现对发动机燃油喷射、点火时机等关键参数的精确控制,从而保证发动机的高效运行。

2. 发动机传感器的作用与原理在发动机电控系统中,传感器起到了采集各种参数信号的作用。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氧气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等。

它们通过测量相应的物理量,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再传输给发动机控制单元进行处理。

3. 发动机执行器的作用与原理发动机执行器是控制发动机运行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执行器包括喷油器、点火器等。

喷油器根据发动机控制单元的指令,喷射适量的燃油到气缸内,控制燃油的供给量和喷射时机;点火器则根据发动机控制单元的指令,准确地点火,提供点火能量。

4.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排除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维修人员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在实训过程中,学员将学习故障诊断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通过模拟实际故障情况,进行故障排除实践。

在实训过程中,学员将学习故障诊断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通过模拟实际故障情况,进行故障排除实践。

三、实训流程1.学员将会首先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传感器和执行器等。

2.接下来,学员将进行氧气传感器的检测与调试。

包括传感器的安装和接线、使用示波器检测传感器输出信号等步骤。

3.随后,学员将学习进气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与调试方法。

包括传感器的安装和接线、使用多用表检测传感器输出信号等步骤。

4.在学习了传感器的检测与调试后,学员将进一步学习发动机执行器的检测与调试方法。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学会分析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并具备一定的维修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1.1 电控技术的定义1.2 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1.3 电控技术的优点2.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2.1 传感器2.2 执行器2.3 控制单元2.4 连接线路3.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3.1 点火控制3.2 燃油控制3.3 排放控制3.4 怠速控制4.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4.1 故障诊断方法4.2 故障维修流程4.3 常用诊断工具5. 电控发动机典型故障案例分析5.1 点火系统故障案例5.2 燃油系统故障案例5.3 排放系统故障案例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故障诊断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故障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2. 教学课件3. 故障诊断工具:示波器、诊断仪等4. 实践操作车辆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30%。

2. 考试成绩:包括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占总评的70%。

六、教学进程安排第1周:介绍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及发展历程。

第2周: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第3周:深入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4周: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第5周:分析电控发动机典型故障案例。

七、教学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维修企业,了解电控发动机的实际应用和维修过程。

2. 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践操作,模拟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

3. 开展校内实训活动,让学生在实车上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宁职业技术学校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指导教师:樊朝伟侯振鸿系别:机电工程系技能训练一传感器认知、作用、安装位置及检测1、知识目标:a 熟练掌握传感器的构造、原理与工作性能参数检测b 熟练掌握传感器的控制电路图c熟练掌握传感器的检测过程;2、能力目标:a 能够合理使用检测仪对发动机进行故障进行检测;b 能够正确检测传感器并进行故障分析;d 能够熟悉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环保知识。

e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一项工作的能力和相互合作的意识。

培养学生学会使用资料的能力1、教师准备:电子控制系统多媒体设备与课件、完好发动机实验台架或整车、通用解码器、常用工具、万用表、试灯、维修技术资料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电控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了解传感器系统的原理、构造、工作过程、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等;3、准备工具、器材等。

铅笔、小刀、尺板、画好的传感器系统电路图、工作服;【教学方法】一体化、项目教学、讨论、分组、实践、讲授、模拟1、电磁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1)靠近机体一侧靠近飞轮处,有永久磁铁、线圈和齿圈组成。

线圈阻值为480-1000Ω(2)齿圈的周围分布60个齿,每一个齿对应的曲轴转角为360°/60=6°,其中有两个轮齿空缺,故将此传感器称为58+2式曲轴位置传感器,供ECU识别1∽4缸活塞上止点位置和发动机转速2、电磁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发动机运转时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永久磁铁与齿圈空隙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变化引起磁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于是在线圈中感应出了感应电动势。

(2)在缺齿处产生了畸变的交变电压信号,ECU根据此确定上止点的位置。

(3)根据交变信号计算出发动机的转速,可准确的控制喷油时刻和点火提前角。

3、检测1搭铁线 2信号线(-)3信号线(+)电阻检查:线圈电阻2#与3#为480-1000Ω,1#与机体屏蔽线与接地的电阻为0Ω电压检查:怠速时为0.1V,启动时,信号电压应明显变化,用试灯连接2#与3#线束,试灯应闪烁。

一、项目任务:任务一: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电路控制、工作原理、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任务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任务三:传感器的检测任务四:传感器的故障排除;实习课任务:任务一:解码器的操作过程与方法;任务二:传感器的检测方法;任务三:传感器诊断与排除1、分组布置任务:学生分为八个小组,明确两个项目任务2、学生讨论并计划应进行的任务:针对问题,列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步骤;说明每一步骤的理由。

3、对讨论结果描述、教师讲评和补充:向全体同学解释自己准备任务的步骤;教师对每组的说明及时点评和补充。

要求学生进行详细记录,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按照拟定好的任务过程进行操作;教师巡视讨论过程,并及时纠正不当之处以及原因。

对讨论过程进行记录和修改。

5、学生对讨论过程进行小结、教师补充:学生针对自己的讨论过程进行总结,并向全体同学说明;教师再次进行简短点评。

6、学生恢复教学环境、教师检查。

1、教师设置曲轴位置传感器系统故障:曲轴位置传感器故障、线路故障等;2、学生实操:全班同学共分成5个小组,5人/组(实习指导教师每人各带4个小组20人,指导学生实习操作);每组设置不同的任务(故障)。

3、分组时指定一名纪律和技能都比较好的同学作为组长,负责该小组按教师布置的任务开始实习;4、要求人均20~25分钟内完成一次;5、教师在全实习过程中巡回指导,视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或再进行集中辅导;6、学生恢复教学环境、教师检查:结束实习时,讲评实习情况,设备的清洁整理;工具的清洁整理;场地卫生的清洁整理。

3、实施方案:1、故障分析根据故障现象:发动机不能起动;仪表板有一个指示灯闪烁;首先调用解码器对电控故障查询。

需要做检查,检查的步骤如下:第一步:查看有没有故障码?若有故障码先排除故障码显示的故障;第二步:经调去故障吗,显示为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不良故障,检查曲轴位置传感器;传感器信号电压正常进行第三步;第三步:曲轴位置传感器线路的检查;2、故障检查确定:第一步:使用X-431检测仪查询故障码;第二步:使用试灯检查曲轴位置传感器工作是否正常;第三步:使用数字表检测曲轴位置传感器与电脑的导线连接情况;3、故障排除:经检查,曲轴位置传感器与电脑的连线中间出现断路情况。

实习操作过程由实习教师指导就车或在发动机实验台上进行;故障排除。

4、故障复查:将点火开关ON-OFF-ON重复3次以上,起动汽车发动机,着车顺利,加油顺畅;故障彻底排除。

『项目拓展』其他车型的传感器的检查方法,要查清电路图看清控制原理。

『项目作业』传感器的检查小结:备课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清楚的阐明教学或实习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关键;有机地把实习内容的顺序打乱,经过精心地处理后再重组,再补充相应的课外知识。

坚持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霍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1)桑塔纳2000汽车的霍尔效应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汽缸盖的前端的凸轮轴齿轮后方,主要有转自和霍尔传感器组成。

转子安装在凸轮轴齿轮后方,有凸轮轴驱动,霍尔传感器中的霍尔元件是一个半导体,固定在一个陶瓷支座上,霍尔元件片的对面装有有就此贴,中间有空气间隙。

2、霍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ECU通过电源使电流通过霍尔晶体管,旋转转子的凸齿经过磁场时使磁场强度改变,霍尔晶体管产生的霍尔电压放大后输送给ECU,ECU根据霍尔电压产生的次数确定曲轴转角和发动机转速。

(2)当传感器的转子实体进入霍尔元件的气隙时,传感器输出高电平5V,当实体离开霍尔元件的气隙时,传感器输出低电平0V。

(3)霍尔效应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都是矩形电压脉冲,是数字信号,可以被ECU接收。

3、检测J220电脑 1#电源线 2#信号线 3#屏蔽线 G40霍尔传感器1、电源电压检查:先KEY-OFF拔下插头,然后KEY-ON,测量1和3之间的电压为5V,否则检查电源线和ECU2、检查连接线路3、信号电压检查:用LED灯连接2#3#,启动发动机,LED闪烁,否则更换传感器理论课任务:一、项目任务:任务一: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电路控制、工作原理、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任务二:霍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任务三:霍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任务四:霍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故障排除;2、确定方案:(理论课)1、分组布置任务:学生分为八个小组,明确两个项目任务2、学生讨论并计划应进行的任务:针对问题,列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步骤;说明每一步骤的理由。

3、对讨论结果描述、教师讲评和补充:向全体同学解释自己准备任务的步骤;教师对每组的说明及时点评和补充。

要求学生进行详细记录,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按照拟定好的任务过程进行操作;教师巡视讨论过程,并及时纠正不当之处以及原因。

对讨论过程进行记录和修改。

5、学生对讨论过程进行小结、教师补充:学生针对自己的讨论过程进行总结,并向全体同学说明;教师再次进行简短点评。

6、学生恢复教学环境、教师检查。

(实习课)方案1、教师设置霍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系统故障:霍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故障、线路故障等;2、学生实操:全班同学共分成5个小组,5人/组(实习指导教师每人各带4个小组20人,指导学生实习操作);每组设置不同的任务(故障)。

3、分组时指定一名纪律和技能都比较好的同学作为组长,负责该小组按教师布置的任务开始实习;4、要求人均20~25分钟内完成一次;5、教师在全实习过程中巡回指导,视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或再进行集中辅导;6、学生恢复教学环境、教师检查:结束实习时,讲评实习情况,设备的清洁整理;工具的清洁整理;场地卫生的清洁整理。

3、实施方案:1、故障分析根据故障现象:发动机能起动;仪表板有一个指示灯闪烁;首先调用解码器对电控故障查询。

引起这个故障的原因分析如下:G40 信号不可靠故障的原因比较多,和G28 的信号息息相关,当车辆正常的时候,G40 和G28 的信号有一个正常的对应关系。

如果控制单元检测到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正常则设定G40 信号不可靠的故障码。

不仅仅是线路故障,G40 故障均会出现这个故障码。

正时不正确时也会影响到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装备有凸轮轴正时调节机构不能正常工作,如凸轮轴调节电磁阀N205 卡滞或机油压力不正常,都会导致设置G40 信号不可靠故障码。

这是因为电脑并不监测机油压力和N205 的机械部分,它工作的前提是机油压力正常,N205 正常。

当需要调节凸轮轴正时的时候,电脑发出指令使N205 开启,进而通过机油压力调节凸轮轴的角度位置,与此同时,电脑通过G40 和G28 信号的变化监测调效果。

当发出指令后,并没有得到执行的效果,电脑就会认为G40 出故障,设定出G40 信号不可靠的故障码。

2、故障检查确定:第一步:使用X-431检测仪查询故障码;第二步:使用试灯检查曲轴位置传感器工作是否正常;第三步:使用数字表检测曲轴位置传感器与电脑的导线连接情况;3、故障排除:经检查,曲轴位置传感器与电脑的连线中间出现断路情况。

实习操作过程由实习教师指导就车或在发动机实验台上进行;故障排除。

4、故障复查:将点火开关ON-OFF-ON重复3次以上,起动汽车发动机,着车顺利,加油顺畅;故障彻底排除。

『项目拓展』其他车型的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查方法,要查清电路图看清控制原理。

『项目作业』霍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查小结:备课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清楚的阐明教学或实习任务、有故障引出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关键;有机地把实习内容的顺序打乱,经过精心地处理后再重组,再补充相应的课外知识。

坚持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1、水温传感器的结构由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制成的结构如图所示:2、水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丰田车系冷却系统温度传感器的电路如图所示:传感器内的热敏电阻与ECU内的固定电路组成分压电路。

ECU根据热敏电阻上的电压值即可计算出冷却液温度,冷却液温度越高,热敏电阻的阻止越小,其分压越小,反之,冷却液温度低,其分压值越大。

ECU根据冷却液温度对点火正时,喷油量和怠速转速进行修正,冷却液温度也低时,适当增加喷油量,且适当减少点火提前角,反之适当减少喷油量,且适当增大点火提前角。

3、检测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应符合以下表格电压检查:拔下传感器插头,打开点火开关,测量THA端子与E2之的电压应为5V,否则检查传感器或ECU启动发动机,测量传感器THA端子与E2之间的电压,应在0.5-4V之间。

否则更换3、实施方案:1、故障分析根据故障现象:发动机不能起动;仪表板有一个指示灯闪烁;首先调用解码器对电控故障查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