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实训教案

合集下载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第一章: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3. 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定义。

2.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3.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应用实例。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相关案例资料。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讲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3. 案例分析:分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应用实例。

4. 总结:强调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重要性。

第二章: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

2. 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 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

2. 发动机电控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相关示意图。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

2. 讲解: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 示意图分析:分析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4. 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5. 总结:强调发动机电控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第三章:燃油喷射控制技术一、教学目标1. 了解燃油喷射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燃油喷射控制技术的类型。

3. 理解燃油喷射控制技术在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燃油喷射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2. 燃油喷射控制技术的类型。

3. 燃油喷射控制技术在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应用。

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

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

普宁职业技术学校电控发动机实训教课设计指导教师:樊朝伟侯振鸿系别:机电工程系技术训练一传感器认知、作用、安装地点及检测1、知识目标:a娴熟掌握传感器的结构、原理与工作性能参数检测b娴熟掌握传感器的控制电路图c娴熟掌握传感器的检测过程;2、能力目标:a能够合理使用检测仪对发动机进行故障进行检测;b能够正确检测传感器并进行故障剖析;d能够熟习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环保知识。

e培育学生独立达成一项工作的能力和相互合作的意识。

培育学生学会使用资料的能力1、教师准备:电子控制系统多媒体设施与课件、完满发动机实验台架或整车、通用解码器、常用工具、万用表、试灯、维修技术资料2、学生准备:提早预习电控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认识传感器系统的原理、结构、工作过程、故障诊疗与清除方法等;3、准备工具、器械等。

铅笔、小刀、尺板、画好的传感器系统电路图、工作服;【教课方法】一体化、项目教课、议论、分组、实践、解说、模拟1、电磁式曲轴地点传感器的结构(1)凑近机体一侧凑近飞轮处,有永远磁铁、线圈和齿圈构成。

线圈阻值为 480-1000Ω(2)齿圈的四周散布60 个齿,每一个齿对应的曲轴转角为360°/60=6 °,此中有两个轮齿空缺,故将此传感器称为 58+2 式曲轴地点传感器,供 ECU辨别 1∽4 缸活塞上止点地点和发动机转速2、电磁式曲轴地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发动机运行时曲轴地点传感器的永远磁铁与齿圈缝隙是不停变化的,这一变化惹起磁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于是在线圈中感觉出了感觉电动势。

( 2)在缺齿处产生了畸变的交变电压信号,ECU依据此确立上止点的位置。

( 3)依据交变信号计算出发动机的转速,可正确的控制喷油时辰和点火提早角。

3、检测1 搭铁线2信号线(-)3信号线(+)电阻检查:线圈电阻 2#与 3#为 480-1000 Ω, 1#与机体障蔽线与接地的电阻为 0Ω电压检查:怠速时为,启动时,信号电压应显然变化,用试灯连结2#与 3#线束,试灯应闪耀。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3. 熟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4. 学会诊断和排除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电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电控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2.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电控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线束和连接器3.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喷油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燃油喷射控制策略4.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的类型点火塞和点火线圈的工作原理点火控制策略5. 排放控制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的组成催化转化器的工作原理排放控制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工作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电控技术应用的理解。

3. 实操演示法:演示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操作和故障诊断方法。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2. 课件:PowerPoint 或其他演示软件3. 实车或发动机电控系统模型4. 故障诊断工具和设备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2. 考试成绩:笔试和实践操作考试3. 综合评价:小组讨论表现、故障诊断案例分析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讲授20课时,实践操作12课时。

2. 教学计划: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课时。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2. 讲解基本概念:详细讲解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控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等。

3. 分析工作原理:讲解各个系统的具体工作原理,如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和排放控制系统。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车或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教学计划与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教学计划与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教学计划与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1.2 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等。

3.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功能:燃油喷射、点火控制、排放控制等。

4.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

1.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组成部分、功能及工作原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流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优势和应用。

1.4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认识。

第二章:传感器及其在电控系统中的应用2.1 教学目标1. 了解传感器在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掌握常见汽车发动机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3. 理解传感器信号的处理和输出方式。

2.2 教学内容1. 传感器在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常见汽车发动机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等。

3. 传感器信号的处理和输出方式: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等。

2.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传感器在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作用、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

2. 采用演示法,展示传感器信号的处理和输出方式。

3.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检测传感器信号。

2.4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传感器在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中作用和重要性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传感器信号检测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执行器及其在电控系统中的应用3.1 教学目标1. 了解执行器在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理解电控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掌握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

1.2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认识到其在汽车行业中的重要性。

掌握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理解各个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能够简单分析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1.3 教学内容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电控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电子控制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等。

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电控系统的定义。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和作用。

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和作用,通过小组报告进行展示。

第二章:电子控制单元(ECU)2.1 教学目标理解ECU的作用和功能。

掌握ECU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了解ECU在汽车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ECU的作用和功能:控制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点火时机等。

ECU的组成: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

ECU的工作原理:信号采集、数据处理、控制指令输出。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ECU的作用和功能、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采用实例分析法,分析ECU在汽车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ECU作用和功能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ECU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过小组报告进行展示。

第三章:传感器3.1 教学目标了解传感器的作用和分类。

掌握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理解传感器在电控系统中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传感器的作用:获取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外部环境信息。

传感器的分类: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

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等。

采用讲授法,讲解传感器的作用和分类。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

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

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控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掌握电控发动机的调试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电控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2.电控发动机的调试方法(1)了解引擎工作的基本参数,如冷却液温度、油压和速度等。

(2)通过读取ECU故障码,了解发动机故障信息。

(3)利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对电控发动机进行调试和监测。

(4)进行实时数据记录和分析,以找出故障原因。

(5)根据故障现象和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复。

3.电控发动机的故障排除技巧(1)检查发动机机械部件是否正常,如缸压、气门正时等。

(2)检查电气系统是否正常,如电池电压、电源线路和传感器接线等。

(3)通过故障码以及相关传感器和执行器数据的读取,排除电控部分的故障。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结合实例分析通过讲解电控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相结合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其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和互助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电控发动机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电控发动机的优势和功能。

2.理论讲解(30分钟)讲解电控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ECU和执行器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3.案例分析(20分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中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实验操作(6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包括电控发动机的调试和故障排除。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实验设备和工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5.实验报告和总结(20分钟)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实验操作结果和分析过程,进行交流和讨论,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第1章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1.1 概述1.1.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发展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主要是为改善部分性能而对汽车电器产品进行技术改造。

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汽车数量的日益增多,汽车安全问题和排放污染日益严重,能源危机的影响更加突出。

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主要体现在以“人-车-环境”为主线的系统工程整体的优化上。

1.1.2 电控技术对汽车发动机性能的影响1.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

2.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3.改善发动机的加速或减速性能。

4.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

5.降低排放污染。

6.故障发生率大大降低。

1.2 应用在汽车发动机上的电子控制系统目前应用在汽车发动机上常用的电子控制系统主要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控点火系统、怠速控制系统、进气控制系统、排放控制系统、增压控制系统、巡航控制系统、警告提示系统、自诊断与报警系统、失效保护系统和应急备用系统。

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主要是根据进气量确定基本的喷油量,再根据其他传感器(如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信号对喷油量进行修正,使发动机在各种运行工况下均能获得最佳浓度的混合气。

2.电控点火系统电控点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控制点火提前角。

该系统根据各相关传感器信号判断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和运行条件,选择最理想的点火提前角点燃混合气,改善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3.怠速控制系统根据发动机冷却液温度、空调压缩机是否工作、变速器是否挂入挡位等状况,并通过怠速控制阀对发动机进气量进行控制,使发动机随时以最佳怠速转速运转。

4.进气控制系统进气控制系统的功能是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对发动机的进气进行控制,以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从而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

5.排放控制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对发动机排放控制装置的工作实行电子控制。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学会分析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并具备一定的维修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1.1 电控技术的定义1.2 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1.3 电控技术的优点2.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2.1 传感器2.2 执行器2.3 控制单元2.4 连接线路3.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3.1 点火控制3.2 燃油控制3.3 排放控制3.4 怠速控制4.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4.1 故障诊断方法4.2 故障维修流程4.3 常用诊断工具5. 电控发动机典型故障案例分析5.1 点火系统故障案例5.2 燃油系统故障案例5.3 排放系统故障案例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故障诊断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故障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2. 教学课件3. 故障诊断工具:示波器、诊断仪等4. 实践操作车辆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30%。

2. 考试成绩:包括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占总评的70%。

六、教学进程安排第1周:介绍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及发展历程。

第2周: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第3周:深入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4周: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第5周:分析电控发动机典型故障案例。

七、教学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维修企业,了解电控发动机的实际应用和维修过程。

2. 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践操作,模拟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

3. 开展校内实训活动,让学生在实车上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