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复习专题演练专题十七电场的能的性质0
电场能的性质

电场力做功
电势差
等势面
高考模拟
电场能的性质
如图所示,把负电荷分别放
在 C、 D两点,它在哪点的电
势能较大?
C
D
一个电量为- 2.0×10- 8C的点电荷,在电场中 A 、 B 两点之 间移动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8×10- 6J,如果在A点处该电 荷具有1.4×10
-5J的电势能,则它在B点处的电势能为多少?
WG EP1 EP 2 EP
电势差 等势面
(3)重力势能是相对的,须选定零势能参考面
电场力做功
高考模拟
电场能的性质
一、电场力做功的特点 把正电荷沿不 同路径从A点移 到B电场力做功? A
B
ө + + q
F
M
WAB = F· |AB|cosθ=qE· |AM|
在匀强电场中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的功 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只与电荷的起始位置 和终止位置有关。
电场力做功 电势差 等势面 高考模拟
电场能的性质
三、电势
A+ l
WA0 qEl cos
EPA qEl cos
该比值称为 A点的电势
EPA El cos q
该比值是一个与q无关,仅与电场 及A点的位置有关的量。
电场力做功 电势差 等势面 高考模拟
有重力就有重力势能Ep= mgh Ep由物体和地面间的相对位置决定
重力做功,重力势能改变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就减少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就增加
W重 = EP1-EP2
电场力做功 电势差
W电 = EPA-EPB
等势面 高考模拟
课堂训练
电场能的性质
1、将带电量为6×10-6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 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了3×10-5J的功,再从B移 到C,电场力做了1.2×10-5J的功,则 (1)电荷从A移到B,再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 共改变了多少? (2)如果规定A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B点 和C点的电势能分别为多少? (3)如果规定B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A点 和C点的电势能分别为多少?
高考物理新攻略总复习课件电场能的性质

电场中电势相等的各个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
等势面与电势差关系
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因此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不同等势 面之间存在电势差,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有关。
02
静电场中场强与电势关系
场强定义及矢量性特点
场强定义
电场强度(简称场强)是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用E表示。
光纤通信应用前景
光纤通信具有传输容量大、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 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通信、广播、电视等领域。随着技 术的不断发展,光纤通信将在未来信息社会中发挥更加 重要的作用。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和发展趋势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移动通信网络由基站、移动台(手机等终端设备)、 交换中心等组成。基站负责无线信号的收发和转换, 移动台通过无线信道与基站进行通信,交换中心负责 信令和话音的交换。
移动通信发展趋势
随着5G技术的商用推广和6G技术的研发启动,移动 通信将向着更高速度、更低时延、更大连接数等方向 发展。同时,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将 进一步拓展移动通信的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
06
实验探究: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源的路端电压和电流,计算电源的电动势 和内阻,加深对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概念的理解。
为电阻。
04
交变电流下电场能变化规律
交变电流产生原理及特点
产生原理
交变电流是由交流发电机产生的,其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 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特点
交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其频率与发电机的转速有关。我国电网 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即每秒钟电流方向改变100次。
电势叠加原理
在静电场中,多个点电荷或连续分布带电体在某点产生的电势等于各个点电荷或带电体在该点产生的电势的代数 和。
高中复习 电场的能的性质

一、概念:1.静电力做功:(1)特点: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2)计算方法:①W=qEd,只适用于匀强电场,其中d为沿电场方向的距离,计算时q不带正负号。
②W AB=qU AB,适用于任何电场,计算时q要带正负号。
2.电势能:(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于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具有的与其相对位置有关的能量叫做电势能,用符号E p表示。
(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即W AB=E p A-E p B。
(3)大小: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将电荷从该点移到零势能位置时静电力做的功。
注意事项:(1)电势能由电场和电荷共同决定,属于电场和电荷系统所共有的,我们习惯说成电场中的电荷所具有的。
(2)电势能是相对的,与零势能位置的选取有关,但电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与零势能位置的选取无关。
(3)电势能是标量,有正负,无方向。
电势能为正值表示电势能大于在参考点时的电势能,电势能为负值表示电势能小于在参考点时的电势能。
(4)零势能位置的选取是任意的,但通常选取大地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位置。
二、电势(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E p与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
(2)定义式:φ=E p q。
(3)矢标性:电势是标量,有正负之分,其正(负)表示该点电势比零电势高(低)。
(4)相对性:电势具有相对性,同一点的电势与选取零电势点的位置有关。
一般选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在实际应用中常取大地的电势为零。
三、等势面:(1)定义:电场中电势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
(2)四个特点:①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
②等势面一定与电场线垂直。
③电场线总是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④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反之越小。
(3)注意事项: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大小是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在该点是否放有电荷和所放电荷的电性、电荷量及电势能均无关。
四、电势差:(1)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
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电场能的性质--电势能、电势、等势面专题

电场能的性质--电势能、电势、等势面一、电场能的性质1.静电力做功的特点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电荷量和电荷移动过程始、末位置间的电势差有关.2.电势能(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称为电势能.(2)说明:电势能具有相对性,通常把无限远处或大地表面的电势能规定为零.3.电势(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之比.(2)定义式:φ=E p q.(3)标矢性:电势是标量,有正、负之分,其正(负)表示该点电势比零电势高(低).(4)相对性:电势具有相对性,同一点的电势因选取零电势点的不同而不同.4.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1)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荷电势能的减少量,即W AB=E p A-E p B.静电力对电荷做多少正功,电荷电势能就减少多少;电荷克服静电力做多少功,电荷电势能就增加多少.(2)电势能的大小:由W AB=E p A-E p B可知,若令E p B=0,则E p A=W AB,即一个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电势能,数值上等于将其从该点移到零电势能位置过程中静电力所做的功.5.电势高低的判断“四法”6.电势能的大小判断“四法”7.电场中的功能关系(1)若只有电场力做功,电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2)若只有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电势能、重力势能、动能之和保持不变.(3)除重力、弹簧弹力之外,其他各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4)所有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二、电场线、等势线(面)及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问题1.等势线总是和电场线垂直,已知电场线可以画出等势线,已知等势线也可以画出电场线.2.几种典型电场的等势线(面)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连线的中垂线上电势处处为零 等量同种(正)点电荷的电场连线上,中点的电势最低;中垂线上,中点的电势最高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轨迹问题的分析方法 (1)从轨迹的弯曲方向判断受力方向(轨迹向合外力方向弯曲),从而分析电场方向或电荷的正负.(2)结合轨迹、速度方向与静电力的方向,确定静电力做功的正负,从而确定电势能、电势和电势差的变化等.(3)根据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判断动能的变化情况.4.带电粒子运动轨迹的分析(1)判断速度方向:带电粒子运动轨迹上某点的切线方向为粒子在该点处的速度方向.(2)判断电场力(或场强)的方向:仅受电场力作用时,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指向轨迹的凹侧,再根据粒子的正、负判断场强的方向.(3)判断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及电势能的增减:若电场力与速度方向成锐角,则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若电场力与速度方向成钝角,则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三、针对练习1、(多选)静电纺纱利用了高压静电场的两个电极使单纤维两端带上异种电荷,如图所示,则( )A .图中虚线是电场线,电势AB ϕϕ=B .图中虚线是等势线,电场强度A B E E =C .电子在A 点的电势能大于其在D 点的电势能D .将一电子从C 移动到D ,电场力做功为零2、(多选)某静电除尘设备集尘板的内壁带正电,设备中心位置有一个带负电的放电极,它们之间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虚线为某带电烟尘颗粒(重力不计)的运动轨迹,A 、B 是轨迹上的两点,C 点与B 点关于放电极对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电势低于B 点电势B .A 点电场强度小于C 点电场强度C .烟尘颗粒在A 点的动能小于在B 点的动能D .烟尘颗粒在A 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 点的电势能3、(多选)如图所示,圆的直径PQ 与MN 相互垂直,有3个点电荷分别固定在P 点、Q 点和M 点、其中P 、Q 两点的电荷所带电荷量绝对值均为q ,位于M 点的电荷带正电。
电场的能的性质

公式
法
能量 在电场中,若只有电场力做功时,电荷的动能和电势 守恒 能相互转化,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反之电势能增 法 加
电势高低的四种判断方法
判断角度 依据电场线方向 判断方法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WAB 根据 UAB= q ,将 WAB、q 的正 依据电场力做功 负号代入, 由 UAB 的正负判断 φA、 φB 的高低
2.电势 (1)定义: 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 Ep (2)定义式:φ= q 。 (3)矢标性:电势是标量,其大小有正负之分,其正(负)表 示该点电势比电势零点高(低)。 (4)相对性:电势具有相对性,同一点的电势因电势零点的 选取的不同而不同。
3.电势差 (1)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 (2)移动电荷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 A 移到另一点 B 时, 电场力做的功与电荷量的比值等于电势 WAB 差。公式 UAB= q 。单位:伏特,符号 V。 (3)影响因素: 电势差 UAB 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 与移动的 电荷 q 及电场力做的功 WAB 无关, 与电势零点的选取无关。
判断角度
判断方法 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正电荷周围电势为
依据场源 电荷的正负
正值,负电荷周围电势为负值;靠近正电
荷处电势高,靠近负电荷处电势低 正电荷在电势较高处电势能大,负电荷在
依据电势
能的高低
电势较低处电势能大
4.等势面 (1)定义:电场中电势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 (2)特点: ①电场线跟等势面垂直,即场强的方向跟等势面垂直。 ②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 ③电场线总是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④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反之越小。
电势能高低的四种判断方法
易错点17 电场力、电场能的性质(解析版) -备战2023年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

易错点17电场力、电场能的性质例题1.(多选)如图所示匀强电场E的区域内,在O点处放置一点电荷+Q,a、b、c、d、e、f为以O为球心的球面上的点,aecf平面与电场平行,bedf平面与电场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c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b点的电势等于d点的电势C.点电荷+q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时,静电力一定做功D.将点电荷+q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从a点移动到c点电势能的变化量一定最大【答案】BD【解析】A.点电荷+Q在a、c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知与匀强电场叠加后,合场强大小不相等,故A错误;BC.点电荷+Q在b、d两点的电势相等,匀强电场在b、d两点的电势相等,电势是标量,可知点电荷和匀强电场叠加后,b点的电势等于d点的电势,点电荷+q沿bedf在球面上b、d两点之间移动时,静电力不做功,故B正确,C错误;D.点电荷+Q在球面上任意点的电势均相等;匀强电场在球面上的a点的电势最高,在球面上的c点的电势最低;故叠加后球面上的a点的电势最高,c点的电势最低,根据W qU可知将点电荷+q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从a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最大,电势能的变化量最大,故D正确。
故选BD。
【误选警示】误选A的原因:没有真正理解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各个点电荷在该点激发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
误选C的原因:电场叠加后,球面上的点电势不再全部相等。
例题2.(多选)(2022·辽宁·高三开学考试)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绝缘水平直线轨道上方的P 点,固定一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
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的检验电荷),从轨道上的A 点以初速度v 0沿轨道向右运动,当运动到P 点正下方的B 点时速度为v 。
已知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在A 点的电势为φ(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P 到物块的重心竖直距离为h ,P 、A 连线与水平轨道的夹角为45°,k 为静电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在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kqh B .物块在A 点时受到轨道的支持力大小为22N kQqF mg h =+ C .物块从A 到B 机械能减少量为qφD .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在B 点的电势为220()2B m v v qφφ-=+【答案】D【解析】A .根据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2=Q E kr 可得在B 点处场强强度为2=B Q E kh 故A 错误;B .物体在A 点受到点电荷的库仑力,由库仑定律得2APQq F kr = 由几何关系可知sin 45AP hr =︒物体在A 点时,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有sin 450N F mg F --︒=联立以上解得2N kQqF mg =故B 错误;CD .设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在B 点的电势为B ϕ,减少的机械能为E ∆,对物体从A 到B 过程中,只有电场力做负功,所以由动能定理可得()AB B W E q ϕϕ=-∆=--2201122E mv mv ∆=- 联立可得220()2m E v v ∆=- 220()2B m v v qϕϕ=-+ 故C 错误,D 正确。
高考物理知识体系总论:电场能的性质

电场能的性质
大致框架
电势能、电势
电场能 的性质
电势差
匀强电场中电势 差与电场强度的
关系
考点
考点三ꢀ电场中的功能关系 1.求电场力做功的几种方法 (1)由公式W=Flcosα计算,此公式只适用于匀强电场,可变形为 W=Eqlcosα。 (2)由WAB=qU 计算,此公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AB
(3)由电势能的变化计算:WAB=EpA-E 。 pB
匀强电场中电 势差与电场强
度的关系
考点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A移到另一点B时,电场力做功 与移动电荷的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UAB=WAB/q。 3.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UAB=φA-φB,UAB=-UBA。
电场能的性质
大致框架
电势能、电势
电场能 的性质
电势差
匀强电场中电 势差与电场强
答案解析1
答案解析:电场中场强为零的位置是绝对的,而电势为零的位置是人为 选取的,场强的大小表征着电势随空间的变化率,而与电势的大小无关, 故B错误; 由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电势的升降取决于场强的方向而与场强 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
经典例题2
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其中c为ab的中点。 已知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3 V,φ =9 V,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梳理知识体系
DREAM OF THE FUTURE
电场能的性质
大致框架
电场能的性质
电势能、电势 电势差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 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考点
电场能的性质
大致框架
电势能、电势
电场能 的性质
电势差
匀强电场中电 势差与电场强
高三物理高考知识点分析电场的能的性质

电场的能的性质Ⅰ 电 势 能 和 电 势 和 电 势 差一、电势能(ε标量 焦耳 J )——电场力、相对位置1、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所具有的与电荷的位置有关的能量,称电势能或电能。
2、电势能的相对性――选择零势能面,一般选择大地或无穷远为零势能面。
(等效)3、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改变的关系——方法与重力势能相对比①无论电荷的正负,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做功和电势能的变化量在数值上是相等的②静电场中,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电势能的改变量与路径无关 二、 电量电势能电势=qεΦ=1 J / C = 1 V / m1、 地位:u (或φ)与力学中的高度相当(标量)2、 相对性:选取大地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3、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与电性无关)4、 电势由电场本身性质决定5、 电势是描述电场中能量性质的物理量6、 意义: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在数值等于单位电荷在那一点所具有的电势能。
练习:1、 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正电荷,电势能减小 沿电场线方向移动负电荷,电势能增加正电荷的电场中,电势为正,负电荷的电场中,电势为负2、 正电荷的电场中,正的检验电荷电势能为正,负的检验电荷电势能为负 负电荷的电场中,正的检验电荷电势能为负,负的检验电荷电势能为正3、 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正电荷顺着电场线运动,由高电势向低电势A 到B ,正功,εa >εbA BA 到B ,负功,εa <εb∞ ε=0 φ=0A Bε=6J =3Vε=10Jφ=5Vφ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负电荷逆着电场线运动,由低电势向高电势 4、 比较5J 和-7J 的大小,理解标量负号的意义。
三、电 势 差——电场力做功与电荷电量的比值叫电势差1、 在电场中某两点的电势之差,也叫电压 U AB = φA - φB2、 A BAB wU q q qεε=-= 3、意义:①对应于高度差,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②电势与选择的零电势点有关,电势差与零电势点的选择无关 4、运用要求:1、UAB =ΦA -ΦB =1-4=-3 V 带正负号2、U =W/q 或W =qU 用绝对值,正负号另行判断(V U 341=-=) 例8:将电量为q =-2×10 8 C 的点电荷从零电场中点S 移动到M 点要克服电场力做功4×10-8J ,求M 点的电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