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本科生科研素质的体会与思考
本科科研训练总结范文

时光荏苒,转眼间本科阶段的科研训练已经接近尾声。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实验室的同仁们的帮助下,完成了一系列科研任务。
回顾这段经历,我深感收获颇丰,以下是我对本科科研训练的总结。
一、科研素养的提升在科研训练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科研素养的重要性。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查阅文献,掌握了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阅读大量的科研论文,我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设计实验,从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到实验结果分析,我都力求做到严谨、科学。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撰写科研论文,掌握了论文写作的规范和技巧。
二、实验技能的锻炼在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中,我积极参与各项实验操作,锻炼了自己的实验技能。
从基本的实验操作,如配制溶液、离心、分光光度法等,到复杂的实验技术,如基因克隆、蛋白质纯化等,我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通过这些实验操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科研训练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在实验室,我们共同面对实验中的困难,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这种团队合作精神使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科研思维的拓展科研训练使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研思维。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面对实验结果,我不再局限于表面的现象,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原因。
这种科研思维使我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五、对科研工作的认识通过科研训练,我对科研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科研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毅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为我国的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科研的心得体会

大学生科研的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大学生,在科研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体会和经验,以下是我对大学生科研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科研需要坚定的目标和动力。
科研是一个相对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动力。
在开始科研前,要对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的了解,确定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设定可行的研究目标。
在整个科研过程中,由于实验结果的波动、实验设备的故障等原因,很容易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时需要我们坚定动力,持之以恒地去攻克问题。
其次,科研需要严谨的态度和方法。
科研是一项严肃而严谨的工作,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研,采用科学的方法开展研究。
首先,要严格遵守科研的伦理准则,做到诚实守信,不抄袭和篡改他人成果。
其次,要精确地制定实验方案,掌握科研方法,正确地进行实验和数据处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要善于总结和归纳实验数据,找出数据之间的规律,提取重点和关键信息。
最后,要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勇于创新,不断钻研,不停地尝试,克服困难。
第三,科研需要与导师和同学沟通交流。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科研过程中经常需要与导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与导师沟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科研方向和研究内容,明确研究思路和方法。
导师经验丰富,可以给予我们很多指导和建议。
另外,与同学交流不仅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还可以互相鼓励和支持,在完成科研任务时提供帮助和协助。
科研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我们与他人紧密合作,共同攻克难题。
第四,科研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
科研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我们要善于学习和吸收科研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在进行科研之前,我们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同时,要关注前沿科研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积累一些实践经验,从实验中不断总结和提炼出规律和经验,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五,科研需要认真的反思和总结。
不论科研成果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需要认真地反思和总结。
关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

O r e o v i c z 教授指出:“ 本科生从事科研可以培养学 生的实验技能 、计算机技能 、时间管理技能 ,特别
是 项 目设 计 和按 时完 成 任 务 的技 能 … … ̄ ' 9 1 3 3 。通 过 本 科生 科研 ,首先 可 以使本 科生 接触 科学 家 ,受到
2 0 1 4 年第 6 期
, 0' z 7 、( h t t p : / / ww w. h x j y . o r g )
^
V
n
专 论
- 00 . c0 < 0 <
关 于本 科 生 科研 能 力 培 养 的思 考
惠 阳 陈文 豪
( 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热带药用 植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南海 口 5 7 1 1 2 7 )
s e a r c h Un i v e r s i t i e s ) ,是一 份 推 动 美 国本科 生科 研 计划 在 全 国范 围 内普 遍 开展 的历史 性 文件 口 ] 。它 号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 目 ( N o . 2 0 1 3 1 1 6 5 8 0 ) * * 通信联系人 , E - m a i l :c h e n w h 0 4 @1 6 3 . c o n r
培养 中值得 借 鉴 的一些 经验 。 关键 词 高等教 育 本 科 生科研 创 新 能力 召研 究 型 大 学 将 研 究 式 学 习 ( r e s e a r c h - b a s e d l e a r n i n g )作 为教 学 标 准 ,并 提 出 了 6条 建 议 :让 学 生从 大一 开始 接 触研究 课 程 ;要求 学生 从大 一开 始学 会有 效 地 以 口头和 书面 形式 汇报 工作结 果 ;除
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实践的现状与思考

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实践的现状与思考【摘要】本文探讨了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实践的现状与思考。
首先介绍了本科生科研训练的重要性,包括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然后指出了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如导师资源不足和学生科研意识不强。
接着提出了提升本科生科研训练质量的方法,如加强导师指导和建立科研实践平台。
分析了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益处,如提升学术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最后探讨了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挑战,包括时间和精力的压力。
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实践对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但也需要更多的支持与改进。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训练、实践、现状、思考、重要性、存在的问题、提升质量、益处、挑战、结论。
1. 引言1.1 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实践的现状与思考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实践的现状与思考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实践已经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科生在科研训练中能够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从理论探讨到实践操作,全面提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资源不足、指导不够、评价标准不明确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本科生科研训练的质量。
为了提升本科生科研训练的质量,需要加大对科研实践的投入,优化指导体系,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为本科生提供更广阔的科研舞台。
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未来应该更加重视本科生科研训练的重要性,克服种种困难和挑战,为本科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助力他们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
2. 正文2.1 本科生科研训练的重要性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科研训练,本科生可以学习科学方法论、实践操作技能和文献检索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研训练也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对本科参与科研的认识与打算

对本科参与科研的认识与打算
本科阶段参与科研是有助于培养科研素养和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科研,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学科领域,拓宽学术视野,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本科阶段,我打算积极参与科研工作。
首先,我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去了解相关的前沿知识和研究进展。
然后,我会积极寻找导师或实验室,争取加入科研团队,共同参与科研项目。
在团队中,我会主动学习和掌握科研方法和技能,参与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并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同时,我也意识到科研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时间,而且不一定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果。
但我认为,参与科研不仅是为了获得研究结果,更重要的是培养科研思维和方法。
科研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非常宝贵的,对我的未来学术发展和职业规划都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我会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其他科研工作者交流经验和学术观点,拓展自己的学术网络。
我也会尝试发表研究成果,并争取参与科研项目的申请和报告,提高自己的学术声誉和竞争力。
总之,本科阶段参与科研对于个人的学术成长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将积极投身其中,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关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

关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摘要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对本科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也是确保更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
本文介绍与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开展本科生科研的意义与作用,并针对如何在研究型大学和地方综合性大学两类不同层次的大学中做好本科生科研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包括如何在本科生科研培养过程中树立端正的学风;应当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如何处理好本科生外语能力的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建立本科生科研中的合作式学习模式;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意义和具体实践,合作式学习并探讨了其他国家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值得借鉴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高等教育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性进程,实现了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1%,已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大变革的同时,也出现了影响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诸多问题和矛盾。
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忽视培养人才的创新性。
随着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大学越来越认识到,科研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目前在我国,无论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还是大学,都很重视大学的科研职能,但大都对本科生科研重视不够。
本科生科研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需求、针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模式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它起源于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创立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UROP),其后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至今已被美国和欧洲诸多学者誉为“21世纪的教学法”,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1998年出台的博耶报告《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蓝图》(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A Blueprint for American’s Re-search Universities),是一份推动美国本科生科研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的历史性文件12]。
大学生科研个人总结

大学生科研个人总结作为一名大学生,在科研中积极参与,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段时间的科研项目中,我也有了一些收获和总结。
首先,科研需要严谨的态度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在科研过程中,我意识到科研是一个严肃的工作,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态度。
只有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才能够获得准确的结果。
我每天都保持着一丝不苟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和数据的处理,以确保科研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科研需要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在科研项目中,我和其他队员一起合作,共同完成了一个复杂的项目。
在合作中,我学会了与他人协商和沟通,解决各种问题。
通过合作,我们共同努力,相互帮助,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科研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团队合作和协作。
再次,科研需要耐心和坚持。
在科研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
有时候实验不成功,有时候数据处理遇到了困难。
但是我没有轻易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尝试修改实验方案,改进数据处理方法。
最终,经过多次努力,我成功地克服了困难,取得了了满意的结果。
科研需要耐心和坚持,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
最后,科研需要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
在科研项目中,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不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参加了一些科研讲座和学术交流会,通过与其他科研人员的交流和学习,我不断积累了新的知识和经验,提升了自己的科研能力。
通过这次科研项目,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且在一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我明白了科研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时间。
但是,我也感受到了科研给我的巨大满足感和成就感。
科研不仅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更是为了追求真理和知识。
通过科研,我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对未来的科研之路充满了信心。
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中,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我会保持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和数据处理。
我还会加强沟通和合作能力,与他人合作,共同攻克科研难题。
本科生科研心路

本科生科研心路在本科阶段,我对科研充满了向往和渴望。
科研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学术的探索,更是一种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刚开始接触科研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储备都感到有些不安。
但是通过参与实验室的项目,我逐渐明白了科研的本质——团队合作和不断尝试。
科研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团队的努力和协作。
在实验室中,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项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特长,在团队中互相学习和借鉴,共同进步。
科研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断尝试和探索。
在实验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气馁,要勇敢地面对并找到解决的方法。
有时候,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可能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我还记得有一次在实验中遇到了一个难题,我们多次尝试都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但是我们没有放弃,不断地思考和讨论,最终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
这个经历让我明白了科研的艰辛和不易,也让我更加坚定了科研的决心。
在科研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如何进行文献查阅和资料整理。
科研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背景知识,只有充分了解相关的前沿研究,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因此,我经常在图书馆、学术期刊等地方查阅文献,不断积累和更新自己的知识。
科研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研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沿动态,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未来从事科研工作的决心。
总的来说,本科生科研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成长的旅程。
通过参与科研,我不仅增加了专业知识的储备,还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研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沿动态,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未来从事科研工作的决心。
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尝试和探索,我一定能在科研的道路上取得更多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Education教育进展, 2015, 5, 65-68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5 in Hans. /journal/ae/10.12677/ae.2015.54012The Experience and Consideration ofCultivating Undergraduates’ Quality ofScientific ResearchXiangliang Wan*, Rui Xin, Guangqiang LiSchool of Materials and Metallurgy,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Email: *wanxiangliang@Received: Apr. 30th, 2015; accepted: May 29th, 2015; published: Jun. 4th, 2015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Th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interdependent, mutually promoting and non-separabl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In the cultiv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personnel,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is not only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 but also the basic guarantee to en-sure higher level personnel training qualit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combine the author’s and his colleagues’ experience of cultivating undergraduates’ participation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work during those years, and discuss the experience and thinking of the qua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or undergraduates.Keywords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Undergraduates, Qua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关于培养本科生科研素质的体会与思考万响亮*,辛蕊,李光强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湖北武汉Email: *wanxiangliang@*通讯作者。
关于培养本科生科研素质的体会与思考收稿日期:2015年4月30日;录用日期:2015年5月29日;发布日期:2015年6月4日摘要高等院校的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对本科生进行科研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也是确保更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
本文将结合作者自身及周围同事几年来在教学工作之余培养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经历,谈谈培养本科生科研素质的体会与思考。
关键词教学,科研,本科生,科研素质1. 引言科研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等一系列的活动。
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大学生科研活动主要是指大学生课外参加与专业紧密联系的学术交流、社会实践、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活动,它对培养大学生的优秀品格、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科学思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自学能力,提高应用外语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等等。
培养本科生科研素质是无论在哪个时期,哪所高校,都是高等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更多的青年学生走进了大学校门,但大学生量的增加不应产生质的下降。
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更需要人才的支持,培养大学生科研素质目的不仅仅局限在培养科研人才,而是通过科研能力的训练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数据分析、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等能力,从而促使其形成系统的理性思维,在今后的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能有较强的竞争力[1]。
科研素质包括科研意识、科研兴趣、科研能力、科研习惯、科研实践、科研技艺等等很多内容,但最重要的要素应当是科研意识、科研方法和科研精神三个方面[2]。
科研意识是指积极从事科研工作的动力,潜心捕捉和研究问题的探求欲,即“想不想做研究”,这是科研素质的基础;科研方法是指掌握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实验研究、进行测量统计、撰写学术论文等方面的具体方法,即“能不能做研究”,这是科研素质的核心;科研精神则是指勇于探索、甘于寂寞、敢于创新、不怕失败等优秀品质,也即“适不适合做研究”,这是科研素质的内涵。
本文将结合作者自身及周围同事几年来在教学工作之余培养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经历,谈谈培养本科生科研素质的体会与思考。
2. 科研意识的培养科研意识是指积极从事科研工作的动力,是科学研究者探究、认识未知事物的主动性。
既然意识带有一种主动性,笔者认为科研意识的培养最重要的就是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觉开展一切活动的无穷动力,大学生对待科研的兴趣十分重要。
日本的教育心理学家田崎仁认为:“兴趣不是原因,而是结果。
”也就是说兴趣作为一种认识倾向,是建立在一定的认知之上的,无知便无趣。
所以,作为老师要始终倡导把科研理念的灌输和科研意识的强化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对科研有认知,告诉他们科研是做什么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完成什么,有怎样的乐趣,目的是什么,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等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专业课程讲解自己的研究课关于培养本科生科研素质的体会与思考题,讲述学术研究的乐趣,也可以向学生发问,调动其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目前的课堂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播,忽略了学术的传播,教师作为教育第一线的人员,应当为学生提供科研思路,激发积极性和兴趣,也可以将一些科研学术中有争议的问题抛给学生,鼓励学生讨论、思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作为学校,要鼓励学生参与专题学术讲座、学术交流以激发学生科研兴趣。
我校每年都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或学术交流,这些都是增长知识的好机会。
学生从中可以领略学者的风采和科研的魅力,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他们对于科研的兴趣,强化学生的科研意识。
3. 科研方法的培养科研方法是在具备了一定的科研意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
一般来说,强烈的科研意识可以促进形成科学的科研方法,而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又会提高对科研的兴趣,强化科研意识[2]。
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途径有多种,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毕业论文(设计)、实习及社会实践、实验实训、学术报告等[3]。
通过这些科研实践,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和能力,同时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下面将阐述几种重要的方法。
第一,文献的检索与阅读方法。
文献的检索与阅读是进行科研工作的基本技能[4]。
本科阶段安排有文献检索理论课程,学生对文献检索有一个基础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我们每年会邀请或安排文献检索能力强的硕士学生帮忙安排至少一次文献检索与阅读的专题授课,详细介绍目前对于文献检索的资源和常见的几种方法,重点介绍我校电子图书馆现有免费开放的文献数据库和检索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及PPT 演示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同时,学习结束后安排一个课题,让学生自行上网查询相关文献,阅读文献,并汇总出目前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或者写出一篇有关的文献综述。
此方法对培养本科实习生文献检索与阅读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还能很好的了解相关学科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第二,研究课题的选择方法。
在指导学生选题时,我们要求学生牢牢把握选题的重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原则[5]。
研究课题的重要性体现在是否有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可能性体现在所提出的科学思想是否与现有的知识相矛盾,是否可能获得有意义的结果;现实性则是指是否有现实可行的而又可望成功的具体研究方案。
第三,科学的实验方法。
材料科学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一方面,我们的大部分研究课题属于应用基础课题,直接面向生产实践,最终目标是实现金属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另一方面,材料科学工程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大部分研究结果必须、也只能从实验研究中获得。
因此,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实验操作是否正确、实验结果的分析测定是否可靠、实验数据的归纳推理是否科学,直接影响最终论文的质量。
我们强调“实验设计要有明确目的,实验操作过程要透彻了解所使用技术的原理,实验记录要忠实而详细,实验结果要有统计分析并能够被重复”,在这一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开展实验研究的能力[5]。
学生应当具有的另一个重要能力是如何从实验数据这些“现象”中抽象出科学结论的“本质”内容。
我们通过定期的学术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指导老师分析数据和归纳总结的方法,然后独立思考,达到对某些问题“顿悟”的效果,并进而提出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思路。
第四,论文的写作方法。
在论文撰写之前,教师告诉学生怎样的论文才是一篇好论文;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教师指导研究生如何掌握构思要点、基本撰写方法和技巧,如何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如何避免常见错误,并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在论文完成之后,教师要求研究生按“条理是否清楚?语言是否简单、平实、明确、直接?是否容易理解?是否正确、准确地使用了语言?”这四个要求来检查论文。
关于培养本科生科研素质的体会与思考4. 科研精神的培养与科研意识和科研方法相比,以勇于探索、甘于寂寞、敢于创新、不怕失败等优秀品质为主要特征的科研精神,更多地表现为是一种非智力因素[2]。
为什么把科研精神视为科研素质的内涵,主要原因在于科研精神对科研工作具有动力作用、定向和影响作用以及维持和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