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主义文学PPT课件
西方文论课件ppt

CHAPTER 04
现代主义文论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现代主义文论是20世纪初至中期的 主要文学理论思潮,它强调文学的创 新、实验和个体表达。
反传统
反对传统文学形式和规范,寻求新的 表达方式和结构。
形式主义
重视文学形式和语言,认为形式与内 容同等重要。
主观主义
强调个体经验和主观感受,认为文学 是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和评价标准。
崇尚理性
强调理性、秩序和规范,主张文学作 品应该符合普遍的道德和审美标准。
强调模仿
认为文学创作应该模仿古人的优秀作 品,追求完美的艺术形式。
代表人物与作品
代表人物
亚里士多德、贺拉斯等。
代表作品
《诗学》、《论诗》等。
对后世的影响
对文艺复兴的影响
古典主义文论为文艺复兴时期的 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推动了欧洲文学的复兴和发展 。
特点
浪漫主义文论主张文学作品的创造性 和个性,强调情感、想象和自然的美 ,反对理性主义和机械主义,重视个 人经验和直觉。
代表人物与作品
代表人物
威廉·布莱克、华兹华斯、雪莱、雨 果等。
代表作品
《抒情歌谣集》、《德国狂欢节》、 《浮士德》等。
对后世的影响
对现代主义文论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论为现代主义文论提供了重要的 思想基础,推动了文学批评和理论的变革。
现代主义文论对文学语言和形式 的探索,对后来的文学理论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CHAPTER 05
后现代主义文论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后现代主义文论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它对现代主义的局限性和缺点提出了质疑,并试 图超越现代主义的理论框架。
特点
20世纪外国文学史课件: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目录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萧伯纳 第三节 劳伦斯 第四节 托马斯·曼 第五节 昆德拉 第六节 纳博科夫 第七节 海明威 第八节 索尔·贝娄 第九节 塞林格
2
第一节 概述
3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以其快速、锐气和新颖的表达模 式,实现了文学主潮的华丽转身,而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延续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有着厚重的历史感。
一、英国现代最杰出的戏剧家
• 萧伯纳是英国现代最杰出的戏剧家。 他兼收并蓄地吸收马克思、尼采等人 的哲学思想和布莱克、易卜生等人的 艺术成就,确立了积极乐观的“创造 进化论”、针砭时弊的社会问题剧和 以反讽、悖谬及讨论见长的“萧伯纳 式”风格。
• 1925年萧伯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 奖词称赞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 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动的讽刺往往浸 润着独特的诗意之美。”
萧伯纳
康拉德 高尔斯华绥 毛姆
戈尔丁
莱辛
三、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 法国文学
19世纪斯丹达尔和巴尔扎克的创作确立了现实主义的辉煌,随着20世纪 社会状况和审美观念的急剧变化,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已 经发生了很多变异。一是长河小说的涌现;二是描写空间的扩大。
罗曼.罗兰
纪德
杜伽尔
杜拉斯
最后伊莉 莎离开息 金斯,嫁 给了一直 追求她的 佛莱第。
二、最受观众喜爱的萧剧——— 《匹克梅梁》
• 《匹克梅梁》的情节引人入胜,内涵丰富,可以从不同角度做出 多种解读,其中最引人深思的还是关于人的社会身份问题。
✓首先,这部戏剧深刻地揭示出人的社 会身份的差别。特权阶级与普通民众 在社会身份上存在着巨大的区隔:一 方面表现为实在性的,主要指占有资 本或财产的多少;另一方面表现为符 号性的,即谈吐、举止、品位的差别。 萧伯纳在本剧中着意探讨的是身份的 符号性。
西方现代派文学

Hale Waihona Puke 九 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一件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一件 事先张扬的凶杀案》《霍乱时期 事先张扬的凶杀案》《霍乱时期 的爱情》《迷宫中的将军》 的爱情》《迷宫中的将军》 胡安· 胡安·鲁尔福 :《佩德罗·巴拉莫》 佩德罗·巴拉莫》 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 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
奥尼尔:
《天边外》 天边外》 《琼斯皇》 琼斯皇》 《毛猿》 毛猿》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
三 意识流小说
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 《芬尼根的守灵》 芬尼根的守灵》 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喧哗与骚动》 《押沙龙,押沙龙》 押沙龙,押沙龙》 《我弥留之际》 我弥留之际》
十 其他
昆德拉:《不朽》《慢》《身份》 昆德拉:《不朽》《慢》《身份》 《雅克和他的主人》《玩笑》 雅克和他的主人》《玩笑》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笑忘录》《告别圆舞曲》 笑忘录》《告别圆舞曲》 《无知》 无知》 理论著作:《小说的艺术》 理论著作:《小说的艺术》 《被背判的遗嘱》 被背判的遗嘱》
贝克特:《等待戈多》《剧终》 贝克特:《等待戈多》《剧终》 《哑剧》《克拉普最后的录音带》 哑剧》《克拉普最后的录音带》 《啊,美好的日子》《俄亥俄即兴 啊,美好的日子》《俄亥俄即兴 之作》 之作》 小说:《莫瓦罗》《马龙之死》 小说:《莫瓦罗》《马龙之死》 《无名无姓的人》 无名无姓的人》 尤涅斯库:《秃头歌女》 椅子》 尤涅斯库:《秃头歌女》 《椅子》 《犀牛》 犀牛》
六 新小说
阿兰·罗布— 阿兰·罗布—格里耶 :《橡皮》 橡皮》 《窥视者》《嫉妒》《在迷宫里》 窥视者》《嫉妒》《在迷宫里》 米歇尔· 米歇尔·布托尔 :《米兰巷》 米兰巷》 《变》 《度》 《您的浮士德》 您的浮士德》 娜塔丽· 娜塔丽·萨洛特 :《陌生人肖像》 陌生人肖像》 《金果》 金果》 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杜拉斯 :《厚颜无耻 之辈》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之辈》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情人》 《广岛之恋》 情人》 广岛之恋》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魔幻现实主义

西方现代主义 文学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概述
一、释名 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欧美诸多具有反 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 它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复杂性,并涉及绘画、 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领域。 是二十世纪一种很有影响的艺术思潮。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 荡不安的20世纪欧美社会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述。 1、社会生活的变化: 19世纪中后叶到20世纪初,欧美科学技术飞速发 展。科学对人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得多, 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在新的经济结构体制下,人的自由度反而降低,,异 化程度加深,西方人精神上的恐惧不安加剧。加上二 十世纪初欧美社会的各种现代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 十月革命……)动摇了传统的真、善、美观念,动摇 了宗教信仰,使人对人的本性产生怀疑,对未来的命 运与前途深感悲观与焦虑。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现代主义流派众多,价值观念的取向复杂而 多元,但它们作为一个极富创新精神的文学 思潮,又具有一些基本一致的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概括为一点,就是 “反传统”,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都明显不 同于(或曰“超越”了)传统文学。具体如 下: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指的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文学流派。
它根植于工业革命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变革之中,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文学现象,可以说是20世纪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是反对传统文学的社会伦理主义,把焦点放在“自由”和“个性”上,否定传统的“道德观念”,以及把社会秩序看作是被人力所控制的,认为自由意志是最重要的。
这种思想的影响使得现代主义文学在故事情节、写作风格和主题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历史时期上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起来有三个阶段:“前现代主义”、“中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前现代主义时期,包括法国、英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文学家,他们在表达“自由”主义思想的同时,运用现代手法描绘了社会现实,关注人们的心理变化,表达了一种民族觉醒的意识。
例如,法国的现代主义文学大师波洛克的《双城记》便是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所标志的一部作品。
中现代主义时期,西方文学家开始探索超越现实的写作方式,采用神秘、幻想的手法,把现实与想象相结合,表达出一种不可言说的精神境界。
例如,英国作家萨特的短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便是一部重要的中期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后现代主义时期,西方文学家发展出一种更具有表现力的写作手法,把现代主义的基本思想和现实社会的复杂性结合起来,把现代社会的多种思潮纳入到文学表达中。
例如,美国著名现代主义作家史蒂文·麦克洛伊的作品《白日梦》便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于现代文学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把“自由”和“个性”这两个重要概念融入到文学体裁中,极大地拓宽了文学表达的空间,推动了文学发展的脚步。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章概论一、现代性:○1时间概念,相对古代而言,指某一思想、现象的性质是现实、当下、此刻的○2价值判断,相对崇古者:古代包含:经典、范本、精美等价值评估(循环论)现代性的指称意味:短暂、不可靠、无规范性(进化论)相对创新者:现代性意味:创新、进步、新潮、科学合理等。
○3功力机制:时空分离、脱域、反思性二、现代主义:主要特征:反对古典的艺术传统,在题材上、技巧上力求新奇,标新立异,在精神上则带有歇斯底里的疯狂性质,作家们着力发掘的不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而是作者自己的贫乏而空虚的内心世界。
他们排斥巴尔扎克式的批判现实主义,认为它呆板、单调、机械;他们崇拜奥地利的病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主张描写梦境和人的下意识领域,追求表现人们在一瞬间感受到的"神秘的抽象的王国"。
西方学者就把这种鼓吹反现实主义的,主张作家任意妄为和疯狂自我表现的文艺思想,笼统地称之为现代主义思潮。
三.现代主义文学:(先锋性、反思性)作为一个由多种流派组合而成的文学思潮,总体上还是有基本一致的特征。
思想特征:表现为荒诞的世界里异化的人的危机意识。
1、都强调表现“现代意识”,它的中心就是危机感和荒诞感。
因此,现代派文学的共同主题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
反映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
2、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尖锐对立作为深刻的反映,表现了异化这一重要主题。
3、现代派文学是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自我表现。
深受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思潮影响,具有虚无主义、神秘主义、和悲观主义、个人主义的色彩艺术特征1、象征性。
着重表现难以直接描述的复杂多变的内心活动。
借助意象,用暗喻、烘托、渲染等手法。
把思想还原为知觉,使抽象的思想外化。
2、荒诞性。
通过非理性的极度夸张的形式将现实与非现实糅合在一起,寓严肃于荒诞。
3、意识流。
热衷挖掘人的潜意识,大量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的手法,表现人物意识“自然”流动状态,力求开掘人物心理的复杂性,扩大心理描写的范围。
外国文学史课件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三、20世纪现代主义的流派
• 3、未来主义
• 未来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兴起于意大利的一个文学流派,是未来主义艺术 在文学领域的体现。未来主义要凭借非理性的直觉,以不受任何约束的直觉 本能击碎理性的坚硬外壳,获得最充足的感应和想象的自由。
• 未来主义将文学艺术定位于对“现代感觉”的把握,主张彻底抛弃传统文化; 反对凝固刻板的理性,创建以“运动”为核心,充分展示速度、力量、音响、 色彩的新型美学;崇尚对运动着的客体的认识及对神秘未知的探索,力图从 剧烈的运动变化中寻找通向未来的昭示;主张依靠直觉、潜意识、排斥理性 的体验与想象,通过直觉体验奔突狂放的动感,捕捉瞬息万变的形态,为此 不惜破坏语言结构的完整性、规范性,以求刺激效应。未来主义不缅怀过去、 不崇尚自然,而是肯定生产力的发展,歌颂现代机械文明和都市生活。代表 人物有意大利的马里奈蒂、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等。
意识流小说
• 意识流小说的特征: • 1、其特点是打破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
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 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和心理 逻辑来组织故事。 • 2、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 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 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 或重叠。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 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 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 • 3、大量使用内心独白、心理联想和象征暗示的手法,语言、文体、标点 都有很大创新。
• 二、套用荷马史诗《奥德赛》的结构,并沿用《奥德赛》的漂泊-归家主题。 作品标题原本拟定为《忒勒玛基亚》、《尤利西斯的漂泊》《回家》。英雄 主题与爱的主题的对比。作品中三个主人公布卢姆(精神上的父亲。乔伊斯 论布卢姆:"我全方位地观察他,因此从雕塑的意义上讲,他是一个全面的 人。但他也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好人。" )、斯蒂芬(精神上的儿子)、 玛丽恩(代表整个女性,象征繁殖力和生命)分别对应的是尤利西斯、帖雷 马科、潘奈洛佩。
外国文学课件·现代主义文学和卡夫卡

• 人与人的关系:现代派文学描写人的自私、冷漠,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如萨特 《间隔》表现的那样:“他人即地狱”。
• 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不再是湖畔诗人和古典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笔下 的诗意世界,而是变成“一副巨大的骷髅”,天空成了“一块裹尸布”。随着 人的异化,大自然也异化了。
• 人与自我的关系:人对第二宇宙的发现越多,越迷惘,人惊恐地看见人内心的 “黑洞”,人在这个令人恐怖的“黑洞”中迷失了自己。人在丧失外在家园 (社会、他人、大自然)的同时,丧失了内在家园,人回归家园的钥匙丢了。
• (2)非人化,指人的尊严的丧失。变形不仅指人变甲虫,更指葛 里高尔精神的异化:变形之前,他早已过着非人的生活,在老板眼 里,他等于一只会工作的甲虫,在家人眼里,他等于一只会赚钱的 甲虫。变形不过是这种精神异化由量变引起的质变,由内在变成外 在,由会赚钱的甲虫变成不会赚钱的甲虫。
• “城堡”既非具体的城市,又非国家,它只是一种象征。因而有无 穷的寓意:
• (1)“城堡”象征与普通人疏远、敌对的冷漠无情的国家机器, 它高高在上,时时处处影响、控制人们的生活、命运,却不可接近、 难以理喻。这说明政治机构、官僚体制作为一种人类文明,已经异 化成与人自身毫不相干的可怕的怪物。
• (2)“城堡”是专制统治、权威、规则、真理、上帝或某种强大 的外在力量的象征。这种力量对人不友好,但人却必须依赖它。
柔寡断。中学毕业后进入布拉 抑、孤独、绝望的思想性格,形成了他悲观厌世的世
格大学学习德国文学,后从父 界观。可以这样说,卡夫卡是个脆弱的人。卡夫卡的
命改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 士学位。毕业后在保险公司做 小职员。个人生活十分平淡, 有过两次婚约,终身未 1924
创作是弱者无奈的呻吟。用卡夫卡自己的话讲:“在 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 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 ‘一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前期的主要流派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 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等;后 期主要流派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 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魔幻现 实主义等。
❖ 1、社会生活的变化:
❖ 19世纪中后叶到20世纪初,欧美科学技术飞速发 展。科学对人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得多, 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在新的经济结构体制下,人的自由度反而降低,,异 化程度加深,西方人精神上的恐惧不安加剧。加上二 十世纪初欧美社会的各种现代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 十月革命……)动摇了传统的真、善、美观念,动摇 了宗教信仰,使人对人的本性产生怀疑,对未来的命 运与前途深感悲观与焦虑。
❖ 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 和内倾性特征。
❖ 目光从客观物理世界转向主观心理世界。 认为以往文学看似逼真的描写,实则是 一种假象,认为心灵世界才是唯一真实 的世界,文学创作应表现内心的真,追 求超现实的、抽象的、形而上的真。
❖ eg:卡夫卡《变形记》
12
② 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方式,追 求艺术的深度模式。
❖ 3、文学自身的发展、演变:
❖ 现代主义文学也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 结果。19世纪以前的欧洲文学主要受亚里士多
德“摹仿说”的影响,特别是19世纪中期的现
实主义文学,把文学对现实世界描写之真实性
的追求强调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19世纪后
期,作家们开始感觉,以往的文学,过于强调
再现外部客观世界,而主观内在因素被忽视了。
❖ 19世纪→社会批判(政治、经济)
பைடு நூலகம்
❖ 20世纪→文化批判
❖ 即对以往的一切艺术遗产和人类社会的现存文化, 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背离姿态,着力探求现代社会中 人的苦闷与焦虑,甚至对文明的发展意义公开采取 怀疑和否定的态度。
❖ eg:“荒诞”主题:是对社会、人生意义的追向。 (“悖谬”)
❖ 荒诞派戏剧《秃头歌女》(尤奈斯库)、《等待 戈多》(贝克特)
于是,他们反其道而行之,抛弃传统文学对客
观外在真实的刻意追求,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
世界的真实展示。现代主义文学基本上倾向于
表现一种超现实的真实。
5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 现代主义流派众多,价值观念的取向复杂而 多元,但它们作为一个极富创新精神的文学 思潮,又具有一些基本一致的特征。
❖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概括为一点,就是 “反传统”,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都明显不 同于(或曰“超越”了)传统文学。具体如 下:
西方现代主义 文学
1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概述
❖ 一、释名 ❖ 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欧美诸多具有反
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 ❖ 它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复杂性,并涉及绘画、
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领域。 ❖ 是二十世纪一种很有影响的艺术思潮。
2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
❖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 荡不安的20世纪欧美社会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述。
❖ 认为人类自身具有恶的根源,人的本质力 量既有美的一面,也有丑的一面。反对像 传统艺术家那样一味高唱美的赞歌,而是 着意描写丑、暴露丑。追求更高的真实、 悲观的认识。
❖ eg:《荒原》《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艾略特)
14
④ 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
❖ 信奉艺术本体论,认为形式即内容,追求艺 术形式和技巧的大胆革新与创造,敢于标新 立异,具有反传统特征。
❖ 对未知领域的诗性揣摩(与知性相对), 将最内在、深刻的内心体悟转化为认识 的对象,往往具有多义性。往往采用非 记实性、时空颠倒与变形、结构错乱等 手段,建构一个象征的神话式艺术世界, 以揭示更深刻、广泛的意蕴。
❖ eg:艾略特《荒原》、乔伊斯的《尤里 西斯》等。
13
③ 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 大量描写丑的事物。
——(《美国作家论文学》P51)
7
• ..
1984-06
出 版
出 版
作
时 间 :
社 : 生
者 : 刘
活保
读 书 新
端 等 译
知
三
联
书
店
8
现代主义作家所着力表现的异化现象类型:
a 社会的异化:社会是荒诞的,与人敌对的、 无法认识、无法控制的东西。世界布满荆棘,
人寸步难行;无妄之实防不胜防,个人力量 可怜而渺小,不堪一击。
❖ 黑色幽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海勒)、《万 有引力之虹》(品钦)
❖ 萨特短篇小说《墙》
10
2、艺术特征:
❖ ① 强调表现: ❖ ② 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方式,追求
艺术的深度模式。 ❖ ③ 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
大量描写丑的事物。 ❖ ④ 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
11
① 强调表现:
b 人性的异化:人变成非人,人沦为人变成非 人,人沦为虫兽或机器。
c 关系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隔膜、冷漠、 敌对、畸形。d 自我异化:自我异化为非我, 失去自我的悲哀、寻找自我的失败……
d 自我异化(个体):自我异化为非我,失去
自我的悲哀、寻找自我的失败……
9
② 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重点是文化批判
❖ 大量采用“自由联想”、“时空倒错”、 “内心独白”、“自动写作”、“意识流”、 “偶然结合”等方法及顿悟、象征、隐喻、 暗示等表现手法,追求“有意味的形式”。
❖ 一方面拓展和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方法,但有 时刻意求新,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 eg:阿波利奈尔《被杀的和平鸽与喷泉》
15
四、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3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
❖ 2、文化思潮的影响: ❖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西方非理性主义的
文化思潮普遍流行。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叔本 华的唯意识论、尼采的权利意识说、柏格森 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 从文化思想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 方现代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后的产 物。
4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
6
1、思想特征:
❖ ① 突出表现异化主题:
❖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常常被称为“异化文学”,异化 现象是其描写的主要对象。
❖ 马克思认为“异化”就是人背离了人的本性,成为 非人,成为物的附属品。
❖ “异化现象常被用来表示人同他在其中生活的环境 的分离,人与人之间的隔绝,人失去了相爱和友善 的能力及其结果——绝望、丧失信心以及道德上的 虚无主义,从而使人到性生活、乖戾反常、麻醉剂 和毫无意力的暴行行为中寻求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