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砂的细度模数公式

合集下载

级配与细度模数的关系

级配与细度模数的关系

级配与细度模数的关系概述级配是砂石颗粒按照粒径大小进行分级排列的过程,而细度模数是描述砂石颗粒细度分布情况的参数。

级配与细度模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级配和细度模数的基本概念入手,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级配的基本概念级配是指将砂石颗粒按照一定粒径大小进行分级排列的过程。

具体来说,砂石颗粒经过筛分或者其他分级手段,根据颗粒大小被划归到不同的级别中。

级配既可以是针对单一材料的分级,也可以是对混合材料的分级。

细度模数的定义细度模数是描述砂石颗粒细度分布的参数,它是一个无单位的数值。

细度模数的计算公式为:Fineness Modulus=∑(%passing sieve i×screen aperture i) ni=1%passing standard sieve No.100其中,n表示筛孔数目,%passing sieve i表示通过筛孔i的百分比,screen aperture i表示筛孔i的孔径大小,%passing standard sieve No.100表示通过标准筛孔No.100的百分比。

级配与细度模数的关系级配和细度模数之间存在着一种固定的数学关系。

一般来说,级配曲线越平缓,细度模数越小;级配曲线越陡峭,细度模数越大。

级配曲线的图形表达在砂石颗粒的级配中,横轴表示颗粒大小,纵轴表示通过某一级别筛孔的百分比。

级配曲线可以通过一个图形来表示,图形的形状反映了级配的特征。

规则的级配曲线规则的级配曲线是指颗粒大小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集中趋势的曲线形状。

这样的级配曲线表明砂石颗粒的粒径分布比较均匀,细度模数较小。

不规则的级配曲线不规则的级配曲线是指颗粒大小分布不均匀,存在显著的集中趋势的曲线形状。

这样的级配曲线表明砂石颗粒的粒径分布不均匀,细度模数较大。

细度模数的计算与分析细度模数的计算是通过将级配曲线上各点的坐标进行计算得出的。

细度模数描述了颗粒大小分布的均匀性和集中程度。

砂的筛分析是除以500

砂的筛分析是除以500

砂的筛分析是除以500求砂子的细度模数!尤其累计筛余百分数怎么算出来的!称取砂子500g已知4.75㎜、2.36㎜、1.18㎜、0.06㎜、0.03㎜、0.015㎜、筛底各筛上的分计筛余重量为25g,50g,100g ,125g,100g,75g,25g求其细度模数一.散失:(500-25-50-100-125-100-75-25)/500=0.0%二.计算各筛孔的筛余量为5% ,10%,20%,25%,20%,15%(75g/500g *100% = 15%)三.各筛孔累计筛余为 5%,15%,35%,60%,80%,95%四.细度模数MX= [(15+35+60+80+95)-5*5]/(100-5)=2.7但是要取两次的平均值为细度模数.砂含石率试验方法用四分法称取500克烘干至恒重的砂子,通过10毫米的砂用试验筛筛分,筛除10毫米以下的试样,称取筛上余留的石子重量,用筛余的重量除以500再乘以百分比,即为该砂子的含石率。

砂的筛分析实验实验目的∶测定砂的颗粒级配﹐计算砂的细度模数﹐以评定砂的粗细程度﹐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主要仪器与设备︰方孔筛一套(包括孔径为10mm ·5mm ·2.5mm · 1.25mm·0.625·0.315mm> 0.016mm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个)·电子天平(称量200g,感量O.Olg) ,托盘天平(称量1kg,感量lg)﹑烘箱﹑托盘和毛刷等。

试样制备∶取回试样﹐然后将砂样通过10mm筛﹐并算出筛余百分率·然后称收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分别倒入两个浅盘中﹐在 1 ()515℃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

实验步骤︰(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5mm筛孔筛)上﹔盖上盖后﹐用手摇动套筛﹐筛分时间为5min左右﹔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人小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_%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个筛中﹐并和下一个筛中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过筛﹐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

砂子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

砂子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

砂子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
砂子细度模数是用来衡量砂子颗粒尺寸分布均匀性和粗细程度的重要参数。

它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用筛分法,另一种是使用沉降法。

筛分法是将砂子样品通过一系列不同孔径的筛网进行筛分,然后按照一定的公式计算出砂子细度模数。

具体步骤如下:
1. 取一定量的砂子样品,将其通过各种不同孔径的筛网进行筛分,记录下每个筛网上留下的砂子重量。

2. 计算出每个筛网上的砂子重量所占总砂子样品重量的百分比,并绘制出筛分曲线。

3. 根据筛分曲线,可以计算出砂子的累积百分数曲线。

4. 根据细度曲线和累积百分数曲线,使用一定的公式计算出砂子细度模数。

沉降法是利用砂子在水中的沉降速度来计算砂子细度模数。

具体步骤如下:
1. 取一定量的砂子样品,并将其与水混合均匀。

2. 将混合液置于一定高度的透明玻璃管中,记录下砂子颗粒的沉降时间和沉降距离。

3. 根据砂子颗粒的沉降时间和沉降距离,使用一定的公式计算出砂子的细度模数。

总的来说,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砂子细度模数,但筛分法需要较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而沉降法则较为简单易行,但需要较高的精度。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砂子细度模数的计算。

机制砂细度模数

机制砂细度模数

机制砂细度模数1. 介绍机制砂细度模数(F.M.)是一种用来衡量砂粒粒径分布的指标。

它可以用来描述砂粒的粗细程度,对于建筑、工程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制砂细度模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应用以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意义。

2. 定义机制砂细度模数是指砂粒的平均粒径与标准差之比。

它是根据砂粒分布曲线绘制的累积曲线来计算得出的。

3. 计算方法机制砂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如下:1.首先,将砂样进行筛分,得到各个粒径的含量百分比;2.然后,计算累积百分比曲线,即将各个粒径的含量百分比进行累加;3.接着,绘制累积百分比曲线图,横轴为粒径,纵轴为累积百分比;4.最后,根据累积百分比曲线图,计算机制砂细度模数。

4. 应用机制砂细度模数在建筑、工程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4.1 建筑工程在建筑工程中,机制砂细度模数可以用来评估砂浆的工作性能。

砂浆的工作性能与砂粒的粗细程度密切相关。

通过控制机制砂细度模数,可以使砂浆的流动性、可塑性和粘结性得到优化,提高砂浆的施工性能。

4.2 混凝土工程在混凝土工程中,机制砂细度模数可以用来评估砂浆和骨料的配合比。

不同的混凝土工程对砂浆和骨料的要求不同,通过控制机制砂细度模数,可以使砂浆和骨料的配合比得到优化,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3 材料科学在材料科学研究中,机制砂细度模数可以用来评估材料的颗粒分布特征。

材料的颗粒分布特征对其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机制砂细度模数,可以深入了解材料的颗粒分布特征,为材料设计和制备提供指导。

5. 工程实践中的意义机制砂细度模数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控制机制砂细度模数,可以改善建筑材料的性能。

例如,在砂浆中,通过选择适当的机制砂细度模数,可以使砂浆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得到提高,从而提高砂浆的施工性能。

其次,机制砂细度模数可以用来评估材料的质量。

在工程实践中,对材料的质量有严格的要求。

通过测量机制砂细度模数,可以判断材料的颗粒分布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从而评估材料的质量。

砂子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

砂子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

砂子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砂子细度模数是砂子颗粒的一个物理参数,它是用来表示砂子的粗细程度的指标,通常用于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混凝土中,砂子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材料,因此砂子的粗细对于混凝土的性质有着很大的影响,而砂子细度模数则是一个能够量化这种影响的方法。

砂子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将砂子筛分成不同粒径的颗粒,然后根据筛孔大小与筛分后的砂子的质量比值计算出来的。

具体的方法是将砂子分别通过筛孔直径为1.18mm、0.6mm、0.3mm、0.15mm、0.075mm的筛网进行筛分,然后将每个粒径范围内的砂子的质量加起来,得到不同粒径的砂子的质量。

接下来,将这些质量值代入砂子细度模数的计算公式中,即可得出砂子细度模数的值。

砂子细度模数的计算公式为:砂子细度模数=Σ(mi/Mi)×100,其中mi表示第i个粒径范围内的砂子的质量,Mi表示这个粒径范围内的砂子的总质量。

砂子细度模数通常在0到100之间,数值越小表示砂子越细,数值越大表示砂子越粗。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材料条件来确定,但是砂子细度模数的范围通常是在2.3到3.1之间。

如果砂子细度模数超出了这个范围,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能等要求。

砂子细度模数的值还可以用于判断砂子的来源和质量。

不同区域的砂子粒径大小和分布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砂子细度模数的值也会有所差异。

在工程中,如果需要使用特定来源的砂子,就需要对其进行筛分和细度模数的测试,以确保其符合要求。

砂子细度模数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能够反映砂子的粗细程度和分布情况,对混凝土的性质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工程中需要对砂子进行细度模数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相应的配合比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干混砂浆细度模数计算公式

干混砂浆细度模数计算公式

干混砂浆细度模数计算公式引言。

干混砂浆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由水泥、砂、填料和添加剂等原料组成,用于砌筑、抹灰和砂浆砂浆等工程。

砂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外观质量,因此对砂浆的质量要求非常高。

而砂浆的细度模数是评价砂浆细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干混砂浆细度模数的计算公式。

砂浆细度模数的定义。

砂浆的细度模数是指砂浆中颗粒的粗细程度的一个指标,它是砂浆中不同颗粒大小的比例的一个综合值。

细度模数越小,说明砂浆中的颗粒越均匀,砂浆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就越好。

通常情况下,砂浆细度模数在0.7-1.3之间是比较合适的。

砂浆细度模数的计算公式。

砂浆的细度模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Fm = (Σ(Di) / n) / D。

其中,Fm为砂浆的细度模数,Σ(Di)为砂浆中通过不同筛孔的颗粒的累加值,n为砂浆中通过筛孔的颗粒的个数,D为砂浆中所有颗粒的累加值。

具体步骤如下:1. 将砂浆样品经过筛孔,得到不同颗粒大小的砂浆颗粒;2. 对每种颗粒大小的砂浆颗粒进行称重,并记录下来;3. 将每种颗粒大小的砂浆颗粒的重量累加起来,得到Σ(Di);4. 计算砂浆中通过筛孔的颗粒的个数n;5. 将Σ(Di)除以n,得到砂浆的细度模数Fm。

砂浆细度模数的影响因素。

砂浆的细度模数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原材料的性质、砂浆配合比的选择和制备工艺等。

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会对砂浆的细度模数产生影响:1. 砂浆原材料的性质,砂浆中的砂、水泥等原材料的粒度分布和形状会直接影响到砂浆的细度模数。

一般来说,原材料的粒度分布越均匀,砂浆的细度模数就越小。

2. 砂浆配合比的选择,不同的砂浆配合比会导致砂浆中颗粒大小的不同,从而影响到砂浆的细度模数。

通常情况下,配合比中砂的用量越大,砂浆的细度模数就越大。

3. 制备工艺,砂浆的制备工艺也会对砂浆的细度模数产生影响。

比如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参数的不同都会导致砂浆中颗粒大小的不同,从而影响到砂浆的细度模数。

细度模数计算

细度模数计算

细度模数计算公式
1、砂的细度模数按下式计算,精确到:
2、例子:
称取砂子500g已知(方孔)㎜、(方孔)㎜、(方孔)㎜、(方孔)㎜、(方孔)㎜、(方孔)㎜各筛上的分计筛余重量为39g、77g、70g、78g、95g、106g和筛底34g求其细度模数。

在细度模数计算器输入39g、77g、70g、78g、95g、106g就可以计算出以下结果:分计筛余重量为:39g、 77g、 70g、 78g、 95g、 106g
筛余百分数:%、%、14%、%、19%、%
累计筛余:39 g、 116 g、 186 g、164 g、 359 g、465 g
累计筛余百分数:%、%、%、%、%、93%
损失:500-(39+77+70+78+95+106)=35 g
散失:(500-(39+77+70+78+95+106+34))/500=%(即散失:35-34=
1 g)
细度模数:((++++93)-5*)/()=
3、细度模数的意义:
注:1μm(微米)=1×10-6m(米)
4、配制高强度混凝土
必须经试配确定还要看水泥强度具体多少
水灰比取和三个值分别进行试配
看试配的工作性如何如果距离远还要考虑损失(这点很重要)
砂率应该在左右然后根据试配调整保证又足够粘聚性不至离析
石子的粒径必须要小于25mm的碎石砂子细度模数左右最好
另外砂石必须要进行清洗做到基本不含泥和泥块
然后就是看强度了做好强度曲线定好具体水灰比
我个人建议最好是煤灰矿粉双掺如实在没矿粉煤灰掺量应在25%左右
保证起后期强度的持续增长。

砂子细度模数

砂子细度模数

砂子细度模数摘要:一、砂子细度模数的定义与意义二、砂子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三、砂子细度模数的影响因素四、砂子细度模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五、结论正文:一、砂子细度模数的定义与意义砂子细度模数是评价砂粗细程度的一种指标,通常用来衡量砂子的粒度分布。

细度模数愈大,表示砂愈粗。

砂子细度模数的数值主要决定于0.16mm 筛至2.5mm 筛5 个粒径的累计筛余量,粗颗粒分计筛余的权比细颗粒大,细度模数的数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粗颗粒含量。

此外,细度模数的数值与小于0.16mm 的颗粒无关。

二、砂子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砂子细度模数的计算公式为:细度模数= (累计筛余百分率之和- 水分含量百分率)/ (100 - 水分含量百分率)。

其中,累计筛余百分率是指0.16mm 至2.5mm 各个粒径的筛余百分率之和,水分含量百分率是指砂子中水分的重量占总重量的百分比。

通常需要对砂子进行两次筛分,并取两次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细度模数。

三、砂子细度模数的影响因素砂子细度模数的大小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砂子的粒度分布,粒度分布越集中,细度模数越大;二是砂子的颗粒形状,颗粒形状越不规则,细度模数越大;三是砂子的水分含量,水分含量越高,细度模数越大。

四、砂子细度模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在混凝土中,砂子细度模数的选择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一般来说,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范围在3.7-1.6,以中砂为宜。

粗砂适用于制造高强度混凝土,细砂则适用于制造高耐久性混凝土。

五、结论砂子细度模数是评价砂粗细程度的重要指标,其数值受砂子的粒度分布、颗粒形状和水分含量等因素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砂的细度模数公式
计算砂的细度模数
前言
砂的细度模数是衡量砂的粒度分布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工程设计和建筑材料领域中,砂的细度模数常常用来评估砂的粗细程度,从而指导材料选择和工程实施。

细度模数公式
细度模数(Fineness Modulus)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出:
1.将砂的粒度分选成10个等级(或更多),并分别称重;
2.将各个等级的质量乘以对应等级的标准筛孔尺寸;
3.将上述乘积相加得到总和;
4.将上述总和除以砂的总质量。

细度模数=(∑(质量×标准筛孔尺寸))/砂的总质量
实例解释
假设有一种砂,经过筛分得到以下数据:
|筛孔尺寸(mm)|质量(g)| ||| | |500 | | |400 | | |300 | | |200 | | |100 | | |50 | | |25 |
按照上述计算公式计算细度模数:
总和 = (500×)+(400×)+(300×)+(200×)+(100×)+(50×)+(25×)=
砂的总质量 = 500 + 400 + 300 + 200 + 100 + 50 + 25 = 1575 细度模数 = / 1575 = (保留两位小数)
因此,该砂的细度模数为。

结论
细度模数是一种重要的砂的粒度分布指标,通过计算砂的质量与标准筛孔尺寸的乘积之和与砂的总质量之比,可以得到一个评估砂的
粗细程度的数值。

在工程设计和建筑材料选择中,细度模数可以帮助
工程师和设计师更好地了解砂的性质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其他细度模数计算公式
除了上述提到的计算细度模数的常用公式,还有一些其他的计算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更细致地评估砂的粒度分布,根据不同的需求选
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西巴德斯公式(Sibadas Formula)
该公式对砂的沉积速度进行了考虑,计算公式如下:
细度模数 = - log(沉积速度)
其中,沉积速度表示在固定时间内,砂在水中的沉积高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

美标细度模数(ASTM Fineness Modulus)
美国材料测试和标准协会(ASTM)制定了一种砂的细度模数计算方法,公式如下:
细度模数 = (%通过第30号筛孔的砂的累积质量百分比)/ 100 其中,第30号筛孔指的是孔径为的筛孔。

结论
细度模数是计算砂的粒度分布的重要指标,通过不同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砂的不同粗细程度的评估值。

在工程和建筑材料领域中,了解砂的细度模数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进行砂的选择和使用,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不同的公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砂的细度模数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