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绣的文化内涵及艺术特征
山西民间刺绣的艺术审美特征

山西民间刺绣的艺术审美特征【摘要】山西民间刺绣是中国传统手工艺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
在艺术上,山西民间刺绣承载着丰富多样的色彩,线条流畅细腻,图案设计独特多样,并注重细节表现。
这些特征使得山西民间刺绣在艺术界备受瞩目。
它巧妙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山西民间刺绣的艺术审美特征博大精深,体现了当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在当今社会,山西民间刺绣仍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传承着民族文化,展示着艺术魅力,值得珍视和传承。
【关键词】山西民间刺绣,艺术审美特征,色彩丰富,线条流畅,图案设计,细节表现,传统技艺,现代审美,历史背景,重要性,热爱生活,追求美好,艺术价值1. 引言1.1 介绍山西民间刺绣的历史背景山西民间刺绣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
据史料记载,山西作为中国刺绣发源地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刺绣的技艺。
在宋代,山西民间刺绣更是达到了巅峰,成为当时绣工艺的代表之一。
随着历史的变迁,山西民间刺绣一直得到传承和发展,至今仍然保留着独特的风格和技艺。
在山西民间刺绣的历史中,不仅可以看到绣工们对传统技艺的执着追求,更能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通过绣针线和丝绸布料的巧妙结合,山西民间刺绣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细腻的画面,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审美享受。
山西民间刺绣在中国刺绣艺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是文化传统的延续,更是艺术审美的典范。
通过对山西民间刺绣的历史背景的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而珍贵的艺术形式。
1.2 探讨山西民间刺绣在艺术上的重要性山西民间刺绣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珍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艺术上,山西民间刺绣承载着浓厚的民俗风情和地域特色,展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探讨山西民间刺绣在艺术上的重要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一传统工艺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还能够深入挖掘其背后蕴含的深刻意义和情感表达。
2. 正文2.1 色彩丰富多样的特点山西民间刺绣以其色彩丰富多样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晋绣的文化内涵及艺术特征

晋绣的文化内涵及艺术特征晋绣是中国最著名的民间手工艺品之一,是山西省晋中地区的传统技艺之一。
晋绣以其细腻、精致、色彩鲜艳、形态逼真而享誉中外。
它不但是一种绣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和传承。
晋绣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色。
一、文化内涵1. 文化传承晋绣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之一,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传承的精神。
晋绣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世代传承,历经千年不衰。
晋绣不仅是一种手工艺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
它寓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的延续,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
2. 祈福寓意晋绣作为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有着丰富的祈福意义。
晋绣中的图案和纹样多以神话故事、祈求祥和、吉祥如意等为主题,图案内容梦幻而美丽,寓意深刻。
比如“龙凤呈祥”图案代表吉祥如意,“寿桃红紫色”图案代表吉祥如意和长寿,晋绣的各种图案都蕴含着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精华和智慧,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3. 历史文化晋绣不仅寓意丰富,且系文化的历史见证。
中国皇室和贵族早在唐朝就有了以织绫、壁挂和屏风等形式存在的绣品,但工艺和品质都很简单。
由南宋到明清时期,晋绣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
二、艺术特征1. 色彩鲜艳2. 纹样细致晋绣以其细腻、逼真、色彩鲜艳和形态优美而著称于世。
它的纹样和图案细致入微,刺绣密密麻麻。
晋绣及其独特的刺绣工艺充分表现了人类美学精神中的"须臾",表现了细节功夫带来的丰富感受。
3. 异彩纷呈晋绣的图案多种多样,样式繁多,表现出中国的多彩民俗文化。
晋绣的样式有风景图、人物图、花卉图、山水图、鸟兽图、民俗图等,其中有一些作品是采用几百年的传统,而有些作品是基于现代审美观念的创新。
这些多样化的图案和样式凸显了晋绣的独特魅力。
晋绣作为文化和艺术的交融,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还体现了人类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晋绣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展现的是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民俗艺术的独特魅力,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晋绣三品

杨老师:您好!前段时间不小心脚受伤了,一直卧床,文章没能及时修改好给您,十分抱歉!我现在按照您的提示修改了一下,主要是删掉了一些文字,精炼了第一和第二部分。
希望能够符合要求。
谢谢!行佳丽“晋绣”三品文/行佳丽张德禄Hang Jia-li Zhang De-lu摘要:“晋绣”这个的概念在理论界尚不多见,本文从审美趣味,历史映射、民俗风情三个角度对山西刺绣品评分析,发掘出山西刺绣所特有的内涵潜质,梳理了山西刺绣的历史渊源、非遗传承,为“晋绣”的理论建设做了一定铺垫。
“晋绣”这个提法,既熟悉又陌生。
比起如雷贯耳的“湘绣”、“蜀绣”、“粤绣”、“苏绣”,“晋绣”的内涵与外延似乎并不明晰。
事实上,晋绣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山西晋南夏县尉郭乡西阴村的嫘祖庙,供奉的是传说中教民开始养蚕的嫘祖;历史上周成王“剪桐封弟”,叔虞建都于今翼城县城15公里处的唐城村,其子燮,改国号为晋,统治今天山西太原以南沿汾水流域的一带地方,诗经中的《唐风》指的就是这个区域的诗。
《国风·唐风·扬之水》有“素衣朱襮,从子于沃。
……素衣朱绣,从子于鹄。
”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衣饰刺绣,句中的“沃”和“鹄”便是今天的山西曲沃;晋绣有自己独特的针法,以和顺牵绣为代表的“牵绣”技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13年的晋国晋献公时期,是山西省特有的一种针法类别;晋绣在今天也有所发展,山西省的“和顺牵绣”、“上党堆锦”、“高平刺绣”、“侯马刺绣”、“繁峙刺绣”、“运城绒绣”相继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项绣活的非遗传承人得到政府扶持,“侯马刺绣”的传承人郭美玲独创剪布艺术,复活了中国自两千年前的汉朝就已经失传的“剪缣帛”技艺。
刺绣业开始新的繁荣与活跃。
杨育樟先生曾经指出,山西是较为封闭的内陆地区,悠久的古文化和浓厚的宗教气息,给大众文化以丰富滋养的同时,又紧紧地封闭了它,使山西的民间文化能够在长期的封闭状态中从容地完善自己和保留自己的原始风貌。
晋绣刺绣针法

晋绣刺绣针法晋绣是山西省晋城市的传统绣艺,它是以湖南省岳阳刺绣为基础,结合陶器上传统的彩绘手法演化而成的一种绣法,其特点是针法到位,线迹细腻,线条流畅,有着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底蕴。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晋绣刺绣针法。
一、针法1. 快针:即平针,直径0.6毫米左右为宜,它是基本的用针之一。
快针的使用特点是迅速、准确,针头一般不带线。
2. 缕针:平针的较长的一种形式,主要用于针脚和几何图案的线条。
当线条需要较长的连续性时,建议使用缕针。
3. 绉针:也叫扭针,它是用于复杂线条的细针。
一般来说,绉针的长度比普通的平针要短。
用于针脚和细节之间的短缝。
4. 草针:用于绣花叶子、花心等轮廓较大的部位上,手感柔软、舒适性较好。
5. 贴针:在绣制细节时,需要将针头插入织物中,再穿过缝线后取出来。
这时,会出现线头暴露在织物表面的情况。
为保证线头不被损坏,在这里需要使用贴针。
二、线锋线锋是晋绣刺绣针法的重要部分。
线锋指的是绣制时,线条在被抓进织物之前的弯曲部分。
正确的线锋会使绣品线条自然流畅、连贯,而不会出现断线、重复和奇怪的形状。
有以下几种线锋形式:1. U型:以向下的弧形呈现,它是刺绣中最常见的线锋形式。
2. V型:是一种类似U型的线锋,但是在它的底部有一个小角度。
3. 斜平线:指的是线锋在一定角度内变化的线条,它一般用于较长的线条,如叶片等。
绣前的准备工作是晋绣刺绣针法执行的前提。
要做好针线的选择和整理,为绣制下一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针线选择的注意事项包括:1. 绣线品质要高。
2. 绣线颜色要与绣品相应均调和。
3. 针头大小要适应绣品和线条的限制。
4. 质地要适宜手法和线锋的需求。
晋绣刺绣针法不仅要求针法灵活多变,更强调如何处理线锋的自然流畅。
下一次,当你尝试刺绣时,别忘了这些细节。
希望您能够通过勤奋努力,练习晋绣的针法,绣出更加完美的作品!。
千年晋绣传美名 十指春风绣丹青

千年晋绣传美名 十指春风绣丹青专题策划:本刊编辑部资料提供: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卉峰手工绣艺中心采访记者:丁琳 民间艺术是艺术之根,源于自然,源于生活,一切艺术从此而生也从此而变。
民间刺绣作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蕴含着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艺术宝藏。
晋绣,山西民间刺绣瑰宝,是我国黄河流域深扎在民间的一种传统工艺,绣法主要为牵绣,立体感强,饱满厚重,以宫廷绣品鞋垫、虎头葫芦为代表,在晋中一代流传了1 700多年之久,极具山西地方特色,延续着山西地域文化古老的根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
晋绣作为山西历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既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又体现了一定的地域民族性格、精神风貌和时代特征,有其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但是,一直以来,它却“养在深闺人未识”。
本期“传承”,我们将随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牵绣)代表性传承人范素萍一起,感受晋绣色彩明艳、针法细腻之美。
源远流长 中华一脉晋绣中的“硬质绣”工艺,是三晋大地上土生土长的一朵奇葩,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513年,古晋国先君献公时期。
晋献公在他大婚之际,令官中能工巧匠把落金片制成十种果子造型的金花缀于鞋上,然后让新娘子姜氏穿上“十果鞋”,意在宣扬晋国吞并十国(“果”与“国”谐音)的丰功伟绩。
姜氏穿上此鞋,极显尊贵富丽,于是姜氏提倡晋国女子出嫁时都应像她一样的穿上此鞋。
此风俗在民间渐渐流传开来。
然而,金箔等贵重物品在民间很是难觅,于是,聪明的百姓就用彩线绣出“十果鞋”。
民间缝制鞋时为了耐磨,一般都是用多层粗棉布裱糊后形成硬质的制鞋材料,即褙子,男子的鞋帮上纳上稠密的针脚,女鞋则绣上各种花纹。
无论是“纳”还是“牵”,都是因在硬褙材质上进行穿刺绣制时需用较大力气而衍生出的名词。
到了魏晋南北朝,民间刺绣已成世风。
据《隋史》记载,凡为军户役戍时,戍装图秀明示军威,这种盛于民间的绣法在北方更为广泛。
晋绣的文化内涵及艺术特征

晋绣的文化内涵及艺术特征作者:许建萍闫承花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第02期摘要:晋绣即山西地区的刺绣,是根源于我国黄河流域民间的一种传统工艺,延续着山西地域文化古老的根脉传承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晋绣;文化内涵;艺术特征山西是中华民族黄河流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凝聚三晋文化的晋绣就诞生在这块黄土地上,全面了解晋绣的历史、技艺、充分挖掘晋绣蕴含的艺术特征,对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1 晋绣的文化内涵晋绣是山西历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既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又体现着地域民族性格、精神风貌和时代特征的珍贵文化遗产,有其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1.1 源远流长中华一脉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是中国刺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据考古记载,1926年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半个经过人工割裂的茧壳,是中国最早发现的利用蚕丝的史迹,1960年与此相邻的芮城西王村仰韶文化晚期遗址又出土了一个距今约5000年的陶蚕蛹[1],由此可以看出远在五、六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山西先民们已开始关注蚕和对蚕丝的利用。
1984年襄汾陶寺遗址发现了距今3700年左右的夏代许多麻布、平纹织物、麻类编织物等[2];1976年灵石县旌介村商墓中发现布质或丝织帛画残迹,都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夏商时期山西地区养蚕习俗的存在和原始纺织品的出现,为女红技艺在当地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我国刺绣创于虞舜,目前考古出土的遗物仅到商周。
遗存至今的刺绣实物,如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出土的刺绣荒帷,与先秦史籍《周礼》中记载的“荒帷”相吻合,平纹绢上以朱砂染红作地,再施以刺绣,从其图案、纹样、技法来看与现代晋绣并无二致。
文献及考古中保留的山西远古文化信息的引证,说明山西刺绣文化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沿革和发展,与中华刺绣文化同源同脉。
1.2 底蕴深厚,自成一体距今26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晋地已有“朱绣”、“锦绣”的记载,比四大名绣之首的苏绣的2500年历史记载[5]还早1000年。
绣技“绝”在毫厘间——晋绣(武氏绣法)制作流程简介

绣技“绝”在毫厘间——晋绣(武氏绣法)制作流程简介“晋绣”是传承于我国黄河流域民间生活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极具地方特色,它既是一种灿烂的民间文化,又是朴实自然、真真切切的民俗生活。
多年来,武俊敏不断推陈出新,将祖传与师传的刺绣技艺融为一体。
“以针代笔,以线润色,以堆为骨,以立体为造型”,在秉承山西传统刺绣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又融合现代时尚元素,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油画风格与刺绣相融合的新道路。
在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善于将刺绣物象表现得细致入微,让作品不但保留着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立体感,形成了在刺绣界独树一帜的“武氏绣法”。
什么样的绣法为“武氏绣法”?武俊敏说,“武刺绣工具氏绣法”就是根据绘画的原创稿,通过设计绣针顺线的痕迹,分序其颜色,预演其针法。
更重要的是在制作过程中不断加入手工创作的剪、贴、补、染、印、撩、切等民间工艺和技法,把传统刺绣的平针绣、乱针绣、堆布绣、贴金、银绣、染印绣、镂空绣等技法体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根据作品内容的风格特色,设计相匹配的布艺外框造型和款式,更增添了作品的独特性和趣味性。
“武氏绣法”的针法分为9大类200余种,主要有平针、齐针、掺针、锁针、套针、施针、乱针、滚针、切针、平金、打点、打籽、冰纹针、挑花、纳纱、堆绣、刻鳞针、施毛针、穿珠针等,具有平、光、齐、鼓、匀、和、细、密等特点。
绣绷:又称圆绷,或手绷,由内圈和外圈组成,将绣布夹在内外圈中,用于绣制小件。
绣架:为方便刺绣者在不同场合和地点刺绣,有不同规格的绣架,绣架的使用和组装非常方便,可以根据刺绣图案调节刺绣绷子的大小。
Inheritance传承27制作流程剪刀:用于剪绣花线,一般用翘头小剪刀,这样可以防止剪刀头碰坏绣底。
绣花针:根据所绣材质和用线的粗细决定针的大小,一般刺绣用针有8号、9号、10号、12号。
绣花线:刺绣用线多种多样,有棉线、丝线、人造丝线,还有开司米线、毛线、丝带等,根据底料来选择绣线。
指尖文化,晋绣之美

指尖文化,晋绣之美山西位于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作为山西民间的刺绣瑰宝,晋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晋绣造型独特优美,色彩艳丽鲜活,绣工精细,针法紧密。
色彩浓郁,始终是晋绣无法被比拟的特征,整体层次分明、对比强烈、视觉绚丽多姿,奢华的同时又不失乡土的气息。
美轮美奂色彩浓郁,始终是晋绣无法被比拟的特征,整体层次分明、对比强烈、视觉绚丽多姿,奢华的同时又不失乡土的气息。
晋绣大师郭美玲作品「玉兔东升」文化底蕴晋绣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图案的运用上,晋绣多以神话传说内容为题材,一般多采用喜庆、吉利的象征,或者通过字音相同的“谐音”,来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体现出黄土地独有的风土人情和时代特征。
晋绣大师郭美玲作品「九羊启泰」九,乃天极之数;羊,取“祥”谐音;羊身披挂多彩如意,寓意吉祥;九羊,吉祥如意之事,数不胜数,连绵不尽;蝙蝠骑上羊首口鼻,寓意福气临门;羊背符文,神灵护身;羊身下有金童玉女,后继有人,儿孙满堂。
巧夺天工独特工艺是晋绣的又一大特点,唐朝时晋绣最繁荣的时期,当时的刺绣多以平绣为主,这也是晋绣流传至今最主要的绣法。
后来又出现了斜针、散针绣和打子绣、套扣绣、盘金绣等多种针法,根据不同的表现内容,使用不同的针法,从而形成栩栩如生的绣品。
晋绣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郭美玲大师著名晋绣大师郭美玲,被誉为中国首届刺绣艺术家,成为了山西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之一。
自幼受到家庭的影响,对传统文化兴趣相当浓厚。
所创作的刺绣作品多次获奖,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极度赞扬,先后受到国家授予的各种荣誉称号。
晋绣大师郭美玲作品「虎虎生威」晋绣衍生在山西民间,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和衣帽服装,多以刺绣来装饰,像衣服的领口、袖口、裙边、披肩。
帽子、鞋子和被面、枕头、喜帐、寿帐、桌围、椅垫等,都有不同纹样的晋绣图案。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晋绣没有被当代主流刺绣所同化,依然保持着独立自身的特色,沿着原生态的刺绣传统,融入朴素的民风和乡土气息,在当今各种知名刺绣几乎同质化、大众化的今天,它依然保留了原始刺绣的朴素之美,更加凸显出了它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绣的文化内涵及艺术特征
晋绣,是中国传统的刺绣艺术之一,起源于山西省晋中地区,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刺绣艺术的瑰宝。
晋绣不仅展现
了当地的优秀手工艺技术,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了中国传统
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晋绣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历史文化传承。
晋绣源远流长,其历
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山西省优秀的传统刺绣工艺之一。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晋绣吸收了丰富的文化营养,形成了独特的技艺风格,成为了当地
文化的一部分。
二是民俗文化表现。
晋绣的图案多取材于传统民俗文化,如古代建筑、民
间故事、传统花鸟昆虫等,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
晋绣在这些图案中融入了当
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展现了晋中地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三是宗教文化体现。
晋
绣在图案设计中还融入了一定的宗教文化元素,如佛教、道教等,展现了当地深厚的宗教
文化底蕴。
这些图案不仅具有宗教祈福的含义,更蕴含着晋中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祈盼。
晋绣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精湛的工艺技术。
晋绣在刺绣技艺方
面非常讲究,不仅要求线迹细腻,而且颜色要丰富鲜艳,图案要栩栩如生,层次分明。
这
需要刺绣工艺师具备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经过数十年的刺绣技艺训练,才能够做到
娴熟自如。
二是丰富多彩的图案。
晋绣的图案题材非常广泛,有寓意吉祥的文化元素,也
有具象的人物动植物等。
晋绣图案构图精美,清晰明了,色彩丰富,极富装饰性和观赏性。
三是历史文化积淀。
晋绣自古就被视为贵族贵重的礼品,其图案设计多选取祥瑞的寓意,
如龙凤麒麟等祥瑞图案,也有古代传说和历史题材,如典故、戏曲题材等,这些图案在历
史文化的积淀下,具有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晋绣作为中国传统刺绣艺术中的瑰宝,其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不仅展现了当地的独特
魅力,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气息。
晋绣的传承发展,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和发展,也是对中国刺绣艺术的继承和创新,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晋绣能够焕发新的活力,走出国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晋绣这
一传统艺术,让晋绣这门古老的手工艺走向世界,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