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而进,民办老年大学在路上

合集下载

只想入学,不想毕业:老年大学为何“一座难求”

只想入学,不想毕业:老年大学为何“一座难求”

只想入学,不想毕业:老年大学为何“一座难求”作者:来源:《新传奇》2020年第04期对健康老人而言,进入老年大学,已成为养老生活的一种方式。

一边是学员进不来;另一边是学员不想畢业。

在老年大学里学习十几年仍未毕业的不在少数,对很多老年人来说,在这里学习已经成为生活的快乐源泉。

“只读书不毕业”成了普遍现象。

近年来,老年大学异常火爆,老人们不仅“抢”名额,甚至主动当起了“留级生”。

这背后是老年人的“精神空巢”。

“只读书不毕业”成了普遍现象位于江苏南京的金陵老年大学,设置了9个系、90多个专业、240多门课,有320多个班级,每学期1.3万多人次就学,入学名额一号难求。

金陵老年大学副校长王玉珍表示,每年招生时节,学校周边的小宾馆全部住满。

学校需要提前把教室门、空调全部打开,方便没有预约到宾馆的老年人在教室等待。

很多老年人半夜就开始排队,去年学校尝试网络报名,不到一分钟,所有课程全部抢光。

一边是学员进不来;另一边是学员不想毕业。

在老年大学里,学习十几年仍未毕业的人不在少数。

对很多老年人来说,在这里学习已经成为生活的快乐源泉。

“只读书不毕业”成了普遍现象。

据《江苏省2018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约有385万60至89岁的老年人有学习需求。

晚年生活的精神支柱随着传统家庭观念不断瓦解、家庭结构小型化,独居、夫妻相依为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精神慰藉需求越来越难以从子女处得到满足。

尤其是老年人退休后,社交圈会快速萎缩。

如今,每周的电子琴和书法课,是年逾八旬的赵志勇最期待的。

“呆在家里很闷,没人说话。

去学校大家一起说说讲讲,能充实自己的生活。

”很多老年人不愿将晚年生活“捆绑”在家庭,尤其是子女的家庭生活上,他们有着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求。

江苏省老龄办副主任刘育林和老人聊天时发现,很多人哭诉在家里带孙子、围着灶台转,看上去很忙,其实心里空落落的。

“养教结合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举措,老年大学成为老年人精神养老、健康生活的有益选项。

到老年大学去的感言

到老年大学去的感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已步入人生的暮年。

在这个美好的年纪,我有幸成为老年大学的一名学员,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和充实。

在此,我想借此机会,向老年大学表达我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首先,我要感谢老年大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如此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

走进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宽敞明亮的教室,设施齐全的实验室,都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在这里,我们不再是被岁月遗忘的角落,而是被关爱、被尊重的一群人。

自从我加入老年大学,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我总是觉得自己的生活平淡无奇,没有什么乐趣。

而现在,我找到了新的目标,那就是在老年大学里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以下是我对老年大学的一些感悟:一、学习,让我找回了年轻时的激情年轻时,我们总是怀揣着梦想,努力学习,渴望在事业上取得一番成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被生活琐事所困扰,梦想也逐渐被埋没。

来到老年大学,我仿佛回到了年轻时,重新点燃了心中的激情。

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分享快乐,一起追求梦想。

二、老年大学让我拥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前,我的生活单调乏味,每天就是吃饭、睡觉、看电视。

而现在,我有了新的追求,那就是在老年大学里学习各种课程。

在这里,我可以学习舞蹈、书法、绘画、摄影等,这些课程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每当我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时,那种成就感让我欣喜若狂。

三、老年大学让我拥有了健康的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逐渐变得虚弱。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我加入了老年大学的健身课程。

在教练的指导下,我学会了瑜伽、太极等养生方法。

这些课程让我在忙碌的学习之余,还能锻炼身体,保持健康。

四、老年大学让我拥有了自信和勇气在老年大学,我学会了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以前,我总是觉得自己能力有限,不敢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

而现在,我敢于在课堂上发言,敢于参加各种活动。

这种自信和勇气让我在老年大学里如鱼得水。

老年大学为啥火爆

老年大学为啥火爆

老年大学为啥火爆作者:来源:《新传奇》2022年第07期报名要靠“秒杀”,入了学就不想毕业线下排长队报名,线上请孩子“秒杀”学位;入了学就不想毕业,学龄跟校史一样长……随着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我国老年教育需求迅猛增长,但各类涉老教育机构常常一位难求。

如何才能缓解老年人“求学难”?线下排长队报名,线上请孩子“秒杀”学位;入了学就不想毕业,学龄跟校史一样长……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我国老年教育需求迅猛增长,但老年大学等各类涉老教育机构常常一位难求,凸显了在资源供给、渠道下沉、部门协同等方面不少深层次问题。

老年大学,一位难求最近,把父母从山东老家接到广州和自己同住的王先生,遇到了当初给孩子抢学位时一样的烦恼。

两位老人在广州没有朋友圈,母亲又喜欢拉二胡,很想有几个伴一起玩。

王先生想到了给二老报名老年大学。

王先生上网一查,广州老年大学2022年春季班正在招生,然而他“高兴不过三秒”就无奈了。

原来,打开微信报名通道,93个新开班几乎全满,老人想报名的二胡、太极和中医养生等“热门专业”早已爆满。

他致电广州开放大学,工作人员说学位早被人现场排队抢光了,只能等3月份开学时看是否有已报名的老年人退出,“运气好的话能捡个漏”。

硬件条件好的省、市一级老年大学一位难求,镇街和社区的老年大学教学点同样“僧多粥少”。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天福社区的长者学苑,开设了电钢琴、声乐和舞蹈共3个班,学位有50多个。

“这个长者学苑辐射5个社区,老年人口近万,50个学位真的是杯水车薪。

”天福社区居委会主任林晓红说,每次有学位放出来都是“秒光”。

入学13年,还不想毕业“2008年学校成立至今,有五六十个学员一直学习不想毕业,学龄跟校史一样长。

”广东一地市级老干部大学副校长说。

调查发现,不求毕业的“上大学”背后,折射的是老年人对充实精神生活的强烈需求。

其一,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这代人,成长过程中缺乏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回炉再造”也是在弥补缺憾。

2024老年大学校长讲话稿

2024老年大学校长讲话稿

2024老年大学校长讲话稿亲爱的老年大学的师生们:大家好!首先,我要对上一任校长所做的出色工作表示赞赏和感谢。

他以他的智慧、才能和领导力,使我们的老年大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

我深感责任重大,在未来的几年里,我将继续努力,为老年大学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我相信,老年大学的使命是为广大老年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拓展知识面,丰富精神生活,提升自我素养。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藏,他们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他们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力量。

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提升教学质量。

教书育人是老年大学的核心任务,我们要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同时,我们要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通过与其他高等院校的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丰富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二、拓展教育内容。

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多样化,我们要根据老年人的兴趣和需求,不断拓展教育内容,开设更多的课程和讲座,涵盖人文、科技、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我们还要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加强研究和创新。

老年大学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所,更是一个智慧的社区。

我们要鼓励老年人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我们要与社会各界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为老年人提供就业和创业机会,推动老年人的经济参与和社会发展。

四、建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老年大学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温馨的地方。

我们要加强校园建设,改善教学设施和学习环境,为老年人提供最舒适的学习场所。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老年人的健康和福利,提供必要的医疗和救助服务,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最后,我想借此机会呼吁广大老年人积极参与到老年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中来。

每个老年人都是学习的主体和创造的主角,我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潜力。

只要我们肯付出努力,勇于追求知识,就一定能够在老年大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才华。

当前影响老年大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当前影响老年大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当前影响老年大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老年大学的发展也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

老年大学的宗旨是满足老年人对知识和文化的需求,提高其生活品质和文化水平。

然而,当前老年大学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多方面分析当前影响老年大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经费不足老年大学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经费的缺乏不仅会影响老年大学的开展,还会影响老年人对老年大学的认可度和积极性。

此外,由于老年人的经济压力比较大,因此对于老年大学的收费标准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促进老年人参与的积极性。

解决策略: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给予老年大学更加充足的经费支持。

此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募捐活动,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资金的参与。

对于老年人收费标准太高的问题,可以适当的降低收费标准或者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以激发老年人的参与热情。

二、师资力量不足老年大学中的教师队伍是老年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优秀的教师队伍不仅会提高老年学员的学习效果,还会提高老年大学的声誉。

然而,由于老年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的教学范围窄、人才流失压力大等原因,老年大学的师资力量常常显得紧缺。

解决策略:老年大学应该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训,提高老年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素质。

此外,可以通过任命知名专家、学者加入老年教育教师队伍,致力于打造一支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能力强、风格多样、水平齐全的老年教师队伍。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同时提高老年大学的声誉。

三、课程设置不够符合老年人的需求老年大学的教育课程应该紧密围绕老年人的需求展开。

然而,很多老年大学的教育课程设置还停留在基础知识的层面,缺乏实践和针对性,不能有效地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解决策略:老年大学可以与社会组织或者企业合作,创造性地开展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新兴课程,比如健康保健、文化娱乐等方面的课程,以满足老年学员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爱好。

此外,类似于研究生导师的“一带一路”导师计划,可以在老年大学中建立导师制度,为老年学员提供个性化的答疑和学习指导等帮助。

2024年开办老年大学工作总结

2024年开办老年大学工作总结

2024年开办老年大学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老年大学是为了满足老年人对知识学习和社交交流的需求而设立的教育培训机构。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开办老年大学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2024年我们决定开办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社交平台。

二、工作目标1. 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老年人打造一个学习的天地,提供各类知识和技能培训课程,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2. 构建良好的社交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促进老年人之间的友谊和互助。

3. 注重专业化管理: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确保老年大学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三、工作流程1. 调研和筹备阶段:在成立老年大学前,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了解老年人的学习和社交需求。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人员招募和场地准备等相关工作。

2. 课程设计和教师培训:根据老年人的兴趣和需求,我们策划了丰富多样的课程,涵盖人文科学、艺术、健康养生等方面。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教师培训,确保教学质量。

3. 开班和招生:老年大学分为多个班级,根据不同的课程设置不同的班级,确保每个班级的规模和质量。

我们通过多渠道宣传,吸引老年人报名参加。

4. 上课和管理:老年大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优质的教学环境。

同时,我们加强对老年大学的管理,确保学校的顺利运行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5. 活动组织和社交平台建设:我们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和社交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内容,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在线社交平台,便于老年人之间的交流和信息分享。

四、取得的成绩1. 优质的课程设置:我们根据老年人的兴趣和需求,精心策划了各类课程,涵盖面广,深受老年人喜爱。

2. 资深教师团队:经过教师培训,我们拥有一支专业素质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能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3. 良好的管理机制:我们建立了规范的管理制度,确保老年大学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定期的评估和改进工作,不断提高老年大学的服务水平。

老年大学发言稿范文

老年大学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我是老年大学的一名学生,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代表全体同学发言。

首先,请允许我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老年大学发展的校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老年大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了继续学习、充实生活的平台。

在这里,我们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在此,我想就老年大学的学习生活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学习是老年人的终身使命步入老年,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相反,老年大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天地。

在这个舞台上,我们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够增长见识,丰富人生。

学习是老年人的终身使命,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让晚年生活更加充实。

二、老年大学是老年人精神家园老年大学是一个大家庭,这里充满了关爱和温暖。

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够结识新朋友,拓展人际关系。

老年大学是我们精神家园,让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家的温馨。

三、老年大学是老年人展示才华的舞台在老年大学,我们不仅能够学习新知识,还能够展示自己的才华。

许多老年朋友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成为了各项活动的佼佼者。

老年大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让我们在晚年生活中绽放光彩。

四、老年大学是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在老年大学,我们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许多老年朋友在这里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老年大学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让我们在晚年生活中继续发光发热。

在此,我想对老年大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丰富课程设置,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3. 搭建交流平台,促进老年朋友之间的互动。

4. 完善设施设备,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

最后,祝愿老年大学越办越好,祝愿全体老年朋友在老年大学这个大家庭中,度过一个充实、快乐的晚年!谢谢大家!。

2024年老年大学心得体会范本(2篇)

2024年老年大学心得体会范本(2篇)

2024年老年大学心得体会范本新年伊始,在郑校长和傅处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近____人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依次到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老年大学、青岛市老年大学、城阳区老年大学参观学习。

这次参观学习不仅仅感受到了这三所老年大学一流的教学设施、教学环境,同时也领略了他们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

现将参观学习过程中发现的这三所学校的重要经验总结如下:第一、创品牌,求发展青岛市老年大学打造的以“智泉”为办学品牌的特色办学,将办学理念融入其中,以人为本,工作人员都不遗余力的为学员、教学服务。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老年大学以“桑榆春风”为办学品牌,质量立校、措施完善、加强管理、温馨服务。

他们的教学管理突出了自己的特色,加深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创造出了在严谨中不乏温情,在细致中不乏人性的和谐校园氛围。

学员如沐春风,在老年大学里,不仅仅学习了知识,同样也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老年事业的良苦用心、学校领导对老年学员的一片孝心。

第二、制度健全,管理严格青岛市老年大学、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老年大学、城阳区老年大学均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为学校发展根本。

细化管理制度,领导工作职责、学员管理人员职责、教室管理制度、教学设备管理制度等等都力图做到面面俱到,细化分工。

教师教学资料包括备课本、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以及学员档案管理井井有条。

教师测评涵盖面广,内容详细。

参观学习看到很多别人的优异之处也同样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此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发展特色办学学校发展应该以加强办学为工作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素质,将学校各项教学管理规化、制度化。

聘名师授名课,在教师队伍中树立榜样,打造优秀教师品牌,从而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

课程安排特色化。

勇于改革创新,开拓思想,不拘泥于老传统。

在创新中求发展,办出风格、办出特色。

第二、加强硬件投入____年将是我校大跨步发展的一年,届时多个校区将会投入使用,新校舍的启用会对我校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难而进,民办老年大学在路上
作者:鲍杰
来源:《晚晴》2019年第09期
个案本想独立办学最终只能挂靠
山东省是我国老年大学的发源地,1983年6月济南创办了山东省老年大学,由此拉开了山东省老年教育事业兴起的序幕。

不过,即便有着兴办老年教育的深厚底蕴,民办性质的老年大学在山东也一直只是配角。

济南市60岁的退休职工刘志丽,多年前就和几个朋友商量创办一家老年大学。

2008年,他们找好了场地,并聘请了几位专业老师,但从办理手续开始,就处处碰壁。

“手续不好办,去过老龄委,去过民政局,也去过教育局。

”刘志丽说,老年大学在体制上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以个人名义申办更是难上加难。

最终,刘志丽走起“曲线办学”的路线,“最开始就是做一个老年活动平台,但因为对外不能以老年大学的名义宣传,后来就和社区合作挂牌。

”不过,尽管师资不差,收费标准也和公办老年大学一样,但她办的老年大学还是难招到学员,有些离学校很近的老人甚至不惜舍近求远去挤公办学校。

最令刘志丽头疼的还是办学场地。

因为没有来自政府的财政扶持,学校一度亏损。

最后,刘志丽把学校挂靠在济南市老年大学名下,成为其东校区,才生存至今。

群像民办老年大学寻求政府扶持
在民办老年大学领域,刘志丽已算得上幸运。

2017年夏天,创办了18年的南京华夏老年大学因为无处落脚,停止招生,遗憾落幕。

该校原副校长沈尧频表示,学校收入全靠每学期200元左右的学费,没有其他资金来源,没有办公场地,学员也从巅峰时期的数千人减少到几百人,而房租不断涨价,难以为继。

作为四川省唯一一所省级民办老年大学,创办于2005年的通惠老年大学,由于常年招生不足,连年亏空,在无力承担房租、水电、人工等成本开销的情况下,近年干脆转型成立了老年俱乐部,与旅行社合作涉足老年旅游等服务,跟当初的办学初衷已渐行渐远。

实际上,在当前老年教育领域,能“坚挺”多年的民办老年大学,大多不难发现背后有政府的扶持,要么是场地,要么是资金。

比如,创办于1984年的广州岭海老人大学,发展至今,单学期学员人次已近万,该校副校长张泗宏介绍,早在2003年开始,政府就不再对岭海老人大学进行补贴,好在保留了“特批”的办学场地供学校继续使用。

如果不是因为有固定场地,他们同样难以生存。

以民办非企业单位注册的四川成都高新区桂溪老年大学,由桂溪街道主管,该校校长马兴崇坦言,学校能得以稳健发展,得益于街道的财政扶持。

据介绍,该校每学期报名约5000人次,一年下来学费收入差不多为百万元,但成本经费约为180万元,因此,桂溪老年大学每年都申请财政补助。

尴尬老年教育多头管理困局待解
四川省老龄办曾专门就当地老年大学的发展情况做过调查,该办副主任苏章辉表示,老年教育供需矛盾将继续存在,但未来老年教育不可能完全依赖财政“输血”,应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激活市场。

苏章辉说,就目前而言,民办老年大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他认为,民办老年大学迈不开步子,一是因为老年教育公益性的定位使得其不能单纯通过学费创收,而资源变现、多种经营又存在市场风险。

同时,目前地方不但没有任何扶持民间资本进入老年教育的专门政策,反而在审批注册方面存在政策壁垒。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副会长周炜介绍,老年教育至今未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存在多头管理的尴尬,有的由老干部门主管,有的由老龄办主管,其他主管单位还包括教育、文化、民政、总工会等部门。

而民间力量要开办老年大学,目前大多只能选择民办非企业的形式,按社会组织实行登记管理。

而民非组织登记注册需有一个主管单位。

周炜说,制约民办老年大学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老年教育没有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导致民办老年大学身份地位不明确,“因此很少有单位愿意接受老年大学的掛靠,因为没有任何利益可言,只有责任和风险,所以许多民间资本最后都卡在这一关”。

探索让老人在家门口上学
尽管民间力量兴办老年教育仍面临不少难题,但在公办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屡屡上演的背景下,民间资本还是有着进入老年教育领域的热情。

2016年8月,湖南快乐老人产业经营有限公司投资办起了快乐老人大学。

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快乐老人大学主要立足社区,专门开办社区老年大学,把老年大学送到老年人家门口,让老年人逐渐接受在家门口上学的生活理念,满足他们文化养老的需求。

同样将老年教育目光转向社区的,还有浙江宁波鄞州区。

鄞州区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12万,但全区只有一所政府公办的老年大学,总共83个班,最多能容纳4000名学员。

为了满足老年人的求学需求,鄞州区尝试与企业合作,利用社区的配套用房来办学。

“攸品松年学堂”的投资方宁波攸品邻里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是该区合作的企业之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是一家社区邻里中心的经营企业,在政府支持下,社区配套房是现成的,师资、课程等由鄞州老年大学安排,政府的补助金可抵掉大部分的装修等前期投资。

这样,开设一家社区老年大学只需要日常运营等费用,若招收1000个学员,就能维持收支平衡。

尝试把老年大学办进养老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民办老年教育机构也开始与养老机构“联手”。

重庆九龙坡区宏善养老养护中心与社区合作,将老年大学引入机构内,对学员收取低廉的学费,并开放养老机构部分活动场地及康复器具给社区老人免费使用,一方面由社区出面,将公办老年大学的优秀师资引入该中心,避免了难觅师资的尴尬,另一方面这种合作也带来了新的商机。

该中心负责人朱丹介绍,老年大学的开设给该中心带来的不仅是宣传效果,“访客量增加了30%,许多老人通过老年大学学习,逐渐选择了这里的居家养老服务,其创造的价值不仅填补了办学所需开销,还有盈余”。

在山东济南市南外环,一家名为风合家人的老年公寓,除了接收老人入住,还向老人开学授课,也是济南市老年大学的分校。

而刘志丽说,她也希望把自己的老年大学办成寄宿式,“不仅不用来回奔波,还能得到全方位的照顾,就像年轻人上大学一样,活到老就能学到老。

”(来源:《快乐老人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