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试题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测量学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测量的基本元素?A. 距离B. 高度C. 方向D. 面积答案:D2. 建筑工程测量中,常用的平面坐标系统是:A. 地理坐标系统B. 球面坐标系统C. 直角坐标系统D. 极坐标系统答案:C3. 以下哪个设备不用于建筑工程测量?A. 全站仪B. 水准仪C. 测距仪D. 望远镜答案:D4. 建筑工程测量中,水准测量的目的是:A. 测量两点间的距离B. 确定两点间的高差C. 测量两点间的水平角D. 测量两点间的垂直角答案:B5. 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导线测量的主要作用是:A. 确定建筑物的位置B. 确定建筑物的高程C. 确定建筑物的朝向D. 确定建筑物的面积答案:A6. 建筑工程测量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A. 仪器误差B. 人为误差C. 环境误差D. 测量方法答案:D7. 建筑工程测量中,角度测量的常用仪器是:A. 水准仪B. 全站仪C. 测距仪D. 经纬仪答案:D8. 建筑工程测量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A. 平差B. 插值C. 拟合D. 估算答案:D9. 建筑工程测量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测量的基本原则?A. 准确性B. 经济性C. 可靠性D. 随意性答案:D10. 建筑工程测量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测量的常用方法?A. 直接测量B. 间接测量C. 近似测量D. 模拟测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建筑工程测量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精度?A. 仪器精度B. 测量方法C. 测量环境D. 测量人员技能答案:A, B, C, D12. 建筑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A. 直接测量B. 间接测量C. 模拟测量D. 近似测量答案:A, B13. 建筑工程测量中,以下哪些设备可以用于高程测量?A. 水准仪B. 全站仪C. 测距仪D. 经纬仪答案:A, B14. 建筑工程测量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可靠性?A. 测量误差B. 测量设备C. 测量环境D. 测量人员答案:A, B, C, D15. 建筑工程测量中,以下哪些是测量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A. 平差B. 插值C. 拟合D. 估算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测量学是一门应用科学,主要研究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完整版)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建筑⼯程测量考试试题及答案建筑⼯程测量⼀、填空题1、⽔准仪使⽤操作的基本程序为安置⽔准仪、进⾏粗平、照准⽔准尺、(精确整平 )、读数。
2、经纬仪对中的⽬的是(使仪器中⼼通过过测站点的铅垂线 )。
3、⽔准测量时要求前后视距相等,是为了消除或减弱(视准轴)与(⽔准管轴)不平⾏的误差4.⽔准仪是由望远镜、⽔准器和基座三部分组成的,附有(微倾螺旋)可以精确调平望远镜的视准轴。
5、⽔准仪望远镜的(物镜光⼼)与(⼗字丝分划板交点)的连线,称为视准轴。
6.⽔准器是⽤来整平仪器的装置,有(圆⽔准器)和(管⽔准器)两种。
7.钢尺有(端点尺)和刻线尺两种,注意使⽤时的不同。
8.经纬仪的⽔平度盘是(顺)时针刻划的,所以当仪器顺时针旋转时,读数总是增加。
9.测量竖直⾓时,⽤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是为了(竖盘指标差)。
10、⽤钢尺丈量A、B两点距离,其结果往测为53.285⽶,返测为53.278⽶,则AB的平均距离为D=( 53.2515 )⽶,相对误差K=(1/7612)。
11、⽔准路线的基本布设形式有符合⽔准路线、(闭和⽔准路线 )、⽀⽔准路线。
12、A点⾼程为34.315m,其与B点⾼差为0.211m,则B点⾼程为( 34.526m )。
13、测设点位的四种⽅法是(直⾓坐标法)、极坐标法、⾓度交汇法和距离交汇法。
14、地⾯点到(⼤地⽔准)⾯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程。
15.⽔准仪整平时注意⽓泡移动的⽅向始终与(左⼿⼤拇指运动)的⽅向⼀致。
16.⽔准器圆弧半径愈⼤,分划值越⼩,灵敏度(越⾼),⽤其整平仪器的精度也(越⾼)。
17.在垫层打好后,将龙门板上轴线位置投到垫层上,并⽤墨线弹出中线,俗称(撂底),作为基础施⼯的依据。
18.采⽤变换度盘位置观测取平均值的⽅法可消除或减弱(度盘刻划不均匀)误差的影响。
19.在视线倾斜过⼤的地区观测⽔平⾓,要特别注意仪器的(对中)。
20.在公式hAB =a-b中, hAB为(AB两点间的⾼差)。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建筑工程测量中,以下哪种工具可以用于测量水平线的高程差?A. 电子经纬仪B. 水准仪C. 光学测距仪D. 单棱镜全站仪答案:B. 水准仪2. 下面哪个选项是测量斜率的单位?A. 米B. 度C. 公顷D. 立方米答案:B. 度3. 建筑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水平测量方法包括以下哪个?A. 垂直测量B. 直尺法C. 三点法D. 曲线法答案:C. 三点法4. 以下哪个工具可以用于测量建筑物的角度?A. 三角板B. 切割刀C. 量角器D. 电池答案:C. 量角器5. 建筑工程中,下面哪个测量方法可以用于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差?A. 水准仪测量法B. 全站仪测量法C. 光学测距仪测量法D. 三点法测量法答案:A. 水准仪测量法二、填空题1. 若要计算一段墙体的长度,可以使用________测量方法。
答案:直尺法2. 三角板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物体之间的________。
答案:角度3. 如果要测量一个建筑物的高度差,可以使用________方法。
答案:水准仪测量4. 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全站仪常用于测量建筑物的________。
答案:位置、坐标、高程5. 测量斜坡的坡度时,我们通常使用________来表示。
答案:百分比三、解答题1. 简述建筑工程中水准仪的作用及使用步骤。
水准仪是测量水平面高差的主要工具之一。
它的作用是通过确定起点和终点的高程差,从而测量出建筑物不同部位之间的高差。
使用水准仪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步骤一:先设置水准仪的基准点,即确定一个已知高程的起点。
步骤二:将水准仪放置在起点上,并校准水准仪水平。
步骤三:移动水准仪到需要测量的终点位置,并再次校准水准仪水平。
步骤四:通过观测水准仪上的刻度或使用电子水准仪的显示器,记录下起点和终点的高差。
步骤五:计算建筑物不同部位之间的高差,并得出最终的测量结果。
2. 请说明什么是三点法测量法,并列举出其适用的情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是建筑工程测量中常用的单位?A. 毫米 (mm)B. 米 (m)C. 千米 (km)D. 分米 (dm)答案:B. 米 (m)2. 在测量建筑物高度时,常用的仪器是什么?A. 精密水平仪B. 折射仪C. 量角器D. 电子经纬仪答案:A. 精密水平仪3. 在建筑工程测量中,下列哪项属于直接测量?A. 间接测量B. 斜坡测量C. 总成测量D. 三点测量答案:C. 总成测量4. 下列哪项是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基本原理之一?A. 误差传递原理B. 灭点原理C. 三角测量原理D. 坐标转换原理答案:C. 三角测量原理5. 以下哪种测量方法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建筑工程?A. 相交测量B. 导线测量C. 标高差测量D. 葵花宝典测量答案:B. 导线测量二、判断题1. 建筑工程测量中,全站仪是直接测量的一种工具。
答案:错误2. 从测量的过程来看,总成测量的准确度要高于间接测量。
答案:正确3. 建筑工程测量中,误差传递原理是指测量中的误差会随着观测数的增加而累积。
答案:错误4. 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常用的纵断面曲线绘图方法有等距线方法和三线剖面法。
答案:正确5. 标高差测量是确定地物(如建筑物)标高的重要方法,可以直接提供地物的高程数值。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建筑工程测量中的水平仪的使用原理。
答案:水平仪是建筑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测量仪器。
其使用原理是基于液面的自动平衡,在平稳的水平面上,液面槽内的液面会自动平衡,测量者通过观察液面刻度来判断所测点的水平状态。
水平仪适用于测量水平线的标高等工作。
2. 试述总成测量的步骤。
答案:总成测量是建筑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其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置测量基准点:确定一个具有确定坐标的点作为起始点,通常选取建筑物角点或其他固定稳定的点。
2) 建立控制网:根据测量要求,在工地内建立一个适当的控制网,以便后续测量工作。
3) 定向测量:使用测角仪和距离仪等测量工具,进行方向和距离的测量,以确定各个控制点之间的坐标。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已知水准点A、B的绝对高程分别为576m、823m,又知道B点在某假定高程系统中的相对高程为500m,则A点的相对高程是(B)。
A.500m B.253m C.899m D.699.5m2.下表为某测回法水平角测量记录,一测回角值应为(A)。
测站竖盘位置目标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O 左A 0 00 00B65 30 36右A180 00 30B245 31 12A.65°30′39″ B.65°30′36″ C.180°00′30″ D.245°31′12″3.下面各式,(D)是正确的。
A.H A+b=H B+a B.H A- a =H B- b C.h AB=H A-H B D.H A+ a =H B+ b4.工程测量常用的经纬仪有DJ6和DJ2,其中的“D”表示(C)。
A.大型仪器 B.地形测量 C.大地测量 D.德国制造5.经纬仪的使用包括(A)等四项操作步骤。
A.整平—对中—瞄准—读数 B.整平—对中—读数—瞄准C.对中—整平—读数—瞄准 D.粗平—精平—瞄准—读数6.已知点A的高程为282.000m,h BA=4.200m,则B点的高程应为(C)。
A.286.200m B.-4.200m C.277.800m D.284.200m7.下列中的(D)不能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来消除。
A.度盘偏心差 B.视准轴误差 C.横轴误差 D.竖轴误差8.视距测量简单便捷,下面(D)是计算高差的公式。
A.l·cos2α B.k·l·cos2α C.D·tgαD.21 D·tgα+仪高-中丝读数9.下列关于测量角度的叙述中,(D)是错误的。
A.水平角测量是为了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B.竖直角测量是为了确定地面点的高程C.常用的测角仪器是经纬仪D.经纬仪只能测量水平角10.(C)是各项测量工作的基础,具有控制全局,限制误差积累的作用。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KLA

β2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是建筑物按设计标高施工的依据。
A .平面控制网 B .临时水准点 C .高控制网 答案:C2.某一牛腿柱,柱高为30米,即它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 )mm 。
A .30 B .20 C .5 D .10 答案:D3.已知AB 两点间的高差为+5m,水平距离为50.0m,则A 点至B 点的坡度为( )。
A .10% B .1% C .10 答案:A4.地面点离开基准面的铅垂距离称( A )。
A .高程B .绝对高程C .相对高程D .高差5.已知点A 的高程为282.000m ,h BA =4.200m ,则B 点的高程应为( C )。
A .286.200m B .-4.200m C .277.800m D .284.200m6.视距测量简单便捷,下面( D )是计算高差主值(初算高差)的公式。
A .l ·sin2α B .k ·l ·sin2α C .D ·sin αD .21k ·l ·sin2α7.如下图所示,如果αAB =116°30′30″,β1=135°30′30″,则αBC =( B )。
A .252°01′00″B .72°01′00″C .135°30′30″D .161°00′00″8.( A )是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基线,适用于总平面图布置比较简单的小型建筑场地。
A .建筑基线B .建筑方格网C .控制基线D .三角网或导线网9.下列中的( B )是正确的和差函数的中误差计算公式。
A .m z =±km xB .m z =±n mC .m z =±222222121n n m k m k m k +++D .m z =±nmBDCβ10.如下表所示,αBC =135°00′00″,如果在C 点安置经纬仪,用极坐标法测设D 点,水平角β应为( D )。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望远镜视准轴指( B ) 。
A.物镜光心与目镜光心的连线B.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C 。
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D 。
物镜光心、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2。
如图1所示,水准尺黑面读数为( B )m 。
A 。
1。
520B 。
1。
608 C.1.692 D 。
1。
792 3。
直线AB 的象限角南东1︒30',则其坐标方位角αAB ( B )。
A 。
1︒30' B 。
178︒30' C.181︒30' D 。
358︒30' 4. 水准测量时,长水准管气泡居中是说明 (C ) A 。
视准轴水平,且与仪器竖轴垂直 B 。
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平行 C 。
视准轴水平D 。
视准轴与圆水准器轴垂直 5。
如图2所示,读数窗中上方H 为水平度盘影像,读数为( B ) A 。
75°34′08″ B 。
74°34′08″ C 。
74°04′08″ D 。
74°03′08″6. 经纬仪在测站上安置是先对中后整平,通过对中达到( A ) A 。
水平度盘中心与测站在同一铅垂线上 B. 精确读数C.仪器基座中心线与测站在同一铅垂线上 D 。
仪器中心螺旋的中心与测站在同一铅垂线上 7。
消除视差的方法是( C )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
A .转动物镜对光螺旋B .转动目镜对光螺旋C .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D .调节微动螺旋8。
如果A 、B 两点的高差hAB 为正,则说明( B )A 。
A 点比B 点高 B. B 点比A 点高 C. hAB 的符号不取决于A 、B 两点的高程,而取决首次假定 D.视现场具体情况而定9。
坐标方位角是以( C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A .真子午线方向B .磁子午线方向C .坐标纵轴方向D .指向正北的方向 10。
《建筑工程测量》习题与答案

《建筑⼯程测量》习题与答案《建筑⼯程测量》考试题⼀、填空题:(15分,每空1分)1.测量⼯作内容的三要素是指:、和测量。
2.测量⼯作的组织原则是、和。
3.钢尺丈量距离须做尺长改正,这是由于钢尺的与钢尺的不相等⽽引起的距离改正。
当钢尺的实际长度变长时,丈量距离的结果要⽐实际距离。
4.⽔准测量时,⽔准尺前倾会使读数变,⽔准尺后倾会使读数变。
5.经纬仪主要轴线之间关系应满⾜的条件是:、和。
6.把⽔准仪安置在距前、后尺⼤约相等的位置,其⽬的是为了消除。
⼆.是⾮判断题(10分,每题1分)1.在⼩地区进⾏测量时,⽤⽔平⾯代替⽔准⾯对⾼程影响很⼩,可以忽略。
()2.地⾯上AB两点间绝对⾼程之差与相对⾼程之差是不同的。
()3.地形图的⽐例尺精度愈低,表⽰地物、地貌愈简略。
()4.六度带的中央⼦午线和边缘⼦午线均是三度带的中央⼦午线。
()5.⽔准测量中观测误差可通过前、后视距离等远来消除。
()6.⽔准仪的⽔准管轴应平⾏于视准轴,是⽔准仪各轴线间应满⾜的主条件。
()7.经纬仪对中误差对⽔平⾓的影响与测站⾄⽬标的距离有关,距离愈⼤,影响愈⼤,但与⽔平⾓的⼤⼩⽆关。
()8.设两个变量X与Y,其中误差分别为m x=±30"、m y=±20",则X+Y的中误差为±36",X-Y的中误差为±22"。
()9.在测量过程中,存在偶然误差,此种误差可以采⽤⼀定的观测⽅法或计算改正数的⽅法加以消除。
()10.为求⼀正⽅形⾯积,当量距精度相同时,量⼀个边计算⾯积精度⽐量相邻两个边计算⾯积精度要低。
()三、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地⽔准⾯可定义为()。
A.处处与重⼒⽅向相垂直的曲⾯B.通过静⽌的平均海⽔⾯的曲⾯C.把⽔准⾯延伸包围整个地球的曲⾯D.地球⼤地的⽔准⾯2.⾼斯投影,其平⾯直⾓坐标系:()A.X轴是⾚道的投影,Y轴是投影带的中央经线B.X轴是测区的中央经线,Y轴是垂直于X轴C.X轴是投影带中央经线,Y轴是⾚道D.X轴是投影带中央经线,Y轴是⾚道的投影3.由于直线定线不准确,造成丈量偏离直线⽅向,其结果使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望远镜视准轴指( B ) 。
A.物镜光心与目镜光心的连线
B.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C.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D.物镜光心、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2. 如图1所示,水准尺黑面读数为( B )m 。
A.1.520
B.1.608
C.1.692
D.1.792 3. 直线AB 的象限角南东1︒30',则其坐标方位角αAB ( B )。
A.1︒30' B.178︒30' C.181︒30' D.358︒30'
4. 水准测量时,长水准管气泡居中是说明 ( C ) A.视准轴水平,且与仪器竖轴垂直 B.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平行 C.视准轴水平 D.视准轴与圆水准器轴垂直
5. 如图2所示,读数窗中上方H 为水平度盘影像,读数为( B ) A. 75°34′08″ B. 74°34′08″ C. 74°04′08″ D. 74°03′08″
6. 经纬仪在测站上安置是先对中后整平,通过对中达到( A ) A.水平度盘中心与测站在同一铅垂线上 B. 精确读数
C.仪器基座中心线与测站在同一铅垂线上
D. 仪器中心螺旋的中心与测站在同一铅垂线上 7. 消除视差的方法是( C )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
A .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B .转动目镜对光螺旋
C .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D .调节微动螺旋
8. 如果A 、B 两点的高差hAB 为正,则说明( B )
A. A 点比B 点高
B. B 点比A 点高
C. hAB 的符号不取决于A 、B 两点的高程,而取决首次假定
D.视现场具体情况而定
9. 坐标方位角是以( C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 .真子午线方向
B .磁子午线方向
C .坐标纵轴方向
D .指向正北的方向 10. 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 B )。
A .方向 B .高程 C .距离 D .水平角
11. 由于直线定线不准确,造成丈量偏离直线方向,其结果使距离(A ) A.偏大 B.偏小 C.无一定的规律; D.忽大忽小相互抵消结果无影响 12. 水准测量中的转点指的是 ( C )。
A.水准仪所安置的位置
B.水准尺的立尺点
C.为传递高程所选的立尺点
D.水准路线的转弯点 13. 欲选择一条纵向坡度不超过2%的路线,设图上等高距为2m ,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1000,则路线通过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最短距离为( B )。
A.50m
B.100m
C.150m
D.200m
14.斜坡上丈量距离要加倾斜改正,其改正数符号(A ) A.恒为负; B 恒为正; C.上坡为正,下坡为负; D.根据高差符号来决定
15. 闭合导线当观测左角时,导线角度闭合差分配的原则是( B ): A.与角度闭合差同符号,按实际观测角度数平均分配角度闭合差手 B.与角度闭合差符号相反,按实际观测角度数平均分配角度闭合差 C.与角度闭合差同符号,平均分配角度闭合差时,不考虑两个连接角 D.与角度闭合差同符号,平均分配角度闭合差时,不考虑两个连接角 16. 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A )。
A .相对误差 B .中误差 C .往返误差 D .闭合差
图 1 图2
17. 在一地面平坦,无经纬仪的建筑场地,放样点位应选用( D )方法。
A.直角坐标B.极坐标C.角度交会D.距离交会
18. 水平角观测时,各测回间要求变换度盘位置,其目的是( D )
A.改变起始方向的度盘度数
B.减小度盘偏心差的影响
C.便于检查观测的粗差
D.减弱度盘刻划误差的影响
19. 辩认等高线是山脊还是山谷,其方法是( C )
A.山脊等高线向外突,山谷等高线向里突
B.根据示坡线的方向去辩认
C.山脊等高线突向低处,山谷等高线突向高处
D.山脊等高线较宽,山谷等高线校窄。
20. 水准尺红面正确的起始读数为( A )m。
A.4.687
B.4.535
C.4.325
D.4.338
二、多选题(第题2分,共20分)
1.测量的基本工作有( A B C )。
A.高程测量B.角度测量C.距离测量D.控制测量 E.误差测量
2. 水准仪主要由( ABD )构成.
A.望远镜
B.水准器
C.目镜
D.基座
E.十字丝分划板
3. 经纬仪主要由( ABC )构成.
A. 照准部
B.水平度盘
C.基座
D. 望远镜
E.水准器
4. 地形图上等高线种类有(ABCD )。
A.首曲线
B.计曲线
C.间曲线
D.助曲线
E.挠曲线
5. 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两点间的(AC )。
A.高差B.高程C.水平距离D.高差与平距E.水平角
6. 经纬仪可以测量(B D)。
A.磁方位角B.水平角C.水平方向值D.竖直角E.象限角
7.微倾式水准仪应满足如下几何条件(A D E )。
A.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B.横轴垂直于仪器竖轴
C.水准管轴垂直于仪器竖轴
D.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 E 十字丝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
8.采用盘左盘右读数取平均,可消除(ABCD)。
A.视准轴误差
B.横轴误差
C.竖盘指标差
D.度盘偏心差
E.度盘刻划误差
9.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不同点是(A D)。
A.角度闭合差 B.坐标方位角的计算 C.X坐标增量的计算D.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 E. Y 坐标增量的计算
10. 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是( ABD ).
A. 由高级到低级
B.从整体到局部
C. 由低级到高级
D.先控制后碎部
E. 从局部到整体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向东为正。
(×)
2.在半径为10km的区域,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
3.望远镜视准轴指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
4.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距离。
(×)
5.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的方法可以消除指标差对竖直角的影响。
(√)
6.测水平角的误差与观测点的距离成反比。
(√)
7.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处表示地形坡度小,等高线稀疏处表示地形坡度大。
(×)
8.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坡度上升方向。
(√)
9.水准测量中对水准尺读数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
10.水平角就是地面上两直线之间的夹角。
(×)
11.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是水准仪应满足的主要条件。
(√)
12.水平角观测时当偏心角和水平角是定值时,边长愈长仪器对中误差的影响愈大。
(×)
13.指标差x对盘左、盘右竖角的影响大小相同、符号相反。
( √)
14.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处表示地形坡度小,等高线稀疏处表示地形坡度大。
(×)
15.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按导线边数平均分配。
(×)
四、计算题(45分)
1、钢尺丈量AB的水平距离,往测为357.23m,返测为357.33m;丈量CD的水平距离,往测为248.73m,返测为248.63m,最后得D AB、D CD及它们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 哪段丈量的结果比较精确?
D=(357.23+357.33)/2=357.28m
1、解:AB段:
AB
K=(357.33-357.23)/357.28=10/357.28=0.028
D=(248.73+248.63)/2=248.68m
CD段:
CD
K=(248.73-248.63)/248.68=10/248.68 =0.040
AB段丈量的结果较精确。
2. 将下图水平角观测值填入水平角观测手簿,并进行计算。
已知:a1=90 ︒01 '06 ",b1=180 ︒00'54 ",a2=270 ︒00 '54 ",b2=0 ︒01' 11 "。
解:
3.将下图中所注数据填入表内并进行计算。
A 1
2
3
H A =200.000m +2.274 m -3.086 m
-3.063 m
+3.842 m
1.6 km 1.7 km
1.5 km
1.8 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