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剂常用的辅料
片剂的常用辅料

片剂的常用辅料片剂是由两大类物质构成的,一类是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即主药) ;另一类是没有生理活性的一些物质,它们所起的作用主要包括:填充作用,粘合作用,崩解作用和润滑作用,有时,还起到着色作用,矫味作用以及美观作用等,在药剂学中,通常将这些物质总称为辅料.根据它们所起作用的不同,常将辅料分成以下四大类填充剂:稀释剂(或称为填充剂,Fil1ers)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填充片剂的重量或体积,从而便于压片;常用的填充剂有淀粉类、糖类、纤维素类和无机盐类等;由压片工艺、制剂设备等因素所决定,片剂的直径一般不能小于6mm、片重多在100mg以上,如果片剂中的主药只有几毫克或几十毫克时,不加入适当的填充剂,将无法制成片剂,因此,稀释剂在这里起到了较为重要的、增加体积助其成型的作用。
主要的稀释剂包括以下几种。
1、淀粉:比较常用的是玉米淀粉,它的性质稳定,价格便宜,吸湿性小、外观色泽好,流动性差,可压性差,与大多数药物不起作用。
若单独使用,会使压出的药片过于松散。
在实际生产中,常与可压性较好的糖粉、糊精混合使用,以增加其粘合性及硬度。
另外酸性较强的药物如对氨基水杨酸钠、水杨酸钠等能使淀粉胶化而影响制剂的崩解性能,因此,酸性较强的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淀粉。
2、糖粉:糖粉系指结晶性蔗糖经低温干燥粉碎后而成的白色粉末,其优点在于粘合力强,可用来增加片剂的硬度,并使片剂的表面光滑美观。
糖粉为片剂优良的稀释剂,兼有矫味和粘合作用。
多用于口含片、咀嚼片及纤维性中药或质地疏松的药物制片。
糖粉具引湿性,纯度差的糖粉引湿性更强,用量过多会使制粒、压片困难,久贮使片剂硬度增加,崩解或溶出困难。
除口含片或可溶性片剂外,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糊精、淀粉配合使用。
酸性或强碱性药物能促使蔗糖转化,增加其引湿性,故不宜配伍使用。
3、糊精:糊精是淀粉水解中间产物的总称,其化学式为(C6H10O5)n•XH2O,其水溶物约为80%,在冷水中溶解较慢,较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
西药片剂的常用辅料

西药片剂的常用辅料填充剂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填充片剂的重量或体积,从而便于压片。
(1)淀粉。
常用的是玉米淀粉,常与可压性较好的糖粉、糊精混合使用,以免制成的药片过于松散。
(2)糖粉。
优点在于粘合力强,可用来增加片剂的硬度,并使片剂的表面光滑美观,其缺点在于吸湿性较强,长期贮存,会使片剂的硬度过大,崩解或溶出困难,常与糊精、淀粉配合使用。
(3)糊精。
是淀粉水解中间产物的总称,亦称高糊(高黏度糊精),常与糖粉、淀粉配合使用。
(4)乳糖。
是一种优良的片剂填充剂,无吸湿性,可压性好,性质稳定,可供粉末直接压片使用。
(5)可压性淀粉(预胶化淀粉)。
是多功能药用辅料,可作填充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自身润滑性和干粘合性,并有较好的崩解作用。
若用于粉末直接压片时,硬脂酸镁的用量不可超过0.5%,以免产生软化效应。
(6)微晶纤维素(MC)。
具有良好的可压性,有较强的结合力,压成的片剂有较大硬度,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干粘合剂"使用,同时具有崩解剂的作用。
(7)无机盐类。
主要是一些无机钙盐,其中硫酸钙较为常用,其性质稳定,无臭无味,微溶于水,与多种药物均可配伍,制成的片剂外观光洁,硬度、崩解均好,对药物也无吸附作用。
但应注意硫酸钙对某些主药(四环素类药物)的吸收有干扰,此时不宜使用。
(8)甘露醇。
较适于制备咀嚼片,但价格稍贵,常与蔗糖配合使用。
2.湿润剂和粘合剂某些药物粉末本身具有黏性,只需加入适当的液体就可将其本身固有的黏性诱发出来,这时所加入的液体就称为湿润剂;某些药物粉末本身不具有黏性或黏性较小,需要加入淀粉浆等黏性物质,才能使其粘合起来,这时所加入的黏性物质就称为粘合剂。
它们所起的主要作用实际上都是使药物粉末结合起来,所以也可将总称为结合剂。
(1)蒸馏水。
是湿润剂。
较易发生湿润不均匀现象,最好采用低浓度的淀粉浆或乙醇代替。
(2)乙醇。
是湿润剂。
可用于遇水易于分解的药物,也可用于遇水黏性太大的药物。
片剂常用的辅料

片剂常用的辅料关键信息项:1、填充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粘合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崩解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润滑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助流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包衣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填充剂填充剂是用来增加片剂的重量和体积,使片剂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
常见的填充剂包括淀粉、糖粉、糊精、乳糖、微晶纤维素等。
111 淀粉淀粉是一种常用的填充剂,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但淀粉的可压性较差,使用时可能会影响片剂的硬度和崩解性能。
112 糖粉糖粉具有一定的粘性,可改善片剂的口感,但吸湿性较强,可能会影响片剂的稳定性。
糊精的粘性较大,常与淀粉配合使用,以提高片剂的成型性。
114 乳糖乳糖的可压性好,性质稳定,尤其适用于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药物片剂。
115 微晶纤维素微晶纤维素具有良好的可压性和流动性,能提高片剂的硬度和崩解性能。
12 粘合剂粘合剂的作用是使粉末状的药物和辅料能够粘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片剂。
常用的粘合剂有淀粉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聚维酮(PVP)等。
121 淀粉浆淀粉浆是由淀粉加水加热制成,其粘性适中,成本较低。
122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HPMC 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粘性,能提供稳定的粘合效果。
123 聚维酮(PVP)PVP 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其粘合性能较强,适用范围广。
崩解剂能促使片剂在胃肠道中迅速崩解成小颗粒,从而加快药物的溶出和吸收。
常见的崩解剂有干淀粉、羧甲基淀粉钠(CMSNa)、交联聚维酮(PVPP)等。
131 干淀粉干淀粉是一种常用的崩解剂,但其崩解效果相对较弱。
132 羧甲基淀粉钠(CMSNa)CMSNa 的吸水膨胀能力强,能显著提高片剂的崩解速度。
片剂常用辅料

片剂常见辅料
一、填充剂或稀释剂
1. 淀粉:性质稳定,吸湿性小,但可压性差
2. 糖粉:粘合力强,可增加硬度,但吸湿性强
3. 糊精:较强黏结性,但使用不当会出现麻点、水印或崩解溶出迟缓,影响含量测定准确性和重现性
4. 乳糖:价格贵,流动性、可压性良好,可供粉末直接鸦片
5. 可压性淀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自身润滑性和干黏合性,可粉末直接压片
6. 微晶纤维素:“干黏合剂”
7. 无机盐类:硫酸钙、磷酸氢钙、碳酸钙。
8. 甘露醇:适用于制备咀嚼片
二、黏合剂和润湿剂
1. 蒸馏水
2. 乙醇:一般30%~70%
3. 淀粉浆:8%~15%,10%常见
4.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5. 甲基纤维素MC,乙基纤维素EC
6.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7. 羟丙基纤维素HPC
8. 其他:5%~20%明胶,50%~70%蔗糖,3%~5%聚乙烯吡咯烷酮
三、崩解剂
1. 干淀粉:适用于水不溶性或微溶性药物的片剂
2. 羧甲基淀粉钠CMS-Na
3.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
4.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
5.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纳CCNa
6. 泡腾崩解剂
四、润滑剂
1. 硬脂酸镁:疏水性润滑剂,不宜用于乙酰水杨酸、某些抗生素及多数有机碱盐类药物的片剂
2. 微粉硅胶:可做粉末直接压片的助流剂
3. 滑石粉:做助流剂使用
4. 氢化植物油
5. 聚乙二醇类与月桂醇硫酸镁:水溶性润滑剂。
片剂常用的辅料.

答案:C
习题讲解
3. 主要用于片剂的崩解剂的是( )
A、淀粉浆 B、硬脂酸镁 C、滑石粉 D、乙醇 E、羧甲基淀粉钠
答案:E
谢谢观看
制作人 王咏
片剂常用的辅料
1
片剂常用的辅料
2
习题讲解
01
片剂常用的辅料
片剂常用的辅料
片剂由药物和辅料组成。片剂的辅料系 指片剂内除药物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 称,亦称赋形剂。
片剂常用的辅料
片剂常用的辅料一般包括填充剂、润湿剂、黏合剂、崩解剂及 润滑剂等,根据需要还可加入着色剂、矫味剂等
稀释剂 用来增加片剂的重量或体积,亦称为填充剂。常用 的有淀粉、糊精、可压性淀粉、乳糖、微晶纤维素、一些无机钙 盐、山梨醇等。
1 稀释剂
片剂常用的辅料
润湿剂: 本身没有黏性,但能诱发待制粒物料的黏性。常用的 有水和乙醇。
黏合剂:对无黏性或黏性不足的物料给予黏性,从而使物料聚 结成粒的辅料。常用的有淀粉浆、聚维酮、甲基纤维素、羧甲基 纤维素钠等。
2 润湿剂与黏合剂
片剂常用的辅料
3
崩解剂 促Leabharlann 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碎裂成细小颗 粒的辅料
常用: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 类 (PEG4000,PEG6000 )、月桂硫酸钠(镁)等。
4 润滑剂
02
习题讲解
习题讲解
1. 主要用于片剂的填充剂的是( )
A、羧甲基淀粉钠 B、羧甲基纤维素钠 C、淀粉 D、乙基纤维素 E、交联聚维酮
答案:C
习题讲解
2. 粉末直接压片常选用的助流剂是( )
颗粒之间
2024年片剂辅料归纳总结

2024年片剂辅料归纳总结
截至2024年,以下是关于片剂辅料的一些归纳总结:
1. 塑料粉末:在片剂制备过程中,塑料粉末通常用作湿法造粒和干法造粒过程中的润滑剂和成型剂。
常用的塑料粉末包括聚乙烯、聚丙烯和聚乙烯醇等。
2. 硬脂酸:硬脂酸是一种常用的润滑剂和成型剂,可以减少片剂在制备过程中的粘附和摩擦。
硬脂酸还可以提供增塑性和稳定性。
3. 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一种常用的片剂增容剂,可以提高片剂的可压性和可溶性。
它还可以增加片剂的体积和改善片剂的崩解性能。
4. 聚乙烯醇:聚乙烯醇是一种常用的润滑剂、成型剂和粘结剂。
它可以改善片剂的可塑性和稳定性,并提高片剂的机械强度和崩解性能。
5. 片剂覆盖剂:片剂覆盖剂用于提供片剂的保护和修饰。
常用的片剂覆盖剂包括聚乙烯醇、明胶、蜡等。
6. 干燥剂:干燥剂被用于降低片剂中水分的含量,以防止片剂在长时间存储中发生分解或变质。
常用的干燥剂包括二氧化硅、氢氧化钙和氯化钙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总结仅涵盖了一些常用的片剂辅料,具体使用的辅料种类和比例会根据具体的药物配方和制备工艺而有所不同。
在使用任何辅料前,都应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安全和有效性。
第 1 页共 1 页。
片剂辅料的分类

片剂辅料的分类片剂辅料是指用于制造片剂的辅助性原料,它们在片剂的制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其功能和性质的不同,片剂辅料可以分为粘结剂、分散剂、填充剂、润湿剂、滑动剂、稳定剂和色素等几大类。
一、粘结剂粘结剂是片剂中起到粘结作用的辅料,能够将其他药物成分牢固地粘结在一起。
常用的粘结剂有淀粉糊、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它们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可塑性,能够使药片具有一定的硬度和稳定性。
二、分散剂分散剂是片剂中用于将固体药物颗粒均匀分散在整个片剂中的辅料。
常用的分散剂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等。
它们能够使药物颗粒均匀分散在片剂中,避免药物成分发生聚集或沉淀现象。
三、填充剂填充剂是片剂中用于增加药片体积和质量的辅料。
常用的填充剂有乳糖、微晶纤维素、玉米淀粉等。
填充剂能够使药片具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方便患者服用,并且能够增加药片的稳定性。
四、润湿剂润湿剂是片剂中用于改善药物颗粒的润湿性的辅料。
常用的润湿剂有硬脂酸镁、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
润湿剂能够使药物颗粒更容易与水接触,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五、滑动剂滑动剂是片剂中用于减少药片与模具之间摩擦力的辅料。
常用的滑动剂有二氧化硅、硬脂酸钙等。
滑动剂能够使药片在制备过程中更容易脱模,减少药片的损坏。
六、稳定剂稳定剂是片剂中用于保护药物成分免受环境影响的辅料。
常用的稳定剂有抗氧化剂、防腐剂等。
稳定剂能够延长药物的保存期限,保持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七、色素色素是片剂中用于赋予药片颜色的辅料。
常用的色素有二氧化钛、铁氧黄等。
色素能够使药片具有一定的识别性和美观性。
总结起来,片剂辅料是制备片剂中不可或缺的原料,它们根据其功能和性质的不同,分为粘结剂、分散剂、填充剂、润湿剂、滑动剂、稳定剂和色素等几大类。
这些辅料在片剂的制备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片剂具有一定的硬度、稳定性和美观性,方便患者服用。
片剂常用的辅料

片剂常用的辅料辅料在片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分类主要分为填充剂、润湿剂或粘合剂、崩解剂和润滑剂。
填充剂是最常用的辅料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片剂的重量和体积。
填充剂可分为水溶性、水不溶性和直接压片用填充剂。
填充剂的发展趋势是将崩解剂和润滑剂加入,一并作成颗粒状填充剂供用,压片时不再加这些辅料。
常见的油类吸收剂有硫酸钙、磷酸氢钙、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等。
除了填充剂,还有润湿剂或粘合剂、崩解剂和润滑剂等辅料。
这些辅料可以使药物具备一定的流动性、粘着性以及不粘贴冲模和冲头的性能。
同时,这些辅料还能使药物遇体液能迅速崩解、溶解、吸收,达到应有的疗效。
但是,很少有药物能完全具备这些性能,因此必须添加物料或适当处理以满足要求。
辅料的分类主要根据它们在片剂中的主要功能不同。
填充剂又称稀释剂,主要用途是增加片剂的重量和体积。
填充剂可分为水溶性、水不溶性和直接压片用填充剂。
填充剂的发展趋势是将崩解剂和润滑剂加入,一并作成颗粒状填充剂供用,压片时不再加这些辅料。
常见的油类吸收剂有硫酸钙、磷酸氢钙、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等。
辅料在片剂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满足片剂的制备工艺和产品质量的特殊要求,以便制成优良的产品。
填充剂是最常用的辅料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片剂的重量和体积。
填充剂可分为水溶性、水不溶性和直接压片用填充剂。
填充剂的发展趋势是将崩解剂和润滑剂加入,一并作成颗粒状填充剂供用,压片时不再加这些辅料。
常见的油类吸收剂有硫酸钙、磷酸氢钙、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等。
因此,在设计处方时必须掌握各种辅料的特点,并灵活运用。
崩解剂是制作片剂时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剂。
在加入崩解剂时,应该根据具体的对象和要求来选择加入的方法。
一般来说,有三种加入方法:内加法、外加法和内外加法。
其中,内加法是在制粒前将崩解剂加入,与粘合剂共存于颗粒中,一旦崩解就会成为粉末颗粒,有利于药物的溶出。
外加法是将崩解剂加入经过整粒后的干颗粒中,此时崩解存在于颗粒之外,各种颗粒之间,因此水易于透过,崩解速度很快,但颗粒内没有崩解剂,不易崩解成粉末颗粒,因此药物的溶出稍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片剂常用的辅料一、辅料的作用和分类片剂的组成,除了药物以外通常还常有其它几种物料,这些物料统称辅料。
它们大都属于非治疗性物质。
加入辅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片剂的制备工艺和产品质量的特殊要求,以便制成优良的产品。
故制备优良片剂,所用的药物必须具备:①有一定的流动性,能顺利流进模孔;②有一定的粘着性,以便加压成型;③不粘贴冲模和冲头;④遇体液能迅速崩解、溶解、吸收,而产生应有的疗效。
实际上很少有药物完全具备这些性能,因此,必须添加物料或适当处理使之达到上述要求。
(一)辅料的分类根据辅料在片剂中的主要功能的不同,辅料可以分为填充剂(或稀释剂)、润湿剂或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抗粘剂、助流剂)这四种基本类型。
另外,有时药物中加入着色剂、芳香矫味剂等附加剂。
事实上一种辅料往往兼具数种功能。
例如,淀粉即可作填充剂,又是极好的崩解剂;微晶纤维素因兼具粘合、崩解作用,往往用作填充、粘合、崩解三合剂,是直接压片工艺中广泛使用的辅料。
因此,必须掌握各种辅料的特点,在设计处方时灵活运用。
(二)辅料的作用1.填充剂又称稀释剂。
其主要用途是增加片剂的重量和体积。
片剂系机械化生产的剂型,为了应用和生产的方便,片剂最小的冲模直径一般不少于6mm,片重一般都大于100mg。
而不少药物剂量小于100mg。
如维生素B110mg,利血平仅为0.25mg,因此,对这类小剂量(﹤0.1g)药物片剂必须加填充剂方能成型。
若原料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或其他液体,则需加入适当的辅料吸附后再制片,此种料既是填充剂,又称为吸收剂。
填充剂大致可分为:①水溶性填充剂。
如乳糖、蔗糖、甘露醇、山梨醇等;②水不溶性填充剂。
如淀粉、微晶纤维素、硫酸钙、磷酸氢钙等;③直接压片用填充剂:如喷雾干燥乳糖、改良淀粉等。
发展的趋势是将崩解剂、润滑剂加入,一并作成颗粒状填充剂供用,压片时不再加这些辅料。
如商品名为Nu-Tab,系直接压片填充剂,由95%加工蔗糖,4%转化糖,0.1%-0.2%淀粉、硬脂酸镁组成。
④常作为油类吸收剂的有:硫酸钙(CaSO4.2H2O)、磷酸氢钙(CaHPO4.2H2O)、氧化镁、氢氧化铝等。
2.润湿剂或粘合剂某些药物本身或辅料润湿时具有粘性,只要加入适当的液体,即可产生足够强度的粘性,这种液体称为润湿剂。
润湿剂本身无粘性,但其可诱发原料本身的粘性。
有不少药物本身缺乏粘性或粘性较小,在制备软材时需加入粘性的辅料,这种辅料称为粘合剂。
粘合剂本身有一定的粘性,能增加各组分粒子间的结合力,以利于制粒和压片。
粘合剂有液体的和固体的,在湿法制粒中常用液体粘合剂,在干法制粒、压片中,也使用固体粘合剂。
粘合性按用法可分为:①作成水溶液或胶浆才具粘性的粘合剂。
如淀粉、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等;②干燥状态下也具粘性的干燥粘合剂:本类粘合剂在溶液状态下的粘性一般更强(约为干燥状态的2倍,如高纯度糊精、改良淀粉等;③经非水溶剂溶解或润湿后具粘性的粘合剂:如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此类粘合剂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
润湿剂常用的有: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
另外,在制备中药片剂时,中草药的提取液也可以作润湿剂或粘合剂。
3.崩解剂主要用于压制片。
为了使药片吞服在胃肠中立即崩解,以便药物释放、溶解、吸收、迅速发挥疗效,而加入的辅料称为崩解剂。
在压制片中,除希望药物缓慢释放的口含片、植入片、长效片等片剂外,一般均需加入崩解剂。
崩解剂大都是亲水性物质,有较好的吸水性和膨胀性,以促使片剂崩裂。
(1)崩解剂的作用机制:崩解剂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受以下三方面的作用使片剂崩解:①膨胀作用:崩解剂多为高分子亲水性物质、压制成片后,遇水易于被润湿并通过自身膨胀使片剂崩解。
这种膨胀作用还包括润湿热所致的片剂中残存空气的膨胀。
②毛细管作用:一般崩解剂和填充剂,特别是直接压片辅料,多为圆球形亲水性聚集体,在加压下形成了无数孔隙和毛细管,具有强烈的吸水性,使水迅速进入产生气体,借气体的膨胀使片剂崩解。
③产所作用:在泡腾制剂加入泡腾崩解剂,遇水即产生所体,借气体的膨胀使片剂崩解。
由此可见,除产气作用是借助崩解剂的特殊性能外,崩解剂使片剂崩解是借助上达①②项的综合作用实现的,这些作用的速度都受片剂润滑难易的限制,与多种因素有关。
片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以促进片剂的崩解,其机制与此有密切关系。
(2)崩解剂的加入方法:崩解剂加入的方法是否恰当,将影响崩解和药物溶出的效果,应根据具体对象和要求分别对待,加入的方法有三种:①内加法:崩解剂在制粒前加入,与粘合剂共存于颗粒中,一经崩解,便成粉粒,有利于药物的溶出。
②外加法:崩解剂加到经整粒后的干颗粒中,此种情况崩解存在于颗粒之外,各种颗粒之间,因而水易于透过,崩解迅速,但颗粒内无崩解剂,不易崩解成粉粒,故药物的溶出稍差。
③内外加法:一般将崩解分成两分,一半内加法加入,另一半按外加法加入,亦有建议内加50%-75%,外加50%-25%者。
内外加法集中了前两种方法的优点。
显然,就崩解速度而言,外加法﹥内外加法﹥内加法,就药物的溶出度而言,内外加法﹥内加法﹥外加法。
表面活性剂作为辅助崩解剂的加入方法也有三种:①溶于粘合剂内;②与崩解剂混合加入干颗粒中;③制成醇溶液、喷于干颗粒中。
以第三种方式加入崩解时限最短。
(3)崩解剂的种类:崩解剂按其结构和性质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种:①淀粉及其衍生物:本类系经过专门改良变性后的淀粉类物质,其自身遇水具有较大膨胀特性,如羧甲基淀粉、改良淀粉等;②纤维素衍生物类:此类崩解剂吸水性强,易于膨胀,甲基纤维素与羧甲基纤维素也曾用作崩解剂,但效果欠佳。
常用的此类崩解剂有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等;③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作为辅助崩解剂主要是增加片剂的润湿性。
使水分借片剂的毛细管作用,能迅速渗透到片芯引起崩解,但实践表明,单独使用效果欠佳,常与其它崩解剂合用,起辅助崩解作用。
如吐温-80、月桂醇硫酸钠等;④泡腾混合物:即泡腾崩解剂。
它是借遇水能产生CO气体的酸碱中和反应系统2达到崩解作用的。
所以,此类崩解剂一般由碳酸盐和有机酸组成。
常见的酸-碱系统达到崩解作用的。
所以,此类崩解剂一般由碳酸盐和有机酸组成。
常见的酸-碱系统有:枸椽酸、酒石酸混合物,加碳酸氢钠或碳酸钠等;⑤其它的还有胶类:如西黄芪胶、琼脂等,海藻酸盐类(海藻酸、海藻酸钠等),粘土类(皂土等),酶类,此酶可消化粘合剂,具有特异性,如以明胶为粘合剂,其中加入少许蛋白酶,可使片剂迅速崩解。
4.润滑剂(助流剂和抗粘着剂)润滑剂、助流剂与抗粘着剂是压制片制备中常用的辅料,在实践中一般将它们统称为润滑剂。
润滑剂:是指压片前加入的,用以降低颗粒或片剂与冲模间摩擦力的辅料。
因其减少了与冲模的摩擦,可增加颗粒的滑动性,使填充良好、片剂的密度分布均匀,也保证了推出片剂的完整性。
硬脂酸镁、硬脂酸等是常见的润滑剂。
助流剂:是指压片前加入,以降低颗粒间摩擦力的辅料,助流剂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颗粒的流动性,使之顺利地通过加料斗,进入模孔,便于均匀压片,以满足高速转动的压片机所需的迅速、均匀填充的要求,也能保证片重差异符合要求。
如微粉硅胶、玉米淀粉是良好的助流剂。
抗粘着剂:是指压片前加入,用以防止压片物料粘着于冲模表面的辅料。
当冲面的光洁度不够、颗粒太湿、颗粒中含有较多油类等时,常发生粘冲现象,受“粘冲”影响的片子表面光洁度差,重者表层脱落于冲面上。
解决“粘冲”的问题,除了用改进设备和工艺外,可选择适宜的抗粘着剂。
某些润滑剂和助流剂兼有抗粘着作用。
如滑石粉就是最常用的优良的抗粘着剂。
润湿剂、助流剂与抗粘着剂的作用机制;综合起来有以下三种:①液体润滑作用:如某些矿物油,它们介于移动的粉粒之间,在粗糙颗粒表面包裹上液体润滑剂的连续层,起减少摩擦的作用,使颗粒自身的滑动性也随之增加;②边界润滑作用:固体润滑剂,特别是一些长链的脂肪酸及其盐类润滑剂,既能定向排列,覆盖在颗粒表面形成一薄层,降低了颗粒间摩擦力,其极性端又能吸附于金属模表面使呈脂性,起到润滑、助流、抗粘作用;③薄层绝缘作用:一些药物在压制过程中可能产生静电荷吸附,具绝缘作用的润滑剂薄膜可阻止静电荷的积累,而避免了粘冲或流动性降低的现象,具有助流、抗粘着作用。
润滑剂按作用机制可分为润滑剂、助流剂和抗粘着剂三类。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三种辅料常常配合使用,通常将其分为水溶性与水不溶性两类:①水溶性润滑剂:主要用于需要完全溶解于水的片剂(如溶液片、泡腾片等)。
②水不溶性润滑剂:即疏水性润滑剂,如硬脂酸金属盐等。
片剂生产中大部分应用这类润滑剂,用量少,效果好。
二、片剂的常用辅料片剂所用的辅料应理化性质稳定,不与药物发生反应,无生理作用,不影响药物的溶出、吸收,以及含量测定。
即应为一种“惰性”辅料,常用的辅料按其化学组成和主要理化性质分为以下几类:(一)淀粉类1.淀粉为片剂最常用的辅料,主要用玉米淀粉。
本品为白色细微的粉末,不溶于水与乙醇,在空气中很稳定,与大多数药物不起作用,能吸水而不潮解,但遇水膨胀,遇酸或碱在潮湿状态及加热情况下逐渐被水解而失去其膨胀作用,其水解产物有还原糖,如用氢化还原法测定主药含量时可能影响测定。
在水中加热到68℃-72℃则糊化成胶体溶液,但在非水介质中或干燥淀粉在高温时也不会膨胀、糊化。
淀粉由于其具有上述性质,且其产量高、价格低,而广泛应用于片剂中作填充剂、吸收剂、崩解剂和粘合剂(淀粉浆)。
(1)用作填充剂:淀粉在干燥、常温下十分稳定,与大多数药物不起作用,因而片剂中常用稀释剂。
用量一般在干颗粒重20%以上,若用较多、制成的颗粒难以干燥,特别是用流化床干燥方法时较为明显,压制的片剂硬度较差,且有膨胀倾向。
故一般较少单独采用,常与适量糖粉、糊精混合作填充剂,以增加其粘合性,亦能使片剂的硬度增加。
某些酸性较强的药物,不适宜用淀粉作填充剂,因为颗粒在干燥过程中,能使淀粉部分水解,影响片剂的质量。
(2)用作崩解剂:淀粉颗粒的形状,在显微镜下观察可大致分为圆形、卵形(椭圆形)和多角形几种。
玉米淀粉有圆形和多角形两种颗粒。
大小为5~26μm。
在片剂成型后留下许多毛细孔,因毛细管作用力使水渗入片内,淀粉由直链淀粉(又称糖淀粉)和支链淀粉(又称胶常淀粉)组成。
它们的含量因品种不同而异。
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为26%,支链淀粉为74%。
支链淀粉遇水能吸水膨胀使片剂崩裂。
因此,淀粉在片剂中形成而引起的毛细管吸水作用和本身有吸水膨胀作用,故又可作为崩解剂,用量一般为干颗粒重的5%~20%。
若淀粉加于干颗粒外作崩解剂,则淀粉在用前应在100℃~105℃先行干燥,使含水量在8%~10%之间。
本品作崩解剂较适用于不溶性或微溶性药物的片剂,对易溶性药物的崩解作用较差,这是由于可溶性药物遇水溶解产生浓度差,使片剂外面的水不易通过溶液层而透入片剂内部,阻碍了片剂内部淀粉的吸水膨胀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