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二期工程整治建筑物结构方案研究设计

合集下载

长江河段的航道高回淤量整治措施探究

长江河段的航道高回淤量整治措施探究

长江河段的航道高回淤量整治措施探究作者:薛生科来源:《科技资讯》 2015年第5期薛生科(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航道管理站江苏徐州 221200)摘要:作为长江航运开发的重要课题,长江中下游河段的航道治理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

长江口深水航道的治理工程分为一期、二期、三期工程,主要是对北槽和南北槽分流口进行大规模地河口整治工作。

三期工程自2006年开工之后,航道的维护疏浚量迅猛上升,沿航道的回淤分布不均匀。

该文从实践角度提出了河口治理中高回淤量整治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航道治理长江河段高回淤量整治中图分类号:U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b)-0110-01长江河口是我国最大的河流入海口,它的水文特征是水丰沙多,其地貌特征是四口通海、三级分汊及口门处的拦门沙沉积浅滩[1]。

长江河口是在泥沙丰富、径流量大、潮流强的条件下形成的一个分汊型河口。

自徐六泾以下,长江河口被崇明岛分为北支与南支,在浏河口以下南支被横沙岛和长兴岛分为北港、南港,南港在九段以下又被九段沙分为北槽、南槽,形成了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格局[2]。

长江口是咸淡水交汇区,由于外海的入侵,在垂线分布上咸水峰呈现密度环流的形态,加上径流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利于泥沙淤积的环境,促成了河口的浅滩区。

在浅滩区内,滩槽中的泥沙交换频繁,形成了河口最大的浑浊带高含沙区。

这个区域不仅河道的宽浅沙洲汊道交替、河势复杂多变,同时,这里也是淤积疏浚困难的地方,进而成为长江河口的入海通道的瓶颈所在之处。

长江口的深水航道治理采用“疏浚整治”与“固基相结合”的治理方针,由南导堤、分流口、北导堤、航道疏浚与丁坝群五部分组成。

第一期的工程航道浚深度为8.5 m;第二期的工程航道浚深度10m;第三期的工程航道浚深度12.5m;远景规划的航道浚深度是15m。

第一、二期的疏浚工程量现已基本完成计划量,但三期工程的航道疏浚量增多,并且沿航道的回淤分布较为不均匀。

6.1-6.3 整治建筑物设计

6.1-6.3 整治建筑物设计

二、 整治工程建筑物的主要结构形式
(一) 斜坡式坝体结体结构
适用于哪些整治工程? • 内河地区的丁坝、顺坝、锁坝及护岸等整治工
程; • 沿海及潮汐河口地区的突堤、岛堤和导流堤等
整治工程 斜坡式坝体结体结构具有哪些特点? 断面为梯形,坡度一般不大于1∶1; 用开采的天然块石、砾石、砂或混凝土块体构筑而
第一节 整治建筑物的材料与构件
土料 土工织物袋
石料
块石:筑坝、压排及护坡、护角工程。 碎石:充填坝身、石笼、护坡垫层。 卵石:充填坝身、石笼、护坡垫层。
竹、木料
透水建筑物, 编制竹笼, 填充卵石或小块石。
梢料
长度大于2米,直径不超过4-5cm; 柴排,沉枕和轻型建筑物。
聚烯烃织物护底
沙袋围堰——用土工布编制做成袋形,采用水力吹填的施工方法, 将泥沙料溶入袋中,根据设计标准, 构筑成定型的围堰、坝、堤等建筑物。
在五十年代后期,荷兰、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开始用土工 织物做成沙袋,用于堵口、防波堤等工程。在我国,八十年 代中期以来,沙袋围堰技术也逐步推广。
湖北汉江航道整治工程是"七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该项 目就"汉江整治建筑物的结构型式及新材料"进行课题试验,就 地取材,建造丁坝、束水归槽改善航道是该课题的主要研究 内容。汉江沙料丰富,采用水力吹填沙袋排代替传统的柴排 护底,吹填沙袋棱体代替传统的块石棱体,构筑成丁坝,获 得了成功,成为国内围堰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 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造价较高。
2019/6/1
44
(二) 直立式坝体结构
方块直立式 沉箱式直立堤
优点:堤身坚固耐久,施工简便; 缺点:自重大,地基应力大,混凝土用 量多,水上安装潜水工作量大,施工进度 较慢,堤身整体性差,易随地基沉降变形。

长江中下游五类典型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经验总结

长江中下游五类典型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经验总结

长江中下游五类典型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经验总结闫军;曹志先;刘怀汉【摘要】对长江中下游已实施航道整治工程的河段进行总结归类,提出了5类典型河段,即矶头控制下的弯曲放宽河段、鹅头分汊的弯曲河段、两反向弯道之间的过渡河段、微弯分汊河段和顺直分汉河段.针对这5类典型河段的航道整治,选取工程实例,从航道概况、整治方案以及工程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归纳总结了这5类河段航道整治在工程技术上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可为后续长江中下游类似河段的航道整治提供理论参考.【期刊名称】《水道港口》【年(卷),期】2010(031)005【总页数】9页(P511-519)【关键词】航道;整治工程;经验总结【作者】闫军;曹志先;刘怀汉【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430011;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4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17“九五”期间实施的长江中游界牌河段综合治理工程正式拉开了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的序幕。

经过近20 a的航道整治,长江中下游航道维护尺度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航槽内的流速流态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消除了中下游一些重点浅、险水道的碍航隐患,使长江逐步发挥出世界第三大河所蕴藏的航运优势。

目前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作仍在进行中。

本文选取长江中下游五类典型河段对应的具体航道整治工程,总结归纳了各类典型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所取得的经验,可为后续类似河段的航道整治提供参考。

1 五类典型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简介1.1 矶头控制下的弯曲放宽河段此类典型河段以长江中游周天河段航道整治控导工程为例。

1.1.1 航道概况周天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上荆江河段末端与下荆江河段进口段,上起郝穴,下至古长堤,全长约28 km,是顺直微弯的放宽型河段(图1)。

自郝穴矶头以下河道江面迅速展宽,水流扩散,加之洲滩冲淤变化的影响,主流摆动及过渡段位置变化较为频繁,对防洪安全及航道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国内外河口航道治理经验及对长江口航道整治的启示

国内外河口航道治理经验及对长江口航道整治的启示

国内外河口航道治理经验及对长江口航道整治的启示付桂【摘要】对国内外河口航道治理工程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大河河口航道的治理难度大、周期长;拦门沙航道的治理是关键;不同河口水文泥沙特性千差万别,治理方案须因地制宜;在河口航道治理中,整治与疏浚相结合已成为普遍采用的手段,而且多数以整治为主;重视航道建设与河口综合治理相结合.对长江口航道整治的启示如下:长江口航道治理采取整治与疏浚相结合,多手段多方案研究制定合理方案,工程建设期间须加强现场观测和动态管理.实践表明:长江口航道整治难度极大,必须不断深化对河口水沙运动规律的认识,突破创新,才能取得成功.【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6(000)011【总页数】7页(P121-127)【关键词】河口航道;治理;经验;长江口航道【作者】付桂【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上海20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17河口地区动力条件十分复杂,除有径流和海洋潮汐相互叠加作用外,还因河水、海水密度不同产生盐水异重流作用以及波浪和风暴潮作用等,径流的丰枯、潮汐的大小以及波浪的强弱,构成河口泥沙运动的复杂性,成为河口航道治理工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难题[1]。

国外近代的河口航道治理[2-7]开始于19世纪。

一些经济发展较早的国家陆续开展河口治理工程。

前期由于研究经验及治理工程手段认识单一,不能有效解决河口航道回淤问题。

后期在研究手段升级及施工工艺改进的情况下,采取了大量疏浚或修建补充的整治工程,这些河口各种整治建筑物密布,目前航道大都已为人工所控制。

目前发达国家河口治理多数达到了航运、水利、水产等建设事业的要求。

我国河口航道的治理[8-48]历史比较久远,总的来说治理后的增深幅度不大,我国河口航道治理与欧美相比,尚有差距,继续增深的潜力很大。

在分析了近百年来国外河口航道治理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国的中小河口如甬江口、辽河口和黄浦江口等整治效果较为成功。

长江中下游航道工程建设及整治效果评价

长江中下游航道工程建设及整治效果评价

长江中下游航道工程建设及整治效果评价陈怡君;江凌【摘要】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的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建设经验进行总结,统计航道现状和已建、在建和拟建的航道整治工程概况,从滩槽演变、高滩岸线、汊道分流、航道尺度对工程建设整治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后续航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比工程实施前后的航道条件,已建工程对影响航道条件的洲滩、岸线实施系统守护,稳定了河势及滩槽格局,全面提升航道水深及稳定性,工程河段航道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为后续治理奠定良好基础.【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7页(P6-11,34)【关键词】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效果评价【作者】陈怡君;江凌【作者单位】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40;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171 长江中下游航道现状长江中游,宜昌—湖口段长900 km,属平原河流,河道蜿蜒曲折,局部河段主流摆动频繁,滩槽演变剧烈,有近20处碍航浅滩,遇特殊水文年时极易发生碍航、断航情况,历来是长江防洪的重要险段和航道建设、维护的重点与难点,三峡水库运行后清水下泄又进一步加剧了中游河势及航道变化的复杂程度。

随着一系列重点浅滩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陆续实施,中游通航环境不断改善,枯水期通航紧张局面明显缓解,但仍需要实施航道整治工程进一步缓解长江中游航运瓶颈问题。

目前,宜昌—武汉的624 km航道可通航2 000~5 000吨级内河船舶组成的船队,武汉—湖口276 km航道可通航5 000吨级海船。

长江下游,湖口—长江浏河口段长744 km,水流平缓,河道开阔,航行条件较为优越。

湖口—南京段长432 km,可通航5 000~1万吨级海船;南京—浏河口段航道水深达到12.5 m,可通航5万吨级海船,长江下游海轮进江问题初步解决。

长江中下游河道见图1,2018年长江干线航道养护尺度标准见表1。

长江口深水航道南导堤上段整治建筑物损坏原因及对策

长江口深水航道南导堤上段整治建筑物损坏原因及对策

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中建成的 20 km 整治建筑物
关ꎬ 余排内的地形变化与周边流场的变化有关ꎬ
周边流场 的 变 化 又 与 大 河 势 的 变 化 有 关ꎮ 本 文
(2002 年竣工验收) ꎮ 南导堤上段整治建筑物的功
能是: 1) 导流ꎻ 2) 拦截北槽沿程由北向南的落潮
收稿日期: 2019 ̄07 ̄02
Damage causes of regulation buildings in the upper south dike of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deep water channel and countermeasures
TANG Xiao ̄feng
Yangtze Estuary Waterway Administration Bureau MOT Shanghai 200003 China
Abstract In the maintenance work of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channel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for
the damage of the local renovation buildings in the upper section of the south dike the paper carries out the a detailed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5400)
作者简介: 唐晓峰 (1977—) ꎬ 男ꎬ 高级工程师ꎬ 从事航道建设维护管理ꎮ
第1期
77
唐晓峰: 长江口深水航道南导堤上段整治建筑物损坏原因及对策 ∗
漫滩( 九段沙) 流ꎻ 3) 拦沙ꎻ 4) 稳定河势ꎬ 形成归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8.08.13•【文号】交办水〔2018〕104号•【施行日期】2018.08.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交办水〔2018〕104号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省(市)交通运输厅(委),长江航务管理局:经交通运输部同意,现将《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2018年8月13日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和《交通运输部等十八个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6〕232号)等要求,以江海直达、江海联运、铁水联运等为重点,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构建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更好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宜水则水、宜陆则陆,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快运输结构调整,着力发挥水运的比较优势和多式联运的组合效率,大力提升和完善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更加顺畅、绿色高效的交通运输保障。

到2020年,构建有机衔接、具备竞争力的铁水联运系统,基本形成长江干线、长三角地区至宁波—舟山港、上海洋山江海直达运输系统,进一步完善干支直达、通江达海、区域成网的水运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互联互通的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服务体系。

长江经济带主要港口铁路进港率达到80%以上,大宗散货铁路、水运集疏港比例力争达到90%以上,重点集装箱港口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力争上海洋山集装箱江海直达比例达到20%.二、主要任务(一)着力补齐联运基础设施短板。

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方案

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方案

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XX航道整治工程,工程范围主要包括航道疏浚、岸线整治、航道标志及监控设施的设置等。

工程地处我国南方某沿海地区,航道全长约20公里,宽度为200米。

工程目的是提高航道通航能力,优化航行条件,保障航行安全。

二、施工目标1. 完成航道疏浚任务,保证航道水深达到设计要求,满足大型船舶通航需求。

2. 完成岸线整治工程,美化岸线景观,提高岸线利用率。

3. 设置完善的航道标志及监控设施,确保航行安全。

三、施工方案1. 航道疏浚(1)采用分区、分阶段的疏浚方式,先进行主航道疏浚,再进行支航道疏浚。

(2)疏浚设备选用具有高效、环保性能的绞吸式挖泥船,具备自动定位、自动挖泥功能。

(3)根据设计图纸和测量数据,制定合理的疏浚路径,确保航道疏浚达到设计要求。

(4)疏浚过程中,加强对泥浆的处理和排放,严格执行环保法规,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2. 岸线整治(1)采用抛石挤淤、爆破清礁等方法进行岸线整治,清除礁石、淤泥等障碍物。

(2)岸线整治过程中,注意保护岸线周边的生态环境,避免对水域生态造成破坏。

(3)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岸线护岸工程,选用合适的材料(如混凝土、砌石等)进行岸线加固,提高岸线稳定性。

3. 航道标志及监控设施设置(1)根据航道设计和航行需求,设置航标、灯塔、信号灯等航道标志。

(2)选用高性能、抗腐蚀的材质制作航道标志,确保标志的使用寿命。

(3)设置船舶交通监控系统,对航道实行实时监控,保障航行安全。

四、施工组织与管理1. 成立项目指挥部,负责整个工程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3.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加强环保意识,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对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

五、工程进度计划1. 项目前期准备:包括施工图纸审查、施工方案制定、设备采购等,预计用时2个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二期工程整治建筑物结构方案研究
设计
一、工程概述
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二期工程旨在提高航道的综合性能,确保航道的
安全通航。

具体工程范围包括航道两岸的整治建筑物的建设和改建。

整治
建筑物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航道的稳定和安全,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和美
化河道风景的要求。

二、方案设计
1.建筑物类型选择
针对长江口南槽航道的特点和工程需求,建议采用以下几种建筑物类型:
(1)导航标志建筑物:包括航标灯塔和标牌,用于标示航道的方向和
航行标志。

(2)船闸建筑物:通过建设船闸,可以实现船舶的过闸,提高航道的
通过能力。

(3)护岸建筑物:用于保护航道两岸的岸坡和河堤,防止水土流失和
岸线的塌陷。

(4)航道疏浚建筑物:用于进行航道的疏浚和清理,确保航道的通畅。

(5)桥梁建筑物:用于跨越航道的陆地交通通道,方便两岸人员和车
辆的通行。

2.建筑物结构设计
在建筑物结构设计方面,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强度和稳定性:建筑物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
受自然环境和船舶碰撞等外力的冲击。

(2)耐久性:建筑物结构应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抵抗水、风、
日晒等自然环境的侵蚀和破坏。

(3)施工方便性:建筑物结构应具备施工方便、快捷的特点,便于工
程的开展和建设周期的缩短。

(4)维修性:建筑物结构应方便维修和保养,便于日常维护和抢修工
作的开展。

3.环保性设计
在整治建筑物结构设计中,应注重环保性的要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选择:优先选择可回收利用的环保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能源利用: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减少建筑物的能耗。

(3)污水处理: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对建筑物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
保护水环境。

三、总结
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二期工程的整治建筑物结构方案应综合考虑航道
安全通航、生态环境保护和美化河道风景的要求。

通过选择合适的建筑物
类型和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确保航道的稳定安全,同时降低对环境
的影响。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施工的方便性和环保性,并配套合理的维
护和管理措施,确保整治建筑物结构的持久稳定和良好使用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