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合集下载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3.3设计的评价(教学设计)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3.3设计的评价(教学设计)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三、设计的评价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选自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中的第三章第三节“设计的评价”。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本章“设计的一般过程”和“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基础上的一个总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学习以后各章节的知识。

本课仍以便携式小凳为案例展开教学活动。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主体是普通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了成熟的水平。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对设计的一般过程与设计的基本原则有一定的理解。

通过合作,在设计、制作“便携式小凳”的过程中,体会了设计的过程与设计的原则。

虽然个体的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了成熟的水平,对评价活动有感性认识,但不系统、不完整。

他们的思维发展具有假设一一演绎推理、命题推理、组合分析等特点,所以本节课将在学生感性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学习如何评价,并在学习后进行二次评价。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根据设计过程中每一阶段的要求进行初步评价,树立质量管理意识。

②能根据设计要求对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③在交流的基础上尝试写出评价报告。

2.过程与方法①在评价便携式小凳的活动中,感悟设计的每一阶段的评价。

②经历技术产品评价的过程,学会评价技术产品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会评价过程、学习如何评价,指导学生今后的设计工作,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并形成质量管理意识。

用适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思想和成果,并能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重、难点重点: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难点:能够根据不同作品制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标准。

五、教学策略和手段1.教学方法:探究式2.教学策略:在本节的教学中,遵循由一般认识到特殊认识的思路,引导学生从一般性的评价入手考虑问题,然后将设计思路引到设计的评价上来。

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

高中通用技术:3.1《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案(1)

高中通用技术:3.1《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案(1)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材:(凤凰国标课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文档内容:设计的一般过程章节: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课时:第1课时作者:宫恩超(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及其各个环节,知道设计时动态而有章可循的过程。

(2)初步学会撰写设计概述与细则、绘制设计草图以及对设计方案的评价。

(3)能根据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行具体的设计实践活动(如对可调节式小桌的设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可调节式小桌”案例的引导下经历设计的一般过程。

(2)尝试运用“缺点列举法”等常用发明方法进行产品的改进性设计。

(3)在阅读、思考、讨论和合作实践中,培养技术实践、交流、表达、评价的能力和协作意识。

(4)初步学会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地开展设计活动.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在设计的一般过程实践中,初步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关注社会的需求和技术的新发展。

(2)通过对产品的改进设计,逐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对设计成果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的交流评价,提升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和个人的综合素养,以及对STS理念的进一步理解.二、教学重点根据课本中“便携式小板凳设计案例”的“怎样做”,学生完成自己的设计,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的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以及方案的交流、评价.三、教学难点根据课本中“便携式小板凳设计案例”的“怎样做”,学生完成自己的设计,如何能让所有学生都充分参与,并能体验到设计的乐趣。

激发学生积极构思,制定设计方案;从交流、评价中获取有效信息。

四、教学方法讲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自主阅读、多媒体教学。

五、设计思想1. 课本分析“设计的一般过程"是课本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前面两章的重点侧重于技术和设计的基础概念性的内容,从本章开始接触到实践操作内容,本节就是实践操作的第一个环节,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

2022高中通用技术选考精品系统复习课件 课时5 设计的评价

2022高中通用技术选考精品系统复习课件  课时5 设计的评价

例7 如图所示是一款家用手动压面机及其评价坐标图。它的主体
材料采用食品级不锈钢,更换不同模具能够制作不同形状的面条。 下列分析中不. 恰. 当. 的是( B ) A.采用食品级不锈钢材料,卫生健康 B.实用性较好,但价格较高 C.尺寸设计较合理,便于操作 D.能制作不同形状的面条,有较好的创意
例8 [2018.6浙江]关于设计的评价,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 A.设计的评价可分为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和对设计成果的评价 B.设计过程的评价就是对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性能的评价 C.设计要求不能作为最终产品的评价依据 D.用坐标图法表达评价结果时,其图形面积越大表明该产品一定 越好
例9 如图所示是一款喷水壶。下列对该喷水壶的评价中不是从功 能角度进行评价的是( A )
A.采用优质塑料,无毒无味 B.设有充气装置,使水壶能喷出水柱和水雾 C.设有开关锁定按钮,喷水时不需用手指持续按住开关 D.设有观察窗,可看到壶内的水量
例10 如图所示两款规格相同的合页,用于连接木门与门框,左图 的合页安装时要在木门上开槽,用以嵌入合页的一侧,以便减小门
框和门之间的缝隙,右图的合页则不需要开槽直接安装在木门上。 比较两款合页,右图合页的优点是( A ) A.制作时节约材料、使用时安装方便 B.制作时节约材料、使用时合页与门的连接更牢固 C.使用时安装方便、合页与门的连接更牢固 D.外形美观、合页与门的连接更牢固
例11 如图所示的多孔插座,两面均设有插孔,带有夹子,通电后 蓝色环状灯会亮起。以下评价中不. 恰. 当. 的是( D ) A.夹子式设计便于插座固定 B.插孔符合技术规范 C.蓝色环状灯起指示作用 D.双面插孔能实现节约用电
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课时05 设计的评价
1.含义 设计的评价是指依据一定原则,采取一定方法和手段,对设计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高中通用技术 第三章 第一节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案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高中通用技术 第三章 第一节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案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的重点之一。

它既是前两章知识的运用,又是后几章的总指导。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要给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

制作模型或原型的实践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中要把各个步骤讲清楚,每个步骤不必讲得太细。

教学目标分析:通过分组讨论和亲自制作模型及课堂测试、评价等活动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1. 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 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多个方案。

3. 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4. 掌握设计的方案构思方法,初步培养制定方案、制作模型的能力。

5. 体验模型制作的过程,感受测试成果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设计方案的制定和模型制作,(难点)方案的构思和呈现。

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的小凳模型和原型。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言:大千世界,万千事物,一切自有其生长的过程,一切自有其生长的机理。

人类的设计也是如此。

动态而有章可循的过程、开放而有规可矩的原则,是人类设计生生息息、不绝江河的重要保证。

二、展示预习作业(展示学生和老师制作的模型或原型)分组讨论、交流:你在制作小凳的模型时都经历了哪些过程?各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总结:选择材料。

根据三视图的尺寸确定比例,在纸壳上画出各部件图。

加工各部件。

粘合各部件并组装。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1、发现与明确问题从本质上说,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

他从问题出发,并围绕问题,开展各项活动。

因此,设计必须从调查需求、分析信息、发现与明确需要解决和值得解决的问题开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项目,明确设计要求。

马上行动:阅读陈晨等同学在设计的发现与明确问题阶段所进行的工作并讨论、回答下列问题主要环节具体工作内容调查需求组成小组,设计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并进行实际调查。

分析信息对调查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各统计结果绘制成相应的图表。

确定项目进行讨论,确定便携式小凳作为设计项目。

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八中学高中通用技术 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二、设计的一般原则教案 苏教版必

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八中学高中通用技术 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二、设计的一般原则教案 苏教版必

设计的一般原那么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文档内容:设计的一般原那么章节:第三章设计过程、原那么及评价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那么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 了解设计的一般原那么。

(2) 理解设计的一般原那么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设置案例、学生举例、动手实践等,能初步应用这些原那么去看待与评价某个产品。

(2) 学习用权衡的思想方法处理技术问题。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对原那么的感觉和认识情感。

(2)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异思想。

(3)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及用动态的、开放的眼光去看待和思考问题。

二、教学重点设计的一般原那么的理解,如何在设计中实现这些原那么。

三、教学难点设计的一般原那么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探究法、启发法、实践法。

五、设计思想1.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三单元“设计过程、原那么及评价〞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那么〞第一课时。

本节主要阐述了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那么以及各原那么之间存在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关系。

一般原那么是设计的重要思想方法,它们既是设计的规X,又是评价的尺度。

学生通过对设计的一般原那么及原那么之间关系的理解,内化为初步运用设计的一般原那么评价产品的能力,并为“能制定符合一般原那么和相关设计规X的完整设计方案〔课标要求〕〞作知识准备。

2. 设计理念本节课在于让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原那么及其之间的关系,并掌握一种权衡的设计思想。

创新原那么是设计原那么之一,我把创新原那么作为一个重点,在课堂上举了很多创新的实例,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其它的一般原那么比如说实用原那么、经济原那么、美观原那么也大多以实例的形式展示以加深理解及应用。

3. 教学策略设计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主导—主体〞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

通用技术:《设计的评价》教案之一

通用技术:《设计的评价》教案之一

设计的评价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文档内容:设计的评价章节:第三章设计的过程、原则和评价第三节设计的评价课时:第1课时作者:崔德祥(山东省华侨中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设计过程中每一阶段都要进行评价,培养质量管理意识。

(2)了解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评价的目的和必要性,知道评价的基本方法,进一步体会设计的一般原则。

(3)能在设计过程中和设计完成后,用恰当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评价的过程,体验评价的方法。

(2)能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处理问题。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根据设计过程中每阶段的要求进行评价,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三、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头脑风暴;直观法;小组合作学习。

五、设计思想1。

教材分析本节分为以下三小节:(1)对设计过程的评价;(2)对最终产品的评价;(3)设计的评价与设计的交流。

设计的评价贯穿设计过程的始终.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的评价,对于形成方案、优化方案都是很重要的。

设计的原则也是设计的评价的依据。

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前后贯通。

评价在上一节就已经提到过,设计原则也是评价的原则之一。

本节对评价的教学也是上一节教学内容的应用与加深巩固。

(1)对设计过程的评价设计过程对设计结果有直接的影响,教材在第一节就指出设计过程的重要性,“加强对设计过程的评价是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实现设计目标的关键",与本节的教学目标1相呼应.下面的“马上行动"引导学生发散性地去思考、寻找设计过程的评价内容。

教材强调,对设计过程的评价,除了从设计过程的几个阶段入手,也应考虑各个阶段的衔接,围绕设计“以人为本”的根本目标。

2020选考 通用技术 必修一 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2020选考 通用技术 必修一 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考试属性已考点设计的一般过程①设计的一般过程②设计过程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案③方案设计中的创新cab必考+加试设计的一般原则①设计的一般原则②设计一般原则的相互关系cb必考+加试2016年10月选考(第3题)2017年11月选考(第4题)2018年4月选考(第4题) 设计的评价①设计过程中的评价②产品的评价③评价报告的撰写与分析bbc必考+加试2015年10月选考(第2题)2016年4月选考(第3题)2017年4月选考(第3、4题)2017年11月选考(第3题)一、设计的一般过程设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不能将设计的过程简单化、模式化,而应根据设计的需求进行灵活安排。

设计的大体步骤如下: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编写产品说明书1.发现与明确问题从本质上说,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

它从问题出发,并围绕问题展开各项活动。

设计必须从调查需求、分析信息、发现与明确需要解决和值得解决的问题开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项目,明确设计要求。

2.制定设计方案制定设计方案的过程:收集信息→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呈现→方案筛选(1)收集信息的渠道:用户调查、专家咨询、查阅图书资料、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浏览互联网等。

(2)设计分析:面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要根据设计要求,找出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可能的解决办法。

(3)方案构思是设计者根据设计要求,大胆构思,努力挖掘创造潜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多个设想。

(4)方案呈现:用草图把模糊和零散的想法具体化,形象化。

(5)方法筛选:多个设计方案产生后,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对这些方案进行筛选。

3.制作模型或原型模型制作包括两个阶段,一是绘制图样(手工绘制和计算机辅助绘制),二是制作模型或原型。

4.测试、评估及优化要明确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必须进行各种测试、评估,以优化设计方案、完善产品原型。

通用技术第三章教案

通用技术第三章教案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二、设计的一般原则(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主要阐述了设计原则的基本概念及其辨证关系。

设计原则既是设计应遵循的标准和规范,同时又是技术评价的基本手段和尺度。

本节阐述的七个原则(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技术规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道德原则),并非按重要程度而先后呈现,没有某个原则比另一个原则更重要的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不分主次、面面俱到,应在设计原则的讲述分析中提升出设计的灵魂,再重点分析阐述。

(二)学情分析高中生面对生活中的技术产品,依据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评价意识和评价标准;在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过程中,学生也已运用了某些设计原则。

只是对这些设计原则的理解和运用是感性的,不深入、不全面的。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2、理解设计一般原则之间的辨证关系。

3、能用设计的一般原则评价技术产品。

(二)过程与方法:1、在回顾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过程中,感悟设计原则在技术产品中的应用,自主进行设计原则的知识建构。

2、在经历技术产品评价的过程中,体会设计原则间的相互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产品设计原则的典型案例分析,增强学生对技术产品中人文因素的理解,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技术设计理念。

2、通过对设计原则的理解,形成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技术原则观,增强技术设计的道德责任观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2、初步学会用设计原则评价某些技术产品。

(设计的一般原则是设计评价和设计应遵循的重要依据,贯穿教材的始终。

因此,理解设计原则及其相互关系、学会用设计原则评价常见的技术产品,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技术素养的体现。

)难点:在设计中,如何正确处理设计原则之间关系。

(在设计过程中如何权衡设计原则之间的关系,是衡量一个设计可行性及设计价值的重要方法。

缘于高中生的世界观、技术观尚不成熟,如何正确处理设计原则之间关系,就成了本节的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②制作模型或原型;③制定设计方案;④产品的使用和维护;⑤测试、评估和优化。

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③①②④⑤
D、⑤④①③②
2、设计过程中最富有挑战性的环节是()
A、需求调查
B、设计分析
C、方案构思
D、模型或原型制作
3、设计定位的实质是()。

A、创新思维
B、明确设计要求
C、发现人们需求
D、提出设计课题
4、设计要求是在哪一步提出来的()
A、发现和明确问题
B、制定设计方案
C、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D、测试、评估和优化
5、在制定设计方案阶段,收集和处理信息指的是()。

A人们的需求B类似产品的信息C限制条件的信息D具有创新思维的信息。

6、从模拟信号手机发展到数字信号手机的创新过程是一个()
A、原理创新
B、结构创新
C、材料创新
D、工艺创新
7、李明针对晚上开门摸不到钥匙孔的情况,想对钥匙进行设计改进,在钥匙上增加照明功能。

这种改进属于()
A、原理创新
B、功能扩展
C、新技术应用
D、外观设计
8、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属于设计中的实用原则中的()功能
A、物理
B、生理
C、心理
D、社会
9、新型快餐盒以谷物秸杆为材料做成,用过后可直接转化为牲畜饲料或肥料。

这符合了设计中的哪项基本原则()
A、美观性原则
B、经济性原则
C、创新性
D、可持续发展原则
10、目前,正规厂家设计生产的家用燃气灶都具有熄灭自动关闭阀门的功能,以避免出现意外。

从设计的角度分析,主要考虑的是()
A、安全性
B、创新性
C、科学性
D、可持续发展
11、设计的核心是()
A、生产出产品
B、制订出生产工艺流程
C、革新
D、创新
12、2007年6月14日信息产业部颁布新款手机的充电器都要统一使用新标准。

目前,已经有14家企业生产的15种型号的统一接口手机充电器通过了国家验证。

这一标准的颁布主要体现()。

A、道德原则
B、美观原则
C、技术规范原则
D、可持续发展原则
13、小明到电器商场去购买电冰箱,导购员介绍某款冰箱时说:“这款电冰箱采用了无氟制冷技术,外壳和部件是采用可回收的新型工程塑料制成的。

”导购员的介绍主要是针对产品的()。

A、环保性能
B、牢固可靠
C、操作方便
D、性能价格比
14、一般地说,产品首先必须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所以作为一个设计者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其基本原则应为()
A、发明性
B、科学性
C、创新性
D、实用性
15、价值优化原理公式是:功能成本比=功能÷成本。

其提高功能成本比的方法为()
A、在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B、在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成本
C、在价格增加的条件下增加成本
D、在增加功能的同时增加成本
16、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往往要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设计所需的信息,通过对各种信息的归纳与分析,挖掘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大胆提出各种设计想法,并依据一定条件对各种想法进行筛选,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好的设计方案仅有一个;
B、好的设计方案不会仅有一个;
C、好设计方案有无数个;
D、好的方案不需要什么改进
17、设计的交流有多种方式,其中具有感性、直观且最具有技术特征的表达方式是()
A、口头语言
B、文本和图表
C、技术图样和模型
D、计算机演示和网页
18、设计的一般原则有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道德原则,技术规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安全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 ()
A. 道德原则;B技术规范原则;C、可持续发展原则; D、不分重次
19、计算机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工具,使用时间长了会感到手腕酸痛,因此有人设计出了保护手腕的键盘,这运用了什么设计原则?()
A、科学性B、实用性C、创新性D、美观性
20、2006 年 11 月北京车展,宝马车商在展位上放了一辆 F1 的车,因为周围的玻璃太矮,通道太窄,结果一个女士被玻璃绊倒,一头撞在 F1 车上,口吐白沫,不醒人事。

这展位的设计主要违反()
A 、道德原则
B 、经济原则 C、实用原则 D、美观原则
21、公共汽车上设有特殊人群的座位,这主要体现了设计中的什么原则?()
A、创新和美观原则
B、经济和美观原则
C、可持续发展原则
D、实用道德原则。

22、“绿色”快餐盒以谷物秸秆为材料做成,用过后可直接转化为牲畜饲料或肥料。

这符合了设计中的()。

А、美观性原则 B、经济性原则 C、创新性原则 D、可持续发展原则。

23、图样是一种重要的技术语言形式,它具有表达和交流设计信息的作用,在不同的环节,往往使用不同形式的图样。

在零件加工环节通常使用()
А、草图 B、透视效果图 C、零件加工图 D、立体图。

24、设计过程一般有五个步骤:发现与明确问题②制定设计方案③制作模型或原型④优化设计方案⑤编写使用和维护说明书。

次序不能改变的是()
А、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⑤
25、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唱片被设计出来。

它采用激光束照射唱片上的音槽,不会发出磨擦声,播放的乐曲优美纯净、自然动听。

并且采用激光技术后,唱片的信息量也大大增加。

这说明()
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主要影响
C、设计具有丰富的内涵
D、技术进步制约设计的发展
26、小明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摩托车自动报警防盗锁并将发明成果在某专业杂志上做了介绍。

数月后某锁厂根据此资料生产出了这种防盗锁并投放市场,小明起诉锁厂侵权,法院却不予受理。

根据此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没有申请专利,所以并不拥有防盗锁的专利权
B.小明的发明已经过期失效
C.在杂志上介绍就相当于获得了专利权
D.防盗锁技术不能申请专利权
27、以往电路图的设计都是手工绘制,烦琐且易出错;随着电子技术发展,尤其是电脑的发展,现在专门的电路图设计软件大大方便了电路设计,而且还可以进行仿真测试,这体现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是()
А、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 B、技术的发展和设计无关
C、技术的发展对设计不产生影响
D、技术就是设计
28、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是不法厂商在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婴幼儿食用后患了泌尿系统结石,这真是害人害已。

这个例子说明了产品设计必须遵循()
А、美观原则 B、道德原则 C、实用原则 D、创新原则。

二、填空题
1、从本质上讲,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

它从问题出发,并围绕问题展开各项活动。

因此设计必须从调查需求、、发现与明确需求、解决和值得解决的问题开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设计项目、。

2、在“发现与明确问题”的基础上,紧接着“制定设计方案”环节可细分为:、设计分析、、、方案筛选。

3、设计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方法,对设计涉及的和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认定的活动。

第三章“设计的过程、原则及评价”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21-28 DBCDBAAB
二、填空题
1、分析信息、明确设计要求
2、收集信息、方案构思、方案呈现
3、过程、结果
第四章答案:ABCAA,BBDBB,AAAAD,DDDCC,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