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时期的建筑与音乐以及给我的启示
古希腊的历史与文化

古希腊的历史与文化古希腊,这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国度,是一个被历史钟爱的国度。
它的历史和文化深刻地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成为了现代世界的文化基石之一。
古希腊是一个多元的国度,其灿烂的文化和独特的历史留给了我们数不尽的珍贵遗产和启示。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古希腊的历史与文化,带您来一次穿越时空的旅程。
一、古希腊的历史古希腊的历史经历了许多时期,从早期文明到古典时期,再到黑暗时期和摩凡托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特征。
在早期文明时期,古希腊的城邦逐渐从部落社会过渡到了城市社会,人们开始建造城墙来保护自己的家园,同时也开始发展出各自特有的文化。
在公元前8世纪到6世纪之间的古典时期,古希腊逐渐走向繁荣。
雅典成为了希腊最强大和最具影响力的城邦之一。
在这个时期,古希腊政治体制独特,泛雅典主义思想盛行,各种厚重的文化产物如雕塑、建筑、戏剧、哲学和历史学等开始萌芽。
然而,希腊文化的黄金时期经过一系列衰落之后,直到公元前146年,希腊被罗马帝国征服。
自此之后,希腊逐渐走向黑暗时期,文化几乎完全消失。
直到十世纪左右,摩凡托成为了希腊文化的新中心,重新焕发出古代文化的光辉。
二、古希腊文明中的艺术和哲学古希腊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产物之一当属雕塑。
古希腊雕塑艺术在国际上被誉为人类艺术史上的重要篇章之一。
其雕塑作品追求丰满和完美的身材,趋于富于动感和丰富神话色彩,成为了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中的珍贵遗产。
其中,代表作品有《赫尔墨斯与猪》、《耐克之神》以及《米洛的维纳斯》等。
除了雕塑艺术,希腊文化中最为著名的借助当属哲学。
古希腊哲学思想数不胜数,其中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成为了古希腊哲学思想的代表。
古希腊哲学思想影响了整个欧洲,包括罗马帝国的哲学思想,甚至于到了现代世界。
三、古希腊的建筑和戏剧除了雕塑艺术和哲学思想,古希腊还以丰富的建筑和戏剧艺术闻名于世。
古希腊建筑被誉为欧洲建筑艺术的发源地,并深刻影响了现代建筑。
古希腊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柱式建筑和凯里亚伊翁神庙等。
古希腊的文化遗产与影响

古希腊的文化遗产与影响古希腊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源头之一,其文化遗产如今仍然影响着许多领域,包括哲学、艺术、政治、科学和体育,以及现代文化的各个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古希腊文化遗产的一些方面以及它们在现代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
艺术古希腊艺术是世界上最著名和最有影响力的艺术之一。
它以其雕塑和建筑而闻名。
从5世纪到4世纪期间,许多杰出的希腊雕塑家创作了一些最伟大的人物雕塑,例如《阿芙罗狄蒂》、《赫拉克勒斯》、《雅典娜》和《波塞冬》等。
这些作品的精湛技艺、逼真的表现和流畅的线条,影响了后来许多文化的艺术创作,这也是古希腊艺术所留下的最重要的遗产之一。
此外,古希腊建筑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它的影响可以在许多现代建筑中看到。
古希腊建筑师以其优美的比例和现代化的规划而闻名,他们的技艺在希腊城邦的修建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其中最著名的建筑就是帕特农神庙和雅典卫城,这些建筑被认为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深刻地影响着后人的建筑风格和技艺。
哲学古希腊哲学是古希腊文化的基石之一,而且哲学的发展对整个欧洲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影响至今仍前所未有。
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人类的思考和理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对道德、政治、宗教、自然和存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派等希腊哲学家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对现代西方哲学、教育和思维方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学医学和科学体育总结古希腊文化遗产影响现代世界的方面很多。
通过艺术、建筑、哲学、文学、科学和体育等方面,希腊的文化传承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和娱乐,比如艺术品的收藏和展览、西方语言和思维的词汇影响、医学技术、科学干涉、经商网络传播和西方体育运动奖项等。
当今的希腊城邦和神庙遗址、古罗马代替地面之万隆等,都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化遗产。
古希腊和罗马的建筑艺术及其影响

古希腊和罗马的建筑艺术及其影响古希腊和罗马是世界文化史上伟大的民族,他们的文化和艺术对现代文明具有深远影响。
建筑艺术更是他们的杰出代表之一,早在几千年前,古希腊和罗马就建造了许多永恒的建筑,如雅典卫城和罗马斗兽场等等,这些建筑至今仍然在向人们展示着那个时代的文明和艺术。
古希腊的建筑风格高雅大气,给人以浩瀚和雄伟之感。
古希腊的神庙建筑最具代表性,其中以帕台农神庙最为著名。
帕台农神庙在现代建筑学中被称为“基克利亚经典”范例,它由46根大理石柱子支撑着屋顶,呈现出巧妙的对称美。
此外帕台农神庙内还珍藏有许多雕塑作品,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帕台农之骑,为希腊的一处绝妙的雕塑和建筑之合。
另一个代表性建筑就是雅典卫城了,它位于雅典市的一座小山丘上,是古希腊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雅典卫城由多座建筑群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帕特农神庙,同时卫城还拥有雅典娜雕像,是古希腊文化艺术的最高标志之一。
雅典卫城给人以高尚、庄重的文化气息,反映了古希腊人中“理智”与“美”两个文化因素的集中体现。
罗马的建筑风格则更加实用、稳重,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
罗马的建筑遗产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便是罗马斗兽场了。
这是一座大型的圆形建筑,也是世界上现存最为完整的罗马建筑,能够容纳50000人观看角斗士的表演。
斗兽场建筑采用了弧形结构,有效地减小了圆形立面的重量,达到了轻盈美和耐久性的完美结合。
同时,斗兽场里还有四层观赛席,这样设计可以在不影响观众视线的前提下容纳更多的人,显示出了罗马人在利用建筑中最大限度的实用性。
此外,罗马建筑中还有许多公共建筑,如温泉、图书馆、市场、公共浴池等,都追求方便、实用和美观。
另一个罗马建筑的典范则是古罗马论坛,它是古罗马市中心的一个广场,是政治、商业、宗教和文化活动的聚会场所。
论坛建筑的设计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其高度的实用性和规模将多个方面的功能集合在一个空间中,是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古希腊和罗马的建筑艺术让现代人惊为天人,而它们却是那个时代的智慧结晶。
建筑与音乐带给我们的启示

建筑与音乐带给我们的启示早在亘古年代,人依附于自然,又与自然抗争。
在这一时期,人类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山川、花草、木石、飞禽走兽都可成为关注和依赖的对象。
这种崇拜慢慢开始形成的宗教雏形,这时的建筑也就有了这些宗教信仰的痕迹。
人类从原始的巢居、穴居、干栏式的湖居、树枝棚屋、帐篷、蜂巢形石屋,逐渐进化到罗马时代的美丽的别墅。
同样是自然,使人类开始有了创造音乐的冲动,这是最原始基本的艺术。
人类天性就会对声音和节奏产生反应,它们来自大自然的种种灵感,林涛、水声和鸟鸣,这些都启发我们创造自己的音乐,再现具有一定内涵的声音,将音符、音阶和节奏结合一起并转化为旋律,对于大千世界,音乐成了映射人们内心世界的复杂手段。
遗憾的是,音乐不会象建筑那样能被记录下来,中世纪之前,音乐只好通过世世代代以口头进行相传。
当时,无论是祈祷还是哀悼都离不开音乐。
首次记录下来的音乐还是来自中世纪讪诚庆典,僧侣的素歌,他们以朴素的声乐旋律颂扬主的荣耀。
僧侣就成了首批作曲家。
音乐和建筑是不同门类的艺术,虽是不同性质的学科,但“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两句富于哲理的话,确实是形象地道出了音乐和建筑之间有着它们内在的与外在的密切关系,以及共通的美学信息、法则及其深刻的内涵19世纪中期,音乐理论作曲家姆尼兹·豪普德曼在他的名作《和声与节拍的本性》里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道出了艺术家对音乐艺术与建筑艺术的理解。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是说音乐虽然在时间流动中不停地演奏着,但它的内部却有着严谨的结构和形式美。
结构和织体按照旋律、节奏、调式、和声的规律流淌。
音乐与建筑两者都运用数比律。
音乐和建筑的和谐都来源于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研究发现,各种不同音阶的高度、长度、力度都是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构成的,后来他把这种发现推广到建筑上,认为建筑的和谐也与数比有关。
毕达哥拉斯以及后来的一些著名的美学家、建筑家都认为,如果建筑物的长度、宽度、体积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就能在视觉上产生类似于音乐的节奏感。
古希腊建筑的文化特色、艺术特征和主要贡献,并谈谈自己的观点

古希腊建筑的文化特色、艺术特征和主要贡献,并谈谈自己的观点如下:古希腊建筑不仅仅是建筑艺术的代表,更是古希腊文化、哲学、宗教和政治的集中体现。
其文化特色和艺术特征深深地影响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建筑和艺术发展。
文化特色方面,古希腊人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种思想在建筑中也有所体现,比如他们充分利用自然材料,如石头、木材等,同时也尊重和利用地理环境,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此外,古希腊文化中强调的“人本主义”思想,也反映在建筑设计中,例如他们把人的尺度感融入到建筑的比例和设计中,使得建筑更加符合人的居住和使用需求。
艺术特征方面,古希腊建筑注重比例和对称,认为这是美的基础。
无论是帕台农神庙的柱廊,还是其他众多的古希腊神庙,都严格遵循了比例和对称的原则。
这种对比例和对称的追求,使得古希腊建筑给人以和谐、稳定、庄重的感觉。
此外,古希腊建筑还大量使用了雕塑和浮雕,使得建筑不仅具有实用性,更具有艺术性。
主要贡献方面,古希腊建筑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首先,古希腊建筑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建筑模式和范本,如帕台农神庙的柱廊、罗马的拱券等,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其次,古希腊建筑的理念和精神,如强调比例、对称、和谐等,对后世建筑的影响深远。
最后,古希腊建筑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艺术品,如雕塑、浮雕等,这些艺术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古希腊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综上所述,古希腊建筑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
其文化特色、艺术特征和主要贡献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我个人认为,古希腊建筑的真正魅力在于它所体现的人本主义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这些理念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精选9篇)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精选9篇)西方音乐史读后感1音乐史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音乐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当人们面对这样一个简单庞大的历史性文化现象时,总会让我们产生许多思索。
我国许多音乐学家投入到这一文化的探究和研究,其结果造就了一篇篇、一部部的音乐史巨著。
本书共分十六章,一至四章分别论述了古代和中世纪音乐的主要现象,包括古希腊和罗马的音乐;中世纪教与音乐;复调的诞生和发展,以及14世纪新艺术蓬勃兴起。
五至七章,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论述了勃艮弟乐派、弗兰德乐派、以及教和反教的各种音乐。
八至十章,涉及巴罗克时期,重点在于歌剧的诞生和早期发展、器乐的状况和晚期巴罗克的两位音乐巨人---与亨德尔。
十一至十二章,论述了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
首先对古典前期有所论述,然后分别讨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大师,特殊是贝多芬给予了较多的篇幅。
十三至十六章,对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讨论,不仅涉及了众多的音乐大师,也对重要的音乐体裁的发展线索进行了梳理。
勿需质疑,这本音乐史概述全面而具体。
回顾音乐史学的发展过程,可以知道它是由资料收集和故事记录开始的。
从对音乐史的相关资料我知道,许多音乐史都史以故事的形式记载音乐起源、发展以及宏大的作曲家。
萌芽状态的音乐史学最早在消失初形,到18世纪时消失了真正意义上的史学。
19世纪音乐史研究进入成熟时期,这时期中世纪的音乐成为研究的重点,作曲家的传记也更加完善。
20世纪后音乐史开始有了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的扩展和多样性都是20世纪的音乐史的特点。
二次世界大战后,音乐史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史料规模空前庞大,音乐史和相关学科有了更多的交流与融合。
这就是音乐史的一个发展过程。
当我们现在来回顾音乐史学时,明显可以感受到这项工程的浩大和。
整本书注重风格研究这一音乐发展中的重要因素,把音乐风格演化作为音乐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过程,描述从古代文明到20世纪这一过程中,不同时期消失的不同音乐现象,把风格作为重要话题。
建筑与音乐带给我们的启示

建筑与音乐带给我们的启示---------古希腊篇通过这么多天的建筑与音乐的学习,让我感受到了古典音乐带给我们的别样的魅力。
每节课上,老师都会播放很多的古典音乐,让我们本来忙碌的心得到别样的放松与熏陶。
下课时耳边缭绕着古典音乐,时而迂回感人时而震奋人心的旋律令我神魂颠倒,心旷神怡。
那是一种迷幻而又真实的感觉,恍若九霄之上却又触手可及。
感觉古典音乐,正如感觉一段丰富而饱满的感情,心中激荡起无限的感慨;感受古典音乐,正如感受一次惊险而神奇的旅行,忍不住会跟着他朝着最危险的山谷前进。
古典音乐是律动的生命,她的魅力或者魔力也许正在于他天生赋有的灵性和流动的美感。
古典音乐的内涵是令人感动的力量,古典音乐的博大精深在不知不觉之中便把人引领进一种平和而又华丽的境界。
古典音乐的深沉本身就蕴含着无与伦比的韵律,古典音乐的激昂和柔和的反差正体现着他本身深沉的内涵。
古典音乐穿越过历史的长廊走到我们面前,经历的跌宕起伏从每一个音符散发出来,摸索的过程艰难却让音乐家兴奋。
古典音乐经久不衰并流传至今仍散发着诱人的魅力,这种魅力的高深见证了音乐家对古典音乐的理解。
于是古典音乐便身赋了传承音乐的历史使命。
今天就让我来谈谈古希腊的建筑与音乐。
来更好的体会这内心深处的感触·一.古希腊的建筑特点“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是一句无数哲人极力推崇的名言。
歌德、雨果、贝多芬都曾把建筑称作“凝固的音乐”,这不仅是因为古希腊有关音乐与建筑关系的美妙传说,而是因为两者的确存在的类似与关联。
不同艺术类尽管各具特性,却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使艺术家得以从不同的艺术中得到激励,也使各种艺术有可能互相“移植”、综合。
把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意思是说,如果使音乐的时间流动全都凝固下来,我们从音乐中或说从乐谱中便可以看到诸如严格数学化的比例、对称、均衡等造型特点以及乐曲形式同建筑结构的联系。
建筑物质材料合乎规律,的组合,能给人类以音乐的节奏和韵律的美感。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魅力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魅力古希腊建筑风格,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世界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古希腊建筑风格的魅力,带领读者领略这一历史悠久的建筑风格的独特魅力。
一、简洁明快,和谐统一古希腊建筑风格的一大特点就是简洁明快,和谐统一。
在古希腊人看来,建筑应该是一种美的艺术,应该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而不是追求华丽的装饰和繁琐的细节。
因此,古希腊建筑往往以简单的几何形状为基础,通过合理布局和精心设计,形成了一种简洁明快、和谐统一的建筑风格。
这种建筑风格不仅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同时也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二、注重比例,追求完美古希腊建筑风格注重比例,追求完美。
在古希腊建筑中,无论是柱式、拱券还是三角形的楣饰,都遵循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这些比例关系不仅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美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数学和几何学的热爱。
古希腊人认为,只有通过精确的比例关系,才能创造出完美的建筑作品。
这种追求完美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西方建筑艺术。
三、雕刻精致,寓意深远古希腊建筑风格的雕刻技艺非常精湛,无论是建筑的立柱、檐壁还是屋顶,都有精美的雕刻装饰。
这些雕刻不仅造型优美,而且寓意深远。
它们反映了古希腊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崇拜。
这些雕刻不仅让古希腊建筑更加生动和有趣,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了古希腊文化的深厚底蕴。
四、开放包容,不断创新古希腊建筑风格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它不断地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元素,不断创新和发展。
古希腊人认为,建筑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应该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
因此,他们不断地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元素,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建筑风格中。
这种开放包容的精神,使得古希腊建筑风格不断发展和创新,成为了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
五、结语古希腊建筑风格以其简洁明快、和谐统一的特点,注重比例、追求完美的精神,雕刻精致、寓意深远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开放包容、不断创新的精神,成为了世界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建筑与音乐的文化特征宏观历史时期建筑风格音乐风格综述巴罗克时期标新立异,追求新奇;打破建筑与雕刻、绘画之界限,使它们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崇尚自然;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
器乐曲发展也很迅速,尤其是弦乐方面的发展,弦乐的音色更能体现出巴洛克的特色。
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古典主义时期追求的是柔媚、温情的性格与琐碎、纤巧的图形。
以古典柱式为构图基础,突出轴线,强调对称,注重比例,讲究主从关系。
主调音乐取代了复调音乐,成为创作的主流;音乐体裁更为丰富,交响曲、室内乐、歌剧与奏鸣曲等更为完善与规范;现代管弦乐团的编制基本得以确立。
此时期建筑与音乐以恢复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为目的,注重形式上的匀称和谐调,主要放眼于追求客观的美。
浪漫主义时期此时期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
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
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此时期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现代主义时期现代风格的作品大都以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没有过分的装饰,一切从功能出发,讲究造型比例适度、空间结构图明确美观,强调外观的明快、简洁。
体现了现代生活快节奏、简约和实用,但又富有朝气的生活气息。
旋律不流畅,和声不协和,调性不明确, 节奏捉摸不定,弦乐不再主导、打击( 管)乐不再从属。
现代主义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法国的印象主义。
19世纪80年代,法国的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画家们提出的“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
欧洲欧洲的建筑风格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古希腊建筑-----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罗曼建筑-----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洛可可建筑----浪漫主义建筑------古典复兴建筑----沙利文建筑。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音乐的题材重大、崇尚理性、气势雄伟、逻辑性强、结构严谨、以主调和声风格为主。
后期印象主义十分注重色彩和外界景象在艺术家本人心中的印象。
欧洲古典时期建筑与音乐题材重大、气势雄伟、逻辑性强、结构严谨;印象主义建筑与音乐表现的是艺术家不客观的反映现实,而只抓住某种偶然印象所给予他的主观感受,并且强调被感受的对象在空间、光线及反射中瞬息间的色彩奇妙变幻。
伊斯兰世界伊斯兰建筑倾向于隐藏在高墙后面以及将注意力集中在室内的安排上。
伊斯兰建筑不可避免地发展出地区性的差异,它们融和了叙利亚、波斯和撒马尔罕的韵味,也融和了麦加和麦地那的风格。
伊斯兰经典赞词诵读乐调。
穆斯林在吟诵《古兰经》和各种赞词时根据经文内容和经文的阿拉伯语读音、发声规律创制的一种特殊的音乐体系,一般没有乐器伴奏,其音调抑扬顿挫、纯朴清雅,充满着阿拉伯民族的特点和风格。
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影响着各族穆斯林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生活等各个方面,因此也必然对清真寺、教经堂、道堂、穆斯林陵园等各种宗教建筑以及各地区音乐的发展给予深刻的影响,使之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和艺术规律。
中国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艺术,传统建筑中的各种屋顶造型、飞檐翼角、斗供彩画、朱柱金顶、内外装修门及园林景物等,充分体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的纯熟和感染力。
中国音乐从很早已经掌握七声音阶,但一直偏好比较和谐的五声音阶,重点在五声中发展音乐,同时将中心放在追求旋律、节奏变化,轻视和声的作用。
中国建筑与音乐含有深沉的文化哲理,表象了深层次的思维理念、心理结构和中国人的人生观、宇宙观,体现了很强的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中国儒家文化。
二、论文古希腊时期的建筑与音乐以及给我的启示【摘要】:本文阐述了古希腊时期建筑与音乐的风格,以及建筑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并且说明了对古希腊历史与建筑音乐的联系。
【关键字】:古希腊建筑音乐历史柱式文明音乐是通过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方面有组织形成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声音艺术。
建筑是通过建筑物的形体、结构、空间、色彩、质地等方面的审美处理所建成供人们居住和活动的场地的一种造型艺术。
音乐与建筑均按照各自的规律和审美要求,创造出既适应人类精神和物质的需求又符合审美需要,既有可用性又有艺术性,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的时间流动与空间造型的艺术。
爱琴海是欧洲古代文明的摇篮。
而古希腊的建筑更是其文明的瑰宝。
古希腊的建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物质富足和生产力,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古希腊建筑传递了接近上天神灵和营造国家权力至上的威严氛围之信息,建筑雄伟壮观,大多建造在山坡和高地。
高大的建筑,雄伟的巨柱,寄托和支撑着古希腊人的理想。
而这些至今还屹立着的巨柱,更倾注述说着古希腊人的精神,但由于这一发明的应用是如此杰出,以致到现代仍为建筑师们所采用。
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爱奥尼克柱式(Ionic Order)和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
这些柱式,不仅外在形体直观地显示出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而且其比例规范也无不显出和谐与完美的风格。
外在形体看,三种柱式各有特点:多立克的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没有柱础,雄壮的柱身从台面上拔地而起,柱子的收分和卷杀十分明显,力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
爱奥尼克,其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则带婀娜潇洒的两个涡卷,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
科林斯的柱身与爱奥尼克相似,而柱头则更为华丽,形如倒钟,四周饰以锯齿状叶片,宛如满盛卷草的花篮。
这些柱式都具有一种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因为它们表现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与高贵。
而以这三种柱式为构图原则的单体神庙建筑或其它建筑,往往就成为了古希腊艺术乃至人类建筑艺术的典范,如以多立克柱式为构图原则的帕提农神庙、阿菲亚神庙;以爱奥尼克柱式为构图原则的伊端克先神庙和帕加蒙的宙斯神坛;以科林斯柱式为构图原则的典型作品列雪格拉德纪念亭等。
古希腊音乐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荷马时代,也称为叙事诗时代,古希腊音乐最初历史是同神的崇拜,同神话和各种奇幻传说交织在一起,是单声部音乐,有自然音音型以及自然音与各种变化音旋律的旋律风格,音乐同舞蹈和诗歌紧密结合,歌唱时可以有乐器伴奏,用字母记谱,歌词往往是当时一些重要的诗篇。
古希腊人遗留给后世的最重要的资料是相传由盲诗人荷马所记述的两部史诗。
这两部吟唱风格的大型史诗约形成于公元前10世纪—前8世纪,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2、古典时代,也被称为抒情诗时代。
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希腊境内各族大举向海外移民,在海外建立了许多移民城邦。
移民运动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加速了氏族的解体。
随着氏族社会的解体,人们的集体感情逐渐淡漠。
独立谋生的新形势,引起了种种复杂的个人情感体验,这些情感抒发为诗歌,合乐咏唱,在贵族社会中广为流传,促成了古希腊抒情诗歌黄金时代的到来。
3、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被斯巴达打败,从此一蹶不振。
整个希腊音乐也随之堕入缓慢的衰退过程。
从这时起,音乐进入了商品经济领域。
古希腊人的音乐观念与现代人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对于希腊人而言,音乐是艺术、科学和哲学的统一体,它既可以用于消遣娱乐,同时又在人们的政治、社会、宗教生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于音乐与神的此种关系,古希腊人的音乐形式和音乐活动往往和崇拜神的各种宗教仪式不可分割;同时,古希腊人又由此赋予了音乐以某种“神性”,相信它具有着影响人类灵魂运动的神秘特质。
音乐与建筑一个是听觉的艺术,一个是视觉的艺术;一个直接进入人的心灵,一个通过外在的形象来影响人的灵魂;一个几乎只是为给人们欣赏而存在,一个有非常明确的实用性。
但两者之间通过艺术的很多共性共通。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是说音乐虽然在时间流动中不停地演奏着,但它的内部却有着严谨的结构和形式美。
结构和织体按照旋律、节奏、调式、和声的规律流淌。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以古希腊建筑三种格式的石柱的美为例,具体说明庄重、秀美、富丽等风格区别,这就仿佛乐曲中的歌颂、抒情曲和多声部的合唱一样。
这正说明了音乐与建筑都具有一种数比美。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歌德、雨果、贝多芬都曾把建筑称作“凝固的音乐”,不同艺术类尽管各具特性,却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使艺术家得以从不同的艺术中得到激励,也使各种艺术有可能互相“移植”、综合。
把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意思是说,如果使音乐的时间流动全都凝固下来,我们从音乐中或说从乐谱中便可以看到诸如严格数学化的比例、对称、均衡等造型特点以及乐曲形式同建筑结构的联系。
音乐的音色与建筑材料质地的共鸣,这是一种“形”上的相通。
如聆听亨德尔的《水上音乐》,弦乐器合奏产生的音乐效果华丽辉煌,就像是巴洛克式建筑室内珠光巴宝器,金墙银廊一样;聆听李斯特改编的帕格尼尼的《钟》,钢琴轻快跳动的乐音模仿钟声惟妙惟肖;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开端辉煌的乐队齐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金碧辉煌的教堂内部景象。
音乐的乐句在韵律上与建筑的共鸣。
这是一种“神”上的相通,音乐的乐句有强弱缓急的变化,建筑的走势也绝不是一层不变的。
哥特式建筑轻巧的垂直线统治全身。
墙体、扶壁、钟塔等都是从底到上愈来划分愈细,装饰也愈来愈多,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插云霄的小尖顶。
那突出而耸立的尖顶和尖顶与尖顶之间的“峡谷”之间的对比就像贝多芬的音乐中一贯采用的强弱对比的变化,如《第七交响曲》开头几个小节,每一次强有力的乐队合奏都是一个尖顶,合奏之间的那个悠扬的保留音就是“峡谷”。
从缓急的角度来看,建筑的顶部有陡坡、有缓坡,也有平顶、圆顶,同样的缓急变化,在音乐中是非常常见的。
建筑、音乐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化形式,常常集中地通过一种代表性的伟大建筑、伟大音乐作品而得到象征性表现。
从建筑发展史和音乐发展史上看,早期的古希腊建筑典型代表雅典卫城,作为建筑一部分的雕塑是把神的形相赋予了人的世俗美和人格化,此时,音乐之子奥菲欧手持里拉琴奏出美妙音乐感动死神并救出被毒蛇咬死,在地狱中痛苦煎熬的妻子犹丽狄西。
建筑大师和音乐大师在理念上追求着对人生的探索,对人文的关怀,对宇宙奥秘深思向往,成就斐然,令人无比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