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音乐史

合集下载

欧洲音乐史——精选推荐

欧洲音乐史——精选推荐

第一章1.古希腊时期的三大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俄瑞斯忒亚》等;索福克里斯《俄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等;幼里庇底斯《美狄亚》和《特洛伊妇女》等。

2.古希腊代表乐器及象征里拉琴(太阳神)、阿夫洛斯管(酒神)。

3.古希腊时期的音阶调式四音音列、完整音列体系。

4.荷马史诗两部《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5.和谐论观点―和谐论‖是由古希腊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80~前550年)提出的,他是第一个以理论的方式向人们解释音乐现象的人。

古希腊人崇尚宇宙,因此对天文关注较多,毕达哥拉斯认为音乐和天体的运动存在相似性,并且提出了―和谐论‖,这个理论对西方后来的音乐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主要观点如下:①以弦长为基础产生音阶中的音程关系,当弦长比为2:1时,两音的音程关系为八度;当弦长比为4:3时,两音为四度关系;当弦长比为3:2时,两音为五度关系。

②只有四、五、八度才是和谐的音程,其余的音程都是不和谐音程。

6.古希腊罗马音乐对西方的贡献①古希腊音乐是孕育西方音乐的源头。

②古希腊艺术中所提倡的―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如―悲剧‖)为后世歌剧、舞剧等综合艺术品的产生发展提供了蓝本。

③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等人的音乐思想奠定了音乐美学发展的基础。

④古希腊时期创立的音乐理论成为后世音乐发展的基础,西方音乐的主体正是在―和谐论‖的影响下发展的。

这一时期创立的各种调式成为中世纪教会音乐调式的前身⑤公元313年罗马皇帝颁布―米兰赦令‖,使基督教成为合法宗教,从此西方基督教音乐文化拉开了历史的帷幕,西方音乐也开始了漫长的发展道路。

7.音乐主要伴随着以下几种形式而出现:①伴随着对神的祭祀仪式而出现:如古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节庆中,人们为了表达对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天神宙斯的崇敬,伴随着祭祀仪式,还举行载歌载舞的音乐庆典。

②伴随着诗歌的吟诵而出现:如荷马史诗《奥德赛》和《伊利亚特》。

欧洲音乐史上的杰出人物

欧洲音乐史上的杰出人物

欧洲音乐史上的杰出人物一、巴洛克时期音乐之父J.S.巴赫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多米尼克·斯卡拉蒂清唱剧大师乔治·弗雷德里克·亨德尔巴赫和亨德尔的区别罕见的巴赫家族二、古典主义时期交响曲之父、四重奏之父海顿音乐神童莫扎特乐圣贝多芬三、浪漫主义时期门德尔松-巴尔托迪歌剧作曲家罗西尼艺术歌曲之王弗朗茨·舒伯特标题音乐之父、现代管弦乐之父柏辽兹音乐诗人舒曼歌剧之王威尔第钢琴之王李斯特钢琴诗人肖邦乐剧巨匠瓦格纳小提琴魔术师帕格尼尼四、印象主义、欧洲民族乐派及晚期浪漫派作曲家印象主义大师德彪西莫里斯·拉威尔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格林卡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中坚力量“强力集团”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浪漫主义的最后一位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格里格捷克音乐之父德沃夏克捷克伟大的作曲家斯美塔那芬兰最著名的作曲家西贝柳斯音乐之父——巴赫( 德国) 音乐神童——莫扎特( 奥地利)古今乐圣——贝多芬( 德国) 歌曲之王——舒伯特( 奥地利)音乐神灵——韩德尔( 生于德国的英籍作曲家)指挥之王——卡拉杨( 德国)歌剧之王——威尔弟( 意大利) 音乐之王——斯卡拉蒂( 意大利)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 意大利)园舞曲之父一一老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 交响曲之王——海顿( 奥地利) 交响乐诗人——柏辽兹( 法国)印象派大师——德彪西( 法国) 轻歌剧之王——奥芬巴赫( 法国)管弦乐色彩大师——拉威尔( 法国) 舞剧音乐大师——柴科夫斯基( 俄国)钢琴诗人——肖邦( 波兰) 钢琴之王——李斯特( 匈牙利)。

欧洲简史欧洲的音乐传统与演变

欧洲简史欧洲的音乐传统与演变

欧洲简史欧洲的音乐传统与演变欧洲简史——欧洲的音乐传统与演变欧洲的音乐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从那时起,欧洲音乐就一直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为您介绍欧洲音乐的历史演变、不同音乐流派及其代表作品,以及对世界音乐的影响。

一、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音乐传统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音乐注重对声音、节奏、旋律和和声的探索。

在古希腊,音乐在戏剧演出和宗教仪式中扮演重要角色。

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曾谈及音乐的精神力量和对人类情感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音乐注重人声的表达和乐器的演奏。

二、中世纪的音乐传统中世纪的音乐主要是宗教音乐,尤其是基督教教堂音乐。

教会音乐朗诵性强,歌曲主要用拉丁文演唱,例如格里高利圣咏。

这一时期的作曲家中最著名的是希尔德加德与洛兰之歌,他们的作品仍然被广泛演唱。

除了教堂音乐外,当时也有一些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发展,如行吟诗人的曲调。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传统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音乐历史上的重要时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音乐开始从教会走向社交场所和宫廷。

著名的文艺复兴作曲家包括月琴大师约翰内斯·奥凡纳普基斯、接近巴洛克风格的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等。

四、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传统巴洛克音乐强调复杂的和声结构和华丽的装饰。

巴赫、韦伯恩和亨德尔是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在当时的欧洲非常流行,并对后来的音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还经常与舞蹈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芭蕾舞音乐。

五、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传统古典主义音乐强调对称、平衡和清晰的结构。

莫扎特、贝多芬和海顿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

他们的作品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音乐作品被广泛演奏,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

六、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传统浪漫主义音乐注重表达个人情感、超越现实和自由创作。

肖邦、柴可夫斯基和贝尔里奥兹是浪漫主义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

他们的作品充满激情、诗意和个人独特的表达。

七、现代音乐的传承与创新20世纪以来,音乐出现了各种风格和流派,如爵士乐、摇滚乐、流行音乐和电子音乐等。

[论文]欧洲音乐简史

[论文]欧洲音乐简史

欧洲音乐简史古希腊古罗马音乐1.西方音乐最早的文献记载是从 .荷马史诗.开始的,它包括两部大型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2.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利庇得斯是著名的三大悲剧作家3.古希腊音阶的的基本元素是四音列4.古希腊的乐谱是:字母谱,用24个希腊字母来记录大完全体系中的自然音。

5.古希腊的弦乐器有:福尔明克斯、巴比通、里尔、基萨拉。

管乐器有:阿夫洛斯、萨尔平克斯、绪任克斯6.毕达哥拉斯他用数学方法研究乐理理论,发现弦长比例越简单,发出的声音就越和谐。

7.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塞诺斯作为“和谐论”的代表,将人的主观因素作为促进音乐和谐的主要方面。

后者把学习音乐的目的概括为:教育、净化、精神享受。

8.水力管风琴是古罗马留给后世的最伟大的发明,这是欧洲真正最早的管风琴中世纪教会音乐9.格列高利圣咏:因传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对其形成和推广做出的巨大贡献而得名,他是节奏灵活自由、没有伴奏的单声部歌曲,歌词来自圣经,用拉丁语演唱,是基督教会音乐的主要形式。

格列高利圣咏的演唱具有教会时代的典型特征。

中世纪教会调式音阶是上行。

古希腊调式音阶是下行。

10.伊奥尼亚调式和爱奥利调式是大调式和小调式的前身。

11. 圭多发明了唱名法、音节体系,他最重要的贡献是肯定了用几条平行线来记录音高的方法,这就是中世纪被广泛采用的纽姆四线谱,著作《辨及微芒》12.德国音乐理论家弗朗科写了一本《定量歌曲艺术》,论述歌曲的节奏模式,提出了用不同形状的音符表明不同长短的音的设想,促进了“定量乐谱”(即表明音的长短的乐谱)的产生。

13.自9世纪以来,不断的尝试把格列高利圣咏处理成多声部的形式,这样就产生了复调音乐。

最早的复调音乐写作尝试,是以格列高利素歌作为固定调,在他的下方加上平行的五度或平行四度的声部称为“奥尔加农”14. 是在圣经经文为歌词的素歌基础上写成的复调作品,这就形成了“经文歌”15.法国诗人和作曲家马肖是14世纪法国“新艺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欧洲音乐史

欧洲音乐史

欧洲音乐史古希腊音乐古希腊音乐是只记录旋律的单声部音乐,它几乎全部是即兴表演,形式完美的希腊音乐总是与诗歌、舞蹈结合在一起,音乐的旋律、节奏与诗歌的韵律紧密结合,并伴随有规定的舞蹈。

(1)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2)抒情诗:原指和着里尔琴而唱的诗歌,由抒情诗人自创自唱,分为笛歌和琴歌两种,笛歌用阿夫洛斯管伴奏演唱,琴歌用里尔琴伴奏演唱(3)颂歌:是为重大仪式写作的诗歌,运用华美的合唱形式,唱时伴有舞蹈和乐器演奏。

(4)悲剧:是由酒神颂歌发展而来,古希腊悲剧的含义在于“严肃”,常取材于神话传说和荷马史诗,主题常是英雄人物与不可抗拒的命运之间的冲突,表达了古希腊人民命运作斗争的坚强意志。

悲剧是戏剧、诗歌、音乐和舞蹈合而为一的综合艺术形式。

(5)著名的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6)喜剧:源于酒神祭典上的狂欢歌舞,最初只是礼俗打诨的滑稽剧,公元前6世纪具有诗歌的结构和合唱歌队,初具喜剧的形式。

其发展可分为旧喜剧、中喜剧和新喜剧三个阶段。

最著名的喜剧作家是旧喜剧时期的阿里斯托芬。

(7)记谱法:古希腊字幕记谱法(8)乐器:弦乐:里尔琴;管乐:阿夫洛斯管(9)古希腊的哲学家有: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赛诺斯(10)古罗马音乐:它是一种庆典化、娱乐化和实用化的音乐,是罗马阶级统治的工具。

主要乐器有:管乐器:提比亚、图巴号、圆号、科尔努;还有科特西比乌斯发明的管力水风琴中世纪教会音乐(1)格里高利圣咏罗马天主教会的圣咏,是中世纪教会音乐的核心,俗称“格里高利圣咏”或“格里高利素歌”。

内容选自《圣经》,用拉丁文演唱,为单声部歌词。

它是不分小节的无伴奏圣歌。

它吸收有严格的旋法规范,用八种教会调式,用纽姆谱记录,通常分为两类宣叙性和旋律性。

有三种主要的旋律形式:音节式、咏唱式、花腔式。

(2)弥撒是最庄严的宗教音乐仪式,由诵经祈祷和圣咏歌唱等项目组成,其内容主要是赞美基督耶稣在十字架上献身的牺牲精神。

欧洲音乐史

欧洲音乐史

1 奥地利作曲家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勋伯格《华沙幸存者》2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的是:《蓝色的多瑙河》3公元前六世纪运用数学方法研究乐律的希腊哲学家是:毕达哥拉斯4有交响乐中的断臂维拉斯的作品:舒伯特《第八交响曲》5现代钢琴由哪种键盘乐器演变而来:哈普西科德6玛祖卡是源于哪个国家的舞曲:波兰7贝多芬说:“它不是小溪,是大海”中的他是:巴赫8中世纪的格列高利圣咏是欧洲音乐的核心,他是哪个教会的圣歌:罗马天主教9巴赫和亨德尔是哪个时期的作家:巴洛克时期10亨德尔的作品主要有哪些:《弥赛亚》、《参孙》、《扫罗》、《阿尔希那》、《奥兰多》11门德尔松在音乐史上的贡献:1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2使人们重新认识巴赫作品的价值;3他还首创无歌词,把歌唱性旋律和钢琴织体结合成统一的整体,成为浪漫派特性曲的重要体裁,指挥莱比锡布业大厅乐队,努力提高乐队素质。

12瓦格纳的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包括哪几个乐章:1齐格沸里德2诸神的黄昏313中世纪的副音乐形式有哪几种:14古希腊的乐器有哪几种:弦乐器、管乐器16(1)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贝多芬第三交响曲即为《英雄交响曲》1803年创作的,这部取精用宏,气势磅礴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一次飞跃。

第一乐章写英雄的性格和英雄在千锤百炼中成长,把传统的奏鸣曲扩充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从开始,展开部变成了天才的用武之地,展开的末尾,音乐描写“英雄在号角声中从死亡的深渊里站起”时,在小提琴属七和弦的颤音背景上,圆号吹出了主三和弦的号角之声。

(2)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1893年创作。

它似乎是对人生归宿的预言。

第一乐章叹息和哭泣的音调为全曲奠定了悲伤的基调,第二乐章是四五拍的圆舞曲,表现了爱情的甜蜜,第三乐章是欢腾的谐虐曲,终曲乐章以巨大的忧伤和无奈向人们宣告:死亡,是人生唯一的出路。

(3)柏辽兹《幻想交响曲》1830年创作。

这部交响乐有一个代表爱人的热情洋溢的主题,贯穿全曲之中,柏辽兹称之为固定观念,柏辽兹用主题变形的手法来处理它,在第二乐章(舞会)中,这个主题变成了圆舞曲,在第三乐章(田野风景)中变成了田园曲,第四乐章(向断头台行进)主人公在受刑前的一霎那,固定观念以原形出现,还是那么热情,但出现的只是片段,一下子就刀起头落,魂归阴府了,在第五乐章(安息日夜会之梦)中,固定观念被装扮成一个粗俗不堪的曲调,在主人公眼里,“她居然也现身于女巫们的夜会,来参加为她而死的人的葬礼,在这种场合,简直连一个下贱的娼妓也不如。

欧洲各时期音乐史

欧洲各时期音乐史

欧洲各时期的音乐巴洛克时期1、巴罗克——一词源于葡萄牙语,意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是十四世纪西方建筑、雕塑艺术中奇异、变形、夸张甚至荒诞的风格,音乐沿用这个词,实指巴罗克音乐用流利酣畅得多声部旋律、鲜明的强弱对比和音色的对比等。

2、巴罗克时期音乐的旋律:乐句长短不以,主题较长,无论声乐或器乐,旋律都空前的华丽复杂,有相当多的装饰音和模进音节。

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一样,曲调带有形象性、色彩性的特征,引人注目的是,旋律中有明显的和声属性。

3、巴罗克时期音乐的节奏:有两种节奏——自由节奏和律动鲜明规整的节奏前者用于宣叙调、前奏曲、托卡塔,后者用于咏叹调、赋格等两种节奏在一个乐章中保持适中,这两种节奏还常搭配使用。

4、巴罗克音乐的调是:大小调体系取代教会体系。

5、巴罗克时期的和声:数字低音普遍使用,新的和声观念理论建立,已形成了完整的以主、属、下属为中心的功能和声体系,利用不协和音使调性转换,并使和声的进行富有情感的色彩,十二平均律在十七世纪的发明与和声体系的充分发展有密切关系。

6、巴罗克时期的音乐情绪:在一个乐章内保持一种基本情绪,各乐章间形成对比,乐章常是快慢交替的。

7、通奏低音——巴罗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在键盘乐器的乐谱低音声部,表上明确音并表以说明其上方和声的数字,演奏者根据这种提示奏出低音和和声,而该和弦的排列有演奏者自己选择,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的分离感,也是数字底音的主要表现。

8、巴罗克时期的织体:复调织体占主要地位,写作技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峰,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不同,它是建立在和声基础上的对位,同时也有许多作品采用主调织体。

9、巴罗克时期的乐队结构:弦乐、管乐演奏音乐的旋律声部,古钢琴奏出通奏低音。

10、巴罗克时期的音乐体裁:声乐:弥撒、经文歌、众赞歌、格局、清唱剧、康塔塔、受难乐以及各种独唱合唱。

器乐:前奏曲、托卡塔、幻想曲、变奏曲、奏鸣曲、组曲、赋格、协奏曲。

1.巴洛克:从大约1600年到1750年这一个半世纪,在西方音乐史上被称为巴洛克时期。

欧洲音乐史的复习资料

欧洲音乐史的复习资料

1)。

莫扎特交响曲的特点:1、写作技巧是从海顿那直接继承过来的,但去掉了海顿以往交响曲的影子,加强了奏鸣曲式中两主题间的对比,促进了戏剧性的发展。

2、和声调性大胆的构思和运用,展开部的尾部幅度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后来贝多芬交响曲创作的新倾向。

2)。

莫扎特三乐章的古典协奏曲形式:1、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的快板,用双呈示部,第一呈示部比较朴素,在主调上,有乐队奏出,篇幅较短,只出现一部分主题;第二呈示部比较华丽,富于技术性,由独奏乐器和乐队奏出,增加新的主题,所以内容比第一呈示部丰富的多。

2、第二乐章是咏叹调式的抒情慢板。

3、第三乐章是回旋曲式或奏鸣回旋曲式的快板。

3)。

贝多芬:9部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17首弦乐四重奏、5首钢琴协奏曲、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歌剧《菲岱里奥》、《莱奥若拉》第三序曲、《爱格蒙特》、《科里奥兰》序曲及《庄严弥撒》等。

交响曲: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

钢琴:第十七首《暴风雨奏鸣曲》、第二十三首《热情奏鸣曲》、第二十一首《黎明》。

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与“旧约全书”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相对应。

4)为什么说贝多芬是时代的巨人?因为1、他是古典主义的终结者,他的9部交响曲大多是古典主义的典范,在他的交响曲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远超出了维也纳古典交响曲的意义和风格,他不仅将重大的社会政治题材引入到交响曲体裁,形成了英雄性、群众性的新风格,而且确定了贝多芬交响套曲的哲理布局,三个主题交织发展的理想的交响乐的布局:a、时代的英雄主题、b、个人与命运的抗争、c、人类达到理想王国的奋斗。

2、他是浪漫主义的开创者,《第九交响曲》在和声、配器和曲式方面都有许多创新之处,如第一乐章的空五度和弦预示了印象派的技法;第二乐章把奏鸣曲纳入了复三段式之中,为浪漫派交响音乐开了先例;第三乐章中,降E调自然圆号吹出旋律,第一次达到了技术的极限;第四乐章采用康塔塔形式,第一次在交响曲中加入声乐,并开混合曲式和性格变奏的先例,引子中七个音同时出现,预示了现代音乐的和弦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希腊古罗马音乐——中世纪教会/世俗音乐——文艺复兴时期音乐(1430——1600,
复调音乐全盛时期)——巴罗克时期音乐(1600——1750声乐和器乐并驾齐驱的时代)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0或1821主调音乐,“纯器乐时代”)早中后期浪漫主义——20世纪音乐
2.西方音乐最早的文献记载是从《》荷马史诗开始的。

《荷马史诗》包括两部大型史诗:,,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3.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是著名的三大悲剧作家。

4.古希腊音阶的基本元素是四音列。

古希腊的乐谱是字母谱。

5.古希腊的弦乐器有里尔和基萨拉等。

管乐器有阿夫洛斯、绪任克斯等。

阿夫洛斯管是崇
拜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仪式所用乐器。

6.毕达哥拉斯用数学的方法研究乐律理论,发现弦长比例越简单,发出的声音越和谐。

7.格列高利圣咏,又称格列高利素歌。

它是节奏灵活自由、没有伴奏的单声部歌曲。

格列
高利圣咏是西方音乐史中唯一的单音音乐形式,第一种艺术音乐形式。

8.13世纪,一位德国音乐理论家弗朗科写了一本《定量歌曲艺术》,论述歌曲的节奏模式,
提出了用不同形状的音符表明不同长短的音的设想,促成了“定量乐谱”(即标明音的长短的乐谱)。

9.最早的复调音乐写作尝试是以格列高利素歌为“固定调”,在它的下方加上平行五度或
平行四度的声部,称为“奥尔加农”。

10.中世纪世俗音乐音乐特征:a,单音音乐形式;b,用方言演唱,有器乐伴奏;c,音乐
节奏依附于诗歌旋律;d,节奏特征为三拍子;e,调式色彩倾向于大小调;f,音乐风格集中体现丰富多彩的世俗情感。

11.法国是诗人和作曲家马肖是14世纪法国“新艺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12.兰迪尼是14世纪意大利新艺术的代表音乐家,他还是兰迪尼终止式的创始人。

13.(勃垦第乐派——又称第一尼德兰乐派)勃艮第作曲家,以迪费和班舒瓦为首,发展了
一种清澈、明朗、和谐而富于表情的音乐语言。

14.佛兰德乐派后期民族风格的世俗性歌曲包括法国的尚松,德国的利德,意大利的牧歌等。

佛兰德乐派最大的作曲家是奥兰多·迪·拉索,他把复调音乐的创作推向高峰,并为复调音乐过渡到主调音乐开辟了道路。

15.威尼斯乐派的乔瓦尼·加布里埃利发展了分组合唱的原则,造成一种壮丽宏伟、富于回
声效果的“威尼斯风格”。

他的器乐作品也富于鲜明的色彩变化,因而被称为“配器法之父”。

16.罗马乐派的创始人是意大利作曲家帕莱斯特里那,他开创了庄严明净的无伴奏合唱风
格。

17.16世纪的宗教改革,带动了宗教音乐的革新。

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是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的倡导下,恢复了全体会众同唱赞美诗的制度。

经过改革的新教赞美诗称为众赞歌。

众赞歌的歌词不再用拉丁文,改用本民族的语言(德语)。

众赞歌的音乐不在是错综复杂的复调体,而是简朴明朗的和声体。

18.最早的一部歌剧是《达芙妮》。

19.威尼斯歌剧乐派的创始者是蒙特威尔第,他首创激情风格的音乐,为了表现激情的需要,
他首创震音和拨弦等奏法。

那不勒斯乐派最著名的作曲家是亚历山大·斯卡拉蒂。

20.清唱剧与歌剧同时产生,歌剧产生于佛罗伦萨,清唱剧则产生于罗马。

没有多久,清唱
剧就只唱不演,既无布景,也不化妆,虽有剧中人物,却不需上台下台,从而变成了真正清唱的音乐戏剧。

21.巴罗克时期的键盘乐器可分为四类:管风琴,克拉维科德,哈普西科德,现代钢琴(1710
年前后意大利乐器制造家根据哈普西科德改制而成的键盘乐器)。

22.意大利北部古城博洛尼亚是音乐家荟萃之地。

当时的奏鸣曲已分为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
鸣曲两类,前者是比较抽象和严肃的音乐,常用于宗教仪式,是古典奏鸣曲的前身;后者是舞曲节奏的音乐,常在宫廷和私人客厅里演奏,是古典组曲的前身。

23. D.斯卡拉蒂写过550多首单乐章的哈普西科德奏鸣曲。

24.维瓦尔第的大协奏曲采用更加精炼的三乐章形式:快,慢,快。

对协奏曲的定型起到决
定性作用。

25.意大利序曲分为快慢快三部分(活跃的急板,抒情的小行板,舞曲节奏的极快板)。

26.巴赫:他继承了16世纪以来德国声乐和器乐的传统,吸收了意大利和法国音乐的先进
技法把复调音乐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崇尚理性,尊重科学,音乐思维富于逻辑性。

他积极支持十二平均律,不仅把自己的键盘乐器改调新律,还先后创作了两部《平均律钢琴曲集》。

27.亨德尔最为著名的两首器乐作品是《水上音乐》和《皇家焰火音乐》。

28.正歌剧起源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所以又称那不勒斯歌剧,但很快传布到意大利全境和
欧洲其他国家,18世纪欧洲各大城市都有意大利和本国音乐家从事正歌剧的创作和演出。

演出正歌剧时,两幕间常常穿插一些短小的音乐喜剧,称为幕间剧。

后来这些幕间剧脱离正歌剧独立演出,发展成为意大利的趣歌剧。

29.佩尔戈莱西的幕间剧《婢作夫人》是最早的一部趣歌剧。

30.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原因,改革措施。

31.德国曼海姆乐派的约翰·施塔米茨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交响音乐奠定了基础。

32.后人尊称海顿为“交响曲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

33.莫扎特的创作成就中最高的是他的歌剧,交响曲(40..余部
..)和协奏曲。

莫扎特歌剧有三种类型:一,歌唱剧,即德国民族喜歌剧,如《后宫诱逃》、《剧院经理》、《魔笛》;
二,意大利正歌剧,如《伊多梅内奥》、《狄托的仁慈》;三,意大利趣歌剧,如《费加罗的婚礼》、《唐·乔凡尼》(唐璜)、《女人心》。

其中《费加罗的婚礼》、《唐·乔凡尼》、《女人心》、《魔笛》是莫扎特四大歌剧杰作。

34.贝多芬的创作时期通常被分成三个时期,第一时期的作品包括最早的两部交响曲和两首
钢琴协奏曲,第二期是创作的盛期,重要作品有第三至第八交响曲,歌剧《菲岱里奥》、《爱格蒙特》配剧音乐,舞剧《普罗米修斯》、清唱剧《基督在橄榄山》、《C大调弥撒》、《科里奥兰》序曲、第三、四、五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5首弦乐四重奏、3首钢琴三重奏、15首钢琴奏鸣曲等;第三期作品有第九交响曲、《庄严弥撒》、最后六首弦乐四重奏、最后五首钢琴奏鸣曲等。

35.《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创作的顶峰。

该作品不仅第一次在交响曲中加进了合唱,它的
宏伟的构思和开创浪漫主义先河的表现手法,也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第九交响曲》在和声、配器和曲式方面都有许多创新之处,不仅为浪漫派音乐开了风气之先,也是各种现代音乐技法的先兆。

如第一乐章开头的空五度和弦预示了印象派的技法;第二乐章(谐谑曲)把奏鸣曲式纳入复三部段式之中为浪漫派交响乐开了先例;在第二乐章的开头,定音鼓第一次打出了旋律;在第三乐章中,降E调自然圆号达到了技术的极限;第四乐章采用康塔塔的形式,第一次在交响乐中加入声乐;开了混合曲式的先例。

36.舒伯特的创作中心是歌曲,他的歌曲常被称为“艺术歌曲”。

37.肖邦是浪漫乐派作曲家中的钢琴诗人,是音乐史上第一位专写钢琴作品的大作曲家。

38.民族乐派:东欧和北欧各国的民族乐派,都在19世纪后半叶兴起。

民族乐派肩负着创
造和发展民族音乐的任务,他们的目标。

一是民族的内容,二是民族的形式。

在内容方面,要求在作品中反映祖国历史和民族性格,描绘人民的风俗生活,或采取本国的民间
故事和文学作品作为题材,以激起听众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思想。

在形式方面,要求运用民族民间的体裁形式和音乐语言,或直接采用民间音乐素材,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

39.印象主义音乐是在双重影响下形成的:(法国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
40.新原始主义音乐旨在表现原始音乐的粗野稚拙,崇尚狂烈的节奏和互相撞击的不协和
音。

(代表人物斯特拉文斯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