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音乐史考点
西方音乐史——考试必备

第二章1.中世纪的教会音乐最突出的是罗马教会圣咏—格里高利圣咏。
它确立了作为统一的罗马教会礼拜音乐的地位。
积极意义:理论方面,它促成了教会调式理论、记谱方式的早期探索,出现了纽姆普,八种教会调式基本确立;实践方面,以格里高利圣咏为中心,发展处附加段、继咏叹调以及后来的复调音乐。
2.复调音乐的出现,是欧洲中世纪音乐的最大特征之一。
早期的复调音乐有:奥尔加农、第斯康特等。
3.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最终授命重新整理编订了圣咏曲目,因此这套礼拜仪式音乐就以其名字命名,被称为“格里高利圣咏”。
4.9世纪中叶格里高利圣咏的变化:一方面是通过对原有圣咏的装饰与扩展,而产生新的音乐形式—附加段、继叙咏和宗教剧;另一方面就是复调音乐的形成。
5.奥尔加农是9-14世纪复调音乐发展的一种重要类型。
早期奥尔加农:平行奥尔加农、复合…、自由…。
华丽奥尔加农。
6.经文歌是13世纪下半叶最为流行的复调形式。
7.对圣母院乐派做出重要贡献的代表人物有:莱奥南和佩罗坦。
8.纽姆谱最初是一种单纯的声乐记谱方法,它采用的是一些特殊的符号,形象地表示旋律的大致走向和基本轮廓,但无法标记具体的音高。
9.规多的唱名法后来发展为六声音阶体系。
10.古艺术泛指12-13世纪欧洲音乐创作风格。
新艺术指相对于古艺术而言。
11.法国游吟诗人歌曲的兴起与法国中世纪后期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密切的联系。
12.普罗旺斯是法国游吟诗人歌曲最早兴起的地区。
13.法国世俗音乐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意大利世俗音乐的兴起,意大利的抒情歌曲主要有牧歌、猎歌和巴拉塔等。
牧歌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世俗复调音乐体裁。
14.中世纪常用的管乐器有竖笛、横笛、肖姆管、短号、风笛等。
15.格里高利圣咏是中世纪教会音乐的核心。
格里高利圣咏扩展的形式有附加段、继叙咏和宗教剧;复调音乐的产生则是格里高利圣咏纵向发展的一种必然。
记谱法在中世纪音乐发展过程中逐步走向完善。
第三章1.文艺复兴最早产生于14至15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西方音乐史考试重点

西方音乐史考试重点一、客观题(选择、填空、判断)1、(德)贝多芬九首交响曲——《第三、五(命运)、九(合唱)交响曲》英雄性、戏剧性。
《第一、四、八交响曲》生活风俗性和抒情性。
《第七交响曲》群众性、舞蹈性。
《第二交响曲》综合性。
《第六交响曲》(田园)自然与哲理相结合。
第六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在形式上有所开拓,标题音乐。
32首钢琴套曲,《月光》、《悲怆》、《热情》、《暴风雨》。
歌剧《费德里奥》——拯救歌剧。
2、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①(德)韦伯——《魔弹射手》——使用“主导动机”。
②(奥地利)舒伯特——歌曲之王。
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位“自由音乐家”。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自传式作品)——失意、哀伤。
艺术歌曲《野玫瑰》、《魔王》、《鳟鱼》等。
《圣母颂》源自瓦尔克《湖上夫人》中的《艾伦之歌》。
器乐作品《未完成交响曲》只有两个乐章。
总的交响曲有9部。
3、浪漫主义音乐的繁荣:①(德)门德尔松48首“无词歌”——单乐章的钢琴小品,专为钢琴而创作。
音乐会序曲、标题性序曲(单乐章、带有标题的管弦乐序曲)有7首作品,代表的是《仲夏夜之梦》,其中有《婚礼进行曲》为其配乐。
带有描绘性标题的作品是《春之歌》、《猎歌》等。
他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其独特之处在于主奏乐器在第三小节就奏出了乐器。
1843年在莱比锡建立第一所音乐学院。
1847年指挥演奏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是史上第二次。
②(德)舒曼——1840年-1841年是他主要创作时期——艺术歌曲之年。
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诗人之意》。
钢琴套曲——有描绘性、篇幅小。
《狂欢节》、《童年情景》(每个乐章都是独立的,尤其是第七首《梦幻曲》著名)。
他还倡导“大卫同盟”理念。
③(波兰)肖邦音乐创作特征:主要创作的是钢琴独奏曲,以单乐章为主,而且古朴而忧伤,寂静而神秘。
在音乐中运用弹性节奏。
使用波兰民族音乐、民间舞蹈素材,旋律宽广。
如玛祖卡、波兰舞曲、波罗奈兹舞曲,甚至将其运用到史诗性作品中。
欧洲音乐史期末复习资料.docx

第八章前古典主义时期音乐一、概述(过渡时期)•古典音乐诞生的准备条件:从庄严宏伟的巴洛克风格,变成华丽纤巧的洛可可风格;从单一表情的巴洛克意识,变成变化多端的动情风格,这两种风格都被吸收到古典音乐中;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主体被和声体的主调音乐替代;乐队乐器日益完善,趋于规范化,演奏通奏低音的哈普西科德逐渐消失;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以炫耀技巧为能力的歌剧日益不得人心,弓I发了一场歌剧改革。
二、典雅风格与动情•典雅风格(洛可可风格)Gallant Style :洛可可一词源于18世纪装饰艺术华丽精巧,典雅轻盈风格的描述。
这种风格的音乐被称为洛可可风格或典雅风格。
•代表作曲家及其作品:法国:库普兰西班牙:意大利作曲家D•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作曲上抛弃了通奏低音的复调写法,改写了洛可可风格的哈普西科德奏鸣曲,广泛运用大距离跳进,双手交叉,快速反复同音的独创演奏手法。
成就:所作的单旋律550余首,大多是轻快活泼的舞曲、精巧的田园曲、随想曲、托卡塔和赋格曲。
大多采用二段式发展而成的二段奏鸣曲式。
在马勒开创了洛可可风格的器乐乐派继承人为西班牙作曲家安东尼奥•索勒神父。
德国:C-P-E巴赫(组曲、奏鸣曲1泰勒曼•动情风格Empfindsamer stil :指以CPEA巴赫的交响曲和键盘奏鸣曲为代表,因不满足于全曲或整个乐章的单一表情,而通过大最的力度变化,力求在音乐中表达真实而自然的情绪转换。
三、趣歌剧与喜歌剧的产生和发展•意大利趣歌居!I Opera buffa定义:起源于18世纪,是以正歌剧的幕间剧(穿插在整个剧两幕之间的音乐喜剧)为基础,脱离整个剧发展而成的。
用清宣叙调代替说白作品:佩尔戈莱西《婢作夫人》第一部标志意义典型形式:1首意大利序曲,5首咏叹调和2首二重唱,其间穿插着代替对白的清宣叙调。
•法国喜歌居!I Opera comique:定义:是兴起于18世纪的一种包含对白和通俗歌曲的笑剧和讽刺剧,后在趣歌剧的影响下发展成"歌唱的喜剧"。
大学音乐易考知识点西方古典音乐史

大学音乐易考知识点西方古典音乐史西方古典音乐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颗明珠,它是一门古老而庄重的艺术形式,凝结了欧洲文化的精髓。
对于大学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西方古典音乐史的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易考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和学习。
第一章:中世纪音乐中世纪音乐是指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的音乐作品。
这个时期的音乐以宗教音乐为主,主要流派包括教会音乐和世俗音乐。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教会音乐礼仪,以格里高利圣咏为核心。
1. 格里高利圣咏- 格里高利圣咏是中世纪晚期的宗教音乐形式,由教皇格里高利一世修订而成,用于教堂礼拜。
- 格里高利圣咏的曲调以单旋律为主,采用了无伴奏的单声部演唱方式。
- 格里高利圣咏的调式以声部之间的音程关系为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纯五度和纯四度。
2. 蒙兴顿圣歌- 蒙兴顿圣歌是西方古代音乐史上最早的歌曲集之一,产生于中世纪早期。
- 蒙兴顿圣歌包含了大量的宗教诗歌,歌词内容涉及信仰、赞美和祷告。
- 蒙兴顿圣歌的曲调简单而庄重,采用了无伴奏的单声部演唱方式。
第二章:文艺复兴音乐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音乐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呈现出了追求和声和人声多样化的特点。
以下是文艺复兴音乐的知识点:1. 马德里圣歌书- 马德里圣歌书收录了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初期的一批宗教音乐作品,是文艺复兴音乐的重要代表。
- 马德里圣歌书的音乐特点是多声部的合唱和丰富的和声结构。
- 马德里圣歌书中的音乐作品主要分为圣诗和圣颂两类,歌词内容涉及赞美、祷告和宗教教义。
2. 麦诺特圣歌集- 麦诺特圣歌集是16世纪最重要的宗教音乐集之一,由佛蒙特勒修士创作和整理。
- 麦诺特圣歌集的音乐风格注重和声的平衡和和谐,且多用于教堂礼拜和宗教庆典。
- 麦诺特圣歌集中的音乐作品采用了多声部的合唱形式,歌词内容涉及信仰、教义和赞美。
第三章:巴洛克音乐巴洛克音乐时期是西方古典音乐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具有复杂的和声结构和热情奔放的情感表达。
西方音乐史简答题(5篇)

西方音乐史简答题(5篇)第一篇:西方音乐史简答题三、简答题1、威尔第歌剧创作:创作以民族民间音乐为渊源,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歌剧以题材的社会性、现实性、人物和环境的质朴真实,音乐、戏剧的紧密结合,声乐歌唱的主导地位和变化丰富的动人旋律而著称。
《茶花女》《弄臣》《阿依达》《奥赛罗》等是其代表作,他把意大利歌剧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为世界歌剧艺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十九世纪标题音乐的发展过程:在西方音乐历史传统中,乐曲加“标题”的现象早已存在,尤其是贝多芬的交响曲,管弦乐序曲所包含的戏剧性内涵,以及歌剧这种综合艺术形式所带来的丰富想象力,包括与剧情越来越紧密相关的歌剧序曲等都可以说是“标题交响音乐”的前身,但真正带有浪漫精神的标题交响音乐和交响诗却是到19世纪30年代才兴盛起来,并且是在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作品中的得到最鲜明的体现。
李斯特在柏辽兹之后,以“交响诗”的形态给这种新需要以热情的响应,而且标题性乐器作品不仅受到19世纪各民族乐派的支持,也在瓦格纳、理查德·斯特劳斯以及马勒那里得到不同的理解和发挥。
3、比才歌剧的创作特征:社会底层的平民小人物成为作品的主角,现实主义题材得到深化,在歌剧音乐中,常常把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现力地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以及法国的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溶于一炉,创造了19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为法国的民族歌剧开拓了一条崭新的、现实的道路。
4、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的两个鲜明特点:深刻的抒情性和强烈的戏剧性抒情性体现在旋律上,他是一位卓越的旋律大师,每一部作品的主题旋律都很鲜明,音调切换自然、深情浓郁,真挚、热忱,注重对人的心理的细致刻画,具有鲜明的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的特色,富有难以言传的美和魅力。
戏剧性表现在他的创作中令人震惊的戏剧力量。
他把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种种体验,把人们内心世界的种种矛盾冲突,形象地通过精致的音乐语言,化为爱与恨、光明与邪恶、欢乐与痛苦、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他的音乐具有强烈、震撼人心的戏剧力量。
欧洲音乐史的复习资料

1)。
莫扎特交响曲的特点:1、写作技巧是从海顿那直接继承过来的,但去掉了海顿以往交响曲的影子,加强了奏鸣曲式中两主题间的对比,促进了戏剧性的发展。
2、和声调性大胆的构思和运用,展开部的尾部幅度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后来贝多芬交响曲创作的新倾向。
2)。
莫扎特三乐章的古典协奏曲形式:1、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的快板,用双呈示部,第一呈示部比较朴素,在主调上,有乐队奏出,篇幅较短,只出现一部分主题;第二呈示部比较华丽,富于技术性,由独奏乐器和乐队奏出,增加新的主题,所以内容比第一呈示部丰富的多。
2、第二乐章是咏叹调式的抒情慢板。
3、第三乐章是回旋曲式或奏鸣回旋曲式的快板。
3)。
贝多芬:9部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17首弦乐四重奏、5首钢琴协奏曲、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歌剧《菲岱里奥》、《莱奥若拉》第三序曲、《爱格蒙特》、《科里奥兰》序曲及《庄严弥撒》等。
交响曲: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
钢琴:第十七首《暴风雨奏鸣曲》、第二十三首《热情奏鸣曲》、第二十一首《黎明》。
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与“旧约全书”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相对应。
4)为什么说贝多芬是时代的巨人?因为1、他是古典主义的终结者,他的9部交响曲大多是古典主义的典范,在他的交响曲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远超出了维也纳古典交响曲的意义和风格,他不仅将重大的社会政治题材引入到交响曲体裁,形成了英雄性、群众性的新风格,而且确定了贝多芬交响套曲的哲理布局,三个主题交织发展的理想的交响乐的布局:a、时代的英雄主题、b、个人与命运的抗争、c、人类达到理想王国的奋斗。
2、他是浪漫主义的开创者,《第九交响曲》在和声、配器和曲式方面都有许多创新之处,如第一乐章的空五度和弦预示了印象派的技法;第二乐章把奏鸣曲纳入了复三段式之中,为浪漫派交响音乐开了先例;第三乐章中,降E调自然圆号吹出旋律,第一次达到了技术的极限;第四乐章采用康塔塔形式,第一次在交响曲中加入声乐,并开混合曲式和性格变奏的先例,引子中七个音同时出现,预示了现代音乐的和弦快。
西方音乐史50个常识(西方音乐史没你想的那么难)

西方音乐史50个常识(西方音乐史没你想的那么难)开始学习音乐我们都会接触到“音乐时期”这个词儿这个词儿说的是西方音乐史那么西方音乐史大致分几个时期呢嗯~我仿佛看到了正在抓耳挠腮的你一起来梳理下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凝固的历史符号公元五世纪476年之前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存在的时间约为公元前3200年~公元400年这部分的音乐资料只能从考古而来从发掘出的绘画、雕塑及少量流传下来的诗歌文学与哲学著作可以进行了解中世纪时期 (Medieval )纯净的“唱诗班”公元476-14世纪西元476年罗马帝国瓦解后希腊、罗马文明变趋衰微日耳曼人统治欧洲西半部历史上称为“黑暗时期”也就是“中世纪时期”单声部教堂音乐为主以格利高里圣咏为代表文艺复兴时期(Renaissance)“以人为本”的音乐1450-1600年这时的音乐家在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对复调音乐进行了发展和变革声乐与器乐逐渐分离而独立发展这一时期五线谱已得到完善印刷术也运用到曲谱上这都使音乐的传播更加便利和广泛音乐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多声部复调音乐盛行器乐开始兴起巴洛克时期(Baroque)不完美的珍珠1600-1750年巴洛克(Baroque)一词是法语意为“不规则的、鳞茎状的珍珠”巴赫、维瓦尔第等著名音乐家诞生音乐理论有了长足发展器乐曲盛行,数字低音调性体系等概念出现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古典时期(Classical)优雅的“贵族音乐”1750-1830年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位古典主义大师他们的杰出音乐作品和音乐风格被称为近代欧洲音乐艺术的“经典”这一时期的音乐单纯、明朗、优美、均衡为主要特点数字低音已经舍弃不用表现手法丰富奏鸣曲等各种曲式确立浪漫时期(Romantic)璀璨的万花筒1830—1900年浪漫主义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延续和发展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和终结者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行人浪漫主义音乐抛弃了古典音乐的以旋律为主的统一性强调多样性发展和声的作用对人物性格的特殊品质进行刻画更多地运用转调手法和半音浪漫主义歌剧的代表是韦伯音乐的代表是舒伯特浪漫主义音乐体现了影响广泛和民族分化的倾向在法国出现了柏辽兹意大利的罗西尼匈牙利的李斯特波兰的肖邦和俄罗斯的柴科夫斯基浪漫主义音乐在瓦格纳和布拉姆斯时代逐渐走入历史浪漫主义时期特点是音乐开始有标题作曲家不再纯粹追求音乐美感而是表达个人情感呈现以德奥为主流民族、地域风格各具特色的趋势现代时期(Modernist)颠覆传统的新时期1900-1980年代左右现代音乐(modernist music) 泛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主义音乐以后直到今天的全部专业音乐创作从历史风格的范畴而言现代音乐特指20世纪中非传统作曲技法非功能和声体系作为理论支撑的音乐作品在这个时期新古典主义新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等近现代音乐流派出现现在清晰多了吧注:部分图文综合自网络,。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以下是一些关于西方音乐史的复习资料:
1. 西方音乐史的时间线:整理出西方音乐史中的重要时期和事件,例如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以及现代音乐等。
2. 音乐史中的重要作曲家:研究西方音乐史中的重要作曲家,例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和斯特拉文斯基等。
了解他们的生平和作品。
3. 音乐风格和流派:研究西方音乐史中的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例如巴洛克、古典、浪漫、印象派和现代音乐等。
了解每个风格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4. 重要音乐作品:了解一些西方音乐史中的标志性作品,例如巴赫的“Brandenburg Concerto”、莫扎特的
“Symphony No. 40”、贝多芬的“Symphony No. 9”和斯特拉文斯基的“Rite of Spring”等。
5. 音乐理论和技术:学习西方音乐史中的音乐理论和技术,例如调性音乐的发展、和声学、调式和非调式音乐等。
6. 音乐演奏和表演实践:了解西方音乐史中的不同演奏和
表演实践,例如古乐器演奏、歌剧演唱和管弦乐队指挥等。
7. 影响和作用:考虑西方音乐史在音乐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例如对其他文化音乐的影响以及西方音乐与社会、政
治和文化的关系。
这些资料可以在音乐史的教科书、音乐学习网站和音乐史
研究论文中找到。
重要的是系统学习和理解西方音乐史的
主要内容和关键概念,以便在复习和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选择1、贝多芬从他的第三交响曲开始,在第三乐章中以谐谑曲取代了宫廷气质的小步舞曲。
2、“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两部声乐套曲是《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
此外,他还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其中《第八交响曲》只有两个乐章。
3、“无歌词”是由门德尔松首创的钢琴小品,包括6卷48首小曲。
4、浪漫主义时期代表法国喜歌剧最高成就的是作曲家比才,和他的作品《卡门》。
5、浪漫主义初期意大利歌剧的三个代表人物是罗西尼、贝里尼、唐尼采蒂,威尔第是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的集大成者,而普契尼的歌剧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以真实主义歌剧为基础,他的优秀歌剧作品有《绣花女》《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多》等。
6、《春之祭》是斯特拉文斯基1913年创作的舞剧音乐,20世纪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它描写了俄国古代未开化民族在春天祭献大地的仪式。
7、在交响曲中,不仅使用大标题,而且每个乐章都冠以小标题和详细的文字解说,并用固定乐思代表主人公的形象,首次运用这种形式进行创作的是法国作曲家柏辽兹,代表作品是《幻想曲交响曲》8、斯美塔那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他为捷克民族歌剧和交响诗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他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沃尔塔瓦河》生动地描写了河流两岸的秀丽风光、人民的风俗生活。
9、格什温是20世纪最富有美国特色的一位作曲家,他将美国爵士乐的音乐素材与古典作曲技法熔于一炉,代表作品是钢琴与乐队《蓝色狂想曲》,以爵士乐为特点,为爵士乐走向世界舞台起了积极作用。
10、霍尔斯特对复兴20世纪英国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音乐创作常与古文化相结合,塑造出独特的神秘色彩,作于1916年,以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的七个星球命名的七乐章交响乐《行星组曲》就是这样一首独辟蹊径的名作。
11、1945年后,音乐创作中出现了一种转向寻找新音色的现象,主要使用传统乐器进行演奏,通过新的演奏方法开拓新的音响资源,与电子音乐分别走上了新音色探索的两条不同道路,新音色方面的代表作品有波兰作曲家彭德雷茨基的《广岛受难者的哀歌》和匈牙利作曲家利盖蒂的《大气》。
名词解释1、主导动机:也称主导主题。
在大型音乐作品如歌剧、舞剧及标题作品中,用以象征某一特定人物、事件、情景或情感,并始终与所象征的人物或剧情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音乐片段,被称为主导动机。
主导动机具有标签和符号的意义。
2、五人强力集团:又称“巴列基列夫小组”或“新俄罗斯乐派”,是俄罗斯音乐的创作集团。
1857年在彼得堡逐渐形成,成员五人,他们是巴拉基列夫、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鲍罗丁和居伊,他们都是业余音乐爱好者,没有进过音乐学院,却有着伟大的抱负,继承格林卡的事业,以发扬促进俄罗斯音乐为宗旨,真心接受巴拉基列夫的指导和教诲,从而结成一个强大的音乐社团——俄罗斯“强力集团”,坚强地捍卫俄罗斯民间音乐。
3、轻歌剧:与喜歌剧一样,是一种生活气息与娱乐性较强的歌剧,产生与19世纪中期的法国,与大歌剧相对,与18世纪的喜歌剧相仿。
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常带有讽刺性,用说白代替宣叙调,旋律取自当时流行的音乐,通俗易懂,结构短小,多采用独幕形式,该体裁的奠基人是德裔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代表作品有《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霍夫曼的故事》。
4、乐剧:1848年瓦格纳在他的《罗恩格林》问世之后,用乐剧指代他的歌剧。
乐剧将文学与诗歌、历史与神话,舞台与建筑、音乐与戏剧创作融为一体,是一种整体性的戏剧艺术。
简答1、浪漫主义的含义及时间界定浪漫一词原指用罗曼语所写的有关欧洲中世纪那些情节离奇、冒险而富于幻想的骑士故事和传奇小说。
欧洲史文学家用这个词来称呼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盛行的文艺思潮和文艺流派。
当时欧洲各国民主革命运动高涨,由于以拿破仑为代表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最后以旧王朝复辟告终,人们普遍对现实感到失望,对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寄托不抱幻想,这些思潮表现在艺术上就形成一种不满足于现实,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后来这个词被借用到音乐领域,把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一批欧洲作曲家看成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即我们所说的“浪漫乐派”。
从时间上讲,浪漫主义时期通常指19世纪前后的一百多年(1790-1910)它涵盖了韦伯到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作品,浪漫主义时期分为初期、中期、中后期、晚期四个阶段:初期(19世纪10-20年代):韦伯、舒伯特、贝多芬(晚期)等;中期(盛期)(19世纪30-40年代):柏辽兹、舒曼、门德尔松、肖邦等;中后期(19世纪40-80年代):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弗兰克、柴可夫斯基等;晚期(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布鲁克纳、普契尼、沃尔夫、马勒、理查·施特劳斯等。
2、何谓真实主义歌剧?真实主义歌剧是在真实主义文学影响下,于19世纪晚期在意大利产生的一种歌剧体裁。
真实主义歌剧描写的是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贫苦生活,;力求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的现实状况,揭露社会的阴暗面,真实主义歌剧中往往会出现在原始情感冲动下做出的暴力,凶杀等行为,戏剧发展紧迫迅速,舞台人物性格突出,生活环境描写富有色彩,音乐民间歌舞密切关联,且旋律易记动听。
马斯卡尼的独幕歌剧《乡村骑士》与列昂卡瓦洛的两幕歌剧《丑角》是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典型代表,这两部作品经常同场演出,故有“骑士”与“丑角”之称。
普契尼的《绣花女》、《蝴蝶夫人》也是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作品.3、何谓印象主义音乐?印象主义音乐是20世纪音乐流派的先行者,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它在文学和绘画领域印象主义潮流的影响下产生,因德彪西交响组曲《春天》的问世而作为一种新音乐风格的称谓被保留下来。
特征:(1)印象主义音乐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注重表达对客观事物瞬间的印象,音乐大多具有神秘和飘忽朦胧的意境。
(2)它不以旋律为主,重视和声和配器的色彩作用;突破大小调体系,多采用全音音阶和五声音阶;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用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代替三和弦和七和弦;减弱和声功能,模糊调性,大量使用变化音,多采用小型体裁。
代表人物与作品:(1)德彪西的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夜曲》、《大海》以及钢琴曲《意象集》、《前奏曲》等(2)拉威尔的舞剧音乐《达芙妮斯与赫洛埃》、《鹅妈妈》、管弦乐《西班牙狂想曲》、《波莱罗》、《鹅妈妈组曲》等。
4、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的特点。
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大约是19世纪前后的100多年,该时期的音乐不像巴洛克音乐那样壮观、华丽、在细节上精致修饰;也不像古典主义音乐那样具有精炼、朴实的音乐语言,形式结构明晰匀称;它更多地强调个性与自我感受,无拘无束地表达情感世界,体现了浪漫主义所特有的激情。
浪漫主义音乐的这些特点都在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中得到了体现,它强调强烈的感情渲染、个人主义精神的展现以及强烈的个性表现,重视歌唱性和抒情性,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创作宗旨,反对古典主义音乐的传统形式和内容,作曲家们期望最大程度地体验各种感受。
这些都是当时意大利歌剧的鲜明特点.论述一、贝多芬音乐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贝多芬将人文主义思想融入其创作的各个领域,并以此为基点,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了巅峰,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他用仅有的一部歌剧《菲岱里奥》撼动了歌剧艺术舞台,其余晖直射瓦格纳;是他,在奏鸣曲式上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革命,以《热情》《悲怆》和《月光》为代表的32首钢琴奏鸣曲,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音乐结构和调性处理使人震惊,被誉为音乐中的“新约全书”,成为划时代的音乐蓝本;是他,把交响音乐发展到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步,将慢乐章发展成为具有史诗般磅礴气势的篇章,把典雅的小步舞曲乐章换成了具有强烈动力的谐谑曲乐章,使它达到为人类精神纵情高歌的境界,他还将终曲扩展为壮观的高潮,使音乐在凯旋中结束。
这种结构的改变,使交响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髓。
1827年在维也纳,这位孤独的长者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选择弦乐四重奏作为唯一的创作方式来表达情感,用利刃一样的笔墨写下了16首弦乐四重奏的最后5首,这些作品包含了他最高的艺术理念、最精致的音乐结构和最丰富的人类感情,体现了刚劲的气质、哲理的深思、质朴的世俗,犹如一位哲人在深渊的边缘为世人献上的一曲曲讴歌人类灵魂的“圣歌”。
他用音乐形式编织的意味深长的乐思,是他对生命与艺术真谛的领悟,更是他用音乐表达的人文主义关怀。
二、20世纪音乐的总体特征。
1、旋律上:传统音乐以流畅、起伏自然、有规律进行为基础,20世纪音乐的旋律则常常是不流畅的,出现有棱角的大跳,有时没有句读,有时避开传统音乐中的旋律因素,用其他音响方式代替旋律。
2、节奏、节拍上:节奏是传统音乐的骨架,而且组织严格;而现代音乐则是节奏自由多变,有的用复节奏、无节奏,有的无节拍、无小节线,有的由演奏者自由安排节奏,还有的是“唯节奏”。
3、和声上:传统音乐以和谐为美,以三和弦为基础;而现代音乐则打破了这一概念,以音响感觉为依据,不存在传统音乐的和弦结构与功能进行,频繁使用十一和弦,十三和弦等,采用音团和板块型音群,甚至连三和弦的概念也不复存在。
4、调式调性上:传统音乐以大小调为中心;而现代音乐则常常是无调式调性的音乐,有的自创音阶音列,有的不在旋律范畴中运动,也就失去了调式调性的意义。
5、配器上:传统音乐将各组乐器优化组合,音色强调平衡,而现代音乐则强调个别乐器,常用极端音区、噪音,突出打击乐,寻求新的声音色彩和发生器械。
20世纪是音乐多元化风格并存的时期,不易全面概括,那些非传统手法的电子音乐,具体音乐等,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旋律、节奏、和声、调式调性等要素,是和传统音乐的彻底决裂,因此对这些音乐不能用传统概念来解释,只有通过音响逐步感受,认识它。
20世纪新潮音乐的生命力是无可置疑的,它不是调性音乐的否定和取代,而是对调性音乐进行补充和扩展,是对新音乐语言的探索。
三、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特点?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总的来说有以下几方面:(1)从风格上看:作品强烈地张扬主观情感和个性特征,每个作曲家的作品都带有个性化的烙印。
(2)从文化传统上看:作品强调民族观念,作曲家的创作普遍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尤其是晚期浪漫派。
(3)从体裁上看:打破了古典音乐程式化的限制,出现了表达明确意图的标题音乐、多乐章的交响曲、单乐章的交响诗和特性小曲等体裁。
(4)从具体的音乐要素上看:a、旋律的乐句组成不受固定形式的约束,趋向不对称的自由化形态,伸缩性很大,抒情性加强。
b、和声的结构进行了扩展,不协和和弦被更自由地运用。
c、常采用半音转调和远近关系转调,晚期浪漫派的作品有时会给人以调性含糊不清的感觉,但是以调性音乐为主。
d、力度、速度变化强烈,这些表达感情张力的元素所造成的强调幅度的对比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