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数学下期中模拟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济宁市邹城2019-2020年八年级下期中数学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济宁市邹城2019-2020年八年级下期中数学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济宁市邹城2019-2020年八年级下期中数学模拟试卷(一)含解析-学年邹城八中八年级(下)期中数学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30分)1.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 B.x≤1 C.x>1 D.x≥12.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A.2,3,4 B.3,4,5 C.6,8,12D.3.下列条件中,能确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一组对边相等B.一组对角相等C.两条对角线相等D.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4.若最简二次根式3与﹣5可以合并,则x的值是()A.2 B.3 C.4 D.55.如图,矩形ABCD中,AB=3,AD=1,AB在数轴上,若以点A为圆心,对角线AC的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于点M,则点M表示的数为()A.2 B.C.D.6.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CE∥BD,DE∥AC,若AC=4,则四边形CODE的周长()A.4 B.6 C.8 D.107.已知x、y是实数,,若3x﹣y的值是()A.B.﹣7 C.﹣1 D.8.菱形的周长为8cm,高为1cm,则该菱形两邻角度数比为()A.3:1 B.4:1 C.5:1 D.6:19.如图,这是一块农家菜地的平面图,其中BD=4m,CD=3m,AB=13m,AC=12m,∠BDC=90°,则这块地的面积为()A.24m2B.30m2C.36m2D.42m210.如图,在斜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OAB中,作内接正方形A1B1C1D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OA1B1中,作内接正方形A2B2C2D2;在等腰直角三角形OA2B2中,作内接正方形A3B3C3D3;…;依次作下去,则第n个正方形A n B n C n D n的边长是()A.B.C.D.二、填空题(春校级期中)如图,在▱ABCD中,∠DAB的角平分线交CD于E,若DE:EC=3:1,AB的长为8,则BC的长为.12.如图,在一个由4×4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络,阴影部分面积是.13.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AB=4cm,∠AOB=60°,则AD=cm.14.如图,把两块相同的含30°角的三角尺如图放置,若cm,则三角尺的最长边长为.15.如图,菱形ABCD中,AB=4,∠A=120°,点M、N、P分别为线段AB、AD、BD上的任意一点,则PM+PN的最小值为.三、解答题(共55分)16.计算:(1)(2).17.化简,求值:),其中m=﹣1.18.如图,一只蜘蛛在一块长方体木块的一个顶点A处,一只苍蝇在这个长方体的对角顶点G处,若AB=3cm,BC=5cm,BF=6cm,问蜘蛛要沿着怎样的路线爬行,才能最快抓到苍蝇?这时蜘蛛走过的路程是多少厘米?19.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ACB=30°,AB=2.(1)求AC的长.(2)求∠AOB的度数.(3)以OB、OC为邻边作菱形OBEC,求菱形OBEC的面积.20.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延长AB至点E,使BE=AB,连接CE.(1)求证:BD=EC;(2)若∠E=50°,求∠BAO的大小.21.如图,点G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CA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以线段AG为边作一个正方形AEFG,线段EB和GD相交于点H.(1)求证:EB=GD;(2)判断EB与G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AB=2,AG=,求EB的长.22.如图,矩形ABCD中,O是AC与BD的交点,过O点的直线EF与AB,CD的延长线分别交于E,F.(1)求证:△BOE≌△DOF;(2)当EF与AC满足什么关系时,以A,E,C,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证明你的结论.23.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M是AB延长线上一点.直角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经过点D,且直角顶点E在AB边上滑动(点E不与点A、B重合),另一直角边与∠CBM的平分线BF相交于点F.(1)如图1,当点E在AB边得中点位置时:①通过测量DE、EF的长度,猜想DE与EF满足的数量关系是.②连接点E与AD边的中点N,猜想NE与BF满足的数量关系是,请证明你的猜想.(2)如图2,当点E在AB边上的任意位置时,猜想此时DE与E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学年邹城八中八年级(下)期中数学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30分)1.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 B.x≤1 C.x>1 D.x≥1【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求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x﹣1≥0,解得x≥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2.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A.2,3,4 B.3,4,5 C.6,8,12D.【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答】解:A、22+32≠4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B、42+32=57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C、62+82≠12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D、()2+()2≠()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3.下列条件中,能确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一组对边相等B.一组对角相等C.两条对角线相等D.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分析】平行四边形的五种判定方法分别是:(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判定方法知D正确.【解答】解: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可知,只有D满足条件,故选D.【点评】平行四边形共有五种判定方法,记忆时要注意技巧;这五种方法中,一种与对角线有关,一种与对角有关,其他三种与边有关.4.若最简二次根式3与﹣5可以合并,则x的值是()A.2 B.3 C.4 D.5【考点】同类二次根式.【分析】若最简二次根式可以合并可知被开方数相同,由此可得x.【解答】解:∵最简二次根式3与﹣5可以合并,∴x=5,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理解同类二次根式是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如图,矩形ABCD中,AB=3,AD=1,AB在数轴上,若以点A为圆心,对角线AC的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于点M,则点M表示的数为()A.2 B.C.D.【考点】勾股定理;实数与数轴.【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AC的长,进而得到AM的长,再根据A点表示﹣1,可得M点表示的数.【解答】解:AC===,则AM=,∵A点表示﹣1,∴M点表示的数为:﹣1,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6.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CE∥BD,DE∥AC,若AC=4,则四边形CODE的周长()A.4 B.6 C.8 D.10【考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分析】首先由CE∥BD,DE∥AC,可证得四边形CODE是平行四边形,又由四边形ABCD是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易得OC=OD=2,即可判定四边形CODE是菱形,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CE∥BD,DE∥AC,∴四边形CODE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是矩形,∴AC=BD=4,OA=OC,OB=OD,∴OD=OC=AC=2,∴四边形CODE是菱形,∴四边形CODE的周长为:4OC=4×2=8.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矩形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证得四边形CODE是菱形是解此题的关键.7.已知x、y是实数,,若3x﹣y的值是()A.B.﹣7 C.﹣1 D.【考点】配方法的应用;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分析】将后三项因式分解,然后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得x、y的值,然后求得代数式的值即可.【解答】解:原式可化为: +(y﹣3)2=0,则3x+4=0,y﹣3=0,∴3x=﹣4;y=3;∴3x﹣y=﹣4﹣3=﹣7.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有限个非负数的和为零,那么每一个加数也必为零.8.菱形的周长为8cm,高为1cm,则该菱形两邻角度数比为()A.3:1 B.4:1 C.5:1 D.6:1【考点】菱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已知可求得菱形的边长,再根据三角函数可求得其一个内角从而得到另一个内角即可得到该菱形两邻角度数比.【解答】解:如图所示,根据已知可得到菱形的边长为2cm,从而可得到高所对的角为30°,相邻的角为150°,则该菱形两邻角度数比为5:1.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1)直角三角形中,30°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逆定理;(2)菱形的两个邻角互补.9.如图,这是一块农家菜地的平面图,其中BD=4m,CD=3m,AB=13m,AC=12m,∠BDC=90°,则这块地的面积为()A.24m2B.30m2C.36m2D.42m2【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分析】连接BC,在Rt△BDC中,已知BD,CD的长,运用勾股定理可求出BC的长,在△ABC中,已知三边长,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故四边形ABDC的面积为Rt△ACB与Rt△DBC的面积之差.【解答】解:连接BC,∵∠BDC=90°,BD=4m,CD=3m,∴BC=5,∵AB=13m,AC=12m,∴AC2+BC2=122+52=169=132=AB2,∴△ABC为直角三角形,=S△ABC﹣S△BCD∴S四边形ABDCBD×CD=AC×BC﹣=×12×5﹣×4×3=30﹣6=2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判断出△ACB的形状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如图,在斜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OAB中,作内接正方形A1B1C1D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OA1B1中,作内接正方形A2B2C2D2;在等腰直角三角形OA2B2中,作内接正方形A3B3C3D3;…;依次作下去,则第n个正方形A n B n C n D n的边长是()A.B.C.D.【考点】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过O作OM垂直于AB,交AB于点M,交A1B1于点N,由三角形OAB与三角形OA1B1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M为AB的中点,N为A1B1的中点,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出OM为AB的一半,由AB=1求出OM的长,再由ON为A1B1的一半,即为MN的一半,可得出ON与OM的比值,求出MN的长,即为第1个正方形的边长,同理求出第2个正方形的边长,依此类推即可得到第n个正方形的边长.【解答】解:过O作OM⊥AB,交AB于点M,交A1B1于点N,如图所示:∵A1B1∥AB,∴ON⊥A1B1,∵△OAB为斜边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OM=AB=,又∵△OA1B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N=A1B1=MN,∴ON:OM=1:3,∴第1个正方形的边长A1C1=MN=OM=×=,同理第2个正方形的边长A2C2=ON=×=,则第n个正方形A n B n D n C n的边长.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正方形的性质,属于一道规律型的题,熟练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春校级期中)如图,在▱ABCD中,∠DAB的角平分线交CD于E,若DE:EC=3:1,AB的长为8,则BC的长为6.【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而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DEA=∠DAE,进而得出AD=DE,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在▱ABCD中,∠DAB的角平分线交CD于E,∴∠DEA=∠BAE,∠DAE=∠BAE,AD=BC,∴∠DEA=∠DAE,∴AD=DE=BC,∵DE:EC=3:1,AB的长为8,∴DE=AD=BC=6.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DEA=∠DAE是解题关键.12.如图,在一个由4×4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络,阴影部分面积是10.【考点】三角形的面积.【专题】网格型.【分析】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4×4﹣4××1×3═16﹣6=10.【解答】解:S阴影故答案是:1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在有网格的图中,一般是利用割补法把不规则的图形整理成规则的图形.13.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AB=4cm,∠AOB=60°,则AD=4cm.【考点】矩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求出OA=OB,得到等边三角形AOB,求出OA,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问题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C=BD,OA=OC,OD=OB,∴OA=OB,∵∠AOB=60°,∴△AOB是等边三角形,∴OA=OB=AB=4cm,∴AC=BD=2×4cm=8cm,∴AD==4cm,故答案为:4cm.【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矩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能求出OA=OB=AB是解此题的关键.14.如图,把两块相同的含30°角的三角尺如图放置,若cm,则三角尺的最长边长为12cm.【考点】解直角三角形.【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根据题意,知△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得AB的长,再根据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解答】解:∵∠ABD=90°,AB=BD,AD=6cm,∴AB=BD=6cm,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AC=30°,设BC=x,则AC=2x.根据勾股定理,得4x2﹣x2=108,解得:x=6,则斜边长是12cm.故答案为:12cm.【点评】此题综合运用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30°的直角三角形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得出AB、BC的长度,难度一般.15.如图,菱形ABCD中,AB=4,∠A=120°,点M、N、P分别为线段AB、AD、BD上的任意一点,则PM+PN的最小值为2.【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菱形的性质.【分析】先根据四边形ABCD是菱形可知,AD∥BC,由∠A=120°可知∠ABC=60°,作点N关于直线BD的对称点N′,连接N′M,N′N,则N′M的长即为PM+PN的最小值,由图可知,当点A与点N重合,CM⊥AB时PM+PN的值最小,再在Rt△BCM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MC的长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D∥BC,∵∠A=120°,∴∠ABC=180°﹣∠DAB=180°﹣120°=60°,作点N关于直线BD的对称点N′,连接N′M,N′N,则N′M的长即为PM+PN的最小值,由图可知,当点A与点N重合,MN′⊥AB时PM+PN的值最小,在Rt△BCM中,∵BC=AB=4,∠ABC=60°,∴BM=BC=2,∴CM==BM=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及菱形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55分)16.计算:(1)(2).【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1)首先化简二次根式,进而合并求出答案;(2)直接利用乘法公式化简二次根式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3﹣2=2+2+3﹣2=3+2;(2)=5﹣2﹣(3+2﹣2)=3﹣5+2=﹣2+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17.化简,求值:),其中m=﹣1.【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除法,分式化为最简根式后,把m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当m=﹣1时,原式==.【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求值题中比较多的题型主要有三种:转化已知条件后整体代入求值;转化所求问题后将条件整体代入求值;既要转化条件,也要转化问题,然后再代入求值.18.如图,一只蜘蛛在一块长方体木块的一个顶点A处,一只苍蝇在这个长方体的对角顶点G处,若AB=3cm,BC=5cm,BF=6cm,问蜘蛛要沿着怎样的路线爬行,才能最快抓到苍蝇?这时蜘蛛走过的路程是多少厘米?【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分析】本题先把长方体展开,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得出最短的路线是AG,然后求出展开后的线段AC、CG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G即可.【解答】解:(1)如图(2)当蚂蚁从A出发先到BF上再到点G时∵AB=3cm,BC=5cm∴AC=AB+BC=3+5=8cm∵BF=6cm,∴CG=BF=6cm在Rt△ABG中AG===10cm(2)如图(1)当蚂蚁从A出发先到EF上再到点G时∵BC=5cm,∴FG=BC=5cm,∴BG=5+6=11cm在Rt△ABG中AG===,∵∴第一种方案最近,这时蜘蛛走过的路程是10cm.【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以及对勾股定理的应用.19.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ACB=30°,AB=2.(1)求AC的长.(2)求∠AOB的度数.(3)以OB、OC为邻边作菱形OBEC,求菱形OBEC的面积.【考点】矩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专题】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AB的长结合三角函数的关系可得出AC的长度.(2)根据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出△OBC为等腰三角形,从而利用外角的知识可得出∠AOB的度数.(3)分别求出△OBC和△BCE的面积,从而可求出菱形OBEC的面积.【解答】解:(1)在矩形ABCD中,∠ABC=90°,∴Rt△ABC中,∠ACB=30°,∴AC=2AB=4.(2)在矩形ABCD中,∴AO=OB=2,又∵AB=2,∴△AOB是等边三角形,∴∠AOB=60°.(3)由勾股定理,得BC=,.,所以菱形OBEC的面积是2.【点评】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的知识,综合性较强,注意一些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关键.20.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延长AB至点E,使BE=AB,连接CE.(1)求证:BD=EC;(2)若∠E=50°,求∠BAO的大小.【考点】菱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根据菱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可得AB=CD,AB∥CD,然后证明得到BE=CD,BE∥CD,从而证明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即可得证;(2)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出∠ABO的度数,再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可得AC⊥BD,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计算即可得解.【解答】(1)证明:∵菱形ABCD,∴AB=CD,AB∥CD,又∵BE=AB,∴BE=CD,BE∥CD,∴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BD=EC;(2)解:∵平行四边形BECD,∴BD∥CE,∴∠ABO=∠E=50°,又∵菱形ABCD,∴AC丄BD,∴∠BAO=90°﹣∠ABO=4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菱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是解本题的关键.21.如图,点G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CA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以线段AG为边作一个正方形AEFG,线段EB和GD相交于点H.(1)求证:EB=GD;(2)判断EB与G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AB=2,AG=,求EB的长.【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专题】几何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在△GAD和△EAB中,∠GAD=90°+∠EAD,∠EAB=90°+∠EAD,得到∠GAD=∠EAB从而△GAD≌△EAB,即EB=GD;(2)EB⊥GD,由(1)得∠ADG=∠ABE则在△BDH中,∠DHB=90°所以EB⊥GD;(3)设BD与AC交于点O,由AB=AD=2在Rt△ABD中求得DB,所以得到结果.【解答】(1)证明:在△GAD和△EAB中,∠GAD=90°+∠EAD,∠EAB=90°+∠EAD∴∠GAD=∠EAB,∵四边形EFGA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G=AE,AB=AD,在△GAD和△EAB中,∴△GAD≌△EAB(SAS),∴EB=GD;(2)解:EB⊥GD.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AB=90°,∴∠AMB+∠ABM=90°,又∵△AEB≌△AGD,∴∠GDA=∠EBA,∵∠HMD=∠AMB(对顶角相等),∴∠HDM+∠DMH=∠AMB+∠ABM=90°,∴∠DHM=180°﹣(∠HDM+∠DMH)=180°﹣90°=90°,∴EB⊥GD.(3)解:连接AC、BD,BD与AC交于点O,∵AB=AD=2,在Rt△ABD中,DB=,在Rt△AOB中,OA=OB,AB=2,由勾股定理得:2AO2=22,OA=,即OG=OA+AG=+=2,∴EB=GD=.【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考查了利用其性质证得三角形全等,并利用证得的条件求得边长.22.如图,矩形ABCD中,O是AC与BD的交点,过O点的直线EF与AB,CD的延长线分别交于E,F.(1)求证:△BOE≌△DOF;(2)当EF与AC满足什么关系时,以A,E,C,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证明你的结论.【考点】菱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专题】几何综合题.【分析】(1)由矩形的性质:OB=OD,AE∥CF证得△BOE≌△DOF;(2)若四边形EBFD是菱形,则对角线互相垂直,因而可添加条件:EF⊥AC,当EF⊥AC时,∠EOA=∠FOC=90°,∵AE∥FC,∴∠EAO=∠FCO,矩形对角线的交点为O,∴OA=OC,∴△AOE≌△COF,∴OE=OF,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四边形EBFD是菱形.【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OB=OD(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AE∥CF(矩形的对边平行).∴∠E=∠F,∠OBE=∠ODF.∴△BOE≌△DOF(AAS).(2)解:当EF⊥AC时,四边形AECF是菱形.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OA=OC(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又∵由(1)△BOE≌△DOF得,OE=OF,∴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EF⊥AC,∴四边形AECF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点评】本题利用了:1、矩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3、菱形的判定.23.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M是AB延长线上一点.直角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经过点D,且直角顶点E在AB边上滑动(点E不与点A、B重合),另一直角边与∠CBM的平分线BF相交于点F.(1)如图1,当点E在AB边得中点位置时:①通过测量DE、EF的长度,猜想DE与EF满足的数量关系是DE=EF.②连接点E与AD边的中点N,猜想NE与BF满足的数量关系是NE=BF,请证明你的猜想.(2)如图2,当点E在AB边上的任意位置时,猜想此时DE与E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分析】(1)①根据图形可以得到DE=EF,NE=BF,②要证明这两个关系,只要证明△DNE≌△EBF即可.(2)DE=EF,连接NE,在DA边上截取DN=EB,证出△DNE≌△EBF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①DE=EF;②NE=BF;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D=AB,∠DAB=∠ABC=90°,∵N,E分别为AD,AB中点,∴AN=DN=AD,AE=EB=AB,∴DN=BE,AN=AE,∵∠DEF=90°,∴∠AED+∠FEB=90°,又∵∠ADE+∠AED=90°,∴∠FEB=∠ADE,又∵AN=AE,∴∠ANE=∠AEN,又∵∠A=90°,∴∠ANE=45°,∴∠DNE=180°﹣∠ANE=135°,又∵∠CBM=90°,BF平分∠CBM,∴∠CBF=45°,∠EBF=135°,在△DNE和△EBF中,∴△DNE≌△EBF(ASA),∴DE=EF,NE=BF.(2)DE=EF,理由如下:连接NE,在DA边上截取DN=EB,∵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N=EB,∴AN=AE,∴△AE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NE=45°,∴∠DNE=180°﹣45°=135°,∵BF平分∠CBM,AN=AE,∴∠EBF=90°+45°=135°,∴∠DNE=∠EBF,∵∠NDE+∠DEA=90°,∠BEF+∠DEA=90°,∴∠NDE=∠BEF,在△DNE和△EBF中,∴△DNE≌△EBF(ASA),∴DE=EF.【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就是求证△DNE≌△EBF.。

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1)

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1)

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考试内容:第十六章至第十八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0江苏连云港赣榆期末,4,★☆☆)若3-m 为二次根式,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m<3B.m≤3C.m≥3D.m>32.(2020江苏盐城期末,5,★☆☆)若a>0,则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1aB.1a2 C. aD.a 23.(2020上海浦东新区建平中学期末,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3)2=-3B.(- 3 )2=9C.(-3)2=±3 D.9116 =3144.(2019山西忻州期中,1,★☆☆)下列各式化简后,与3的被开方数相同的是 ( )A.12B.18C.19D.235.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四边形的顶点A,B,C,D 都在格点上,则下面4条线段的长度为10 的是( A. ABB.BCC. CDD. AD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90°,AB=3,BC =4,CD =12,AD =13,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 )A.72B.36C.66D.427.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E =BCB. DE =12ABC.∠AED=∠CD.∠A=∠C8.(2020湖南邵阳隆回期末,5,★☆☆)如图,已知直线a∥b∥c,直线d 与直线a,b,c 分别垂直且相交于A,B,C 三点,若AB =2,AC =6,则平行线b 、c 之间的距离是 ( )A.2B.4C.6D.89.(2020四川眉山东坡学校模拟,11,★★☆)如图,已知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的长分别为10cm 、24cm,AE ⊥BC 于点E,则AE 的长是 ( )A.5 3 cmB.2 5 cmC.24013cm D.1201310.(2020四川宜宾叙州期末,12,★★☆)如图正方形ABCO 和正方形DEFO 的顶点A,E,0在同一直线l 上,且EF =2 ,AB =3,给出下列结论:①∠COD=45°,②AE=5,③CF=BD =17 ,④△COF 的面积S △CDF =3,其中正确结论 的个数为 ( )A.1B.2C.3D.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2020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期末,11,★☆☆)49=________;1-33 的相反数为________; 3 -2 =________12.(2020福建厦门湖里五缘实验学校期末,13,☆☆)在□ABCD 中,∠C:∠D=5:4,则∠B 的度数为________ 13.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a,满足b =5-a +a -5 +12,c =13,则S △A BC =________14.如图,∠CAB=30°,点D 在射线AB 上,且AD =4,点P 在射线AC 上运动,当△ADP 是直角三角形时,PD 的长为 ________15.(2020广东清远英德期末,1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C=42°,过点D 作BC 的垂线DF,交AB 于点E,交CB 的延长线于点F,则∠BEF 的度数为________16.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2,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点E 、F 分别在边AD 、AB 上,且OE⊥OF,则四边形 AFOE 的面积为________17.(2020湖南娄底期末,18,★★☆)1+13=213,2+14=314,3+15=415,……观察各式,则第n(n≥1)个等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津英华国际学校八年级数学下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

天津英华国际学校八年级数学下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

天津英华国际学校八年级数学下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将5.76化成分数形式为________。

A. 576/100B. 576/1000C. 57/100D. 57/10002.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0cm,一条直角边长与斜边的夹角为30°,则另一条直角边长为______。

A. 5√3 cmB. 10√3 cmC. 5 cmD. 5√2 cm3. 若a+b=7,a-b=3,求a、b的值。

A. a=5,b=2B. a=2,b=5C. a=-5,b=-2D. a=-2,b=-54. 若a+b=6,ab=8,求a、b的值。

A. a=2,b=4B. a=4,b=2C. a=2,b=-4D. a=-2,b=45. 正比例函数y=3x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并且斜率为_______的直线。

A. 3B. -3C. 1/3D. -1/36. 若(x-y)+(x+y)=8,求x、y的值。

A. x=4,y=2B. x=3,y=1C. x=2,y=4D. x=1,y=37. 若3y+4x+2y=13,求x、y的值。

A. x=1,y=2B. x=2,y=1C. x=-1,y=-2D. x=-2,y=-18. 若y+2x=6,且y=x,求x、y的值。

A. x=2,y=2B. x=3,y=3C. x=-2,y=-2D. x=-3,y=-39.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依次是A(2,1)、B(5,4)、C(8,4)、D(5,1),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

A. 9平方单位B. 12平方单位C. 15平方单位D. 18平方单位10. 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为3cm,另一条直角边长为4cm,则它的斜边为______。

A. 5cmB. 6cmC. 7cmD. 8cm二、填空题1. 解方程3x-7=11,得x=_________。

2. 解不等式2x+5>11得x>_________。

2020-2021杭州市公益中学八年级数学下期中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2021杭州市公益中学八年级数学下期中模拟试题(及答案)
【详解】
解:A、∵+22=5≠22,∴此组数据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故本选项错误;
B、∵12+12=2≠( )2,∴此组数据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故本选项错误;
C、∵42+52=41≠62,∴此组数据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故本选项错误;
D、∵12+( )2=4=22,∴此组数据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故本选项正确.
∠AOB=∠ADC,∠OAB=∠DAC,AB=AC
∴△OAB≌△DAC(AAS),
∴OB=CD,
∴CD=x,
∵点C到x轴的距离为y,点D到x轴的距离等于点A到x的距离1,
∴y=x+1(x>0).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明确题意、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D
解析:D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 ;
(2)求快车与慢车的速度;
(3)求慢车行驶多少时间后,两车之间的距离为 .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先做出合适的辅助线,再证明△ADC和△AOB的关系,即可建立y与x的函数关系,从而确定函数图像.
故答案为x≤1.
解析:96
【解析】
【分析】
已知AB,AC,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O的值,根据对角线长即可计算菱形ABCD的面积.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C=12,
∴AO= AC=6,
∵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
∴△ABO为直角三角形,
∴BO= =8,
BD=2BO=16,
∴菱形ABCD的面积= AC•BD= ×12×16=96.

2020-2021八年级数学下期中试卷(及答案)(6)

2020-2021八年级数学下期中试卷(及答案)(6)
6.B
解析:B 【解析】解:正方形和菱形都满足: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对角线垂直且 互相平分; 菱形的四个角不一定相等,而正方形的四个角一定相等.故选 B.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判断 A、D 即可;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 B、C 即可. 【详解】 A、∵∠B=∠A-∠C, ∴∠B+∠C=∠A, ∵∠A+∠B+∠C=180°, ∴2∠A=180°, ∴∠A=90°,即△ABC 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B、∵52+122=132, ∴△ABC 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C、∵b2-a2=c2, ∴b2=a2+c2, ∴△ABC 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D、∵∠A:∠B:∠C=3:4:5,∠A+∠B+∠C=180°, ∴∠A=45°,∠B=60°,∠C=75°, ∴△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 D.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A、y= 1 +1 不是一次函数,故错误;B、y=-2x 是一次函数,故正确;C、y=x2+2 是二次函 x
数,故错误;D、y=kx+b(k、b 是常数),当 k=0 时不是一次函数,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 B.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仔细分析题意得:梯子、地面、墙刚好形成一直角三角形,梯高为斜边,利用勾股定理解 此直角三角形即可. 【详解】
3 2 5 .那么 12※4=_____. 32
14.如图,□ABCD 的周长为 16cm,AC、BD 相交于点 O,OE⊥AC 交 AD 于 E,则△DCE 的周长为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 下列式子中,是分式的是()A.12a-B.3xπ-C. ﹣3xD.2xy+2.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福禄寿喜”图(如图)由四个图案构成.这四个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3. 若a<b,则下列不等式变形正确的是()A. ﹣3a<﹣3bB. a﹣3>b﹣3C. am<bmD. 2a<2b4. 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C于D,E两点,若∠B=80°,∠C=35°,则∠BAD 的度数为()A. 65°B. 35°C. 30°D. 25°5. 已知点A(x+3,2﹣x)在第四象限,则x的取值范围是()A. x>2B. x>﹣3C. ﹣3<x<2D. x<2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对角线相等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 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7.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52,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是CD的中点,BD=18,则△DOE的周长是( )A. 22B. 26C. 31D. 358. △ABC与△DBC如图放置,已知,∠ABC=∠BDC=90°,∠A=60°,BD=CD=22,将△ABC沿BC方向平移至△A'B'C'位置,使得A'C边恰好经过点D,则平移的距离是()A. 1B. 22﹣2C. 23﹣2D. 26﹣49. 若关于x方程333x m mx x++--=3的解为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A. m<92B. m<92且m≠32C. m>﹣94D. m>﹣94且m≠﹣3410. 如图,△ABC中,∠ACB=90°,点D,E分别在BC,AC边上,且AE=4,BD=6,分别连接AD,BF,点M,N 分别是AD,BE的中点,连接MN,则线段MN的长()5 B. 3 C. 213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计12分)11. 已知a﹣b=2,则222a bab+-值_____.12. 若凸n 边形的内角和为1440°,则从一个顶点出发引的对角线条数是_____ 13. 若分式2||123x x x ---值为0,则x 的值为_____. 14. 如图,点D 是等边△ABC 外部一点,∠ADC =30°,BD =8,则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三、解答题(共9小题,计58分)15. 因式分解:(1)x 3﹣8x 2+16x ;(2)x (x 2﹣5)﹣4x .16. 解不等式组253(2)123x x x x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7. 先化简,再求值:(m +252m +-)324m m -÷-,其中m =﹣1. 18.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 =∠C =90°,若AB =BC .求证:BD 平分∠ABC .19. 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2,0)、B (3,﹣1)、C (2,2),格中每一格表示一个单位长度,请解答以下问题:(1)求作出△ABC ;(2)将△ABC 平移,使得平移后点C 的对应点为原点,A 、B 的对应点分别为A 1,B 1,请作出平移后的△A 1B 1O ,并直接写出平移的距离为 ;(3)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 2C 2,B 、C 的对应点分别为B 2、C 2,请作出△AB 2C 2,并求出B 2、C 2点的坐标.20.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延长BC至E,使得CE=12BC,连接DE,F是AD的中点,连接CF.(1)求证: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2)若AB=8,AD=10,∠B=60°,求四边形ABCF的面积.21. “抗击疫情,八方支援”截至2020年2月19日,全国已有278支医疗队、32395名医务人员从各地驰援湖北,小明和爸爸经过商量打算用自己的压岁钱购买A、B两种品牌消毒酒精捐赠当地医院,已知A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比B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多20元,用3000元购进A品牌消毒酒精和用1800元购进B 品牌消毒酒精数量相同.(1)A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和B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各是多少元?(2)小明计划用不超过1560元的压岁钱购进A,B两种品牌消毒酒精共40桶,其中A品牌消毒酒精的数量不低于B品牌消毒酒精数量的一半,小明有几种购买方案?22. 如图,两个一次函数y=kx+b与y=mx+n的图象分别为直线l1和l2,l1与l2交于点A(1,p),l1与x轴交于点B(﹣2,0),l2与x轴交于点C(4,0)(1)填空:不等式组0<mx+n<kx+b解集为;(2)若点D和点E分别是y轴和直线l2上的动点,当p=32时,是否存在以点A、B、D、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3. 已知:在△ABC中,AB=AC=5,BC=6,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A1B1C,旋转角为α(0°≤α≤360°).(1)如图①,当α=60°时,连接A1B交B1C于点D,则A1B的长是;(2)如图②,当点B1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时,求线段AB1的长;(3)如图③,点E是BC上的中点,点F为线段AB上的动点,在△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过程中,点F的对应点是F1,线段EF1的长是否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线段EF1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下列式子中,是分式的是( ) A. 12a - B. 3x π- C. ﹣3x D. 2x y + [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分式定义可得答案.[详解]解:A 、12a -的分母含字母,是分式,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B 、3x π-的分母不含字母,不是分式,是整式,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 、﹣3x 的分母不含字母,不是分式,是整式,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 、2x y +的分母不含字母,不是分式,是整式,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定义,熟练掌握分式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判断分式的依据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如果含有字母则是分式,如果不含有字母则不是分式.注意π不是字母,是常数,所以分母中含π的代数式不是分式,是整式.2.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福禄寿喜”图(如图)由四个图案构成.这四个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A 、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B 、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故选B.点睛:掌握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3. 若a<b,则下列不等式变形正确的是()A. ﹣3a<﹣3bB. a﹣3>b﹣3C. am<bmD. 2a<2b[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逐一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b,∴﹣3a>﹣3b,故A错误;∵a<b,∴a﹣3<b﹣3,故B错误;∵a<b,当m>0时,am<bm,故C错误;∵a<b,∴2a<2b,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4. 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C于D,E两点,若∠B=80°,∠C=35°,则∠BAD 的度数为()A. 65°B. 35°C. 30°D. 25°[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A=D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AC=∠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计算即可.[详解]解:∵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DA=DC,∴∠DAC=∠C=35°,∵∠B=80°,∠C=35°,∴∠BAC=65°,∴∠BAD=∠BAC﹣∠DAC=65°﹣35°=3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5. 已知点A(x+3,2﹣x)在第四象限,则x的取值范围是()A. x>2B. x>﹣3C. ﹣3<x<2D. x<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第四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得到3020xx+>⎧⎨-<⎩,然后解不等式组即可.[详解]解:∵点A(x+3,2﹣x)在第四象限,∴30 20 xx+>⎧⎨-<⎩,解得x>2.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 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分别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选项A不符合题意;∵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选项B不符合题意;C、∵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选项C不符合题意;∵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7.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52,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是CD的中点,BD=18,则△DOE的周长是( )A. 22B. 26C. 31D. 35[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52,∴BC+CD=26,∵OD=OB,DE=EC,∴OE+DE=12(BC+CD)=13,∵BD=18,∴OD=12BD=9,∴△DOE的周长为13+9=2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8. △ABC与△DBC如图放置,已知,∠ABC=∠BDC=90°,∠A=60°,BD=CD=22,将△ABC沿BC方向平移至△A'B'C'位置,使得A'C边恰好经过点D,则平移的距离是()A. 1B. 2﹣2C. 3﹣2D. 6﹣4[答案]C[解析][分析]过点D作DJ⊥BC于J,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J、BJ、JC,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求出JC′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过点D作DJ⊥BC于J.∵DB =DC =2∠BDC =90°,∴BC ()()222222+4,DJ =BJ =JC =2,∵∠ABC =90°,∠A =60°,∴∠ACB =30°,∴AC=2AB ,∵AB 2+42=(2AB)2,∴A′B′=AB 43, ∵DJ//A′B′, ∴DJ A B ''=C J C B''', 434C J ', ∴C′J =3∴JB′=4﹣3,∴BB′=2﹣(4﹣3=3 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9. 若关于x 的方程333x m m x x++--=3的解为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92B. m <92且m≠32C. m >﹣94 D. m >﹣94且m≠﹣34 [答案]B[解析][详解]解:去分母得:x+m﹣3m=3x﹣9,整理得:2x=﹣2m+9,解得:x=292m-+,已知关于x的方程333x m mx x++--=3的解为正数,所以﹣2m+9>0,解得m<92,当x=3时,x=292m-+=3,解得:m=32,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m<92且m≠32.故答案选B.10. 如图,△ABC中,∠ACB=90°,点D,E分别在BC,AC边上,且AE=4,BD=6,分别连接AD,BF,点M,N 分别是AD,BE的中点,连接MN,则线段MN的长()A. 5B. 3C. 32D. 13[答案]D[解析][分析]取AB的中点F,连接NF、MF,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AB+∠CBA=90°,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别求出MF、NF,以及∠MFN=90°,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取AB的中点F,连接NF、MF,△ABC中,∵∠ACB=90°,∴∠CAB+∠CBA=90°, ∵AM=MD,AF=FB,∴MF是△ABD的中位线,∴MF=12BD=3,MF//BC,∴∠AFM=∠CBA,同理,NF=12AE=2,NF//AC,∴∠BFN=∠CAB,∴∠AFM+∠BFN=∠CAB+∠CBA=90°,∴∠MFN=90°,∴MN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计12分)11. 已知a﹣b=2,则222a bab+-的值_____.[答案]2[解析][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解答即可.[详解]解:∵a﹣b=2,∴222a bab +-=2222a ab b-+=2 ()2a b -=222=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记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 若凸n 边形的内角和为1440°,则从一个顶点出发引的对角线条数是_____ [答案]7[解析][分析]根据凸n 边形的内角和为1440°,求出凸n 边形的边数,即可得出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 ﹣3)条对角线.[详解]解:∵凸n 边形的内角和为1440°, ∴(n ﹣2)×180°=1440°,解得:n =10,∴:10﹣3=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多边形内角和定理,解题关键是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凸n 边形的边数.13. 若分式2||123x 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_____. [答案]1[解析][分析]根据分子为零列出方程求解,然后验证分母是否为0可得答案.[详解]解:∵分式2||123x x x ---的值为0, ∴|x|﹣1=0,∴x=±1,当x=1时,x 2﹣2x ﹣3=-4≠0,当x=-1时,x 2﹣2x ﹣3=0,∴x =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若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分子的值为0,②分母的值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14. 如图,点D是等边△ABC外部一点,∠ADC=30°,BD=8,则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答案]163﹣16[解析][分析]过点D作DE⊥DC,且使得DE=DA,连接AE;过点A作AM⊥CD于点M,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ABD≌△ACE,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等边三角形ADE的边长为b,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四边形ABCD面积的表达式,进而即可求解.[详解]解:过点D作DE⊥DC,且使得DE=DA,连接AE;过点A作AM⊥CD于点M,如下图所示:∵DE⊥DC,∴∠EDC=90°,∵∠ADC=30°,∴∠EDA=60°,∵DE=DA,∴三角形ADE是等边三角形,∴AD =AE ,∠DAE =60°,∴∠CAE =∠CAD +∠DAE =∠CAD +60°,∵△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AC ,∠BAC =60°,∴∠BAD =∠BAC +∠CAD =60°+∠CAD ,∴∠BAD =∠CAE ,在△ABD 与△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ABD ≌△ACE (SAS ),∴CE =BD ,∵BD =8,∴CE =8,设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a ,等边三角形ADE 的边长为b ,直角三角形DEC 中,CE =8,DE =b ,∴2264DC b =-,在直角三角形AMD 中,∠ADC =30°,AD =b ,∴AM =12b , ∴DM =32b , ∴CM =264b -﹣32b , 在直角三角形ACM 中,222AC AM CM =+,∴222213()(64)22a b b b =+--, ∵ABCD S 四边形=S △ABC +S △ACD =12×a×32 a +12DC·AM=12×a×32a +12×12b×264b -, =222313()(64)422b b b ⎡⎤+--⎢⎥⎣⎦ +14b 264b -==∴当b²=32时,即b=,ABCDS四边形最小值1322⨯16,故答案为:1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求出边之间的关系.三、解答题(共9小题,计58分)15. 因式分解:(1)x3﹣8x2+16x;(2)x(x2﹣5)﹣4x.[答案](1)x(x﹣4)2;(2)x(x+3)(x﹣3).[解析][分析](1)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2)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详解]解:(1)原式=x(x2﹣8x+16)=x(x﹣4)2;(2)原式=x(x2﹣5﹣4)=x(x+3)(x﹣3).[点睛]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6. 解不等式组253(2)123x xx x+≤+⎧⎪-⎨≤⎪⎩,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答案]﹣1≤x≤3,数轴见解析[解析][分析]先分别解两个不等式,求出它们的解集,再求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画数轴表示即可.[详解]解:253(2)123x x x x +≤+⎧⎪⎨-≤⎪⎩①②, 由①式得x≥﹣1,由②得x≤3,所以﹣1≤x≤3,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方法是: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时,空心圈表示不包含该点,实心点表示包含该点.17. 先化简,再求值:(m +252m +-)324m m -÷-,其中m =﹣1. [答案]﹣2m ﹣6,﹣4.[解析][分析] 把m +2看成21m +,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再算乘法,化简后代入求值. [详解]解:(m +252m +-)324m m -÷- =(2512m m +--)()223m m-⋅-, ()2224523m m m m---=⋅--, ()()()332223m m m m m-+-=⋅-- =﹣2(m +3)=﹣2m ﹣6,当m=﹣1时,原式=﹣2×(﹣1)﹣6=2﹣6=﹣4.[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是关键.18. 如图,四边形ABCD中,∠A=∠C=90°,若AB=BC.求证:BD平分∠ABC.[答案]详见解析[解析][分析]利用HL证明Rt△ABD≌Rt△CBD可得∠ADB=∠CDB,进而证明结论.[详解]证明:∵∠A=∠C=90°,在Rt△ABD和Rt△CBD中,AB=BC,BD=BD,∴Rt△ABD≌Rt△CBD(HL),∴∠ADB=∠CDB,∴BD平分∠AB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Rt△ABD≌Rt△CBD是解题的关键.19. 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0)、B(3,﹣1)、C(2,2),格中每一格表示一个单位长度,请解答以下问题:(1)求作出△ABC;(2)将△ABC平移,使得平移后点C的对应点为原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A1,B1,请作出平移后的△A1B1O,并直接写出平移的距离为;(3)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2C2,B、C的对应点分别为B2、C2,请作出△AB2C2,并求出B2、C2点的坐标.[答案](1)作图见解析;(2)22;(3)作图见解析;B2(﹣4,4),C2(﹣1,5)[解析][分析](1)根据点的坐标作出三角形即可;(2)分别作出A,B的对应点A1,B1即可;(3)分别作出B,C的对应点B2、C2即可.[详解]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2)如图△A1B1O即为所求,平移的距离为22;故答案22.(3)如图△A B2C2即为所求B2、C2点的坐标分别为(﹣4,4),(﹣1,5)[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平移变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0.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延长BC至E,使得CE=1BC,连接DE,F是AD的中点,连接CF.2(1)求证: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2)若AB=8,AD=10,∠B=60°,求四边形ABCF的面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3[解析][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AD//BC,且AD=BC,证出DF=CE,即可得出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2)过点D作DH⊥BE于点H,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CH=12CD=4,DH3CH=3由梯形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证明:在ABCD中,AD//BC,且AD=BC.∵F是AD的中点,∴AF=DF=12 AD.又∵CE=12 BC,∴DF=CE,∵DF//CE,∴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过点D作DH⊥BE于点H.在ABCD中,∵∠B=60°,AD//BC,∴∠B=∠DCE=60°,CD=AB=8,BC=AD=10, ∴∠CDH=30°,∴CH=12CD=4,DH22843由(1)得:AF=12AD=5,∴四边形ABCF的面积=12(AF+BC)×DH=12(5+10)×33.[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梯形面积公式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1. “抗击疫情,八方支援”截至2020年2月19日,全国已有278支医疗队、32395名医务人员从各地驰援湖北,小明和爸爸经过商量打算用自己的压岁钱购买A 、B 两种品牌消毒酒精捐赠当地医院,已知A 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比B 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多20元,用3000元购进A 品牌消毒酒精和用1800元购进B 品牌消毒酒精数量相同.(1)A 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和B 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各是多少元?(2)小明计划用不超过1560元的压岁钱购进A ,B 两种品牌消毒酒精共40桶,其中A 品牌消毒酒精的数量不低于B 品牌消毒酒精数量的一半,小明有几种购买方案?[答案](1)A 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是50元,B 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是30元;(2)5种[解析][分析](1)设B 品牌消毒酒精每桶价格为x 元,A 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为(x +20)元,根据“用3000元购进A 品牌消毒酒精和用1800元购进B 品牌消毒酒精数量相同”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设购买A 品牌消毒酒精m 桶,根据“用不超过1560元的压岁钱购进A ,B 两种品牌消毒酒精共40桶,其中A 品牌消毒酒精的数量不低于B 品牌消毒酒精数量的一半”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详解]解:(1)设B 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为x 元,A 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为(x +20)元,根据题意得, 3000180020x x=+, 解得,x =30,经检验:x =3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x +20=30+20=50,答:A 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是50元,B 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是30元;(2)设购买A 品牌消毒酒精m 桶,则购买B 品牌消毒酒精(40﹣m )桶,根据题意得,5030(40)15601(40)2m m m m +-≤⎧⎪⎨≥-⎪⎩, 解得,40183m ≤≤ , ∵m 为正整数,∴m =14或m =15或m =16或m =17或m =18,∴共有5种购买方案.[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将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与数学思想联系起来,读懂题意,列出方程和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22. 如图,两个一次函数y =kx +b 与y =mx +n 的图象分别为直线l 1和l 2,l 1与l 2交于点A (1,p ),l 1与x 轴交于点B (﹣2,0),l 2与x 轴交于点C (4,0)(1)填空:不等式组0<mx +n <kx +b 的解集为 ;(2)若点D 和点E 分别是y 轴和直线l 2上的动点,当p =32时,是否存在以点A 、B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1<x <4;(2)E 点为(3,12),(﹣1,52),(﹣3,72). [解析][分析](1)观察图象即可求解; (2)已知点A 、B 、C 时,用待定系数法分别求出直线AB 与AC 的解析式;点A 、B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三种情况:①四边形ABDE 为平行四边形;②四边形EBDA 是平行四边形;③四边形EBAD 为平行四边形.[详解]解:(1)由图象可知满足0<mx +n <kx +b 的部分为A 点与C 点之间的部分,∴1<x <4;(2)∵p =32, ∴A (1, 32), 将点A 与B 代入y =kx +b ,得3220k b k b ⎧=+⎪⎨⎪-+=⎩,∴121k b ⎧=⎪⎨⎪=⎩,∴y =12x +1, 将点A 与点C 代入y =mx +n ,得3240m n m n ⎧+=⎪⎨⎪+=⎩, ∴122m n ⎧=-⎪⎨⎪=⎩,∴y =﹣12x +2, ①如图1:当四边形ABDE 为平行四边形时,∵E 在直线l 2上,此时,BD ∥AC ,∴BD 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 =﹣12x ﹣1, ∴D (0,﹣1),∵DE∥AB,∴DE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12x﹣1,∵﹣12x+2=12x﹣1,可得x=3,∴E(3,12);②如图2:当四边形EBDA是平行四边形时, 则有BD∥AC,∴BD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12x﹣1,∴D(0,﹣1),∴AD的直线解析为y=52x+1,∵AD∥BE,∴BE所在直线解析为y=52x+5,∵﹣12x+2=52x+5,解得x=﹣1,∴E(﹣1,52 );③如图3:当四边形EBAD为平行四边形时,设D(0,a),E(m,﹣12m+2),此时AE的中点M的横坐标为12m +,BD中点M的横坐标为﹣1,∴﹣1=12m +,∴m=﹣3,∴E(﹣3,72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E点为(3,12),(﹣1,52),(﹣3,72).[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代入法求函数解析式,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直线平行的关系灵活结合是解题的关键.23. 已知:在△ABC中,AB=AC=5,BC=6,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A1B1C,旋转角为α(0°≤α≤360°).(1)如图①,当α=60°时,连接A1B交B1C于点D,则A1B的长是;(2)如图②,当点B1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时,求线段AB1的长;(3)如图③,点E是BC上的中点,点F为线段AB上的动点,在△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过程中,点F的对应点是F1,线段EF1的长是否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线段EF1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4+33;(2)115;(3)存在;365.[解析][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BCB1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得A1B垂直平分线段CB1,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A1D即可解决问题;(2)过A作AF⊥BC于F,过C作CE⊥AB于E,利用面积法求出CE的长,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E的长,进而可求线段AB1的长;(3)过C作CF⊥AB于F,以C为圆心CF为半径画圆交BC于F1,和以C为圆心BC为半径画圆交BC的延长线于F1,得出最大和最小值解答即可.[详解]解:(1)如图1中,∵CB=CB1,∠BCB1=60°,∴△BCB1是等边三角形,∴BC=BB1,∵A1C=A1B1,∴A1B垂直平分线段CB1,∴A1B⊥B1C,B1D=DC.∵△BCB1是等边三角形,BD是高,BC=6,∴∠CBD=30°,∴CD=12BC=3,∴BD =2263-=33, 在Rt △A 1DC 中,A 1D =221AC CD -=2254-=4, ∴A 1B =A 1D +BD =4+33,故答案为4+33;(2)过A 作AF ⊥BC 于F ,过C 作CE ⊥AB 于E ,如图2:∵AB =AC ,AF ⊥BC ,BC =6,∴BF =CF =3,∴AF=2253=4-,∴S △ABC =12BC ×AF=12. ∵B 1C =BC =6, ,CE ⊥AB ,∴B 1B =2BE ,∵EC =2ABC S AB ∆=245, ∴BE=2224186=55⎛⎫- ⎪⎝⎭,则BB 1=365, 故AB 1=365﹣5=115; (3)如图3,过C 作CF ⊥AB 于F ,此时在Rt △BFC 中,∵112 2ABCAB CF S⋅==,∴CF=245,∴CF1=245,如图,以C为圆心CF为半径画圆交BC于F1,EF1有最小值,此时EF1的最小值为245﹣3=95;如图,以C为圆心BC为半径画圆交BC的延长线于F1,EF1有最大值;此时EF1=EC+CF1=3+6=9,∴线段EF1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9﹣95=365.[点睛]此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关键是根据旋转的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

天津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word版 含答案)

天津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word版 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天津市和平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3B.x>3C.x≤3D.x<32.计算:+=()A.8B.C.8a D.153.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6B.1,1,C.6,8,11D.5,12,234.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BC的中点,点F在DE延长线上,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DFC为平行四边形,则这个条件是()A.∠B=∠BCF B.∠B=∠F C.AC=CF D.AD=CF5.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OA=2,则BD的长为()A.4B.3C.2D.16.如图,池塘边有两点A、B,点C是与BA方向成直角的AC方向上一点,测得CB=60m,AC=20m,则A,B两点间的距离是()A.200m B.20m C.40m D.50m7.已知菱形ABCD,AC=6,面积等于24,则菱形ABCD的周长等于()A.20B.25C.20D.15308.利用勾股定理,可以作出长为无理数的线段.如图,在数轴上找到点A,使OA=5,过点A作直线l垂直于OA,在1上取点B,使AB=2,以原点O为圆心,以OB长为半径作弧,弧与数轴的交点为C,那么点C表示的无理数是()A.B.C.7D.299.下列二次根式的运算正确的是()A.=﹣5B.C.D.10.如图,△ABC中,AD⊥BC于D,AB=5,BD=4,DC=2,则AC等于()A.13B.C.D.511.如图,点P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一点,过点P作EF∥BC,分别交AB,CD于E、F,连接PB、PD.若AE=2,PF=6,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10B.12C.16D.1812.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AC=3,BC=4,点M是边AB上一点(不与点A,B重合),作ME⊥AC于点E,MF⊥BC于点F,若点P是EF的中点,则CP 的最小值是()A.1.2B.1.5C.2.4D.2.5二.填空题(共6小题)13.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为3和5,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4.计算(﹣2)×(+2)的结果是.15.依次连接矩形中点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16.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48cm,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E是AD的中点,连接OE,则线段OE的长等于.17.如图:已知AB=10,点C、D在线段AB上且AC=DB=2;P是线段CD上的动点,分别以AP、PB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等边△AEP和等边△PFB,连接EF,设EF的中点为G;当点P从点C运动到点D时,则点G移动路径的长是.18.如图,O为矩形ABCD对角线AC,BD的交点,AB=6,M,N是直线BC上的动点,且MN=2,则OM+ON的最小值是.三.解答题(共5小题)19.计算:(﹣)÷+.20.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中,∠ACB=90°,BC=5,AB=13,在AC上取一点E,以BE为折痕,使AB的一部分与BC重合,点A与BC延长线上的点D重合,求CE的长.21.如图,BE是△ABC的中线,BD∥AC,且BD=AC,连接AD、DE.(1)求证:BC=DE;(2)当∠ABC=90°时,判断四边形ADB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2.如图,四边形ABCD中,∠A=∠ABC=90°,AD=1,BC=3,E是边CD的中点,连接BE并延长与A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1)求证:四边形BDFC是平行四边形;(2)若△BCD是等腰三角形,求四边形BDFC的面积.23.如图,将矩形O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B(8,6),点D是射线AO上的一点,把△BAD沿直线BD折叠,点A的对应点为A′.(Ⅰ)若点A′落在矩形的对角线OB上时,OA′的长=;(Ⅱ)若点A′落在边AB的垂直平分线上时,求点D的坐标;(Ⅲ)若点A′落在边AO的垂直平分线上时,求点D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2020-2021学年天津市和平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3B.x>3C.x≤3D.x<3【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就可以求解.【解答】解: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分式有意义得:3﹣x≥0解得:x≤3.故选:C.2.计算:+=()A.8B.C.8a D.15【分析】先把各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项即可.【解答】解:原式=3+5=8.故选:A.3.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6B.1,1,C.6,8,11D.5,12,23【分析】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a2+b2=c2,将各个选项逐一代数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42+52≠6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A错误;B、∵12+1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B正确;C、∵62+82≠11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C错误;D、∵52+122≠23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D错误.故选:B.4.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BC的中点,点F在DE延长线上,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DFC为平行四边形,则这个条件是()A.∠B=∠BCF B.∠B=∠F C.AC=CF D.AD=CF【分析】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DE∥AC,DE=AC,结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D,E分别是AB,B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DE∥AC,DE=AC,A、∵∠B=∠BCF,∴CF∥AB,即CF∥AD,∴四边形ADFC为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根据∠B=∠F不能判定AC∥DF,即不能判定四边形ADFC为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根据AC=CF不能判定AC∥DF,即不能判定四边形ADFC为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根据AD=CF,FD∥AC不能判定四边形ADFC为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5.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OA=2,则BD的长为()A.4B.3C.2D.1【分析】因为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已知OA=2,则AC=2OA=4,又BD=AC,故可求.【解答】解:∵ABCD是矩形∴OC=OA,BD=AC又∵OA=2,∴AC=OA+OC=2OA=4∴BD=AC=4故选:A.6.如图,池塘边有两点A、B,点C是与BA方向成直角的AC方向上一点,测得CB=60m,AC=20m,则A,B两点间的距离是()A.200m B.20m C.40m D.50m【分析】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直角边和斜边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另外一条直角边的长即可.【解答】解:∵CB=60m,AC=20m,AC⊥AB,∴AB==40(m).故选:C.7.已知菱形ABCD,AC=6,面积等于24,则菱形ABCD的周长等于()A.20B.25C.20D.1530【分析】先利用菱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BD=8,然后根据菱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计算出菱形的边长=10,从而得到菱形的周长.【解答】解:∵菱形ABCD的面积是24,即×AC×BD=24,∴BD==8,∴菱形的边长==5,∴菱形ABCD的周长=4×5=20.故选:A.8.利用勾股定理,可以作出长为无理数的线段.如图,在数轴上找到点A,使OA=5,过点A作直线l垂直于OA,在1上取点B,使AB=2,以原点O为圆心,以OB长为半径作弧,弧与数轴的交点为C,那么点C表示的无理数是()A.B.C.7D.29【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OB判断即可.【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OB==,∴点C表示的无理数是.故选:B.9.下列二次根式的运算正确的是()A.=﹣5B.C.D.【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对A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对B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对C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对D进行判断.【解答】解:A、原式=5,所以A选项错误;B、原式==,所以B选项正确;C、原式=4,所以C选项错误;D、原式=10×3=30,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B.10.如图,△ABC中,AD⊥BC于D,AB=5,BD=4,DC=2,则AC等于()A.13B.C.D.5【分析】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D,则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C.【解答】解:∵AD⊥BC,∴∠ADB=∠ADC=90°,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D===3,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C===,故选:B.11.如图,点P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一点,过点P作EF∥BC,分别交AB,CD于E、F,连接PB、PD.若AE=2,PF=6,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10B.12C.16D.18【分析】由矩形的性质可证明S△PEB=S△PFD,即可求解.【解答】解:作PM⊥AD于M,交BC于N.则有四边形AEPM,四边形DFPM,四边形CFPN,四边形BEPN都是矩形,∴S△ADC=S△ABC,S△AMP=S△AEP,S△PBE=S△PBN,S△PFD=S△PDM,S△PFC=S△PCN,∵MP=AE=2∴S△DFP=S△PBE=×2×6=6,∴S阴=6+6=12,故选:B.12.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AC=3,BC=4,点M是边AB上一点(不与点A,B重合),作ME⊥AC于点E,MF⊥BC于点F,若点P是EF的中点,则CP 的最小值是()A.1.2B.1.5C.2.4D.2.5【分析】先由勾股定理求出AB=5,再证四边形CEMF是矩形,得EF=CM,当CM⊥AB时,CM最短,此时EF也最小,则CP最小,然后由三角形面积求出CM=2.4,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连接CM,如图所示:∵∠ACB=90°,AC=3,BC=4,∴AB===5,∵ME⊥AC,MF⊥BC,∠ACB=90°,∴四边形CEMF是矩形,∴EF=CM,∵点P是EF的中点,∴CP=EF,当CM⊥AB时,CM最短,此时EF也最小,则CP最小,∵△ABC的面积=AB×CM=AC×BC,∴CM===2.4,∴CP=EF=CM=1.2,故选:A.二.填空题(共6小题)13.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为3和5,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分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即可.【解答】解:∵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为3和5,∴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故答案为.14.计算(﹣2)×(+2)的结果是﹣1.【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解答】解:原式=()2﹣22=3﹣4=﹣1.故答案为﹣1.15.依次连接矩形中点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分析】连接矩形对角线.利用矩形对角线相等、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得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且EF=FH=HG=EG;然后由四条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推知四边形EFGH是菱形.【解答】解:如图E、F、G、H是矩形ABCD各边的中点.连接AC、BD.∵AC=BD(矩形的对角线相等),EF AC,HG AC,∴EF∥HG,且EF=HG=AC;同理HE∥GF,且HE=GF=BD,∴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且EF=FH=HG=EG,∴四边形EFGH是菱形.故答案是:菱形.16.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48cm,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E是AD的中点,连接OE,则线段OE的长等于6cm.【分析】由菱形ABCD的周长为48cm,根据菱形的性质,可求得AD的长,AC⊥BD,又由E是AD的中点,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得线段OE 的长.【解答】解:∵菱形ABCD的周长为48cm,∴AD=12cm,AC⊥BD,∵E是AD的中点,∴OE=AD=6(cm).故答案是:6cm.17.如图:已知AB=10,点C、D在线段AB上且AC=DB=2;P是线段CD上的动点,分别以AP、PB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等边△AEP和等边△PFB,连接EF,设EF的中点为G;当点P从点C运动到点D时,则点G移动路径的长是3.【分析】分别延长AE、BF交于点H,易证四边形EPFH为平行四边形,得出G为PH 中点,则G的运行轨迹为三角形HCD的中位线MN.再求出CD的长,运用中位线的性质求出MN的长度即可.【解答】解:如图,分别延长AE、BF交于点H.∵∠A=∠FPB=60°,∴AH∥PF,∵∠B=∠EP A=60°,∴BH∥PE,∴四边形EPFH为平行四边形,∴EF与HP互相平分.∵G为EF的中点,∴G正好为PH中点,即在P的运动过程中,G始终为PH的中点,所以G的运行轨迹为三角形HCD的中位线MN.∵CD=10﹣2﹣2=6,∴MN=3,即G的移动路径长为3.18.如图,O为矩形ABCD对角线AC,BD的交点,AB=6,M,N是直线BC上的动点,且MN=2,则OM+ON的最小值是2.【分析】利用轴对称变换以及平移变换,作辅助线构造平行四边形,依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轴对称的性质,可得当O,N,Q在同一直线上时,OM+ON的最小值等于OQ 长,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即可得到OQ的长,进而得出OM+ON的最小值.【解答】解:如图所示,作点O关于BC的对称点P,连接PM,将MP沿着MN的方向平移MN长的距离,得到NQ,连接PQ,则四边形MNQP是平行四边形,∴MN=PQ=2,PM=NQ=MO,∴OM+ON=QN+ON,当O,N,Q在同一直线上时,OM+ON的最小值等于OQ长,连接PO,交BC于E,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BC垂直平分OP,又∵矩形ABCD中,OB=OC,∴E是BC的中点,∴OE是△ABC的中位线,∴OE=AB=3,∴OP=2×3=6,又∵PQ∥MN,∴PQ⊥OP,∴Rt△OPQ中,OQ===2,∴OM+ON的最小值是2,故答案为:2.三.解答题(共5小题)19.计算:(﹣)÷+.【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运算,然后化简后合并即可.【解答】解:原式=﹣+=2﹣+=.20.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中,∠ACB=90°,BC=5,AB=13,在AC上取一点E,以BE为折痕,使AB的一部分与BC重合,点A与BC延长线上的点D重合,求CE的长.【分析】结合已知条件可知AC=4,利用三角形面积推出S△ABC=S△BCE+S△BDE,即可推出CE的长度.【解答】解:∵∠ACB=90°,BC=5,AB=13,∴AC=12,根据将其三角形纸片ABC对折后点A落在BC的延长线上,则AB=BD=13,∵S△ABC=S△BCE+S△BDE,∴×5×12=BC×EC+EC×BD,∴30=×EC(5+13),∴CE=.21.如图,BE是△ABC的中线,BD∥AC,且BD=AC,连接AD、DE.(1)求证:BC=DE;(2)当∠ABC=90°时,判断四边形ADB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分析】(1)首先判定四边形DBCE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即可证得BC=DE;(2)首先证得四边形ADBE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利用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菱形即可.【解答】解:(1)证明:∵BE是△ABC的中线,∴EC=AC,∵BD=AC,∴BD=CE,∵BD∥AC,∴四边形DBCE是平行四边形,∴BC=DE;(2)四边形ADBE是菱形,理由如下:∵BE是△ABC的中线,∴EA=AC,∵BD=AC,∴BD=AE,∵BD∥AC,∴四边形ADBE是平行四边形,∵∠ABC=90°,∴AB⊥DE,∴四边形ADBE是菱形.22.如图,四边形ABCD中,∠A=∠ABC=90°,AD=1,BC=3,E是边CD的中点,连接BE并延长与A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1)求证:四边形BDFC是平行四边形;(2)若△BCD是等腰三角形,求四边形BDFC的面积.【分析】(1)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求出BC∥AD,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CBE=∠DFE,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BEC和△FCD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E=EF,然后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即可;(2)分①BC=BD时,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B,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②BC=CD时,过点C作CG⊥AF于G,判断出四边形AGCB是矩形,再根据矩形的对边相等可得AG=BC=3,然后求出DG=2,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CG,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③BD=CD时,BC边上的中线应该与BC垂直,从而得到BC=2AD=2,矛盾.【解答】(1)证明:∵∠A=∠ABC=90°,∴BC∥AD,∴∠CBE=∠DFE,在△BEC与△FED中,,∴△BEC≌△FED,∴BE=FE,又∵E是边CD的中点,∴CE=DE,∴四边形BDFC是平行四边形;(2)①BC=BD=3时,由勾股定理得,AB===2,所以,四边形BDFC的面积=3×2=6;②BC=CD=3时,过点C作CG⊥AF于G,则四边形AGCB是矩形,所以,AG=BC=3,所以,DG=AG﹣AD=3﹣1=2,由勾股定理得,CG===,所以,四边形BDFC的面积=3×=3;③BD=CD时,BC边上的中线应该与BC垂直,从而得到BC=2AD=2,矛盾,此时不成立;综上所述,四边形BDFC的面积是6或3.23.如图,将矩形O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B(8,6),点D是射线AO上的一点,把△BAD沿直线BD折叠,点A的对应点为A′.(Ⅰ)若点A′落在矩形的对角线OB上时,OA′的长=4;(Ⅱ)若点A′落在边AB的垂直平分线上时,求点D的坐标;(Ⅲ)若点A′落在边AO的垂直平分线上时,求点D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分析】(Ⅰ)由点B的坐标知OA=8、AB=6、OB=10,根据折叠性质可得BA=BA′=6,据此可得答案;(Ⅱ)连接AA′,利用折叠的性质和中垂线的性质证△BAA′是等边三角形,可得∠A′BD=∠ABD=30°,据此知AD=AB tan∠ABD=2,继而可得答案;(Ⅲ)分点D在OA上和点D在AO延长线上这两种情况,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别求解可得.【解答】解:(Ⅰ)如图1,由题意知OA=8、AB=6,∴OB=10,由折叠知,BA=BA′=6,∴OA′=4,故答案为:4;(Ⅱ)如图2,连接AA′,∵点A′落在线段AB的中垂线上,∴BA=AA′,∵△BDA′是由△BDA折叠得到的,∴△BDA′≌△BDA,∴∠A′BD=∠ABD,A′B=AB,∴AB=A′B=AA′,∴△BAA′是等边三角形,∴∠A′BA=60°,∴∠A′BD=∠ABD=30°,∴AD=AB tan∠ABD=6tan30°=2,∴OD=OA﹣AD=8﹣2,∴点D(8﹣2,0).(Ⅲ)①如图3,当点D在OA上时,由旋转知△BDA′≌△BDA,∴BA=BA′=6,∠BAD=∠BA′D=90°,∵点A′在线段OA的中垂线上,∴BM=AN=OA=4,∴A′M===2,∴A′N=MN﹣A′M=AB﹣A′M=6﹣2,由∠BMA′=∠A′ND=∠BA′D=90°知△BMA′∽△A′ND,则=,即=,解得:DN=3﹣5,则OD=ON+DN=4+3﹣5=3﹣1,∴D(3﹣1,0);②如图4,当点D在AO延长线上时,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M,延长AB 交所作直线于点N,则BN=CM,MN=BC=OA=8,由旋转知△BDA′≌△BDA,∴BA=BA′=6,∠BAD=∠BA′D=90°,∵点A′在线段OA的中垂线上,∴A′M=A′N=MN=4,则MC=BN==2,∴MO=MC+OC=2+6,由∠EMA′=∠A′NB=∠BA′D=90°知△EMA′∽△A′NB,则=,即=,解得:ME=,则OE=MO﹣ME=6+,∵∠DOE=∠A′ME=90°、∠OED=∠MEA′,∴△DOE∽△A′ME,∴=,即=,解得:DO=3+1,则点D的坐标为(﹣3﹣1,0),综上,点D的坐标为(3﹣1,0)或(﹣3﹣1,0).。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初二数学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 含答案)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初二数学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 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3分)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2.(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3C.﹣D.=±33.(3分)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A.x>2B.x<2C.x≤2D.x≠24.(3分)下列每一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值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3、4、5B.6、8、10C.、2、D.5、12、13 5.(3分)下列结论中,矩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内角和为360°B.对角线互相平分C.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互相垂直6.(3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E平分∠DAB,∠B=100°,则∠DEA等于()A.100°B.80°C.60°D.40°7.(3分)关于正比例函数y=﹣3x,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图象不经过原点B.y随x的增大而增大C.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D.当x=时,y=18.(3分)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为3,则斜边长为()A.3B.6C.9D.129.(3分)已知﹣2<m<3,化简+|m+2|的结果是()A.5B.1C.2m﹣1D.2m﹣510.(3分)如图,在△ABC中,AB=3,AC=4,BC=5,P为边BC上一动点,PE⊥AB 于E,PF⊥AC于F,M为EF中点,则AM的最小值为()A.1B.1.3C.1.2D.1.5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请将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1.(4分)要使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12.(4分)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则添加一个条件(只需填写一种)可以使得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13.(4分)已知函数y=x+m﹣2020(m常数)是正比例函数,则m=.14.(4分)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长为.15.(4分)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AB、AC的中点,若EF=3,则菱形ABCD 的周长是.16.(4分)若是整数,则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n为.17.(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OAA1的直角边OA在x轴上,点A1在第一象限,且OA=1,以点A1为直角顶点,OA1为一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1A2,再以点A2为直角顶点,OA2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2A3…依此规律,则点A2018的坐标是.三、解答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8.(6分)计算:÷﹣×+.19.(6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为边BC,AD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20.(6分)小红星期天从家里出发骑自行车去舅舅家,当她骑了一段路时,想起要买个礼物送给表弟,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一家商店,买好礼物后又继续骑车去舅舅家,如图是她本次去舅舅家所用的时间与小红离家的距离的关系式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红家到舅舅家的路程是米,小红在商店停留了分钟;(2)在整个去舅舅家的途中哪个时间段小红骑车速度最快,最快的速度是多少米/分?四、解答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1.(8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B=20,BC=15,CD=7,AD=24,∠B=90°,求证:∠A+∠C=180°.22.(8分)已知:如图,过矩形ABCD的顶点C作CE∥BD,交AB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CAE=∠CEA;(2)若AD=1,∠E=30°,求△ACE的周长.23.(8分)已知正比例函数y=kx经过点A,点A在第四象限,过点A作AH⊥x轴,垂足为点H,点A的横坐标为3,且△AOH的面积为3.(1)求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在x轴上能否找到一点M,使△AOM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五、解答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解答下列问题:在进行代数式化简时,我们有时会碰上如,这样的式子,其实我们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化简:(一)==;(二)===﹣1;(三)====﹣1.以上这种化简的方法叫分母有理化.(1)请用不同的方法化简:①参照(二)式化简=.②参照(三)式化简=.(2)化简:+++…+.25.(10分)已知,矩形ABCD中,AB=4cm,BC=8cm,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D、BC于点E、F,垂足为O.(1)如图(1),连接AF、CE.①四边形AFCE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说明理由;②求AF的长;(2)如图(2),动点P、Q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沿△AFB和△CDE各边匀速运动一周.即点P自A→F→B→A停止,点Q自C→D→E→C停止.在运动过程中,已知点P的速度为每秒5cm,点Q的速度为每秒4cm,运动时间为t秒,当A、C、P、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的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3分)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解:A、=3,故A错误;B、是最简二次根式,故B正确;C、=2,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C错误;D、=,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D错误;故选:B.2.(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3C.﹣D.=±3解:A、﹣,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B、3=,故此选项错误;C、﹣=,正确;D、=3,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3.(3分)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A.x>2B.x<2C.x≤2D.x≠2解:∵函数表达式y=的分母中含有自变量x,∴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x﹣2≠0,即x≠2.故选:D.4.(3分)下列每一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值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3、4、5B.6、8、10C.、2、D.5、12、13解:A、32+42=5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62+82=10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2+22≠()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C选项符合题意;D、52+122=13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5.(3分)下列结论中,矩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内角和为360°B.对角线互相平分C.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互相垂直解:矩形和菱形的内角和都为360°,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菱形的对角线垂直且平分,∴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为对角线相等,故选:C.6.(3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E平分∠DAB,∠B=100°,则∠DEA等于()A.100°B.80°C.60°D.40°解:在▱ABCD中,∵AD∥BC,∴∠DAB=180°﹣∠B=180°﹣100°=80°.∵AE平分∠DAB,∴∠AED=∠DAB=40°.故选:D.7.(3分)关于正比例函数y=﹣3x,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图象不经过原点B.y随x的增大而增大C.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D.当x=时,y=1解:A.图象经过原点,错误;B.y随x的增大而减小,错误;C、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正确;D.当x=时,y=﹣1,错误;故选:C.8.(3分)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为3,则斜边长为()A.3B.6C.9D.12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为3,∴斜边长是6.故选:B.9.(3分)已知﹣2<m<3,化简+|m+2|的结果是()A.5B.1C.2m﹣1D.2m﹣5解:∵﹣2<m<3,∴m﹣3<0,m+2>0,∴+|m+2|=3﹣m+m+2=5.故选:A.10.(3分)如图,在△ABC中,AB=3,AC=4,BC=5,P为边BC上一动点,PE⊥AB 于E,PF⊥AC于F,M为EF中点,则AM的最小值为()A.1B.1.3C.1.2D.1.5解:∵AB=3,AC=4,BC=5,∴∠EAF=90°,∵PE⊥AB于E,PF⊥AC于F,∴四边形AEPF是矩形,∴EF,AP互相平分.且EF=AP,∴EF,AP的交点就是M点.∵当AP的值最小时,AM的值就最小,∴当AP⊥BC时,AP的值最小,即AM的值最小.∵AP•BC=AB•AC,∴AP•BC=AB•AC.∵AB=3,AC=4,BC=5,∴5AP=3×4,∴AP=2.4,∴AM=1.2;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请将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1.(4分)要使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x≥4.解:由题意得:x﹣4≥0,解得:x≥4.故答案为:x≥4.12.(4分)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则添加一个AD=BC条件(只需填写一种)可以使得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解:添加AD=BC,∵AD=BC,AB=CD,∴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AD=BC.13.(4分)已知函数y=x+m﹣2020(m常数)是正比例函数,则m=2020.解:∵函数y=x+m﹣2020(m常数)是正比例函数,∴m﹣2020=0,解得m=2020,故答案为:2020.14.(4分)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长为5或.解:①长为3的边是直角边,长为4的边是斜边时:第三边的长为:=;②长为3、4的边都是直角边时:第三边的长为:=5;综上,第三边的长为:5或.故答案为:5或.15.(4分)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AB、AC的中点,若EF=3,则菱形ABCD 的周长是24.解:∵AC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E、F分别是AB、AC的中点,∴EF是△ABC的中位线,∴EF=BC=3,∴BC=6,∴菱形ABCD的周长是4×6=24.故答案为24.16.(4分)若是整数,则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n为7.解:∵28=4×7,4是平方数,∴若是整数,则n的最小值为7.故答案为:7.17.(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OAA1的直角边OA在x轴上,点A1在第一象限,且OA=1,以点A1为直角顶点,OA1为一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1A2,再以点A2为直角顶点,OA2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2A3…依此规律,则点A2018的坐标是(0,21009).解:由已知,点A每次旋转转动45°,则转动一周需转动8次,每次转动点A到原点的距离变为转动前的倍∵2018=252×8+2∴点A2018的在y轴正半轴上,OA2018==21009故答案为:(0,21009)三、解答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8.(6分)计算:÷﹣×+.解:原式=﹣+2=4+19.(6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为边BC,AD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点E,F分别是BC,AD的中点,∴,,∴AF∥EC,AF=EC,∴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20.(6分)小红星期天从家里出发骑自行车去舅舅家,当她骑了一段路时,想起要买个礼物送给表弟,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一家商店,买好礼物后又继续骑车去舅舅家,如图是她本次去舅舅家所用的时间与小红离家的距离的关系式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红家到舅舅家的路程是1500米,小红在商店停留了4分钟;(2)在整个去舅舅家的途中哪个时间段小红骑车速度最快,最快的速度是多少米/分?解:(1)根据图象舅舅家纵坐标为1500,小红家的纵坐标为0,故小红家到舅舅家的路程是1500米;据题意,小红在商店停留的时间为从8分到12分,故小红在商店停留了4分钟.故答案为:1500,4;(2)根据图象,12≤x≤14时,直线最陡,故小红在12﹣14分钟最快,速度为=450米/分.四、解答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1.(8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B=20,BC=15,CD=7,AD=24,∠B=90°,求证:∠A+∠C=180°.【解答】证明:连接AC.∵AB=20,BC=15,∠B=90°,∴由勾股定理,得AC2=202+152=625.又CD=7,AD=24,∴CD2+AD2=625,∴AC2=CD2+AD2,∴∠D=90°.∴∠A+∠C=360°﹣180°=180°.22.(8分)已知:如图,过矩形ABCD的顶点C作CE∥BD,交AB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CAE=∠CEA;(2)若AD=1,∠E=30°,求△ACE的周长.【解答】证明:(1)∵四边形ABCD是矩形,∴DC∥BE,AC=BD.又EC∥BD,∴四边形DBEC是平行四边形.∴CE=DB.∴AC=EC.∴∠CAE=∠CEA;(2)由(1)得∠DBA=∠E=30°,∴BD=2AD=2,AB=.∴AC=CE=BD=2,AE=2AB=2.所以△ACE周长为4+2.23.(8分)已知正比例函数y=kx经过点A,点A在第四象限,过点A作AH⊥x轴,垂足为点H,点A的横坐标为3,且△AOH的面积为3.(1)求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在x轴上能否找到一点M,使△AOM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点A的横坐标为3,△AOH的面积为3,点A在第四象限,∴点A的坐标为(3,﹣2).将A(3,﹣2)代入y=kx,﹣2=3k,解得:k=﹣,∴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x.(2)①当OM=OA时,如图1所示,∵点A的坐标为(3,﹣2),∴OH=3,AH=2,OA==,∴点M的坐标为(﹣,0)或(,0);②当AO=AM时,如图2所示,∵点H的坐标为(3,0),∴点M的坐标为(6,0);③当OM=MA时,设OM=x,则MH=3﹣x,∵OM=MA,∴x=,解得:x=,∴点M的坐标为(,0).综上所述:当点M的坐标为(﹣,0)、(,0)、(6,0)或(,0)时,△AOM是等腰三角形.五、解答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解答下列问题:在进行代数式化简时,我们有时会碰上如,这样的式子,其实我们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化简:(一)==;(二)===﹣1;(三)====﹣1.以上这种化简的方法叫分母有理化.(1)请用不同的方法化简:①参照(二)式化简=﹣.②参照(三)式化简=﹣.(2)化简:+++…+.解:(1)①==﹣;②===﹣;(2)原式=+++…+==.故答案为:(1)①﹣;②﹣25.(10分)已知,矩形ABCD中,AB=4cm,BC=8cm,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D、BC于点E、F,垂足为O.(1)如图(1),连接AF、CE.①四边形AFCE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说明理由;②求AF的长;(2)如图(2),动点P、Q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沿△AFB和△CDE各边匀速运动一周.即点P自A→F→B→A停止,点Q自C→D→E→C停止.在运动过程中,已知点P的速度为每秒5cm,点Q的速度为每秒4cm,运动时间为t秒,当A、C、P、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的值.解:(1)∵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CAD=∠ACB,∠AEF=∠CFE.∵EF垂直平分AC,∴OA=OC.在△AOE和△COF中,∴△AOE≌△COF(AAS),∴OE=OF(AAS).∵EF⊥AC,∴四边形AFCE为菱形.②设菱形的边长AF=CF=xcm,则BF=(8﹣x)cm,在Rt△ABF中,AB=4cm,由勾股定理,得16+(8﹣x)2=x2,解得:x=5,∴AF=5.2)由作图可以知道,P点AF上时,Q点CD上,此时A,C,P,Q四点不可能构成平行四边形;同理P点AB上时,Q点DE或CE上,也不能构成平行四边形.∴只有当P点在BF上,Q点在ED上时,才能构成平行四边形,∴以A,C,P,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PC=QA,∵点P的速度为每秒5cm,点Q的速度为每秒4cm,运动时间为t秒,∴PC=5t,QA=12﹣4t,∴5t=12﹣4t,解得:t=.∴以A,C,P,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t=秒.1、三人行,必有我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不正确;
令|y 小带-y 小路|=50, 可得|60t-100t+100|=50,即|100-40t|=50, 当 100-40t=50 时,
可解得 t= 5 , 4
当 100-40t=-50 时,
可解得 t= 15 , 4
又当 t= 5 时,y 小带=50,此时小路还没出发, 6
当 t= 25 时,小路到达 B 城,y 小带=250. 6
21.如图,BD 是▱ABCD 的对角线,AE⊥BD,CF⊥BD,垂足分别为 E、F,求证:AE=CF.
22.定义:到三角形的两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叫做此三角形的准外心.
已知:在 Rt ABC 中, BAC 90,斜边 BC 5 ,直角边 AB 3,Rt ABC 的准外心 P 在 AC 边上,试求 PA 的长. 23.一辆汽车行驶时的耗油量为 0.1 升/千米,如图是油箱剩余油量 y (升)关于加满油后 已行驶的路程 x (千米)的函数图象.
17.已知:如图,∠ABC=∠ADC=90°,M、N 分别是 AC、BD 的中点,AC=10,BD= 8,则 MN=_____.
18.如图,矩形 ABCD 中, AB 15cm ,点 E 在 AD 上,且 AE 9cm,连接 EC,将矩 形 ABCD 沿直线 BE 翻折,点 A 恰好落在 EC 上的点 A'处,则 A'C ____________cm.
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由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出关于 k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一次函数 y=(k-3)x-k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解得:0<k<3,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牢记“k<0,b<0⇔y=kx+b 的图象在二、三、四 象限”是解题的关键.
D.m5÷m3=m2
A. 7, 24, 25
B. 32 , 42 , 52
C. 5 ,1, 3 44
二、填空题
D.1.5, 2, 2.5
13.一组数据 4、5、 a 、6、8 的平均数 x 5 ,则方差 s2 ________.
14.将函数 y 3x 1的图象平移,使它经过点 1,1 ,则平移后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
们的决赛成绩如下表所示:
决赛成绩/分
95
90
85
80
人数
4
6
8
2
那么 20 名学生决赛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85,90
B.85,87.5
C.90,85
D.95,90
3.已知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当 AB BC 时,它是菱形
B.当 AC BD 时,它是菱形
5.A
解析:A
【解析】 解:∵把一张矩形纸片 ABCD 沿 EF 折叠后,点 A 落在 CD 边上的点 A′处,点 B 落在点 B′ 处,∴∠BFE=∠EFB',∠B'=∠B=90°.∵∠2=40°,∴∠CFB'=50°,∴∠1+∠EFB'﹣∠ CFB'=180°,即∠1+∠1﹣50°=180°,解得:∠1=115°,故选 A.
2020 年八年级数学下期中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学校的体育训练中,小杰投掷实心球的 7 次成绩如统计图所示,则这 7 次成绩的中位 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9.7 m ,9.9 m
B.9.7 m ,9.8 m
C.9.8 m ,9.7 m
D.9.8 m ,9.9 m
2.某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竞赛,进入决赛的共有 20 名学生,他
15.甲、乙两人分别从 A,B 两地相向而行,匀速行进甲先出发且先到达 B 地,他们之间 的距离 s(km)与甲出发的时间 t(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乙由 B 地到 A 地用了______h.
16.如图,在△ABC 中,AB=6,AC=10,点 D,E,F 分别是 AB,BC,AC 的中点,则 四边形 ADEF 的周长为_____.
发后 2.5 h 追上小带的车;④当小带和小路的车相距 50 km 时,t= 5 或 t= 15 .其中正确的
4
4
结论有( )
A.①②③④ C.①② 1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B.①②④ D.②③④
A.a2+a3=a5
B. 3 2 2 1 C.(x2)3=x5
12.下列各组数据中,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平均数为: (9.5 9.6 9.7 9.7 9.8 10.110.2) 7 9.8 m ,
故选:B. 【点睛】 考查中位数、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 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平均数则是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水平.
2.B
解析:B 【解析】
综上可知当 t 的值为 5 或 15 或 5 或 25 时,两车相距 50 km, 4 46 6
∴④不正确.
故选 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特别注意 t 是甲 车所用的时间.
11.D
解析:D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法则分别计
②求 a 的值.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将这 7 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处在第 4 位的数是中位数,利用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 计算即可. 【详解】 把这 7 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处于第 4 位的数是 9.7 m ,因此中位数是 9.7 m ,
算得出答案.
详解:A、a2 与 a3 不是同类项,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
B、3 2 - 2 =2 2 ,故此选项错误;
C、(x2)3=x6,故此选项错误; D、m5÷m3=m2,正确.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合并同类项以及幂的乘方运算、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正确掌握相
A.115°
B.120°
C.130°
D.140°
6.若一次函数 y=(k-3)x-k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 k 的取值范围是( )
A.k<3
B.k<0
C.k>3
D.0<k<3
7.在矩形 ABCD 中,AB=2,AD=4,E 为 CD 的中点,连接 AE 交 BC 的延长线于 F 点,P 为 BC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矩形的性质结合等角对等边,进而得出 CF 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 AP 的长. 【详解】

中,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正确得出 FC 的长是解题关键.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欲判断是否为勾股数,必须根据勾股数是正整数,同时还需验证较小两数的平方和是否等 于最大C.16
D.22
10.小带和小路两个人开车从 A 城出发匀速行驶至 B 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小带和小路
两人车离开 A 城的距离 y(km)与行驶的时间 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
①A,B 两城相距 300 km;②小路的车比小带的车晚出发 1 h,却早到 1 h;③小路的车出
C.当 ABC 90 时,它是矩形
D.当 AC BD 时,它是正方形
4.已知 P(x,y)是直线 y= 1 x 3 上的点,则 4y﹣2x+3 的值为( ) 22
A.3
B.﹣3
C.1
D.0
5.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 ABCD 沿 EF 折叠后,点 A 落在 CD 边上的点 A′处,点 B 落在
点 B′处,若∠2=40°,则图中∠1 的度数为( )
m n 0 把(1,0)和(4,300)代入可得 4m n 300
解得
m 100 n 100
∴y 小路=100t-100,
令 y 小带=y 小路,可得 60t=100t-100,
解得 t=2.5,
即小带和小路两直线的交点横坐标为 t=2.5,
此时小路出发时间为 1.5 h,即小路车出发 1.5 h 后追上甲车,
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 OE 是三角形 ABD 的中位线,可进一步求解. 【详解】 因为▱ABCD 的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 AE EB , 所以 OE 是三角形 ABD 的中位线, 所以 AD=2OE=6 所以▱ABCD 的周长=2(AB+AD)=22 故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性质,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图象,直接写出汽车行驶 400 千米时,油箱内的剩余油量,并计算加满油时油箱 的油量;
(2)求 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并计算该汽车在剩余油量 5 升时,已行驶的路程.
24.下图是某汽车行驶的路程 S km 与时间 t (分钟)的函数关系图.
观察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汽车在前 9 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 .
上一点,当∠PAE=∠DAE 时,AP 的长为 ( )
A.4
B.
C.
D.5
8.下列各组数是勾股数的是( )
A.3,4,5
B.1.5,2,2.5
C.32,42,52
D. 3 , 4 , 5
9.如图所示,▱ABCD 的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 AE EB , OE 3, AB 5 ,
▱ABCD 的周长( )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点 P(x,y)是直线 y= 1 x 3 上的点,可以得到 y 与 x 的关系,然后变形即可求得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