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圣人
中华500年一圣人,你知道几个?

中华500年⼀圣⼈,你知道⼏个?中国历史500年出⼀圣⼈,你都知道那些呢?下⾯来分析⼀下500年⼀轮回都出了那些圣⼈。
第⼀圣,圣祖黄帝。
黄帝居中央有⼟德,故称黄帝。
在位期间,征服东黎、九夷部落统⼀华夏起源地之⼀的黄河流域。
在位期间,播百⾕草⽊,⼤⼒发展⽣产,始制⾐冠、建⾈车、制⾳律、创医学等。
都极⼤地改善提⾼先民的⽣活,有是华夏始祖之⼀故称圣祖。
圣祖黄帝第⼆圣,禹圣⼤禹。
⼤禹为五帝最后⼀帝,在舜时期因⾃然⽓候变化,华夏⼤地洪⽔肆虐。
⼤禹⼦承⽗业,带领族⼈为平息洪⽔保存中华⽂明作出了巨⼤的贡献。
在位期间划分了最早的中国版图,九州。
⾄今还留下来三过家门不⼊,禹王造九⿍等传说。
禹圣⼤禹3.第三圣,元圣周公。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王姬昌第四⼦,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
因其采⾢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尚书·⼤传》将周公功劳概括为:“⼀年救乱,⼆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贾谊评价周公:孔⼦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关系者,周公⼀⼈⽽已。
元圣周公4.第四圣,道圣⽼⼦。
⽼⼦是中国道家⽂化的创始⼈,是中国哲学的创始⼈之⼀。
留下了《道德经》这样⼀本包罗万象的奇书。
⽼⼦是中国古代伟⼤的思想家、哲学家、⽂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和主要代表⼈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乃世界⽂化名⼈,世界百位历史名⼈之⼀,今存世有《道德经》(⼜称《⽼⼦》),其作品的核⼼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为⽽治。
⽼⼦誉有东⽅三⼤圣⼈之⾸,美国《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古今⼗⼤作家之⾸。
孔⼦曾数次向⽼⼦问礼、求道。
⾃古有“⽼⼦天下第⼀”之称。
道圣⽼⼦5.第五圣,⾄圣或德圣孔⼦。
孔⼦是儒家⽂化的创始⼈。
孔⼦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讲学的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
中华的十大圣人

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680-759年),玄宗赐名道玄.是中国唐代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画史尊称吴生。唐代第一大画家 河南阳翟(今河南省禹州)人,大约生于唐高宗朝(约685年左右),卒于唐肃宗朝(约758年左右)。少孤,相传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未成,乃改习绘画。曾在韦嗣立幕中当大吏,做过兖州暇丘(今山东兖州)县尉。漫游洛阳时,唐玄宗闻其名,任以内教博士官,并官至宁王府友,改名道玄,在宫廷作画。开元年间,玄宗知其名,召入宫中,让其教内宫子弟学画,因封内教博士;后又教玄宗的哥哥宁王学画,遂晋升为宁王友,从五品。唐宣宗(847年)被推崇为"画圣",民间画塑匠人称他为"祖师",道教中人更呼之为"吴道真君"、"吴真人"。苏东坡在《书吴道子画后》一文中说:"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之于韩退之(韩愈),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一代宗师,千古流传。
史圣---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宫刑(指阉割生殖器)。 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中国历史“四大人物”之“四大圣人”篇

中国历史“四大人物”之“四大圣人”篇1、文圣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的具体生日有争议,《公羊传》作鲁襄公二十一年十一月庚子日(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谷梁传》则作同年十月庚子日;《史记》则作次年,不记月日。
孔子五十一代孙金代孔元措的《孔氏祖庭广记》将孔子的生日定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但后世仍存有争议。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但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
此后十四年中,孔子东奔西走,到处宣扬自己的政治哲学。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
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典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2、智圣诸葛亮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诸葛氏是琅邪的汉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父亲诸葛圭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家于南阳郡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中国古代的十大圣人

【一、酒圣杜康】
杜康生卒于白水,是白水人民的骄傲。 杜康酒酿出了淳厚的风土人情,酿出了古 老的白水文化。明清、民国年间,白水烧 锅千家,酒坊四乡。三国时,曹*吟咏出 了“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 有杜康”的千古绝唱:唐朝诗人杜甫写出 了“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杜酒 劳频劝”的优美诗句:晚唐诗人皮日休亦 有“滴滴连有声,空凝杜康语”的佳句传 颂,浓香的杜康酒将黄土高原的淳朴和热 烈展现得淋淳尽致。
陆羽在茶乡生活,所交又多诗人,艺 术的薰陶和江南明丽的山水,使陆羽自然 地把茶与艺术结为一体,构成他后来《茶 经》中幽深清丽的思想与格调。
【十、兵圣孙武】
孙武,春秋时期吴国名将和伟大的军事理 论家,齐国乐安人。其曾祖父、祖父都是 齐国名将,家学的熏陶使孙武从小就喜爱 兵法,渴望探求战争制胜之道。
除了他战功显赫外,更主要的是他留 给后世一部不朽的军事名著——《孙子兵 法》。该书有13篇,共5000余字。但这 短短的几千字里包却含着一个博大精深的 理论体系和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对中国 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 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1991 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都 奉命携带一本《孙子兵法》,以便在战场 上阅读。
吴道子绘画无真迹传世,传至今日的 《送子天王图》可能为宋代摹本,敦煌石 窟第103窟的维摩经变图,亦被认为是他 的画风。
【九、茶圣陆羽】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 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 《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陆羽,字鸿渐。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 陆羽是个弃儿,自幼无父母抚养,被笼盖 寺和尚积公大师所收养。积公为唐代名僧, 据《纪异录》载,唐代宗时曾召积公入宫, 给予特殊礼遇,可见也是个饱学之士。陆 羽自幼得其教海,必深明佛理。积公好茶, 所以陆羽很小便得艺茶之术。
中国历史上的圣人

• 书圣:王羲之,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书法 家,作品有《黄庭经》《兰亭序》等。他 的字吸取了魏晋诸家书法的精华,创立了 独特的风格。他写的楷书,进一步摆脱了 隶法的形迹,达到了独立完美的境地,人 们称赞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 龙”,公认他为“书圣”。
• 武圣: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今山 西运城市)。三 • 国蜀汉大将。重义气,精武艺,他的事迹 长期在民间流传,被世人尊为"关圣""关帝 "“关公”。
• 棋圣:黄龙士,名虬,又名霞,字月天, 江苏泰县姜堰填 • 人,幼小时棋名已闻达四乡邻里。著有 《弈括》和《黄龙士全图》。
• 曲圣:关汉卿,(约公元1229年—1241 年),卒于元成 • 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 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窦娥 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 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 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 史圣: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 是我国第一部 • 纪传体通史《史记》一书的作者。
• 诗圣: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著有《杜工部集》。 • 因为他的诗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复杂、 动荡的历史时代,所以尊为“诗史”、 “诗圣”。
• 茶圣:陆羽,唐朝人,以嗜茶著名,著有 《茶经》3卷。 • 他不慕荣华,毕生研究茶事,终于撰写出 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从 而开茶叶研究的先河,所以后人誉他为 “茶神”、“茶圣”
• 木圣(科圣):张衡(78-139),字平子, 南阳西 • 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是我国东 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成就涉及到天文 学、地震学、机械技术、数学乃至文学艺 术等许多领域。 • 本文由牵手情侣商城整理: /
• 草圣:张旭,汉朝书法家,他擅长草书, 造诣很深。李白 • 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旻的剑舞可成为 天下的“三绝”。
历史典故:《易经》背后四位圣人

历史典故:《易经》背后四位圣人历史典故:《易经》背后四位圣人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位圣人,代表了《易经》成书的四个伟大时代,「四大圣人」不仅对《易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在养生方面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启示。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历史典故:《易经》背后四位圣人,希望读者喜欢。
历史典故:《易经》背后四位圣人关于伏羲的故事关于中国人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伏羲和女娲在黄河与渭水交汇的太极河边交尾,诞生了中国人。
其实,伏羲是中国古代第一个首领。
伏羲,又名包牺,也称皇羲,他生活在游牧业时代。
关于伏羲的形象,也有各种各样的传说。
伏羲的相貌十分威仪,散发披肩,身披鹿皮,面色发青,目光深沉、睿智,他是青龙的象征,是一个智圣的形象。
伏羲还是公认的《易经》》的创始人。
第一,伏羲是中国预测学的鼻祖,是占卜文化的源头。
伏羲是我国的第一个智圣,他非常善于观察,《易经》中有「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就是说伏羲很神,他因为善于观象(天象地理),还善于察地理,了解宇宙的信息,所以他很善于预测,能知生死,而一个智者必须是善于预测的,他因此也被奉为中国古代预测学的鼻祖。
第二,伏羲是中国符号文化之父,《易经》八卦之母。
伏羲时代是中国的符号文化时代,那时候,人们以符号记事,这些符号被认为是象形文字的上源,伏羲画八卦是符号文化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关于伏羲画八卦,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话说上古时候,在黄河与渭水交汇之处,也就是太极图的诞生之处,有一天,伏羲看见一只龙马浮出水面,他惊奇地发现这只神马的背面竟有奇怪的图像,于是伏羲就照着画了下来,这个图像就是后来大家所熟悉的八卦。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那么伏羲又是怎样画的八卦呢?我们说,八卦出自伏羲时代,但并非伏羲一人所画,它是上古时期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是当时人们对事物包括自然现象认识的总结,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唯物观。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圣人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四大圣人:文圣孔子、智圣诸葛亮、武圣关羽、兵圣孙武古代中国四大别称:神州、九州、华夏、中原;四大自然奇观:云南石林、吉林雾淞、桂林山水、长江三峡;四大名酒:贵州茅台酒、山西汾酒、四川泸州老窖、陕西西凤酒;四大美男: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四大才女:卓文君、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四大奸臣:蔡京、秦桧、严嵩、和珅;四大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四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四大发明:造纸、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国粹:中国武术、中国医学、中国京剧、中国书法。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圣人一、智圣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
诸葛亮兄诸葛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军、左都护,领豫州牧。
亮从弟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
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
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
)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待时。
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
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相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
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
刘备称帝后,诸葛亮任丞相。
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古代四大圣贤60句经典语录

古代四大圣贤60句经典语录,道尽人生哲理,句句开解人心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和道家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理论道尽人生哲理,饱含聪明智慧。
一、孔子经典语录1.君子不器。
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君子不要像定型的器皿一样,要博学多识,具有可塑性。
2.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译文】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懂得了就是懂得了,没有懂就是没有懂,这才是真懂.4.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爱别人、恨别人。
5.君子,俞于义。
小人,俞于利。
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关心合不合道义。
跟小人谈事情,他们只关心是否有利可图。
6.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出自《论语·雍也篇第六》。
【译文】品质多于文采,就会粗野;文采多于品质,就流于虚浮。
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默默地牢记知识,勤奋学习不厌烦,教诲别人不厌倦。
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不仁义的人虽然富有和尊贵,但对于我来说,他们轻得如天边的浮云一样。
10.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译文】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能力,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能力,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出自《论语·学而》【译文】不怕别人不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12.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
1、四大名剧:《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
2、四大姓氏:李、王、张、刘;
3、四大经典玩具: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孔明锁;
4、四大名山:黄山(绝)、华山(险)、庐山(名)、泰山(文);
5、四大名刹:山东长青灵岩寺、南京栖霞寺、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
6、四大书院:河南嵩阳书院、河南应天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
7、四大书法字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
8、四大名锦:蜀锦、云锦、宋锦、壮锦;
9、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
10、四大自然奇观:云南石林、吉林雾淞、桂林山水、长江三峡;
11、四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
12、四大古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
13、四大名亭:醉翁亭、陶然亭、爱晚亭、湖心亭;
14、四大名塔:嵩岳寺塔、释迦塔、千寻塔、飞虹塔;
15、四大灵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16、四大凶兽:饕餮(tāo tiè),混沌,梼杌(táo wù),穷奇;
17、四大“火炉”:武汉、南京、重庆、南昌;
18、古代中国四大别称:神州、九州、华夏、中原;
19、道教四大名山:武当山(湖北)、青城山(四川)、龙虎山(江西)、齐云山(安徽)
20、四大圣人:文圣孔子、智圣诸葛亮、武圣关羽、兵圣孙武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圣人
一、智圣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
诸葛亮兄诸葛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军、左都护,领豫州牧。
亮从弟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
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
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
)
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待时。
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
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相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
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
刘备称帝后,诸葛亮任丞相。
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他曾六次北伐中原。
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
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
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
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因,但也并非出于偶然。
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
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诸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
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
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
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他的忠公体国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
二、武圣关羽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三、文圣孔子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四、兵圣孙子
孙武,字长卿。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
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