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简)

合集下载

汉字的故事一二年级

汉字的故事一二年级

汉字的故事一二年级一、汉字的起源。

1. 结绳记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还没有发明文字。

那时候,如果要记住一件事情,就会在绳子上打结。

今天打了一只猎物,就在绳子上打一个大结;如果是采摘了一些果子,就打一个小结。

但是,这种方法很不精确,时间久了,人们可能就忘记这些结代表什么了。

2. 仓颉造字。

- 传说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

他有一双非常厉害的眼睛,能看到鸟兽的足迹。

他发现这些足迹各有不同的形状,于是就受到启发,开始创造文字。

他把看到的各种事物的形状画下来,慢慢地就形成了最早的汉字。

文字的产生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古代很多人智慧的结晶,仓颉可能是对汉字的形成做出了比较突出贡献的人。

二、象形字。

1. 日。

- 这个字就像太阳的样子。

我们看甲骨文里的“日”字,就是一个圆圈中间加一个点,圆圈代表太阳的形状,中间的点可能是表示太阳的光芒或者是太阳这个天体的中心部分。

现在的“日”字虽然变得更简单、更规整了,但我们还是能看出它最初象形的影子。

2. 月。

- 甲骨文的“月”字就像弯弯的月牙儿。

因为月亮有时候是弯弯的,像镰刀一样,所以古人就按照月亮的这个形状画出了“月”字。

后来经过演变,变成了现在我们写的这个样子,但还是能让人联想到弯弯的月亮。

3. 山。

- 甲骨文的“山”字就像三座山峰连在一起。

你看,中间高两边低,很形象地表现出了山的样子。

现在的“山”字,中间的一竖就像是最高的山峰,两边的竖就像是旁边的山峰,简单又明了。

三、会意字。

1. 明。

- “明”字是由“日”和“月”组成的。

日代表太阳,月代表月亮。

太阳和月亮都能发光,它们的光加在一起就很明亮,所以“明”这个字的意思就是明亮。

这就是会意字的特点,把两个或者几个字的意思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意思。

2. 休。

- “休”字是由“人”和“木”组成的。

想象一下,一个人干活累了,靠在大树旁边休息,这就是“休”字的含义。

这个字很好地体现了会意字通过组合部分来表达整体意义的特点。

简述中国汉字的起源

简述中国汉字的起源

简述中国汉字的起源
中国汉字起源于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是商代和西周时期的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主要用于卜辞和记录。

金文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刻在青铜器上。

汉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象形文字,即以物体的形状来表示其含义。

例如,“人”字就是用一个头和两条腿来表示人的形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象形文字逐渐演变为指事文字和会意文字。

指事文字是通过一种简单的手势或符号来表示一个抽象的概念,例如,“日”字是表示太阳的圆形。

会意文字是通过组合两个或更多的象形、指事或古象形文字来表示一个复杂的概念,例如,“家”字由宀(房子的象形)和豕(猪的象形)组成,表示猪在房子里,表示家。

随着汉字的发展,发明了一种系统的字形组成方法,称为六书。

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形声是最常见的字形组成方式,其中一个部首表示意义,另一个部首表示音。

转注是根据字形或音形的相似性来引申其他意义。

假借是借用一个字的发音来表示和一个无关的字形相对应的意义。

汉字的形式和使用在后来的朝代中逐渐标准化。

秦代时创造了小篆,统一了字的形状和结构。

随后,汉字的发展受到了隶书、楷书和随书等不同字体的影响,使汉字的书写形式更加多样化。

总而言之,中国汉字起源于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并经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等方式的演变与发展,形成了如今复杂而深厚的汉字书写系统。

汉字的起源简短

汉字的起源简短

汉字的起源简短1.汉字的来历简短篇汉字的来历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

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

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

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

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第二节 汉字的起源及发展

第二节   汉字的起源及发展


熊(左上角):女方的图腾 泥鳅(左下角):男方的图腾 这两形是表明发信者与收信者的姓氏 曲线:应走的路 帐篷:聚会的地方 人(帐篷里):她在等候 旁有三个十字:周围住的是天主教徒 大小三个湖沼:帐篷的位置
左图是印第安人部落酋长墓碑上的图
画文字。他的图腾是鹿(倒画的鹿表
示死去),左边 7 条横线表示他出征过 7次,右边9 条横线表示经过 9 次战役, 两个半月形表示历时两个月,在白天 被人用斧子砍死。(大意是:这位首 领出征过七次,经过九次战役,在连
续两个月的征战中被人用斧子砍死。)
印第安人酋长墓碑上的图画文字
这是我国西南地区纳西族的东巴经文。 1 表示拿蛋, 2 表示解开,这里有白的意思, 3 表示风, 4 表示蛋,5表示湖,6表示蛋破发光,7表示山崖。
据纳西经师解释,意思是:把这蛋抛在湖里头,左边吹 白风,右边吹黑风,风荡漾着湖水,湖水荡漾着蛋,蛋撞到 山崖上,便生出一个光华灿烂的东西来。
契刻——是在竹木等物体上刻画记号。其作 用主要是用来记数,其次是用来提示事件。


于省吾《商周金文録· 序言》(1957年版)中说: “原始社会劳动人民创造文字,极质朴,极简单, 也是符合于客观事物的真相,所以,一二三都是 积画,以□为方,以○为圆,都是最原始的文字, 还要早于其它象形文字,这对于考证文字的发生 的萌芽状态时具有重要关系的。”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1977年版) 中说:“中国文字的起源应当归纳为指事与象形 两个系统。”指事系统,又叫刻画系统,契刻当 是其主要渊源。
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
甲骨文— 金文— 六国古文— 大篆—小篆
古 文 字
隶书——草书—— 楷书 —— 行书

汉字的起源和使用

汉字的起源和使用

第一、汉字的起源一、文字起源: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采用了各种和各样的记事方法,最原始得计亊方法是: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

1、结绳记事:不论用一根绳子打结,还是用多根绳子横竖交叉,归根结底,它只是一种表示和记录数字或其他方位的一些简单概念。

如大事记大疙瘩,小事记小疙瘩。

疙瘩的多少也代表东西的多少。

它只能帮助人们记忆某些事情,却不能进行思想交流。

所以不可能产生文字,只能说它是文字产生前的孕育阶段。

2、契刻记事:人们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做符号,刻在木片或竹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

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作为两半,双方各持一半。

以两者吻合为凭据。

古代契上刻的数目主要适用来做债务凭证的。

二、图画文字:由于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的不足。

人们不得不采用其它的,比如图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用文字的线条或笔划把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的勾画出来,绘画导致了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

”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语言被广泛使用之后才有可能。

譬如,画了一头象,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象”。

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类似于“象”这样的图画,就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久而用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

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

最终导致文字从图画中分离出来。

这样,图画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图画和变成为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

文字不再是图画的,而是书写的。

而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

”这就是原始的文字。

三、甲骨文: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

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的是用来记事。

中国汉字历史简介

中国汉字历史简介

中国汉字历史简介一、汉字的起源汉字那可是相当古老啦,传说是仓颉造字呢。

在远古时代,人们一开始是用结绳记事,就是在绳子上打结来表示不同的事情,可这种方法太简单啦,能表达的东西有限得很。

后来就有了刻划符号,在陶器或者兽骨上刻一些简单的符号来记录信息。

再后来仓颉这位大神,他根据鸟兽的足迹创造了文字,这可不得了,一下子就开启了文字记录的新时代。

二、汉字的发展历程1. 甲骨文时期这可是汉字发展的早期阶段,甲骨文主要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大多是用来占卜的内容。

那时候的字可象形啦,就像画画一样,比如说“日”字就像个太阳,“月”字就像个弯弯的月亮。

这些甲骨文的发现可不容易呢,大多是在河南安阳的殷墟出土的。

2. 金文时期金文也叫钟鼎文,因为它主要刻在青铜器上,像钟啊鼎啊这些大型的青铜器。

这个时期的文字和甲骨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有发展,笔画更加规整,结构也更加严谨啦。

而且金文的内容就不只是占卜了,还会记录一些大事,像战争啊,祭祀啊之类的。

3. 篆书时期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呢。

大篆的笔画比较复杂,字体也很规整,但是写起来比较麻烦。

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推行小篆啦。

小篆是李斯等人整理的,它比大篆更加简化,线条更加流畅,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文字形式。

4. 隶书时期隶书可是汉字发展的一个大变革。

它把篆书的圆转笔画变成了方折笔画,写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隶书的出现也标志着汉字从象形走向了表意,因为它的象形意味没有篆书那么浓了。

在汉代,隶书可是非常流行的,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广泛使用。

5. 草书、楷书、行书时期草书那可真是龙飞凤舞,写起来速度超级快,不过它比较难辨认。

楷书呢,就规规矩矩的,一笔一划都很清晰,是我们现在印刷体的基础。

行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既有草书的流畅,又有楷书的规整,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写行书比较多。

三、汉字的意义汉字可不仅仅是一些符号哦,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通过汉字,我们能读懂古代的书籍,了解古人的思想和生活。

一个汉字的来历故事

一个汉字的来历故事

一个汉字的来历故事汉字的来历中国人对自己文字的起源,大概在战国时期就注意到了。

有人认为结绳是汉字的起源。

但不少人表示异议,结绳是上古用以记事的方法,差不多一切原始民族都曾用过。

它即便是记事,也毕竟不能算是文字。

也有人认为中国的文字源始于八卦。

此外,尚有“河***、洛书演进为文字说”。

中国古代最通行之说是仓颉(jié)造字,这至少在战国末年已经在广大学者中流传。

一般说来,文字的发展有一个从多头到单头,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从表形至表音的过程。

因此有不少人提出,中国的文字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经“巫”和“史”整理并发展而成的。

至于“巫”和“史”又是什么人呢?这又有各种不同的猜测。

目前,中国史学界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中国文字源始于殷商。

不过稍有异议的人也不乏一例,根据一些人的看法,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很成熟。

而任何事物总有一个从发生到发展渐趋成熟的过程。

因此中国文字的发生始年还可前推。

至于推多少年呢?有的主张至少上推一千年;有的主张推至夏末;也有的主张推至夏以前,各执己见。

在考古学家那儿,中国文字之源始又有分歧。

其中提出最不同凡响之见的当推郭沫若。

他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汉字究竟源始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从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

”“半坡遗址年代距今有六千年左右。

”“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和器上的花纹判然不同。

”“虽然刻划的意义至今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

”“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jié)遗。

”如按此说,中国文明则应算成近六千年。

中国文字之源始,究竟在何时?最古老的文字产生于什么时代?分别代表什么含义?至今还尚在百家争鸣中,看来还有待于大量的材料来佐证说明!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古代中东地区的楔形文字,距今5000~6000年,然而,在河南贾湖发现的一些刻在龟甲上的符号,距今却达8000年。

(完整版)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完整版)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完整版)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汉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文字系统之一。

它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本文将从汉字的起源、演变、结构、书法和影响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汉字的完整版起源与发展。

一、汉字的起源1.1 甲骨文的出现: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出现在商朝晚期,大约公元前14世纪。

它是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写的文字,主要用于卜辞和记录祭祀活动。

1.2 金文的演变:金文是汉字的重要演变阶段,出现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

金文的特点是线条流畅,笔画繁多,形态多样,成为后来汉字演变的基础。

1.3 汉字的定型:秦朝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下令将各个地区的文字进行统一,形成了统一的汉字体系。

这一过程被称为“汉字的定型”,使汉字的形态更加统一、规范。

二、汉字的演变2.1 简化字的出现:为了提高汉字的书写速度和简化繁复的字形,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多次汉字简化的潮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56年的简化字方案,将一些繁体字简化为简体字,使汉字书写更加方便。

2.2 繁体字的保留:尽管简化字在中国大陆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区,繁体字仍然保留并广泛使用。

繁体字保留了汉字的传统形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汉字在世界的传播: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汉语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汉字也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如今,许多国家的学校都开设汉语课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字,这为汉字的演变和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汉字的结构3.1 笔画的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是笔画,汉字的形态是由不同的笔画组合而成的。

汉字的笔画有横、竖、撇、捺、点等,每个笔画都有一定的顺序和书写规范。

3.2 部首的作用:部首是汉字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汉字的分类标志。

部首可以帮助人们查找和理解汉字的意义,是学习汉字的重要辅助工具。

3.3 偏旁的组合:汉字的形态往往由多个偏旁组合而成,每个偏旁都有一定的意义。

通过组合不同的偏旁,可以形成新的汉字,丰富了汉字的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汉字以外的其它文字材料
.
5
(一)有关汉字起源的记载和传说
1.河图洛书说
2.结绳记事说
3.仓颉造字说
.
6
1. 河图洛书说
• 传说
《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
《论语·子罕》:“子曰:鸟凤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 夫。”
《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孔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 谓之河图。”
帮助人记忆,与文字产生的道理一致。
• 不合理:
有效但区别度不足。
.
14
3.仓颉造字说
• 《说文解字·叙》:“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 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又:“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
.
15
《吕氏春秋》:“仓颉作书,后稷作稼。”
• 《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
契。”
郑玄注:“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 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 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
• 《尚书·叙》:“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
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
12
结绳记事
.
13
结绳记事说评价
• 合理:
人 面 鱼 纹
.
25
评价
• 合理性:
具有一定区别性的记号,可以帮助人记忆。
• 不合理性:
石器时代的陶符只是为了某种需要而做 的记号,同语言没有关系,只能独用很难组合。
假如它是原始的汉字,就应随着汉字的 发展而发展,不该停滞不前。
.
26
(三)汉字以外的其它文字材料
•地点
•手段
.
27
1.地点——大河流域
舞蹈
武士
.
35
纳西东巴文
.
36
纳西东巴象形文字
.
37
.
38
.
39
.
40
在远古的岩壁上和青铜器上的一些与 文字相关的图形
.
41
.
42
.
43
图形演变成文字
.
44
五、小结 汉字是怎样产生的?
通常认为汉字来源于表意的 刻画符号和描摹图画。
.
45
汉字成熟于什么时候?
目前还难以确定最早的时代,但最晚在距今 3500年左右的殷商晚期汉字已经成熟。
殷商晚期的甲骨文是现在已经发现的最早的能 够系统地记录语言的成熟汉字。
《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殷革夏命。”
.
46
对汉字起源状况的推测
汉字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象形符 号的基础上,吸收当时流行的一些刻画符号发展出 来的。
汉字起源的上限:仰韶文化(前4000年) 汉字起源的下限:夏代始(前2100年)
.
47
.
48
.
4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汉字的起源
.
1
一、汉字起源的研究意义
对于汉字学的价值 确认汉字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 对于文明史的价值
.
2
二、汉字起源问题的性质
科学的假说
.
3
三、判断汉字起源的标准
两种标准:
上限

• 考古学界


• 文字学界

下限
甲骨文
.
4
四、建立汉字起源假说的材料 (一)传世文献和传说
(二)考古发掘出土资料
• 世界上文明的发生都在大河流域
古埃及圣书字——尼罗河 古代苏美尔文字——两河流域
.
28
古埃及圣书字
.
29
苏美尔楔形文字
.
30
2. 手段
•结绳
•刻契
•图画
.
31
结绳
.
32
刻契
傈僳族的刻木
.
33
图画
• 塔斯马尼亚总督给土著
人的信,建议和解,同 时指出破坏和约者会产 生的后果。
.
34
傣族、佤族岩画
左 明所 友戊


















.
16
《论衡·骨象》:“仓颉四目。”
.
17
仓颉造字的效果
•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颉
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识字课本《仓颉篇》
.
18
仓颉造字说评价
• 合理性
提供了创造文字的条件: 社会的发展;史官的职责。
• 不合理性
文字不可能由一个人来造, 需要约定俗成。
.
7
八卦














山泽ຫໍສະໝຸດ .8.9
《河图玉版》:
“仓颉为帝,南巡守,发阳虚之山,临于元扈 洛洞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
10
河图洛书说评价
• 合理:
八卦符号各代表一定物象又相互区别; 汉字的发源地点在河洛一带。
• 不合理:
形体太简单,区别性太小 ,不可信。
.
11
2.结绳记事说
.
19
(二)考古发掘出土资料
• 商代 甲骨文
• 夏代
《吕氏春秋》:“桀将亡,太史令 终古执其图书而奔于商。”
《尚书》:“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殷革夏命。”
.
20
新石器時代
.
21
大汶口文化遗址 前4500-2300
.
22
马家窑遗址
.
23
西安半坡、姜寨遗址(仰韶文化)
.
24
西安半坡遗址 前5000-3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