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合集下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下一页【问题提出与解析思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一国首先胜利”理论,在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范例.但是,尽管中国的国情与俄国十分接近,尽管俄国的经验看起来十分的“现成”,照搬俄国革命模式仍然是不行的,这已被当时党内某些领导人的机会主义错误所证明。

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正确分析和把握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状况,设计了经过“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本小节要研讨的是中国革命面临的国际国内的客观背景、主观条件以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这些前提条件做出正确分析后所制定的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和战略策略。

从而使人们更加懂得“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5页。

)【问题解析】旧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东方大国,经济文化比俄国更为落后。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并经过不断地反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的决议和苏联的经验神圣化的斗争,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开辟了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然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独特道路.这样的理论和实践,不仅符合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而且发展了列宁关于经济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

新民主主义,顾名思义,它首先是民主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其次,由于是“新"民主主义,就与旧民主主义有着本质区别,而与社会主义有着特殊联系。

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民主革命所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这个革命发生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其社会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还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但早已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谈谈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谈谈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一、谈谈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

特点: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它们彼此斗争着。

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处于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这个社会将不断地向着社会主义方向转化。

1、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2、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

(其中非社会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占很大比重,是主体经济成分)①国营经济(社会主义性质)②个体经济(资本主义性质)③合作社经济(个体私有、集体合办;半社会主义性质)④私人资本主义经济⑤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公私合营;带有社会主义性质)3、在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主要矛盾:(1)1949-1953: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2)1953-1956: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基本矛盾(两重性):(1)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族人民与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2)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渐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二、谈谈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始末?如何评价?始末: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改造的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过暴力没收与和平赎买这两种方式,并认为如果能用赎买的办法变革所有制,将是“最便宜不过了”。

列宁设想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赎买,认为这对无产阶级是最有利的事情。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特点和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特点和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特点与主要矛盾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这个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

其发展趋势就是社会主义因素日益增长,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因素,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不可转移的、必要的”过渡形式。

它“就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特点: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

其发展趋势就是社会主义因素日益增长,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因素,而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具体的说来:经济形态上,就是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及个体经济同时并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形态就是: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

其中国营经济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经济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合作社经济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则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就是个体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转变的一种过渡性的经济形态。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任务就是恢复与发展生产,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并逐步扩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削弱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基础。

在政治形态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也就是多元的,它不就是一个阶级的专政,而就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同样也就是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并存,而社会主义因素(无产阶级的领导)占主导地位。

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就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经历的两个阶段,也就是必不可少的两个阶段。

从解放开始到1956年结束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改革就是党与政府在不同时期提出的不同的政策。

如果我们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做一个比较的话,我们会发现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改造。

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_2023年学习资料

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_2023年学习资料

2.基本特征:->经济形态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素及个体经济同时并存。->在政治形态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也是多元的,-它不是一个阶级的专政,而是几个革命 级的联-合专政。同样也是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并存,而社会主义因素(无产阶级的领导占主-导地位。-> 思想文化形态上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
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首先,对资本家进行思想教育。-其次,本着“量才使用 适当照顾”的精神,给-以必要的工作安排。-·再次,在生活上“包到底”,给资本家以高薪。
1952一一1956年国民经济的发展-粮食总产量1955年比1954年增长8.9%,-1956年比1955 增长4.4%。-工业总产值1957年比1952年增长了141%,-平均每年增长19.20-农业和家庭副业总 值1957年比1952年增长-2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1957年比1952年增长-42.8o全国农民收入1 57年比1952年增长了-30%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成分与基本阶级力量-国营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工人阶级-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个 经济-农民阶级-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国家资本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两条道路:资本主义道路与社会主义道路-两个阶级: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舞-中国 0年代为-中国社会向-什么选择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转变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第一,关于过渡的时间-√第二,关于转变的 件-√第三,关于过渡的步骤和方式
1.提出的历史背景-政治上: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与巩固-必经济上:-1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的迅速发展的社会主 国营经济-2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3新中国成立初期 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营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 资本主义形式-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为什么新民主主义要向社会主义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巨大转变: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1949年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从1956年至今,是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那么,这个社会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向社会主义转变呢?这幅油画是著名画家董思文先生根据开国大典的情景所绘制,看看画上的人物,你能看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吗?咱们来略加分析。

前面这位,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后面前排六位是新中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六位国家副主席,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其中朱德、刘少奇、高岗是共产党员;宋庆龄是著名的民主党派人士,李济深是民革中央主席,张澜是民盟中央主席,他们三位都是非中共的——从党派来讲,他们三位属于民主党派人士,如果按照当时的阶级划分,这三位属于什么阶级的代表啊?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

因为民革也好,民盟也好,都是当时资产阶级的民主政党。

由此可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我们所建立的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它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既有社会主义成分,又有资本主义成分。

这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结构方面的显著特点。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

然而,与推翻“三座大山”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此时的资产阶级在和平时期表现出了他落后的一面,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

交锋:新中国经济第一战——陈云“三战”上海滩1949年7月,在投机商的推波助澜下,新中国经历了第一次也是最严重的一次物价暴涨。

为了稳定市场,控制物价,时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即中财委)主任的陈云飞抵上海,在这个资本家力量最雄厚、也是投机倒把最厉害的地方,与上海滩的资产阶级“大佬”们先后展开了三场较量,分别是银元风波、棉纱大战与粮食抢购,此次斗争被称为新中国经济第一战。

毛概 第4-7章测验题及答案

毛概 第4-7章测验题及答案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概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概论4-7章课后复习题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1 、试述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及基本特点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是指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中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

它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属于社会主义范畴。

其基本特点是:( 1 )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国营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占优势的是个体经济等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 2 )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人民民主专政。

( 3 )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 4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经济和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领导作用,工人阶级的领导权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专政政权,使社会主义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占领导地位,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后的胜利。

2 、辨析:过渡时期,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矛盾。

我国的过渡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段特殊时期。

1949 年 10 月新民主义革命胜利取得全国政权,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社会。

而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

国际上,美国敌视中国,妄图把新生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国内,国民党残余势力还妄图卷土重来。

因此,这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矛盾。

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1952 年底,当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彻底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最显著的特点是

新民主主义社会最显著的特点是

新民主主义社会最显著的特点是
新民主主义社会最显著的特征是:过渡。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从属于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社会,而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

新民主主义社会最显著的特点是 1
1、在社会形态上,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在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
3、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4.在文化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最显著的特点是 2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的认识是历史事实。

这也表明:第一,中国共产党人信守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然后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诺言,共产党人也信守了诺言;第二,中国是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而不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的。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允许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和发展。

所以,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就不需要再补什么资本主义的课了。

2016毛中特考点总结: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2016毛中特考点总结: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2016毛中特考点总结: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1.新民主主义社会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有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的阶级力量。

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

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也具有两重性,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

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途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

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新民主主义社会将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发展的过渡性的社会,具有过渡性质。

有以下特征:
在社会形态上,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在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
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在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