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PPT课件 孙 钧同济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所上海城建集团院士工作室

合集下载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环境岩土问题及其防治——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教授接受本刊专访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环境岩土问题及其防治——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教授接受本刊专访
学校读俄 文 ,我 同我老伴也是那 时有缘走 到了一起 。1 5 年 ,前苏联专 家来同济 ( 9 2 94 1 5 年全 国院系调
整 ,交大土木系并人 同济 ) ,那 时我业余学俄语 已两年半 ,学校又把我调 到上海俄语专 科学校 ( 即现在 的上海 外国语 大学 )强化 了半年 E语 ,然后就 担任前苏联桥梁专家 I. C / K 教授 的技术 口译 。苏 l / Ⅱ.HIT O I I
本 刊 :孙 院士您好 !非 常感谢 您特地抽 出时间接 受我们的专访。您在学术界和工程界德 高
望重 ,现 在还 活跃 在科 研 、教 学、 生产 第一 线 ,对 许 多国 家重 点工程 进行 技 术指 导 ,大 家对 您都非
常敬仰 。
孙 院士 :很愉快接受两位的访谈。你们地调院我很早就知道了,以前的 上海地质 我拜读过,
SA GA LN H N H I A D& RS U C S上 海 国土 资 源 l EO RE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环境岩土问 题及其防治
中国科学院 院士孙钧教授接受本刊专访
【 编者按】
2 l年 1 月8 0 1 0 日上午 ,中 国科 学院 院士 、同济 大学 土木 工程学 院孙 钧教 授在 寓所接 受 了本刊 主 编 、上海 市地质 调查 研究 院总工程 师严 学新 教授与 本刊 编辑 部主任 、上海 市地质 调查 研究院总 工程 师办公 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 代表 《 上海 国土资源》期 刊的专题访谈 。 孙院 士结 合轨 交 地铁 和 越江 隧 道建 设 等城 市地 下 空 间开发 利 用 中的 热点 问题 ,阐述 了施 工 中 城市 环境 岩土公 害及其 防治 对策 。针对 地下 工程施 工对 周边土 体扰 动导致 土工 力学参数 变异 以及产

孙钧院士-对兴建渤海湾跨海通道问题的若干思考

孙钧院士-对兴建渤海湾跨海通道问题的若干思考
需在本世纪 30 年代中叶才能竣工通车,投入运营,并不是 “ 今天动、明天用 ”呀 。
6
设 2020 年启动开建,最早也得 2035 年才能竣工通车。
TC 故此,上面说的从现在之后的 5 ~ 7 年,隧道还正在加紧施 B 工中,远未能投入使用而产生效益;而到 2035 年通车后, 9I 那时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恐已早感工程施工进度远远跟不上 201 了,是一种建的已太晚的形势啊!
于现在基础资料十分匮乏,也就只能先说到这里了。
21
二. 跨海通道选用建隧方案的优势及对几个关键技术问 题的浅识
C 渤海湾跨海通道中“蓬莱—长岛”一线(占工程全 T 长的一小部份)的南边一小段,由于有长山列岛的众多 IB 小岛群(庙岛群岛,到北隍城岛止)为过渡、且又水深 19 较浅,桥基工程量相对会小得多,似可作桥、隧不同建 20 设方案的比选(相信已经做过了);
又该是什么局面了?为此,上述看法笔者不敢苟同。
11
“烟—大”跨海通道是我国沿海交通发展规划中“同三国 道”(黑龙江省同江市—海南省三亚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杭州湾大桥已通车多年、琼州海峡火车客货轮渡也早已 开通使用许久了;所以,建设渤海湾跨海通道,它日后的服
C 务面和将为此受益的区域范围可说是因通畅了南北交通联系 T 而带动:北达京津唐、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诸大城 IB 市及所属省、市的广大地域,向南又将遍及济南、烟台、青 9 岛、徐州、连云港、合肥、南京以及苏锡常、上海、杭州等 1 长三角发达地区,乃致其间接受益面恐更将影响我国东部整 20 片锦绣大地。所以,不能只看到烟台、大连两地,而应着眼
19 2.目前急需着手工程前期筹划工作;海域地形地貌和海 20 上地质、地震和水文勘察,也要积极进行;几个专题要及早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施工PPT前言与绪论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施工PPT前言与绪论

课程内容
《建筑施工技术 ·前言》
二、教学要求
1.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同学 a. 认识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内容; b. 掌握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 c. 熟悉土木工程施工的主要工艺流程、施工方法; d. 了解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相关规定。
2.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与教材匹配)
a. 土木工程施工概论,
土木施工工程学
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 2013年级
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施工教研室
主讲:李庭辉
2016年 2月 29日
《建筑施工技术 ·前言》
一、专业和课程
前言
1. 建筑工程及管理专业的工作方向:设计、施工、管理(监理、开发)。
2. 建筑工程及管理专业的基本目标:安全、经济。
3. 本课程研究的方向:如何有效地把设计图纸变为现实的施工过程。
4. 应用内容的相关课程: a.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 b. 专业课程:建筑材料、结构力学、地基与基础、混凝土结构、钢结 构、砌体结构、等。
5. 课程的特点:内容量大、知识点多、涵盖面广、实践性强、发展迅速; 以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为对象内容展开; 符合国家法律和相关技术法规的各项规定。
b. 土方工程,
c. 桩基础工程,
d. 混凝土结构工程,
e.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f. 砌筑工程,
g. 钢结构工程,
h. 脚手架工程,
i. 结构吊装工程,
j. 防水工程,
k. 装饰工程,
l. 流水施工原理,
m.网络计划技术,
n. 施工组织总设计,
p.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q. 工程项目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

论跨江越海建设隧道的技术优势与问题_孙钧

论跨江越海建设隧道的技术优势与问题_孙钧

论跨江越海建设隧道的技术优势与问题孙钧1,2,3(1.同济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所,上海200092;2.上海城建集团院士工作研究室,上海200122;3.杭州丰强土建工程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08)摘要:为商榷在以往规划跨江越海工程时对修建隧道方案有些场合只是作为修建桥梁方案的一种备选方案的观念,文中论证了修建水下隧道在技术、方法、经济等方面的优势、特色及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使业界可较为全面而客观地认识水下隧道在跨江越海工程中的地位。

通过列举国内若干典型的已建、在建和正在进行方案研讨的水下隧道工程,从理论和实践经验出发提出了适合建桥、建隧以及桥隧结合方案有关的江床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当地实际条件,对修建桥梁和修建水下隧道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二者的优缺点、适用场合和局限性;通过列举水下高速铁路、公路隧道的典型范例,总结了适合修建水下隧道的有利条件,并对水下隧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认为:在规划跨江越海工程时,应综合当地的自然、生态、地质、水文、河工、港口、航道和航运等诸相关条件,通过多方案比较,更加客观地妥慎优选适合各具体工程的最佳方案;水下建隧的优缺点共存,水下隧道有其独特的技术、经济优越性,事实上现已被越来越多的跨江越海工程所采用。

关键词:跨江越海工程;水下隧道;建桥方案;琼州海峡大通道;台湾海峡大通道;港珠澳大通道;水下高速铁路隧道;方案比较DOI:10.3973/j.issn.1672-741X.2013.05.001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741X(2013)05-0337-06Study on Technological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of Tunnels CrossingRivers and SeasSUN Jun1,2,3(1.Institute of Tunnel and Underground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2.Academician Working andResearch Office,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Shanghai200122,China;3.Hangzhou Fengqiang Civil EngineeringResearch Institute,Hangzhou310008,Zhejiang,China)Abstract:At some occasions in the past,tunnel solution was only an alternative for bridge solution in planning corridors crossing rivers and seas.In the paper,the advantages,features and problems of building under-water tunnels are dis-cussed,which provides a complete and objective view on the function of under-water tunnels in construction of corridors crossing rivers and seas.Typical under-water tunnels built,under construction and under study are listed,and river/sea bed terrain,engineering geology,hydrogeology and other site conditions,where bridges,tunnels or“bridges+tun-nels”are suitable to be built,are proposed.Analysis is made on the bridge solution and the tunnel solution in terms of advantages,disadvantages,applicable conditions and its limitations.Some typical under-water high-speed railway and highway tunnels are listed,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to build under-water tunnel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stages of under-water tunnels are analyzed.Conclusions drawn are as follows:In planning corridors crossing rivers and seas,comparisons shall be made among different alternatives,considering the natural condi-tions,ecological conditions,geological conditions,hydrological conditions,river conditions,harbor conditions,water-way conditions and shipping conditions of the site,so as to find out the optimum solution.Under-water tunnel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Due to the unique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al advantages,in fact,under-water tunnels have already been adopted in more and more corridors crossing rivers and seas.收稿日期:2013-03-15作者简介:孙钧(1926—),男,江苏苏州人,1949年解放前夕毕业于上海国立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国内外隧道与地下工程知名学者、专家,同济大学荣誉、终身、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资深院士,前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暨中国国家小组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前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顾问、名誉理事(前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公路学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等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前副理事长、理事长。

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汇编的《地下及隧道工程事故和风险监控技术》

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汇编的《地下及隧道工程事故和风险监控技术》

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汇编的《地下及隧道工程事故和风险监控技术》一书汇集了国内外48项地下及隧道工程事故实例的照片、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40篇相关的论文,10余项行业规范、指南、指导意见。

全书共590页,图文并茂,是从事地铁、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技术人员的必备工具书。

地址:汉口路193号334室邮编:200002 电话:63211298 传真:63234579Email:tmxhsh@ 联系人:黄静袁薇银行账号:310066661018000334901交通银行上海分行业务部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2009-5-24征订回执地下及隧道工程事故和风险控制技术资料汇编目录第一篇、地下工程事故实例、原因分析、处理方法1 基坑坍塌事故1.1 新加坡地铁车站基坑坍方事故1.2 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基坑坍塌事故1.3 广州海珠广场基坑坍塌事故1.4 宁波水底隧道北岸引道基坑坍塌事故1.5 上海中环线过街地道引道段基坑坍塌事故1.6 上海广东路基坑工程坍塌事故1.7 广州地铁车站塌方事故2 基坑内土体滑移事故2.1 南京地铁车站深基坑土体滑移事故2.2 上海地铁车站基坑内土体滑移事故12.3 上海地铁车站基坑内土体滑移事故22.4 上海地铁车站基坑内土体滑移事故32.5 杭州地铁车站基坑内土体滑移事故2.6 北京某饭店基坑工程土体滑移事故3 地下墙或围护桩间漏水、涌砂3.1 地铁车站地下墙渗漏水13.2 地铁车站地下墙渗漏水23.3 地铁车站地下墙渗漏水33.4 钻孔灌注桩支护渗漏水13.5 钻孔灌注桩支护渗漏水23.6 地铁站出入口SMW围护桩间渗漏水4 基坑外周边管线渗漏水导致地面坍塌4.1 广州地铁基坑外管线渗漏水4.2 广州市某大厦基坑工程淹水事故4.3 南宁某大酒店基坑工程淹水事故4.4 北京某建筑基坑淹水工程事故5 基坑围护结构破坏事故5.1 南京某大楼基坑工程事故5.2 上海某工程车站风井事故5.3 基坑支护桩断裂事故5.4 长沙某大厦深基坑断桩事故6 其他深基坑事故6.1 北京地铁10号线车站基坑倒塌6.2 北京西城一基坑工程连续塌陷6.3 深圳地铁1号线继建工地大面积塌方6.4 基坑周边超载风险-上海某地铁车站事故6.5 上海地铁某车站工程险情7 暗挖法施工引起的土体坍塌事故7.1 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联络通道工程事故7.2 广州地铁联络通道施工中突发涌水引发上百平米塌陷7.3 上海某越江隧道联络通道工程事故7.4 台湾高雄捷运地铁工程坍塌事故7.5 上海地铁某区间隧道联络通道事故7.6 北京地铁10号线隧道暗挖引起京广中心主干道塌陷7.7 北京市地铁10号线2标段苏州街车站重大塌方事故7.8 广州暗挖施工隧道引起地面大面积塌陷8 盾构隧道掘进施工发生的土体沉降和坍塌事故8.1 拆除封门后出现涌土、流砂,洞口土体流失8.2 南京地铁盾构进洞事故8.3 台北地铁某通风竖井涌水、涌砂事故8.4 广州地铁泥水盾构越江施工塌方处理8.5 上海地铁某区间隧道盾构磕头事故8.6 上海某隧道漏水事故8.7 南京地铁工地渗水塌陷引发天然气爆炸事故8.8 广州地铁盾构施工引起地面沉陷事故8.9 上海地铁双圆盾构隧道施工沉降过大9 盾构隧道其他施工事故9.1 广州地铁盾构换刀引起的爆炸事故9.2 西安地铁隧道的两起火灾事故9.3 上海地铁隧道施工火灾第二篇、地下工程安全和风险控制技术论文集隧道和地铁工程建设的风险整治与管理及其在中国的若干进展孙钧英法海底隧道的安全作业及事故处理地铁工程施工事故与风险管理莫若揖黄南辉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工程安全控制与远程监控应用刘朝明杨国伟深基坑工程事故的防范和现场处置杨磊上海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承压水风险及其控制李晴阳刘万兰黄毅谈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安全的施工要点史剑挺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宜山路车站深基坑施工沈尉蒋岳成张金涛南京地铁2号线元通站深基坑涌水施工王学武特殊环境条件下的上海地铁4号线修复工程综述白廷辉王秀志毕湘利地铁中间风井渗漏险情的处理、分析与建议王庆国董惠涛李月蕾杭州地铁秋涛路站深基坑的时空效应法施工及管涌处理李长山武汉长江隧道盾构始发井深基坑施工技术王光辉上海铁路南站南广场基坑施工技术杨晨孙九春用作深基坑围护的钻孔咬合桩施工技术研究陈永康周吉天津地铁营口道车站深基坑信息化施工技术研究崔颖哲范鹏军工路越江隧道浦西工作井及相邻暗埋段深基坑施工张叶青上海地铁2号线盾构隧道施工技术难题及对策白廷辉大直径泥水盾构进出洞施工的风险和措施傅德明周文波盾构进出洞的风险控制顾眩曜吴列成盾构穿越中间风井施工技术杨武张亮地铁盾构小净距(1.7m)平行施工技术钱新杨志勇乔雪垠盾构切削穿越钢筋混凝土桩基施工技术王弘琦盾构穿越新建桥梁及拔桩区施工技术卓发成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桩基处理技术张曙赵峻泥水盾构越江施工塌方处理黄威然竺维彬复杂地段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李胜新刘广仁都会区捷运潜盾隧道工程灾害防制之探讨高宗正游澄发台北捷运新庄线隧道受毗邻建物深开挖影响案例探讨朱旭谢宇珩古鸿坤基坑施工时下方近距离隧道保护王如路上海地铁4号线盾构隧道穿越地铁运营线路的监护工程王如路蔡轶是盾构施工中的地面建筑物沉降分析与控制莫暖娇盾构近距离穿越危旧砌体建筑的控制李志明廖少明陈丹锡广州地铁复合地层盾构技术的探索和突破许少辉竺维彬袁敏正SEW工法在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中的应用陈令强朱晨阳盾构隧道在不利地层开仓作业的安全保障措施黎向平大口径长距离钢顶管在长江水域复杂土层中的施工杨景敏长距离水平冻结孔施工技术在广州地铁的应用朱径马进第三篇、地下工程规范、指南、指导意见汇编1 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指南2 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TJ08-236-20063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1-20064 地铁隧道工程盾构施工技术规范DG/TJ08-2041-2008 J11317-20085 圆隧道旁通道冻结法技术规程DG/TJ08-902-20066 地下车站基坑工程变形计算建设指导意见STB-DZ-0100017 上海轨道交通深基坑工程承压水控制指导意见STB-DZ-0100038 上海地铁隧道土压平衡盾构施工风险控制指导意见STB-DQ-0100029 地铁隧道重叠穿越段注浆加固建设指导意见STB-DZ-01000310 旁通道冻结法融沉注浆加固建设指导意见STB-DQ-010004。

永不懈怠的追求——访记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专家孙钧院士(五)

永不懈怠的追求——访记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专家孙钧院士(五)
岩体蠕变三者 间的耦合相互作用机制及对 高陡边坡和洞 室稳 定与支护 安全 的黏弹塑性时变受力分析;④ 岩体蠕变损伤 与断
裂、流变模 型辨识与参数确定 、岩土流变细观力学 以及挤压大变形非线性流变特 征等复杂流变 力学行为的理 论演 引、岩土流
变 室内试验研 究与现场测试验证及其专用程序软件研制与开发。 ( 3 )在城市环境土工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含:① 深化分析受各种工程旌工扰动影响后环境土体力学性态的变异 ;② 对
工程结构 、岩土 、隧道与地 下工程 专业 的教 学、科 学研 究并承 担工程任 务,教龄迄今 己逾 6 O年 。他 在同济大学 曾历任:讲 9  ̄ ( 1 9 5 3 ) 、副教授( 1 9 6 7 ) 和教授( 1 9 7 9 ) ;地 下建筑 教研 室主任 、地下工程系和结构工程系主任 、校 教务 处长 、校务委员和校学
国公路隧道工程学会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等 的副 理事 长、地下 工程 学术委 员会主任委 员等 学会职务 ,以及秦 岭终南山高速
公路隧道和杭州市钱江 隧道技术专家委 员会 主任委 员;厦 门市翔安海底隧道和虎 门、江 阴、润扬 、阳逻、苏通 、泰 州等珠江 和长江 中下游各座跨江公路大桥等 的技术顾 问;还 历任 长江三 峡工程 、上海 市崇明长江 隧桥技术委 员会专 家组成 员;沈 阳市
术委 员会副 主任委 员,校 首批 学术梯 队学科 负责 人、首席专家和责任教授 ; 1 9 5 8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 ,历任党支部书记和党
总支宣传委 员等 。校外学术兼职主要有: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暨 中国国家 小组主席 、国际隧道协会执委 ,中国岩石力学 与工程学会理事长 、中国土 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 专家组土建学科评议组召集 人 ,中科 院学 部工程 二组召集人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土建、环境与测绘学科评议组评委和召集人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建筑 、

孙钧港珠澳大桥水道大回淤条件下沉管结构的工程处治研究【已看】

孙钧港珠澳大桥水道大回淤条件下沉管结构的工程处治研究【已看】

仍可保留小接头一定的柔性;不使全管节的变形
都集中到大接头一处截面,而致 GINA 止水失效、
管节接头张开而渗漏。
16
沉管管段工厂预制图照
17
18
管节/管段大、小接头剪切键布置
19
GINA止水带(天然橡胶)— 管节大接头止水
此处GINA的 最大设计 压缩量,
达122mm; 而变形后仍需 保留的最小 残余设计压缩 量,为82mm
5
工程难点及其成败要害(此处单就与此次介绍的有 关问题作归纳,未涉及其它沉管工程自身方面的设计 施工难点):
1)水下基槽开挖底标高达-45m,深槽作业最深达 23m,其海 上施工风险控制难度大;
2)外海海域,要历经4~5年的长时间施工作业期,遇突发热 带气旋和强雷暴恶劣气象条件,可能导致深基槽坡壁失稳、 坍槽,也对沉管浮运沉放构成威胁,并引起已沉放落底沉管 (挤密砂桩复合地基/天然地基)其横向沿圆弧面剪切滑动 ;在强风、暴雨期,需停止水上一切作业;
11
沉管结构横剖面示意
12
深厚软基刚性钢管桩沉管基础
(现在大部分已改用挤密砂桩复合地基)
13
中部海床的浅埋管节天然基础
14
主体工程项目与工期
15
二. 水道大回淤条件下,沉管隧道
结构的工程处置问题—“半刚性
管节”设计构思:
管段间小接头预应力索筋不再切断,保留成永
久性的,形成“半刚性”;
由制定的小接头“预应力度”作设计控制,使
29
突涌水。
四. 在按上述方法进行接头处治的情况下, 预期还有可能将出现的问题:管段小接头 有不可预计的(因各种随机因素所引起) “拉开”,则临时性切断所留存的部分预 应力筋,将势在必行。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施工土方工程精品PPT课件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施工土方工程精品PPT课件
如果基槽、路堤是等截面的,则 F 1=F 2= F 0,由上式计算 V = HF1 。
8
《土木施工工程学 》
第一章 土方工程
3. 场地任意点的设计标高--以 z0 作为场地中心的标高(见图):
z'i zo lxix l yiy
式中,
ix, iy ---- x , y 方向的泄水坡度。
4. 各角点的施工高度 Hi :
H i zi' zi

若 Hi 为正值、该点为填方;若 Hi 为负值、该点为挖方。
课程内容
9
《土木施工工程学 》
第一章 土方工程
三、最佳设计平面
➢ 要求满足: a. 规划、生产工艺,运输、排水,最高洪水位,等 b. 场地内土方的挖填平衡、且土方工程量最小。
➢ 最小二乘法原理:
● 如图,在平面上任何一点的
标高,可以根据下式求
出:
zi c xi ix yi i y
课程内容
10
《土木施工工程学 》
第一章 土方工程
● 令σ为土方施工高度之平方和,则
n
pi
H
2 i
p1
H
2 1
p2
H
2 2
pn
H
2 n
i 1
当σ的值最小时,该设计平面既能使土方工程量最小,又能保证填
挖方量相等(填挖方不平衡时,上式所得数值不可能最小)。这就是最 小二乘法求设计平面的方法。 即有,
P c Px ix Py iy Pz 0 Px c Pxx ix Pxy iy Pxz 0 Py c Pxy ix Pyy iy Pyz 0
《土木施工工程学 》
第一章 土方工程
● 场地方格网角点的施工高度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