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人的社交礼仪讲课稿
泰国就餐礼仪与禁忌

A Apple
B Durian(榴梿)
CMangosteen(山竹)
DRambutan(红毛丹)
3 the biggest fruit in the world( )B A Apple B Jackfruit(菠萝蜜) CMangosteen(山竹) DRambutan(红毛丹)
4 Thai staple food is (C) A Apple B fish C rice Dbeer
5 早餐吃西餐,如烤面包、黄油、果酱、咖啡、 牛奶、煎鸡蛋等。
5 Western-style food for breakfast, such as toast, butter, jam, coffee, milk, fried eggs and so on.
6 午餐和晚餐则喜用中餐,如中国的川菜和粤 菜。
高过长辈。
3 Thailand hands clasped together to exchange greetings when people meet, junior to the ascendant when you salute, bowing his head, forehead, elders will head to return a salute. Hands higher, deeper level of respect. Prostration, as appropriate, of course, if the elders sat, the younger generation can only sit on the ground or crouched on his knees, not higher
7 Pass other things with your (righ)ht and 8 Thailand people don't eat beef and dog meat
泰国谈判礼仪

泰国谈判礼仪篇一:泰国的商务礼仪泰国的商务礼仪文尚千琳俗话说,“入国问禁,入乡随俗”。
凡是初到泰国访问,经商的人,必须注意遵守泰国人的风俗礼节,不然很容易发生误会。
比如,泰国人认为门坎下住着神灵,所以千万不要踩踏他们的门坎。
历史上,泰国人经商一般不喜欢冒险,小心谨慎宁可依靠自己的力量,积少成多地发展,也不愿大刀阔斧,大数额地贷款,大范围地投资。
由于过分地谨慎,不轻易相信别人,故很多企业都带有浓重的家族色彩。
泰国商人十分注重人际关系,在他们看来,与其你争我斗,费尽心思才获得一些利益,倒不如把这些利益让给那些诚实而富于人性的对手。
对于商品,他们重视质量甚于牌子,只要商品货真价实,既使是名不见经传的产品,也能获得认可。
此外,同大部分的华人一样,很考虑面子,十分重视别人对自己的外观看法,如能让对方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无疑可以使洽谈在!分融洽的气氛中进行。
人们说泰国是“微笑之国”他们对外国人特别和蔼可亲。
生意对象几乎都是华侨系统的企业,和其他国家的华侨一样,做生意基于对个人的信赖,形式上的契约书依然有被轻视的倾向。
市区大道混杂紊乱,早晚不用说即使白天也经常是拥挤不堪,行动上相当费时在泰国,在众目睽睽之下与人争执??咄逼人的表现会被泰国人认为是最可耻的行为。
由于左手被视为不洁净,所以交换名片,接受物品,都必须使用右手。
访问政府办公厅宜穿西装。
商界见面着衬衫,打领带即可。
拜访大公司或政府办公厅须先约会,准时赴约是一种礼貌。
宜持用英文、泰文、中文对照的名片,在当地两天即可印妥。
泰国人非常重视人的头部而轻视两脚,认为头是灵魂所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切记勿触摸别人的头,即使是摸小孩的头也不行?中国人常常因为喜爱孩子才去摸他们的头#。
泰国人认为头部被他人触摸是奇耻大辱。
又如长辈在座晚辈必须坐在地下,或者蹲跪,以免高于长辈的头部_______,否则就是对长辈的不敬。
坐着的人也忌他人拿着东西从自己头上过。
如果用手打了小孩的头认为一定会牛病。
泰国的就餐礼仪

泰国的就餐礼仪每一个到泰国的人都应该了解一下泰国就餐的礼仪,因为在泰国,我们免不了进出各种餐厅、酒店,甚至会去参加宴会、到朋友家用餐,只有在就餐时文明有礼,才会受到众人的喜爱。
那么我们在餐桌上应该怎么表现?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化解尴尬呢?接下来,就跟我一起去做做功课吧。
泰国用餐前的小注意在泰国如果去别人家里做客,进门前要主动脱鞋,并且让年长者或是级别高的人走在自己的前面。
见面时双方都会行合十礼,晚辈向长辈行礼时,要双手举高过额头,举得越高表示越尊重。
如果长辈是坐着的,晚辈只能坐着或是跪蹲着,身体保持比长辈低的状态就可以了。
入座时,最重要或者地位最高的人,要坐在桌子中间的位置,并且要与门保持最远的距离,其他重要人物的位置,则紧挨着最重要的人。
一般主人也要坐在桌子一边的中间位置上,对面则是餐桌上地位最高的人。
坐在椅子上时,要姿态端正,不能把双手的手肘放到桌子上。
在泰国吃饭时,如果同桌的人中有老年人,那么要等老年人入座并开始享用食物时,其他人才能开始用餐,否则,即使是事先喝一口饮料,也会被视为不礼貌。
另外在用餐结束后,也要向主人表示感谢。
泰国用餐时具体的注意事项吃饭前,要用发的手巾,擦拭双手,做好清洁工作。
泰国的餐桌上一般很少使用筷子,只有在必须使用筷子时(如捞面)才会用到,大家普遍使用叉子和勺子,用勺子从餐桌中央把食物放到自己的碗里,如果要切肉,餐厅会发小刀,一般泰国人习惯左手拿叉,右手拿勺子。
泰国的餐桌上,每个人都会有一份用碗单独装着的米饭,一般不与菜品放在一起。
一般人们都会把米饭吃得很干净,表示食物很好吃,无论是在餐厅还是在别人家里,都会显得很礼貌。
当食用餐桌上的主菜时,必须要和米饭一起吃,不能只吃菜或是只吃饭。
吃饭时,细嚼慢咽,不要发出声音也不要吃得太快;吃菜时,要注意不能吃得满嘴都是,如果脸上沾了什么东西,要及时擦拭掉;用餐时,不要用自己的餐具给别人拿食物,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喜欢这种中国式的热情;用餐时如果要吐垃圾或是残渣,可以吐在盘子的一边,和里面的食物隔开,或者是在桌上放一张餐纸,把残渣吐在纸上,吐的时候最好先用勺子接住,再放到盘中或是纸上。
泰国的社交礼仪范文

泰国的社交礼仪范文泰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社交礼仪。
尊重和礼貌是泰国社交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探讨泰国社交礼仪的一些重要方面。
1. 致敬和问候:在泰国,直立起来,双手合十,将掌心触碰到额头的位置,向老年人和尊贵的人口以致敬和问候。
这被称为“wai”,是一种表示谦卑和尊敬的姿势。
年幼的人通常会收到比较年长的人更高的“wai”。
对于陌生人,普通的问候方式是说“sawasdee”,意思是“你好”。
2.尊重皇室:泰国人对待皇室家族非常尊敬,对皇家成员和皇室象征物的不敬行为会被视为犯法和冒犯。
除了完全避免对皇室的不敬行为外,对皇家与非皇室成员的对话时,应该保持恭敬和尊重的态度。
3.礼物和接受礼物:在泰国,送礼物是一种常见的社交行为。
当接受礼物时,应该用双手接过礼物。
打开礼物并尽快表示感激之情。
要注意,泰国人通常在公开场合不会立刻打开或展示他们收到的礼物。
4.餐桌礼仪:在泰国,尊重和礼貌也体现在饮食方面。
在进食时,泰国人会使用右手来用餐,左手用来传递食物。
用筷子夹取食物时,应该使用勺子来将食物转移到自己的盘子里,而不是直接从共享的盘子中夹取食物。
5. 过路礼仪:这是一种特殊的泰国社交礼仪,被称为“penang”,用来给对方让路。
当两个人在狭窄的通道相遇时,其中一个人会稍微弯腰低头,以示尊重和礼貌的姿势,另一个人则稍微靠墙站定,以便对方可以通过。
6.参观寺庙礼仪:泰国是一个崇尚佛教的国家,参观寺庙是很常见的活动。
在进入寺庙时,穿着得体是至关重要的。
女性应穿着长裙或长裤,避免露出肩膀和膝盖。
在寺庙内,应该保持安静,避免大声说话或打闹。
7.性别差异:在泰国文化中,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互动有时会更加保守,特别是在公共场合。
男性通常会在与女性交谈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并避免过分亲密的肢体接触,除非他们与对方很熟悉。
总之,泰国的社交礼仪反映了他们尊重和友善的价值观。
掌握这些礼仪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泰国文化,加强与泰国人的互动和交流。
泰国的习俗礼仪范文

泰国的习俗礼仪范文泰国是一个非常注重习俗和礼仪的国家,儒家文化对泰国习俗有很大影响。
下面是一些关于泰国习俗礼仪的介绍。
1.问候泰国人非常重视问候,他们通常会合掌,同时用微笑和鞠躬来示意尊重。
他们用“Wai”的方式问候,年长的人要比年轻的人更高微笑并比年轻的人鞠躬更深。
男性通常要站着,“Wai”时的手掌在胸前合拢;而女性可以坐着或站着,“Wai”时的手掌在胸前或鼻子前合拢。
当接受到别人的“Wai”时,回应时可以直接还“Wai”,或者简单地点头微笑。
2.穿着在泰国,穿着得体也是一种尊重。
当参观寺庙或拜访寺庙时,应穿着正式,女性避免穿吊带裙和露背装。
在一些商业场合,西装是比较常见的穿着。
3.周年庆典每年的特定日子,如王室成员的生日,泰国人会庆祝并参加各种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游行、放飞气球、燃放烟花和演出等。
4.拜访在泰国,拜访他人时应注意一些礼貌。
首先,将鞋子脱掉进入房屋内部。
进入他人家时要习惯性地“Wai”并简单问候。
同时,当被邀请进入他人家时,要小心避免踩到门口家庭佛像的地毯。
5.餐桌礼仪泰国人吃饭时通常会将盘子放在地上或小桌上。
传统上,泰国人用右手吃饭,左手只能拿餐具。
在用餐时,应等主人开饭后才开始吃,而在结束时,应将餐具放在盘子上,以示吃饱了。
6.衣着礼仪在许多宗教场合,如寺庙和宫殿,有严格的着装规定。
男性需要穿着长裤和衬衫,女性需要穿着长裙和衣服以遮盖肩膀。
此外,附带尊重宗教场所和王室的规定。
7.婚礼习俗泰国的婚礼是一场盛大的庆典。
传统的泰国婚礼通常在泰国佛教寺庙进行,由一位僧侣主持。
新郎和新娘要用“Wai”向僧侣致敬,并佩戴特殊的乌汶丝带以示婚姻的承诺。
8.葬礼习俗泰国人对葬礼非常重视,并将其视为家庭的悲伤时刻。
在葬礼期间,亲友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宗教仪式和传统习俗,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悼念。
除了上述习俗礼仪,泰国还有其他许多重要的传统和习惯。
总的来说,泰国人非常注重尊重、纪律和社会秩序。
无论是在家庭、社交场合还是商业环境中,遵守泰国习俗和礼仪是与人相处的重要部分,并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泰国的社交礼仪和禁忌

泰国的社交礼仪和禁忌
泰国有一套独特的社交礼仪和禁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1. 注意着装:在正式场合,穿着整洁且保守的衣物是很重要的。
避免过于暴露和庸俗的服装。
2. 尊敬长者:泰国人非常重视对长者的尊敬和关爱。
在与年长者交谈时要保持恭敬的态度,并避免直接对长者说"你",而是
使用适当的尊称。
3. 不要触摸头部:泰国人认为头部是身体最神圣的部位,因此避免使用手触摸别人的头部,包括儿童。
这被认为是非常不尊重的举动。
4. 不要用脚指向人:在泰国,脚被认为是身体最低贱的部位,将脚指向别人,特别是佛像或寺庙是被视为冒犯的。
5. 不要触碰或伸出脚趾:当坐在地板上或禁足区域时,不要伸出脚趾。
这被认为是不洁和不礼貌的行为。
6. 尊重皇室:对泰国皇室要表现出最高的尊敬和仰慕。
避免批评或对皇室进行任何负面的言论。
泰国人也有法律来保护对皇室的尊重。
7. 不要用左手递送物品:在泰国,左手被认为是身体不洁的手,所以不要使用左手递送物品或触摸别人。
8. 不要触摸别人的嘴:嘴被认为是身体最不洁净的部位之一,在与他人交谈时避免触摸自己的嘴或别人的嘴。
9. 不要指使或指向别人用手掌:用手掌指向别人被视为侮辱行为,在与他人交流时要用手背或手指示。
10. 公开展示感情:在公共场合,避免过多的身体接触或展示亲密的行为。
泰国人重视自我控制和保持绅士风度。
泰国见面礼节

1、泰国的见面礼仪是要各自在胸前合十相互致意,其方法就是双掌联合,放在胸额之间,这是见面礼。
当别人向你合十,你必须还礼,否则就是失礼。
合十时要稍稍低头,口说“萨瓦迪!”
2、泰国人的待人接物,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矩。
朋友相见,双手合
十、互致问候。
晚辈向长辈行礼时,双手合十举过前额,长辈也要合十回礼。
年纪大或地位高的人还礼时,双手不必高过前胸。
行合十礼时。
双手举得越高,表示尊重程度越高。
泰国人也行跪拜礼,但要在特定场合,平民、贵官在拜见国王和国王近亲的时候行跪拜礼。
国王拜见高僧的时候要下跪。
儿子出家为僧,父母也跪拜在地。
把东西扔给别人是不礼貌行为。
从坐着的人们面前走过时,要略微躬身,表示礼貌。
泰国人非常重视头部,认为头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泰国的接待礼仪

接待泰国客人需要注意的事情
接待泰国游客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泰国人的礼仪和文化。
如见面问好,微笑,双手合十,稍微低头,行拜礼,并说sawadika(如果你是女性);
泰国人超级的爱干净,所以接待前,最好洗个澡,以清爽的感觉接待泰国人,还有就是画个妆,以表示对泰国人的尊重。
在与泰国人交流过程中,不要用手去摸泰国小孩的头,接待泰国人如果能保持时刻微笑最好,泰国人喜欢微笑的人。
接待泰国客人的.禁忌
中泰文化,包括日常行为和价值观等,差异不大。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泰国是佛教国家,大多数泰国人都信佛。
不要去摸去碰泰国人的头部
不要用脚去踢,或是翘着二郎腿冲着对方
尽量不要用左手去接触对方,尤其是交接东西时用右手传递
接待泰国客户的礼仪
1、衣服熨挺,用点香水,也别太香
2、避免身体接触,如果不小心碰到要say sorry
3、如果泰国人坐中间,你和同事坐两边,不要在他面前两个人伸着头聊天或传递东西,应该在背后
4、不翘二郎腿
5、吃饭时让服务员上公筷
6、不少泰国人对牛肉忌口,点菜前问一下他有什么忌口没有
7、司机开车不要按喇叭,泰国人会被吓到,这是亲身体验
8、他坐着时,不要在他的头顶上传递东西,很忌讳,非常忌讳
9、如果他不抽烟,最好给订酒店的无烟房间
10、一般泰国男人都挺喜欢声色犬马的场所,我是说一般,可以带去嘿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忌讳泰人重头轻脚,脚在人们的眼中是最低下的。
因为泰国气候常年如夏,古代泰人都习惯光脚行走,所以脚被认为是最脏的。
当你与泰国朋友围坐一起时,切勿把鞋底翘起对准任何人。
这是一种侮辱性的举动,意即把人踩在脚下。
用脚指东西更是失礼,而用脚踢门,则会受到人们的唾弃。
在递送物品给人时,要用右手,不要用左手。
因为古时,左手是用来干便后擦洗屁股等脏活的,所以它也是肮脏的,用左手递物是一种鄙视人的举动。
切忌用红笔签名。
在泰国,死者的名字是被人用红笔写在棺材上的。
红笔签名,表示这人已死。
知识、学问在泰国受人敬重,切勿在找不到凳子坐时,随意拿本书来坐,这是忌讳的。
神圣的头"入门问讳"、"入国问禁",这是我国古代的两句成语,意思是:进入别人的家门,先问清楚家主祖先的名讳;进了别国,要问明别国被禁止的事情。
这是为了避免引起人家的不快,受人腹诽而不觉,同时也是对别人的一种礼貌;否则严重的,会受到辱骂或鞭挞,因为禁忌是准宗教现象。
但它仍是民俗,不是法律。
对泰人来说,头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如有人任意触摸某人的头,则被认为是对被触摸者的极大侮辱;若用手打孩子的头,孩子一定会得病。
孩子的头只允许国王、高僧或父母抚摩。
理发师在理发前,要先说声"对不起"之类的话。
当一人向另一人传递东西时,若中间有他人在坐,切勿越过他人的头传递东西,否则会被人视作不礼貌的举动。
在住房门口上方悬挂内裤,对进进出出的人是一种侮辱。
凡此等等,切勿大意。
泰人之所以如此敬重头,是因为他们认为头颅的天灵盖处是灵魂出入之处,所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它是泰人原始信仰--灵魂崇拜的一种沿袭。
泰国人的坐姿过去,泰国一般家庭都习惯进屋脱鞋,席地而坐。
20世纪初,当沙发、椅子等西方坐具开始流行时,很多人都不习惯。
现在,虽然这些西方坐具已经普及每家每户,但仍有不少家庭或某些场合仍保持席地而坐的习俗。
泰国的传统坐姿有两类,一类是有凳子,椅子等坐姿;另一类是席地而坐的坐姿。
1.有坐具的坐姿在有长者或长辈在座的场合,小辈为了表示对他们的礼貌,坐姿应该是两手掌相叠,放在腿上,上身微躬而坐。
如有至尊者或达官贵人在座,小辈的上身还要下躬,使两肘放在大腿上,两手掌相叠于膝盖稍上处。
2.席地而坐的坐姿席地而坐时,小辈或下级为了对长辈或上级表示自己的谦恭,有两种坐姿:跪坐。
男子坐时,两腿跪地,脚尖直立登地,臀部坐在脚跟上,上身挺直,两手掌相叠放在大腿上。
如是女子,脚背贴地,其他动作与男子同。
叠腿侧坐。
坐时两腿向一方自然曲叠,向左、向右都可。
男子两膝盖之间稍留距离,两手掌相叠放在膝盖上或自然下垂;或一手支地,一手放在大腿上。
取这种坐姿时,还可用收腿、躬身等不同姿势来表示对长辈或达官贵人的敬意。
这种坐姿文静优美,泰人把它视作具有民族特色的、有礼貌的坐态。
坐姿中有一种叫"跏趺坐",人称"盘腿坐"。
这是泰国和尚的坐姿。
有时,在公共场所可以看到有些泰人这样席地而坐。
但在长辈或上级面前,这样坐是不礼貌的。
玉佛换装仪式供奉在曼谷玉佛寺中的稀世国宝--玉佛像,有三身价值连城的服装(包括头饰)。
即热季服、雨季服和寒季服。
热季服的式样似同王服,用合金制成,服装镶满各种珠宝。
尖顶王冠,冠顶上饰有一颗大珠宝。
雨季服的式样如同一般佛像的袒右肩式的袈裟。
它用刻有花纹、镶有各类宝石的金片编成。
螺发头饰用深蓝色的合金做成,每颗螺发都镶有小粒宝石,头饰上还有用合金做的光焰。
寒季服的式样似我国斗篷式的雨衣,但它是镂空的,远看像网,用细小的合金管缝接而成,也有人称"金镂衣"。
这三身不同式样的服装,使玉佛一身珠光宝气,法相更显庄严肃穆。
玉佛换装仪式始自拉玛一世。
一年三次。
每次都要由国王躬亲主持,换装日子按泰国阴历是:热季服4月16日,雨季服8月16日,寒季服12月16日。
届时,国王来到玉佛寺,进玉佛殿前,从司仪手中接过拉玛一世铸的护佛剑递给一名随从。
这名随从在仪式过程紧随国王,起"护佛神"的作用。
国王进殿后,走向安放玉佛佛亭后的梯子,拾级而上。
到玉佛处,向玉佛膜拜。
脱去玉佛的王冠或螺发头饰(玉佛衣在国王到来前已由司仪脱去),拿起拉玛四世敬献的法螺,为玉佛行"淋滴香水礼"。
礼毕用四块洁白的布抹干佛像上的香水,为佛像戴上王冠或螺发头饰。
下梯,国王把四块白布放进盛香水的器皿中浸湿,再把白布上的香水拧在另一个盛水器中。
然后点燃佛像前的香烛,司仪把盛水器中的香水倒入法螺。
由于法螺中的香水渗透有流经玉佛的香水,尤为吉祥。
故此,国王先行淋滴香水礼,再为依次匍匐到国王跟前的王亲国戚、及宫室人员淋滴香水。
礼毕,婆罗门法师点燃"巡烛"用的香烛,同时恭候一旁的民族乐队敲锣、吹法螺。
王亲国戚、宫廷人员接点香烛,随国王绕玉佛巡烛三周。
婆罗门法师登梯为玉佛点粉,司仪登梯为玉佛穿衣,国王再次膜拜玉佛像。
国王走出殿外,向前来观看仪式的黎民百姓洒水祝福。
最后,在离开玉佛寺前,国王把护佛剑交还司仪。
以右为上的习俗无论在餐桌上或会议长桌上,排位时,最受尊敬的人的座位要排在主人的右边。
这种排位上的礼貌虽与国际交往礼貌巧合,但泰国有其自己的解释,出自自己的传统观念。
这种观念来自小乘佛教的宇宙观。
它认为宇宙是四方的,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诞生、光明;南方象征生命和幸福。
这是两个吉祥的方向。
而西、北是衰弱和死亡的象征,是不吉利的方向。
因此佛像和国王的宝座都面向东方,而其右手方向正是南方。
所以泰国以右为上。
同样,在泰国传统婚礼上,新郎、新娘并肩蹲在一条矮凳上,低着头,双手向前伸,等待亲贵、宾朋们洒水。
通常新娘蹲在新郎的左侧,新郎必须在新娘的右边。
当人们向新郎、新娘洒水时,也多先向新郎洒水,从右开始。
这都是一种以右为上的习俗的表现。
赠受礼品的姿势与不同地位的人赠受礼品时,有不同的礼貌动作。
一般有两种姿势,一是跪式,一是站式。
1.跪式当长辈接受小辈的礼品时,通常长辈坐在椅子上或地上。
小辈先把礼物放在铺有布的高脚盘上,双手捧盘跪行至长辈近处,把盘放在右边,叠腿侧坐。
接着向长辈跪拜一次。
拜后,双手捧礼品给长辈(如小礼品,用右手递给)。
再跪拜一次,起立。
小辈跪拜时,长辈要双手在胸前合十还礼。
如长辈赠给小辈礼物,小辈由呈献礼物改为接受礼物,其他礼节相同。
2.站式一般长辈给小辈礼品时,常采取站式,而作为小辈,则男女稍有区别。
男子:接物时,走近长辈,行合十礼。
然后躬身双手接物(如小礼物,右手接物)。
女子:走近长辈合十礼时,右腿要略向前跨一趟,两腿微屈。
婴儿礼三日礼。
泰国古代,由于医药卫生事业不发达,头胎婴儿出生后死亡率高,常在生后三日内死去。
于是泰人认为婴儿三日内属于鬼,第四日才真正是人。
此外,还有鬼塑人身的传说,产妇分娩前夕,鬼摄游魂送入人胎,鬼是人的先驱等。
因此婴儿活到第四日,就要在家举行简单的仪式以示庆祝,如招魂仪式、做吉祥饭、祭供鬼神等。
招魂仪式。
亲属们围坐一圈,把婴儿放在中央。
先请德高望重的亲属上香礼佛,恭请四方社灵保佑婴儿平安,再取法纱抚摩婴儿的手臂后烧掉,以示辟邪祛灾。
此后请善养孩子的亲属取法纱两根,分别拴在婴儿的两手腕上。
然后给婴儿点粉,喂三勺温水,亲属为婴儿祝福,仪式毕。
简单的招魂仪式有"招魂"、"缚魂"两项。
复杂的招魂仪式还有"巡烛"、"宴魂"等内容,并要请婆罗门法师或专职人员主持,要有民族乐队伴奏,屋内要圈圣纱,供佛像、神像,十分隆重。
满月礼。
婴儿满月,意味着婴孩已完全脱离了鬼域,要为孩子剃胎发,沐浴,放入摇篮,命名。
从此婴孩便是家庭中的正式成员,有了家庭中的地位。
举行的仪式名目繁多,既有婆罗门教的,又有佛教的。
如宴僧、剃胎发、婴孩沐浴、拴吉祥线、铺摇篮等。
拴吉祥线即缚魂。
剃胎发仪式。
婴孩满月前夕,父母把孩子的生辰八字告诉星相家,定下吉日良辰。
时辰一到,敲锣鸣金告诉大家。
仪式主持人给婴孩洒圣水祝福,然后用剃刀轻轻触碰胎发,表示剃发开始。
这时,和尚诵经,婆罗门法师吹法螺,民族乐队奏吉祥曲,为婴孩祝福。
请剃发师剃发,剃发时,有在天灵盖处留一小簇头发的;也有在头两边各留一小簇的。
剃下的胎发要放在蕉叶做的容器内,容器放在荷叶上,拿去丢掉或放入江河漂走。
源于古印度的合十礼合十礼源自印度,佛教沿用后,成为佛教徒之间的一种礼节。
佛教传入泰国后,合十礼还扩大至整个社会。
对不同地位、性别的人来说,行合十礼的姿势有细小的差别。
小辈遇见长辈,两掌相合,十指伸直,高举至前额。
两拇指靠近鼻尖,身子略躬,头微低。
长辈还礼时,双手合十,举至胸前即可。
平辈之间想见,两掌合十,两拇指靠近下巴。
女子还礼时,还需把右腿略向前跨一步,两腿自然微屈。
泰人行合十礼时,常说泰语"萨瓦迪,卡"(女性用)或"萨瓦迪,卡叻"(男性用)。
"萨瓦迪"一词源自古印度梵语,基本意思是"如意"。
"萨瓦迪"常在见面或告别行合十礼时说,其词意也可随境而异,随情而变。
如早晨,可理解为"早安"、"您好";晚上,可理解为"晚安";告别时,可理解为"再见"、"走好"。
而泰语"卡"或"卡叻"则为敬语。
"贴金佛像后"泰国有句谚语叫"贴金佛像后",意思是做了好事别人不知道。
给佛像贴金是泰国佛教徒在礼佛时的一种功德,也是一种礼节,十分时兴。
有的佛寺还规定日子,让佛教徒来给佛像贴金,如曼谷卧佛的卧佛像,贴金的日子为每年的宋干节。
届时,佛寺门口或佛殿内都有现成的金箔出售,每张金箔约半张名片大小。
有的佛像被贴得面目全非。
日子一长,不少贴在佛像上的金箔,由于贴时不严密,被风吹起一角,在亮光中飘忽闪耀。
贴金不限于佛像,只是较多而已。
"巡烛"敬佛"巡烛"也称"绕佛",是一种佛教礼节,表示对佛的尊敬。
原为古印度礼节之一,后被佛教采用。
在泰国,它是佛教重要节日或仪式上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
节日晚,佛寺内和尚、小沙弥集中于佛殿,由领念佛经,颂扬佛祖。
诵经毕,住持点燃"燃烛灯",然后用燃烛灯点燃自己手中的吉祥烛、吉祥香。
随即各人到燃烛灯处接燃自己手中的香烛,两手合十,随住持迈出佛殿,绕主佛殿由右向左巡行。
这时,来自四方的善男信女可随其后,手拿点燃的香烛或鲜花,两手合十,绕主佛殿巡行三周。
这三周,其意是第一周感恩佛,第二周敬慕法,第三周敬重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