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技术与设备》中药颗粒剂原辅料的预处理

合集下载

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

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

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概述中药配方颗粒是一种以中药材为原料,经过加工、提取、干燥、制粒等工艺制成的,可以直接用于临床配方使用的新型中药产品。

制备工艺是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原料准备原料是制备中药配方颗粒的基础,因此需要选择质量优良、产地道地、无污染的中药材。

在原料准备阶段,还需要对中药材进行初步处理,如清洗、干燥、切割等,以便后续加工。

2. 研磨研磨是将中药材研磨成粉末的工序,有利于提高中药材的提取率和药效。

研磨时需要注意控制研磨时间和研磨强度,避免对中药材造成过度破坏。

3. 提取提取是中药配方颗粒制备的重要环节,主要是通过溶解、萃取、分离等技术,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提取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提取方法,控制提取温度和时间,确保提取效率和药效。

4. 过滤过滤是将提取液中的杂质和悬浮物去除的工序,以保证中药配方颗粒的纯净度和安全性。

过滤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滤膜和过滤设备,控制过滤速度和压力,避免出现堵塞和泄漏等问题。

5. 浓缩浓缩是将提取液浓缩的过程,以提高中药配方颗粒的浓度和药效。

浓缩时需要控制浓缩温度和浓缩时间,避免出现糊化和变质等问题。

6. 制粒制粒是将浓缩后的药液制成颗粒的工序,以提高中药配方颗粒的稳定性和方便性。

制粒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制粒设备和技术参数,控制颗粒大小和形状,避免出现结块和松散等问题。

7. 干燥干燥是中药配方颗粒制备的必备环节,主要是将制得的颗粒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提高中药配方颗粒的稳定性和贮存期。

干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干燥设备和技术参数,控制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避免出现干燥过度或不足等问题。

8. 包装包装是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主要是将干燥后的中药配方颗粒进行包装,以保护产品质量和方便使用。

包装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技术参数,控制包装尺寸和密封性,避免出现漏气和破损等问题。

以上是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的主要步骤,每个步骤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中药颗粒工艺流程

中药颗粒工艺流程

中药颗粒工艺流程中药颗粒是一种方便服用、易保存的中药剂型,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和家庭保健。

其制备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选择、研磨、提取、浓缩、造粒、干燥、包装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药颗粒的工艺流程。

一、原料选择中药颗粒的质量取决于原料的选择,应选择质量优良、来源可溯、符合药典规定的中药材。

在选材时要严格把关,确保原料的纯度和质量。

二、研磨选好的中药材需要进行研磨处理,将其研磨成细粉。

研磨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造成损失。

三、提取研磨后的中药粉经过提取工艺,将其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水提取、醇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等,根据中药材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四、浓缩提取得到的药液需要进行浓缩处理,将其中的溶剂和水分去除,得到浓缩液。

浓缩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对有效成分造成破坏。

五、造粒浓缩液经过造粒机械造粒,将其制成颗粒状。

造粒时要控制颗粒的大小和形状,确保颗粒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六、干燥造粒后的中药颗粒需要进行干燥处理,将其中的水分去除,提高颗粒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

干燥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对颗粒的有效成分造成损失。

七、包装干燥后的中药颗粒需要进行包装,选择适合的包装材料和方式,确保颗粒的质量和安全性。

包装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密封,避免外界污染和氧化。

综上所述,中药颗粒的制备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选择、研磨、提取、浓缩、造粒、干燥、包装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中药颗粒的质量和稳定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药颗粒的制备工艺流程。

中药颗粒剂制作方法

中药颗粒剂制作方法

中药颗粒剂制作方法《中药颗粒剂制作方法》中药颗粒剂是一种方便携带、易于服用的中药制剂形式,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中药颗粒剂的制作方法。

首先,制作中药颗粒剂需要准备的材料有:中药原料、药材炮制剂、颗粒剂基料、包装材料等。

其次,制作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中药原料的选择:选择符合标准的中药材,根据需要制作颗粒剂的功效选择相应的药材。

2. 药材的加工:将中药材进行必要的加工,如洗净、晒干、切片等。

3. 炮制加工:根据药材的特性,进行炮制加工。

有些药材需要进行炙炒、煨煮等炮制方法,以增加药物活性。

4. 粉碎和筛选:将炮制后的药材进行粉碎,得到均匀的粉末。

然后对粉末进行筛选,去除不符合要求的颗粒。

5. 颗粒剂基料的制备:将颗粒剂基料(如葡萄糖或糖饴)与少量水混合,加热溶解成糊状。

6. 颗粒剂的制作:将粉碎的药材粉末与糖糊混合均匀,搅拌成糊状,然后通过挤压、喷雾或滚塑等工艺制作成颗粒剂。

7. 干燥和包装:将制作好的颗粒剂进行干燥,以去除多余水分。

然后将干燥后的颗粒剂装入密封包装袋中,防止湿气和氧气的侵入。

最后,中药颗粒剂制作的注意事项:1. 中药颗粒剂的制作应在洁净、无尘环境下进行。

2. 药材的选择应严格按照中药学理论和相关标准进行,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功效。

3. 制作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以保证制作出的颗粒剂质量稳定。

4. 颗粒剂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工具和容器应干净,避免杂质的污染。

5. 制作好的颗粒剂应密封保存,防潮、防阳光直射,以保持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中药颗粒剂制作方法》详细介绍了中药颗粒剂的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对中药制剂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有所帮助。

中药药剂学:颗粒剂的制备

中药药剂学:颗粒剂的制备

感冒退热颗粒剂的制备
一、目的要求
掌握颗粒剂的制备方法、质量要求。

二、实验内容
(一)颗粒剂的制备
感冒退热颗粒
[处方] 大青叶30g 板蓝根30g 连翘15g 拳参15g
[制法] 以上四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用相当于药材8倍量的水,第二次用6倍量,每次0.5小时, 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8(90℃-95℃),待冷至室温,加等量的乙醇,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8-1.40(60℃-65℃)的稠膏,加入蔗糖与糊精的混合物(蔗糖:糊精=3:1.25)适量,混匀,加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分装(每袋18g),即得。

(二)常规质量检查
1. 粒度:依药典方法检查,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四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8.0%。

2. 水分:依药典方法检查,含水分不能超过5.0%。

3. 溶化性:取颗粒剂10g,加入热水200 ml,搅拌5分钟,应全部溶化,不得有焦屑等异物。

4. 装量差异: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的装量差异限度,应符合如下规定。

标示装量装量差异限

1.0g或1.0g以下±10%
1.0g以上至1.5g ±8%
1.5g以上至6g ±7%
6g以上±5%
三、思考题
(1)制备颗粒剂应注意哪些问题?
(2)颗粒剂通常应做哪些检查?
(3)颗粒剂处方中含挥发性成分,应如何处理?。

中药颗粒制作工艺流程

中药颗粒制作工艺流程

中药颗粒制作工艺流程一、前期准备1.1 原材料准备中药颗粒的原材料一般为中药粉末,需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在选购原材料时,要注意其外观、气味、口感等方面,以及检测其含量、纯度、重金属等指标。

1.2 设备准备制作中药颗粒需要使用到多种设备,包括研磨机、混合机、压片机、筛分机等。

在使用这些设备时,要保证其清洁卫生,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二、制粒工艺流程2.1 研磨将选购好的中药原材料进行研磨处理,使其变成细小的粉末。

这一步骤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手动研磨或使用电动研磨机。

2.2 混合将不同种类的中药粉末按比例混合均匀。

混合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不同成分之间相互影响或产生化学反应。

2.3 加水将混合好的中药粉末加入适量的水,并进行搅拌。

加水量应根据中药粉末的特性和制粒要求进行调整。

2.4 烘干将加水后的中药混合物进行烘干处理,去除多余的水分。

烘干温度和时间应根据中药粉末的特性和制粒要求进行调整。

2.5 压片将烘干后的中药混合物放入压片机中进行压制。

压片时要注意控制压力、速度和温度,以保证颗粒的质量。

2.6 筛分将压制好的颗粒进行筛分,去除不符合规格要求的颗粒。

筛分时要选择合适的筛网,并控制筛分时间和速度。

2.7 包装将符合规格要求的中药颗粒进行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卫生标准,并保持清洁卫生。

三、质量控制3.1 原材料检测对选购好的中药原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其含量、纯度、重金属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3.2 制品检测对制作好的中药颗粒进行检测,包括外观、含量、溶解度等指标。

同时还要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制品符合卫生标准。

3.3 质量记录对制作过程中的每一步骤和检测结果进行记录,以便日后追溯和改进。

四、安全措施4.1 设备安全使用设备时要保证其正常运转,并遵守操作规程。

如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检修。

4.2 防护措施制作中药颗粒时应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并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卫生。

4.3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应分类处理,包括中药粉末、水、包装材料等。

中药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中药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中药颗粒剂是一种将中药制剂制作成颗粒状的药物形式,方便患者服用和储存。

以下是中药颗粒剂的一般制备工艺流程:
原料准备:准备所需的中药原料,并进行质量检查和筛选。

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纯度符合要求。

粉碎研磨:将中药原料进行粉碎研磨,使其达到适合颗粒制备的颗粒度要求。

可以使用机械研磨或其他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

调配配方:根据药方要求,按照一定比例将各种中药原料进行配比和混合,以确保颗粒剂的药效和稳定性。

蒸煮提取:将配制好的中药原料进行蒸煮提取。

通常使用水或其他溶剂进行提取,以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过滤和澄清:将提取液进行过滤和澄清,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使药液变得清澈透明。

浓缩干燥:将澄清的药液进行浓缩,以去除多余的溶剂,使其浓度适合颗粒制备。

通常使用蒸发或喷雾干燥等方法进行处理。

颗粒制备:将浓缩后的药液进行颗粒制备。

可以使用喷雾造粒、滚筒造粒、湿法造粒等技术,使药液逐渐成为颗粒状的形式。

干燥和包装:将制备好的颗粒进行干燥,以去除余留的水分。

然后进行包装,通常使用密封袋或小包装袋进行包装,确保颗粒剂的保存和使用安全。

中药颗粒剂制备

中药颗粒剂制备

中药颗粒剂制备中药颗粒剂是一种传统中药的制剂形式,已经现代化制备,适合患者服用。

下面是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步骤:材料准备:1.选择优质的中药原材料,保证质量。

2.制备中药饮片,包括清洗、切片、曝晒、炮制等步骤。

3.准备制剂用的辅料,如淀粉、糊精、羧甲纤维素等。

浸膏制备:1.将中药饮片浸泡于水中,一般是按一定的比例,使中药充分浸润,达到吸水膨胀的效果。

2.然后,通过煮沸、浸渍、煎煮等方法,制成中药浸膏。

这个步骤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中药要求进行煮沸时间、浸渍时间和火候的掌握。

3.考虑到中药特性,需要反复浸膏、煎煮多次,最后获得高浓度的浸膏。

浓缩:1.浸膏制备完毕后,进行浓缩。

这一步骤中,需要将浸膏的水分蒸发,使药液浓缩,得到浓缩液。

2.这一步骤需要掌握温度和时间,以免药液受热损失活性成分。

混合:1.将浓缩液与辅料混合均匀,以便制成颗粒。

制粒:1.使用颗粒机或压片机将混合物制成颗粒或片剂。

2.颗粒剂的大小、形状和硬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包装:1.颗粒剂制成后,需要进行包装,通常使用铝箔袋或泡沫箱包装,以防潮、光照和氧气的影响。

质量控制:1.需要对中药颗粒剂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检测活性成分含量、重金属、微生物污染等。

2.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

中药颗粒剂的制备需要严格掌握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制备过程中,需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相关规定,以确保制备的中药颗粒剂的质量符合要求。

因此,建议由专业药剂师或药剂生产厂家进行制备,以确保质量和安全。

制剂生产基本单元操作—粉碎、筛分与混合(药物制剂课件)

制剂生产基本单元操作—粉碎、筛分与混合(药物制剂课件)
(3)扩散混合
由于粒子的无规则运动,在相邻粒子间发生相互交换位置而进行 的局部混合。
三、混合方法
搅拌混合 研磨混合 过筛混合
实验室常用:搅拌、研磨、过筛等。 大生产多用:搅拌、容器旋转方式。
四、混合设备
容器旋转型混合机 容器固定型混合机
回转型混合机 二维运动混合机 三维运动混合机
槽型混合机
螺旋锥形混合机
举例: “加液研磨法” “水飞法”
粉碎的方式方法
低温粉碎
• 特点:①适于常温粉碎困难的物料,软化点低、熔点低及 热可塑性物料。树脂、树胶、干浸膏等。 ②可用于富含糖分,具一定粘性的物料。 ③可获得更细的粉末。 ④能保留挥发性成分。
粉碎的方式方法
低温低粉温碎粉碎
方法 ①物料先行冷却或在低温条件下迅速粉碎。 ②物料与干冰或液氮混合后粉碎。 ③粉碎机壳通循环低温冷却水。 ④组合运用上述方法。
一、概述
1、定义
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均匀混合的操作。 2、目的 ①使各组分在制剂中均匀一致 ②保证药品剂量准确,用药安全
二、混合机理
(1)对流混合
固体粒子群在机械转动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位移时产生的总体混 合。
(2)剪切混合
由于粒子群内部力的作用结果产生滑动面,破坏粒子群的团聚状 态而进行的局部混合。
n=粉碎前粒度D/粉碎后粒度d
粉碎的机理
粉碎过程中常用的外力
粉碎过程主要是依靠外加机械力的作用破坏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来实现的。
冲击力(impact);
压缩力(compression)
剪切力(cutting);
弯曲力(bending)
冲击
压缩
剪切
弯曲
研磨
研磨力(rubbi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制剂技术与设备
中药颗粒剂原辅料的预处理
引入
颗粒剂制备过程中 中药颗粒剂原辅料的预处理
中药制剂技术与 设备
引入
原料
辅料
中药制剂技术与 设备
引入
水溶性颗粒
中药制剂技术与 设备
泡腾性颗粒
原辅料
酒溶性颗粒
混悬性颗粒
引入
颗粒剂制备过程中 中药颗粒剂原辅料的预处理
中药制剂技术与 设备
(一)原料的预处理
知识点应用 实例一 板蓝根粒
板蓝根颗粒
中药制剂技术与 设备
Banlangen Keli
煎煮法
【处方】板 蓝根1400g
【制法】取板蓝根,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
时,第二次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 密度为1. 20(50"C),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
水提醇沉法
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加人适
根据饮片及其有效成分的性质、制备的颗粒剂的种类要求 进行预处理
中药制剂技术与 设备
水溶性颗粒
酒溶性颗粒
养血愈风酒冲剂 (浙江省药品标 准1983)(无图)
混悬性颗粒
泡腾性颗粒
(一)原料的预处理
水溶性颗粒原料处理
中药制剂技术与 设备
(一)原料的预处理
酒溶性颗粒原料处理
中药制剂技术与 设备
(一)原料的预处理
混悬性颗粒原料处理
中药制剂技术与 设备
(一)原料的预处理
泡腾性颗粒原料处理
中药制剂技术与 设备
(二)辅料的预处理
中药制剂技术与 设备
对于辅料的处理要求比较简单,制粒所用辅料应经过粉碎、过筛 处理,粒度要求一般控制在80-120目之间即可。
知识点应用
实例一 板蓝根颗粒
中药制剂技术与 设备
水溶性颗粒
中药制剂技术与 设备
小儿柴桂退热泡腾颗粒
泡腾性颗粒
知识点应用 实例二 小儿柴桂退热泡腾颗粒
中药制剂技术与 设备
知识点应用 实例二 小儿柴桂退热泡腾颗粒
中药制剂技术与 设备
总结
中药制剂技术与 设备
思考题
中药制剂技术与 设备
思考题
中药制剂技术与 设备
1.属于哪种颗粒? 2.其原料采用了何种处理方法?
量的蔗糖粉和糊精,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或
加入适量的糊精、或适量的糊精和甜味剂,制成颗
粒,干燥,制成600g;或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
相对密度为1. 32~1.35(60°C),千燥,粉碎,加入适量
的淀粉及湿润剂,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200g,
即得。
知识点应用 实例二 小儿柴桂退热泡腾颗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