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上机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与算法上机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与算法上机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与算法B上机实验报告

第1次2011-10-02 顺序表的实现和基本操作

第2次2011-10-29 二叉树的实现和递归遍历

第3次2011-11-23 内部排序

第4次2011-12-dd 实现图从邻接矩阵到邻接表存储转化

第一次线性表数据结构

一、上机实习题目

线性链表操作——插入、删除、合并、排序、查找二数据结构设计(算法设计)源程序(

#include

#define MaxSize 100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int ElemType;

class SeqList

{

ElemType list[MaxSize];

int length;

public:

SeqList() {length=0;}

void SeqListSort(int i,ElemType x);

void SeqListCreat(int n);

void SeqListInset(int i,ElemType x);

void SeqListDelete(int i);

void SeqListMerge();

int GetLength(){return length;}

int SeqListFind(ElemType x);

int SeqListIsEmpty();

void SeqListPrint();

}Mylist1,Mylist2;

//创建顺序表

void SeqList::SeqListCreat(int n)

{

ElemType x;

cout<<"请输入数据元素:";

for (int i=0;i

{

cin>>x;

list[i]=x;

length++;

}

}

//对顺序表进行排序

void SeqList::SeqListSort(int i,ElemType x) {

for(int k=0;k

{

for(i=k+1;i<=length;i++)

{

if(list[k]>list[i])

{

x=list[k];

list[k]=list[i];

list[i]=x;

}

}

}

}

//在顺序表L中的第i个位置插入新元素x void SeqList::SeqListInset(int i,ElemType x) {

int k;

if(length>=MaxSize)

cout<<"表已满,无法插入!"<

else if(i<0||i>length)

cout<<"参数i不合理!"<

else

{

for (k=length;k>=i;k--)

{list[k]=list[k-1];}

list[i-1]=x;

length++;

}

}

//删除第i个位置的数据元素

void SeqList::SeqListDelete(int i)

{

int k;

if(!SeqListIsEmpty())

cout<<"表已空,无法删除!"<

else if(i<0||i>length)

cout<<"参数i不合理!"<

else

for(k=i-1;k

list[k]=list[k+1];

length--;

}

//查找元素x在表中的位置

int SeqList::SeqListFind(ElemType x) {

int i=0;

while(i

if(i>length)return -1;

else

return i+1;

}

//判断顺序表是否为空

int SeqList::SeqListIsEmpty()

{

if(length<=0)return 0;

else return 1;

}

//将顺序表显示在屏幕上

void SeqList::SeqListPrint()

{

if(!SeqListIsEmpty())

cout<<"空表!"<

else

for(int i=0;i

cout<

cout<

}

int main()

{

SeqList Mylist1,Mylist2;

int i,n,flag=1,select;

ElemType x;

cout<<"1. 建立顺序表\n";

cout<<"2. 对顺序表进行排序\n";

cout<<"3. 求x数值的位置\n";

cout<<"4. 在第i个位置插入新元素x\n"; cout<<"5. 删除第i个位置上的数值\n"; cout<<"6. 将两个顺序表合并\n";

cout<<"7. 退出\n";

cout<

while (flag)

{

cout<<"请选择操作:";

cin>>select;

switch(select)

{

case 1:

cout<<"请输入顺序表1的长度:";

cin>>n;

Mylist1.SeqListCreat(n);

cout<<"你所输入的顺序表1为:";

Mylist1.SeqListPrint();

cout<<"请输入顺序表2的长度:";

cin>>n;

Mylist2.SeqListCreat(n);

cout<<"你所输入的顺序表2为:";

break;

case 2:

cout<<"请选择所要排序的顺序表1或2:"; cin>>n;

if(n==1)

{

Mylist1.SeqListSort(i,x);

cout<<"排序后的顺序表1为:";

Mylist1.SeqListPrint();

}

else

{

Mylist2.SeqListSort(i,x);

cout<<"排序后的顺序表2为:";

Mylist2.SeqListPrint();

}

break;

case 3:

cout<<"请输入x的值:";

cin>>x;

i=Mylist1.SeqListFind(x);

if(i!=-1) cout<<"x的位置为:"<

else cout<<"没有找到!";

break;

case 4:

cout<<"请输入要插入的元素的位置和数值x:"; cin>>i>>x;

cout<<"插入后的顺序表为:";

Mylist1.SeqListPrint();

break;

case 5:

cout<<"请输入要删除的元素的位置:";

cin>>i;

Mylist1.SeqListDelete(i);

cout<<"删除后的顺序表为:";

Mylist1.SeqListPrint();

break;

case 6:

cout<<"合并后的顺序表为:\n";

Mylist1.SeqListPrint();

Mylist2.SeqListPrint();

break;

case 7:

flag=0;

break;

}

}

}

三运行结果为:

四、上机环境和使用语言(计算机程序实现)

Visual C++。。。。使用语言:C++

五、上机总结(体会提高)

总的来说,这次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C++挺麻烦的,应该说我还是太不熟悉了,以前没有怎么接触过,通过这次实验,我初步掌握了一点点的C++的基础,往后我要多花点时间学习。再者,通过这次实验,我也掌握了对于线性表的的表示,使用,特别是顺序表。但是对于链表还是有待提高。

六、参考资料

《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教材,《据结构》(C语言版),《软件开发技术基础》(第二版)。同时还有网上的一些资源。当然还有同学之间的探讨。

第二次:非线性表数据结构

一、上机实习题目

编写的递归算法,交换二叉树的左右子树。

二数据结构设计(算法设计)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 9

typedef struct binode

{

int data;

struct binode *lchild,*rchild;//指向左右孩子的指针

}binode,*bitree;//结点与指针

typedef struct

{

bitree elem[100];

int top;

}stack;

bitree creat_bt()//按先序建二叉树

{

bitree t;

int i,x=0;//一颗N个结点的二叉树t

scanf("%d",&x);

if(x==100)//输入100作为结束该结点,而不是用循环

t=NULL;

else

{

t=(bitree)malloc(sizeof(binode));

t->data=x;

printf("请输入%d结点的左子结点",t->data);

t->lchild=creat_bt();

printf("请输入%d结点的右子结点",t->data);

t->rchild=creat_bt();

}

return t;

}

bitree exchange(bitree t) //递归左、右子树交换

{bitree p;

if(t!=NULL)

{ p=t->lchild;

t->lchild=t->rchild;

t->rchild=p;

exchange(t->lchild);

exchange(t->rchild);

}

return t;

}

void preorder(bitree bt) //递归的先序遍历{ if (bt)

{

printf("% d",bt->data);

preorder(bt->lchild);

preorder(bt->rchild);

}

}

main()

{bitree root;//一颗树root

printf("\n");

printf("输入二叉树的元素:");

root=creat_bt();

printf("交换前的先序序列是:"); preorder(root);

exchange(root);

printf("\n交换后的先序序列是:"); preorder(root);

printf("\n");

}

三运行结果为:

四、上机环境和使用语言(计算机程序实现)

Visual C++。。。。使用语言:C Win7操作系统

五、上机总结(体会提高)

通过这次实验,个人觉得对于二叉树的定义和主要特性有了更深的了解,当然对于二叉树的一些基本操作处理也有了一定的掌握。同时也更熟练的使用递归算法。

六、参考资料

《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教材,《数据结构》(C语言版),《软件开发技术基础》(第二版)。同时还有网上的一些资源。当然还有同学之间的探讨。

第三次算法

一、上机实习题目

编写一个程序,程序中包括各种排序算法,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等,用这些算法对数据进行排序处理。

二数据结构设计(算法设计)源程序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BiInsertsort(int r[], int n) //插入排序(折半){

for(int i=2;i<=n;i++)

{

if (r[i]

{

r[0] = r[i]; //设置哨兵

int low=1,high=i-1; //折半查找

while (low<=high)

{

int mid=(low+high)/2;

if (r[0]

else low = mid+1;

}

int j;

for (j=i-1;j>high;j--) r[j+1] = r[j]; //后移

r[j+1] = r[0];

}

}

for(int k=1;k<=n;k++) cout<

cout<<"\n";

}

void ShellSort ( int r[], int n) //希尔排序

{

for(int d=n/2;d>=1;d=d/2) //以d为增量进行直接插入排序{

for (int i=d+1;i<=n;i++)

{

r[0] = r[i]; //暂存被插入记录

int j;

for( j=i-d; j>0 && r[0]

r[j+d] = r[0];

}

}

for(int i=1;i<=n;i++) cout<

cout<<"\n";

}

void BubbleSort(int r[], int n) //起泡排序

{

int temp,exchange,bound;

exchange=n; //第一趟起泡排序的范围是r[0]到r[n-1]

while (exchange) //仅当上一趟排序有记录交换才进行本趟排序

{

bound=exchange;

exchange=0;

for (int j=1; j

if (r[j]>r[j+1])

{

temp=r[j];

r[j]=r[j+1];

r[j+1]=temp;

exchange=j; //记录每一次发生记录交换的位置

}

}

for(int i=1;i<=n;i++) cout<

cout<<"\n";

}

int Partition(int r[], int first, int end) //快速排序一次划分{

int i=first; //初始化

int j=end;

r[0]=r[first];

while (i

{

while (i

r[i]=r[j];

while (i

r[j]=r[i];

}

r[i]=r[0];

return i; //i为轴值记录的最终位置

}

void QuickSort(int r[], int first, int end) //快速排序

{

if (first

{ //递归结束

int pivot=Partition(r, first, end); //一次划分

QuickSort(r, first, pivot-1);//递归地对左侧子序列进行快速排序

QuickSort(r, pivot+1, end); //递归地对右侧子序列进行快速排序

}

}

void SelectSort(int r[ ], int n) //简单选择排序

{

int i,j,index,temp;

for (i=1; i

{

index=i;

for (j=i+1; j<=n; j++) //在无序区中选取最小记录

if (r[j]

if (index!=i)

{

temp=r[i];

r[i]=r[index];

r[index]=temp;

}

}

for(i=1;i<=n;i++) cout<

cout<<"\n";

}

void main()

{

const int numv=12;

int

a[3][numv]={{0,6,13,19,23,37,39,41,45,48,58,86},{0,86,58,48,45,41 ,39,37,23,19,13,6},{0,23,13,48,86,19,6,41,58,37,45,39}};

int z1[numv],z2[numv];

int m,n;

cout<<"请选择测试数据类型:⑴正序⑵逆序⑶随机[ 若跳出,请按⑷]" <

cin>>m;

while(m>0&&m<4)

{

cout<<"请选择排序算法:⑴直接插入排序⑵希尔排序⑶冒泡排序⑷快速排序\n ⑸简单选择排序"<

cin>>n;

switch(n)

{

case 1:

cout << "直接插入排序前:" << "\n";

for(int j=1;j

《计算方法》课内实验报告

《计算方法》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验日期: 2011年10月26日

一、实验题目: 数值积分 二、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 编写及运行数值计算程序的方法。 2.进一步理解数值积分的基础理论。 3.进一步掌握应用不同的数值积分方法求解给定的积分并给出数据结果及误差分析。 三、实验内容: 1.分别用复合梯形求积公式及复合辛普森求积公式计算积分xdx x ln 10 ? , 要求计算精度达到410-,给出计算结果并比较两种方法的计算节点数. 2.用龙贝格求积方法计算积分dx x x ?+3 021,使误差不超过510-. 3.用3=n 的高斯-勒让德公式计算积分?3 1 sin x e x ,给出计算结果. 4.用辛普森公式(取2==M N ) 计算二重积分.5 .00 5 .00 dydx e x y ? ? - 四、实验结果: 1.(1)复合梯形法: 将区间[a,b]划分为n 等份,分点n k n a b h kh a x k ,2,1,0,,=-=+=在每个区间[1,+k k x x ](k=0,1,2,···n-1)上采用梯形公式,则得 )()]()([2)()(1 11 1 f R x f x f h dx x f dx x f I n n k k k b a n k x x k k ++===∑?∑? -=+-=+ 故)]()(2)([21 1 b f x f a f h T n k k n ++=∑-=称为复合梯形公式 计算步长和划分的区间 Eps=1E-4 h1=sqrt(Eps/abs(-(1-0)/12*1/(2+1))) h1 =0.0600 N1=ceil(1/h1) N1 =17 用复合梯形需要计算17个结点。 复合梯形: function T=trap(f,a,b,n) h=(b-a)/n;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格式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大纲 一、《数据结构课程实验》的地位与作用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的关键性课程。本课程较系统地介绍了软件设计中常用的数据结构以及相应的存储结构和实现算法,介绍了常用的多种查找和排序技术,并做了性能分析和比较,内容非常丰富。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软件设计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以下原因,使得掌握这门课程具有较大的难度: (1)内容丰富,学习量大,给学习带来困难; (2)贯穿全书的动态链表存储结构和递归技术是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3)所用到的技术多,而在此之前的各门课程中所介绍的专业性知识又不多,因而加大了学习难度; (4)隐含在各部分的技术和方法丰富,也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数据结构课程》课程本身的技术特性,设置《数据结构课程实验》实践环节十分重要。通过实验实践内容的训练,突出构造性思维训练的特征, 目的是提高学生组织数据及编写大型程序的能力。实验学时为18。 二、《数据结构课程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不少学生在解答习题尤其是算法设计题时,觉得无从下手,做起来特别费劲。实验中的内容和教科书的内容是密切相关的,解决题目要求所需的各种技术大多可从教科书中找到,只不过其出现的形式呈多样化,因此需要仔细体会,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掌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程,理解和掌握算法设计所需的技术,为整个专业学习打好基础,要求运用所学知识,上机解决一些典型问题,通过分析、设计、编码、调试等各环节的训练,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所用到的一些技术。数据结构中稍微复杂一些的算法设计中可能同时要用到多种技术和方法,如算法设计的构思方法,动态链表,算法的编码,递归技术,与特定问题相关的技术等,要求重点掌握线性链表、二叉树和树、图结构、数组结构相关算法的设计。在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掌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数据结构课程实验》内容 课程实验共18学时,要求完成以下六个题目: 实习一约瑟夫环问题(2学时)

SQL-Server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

SQL-Server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

《数据库系统原理》上机实验报告 学号:1120131743 姓名:谈兆年 班级:07111301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熟练使用SQL语句 ●掌握关系模型上的完整性约束机制 二、实验内容 1:利用SQL语句创建Employee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Employee; 结果: 2:利用SQL语句在Employee数据库中创建人员表person、月薪表salary及部门表dept。 做法:按表1、表2、表3中的字段说明创建 表1 person表结构 字段名数据 类型 字段 长度 允许空 否 字段说明 P_no Char 6 Not Null 工号,主键P_na Varch10 Not 姓名

me ar Null Sex Char 2 Not Null 性别 Birth date Dateti me Null 出生日期 Prof Varch ar 10 Null 职称 Dept no Char 4 Not Null 部门代码,外键 (参照dept表)表2 salary表结构 字段名数据 类型 字段 长度 允许空 否 字段说明 P_no Char 6 Not Null 工号,主键,外键(参照person表) Base Dec 5 Null 基本工资Bonu s Dec 5 Null 奖金,要求>50 Fact Dec 5 Null 实发工资=基本工 资+奖金 Mont h Int 2 Not Null 月份

表3 dept表结构 字段名数据 类型 字段 长度 允许空 否 字段说明 Dept no Char 4 Not Null 部门代码,主键, Dna me Varch ar 10 Not Null 部门名称 程序为: CREATE TABLE dept( deptno CHAR(4) PRIMARY KEY NOT NULL, dname V ARCHAR(10) NOT NULL) CREATE TABLE Person( P_no CHAR(6) PRIMARY KEY Not Null, P_name V ARCHAR(10) Not Null, Sex CHAR(2) Not Null, Birthdate Datetime Null, Prof V ARCHAR(10) Null, Deptno CHAR(4) Not Null, FOREIGN KEY(Deptno) REFERENCES

计算方法上机实验报告

《计算方法》上机实验报告 班级:XXXXXX 小组成员:XXXXXXX XXXXXXX XXXXXXX XXXXXXX 任课教师:XXX 二〇一八年五月二十五日

前言 通过进行多次的上机实验,我们结合课本上的内容以及老师对我们的指导,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Newton 迭代法、Jacobi 迭代法、Gauss-Seidel 迭代法、Newton 插值法、Lagrange 插值法和Gauss 求积公式等六种算法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参考课本例题进行了MATLAB 程序的编写。 以下为本次上机实验报告,按照实验内容共分为六部分。 实验一: 一、实验名称及题目: Newton 迭代法 例2.7(P38):应用Newton 迭代法求 在 附近的数值解 ,并使其满足 . 二、解题思路: 设'x 是0)(=x f 的根,选取0x 作为'x 初始近似值,过点())(,00x f x 做曲线)(x f y =的切线L ,L 的方程为))((')(000x x x f x f y -+=,求出L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 (0001x f x f x x - =,称1x 为'x 的一次近似值,过点))(,(11x f x 做曲线)(x f y =的切线,求该切线与x 轴的横坐标) (') (1112x f x f x x - =称2x 为'x

的二次近似值,重复以上过程,得'x 的近似值序列{}n x ,把 ) (') (1n n n n x f x f x x - =+称为'x 的1+n 次近似值,这种求解方法就是牛顿迭代法。 三、Matlab 程序代码: function newton_iteration(x0,tol) syms z %定义自变量 format long %定义精度 f=z*z*z-z-1; f1=diff(f);%求导 y=subs(f,z,x0); y1=subs(f1,z,x0);%向函数中代值 x1=x0-y/y1; k=1; while abs(x1-x0)>=tol x0=x1; y=subs(f,z,x0); y1=subs(f1,z,x0); x1=x0-y/y1;k=k+1; end x=double(x1) K 四、运行结果: 实验二:

太原理工大学数值计算方法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数值方法 实验项目:方程求根、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 法、线性方程组的迭代解法、代数插值和最 小二乘拟合多项式 实验地点:行勉楼 专业班级: ******** 学号: *********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李誌,崔冬华 2016年 4 月 8 日

y = x*x*x + 4 * x*x - 10; return y; } float Calculate(float a,float b) { c = (a + b) / 2; n++; if (GetY(c) == 0 || ((b - a) / 2) < 0.000005) { cout << c <<"为方程的解"<< endl; return 0; } if (GetY(a)*GetY(c) < 0) { return Calculate(a,c); } if (GetY(c)*GetY(b)< 0) { return Calculate(c,b); } } }; int main() { cout << "方程组为:f(x)=x^3+4x^2-10=0" << endl; float a, b; Text text; text.Getab(); a = text.a; b = text.b; text.Calculate(a, b); return 0; } 2.割线法: // 方程求根(割线法).cpp : 定义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include "stdafx.h" #include"iostream"

心得体会 使用不同的方法,可以不同程度的求得方程的解,通过二分法计算的程序实现更加了解二分法的特点,二分法过程简单,程序容易实现,但该方法收敛比较慢一般用于求根的初始近似值,不同的方法速度不同。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要学会简化处理步骤,分步骤一点一点的循序处理,只有这样,才能高效的解决一个复杂问题。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一.题目要求 1)编程实现二叉排序树,包括生成、插入,删除; 2)对二叉排序树进行先根、中根、和后根非递归遍历; 3)每次对树的修改操作和遍历操作的显示结果都需要在屏幕上用树的形状表示出来。 4)分别用二叉排序树和数组去存储一个班(50人以上)的成员信息(至少包括学号、姓名、成绩3项),对比查找效率,并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二叉排序树效率高,为什么? 二.解决方案 对于前三个题目要求,我们用一个程序实现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Stack.h"//栈的头文件,没有用上 typedefintElemType; //数据类型 typedefint Status; //返回值类型 //定义二叉树结构 typedefstructBiTNode{ ElemType data; //数据域 structBiTNode *lChild, *rChild;//左右子树域 }BiTNode, *BiTree; intInsertBST(BiTree&T,int key){//插入二叉树函数 if(T==NULL) { T = (BiTree)malloc(sizeof(BiTNode)); T->data=key; T->lChild=T->rChild=NULL; return 1; } else if(keydata){ InsertBST(T->lChild,key); } else if(key>T->data){ InsertBST(T->rChild,key); } else return 0; } BiTreeCreateBST(int a[],int n){//创建二叉树函数 BiTreebst=NULL; inti=0; while(i

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 (第三次) 题目1 实验内容: 1. 检索上海产的零件的工程名称; 2. 检索供应工程J1零件P1的供应商号SNO; 3. 检索供应工程J1零件为红色的供应商号SNO; 4. 检索没有使用天津生产的红色零件的工程号JNO; 5. 检索至少用了供应商S1所供应的全部零件的工程号JNO; 6. 检索购买了零件P1的工程项目号JNO及数量QTY,并要求对查询的结果按数 量QTY降序排列。

1 select jname from j where jno in (select jno from spj where sno in (select sno from s where city ='上海' ) ); 2 select sno from spj where jno ='j1'and pno ='p1' 3

selectdistinct sno from spj where pno in (select pno from p where color='红'and pno in (select pno from spj where jno ='j1' ) ); 4 selectdistinct jno from spj where pno notin (select pno from p where color ='红'and pno in (select pno from spj where sno in (select sno from s where city ='天津' ) ) )

5 select jno from spj where sno ='s1' 6 select jno,qty from spj where pno ='p1' orderby qty desc 四﹑思考题 1.如何提高数据查询和连接速度。 建立视图 2. 试比较连接查询和嵌套查询 有些嵌套查询是可以用连接来代替的,而且使用连接的方式,性能要比 嵌套查询高出很多 当查询涉及多个关系时,用嵌套查询逐步求解结构层次清楚,易于构造,具有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优点。但是相比于连接运算,目前商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嵌套查询的优化做的还不够完善,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用连接运算表达的查询尽可能采用连接运算。

c 计算器实验报告

简单计算器 姓名: 周吉祥 实验目的:模仿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计算器,自行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实现简单的计算功能。 实验内容: (1)体系设计: 程序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器,能正确输入数据,能实现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运算结果能正确显示,可以清楚数据等。 (2)设计思路: 1)先在Visual C++ 6.0中建立一个MFC工程文件,名为 calculator. 2)在对话框中添加适当的编辑框、按钮、静态文件、复选框和单 选框 3)设计按钮,并修改其相应的ID与Caption. 4)选择和设置各控件的单击鼠标事件。 5)为编辑框添加double类型的关联变量m_edit1. 6)在calculatorDlg.h中添加math.h头文件,然后添加public成 员。 7)打开calculatorDlg.cpp文件,在构造函数中,进行成员初始 化和完善各控件的响应函数代码。 (3)程序清单:

●添加的public成员: double tempvalue; //存储中间变量 double result; //存储显示结果的值 int sort; //判断后面是何种运算:1.加法2.减法3. 乘法 4.除法 int append; //判断后面是否添加数字 ●成员初始化: CCalculatorDlg::CCalculatorDlg(CWnd* pParent /*=NULL*/) : CDialog(CCalculatorDlg::IDD, pParent) { //{{AFX_DATA_INIT(CCalculatorDlg) m_edit1 = 0.0; //}}AFX_DATA_INIT // Note that LoadIcon does not require a subsequent DestroyIcon in Win32 m_hIcon = AfxGetApp()->LoadIcon(IDR_MAINFRAME); tempvalue=0; result=0; sort=0; append=0; }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全集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全集 实验一线性表基本操作和简单程序 1.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Visual C++ 6.0上机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 (2)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初始化、插入、删除、取数据元素等运算在顺序存储结构和链表存储结构上的程序设计方法。 2.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和掌握和本实验相关的教材内容。 (2)认真阅读和掌握本章相关内容的程序。 (3)上机运行程序。 (4)保存和打印出程序的运行结果,并结合程序进行分析。 (5)按照你对线性表的操作需要,重新改写主程序并运行,打印出文件清单和运行结果 实验代码: 1)头文件模块 #include iostream.h>//头文件 #include//库头文件-----动态分配内存空间 typedef int elemtype;//定义数据域的类型 typedef struct linknode//定义结点类型 { elemtype data;//定义数据域 struct linknode *next;//定义结点指针 }nodetype; 2)创建单链表

nodetype *create()//建立单链表,由用户输入各结点data域之值,//以0表示输入结束 { elemtype d;//定义数据元素d nodetype *h=NULL,*s,*t;//定义结点指针 int i=1; cout<<"建立一个单链表"<> d; if(d==0) break;//以0表示输入结束 if(i==1)//建立第一个结点 { h=(nodetype*)malloc(sizeof(nodetype));//表示指针h h->data=d;h->next=NULL;t=h;//h是头指针 } else//建立其余结点 { s=(nodetype*) malloc(sizeof(nodetype)); s->data=d;s->next=NULL;t->next=s; t=s;//t始终指向生成的单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

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正式 版

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 试验内容 1、数据表的建立 基本表《简单的》带有主键 带有外码约束的(外码来自其他表或者本表) 2、数据表的修改 添加删除列 修改列属性类型 添加删除约束(约束名) 元组的添加,修改,删除 删除数据表

试验过程 1、createtablestudent ( snochar(9)primarykey,/*sno是主码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snamechar(20)unique,/*sname取唯一值*/ ssexchar(2), sagesmallint,/*类型为smallint*/ sdeptchar(20)/*所在系*/ ); createtablecourse ( cnochar(4)primarykey,/*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cno是主码*/

cnamechar(40), cpnochar(4),/*cpno的含义是先行课*/ ccreditsmallint, foreignkey(cpno)referencescourse(cno) /*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cpno是外码,被参照表是course,被参照列是 cno*/ ); createtablesc ( snochar(9), cnochar(4), gradesmallint,

计算方法第二章方程求根上机报告

实验报告名称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1实验目的 1)通过对二分法与牛顿迭代法作编程练习与上级运算,进一步体会二分法与牛顿迭代法的不同特点。 2)编写割线迭代法的程序,求非线性迭代法的解,并与牛顿迭代法。 2 实验内容 用牛顿法和割线法求下列方程的根 x^2-e^x=0; x*e^x-1=0; lgx+x-2=0; 3实验步骤 1)根据二分法和牛顿迭代法,割线法的算法编写相应的求根函数; 2)将题中所给参数带入二分法函数,确定大致区间; 3)用牛顿迭代法和割线法分别对方程进行求解; 3 程序设计 牛顿迭代法x0=1.0; N=100; k=0; eps=5e-6; delta=1e-6; while(1) x1=x0-fc1(x0)/fc2(x0); k=k+1; if k>N disp('Newmethod failed')

break end if(abs(x1-x0)=delta) c=x1; x1=cutnext(x0,x1); x0=c; %x0 x1μYí?μ?μ?x1 x2 è?è?±£′??úx0 x1 end k=k+1; if k>N disp('Cutline method failed') break; end if(abs(x1-x0)

计算方法实验报告格式

计算方法实验报告格式 小组名称: 组长姓名(班号): 小组成员姓名(班号): 按贡献排序情况: 指导教师评语: 小组所得分数: 一个完整的实验,应包括数据准备、理论基础、实验内容及方法,最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以达到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算法的理解,数值实验以实验报告形式完成,实验报告格式如下: 一、实验名称 实验者可根据报告形式需要适当写出.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 首先要求做实验者明确,为什么要做某个实验,实验目的是什么,做完该实验应达到什么结果,在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实验方法对结果的影响也可以以实验目的的形式列出. 三、算法描述(实验原理与基础理论) 数值实验本身就是为了加深对基础理论及方法的理解而设置的,所以要求将实验涉及到的理论基础,算法原理详尽列出. 四、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实验的实施方案、步骤、实验数据准备、实验的算法以及可能用到的仪器设备. 五、程序流程图 画出程序实现过程的流程图,以便更好的对程序执行的过程有清楚的认识,在程序调试过程中更容易发现问题. 六、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应包括实验的原始数据、中间结果及实验的最终结果,复杂的结果可以用表格

形式列出,较为简单的结果可以与实验结果分析合并出现. 七、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分析包括对对算法的理解与分析、改进与建议. 数值实验报告范例 为了更好地做好数值实验并写出规范的数值实验报告,下面给出一简单范例供读者参考. 数值实验报告 小组名称: 小组成员(班号): 按贡献排序情况: 指导教师评语: 小组所得分数: 一、实验名称 误差传播与算法稳定性. 二、实验目的 1.理解数值计算稳定性的概念. 2.了解数值计算方法的必要性. 3.体会数值计算的收敛性与收敛速度. 三、实验内容 计算dx x x I n n ? += 1 10 ,1,2,,10n = . 四、算法描述 由 dx x x I n n ? += 1 10 ,知 dx x x I n n ?+=--101110,则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模板

2009级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约瑟夫问题 学生姓名:李凯 班级:21班 班内序号:06 学号:09210609 日期:2010年11月5日 1.实验要求 1)功能描述:有n个人围城一个圆圈,给任意一个正整数m,从第一个人开始依次报数,数到m时则第m个人出列,重复进行,直到所有人均出列为止。请输出n个人的出列顺序。 2)输入描述:从源文件中读取。 输出描述:依次从显示屏上输出出列顺序。 2. 程序分析 1)存储结构的选择 单循环链表 2)链表的ADT定义 ADT List{ 数据对象:D={a i|a i∈ElemSet,i=1,2,3,…n,n≧0} 数据关系:R={< a i-1, a i>| a i-1 ,a i∈D,i=1,2,3,4….,n} 基本操作: ListInit(&L);//构造一个空的单链表表L ListEmpty(L); //判断单链表L是否是空表,若是,则返回1,否则返回0. ListLength(L); //求单链表L的长度 GetElem(L,i);//返回链表L中第i个数据元素的值; ListSort(LinkList&List) //单链表排序 ListClear(&L); //将单链表L中的所有元素删除,使单链表变为空表 ListDestroy(&L);//将单链表销毁 }ADT List 其他函数: 主函数; 结点类; 约瑟夫函数 2.1 存储结构

[内容要求] 1、存储结构:顺序表、单链表或其他存储结构,需要画示意图,可参考书上P59 页图2-9 2.2 关键算法分析 结点类: template class CirList;//声明单链表类 template class ListNode{//结点类定义; friend class CirList;//声明链表类LinkList为友元类; Type data;//结点的数据域; ListNode*next;//结点的指针域; public: ListNode():next(NULL){}//默认构造函数; ListNode(const Type &e):data(e),next(NULL){}//构造函数 Type & GetNodeData(){return data;}//返回结点的数据值; ListNode*GetNodePtr(){return next;}//返回结点的指针域的值; void SetNodeData(Type&e){data=e;}//设置结点的数据值; void SetNodePtr(ListNode*ptr){next=ptr;} //设置结点的指针值; }; 单循环链表类: templateclass CirList { ListNode*head;//循环链表头指针 public: CirList(){head=new ListNode();head->next=head;}//构造函数,建立带头节点的空循环链表 ~CirList(){CirListClear();delete head;}//析构函数,删除循环链表 void Clear();//将线性链表置为空表 void AddElem(Type &e);//添加元素 ListNode *GetElem(int i)const;//返回单链表第i个结点的地址 void CirListClear();//将循环链表置为空表 int Length()const;//求线性链表的长度 ListNode*ListNextElem(ListNode*p=NULL);//返回循环链表p指针指向节点的直接后继,若不输入参数,则返回头指针 ListNode*CirListRemove(ListNode*p);//在循环链表中删除p指针指向节点的直接后继,且将其地址通过函数值返回 CirList&operator=(CirList&List);//重载赋

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4

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 4 学号:姓名:日期:年月日 实验目的:(1)练习连接查询;(2)练习视图的创建与使用;(3)学习使用ODBC的方法;(4)体验T-SQL的功能;体验存储过程的功能;体验表值函数、标量值函数的作用;体验ranking等功能。 1 练习视图及连接查询。 (1)创建一个视图,视图名为viNF,视图内容为select id,count(*) as nf from friends group by id。执行成功后,将SQL语句复制到下方。 (2)基于viNF视图,查找拥有最多好友的用户、最少好友的用户。执行成功后,将SQL语句复制到下方。 (3)基于users表和viNF视图进行连接查询。分别进行内连接、全外连接、左外连接、右外连接四种操作。执行成功后,将SQL语句复制到下方,并回答:四种结果表,哪两个的结果是一致的,为什么? (4)将题(3)中全外连接保存为一个新的视图viUAF。 2 通过ODBC用Excel打开users表。 3 体验T-SQL。 回顾实验2中的题目: 定义最低价格为成本价;依据此成本价做如下计算: 连接Goods,Goods_Extent,Sellers表,按照总利润,输出前10名;要求输出表的格式为(商品名称,卖家名称,商品价格,运费,卖家信誉,卖家好评率,历史销量,历史利润,期内销量,期内利润,总销量,总利润) 利用如下语句进行查询,体会和之前有什么不同。如感兴趣,自己可以仿照写一个变量定义、赋值及应用的例子。 declare @cost as float; select @cost=min(good_price)from goods; select top 10 good_name as商品名称, goods.seller_name as卖家名称, good_price as商品价格, good_shipping as运费,

数值分析上机实验报告

数值分析上机实验报告

《数值分析》上机实验报告 1.用Newton 法求方程 X 7-X 4+14=0 在(0.1,1.9)中的近似根(初始近似值取为区间端点,迭代6次或误差小于0.00001)。 1.1 理论依据: 设函数在有限区间[a ,b]上二阶导数存在,且满足条件 {}α?上的惟一解在区间平方收敛于方程所生的迭代序列 迭代过程由则对任意初始近似值达到的一个中使是其中上不变号 在区间],[0)(3,2,1,0,) (') ()(],,[x |))(),((|,|,)(||)(|.4;0)(.3],[)(.20 )()(.110......b a x f x k x f x f x x x Newton b a b f a f mir b a c x f a b c f x f b a x f b f x f k k k k k k ==- ==∈≤-≠>+ 令 )9.1()9.1(0)8(4233642)(0)16(71127)(0)9.1(,0)1.0(,1428)(3 2 2 5 333647>?''<-=-=''<-=-='<>+-=f f x x x x x f x x x x x f f f x x x f 故以1.9为起点 ?? ?? ? ='- =+9.1)()(01x x f x f x x k k k k 如此一次一次的迭代,逼近x 的真实根。当前后两个的差<=ε时,就认为求出了近似的根。本程序用Newton 法求代数方程(最高次数不大于10)在(a,b )区间的根。

1.2 C语言程序原代码: #include #include main() {double x2,f,f1; double x1=1.9; //取初值为1.9 do {x2=x1; f=pow(x2,7)-28*pow(x2,4)+14; f1=7*pow(x2,6)-4*28*pow(x2,3); x1=x2-f/f1;} while(fabs(x1-x2)>=0.00001||x1<0.1); //限制循环次数printf("计算结果:x=%f\n",x1);} 1.3 运行结果: 1.4 MATLAB上机程序 function y=Newton(f,df,x0,eps,M) d=0; for k=1:M if feval(df,x0)==0 d=2;break else x1=x0-feval(f,x0)/feval(df,x0); end e=abs(x1-x0); x0=x1; if e<=eps&&abs(feval(f,x1))<=eps d=1;break end end

计算方法上机实习题大作业(实验报告).

计算方法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1 舍入误差及稳定性 一、实验目的 (1)通过上机编程,复习巩固以前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及上机操作指令; (2)通过上机计算,了解舍入误差所引起的数值不稳定性 二、实验内容 1、用两种不同的顺序计算10000 21n n -=∑,分析其误差的变化 2、已知连分数() 1 01223//(.../)n n a f b b a b a a b =+ +++,利用下面的算法计算f : 1 1 ,i n n i i i a d b d b d ++==+ (1,2,...,0 i n n =-- 0f d = 写一程序,读入011,,,...,,,...,,n n n b b b a a 计算并打印f 3、给出一个有效的算法和一个无效的算法计算积分 1 041 n n x y dx x =+? (0,1,...,1 n = 4、设2 2 11N N j S j == -∑ ,已知其精确值为1311221N N ?? -- ?+?? (1)编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计算N S 的程序 (2)编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计算N S 的程序 (3)按两种顺序分别计算10001000030000,,,S S S 并指出有效位数 三、实验步骤、程序设计、实验结果及分析 1、用两种不同的顺序计算10000 2 1n n -=∑,分析其误差的变化 (1)实验步骤: 分别从1~10000和从10000~1两种顺序进行计算,应包含的头文件有stdio.h 和math.h (2)程序设计: a.顺序计算

#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 { double sum=0; int n=1; while(1) { sum=sum+(1/pow(n,2)); if(n%1000==0)printf("sun[%d]=%-30f",n,sum); if(n>=10000)break; n++; } printf("sum[%d]=%f\n",n,sum); } b.逆序计算 #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 { double sum=0; int n=10000; while(1) { sum=sum+(1/pow(n,2)); if(n%1000==0) printf("sum[%d]=%-30f",n,sum); if(n<=1)break; n--; } printf("sum[%d]=%f\n",n,sum); } (3)实验结果及分析: 程序运行结果: a.顺序计算

计算方法实验报告 拟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实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 用最小二乘法将给定的十个点拟合成三次多项式。 二、实验步骤: 用matlab编制以函数为基的多项式最小二乘拟合程序,并用于对下列数据作三次多项式最小二乘拟合(取权函数wi=1) x -2.5 -2 -1.5 -1 -0.5 0 0.5 1 1.5 2 y -2.30 -1 -0.14 -0.25 0.61 1.03 1.75 2.75 4.42 6.94 给定直线方程为:y=1/4*x3+1/2*x2+x+1 三、实验结论: 最小二乘法: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寻找数据的最佳函数匹配。利用最小二乘法可以简便地求得未知的数据,并使得这些求得的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误差的平方和为最小。最小二乘法还可用于曲线拟合。 一般地。当测量数据的散布图无明显的规律时,习惯上取n次代数多项式。 程序运行结果为: a = 0.9731 1.1023 0.4862 0.2238 即拟合的三次方程为:y=0.9731+1.1023x+0.4862*x2+0.2238*x3

-2.5 -2-1.5-1-0.5 00.51 1.52 2.5 -4-20246 81012 x 轴 y 轴 拟合图 离散点 y=a(1)+a(2)*x+a(3)*x.2+a(4)*x.3 结论: 一般情况下,拟合函数使得所有的残差为零是不可能的。由图形可以看出最小二乘解决了残差的正负相互抵消的问题,使得拟合函数更加密合实验数据。 优点:曲线拟合是使拟合函数和一系列的离散点与观测值的偏差平方和达到最小。 缺点:由于计算方法简单,若要保证数据的精确度,需要大量的数据代入计算。

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 总结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数据库集中上机报告 学生:马志鹏 学号: 022******* 班级: 02210901 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2011年6月

第一天:Access数据库基本操作 1 实验目的 1、熟悉的掌握Access数据库结构与创建 2、了解创建、修改、删除、查询、保存等操作 3、输入数据创建、设计器创建、向导创建。 2 实验内容 3 实验结果 1. 2. 2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3 2 Access 数据表的编辑 第二天 数据表基本操作 1 表关系与编辑数据 1 实验目的: 1、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实体关系 2、对“学生基本信息”表中的记录进行排序,按出生日期降序排列 3、从“学生基本信息”表中筛选出所有计算机系男生的记录 4、从“学生基本信息”表中筛选出回族和蒙古族的所有学生记录

2 实验内容 1. SELECT 学生基本信息表.学生姓名, 成绩档案表.* FROM 成绩档案表INNER JOIN 学生基本信息表ON 成绩档案表.学生学号= 学生基本信息表.学生学号 WHERE (((学生基本信息表.学生姓名)="张冰冰")); 2 SELECT 学生基本信息表.* FROM 学生基本信息表 WHERE (((学生基本信息表.性别)="男") AND ((学生基本信息表.班级名称)="计算机系")); 3 SELECT 成绩档案表.C语言, 课程表.* FROM 成绩档案表, 课程表; 4 SELECT 学生基本信息表.*, 学生基本信息表.性别, 学生基本信息表.班级名称FROM 学生基本信息表WHERE (((学生基本信息表.性别)<>"男") AND ((学生基本信息表.班级名称)<>"计算机系")); 5 SELECT 学生基本信息表.*, 学生基本信息表.出生日期 FROM 学生基本信息表WHERE (((Month([出生日期]))=9) AND ((Day([出生日期]))=1)); 6 SELECT 学生基本信息表.* FROM 学生基本信息表WHERE (((学生基本信息表.学生姓名) Like "李*")); 3 实验结果 4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及心得体会

2011~2012第一学期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班级:信管一班 学号:201051018 姓名:史孟晨

实验报告题目及要求 一、实验题目 设某班级有M(6)名学生,本学期共开设N(3)门课程,要求实现并修改如下程序(算法)。 1. 输入学生的学号、姓名和 N 门课程的成绩(输入提示和输出显示使用汉字系统), 输出实验结果。(15分) 2. 计算每个学生本学期 N 门课程的总分,输出总分和N门课程成绩排在前 3 名学 生的学号、姓名和成绩。 3. 按学生总分和 N 门课程成绩关键字升序排列名次,总分相同者同名次。 二、实验要求 1.修改算法。将奇偶排序算法升序改为降序。(15分) 2.用选择排序、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分别替换奇偶排序算法,并将升序算法修改为降序算法;。(45分)) 3.编译、链接以上算法,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25)。 4. 修改后算法的所有语句必须加下划线,没做修改语句保持按原样不动。 5.用A4纸打印输出实验报告。 三、实验报告说明 实验数据可自定义,每种排序算法数据要求均不重复。 (1) 实验题目:《N门课程学生成绩名次排序算法实现》; (2) 实验目的:掌握各种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实验方法和验证算法的准确性; (3) 实验要求:对算法进行上机编译、链接、运行; (4) 实验环境(Windows XP-sp3,Visual c++); (5) 实验算法(给出四种排序算法修改后的全部清单); (6) 实验结果(四种排序算法模拟运行后的实验结果); (7) 实验体会(文字说明本实验成功或不足之处)。

三、实验源程序(算法) Score.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M 6 #define N 3 struct student { char name[10]; int number; int score[N+1]; /*score[N]为总分,score[0]-score[2]为学科成绩*/ }stu[M]; void changesort(struct student a[],int n,int j) {int flag=1,i; struct student temp; while(flag) { flag=0; for(i=1;ia[i+1].score[j]) { temp=a[i]; a[i]=a[i+1]; a[i+1]=temp; flag=1; } for(i=0;ia[i+1].score[j]) { temp=a[i]; a[i]=a[i+1]; a[i+1]=temp; flag=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