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最新改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厘cm米
“0”表示测量的起点 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1 厘米 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你在们尺还子能上说,说每从相邻哪两到个哪数是之1厘间米的吗长?度 都是1厘米。
哪测些量物比体较的短长的度物大体约长是度1时厘,米可? 以用“厘米”作单位。 图田钉字的食格长指的度的宽大宽度约度大是大约1厘约是米是1厘。1厘米米。。
+6 59
2 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5+32=_____
35+32=__6_7__
谢谢 大家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第 2 课 时 不进位加(2)
口 算 并说出算理
31 + 7 = 38 41 + 5= 46
30 + 40= 70 20 + 60= 80
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34 + 3 = 37 34
+3 37
5 + 24 = 29 5
+ 24 29
53 + 6 = 59 53
1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继续数: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100。
1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米=100厘米
1.量一量。(教材P9T5)
约( )米
( )米( )厘米
2.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1)我们的教室宽约5( 米 )。 (2)黑板长约4( 米 )。 (3)明明身高136( 厘米 )。 (4)课桌高70( 厘米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第1至4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量一量,填一填
木条长(100)厘米 木条长( 1 )米 100厘米=( 1 )米
估一估,再用尺子量一量。
( 25 )厘米 ( 6 )厘米
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1)我们的教室宽约6( 米 )。 (2)黑板长约3( 米 )。 (3)小明身高126( 厘米 )。 (4)课桌高70( 厘米 )。 (5)教室门高2( 米 )。
把下面的长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8米 62厘米 1米 90厘米 12厘米
(12厘米)<( 62厘米) <( 90厘米) <( 1米 ) <( 8米 )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
1.认识米尺
量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尺或卷尺来测量, 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量一量。 纸条长( 4 )厘米。 纸条长( 5 )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
( 7 )厘米 ( 3 )厘米
在错误量法下面的括号里画“×”,在正确量法下 面的括号里写出纸条的长度。
( × )厘米
( 3 )厘米
( 3 )厘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只蜗牛往墙上爬,第一天爬了30厘米,晚上却 下滑10厘米,第二天又向上爬30厘米,现在蜗牛 向上爬了多少厘米?
我两只胳膊打开
从地面到我的脖子,
的长度大约是1米。 长度大约是1米。
再去我们身边找一找,有没有什么物 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用米尺量一量。
小组讨论: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1米 厘米
比一比:你觉得米和厘米 之间有什么关系?
1米里有很多厘米。 1米比1厘米长很多。
100厘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三、知识应用
1.
认真观察, 仔细算呦!
( 3)3 + ( 4 )3
( 7)6
三、知识应用
2.
算一算分别花了 多少钱。
21 +3
24
4 +( 3 )3
37
三、知识应用
3. 5+34=3894
5 +3 4
83 49
大家算 式一 位快对 写定 对来了 答要 齐检, 案注 呦查别 呦意 !检忘 !相查了同。横数
(5) 大树高8米。 ( √ )
√
√
√
作业:第10页练习一,第9题。
100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二)
不进位加
一、复习导入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怎样列式?
35+2= 37+2= 35+32= 35+37=
二(13)班学和生二和(本23)班班的 带一队共老有师多一少共名多学少生人??
二、探究新知
量一量下面线段的长度。 (练习一)
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
画到3厘米的地方
3厘米 0 1 2 3 4 5 67 8
你能画出一条3厘 米长的线段吗?
画一画(练习二)
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请同桌帮忙测量检查。
你画我猜(练习三)
2厘米
猜一猜我画 了长对几 了了厘 。。米?
32厘 厘米 米?
5厘米
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颗2米高的小树被风刮断了,
连忙找来了一根大约1 长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
跑步赶到厘学米米校,看到173 的付老师已经在教室里
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0 米厚的笔记本,认真的做起笔。
长的钢笔和1厘 米厘 米
米 厘米
米厘米
旗杆的高
一根旗杆的高度是 13厘米还是13米?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84页 0125页 0178页 0212页
1 长度单位 3 角的初步认识 5 观察物体(一) 量一量,比一比 8 数学广角 搭配(一)
1 长度单位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2 100以内的加法(二)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3 角的初步认识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4 表内乘法(一)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5 观察物体(一)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6 表内乘法(二)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量一量,比一比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7 认识时间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8 数学广角 搭配(一)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0002页 0084页 0125页 0178页 0212页
1 长度单位 3 角的初步认识 5 观察物体(一) 量一量,比一比 8 数学广角 搭配(一)
1 长度单位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2 100以内的加法(二)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3 角的初步认识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4 表内乘法(一)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5 观察物体(一)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6 表内乘法(二)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量一量,比一比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7 认识时间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8 数学广角 搭配(一)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全册PPT课件

12
25
13 67
25
42
23
57
34 67
43
24
16
67
51 89
52
37
52
69
17 80
42
38
第2课时
进位加
3.
(1)轩轩买一个排球和一个篮球共花多少钱?
36+48=84(元)
答:共花84钱.
(2)佳佳有80元钱,可以买哪几样?
48+25=73(元)
可以买篮球和皮球。
4.聪聪在计算48加一位数时,把这个一位数加到48的十位
共花多少元?
她可以买小汽车、坦克和小熊
24+19+27=70(元)
口答:她可以买小汽车、坦克和小熊,共花70元。
6.选衣服。
(1)妈妈买了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最少应付多少钱?
29+22=51(元)
口答:最少应付51元钱。
(2)妈妈买了①号上衣、④号和⑤号裤子,一共需花多少钱?
47+26+22=95(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全册PPT课
件
神奇的魔梯
长度单位换算
本节重点
1.
单位之间的相互转化
2. 灵活运用楼梯法进行单位的换算
有一种神奇的楼梯,它的每一层有不同的法力,层数越高法
力越大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神奇的魔梯
千米
20毫米= (
5分米=(
)分米
)毫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我在最低层我的法力最小,我拥有的法
神奇的魔梯
千米
数兄弟们在整个阶梯上的法力是不变的,在哪个阶梯上
25
13 67
25
42
23
57
34 67
43
24
16
67
51 89
52
37
52
69
17 80
42
38
第2课时
进位加
3.
(1)轩轩买一个排球和一个篮球共花多少钱?
36+48=84(元)
答:共花84钱.
(2)佳佳有80元钱,可以买哪几样?
48+25=73(元)
可以买篮球和皮球。
4.聪聪在计算48加一位数时,把这个一位数加到48的十位
共花多少元?
她可以买小汽车、坦克和小熊
24+19+27=70(元)
口答:她可以买小汽车、坦克和小熊,共花70元。
6.选衣服。
(1)妈妈买了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最少应付多少钱?
29+22=51(元)
口答:最少应付51元钱。
(2)妈妈买了①号上衣、④号和⑤号裤子,一共需花多少钱?
47+26+22=95(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全册PPT课
件
神奇的魔梯
长度单位换算
本节重点
1.
单位之间的相互转化
2. 灵活运用楼梯法进行单位的换算
有一种神奇的楼梯,它的每一层有不同的法力,层数越高法
力越大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神奇的魔梯
千米
20毫米= (
5分米=(
)分米
)毫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我在最低层我的法力最小,我拥有的法
神奇的魔梯
千米
数兄弟们在整个阶梯上的法力是不变的,在哪个阶梯上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课件(614页)

请你用拃(zhǎ)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
虽然都是用拃量,但每个人的拃长度不同,量的结果也就 不同。只有用相同的计量单位去量相同的物体才会得出相同的 结果。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尺子是我们测量长度的工具。[教材P3 例2] 请你认真观察尺子,看 看尺子上都有些什么。
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1.估计下图中的实物各有几厘米长,再量一量。
[教材P8 练习一 第1题]
估计:( 3 )厘米 测量:( 3 )厘米
估计:( 4 )厘米 测量:( 4 )厘米
2.照样子量一量,填一填。[教材P8 练习一 第2题]
手掌宽约
( 8 )厘米
1拃长约
(14)厘米
1步长约 ( )厘米
五、课堂小结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我是这样量的,纸条长5厘米。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在用尺子测量纸条的长度时,要注意把尺子的 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量一量数学书 封面边的长度。
四、巩固练习,提高认识
看一看,铅笔长( 8 )厘米。[教材P4 做一做]
量一量。 纸条长( 4 )厘米。 纸条长( 5 )厘米。
:
要贴着测量的物体去量,不要倾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如果各个 地区测量长度的单位不同,交流起来会很不方便。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请你用拃(zhǎ)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
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 因为我和爸爸手 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的大小不一样。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五、尝试练习,应用提升
2.量一量,填一填。[教材P8 练习一 第3题]
虽然都是用拃量,但每个人的拃长度不同,量的结果也就 不同。只有用相同的计量单位去量相同的物体才会得出相同的 结果。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尺子是我们测量长度的工具。[教材P3 例2] 请你认真观察尺子,看 看尺子上都有些什么。
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1.估计下图中的实物各有几厘米长,再量一量。
[教材P8 练习一 第1题]
估计:( 3 )厘米 测量:( 3 )厘米
估计:( 4 )厘米 测量:( 4 )厘米
2.照样子量一量,填一填。[教材P8 练习一 第2题]
手掌宽约
( 8 )厘米
1拃长约
(14)厘米
1步长约 ( )厘米
五、课堂小结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我是这样量的,纸条长5厘米。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在用尺子测量纸条的长度时,要注意把尺子的 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量一量数学书 封面边的长度。
四、巩固练习,提高认识
看一看,铅笔长( 8 )厘米。[教材P4 做一做]
量一量。 纸条长( 4 )厘米。 纸条长( 5 )厘米。
:
要贴着测量的物体去量,不要倾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如果各个 地区测量长度的单位不同,交流起来会很不方便。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请你用拃(zhǎ)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
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 因为我和爸爸手 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的大小不一样。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五、尝试练习,应用提升
2.量一量,填一填。[教材P8 练习一 第3题]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1.1 根据平面图形摆几何体》优质教学课件

跨学科学习
古诗中不一样的风景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从前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 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
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
不识庐山真面目, 庐山,它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只缘身在此山中。 观察者观察同一物体的角度
不同,所看到的现象也不同。
这节课,你有什 么收获?我们来 讨论一下吧。
思维训练
一个用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
的是
,从左面看到的是 。搭这样的几何体,
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几个?
最少需要5个 最多需要8个
答:搭这样的几何体,最少需要5个小正方体, 最多需要8个。
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根据平面图形摆几何体 摆几何体时,先从一个方向确定基本形状, 然后结合另外两面进行调整,最后再进行 验证。
说一说 你是怎样摆的?
(2)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 从前面看到的图形不变,可以怎样摆?
还能怎么摆?
(2)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 从前面看到的图形不变,可以怎样摆?
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摆小正 方体,使小正方体的行数、列数、层数符 合要求,摆法不唯一。
2.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有没有其他方法。
(1)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前面看是 的几何体。
小明这样摆: 小红这样摆: 你是怎样摆的?
(1)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前面看是 的几何体。
(2)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 从前面看到的图形不变,可以怎样摆?
小明这样摆: 小红这样摆:
试一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1、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
()
()
()
()
()
()
1 不是
5 不是
2 是 6 不是
3 是 7
是
4 不是
填一填。 线段是( )直的,有( )个端点2。 三角形由( )3条线段组成。 正方形由( )条4线段组成。 两点之间可以画( )条线1段。 线段有长短吗? ( ) 有
把尺的“0”刻度 对准线段的左端。
(三)想一想
小红
小军
小刚
90厘米
1米20厘米
小刚的身高是大于90厘米,小于120厘米。比如:91厘米,92厘 三位米小,朋95友厘比米身,高1,米小2厘军米最,高1,米小18红厘最米矮。,小刚的身高可能 是( )厘米。
作业:第4页“做一做”(例5)。 第8页练习一,第3题。
哪一匹马先到达房屋?
忆一忆:量线段
右端对准数字几, 长度就是几厘米。
0
1
2
3
4
5
6
7
8
这条线段有多长? 量一量
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
学一学:画线段
画到3厘米的地方
0
1
2
3
4
5
6
7
8
你能画出一条3厘米长的 线段吗?
返回
3厘米
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5厘米
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5厘米
画一条 5厘米 长的线段。 5厘米
在左面的每两 点间画线段,看看 你能画多少条?
连接每两点,你能画出几条线段?
连接每两点,你能画出几条线段?
线段
端点
端点
比一比
比一比
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1.笔算下面各题: 25+32=
复 习:
18 +21 =
43 +55 =
笔算不进位加法应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算起!
2.口算:
9+8=
6+4=
5+7=
3+8=
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
二(4)班 34人
二(1)班 35人
二(2)班 32人
二(3)班 37人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5+37= 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说算法
35+37= 72 想:先加什么?
35
35
+3 7
+3 7
13
46+24= 70
46
+2 4
( 7 0)
个位上6加4得( ) 10 向十位进( ),1个 位写( 0).
想一想: 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作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再见
两位数减两位数
两位(数不减退两位位)数
口算我最棒:
60-20= 40 90-50= 40 50-20= 30 67 - 5= 62 34 -7 = 27
三、知识应用
(一)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
(1) 数学书长26米。 (2) 灯管长50厘米。 (3) 房间高3厘米。 (4) 字典厚6米。 (5) 大树高8米。 (6) 教室长10厘米。
(厘米) (√) (米) (厘米) (√)
(米)
三、知识应用
(二)量一量
约( )米
( )米( )厘米
三、进1, 个位写2。
72
2.十位上3加3得6,
6再加进位的1得7,
在十位上写( ) 7
35 +3 7
(7)2
想:个位上5加
7得( 1)2,向十 位进( 1),个 位写( 2).
练一练:
56+37= 93
56 +37
( 9 3)
个位上6加7得( ),
向十位进( ),个1位 写( )3 .
有只虫子从一个山洞到别一个山洞寻找食物, 有五条路可走,可是走哪一条路最短呢?可怜的 小虫子犯愁了,谁能帮帮它呢?
起点
1 23
4 5
这条线是直的!
终点
摸摸长方体的棱、铁丝、绳子…… 你发现了什么?
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直直的 有两个端点的
端点
有两个端点的直线叫线段。
想一想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下面哪些是线段?是线段的在( )里画“√”.
长度单位
认识米、米和厘米
孩子们,谁愿意来量一量黑板的长? 比一比,看谁量得快!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米
拿一把米尺,在你的身上 找一找,有没有1米。
从地面到我的脖子, 长度大约是1米。
再去我们身边找一找,有没有 我两只什胳么膊物打体开的的长长度度大约是1米。 大约是用1米米尺。量一量。
二、探究新知
我有多少个呢?
我有
56-22=
22个
1
56-22=
34
50-20=30, 6-2=4,
30+4=34。
十个
笔算:
Page 34
下面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4条
5条
10条
下面图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 )4条
( )条3
( )5条
下面由几条线段组成。
8
6 8
8
有点难哦!
(6)条
有点难哦!
(3)条
用直尺把右边的两点连成一条线段
连接每两点,你能画出几条线段?
连接每两点,你能画出几条线段?
3 +2 +1 =6(条)
36-10= 26 82-40= 42 69- 3 = 66 100-40= 60 65- 9 = 56
78- 8 = 70 70-30= 40 86-30= 56 58- 9 = 49 38- 6 = 32
今天真高兴!
我这里有19 个
我这里有37 个
他们一共摘了多 少个椰子?
一共有56个椰子
(二)米和厘米 1米
1厘米
比一我比们,来你看觉一得看米这,和是1厘1米这厘米里是米1。米。 之间到有底什有么多关少系厘?米?
1米比1厘米长很多。
1米里有很多厘米。
二、探究新知
(二)米和厘米 1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继续我 1,数们2:一,1起30,,来4数,一5,数6:2,0,7,83,0,9,1400。, 这5是0,10 60厘, 米。70, 80, 910米, =110000厘。米
0厘米 1
2
3
4
5
6
7
8
注意:
1、审清题。
2、线段是直的, 有2个端点。
3、标明长度。
5厘米
练一练
(1) 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4厘米
0厘米 1
2
3
4
5
6
7
8
(2) 画一条比5厘米少2厘米的线段
3厘米
0厘米 1
2
3
4
5
6
7
8
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4+2=6(厘米)
6厘米 画一条比4厘米少2厘米的线段。
4-2=2(厘米)
2厘米
画画线一段画: 1.画一条7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7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画一条比3厘米长的线段 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画两条线段使长度和为7厘米
Page 33
1、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3厘米长4厘米的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