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时间数列练习题及解答

合集下载

时间数列习题(新)

时间数列习题(新)

第五章 时间数列一单项选择题:1.某单位的营业收入如下:200万,220万,250万,300万,320万,则平均增长量为 ( ) (A)5120 (B) 4120(C) 5200320 (D)42003202.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的指标是 ( ) (A)逐期增长量 (B)累计增长量 (C)环比发展速度 (D)定基发展速度3.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 ( ) (A)na a ∑=(B)na a a a a a nn 2 (2)1321+++++=- (C)12 (2)1321-+++++=-n a a a a a a nn (D)∑-=--++++++=11112321212...22n i in n n f f a a f a a f a a a 4.某厂近四个月来的产品销售额如下:200万,210万,230万,270万,则平均增长速度 ( ) (A)4200270(B) 3200270(C) 12002704- (D) 12002703- 5.增长量是指 ( ) (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 (B)基期水平与报告期水平之差(C)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减1 (D)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6.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有 ( ) (A)各月产量 (B)各月人均利润 (C)各月平均工资 (D)各月储蓄余额7.某单位四年管理费用的环比增长速度为3%,5%,8%,13%,则平均发展速度为 ( ) (A)4%13%8%5%3⨯⨯⨯ (B) 4%113%108%105%103⨯⨯⨯ (C)4%13%8%5%3⨯⨯⨯-1 (D)4%113%108%105%103⨯⨯⨯-19.某商店五年的营业额为:20万,30万,35万,45万,50万,则平均增长量为 ( ) (A)530 (B) 430 (C) 120505- (D) 120504- 二 多项选择题:1.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 (A)时期数列中的各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B)时点数列中的各指标数值可以相加(C)时期数列中各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无关(D)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无关(E)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登记取得的2.以下命题正确的是()(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B)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C)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D)相邻两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E)相邻两定基增长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3.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关系是()(A)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计增长量(B)逐期增长量之积等于累计增长量(C)相邻两累计增长量之商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D)相邻两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E)相邻两累计增长量之积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4.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原则有()(A)时期长短相等(B)总体范围一致(C)内容相同(D)计算方法一致(E)计量单位一致5. 以下命题正确的是()(A)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若侧重考察最末一期水平,则应采用水平法(B)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若侧重考察最末一期水平,则应采方程法(C)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若侧重考察全期累计总量,则应采用几何平均法(D)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若侧重考察全期累计总量,则应采方程法(E)在计算平均增长速度时,若侧重考察全期累计总量,则应采水平法6.下列属于时期数列的有()(A)历年的人均产值(B)各月商品周转次数(C)历年总产值(D)历年销售收入(E)历年职工人数7.平均增长量是指()(A)逐期增长量之和/时间数列项数(B)逐期增长量之和/(时间数列项数-1)(C)累计增长量/时间数列项数(D)累计增长量/(时间数列项数-1)(E)增计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的个数8.具有不可加性的时间数列有()(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E)变量数列9.将不同时间上的数值加以平均所得的平均数是()(A)动态平均数(B)静态平均数(C)序时平均数(D)平均发展水平(E)一般平均数三、填空题1、动态数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和()三大类,其中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

第4章《时间数列》+练习题

第4章《时间数列》+练习题

第四章时间数列分析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某企业第一,第二季度和下半年的原材料平均库存额分别为10万元, 15万元, 20万元, 则 全年的平均库存额为A )15万元B )16.25万元C )11.25万元D )13.85万元 2、某地区1995年工业增加值850亿元,如果按每年平均增长6%的速度发展,2005 年该地区工业增加值将达到A) 90100亿元 B) 1522.22亿元 C) 5222.22亿元 D) 9010亿元 3、 地区粮食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 1999年为3%, 2000年为5%, 则1999~2000年该地区 粮食产量共增长了:A )2%B )8%C )8.15%D )15% 4、如果现象的绝对增长量各年相同,则逐年的增长速度:A )上升B )下降C )保持不变D )不能做论 5、某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5万吨, 期末库存量为3万吨, 则 A )两指标皆为时期指标 B )两指标皆为时点指标:C )前者为时期指标, 后者为时点指标D )前者为时点指标, 后者为时期指标 6、长期趋势测定的主要方法有:A )直观法B )移动平均修匀法C )趋势线配合法D )以上B 、C 两项 7、某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1999-2001年为13%,2002-2003年为9%,则这5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A )52309.013.0⨯B )109.013.0523-⨯ C )52309.113.1⨯ D )109.113.1523-⨯8、如果采用四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A )一项数值B )二项数值C )三项数值D )四项数值 9、利用累计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当(ΣYi)/Y0 >n 时,现象为( )。

A )递增型B )递减型C )稳定不变D )变动类型无法确定10、1996——2000年我国房地产业经营情况:经营总收入增长了5.1倍,据此计算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

时间数列习题

时间数列习题
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a
500 2
480
550
600
580 2
523.33,或
480
566.67
523.33
6
2
LOGO
4.某单位上半年职工人数统计资料如下:
时间 人数(人)
1月1日 1002
2月1日 1050
4月1日 1020
6月30日 1008
要求计算:①第一季度平均人数;②上半年平均人数。
LOGO
3、时间数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 )
A、绝对数时间数列
B、时期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时点数列
E、平均数时间数列
4、下列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不能相加的有( )
A、强度相对数时间数列 B、时期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时点数列
E、平均数时间数列
LOGO
5、以下社会经济现象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A、某工厂“十五”计划期间产值 B、某农场“十五”计划期间生猪存栏数 C、某商场“十五”计划期间各年利润额 D、某学校“十五”计划期间毕业生人数 E、某兵营1、某高校历年毕业生人数时间数列是时期数列。( ) 2、发展水平只能用绝对数表示。( ) 3、时间数列的指标数值只能用绝对数表示。( ) 4、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 5、由于时点数列和时期数列都是绝对数时间数列,所以,
它们的特点是相同的。( )
LOGO
五、计算题 1、某商场历年销售额资料如下:(单位:万元)
7、时间数列最基本的速度指标是( )。
A、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增长速度
D、平均增长速度
LOGO
8、根据采用的对比基期不同,发展速度有( )。 A、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 B、环比发展速度与累积发展速度 C、逐期发展速度与累积发展速度 D、累积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

时间序列练习题附标准答案

时间序列练习题附标准答案

第五章时间序列练习题1、时间序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没有关系的是(C)。

A.平均数时间序列B.时期序列C.时点序列D.相对数时间序列2、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 A )。

A.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B.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C.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D.各年环比增长速度这和等于总速度3、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D)。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形成的数列C. 企业按产量多少形成的分组数列D. 企业生产成本按时间顺序形成的数列4.由两个等时期数列相应项对比所形成的相对数动态数列算序时平均数的基本公式是(D)。

A.n aa∑=B.ncc∑=C.∑--++++++=ffaafaafaaannn11232121222D.∑∑=bac5.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 C )。

A.n aa∑=B.12121121-++++=-naaaaannC.∑--++++++=ffaafaafaaannn11232121222D.∑∑=fafa6.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的关系是( A )A.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计增长量B.逐期增长量之积等于累计增长量C.累计增加量之和等于逐期增长量D.两者没有直接关系7.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 C )。

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之和B.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的平方根C.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D.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减18.某现象前期水平为1500万吨,本期水平为2100万吨,则增长1%的绝对值为( C )。

A.1500万吨B.600万吨C.15万吨D.2100万吨9.已知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为9%、8%、10%,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C )。

A.9%×8%×10% B.9%×8%×10%-100%C.109%×108%×110%-100%D.109%×108%×110%10.某车间6月、7月、8月、9月末职工人数分别为250人、265人、280人和290人,该公司三季度月职工平均人数为( D )。

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章节练习题:第五章时间数列含答案

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章节练习题:第五章时间数列含答案

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章节练习题:第五章时间数列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时期指标时间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采用()。

A.加权算术平均法B.首末折半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答案】C2.评比城市间的社会发展状况,将各城市每人分摊的绿化面积按年排列的时间数列是属于()。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指标时间数列D.平均指标时间数列【答案】C【解析】相对指标时间数列是指将同一相对指标的数值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

题中,平均每人分摊绿化面积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将其按年排列的时间数列属于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3.下列对时点数列特征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时点数列中的指标数值可以相加B.时点数列中指标数值的大小与计算时间间隔长短无关C.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的取得,是通过一次性调查登记而来的D.时点数列属于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答案】A【解析】A项,时点数列中的指标数值不能相加,相加没有意义。

4.下列数列中属于时间数列的是()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答案】D【解析】时间数列是指将同一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数列。

题中,A、B、C项均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故不属于时间数列,属于统计分组。

5.根据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答案】D【解析】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首末折半法,其计算公式为:6.设(甲)代表时期数列;(乙)代表时点数列;(丙)代表加权算术平均数;(丁)代表“首末折半法”序时平均数。

现已知2005~2009年某银行的年末存款余额,要求计算各年平均存款余额,则该数列属于______,应采用的计算方法是______。

()A.甲;丙B.乙;丙C.甲;乙D.乙;丁【答案】D【解析】当时间数列中所包含的总量指标都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上所达到的水平时,这种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就称为时点数列。

时间数列习题答案

时间数列习题答案

时间数列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绝对数 相对数 平均数2、现象所属的时间 统计指标数值 3各时期的发展水平 序时平均数4、环比 定基 112010-⋅⋅⋅=n n n a a a a a a a a 1010--=÷n n n n a a a a a a5、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6、 各期环比发展速度7、季节比率 二、单项选择题1、A2、C3、A4、C5、A6、B7、B8、B 三、多项选择题1、B 、C 、E2、A 、C 、D3、A 、E4、A 、D 、E 四、判断题1、√2、×3、√4、×5、× 五、计算题1.某企业2004年4月份几次工人数(人)变动登记如下:4月1日 4月11日 4月16日 5月1日 1210 1240 1300 1270 试计算该企业四月份的平均工人数。

该题练习目的是计算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题中资料属于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应以工人人数持续日数为权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计算。

解:∑∑=faf a 12601551015130051*********=++⨯+⨯+⨯=(人)2.某企业2003年各月记录在册的工人数如下:试计算2003年该该企业平均工人数。

解:本题的练习目的与上题一样,已知资料为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

12111221110222---+++++++++=n n n n f f f f a a f a a f a a a人)(385133221124124123241241413322132414408224083352233533012330326=+++++⨯++⨯+++++++⨯++⨯++⨯++⨯+=3.某企业2003年各季度计划产值和计划完成程度的资料如下:要求计算该企业年度计划平均完成程度。

解:(此题是由相对数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因为计划完成百分比是实际产值与计划产值之比,所以要分别计算出实际产值和计划产值的序时平均数后再对比求得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第八章时间数列习题及答案教案资料

第八章时间数列习题及答案教案资料

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时间数列()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2.某地区1989~2008年排列的每年年终人口数时间数列是()A.绝对数时期数列B. 绝对数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3.某地区1999~2008年按年排列的每人分摊粮食产量的时间数列是( )A.绝对数时间数列B.绝对数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4.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5.2008年11月某企业在册工作人员发生了如下的变化:11月1日在册919人,11月6日离开29人,11月21日录用15人,,则该企业11月份日平均在册工作人员数()A.900 B.905 C.912 D.9196.某企业4 月、5 月、6 月、7 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290 人、295 人、293 人和301 人,则该企业二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A.(290+295+293+301)/4B.(290+295+293)/3C.(290/2+295+293+301/2)/(4-1)D.(290/2+295 十293+301/2)/4 7.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9.2%、8.6%、7.1%、7.5%,则定基增长速度为()A.9.2%×8.6%×7.1%×7.5%B.(9.2%×8.6%×7.1%×7.5%)-100%C.109.2%×108.6%×107.1%×107.5%D.(109.2%×108.6%×107.1%×107.5%)-100%8.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9.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差D.以上都不对10.广东省第三产业增加值2008年比2002年增加了219.67%,则广东省这几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为()A11.某种股票的价格周二上涨了10%,周三下跌了2%,周四上涨了5%,这三天累计涨幅为()A.13% B.13.19% C.14.10% D.17.81%12.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A.年年下降B.年年增长C.年年保持不变D.无法做结论13.今年某月发展水平除以去年同期发展水平的指标是()A.定基发展速度 B.环比发展速度C. 平均发展速度D.年距发展速度14.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测定现象的()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不规则变动15.若无季节变动,则各季的季节指数为( )A.0 B.100% C.小于100% D.大于100%二、多项选择题1.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直接相加没有实际意义的有()A.时点数列B.时期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E.绝对数时间数列2.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A.指标名称B.指标数值C.指标单位D.现象所属的时间3.时点数列的特点有( )A.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B.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C.指标数值是通过一次登记取得的D.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登记取得的E.指标数值的大小与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4.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A.我国近几年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的黄金储备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5.下列数列哪些属于由两个时期数列对比构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数列()A.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数列B.百元产值利润率时间数列C.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时间数列D.某单位人员构成时间数列E.各种商品销售额所占比重时间数列6.下面属于时点数列的是()A.历年旅客周转量B.某工厂每年设备台数C.历年商品销售量D.某高校历年毕业生人数E.某银行储户存款余额7.根据时间数列中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所求的平均数称为()A.序时平均数B.算术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平均发展水平E.平均发展速度8.某水产公司2001年产值为2000万元,2008年产值为2001年的300%,则该公司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量及年平均增长速度为()A.年平均增长量为571.43万元B.年平均增长量为500.00万元C.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99%D.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72%E.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0.09%10.长期趋势的测定方法有()A.季节比率法B.移动平均法C.最小平方法D.时距扩大法三、计算题1.某企业2008年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表所示。

第五章 时间数列--2014备考初级统计师考试分章练习与答案精析

第五章 时间数列--2014备考初级统计师考试分章练习与答案精析

第五章时间数列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下列数列中属于时间数列的是(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答案] D[解析] 时间数列是指将同一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数列。

题中,A、B、C项均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故不属于时间数列,属于统计分组。

2.评比城市间的社会发展状况,将各城市每人分摊的绿化面积按年排列的时间数列是属于( )。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C.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D.平均指标时间数列[答案] C[解析] 相对指标时间数列是指将同一相对指标的数值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

题中,平均每人分摊绿化面积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将其按年排列的时间数列属于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3.已知某商业集团2008-2009年各季度销售资料,如表5-1所示。

表5-1则表5-1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

A.1、2、3 B.1、3、4 C.2、4 D.1、3[答案] D[解析] 1、3的每个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绝对数之和,故属于时期指标数列;2的每个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间上所达到的绝对水平,故属于时点指标数列;4是把同一相对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数列,故属于相对指标数列。

4.下列对时点数列特征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时点数列中的指标数值可以相加B.时点数列中指标数值的大小与计算时间间隔长短无关C.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的取得,是通过一次性调查登记而来的D.时点数列属于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答案] A[解析] A项,时点数列中的指标数值不能相加,相加没有意义。

5.根据时期指标时间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采用( )。

A.加权算术平均法 B.首末折半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答案] C[解析] 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可以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将各时期指标数值的总和除以发展水平值个数,其公式为:6.根据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序列》练习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所给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编号(A、B、C、D)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主词和宾词B、变量和次数C、时间和指标数值D、时间和次数2、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

A、时点数列B、绝对数数列C、相对数数列D、平均数数列3、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数列B、时期数列C、平均数数列D、时点数列4、时间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A、只能是总量指标B、只能是相对指标C、只能是平均指标D、上述三种指标均可以5、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指标是()。

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6、由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其假定条件是研究现象在相邻两个时点之间的变动为()。

A、连续的B、间断的C、稳定的D、均匀的7、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共同点是()。

A、两者均是反映同一总体的一般水平B、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C、两者均可消除现象波动的影响D、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8、时间序列最基本的速度指标是()。

A、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增长速度D、平均增长速度9、根据采用的对比基期不同,发展速度有()。

A、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B、环比发展速度与累积发展速度C、逐期发展速度与累积发展速度D、累积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10、如果时间序列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则宜配合()。

A、直线模型B、抛物线模型C、曲线模型D、指数曲线模型该商场第二季度平均完成计划为()。

A、100%124%104%108.6%3++=B、506278108.6% 506278100%124%104%++=++C、506278100%124%104%92.1% 506278++=++D、50100%62124%78104%109.5%506278⨯+⨯+⨯=++12、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A 、=增长量增长速度基期水平 B 、=增长量增长速度期初水平C 、=增长量增长速度报告期水平 D 、=增长量增长速度期末水平13、如果逐期增长量相等,则环比增长速度( )。

A 、逐期下降B 、逐期增加C 、保持不变D 、无法做结论14、以1980年为基期,2007年为报告期,计算某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应开( )次方。

A 、25 B 、26 C 、27 D 、2815、某商场5年的销售收入如下:200万元、220万元、250万元、300万元、320万元。

则平均增长量为( )。

A 、1205 B 、1204C D二、多项选择题从每题所给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至5个正确答案,并将其编号(A 、B 、C 、D 、E )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构成时间序列的统计指标数值,可以是( )。

A 、全面调查所搜集到的统计资料 B 、非全面调查所搜集到的统计资料 C 、抽样调查资料D 、计算口径不一致的资料E 、总体范围不一致的资料2、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有( )。

A 、发展速度B 、发展水平C 、平均发展水平D 、增长量E 、平均增长量 3、时间序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 )。

A 、绝对数时间数列 B 、时期数列 C 、相对数时间数列 D 、时点数列 E 、平均数时间数列4、下列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不能相加的有( )。

A 、强度相对数时间数列B 、时期数列C 、相对数时间数列D 、时点数列E 、平均数时间数列5、以下社会经济现象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

A 、某工厂“十五”计划期间产值B 、某农场“十五”计划期间生猪存栏数C 、某商场“十五”计划期间各年末利税额D 、某学校“十五”计划期间毕业生人数E 、某兵营“十五”计划期间各年末战士数 6、影响时间数列的因素主要有( )。

A 、长期趋势B 、季节变动C 、循环变动D 、不规则变动E 、规则变动 7、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得到的平均数称为( )。

A 、一般平均数B 、算术平均数C 、序时平均数D 、平均发展速度E 、平均发展水平 8、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有( )。

A 、定基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B 、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C 、平均增长速度D 、平均发展速度E 、平均发展水平9、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

A 、几何法B 、简单序时平均法C 、方程法D 、加权序时平均法E 、首尾折半法 10、直线趋势方程t y a bt =+中,参数b 是表示( )。

A 、趋势值 B 、趋势线的截距 C 、趋势线的斜率D 、当t 每变动一个时间单位时,t y 平均增减的数值E 、当0t =时,t y 的数值三、判断题试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若正确,在题后的括号内划“√”表示;若错误,在题后的括号内划“×”表示。

1、某高校历年毕业生人数时间数列是时期数列。

( ) 2、若季节指数为1,说明没有季节变动。

( ) 3、发展水平只能用绝对数表示。

( )4、若平均发展速度大于100%,则环比发展速度也大于100%。

( )5、当时间数列环比增长速度大体相同时,应该配合指数曲线。

( )6、当发展水平增长时,增长量指标就为正值;当发展水平下降时,增长量指标就为负值。

( )7、某企业产品产值同去年相比增加了4倍,即翻了两番。

( )8、时间数列的指标数值只能用绝对数表示。

( )9、采用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主要是为了削弱随机因素的影响。

( ) 10、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 ) 四、简答题1、编制时间数列有何作用?2、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有何异同?3、什么是平均增长速度?它与平均发展速度存在什么关系?4、什么是移动平均法?应用移动平均法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5、在测定季节变动时为什么要剔除长期趋势的影响? 五、计算题1、某商场历年销售额资料如下: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有关的分析指标。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第一季度月的平均劳动生产率。

3、某厂2000年的产值为500万元,规划十年内产值翻一番,试计算:(1)从2001年起,每年要保持怎样的平均增长速度,产值才能在十年内翻一番?(2)若2000~2002年两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05%,那么,后八年应有怎样的速度才能做到十年翻一番?(3)若要求提前两年达到产值翻一番,则每年应有怎样的平均发展速度?试建立直线趋势方程,并预测2009年的水稻产量。

要求;(1)按月平均法计算季节指数;(2)按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计算季节指数。

练习题解答一、单项选择题答案:C B B D A D B A A A B A A C B二、多项选择题答案:ABC、BCDE、ACE、ACDE、ACD、ABCD、CE、ABCD、AC、CD三、判断题答案:√×××√√××√×四、简答题1、答:编制和分析时间数列具有以下作用:(1)可以反映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结果;(2)可以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方向、水平、速度和趋势:(3)通过对时间数列的分析,可以进—步对现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4)通过对比相关联的时间数列,可以发现同一空间不同现象之间或不向空间同一现象之间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2、答:共同点:它们都属于绝对数时间数列。

不同点:(1)时期数列中各时间上的指标值可以直接相加,相加的结果反映现象在更长时间内的总量水平;而时点数列中各时间上的指标值直接相加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2)时期数列的指标数值大小与所属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对于指标值非负的时期数列,其时期长度越长,指标数值越大;反之,指标数值越小。

而时点数列的指标值大小与时点间隔无直接关系,如年末人口数就不一定比季末人口数大。

(3)时期数列中各指标值表明了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变化的总量;而时点数列中各指标值表明了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水平。

3、答:平均增长速度是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平均增长程度的指标,它与平均发展速度的关系是:4、答:移动平均法是以时间数列的第一项数值开始,按一定项数求出第一个序时平均数,然后按数列顺序依次逐项移动,边移动边平均的方法。

5、答:测定季节变动要剔除长期趋势影响的原因是:(1)由于长期趋势影响月(季)平均数,时间数列中后期各月平均数会比前期各月平均数产生较大影响;(2)月(季)平均数包含着长期趋势的季节变动就需先剔除长期趋势再测定季节变动。

五、计算题1、解:见表中数据.欢迎下载支持.平均发展水平285327.5391.2413.82562.8580.82561.12426.8566+++++===(万元)平均增长量42.563.722.62148.9818295.859.1655++++===(万元)平均发展速度115.3%==平均增长速度115.3%115.3%=-=2、解:第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90124143)/31191.9194586662(6064)/322++===+++(万元/人)。

3、解:注意,翻一番即为原来的两倍,也就是目标产值为1000万元。

(1)此时,平均增长速度11107.18%17.18%===-=; (2)设后八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x ,则有281.052x =,即107.73%x == (3)平均发展速度109.05%=== 设趋势方程为y a bx =+,则由最小二乘法,得 因此,所求趋势方程为:302.414.4y x =+2009年(即x=7)水稻产量的预测值302.414.47403.2=+⨯=(万吨) 5、解:某旅游风景区的旅游收入资料如下:.欢迎下载支持. 要求;(1)按月平均法计算季节指数;(2)按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计算季节指数。

5、(1)计算结果见下表:调整季节指数4=⨯∑季节指数季节指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