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化学九上4.2《水的变化》

合集下载

北京课标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 水的变化(共24张PPT)

北京课标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 水的变化(共24张PPT)
【任务1】谈谈你对水的认识

中学化学 九年级 上册 第四章 第2节
水的变化
自然界中水循环
水汽输送
降雨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蒸发
水有很高的稳定性, 即使达到2117℃的高 温,也仅有2.4%的水 发生分解。
【任务2】探究水在通直流电电解条件下的变化
活塞
1
2
电极
水电解器
直流电源
实验装置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82021/9/8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8:43:04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82021/9/82021/9/8Sep-218-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82021/9/82021/9/8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21
结构 性质
变化
用途 存在 制备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水分子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体现
推测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广泛
水 直流电
氢气 + 氧气
确定一个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
【实验事实】2L氢气和1L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可以 生成2L水蒸气。
【定律】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 【注】氢分子和氧分子均为双原子分子。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4章 最常见的液体——水 第二节 水的变化》_0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4章 最常见的液体——水 第二节 水的变化》_0

钾、④氯化钙、⑤碳、⑥五氧化二磷、⑦铁、⑧氯化钾、⑨氧化
镁、⑩四氧化三铁等,属于单质的是
(填序号),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
;属于化合物

,其特点是
;若将②⑥⑨
⑩归为一类,称作氧化物,则它们组成的共同特点

,同理,可称做氯化物的


3、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由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巩固 加深 理解 熟练 应用
教师 调控 创设 情景
学生活动
一、水的组成: 新授 [实验 3-1]:现象:
1、两极都有气体产生 ,正极和负极的气体体积比为 1 :2 实 验 2、正极产生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可助燃,是氧气) 演示
负极产生能燃烧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是氢气)学生观察 学生归纳现象 Nhomakorabea通电
原理: 水
氢气 + 氧气
简介氢气的性质和验纯的方法。
多媒 体展 示微 观水 分子 通电 过程
结合实验和观 看微观过程得 结论 1、2、3
教学 环节




新授 二、物质的分类:
教师 调控
学生 活动
时间 分配 5
举例
物质 混合物 单质:同种元素组成(如:氢气 H2)
子解 理解 释概 概念
念 并学
纯净物 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如:水 H2O 高锰酸钾 KMnO4 )
H2O
H2
O2
讨论:在水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么?水发生了什么变
化?
熟记表达式
讨论实验现象 并得出结论。
归纳
结论: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子不会破裂,但能 够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水是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 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水的变化》例题解析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水的变化》例题解析

第二节水的变化类型一、考查电解水实验1.阿伏加德罗曾经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图7-7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1)电源的A为______极,B为______极。

(2)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可以用______检验;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可以用______检验;C、D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思路点拨】本题为实验推断题,解题的突破口是C、D试管中气体的体积多少。

【解析】观察图示知D试管中收集气体的体积大约是C试管中的2倍,可推知: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C试管中是氧气。

由此可判断A为正极,B为负极。

因C、D试管中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1:2,且在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所以C、D中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也为1:2。

【答案】(1)正,负 (2)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氢气,点燃的木条,1:2 (3)氢元素和氧元素【总结升华】实验是探究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加以知识整合,不难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实验又是验证课本知识的重要手段,当有些实验与理论不相符,更要认真思考,重新实验探究,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源。

举一反三:【变式1】下图7-8中的图a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b为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图a中的电源正、负极。

(2)电解一段时间后,甲管内水位下降的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若用点燃的火柴检验B气体,有什么现象?说明气体B有什么性质?气体B的名称是什么?(4)实际操作中,甲、乙体积比常大于2:1,原因是什么?图7-8【变式2】下图7-9中的图1是改进的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2是课本中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2)用玻璃三通管将图1装置电解水时产生的气体混合在一起,点燃用该混合气吹出的肥皂泡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3)图1实验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4)与图2装置相比,用图1装置进行该实验的主要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

京改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变化》教案设计

京改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变化》教案设计

“第二节水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这节课首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和学过的知识,谈谈对水的认识,教师归纳总结出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

在通过水的变化—电解水实验进行推导水的元素组成、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以及通过盖吕萨克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实验事实推导一个水分子的原子构成时,均运用了学生原有的分子、原子知识。

另外,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有的体现化学学科特质的关键能力和品格,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化学学科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本节课即基于电解水实验及氢气燃烧实验,从宏观、微观分别探究水的元素组成和分子构成,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及利用宏微结合的思想研究化学问题,在推导水的元素组成和分子构成过程中,不断地寻求证据进行推理,并形成研究物质组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即建立一定的模型认知。

(二)教学内容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应用的科学。

其中,研究物质的组成是化学科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节重点是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水的组成,初步建立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思维方法。

同时,本课题对水的认识从宏观走向微观分子层面,在知识衔接上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通过该节课的研究,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分子、原子,并为后续元素、化学式、质量守恒定量等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身边的化学物质”一级主题下的“水与常见的溶液”二级主题。

课标中的“标准”是:认识水的组成。

提出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是:根据实验现象探究水的组成。

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水的三态变化、自然界水的循环、水的化学变化、水的组成。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水的变化》名师课件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水的变化》名师课件

体是 氧气

【09年中考试题】
26.(5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2)将浑浊的河水用 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 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 用 后 “是 得 纯到 净_吸_的 物_附_水 ”_,属或用于“此混_混装_合合_置_物_净(化填 物”)。
(3)北京属于极度缺水城市,应大力提倡 节约用水,请你写出一种节水措施
(1)下图所示的3个实验,A中水发生了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B中试管1内得到的气体为氢气
;C中净
化水的方法过是滤
和吸附。
A.水的沸腾 B.水的电解 C.水的净化
28.(6分)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 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生命吸管”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 的小型水净化器,里面装有网丝、
A.用盆接水洗菜
B.用养鱼水浇花草
C.使用节水龙头
D.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瓶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18 分。) 36.(6分)根据下图所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
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试管
。A装置中发生反
二氧化锰
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氧气
氧气+氢气 。用带
火星的木条检验a中的气体,观察到木条复燃,该气
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等。其
中活性炭起到 吸附 和过滤
的作用。
作业:
前三年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中本章考点试题
预设环节:
播放歌曲: 北大校长作曲的《化学是你,化学是我》 以音符展示开始,以音乐结束,感受到化 学的独特魅力所在。
板书设计
水的变化
水的组成 水的性质 水 水的种类和用途 水的污染 水的净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变化教案(新版)北京课改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变化教案(新版)北京课改版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水的性质:水的无色、无味、液体状态,以及水的沸点和凝固点等。
2.水的沸腾和蒸发:理解水在加热过程中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以及沸腾和蒸发的区别。
3.水的凝固和结冰:掌握水在低温条件下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以及凝固和结冰的条件。
4.水的溶解性:了解水作为一种溶剂的特性,以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水的沸腾和结冰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水的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5.水的净化:学习水的净化方法,如沉淀、过滤、吸附和消毒等,以及这些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水资源保护:强调水资源的重要性,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提高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7.实验操作:熟悉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掌握水的沸腾和结冰实验的操作方法。
8.数据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水的沸腾和结冰的特点和规律。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水的性质、水的沸腾和蒸发、水的凝固和结冰、水的溶解性、水的净化和水资源的保护等内容。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水的无色、无味、液体状态,以及水的沸点和凝固点等基本性质。我们还学习了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过程,如水在加热过程中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沸腾过程,以及在低温条件下从液态变为固态的凝固和结冰过程。此外,我们还了解了水作为一种溶剂的特性,以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在水的净化方面,我们学习了沉淀、过滤、吸附和消毒等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最后,我们强调了水资源的重要性,了解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并提高了节约用水的意识。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4章 最常见的液体——水 第二节 水的变化》_3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4章 最常见的液体——水 第二节 水的变化》_3

水的组成教学目标1.复习元素、单质、化合物、分子、原子等概念和氧气的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水的组成。

3.巩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能够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的理解。

4.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用具水电解器(霍夫曼电解器)、6V低压直流电源、用氧气饱和的5%~15%氢氧化钠溶液(或1∶10的硫酸溶液)、木条、火柴、简易氢气发生装置(含试剂)、尖嘴导管、盛氧气的干燥集气瓶、蒸馏水一瓶。

【引言】在第一章里,我们学过氧、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等概念。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叫元素?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在哪里?【讨论】让学生三三两两议论,然后请一位同学回答,教师纠正。

【投影】物质的简单分类【讲述】水是我们最熟悉,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之一。

水究竟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呢?水的组成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水的组成【投影】地球上水的分布【讲述】地球表面约3/4的地方被水覆盖,水资源极为丰富,但可直接供人类生活、生产用的淡水仅占总水量的千分之一左右,十分有限。

所以保护水资源十分重要。

[评注:教师在教学中极其自然地对学生实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提问】根据生活经验,请学生自己归纳水的用途。

(提问2~3人。

)【讲述】水是如此重要,那么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演示】在水电解器玻璃管里注满水[这里的水是用氧气饱和的、含有5%~15%氢氧化钠溶液(或1∶10的硫酸溶液)],接通直流电,一个电极接电源正极,另一个电极接电源负极。

师:注意观察电极上发生什么现象。

生:接通电源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师:两支玻璃管内的液面有什么变化?生:两支玻璃管里汇集了无色气体,液面降低,其中连接正极一端产生的气体比连接负极一端产生的气体少。

师:片刻后,用准备好的划有刻度的纸,比较两支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

生:接负极一端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大约是按正极一端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的两倍。

北京2011课标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 水的变化(共18张PPT)

北京2011课标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 水的变化(共18张PPT)

HO
H2 O2
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谢 谢!
负极产生 氢气(H2)
一.水的变化(化学变化)
1.水通电分解 实验现象:两极均有气泡冒出,正极产生的气
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文字表达式: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一.水的变化(化学变化)
2.水与金属钠反应
水+钠 氢氧化钠+氢气
一.水的变化(化学变化)
• 图片、原理
一.水的变化(化学变化)
水+氧化钙 氢氧化钙 结合以上反应,讨论研究“水的变化”的意义。
二.认识“水的变化”的意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认识“水的变化”的意义
水 电解 氢气、氧气 化合 水
原料易得、无污染、 可重复利用……
二.认识“水的变化”的意义
水 直流电 氢气 + 氧气
?
H2 O2
二.认识“水的变化”的意义
水 直流电 氢气 + 氧气
3.水与过氧化钙反应
水+过氧化钙
氢氧化钙+氧气
一.水的变化(化学变化)
水直流电 氢气+氧气 水+钠 氢氧化钠+氢气 水+过氧化钙 氢氧化钙+氧气
一.水的变化(化学变化)
4.水与氧化钙的反应
现象:冒出大量“水蒸气”,放热, 块状固体变成粉末状物质。
一.水的变化(化学变化)
水直流电 氢气+氧气 水+钠 氢氧化钠+氢气 水+过氧化钙 氢氧化钙+氧气
义务教育教科书(北京版) 第四章
第二节 水的变化
一.水的变化
一.水的变化(物理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步骤: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 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有何变化?
(2)用一根点燃着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 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3)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 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
(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少 ,与电 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多 。 (2)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 慢慢打开活塞,该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该气体 是 氢气 ;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小的玻璃管 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带火星木条复燃。该气体是 氧气 。
科学课件: om/kejian/kexue/ 物理课件: om/kejian/wuli/
化学课件: om/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 om/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 om/kejian/dili/
历史课件: om/kejian/lishi/
面上的雨水和融化了的雪水有的渗入地下;地下
实验结论
水通电分解生成两种物质分别是 氢气 和 氧气 ,二者的体 积比为 2︰1 。说明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交流与反思: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 子 没有 (选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 的 距离及分子的排列方式改变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 构成反应物的分子发生了改变,变成了新的物质 分子 。
氢气的燃烧 氢气可以被点燃,这是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
化学反应,反应的结果是不是生成水呢?
请点击导气管行播放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 杯壁凝结有水珠。用手触摸烧杯,手感到发烫,说明氢 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水,并放出热量。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水又会汇集流出地面形成泉水流入江、河、湖、
海,于是,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永不停息
地循环。
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下 渗
蒸 发
降 水


蒸降

发水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 水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气态、液态 • 水的三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条件是温度的转换
二、水的电解
1.实验探究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探究目标: (1)通过实验,验证电解水的产物。 (2)通过电解水实验,进一步从分子、原子的角度理解 什么是化学变化。 (3)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提出问题: (1)水中通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 (2)水通电与水的三态变化是否属于同一种变化?……
H2
O2
H2O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它是一个释放 能量的反应,所以人们把氢气作为一种大有发展前途 的新型燃料。
氢能 (1)氢能是一种极其理想的能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 景。它有以下优点:
①原料不受限制(来源广) ②燃烧放出热量多(热值高) ③生成物不污染环境 (无污染) (最大优点)
氢能源为什么没有被广泛使用的原因
(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宏观方面 (1)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3)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
三、氢气: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 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 混有一定量空气或者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 此,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①易燃、易爆 ②难以液化 ③储存和运输不安全、不方便 ④制备氢气消耗电能大,成本高
PPT素材: om/sucai/ PPT图表: om/tubiao/ PPT教程: om/powerpoint/ 范文下载: om/fanwen/ 教案下载: om/jiaoan/ PPT课件: om/kejian/ 数学课件: om/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 om/kejian/meishu/
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通电 水 H2O
氢气 H2
+ 氧气 O2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通电
2H2O
2H2
O2
根据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
出你获得的信息(3至4条)
微观方面 (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3)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 (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第4章 最常见的液体--水
水的变化
一、水的三态变化
.


霜云
雨 雪
气态
固态
吸热 放热
液态
为什么海洋中的水总不会溢出,河流中的水
一直流不完吗?自然界的水是怎样进行日夜不息 的循环和转换的呢?(水循环)
江河湖海、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热,不断
地蒸发,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水蒸气在在
空 中 受 冷 变 成 云 , 云 变 成 雨 、 雪 等 落 到 地 面 ; 地 PPT模板:om/moban/ PPT背景: om/beijing/ PPT下载: om/xiazai/ 资料下载: om/ziliao/ 试卷下载: om/shiti/ PPT论坛: n 语文课件: om/kejian/yuwen/ 英语课件: om/kejian/yingy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