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常见疾病的磁共振诊断

合集下载

磁共振成像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成像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江 苏省 泰 兴 市人 民 医 院( 2 4 0 250)
马春 波 王 继 民 魏友 平 乳 腺 癌 现 居 我 国女 性 恶 性 肿 瘤 第 2 , 别 是 在 3 ~ 位 特 O 5 岁 中 , 高 乳 腺 癌 生 存 率 和 降低 病 死 率 的 关 键 在 于 早 期 4 提
( 稿 日期 :0 00 —0 收 2 2 — 31 )
作 者 简介 : 胜 , ,9 1年 1 李 男 18 1月 生 , 师 , 阳 医 学 院 附 医 郧
属 人 民 医 院 ,4 0 0 4 20
应 较 少 见 , 体 区 较少 出现 钙 化 灶 。 瘤
磁共 振成 像检 查对 乳腺癌 的诊 断价 值
后 内 容 物有 无 遗 漏 或 并 发 症 以及 后 方 乳 腺 组 织 内 有无 癌 瘤 等具 有 独 到 之 处 ; 多 中 心 、 对 多病 灶 乳 癌 的 检 出 ; 胸 壁 侵 对 犯及 胸 骨 后 、 隔 、 下 淋 巴结 转 移 可 清 晰 显 示 , 乳 腺 癌 纵 腋 对
放 置兴 趣 区 , 算 病 灶 的早 期 强 化 率 : 强 后 最 初 2mi 计 增 n内
灶 没 有 明显 强 化 。 2 结 果
准确 分 期 提 供 可 靠 依 据 ] 。 乳 腺 癌 的 早 期诊 断 特 为 重 要 , 肿 瘤 发展 到 0c 且 有 >3年 的 生长 期 。 然 而 癌 . m,
大多 数 肿 块 > 2 0C 时 被患 者发 现而 就 医 , 时 半 数 以 上 . m 此 已发 生 转 移 。乳 腺 磁 共 振 动 态 增 强 扫 描 ( MRl C 有 较 I E) D
2 M n e aGK,S r e .I ta so s s h n o f t h me tm o g rJ n rs e u c wa n ma o he u —

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应用优势

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应用优势

2021年4月第7期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技术应用文章编号.WHR202004170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应用优势王用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8【摘要】目的:研究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应用优势。

方法:入组720例病例均为本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入组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

患者均实施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经手术或病理活检证实。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效果。

结果:乳腺良性肿瘤检出率为]00.00%,无误诊病例。

乳腺恶性肿瘤检出率为95.00%,误诊为良性病变的有5.00%,良性肿瘤检出率与恶性肿瘤检出率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澎像学特征对比,乳腺良性肿瘤边缘多光滑无毛刺,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的分界线,且动态增强曲线信号多为输入型,而乳腺恶性肿瘤边缘多毛刺,且与周围组织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动态增强曲线多为输出型。

结论:采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检查,可有效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

陕键词]乳腺肿瘤;多模态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B乳腺肿瘤是女性人群多发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乳腺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比较大,且有较高的死亡率在乳腺癌发病早期进行明确的诊断,可采用手术治疗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而临床常用的乳腺肿瘤检查方法很多,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就是其中一种。

本研究为了对多模态磁共振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进行分析,对72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组720例病例均为本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入组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

年龄分布36〜40岁,20例;41—50岁,500例;51—60岁,180例;61—72岁,20例。

诊断乳腺结节,彩超,钼靶,磁共振各具特色

诊断乳腺结节,彩超,钼靶,磁共振各具特色

诊断乳腺结节,彩超,钼靶,磁共振各具特色乳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它在乳腺组织中形成了一个小的团块或肿块。

为了准确诊断乳腺结节并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医生通常会采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在本篇科普文章中,将重点介绍三种常用的乳腺结节诊断方法:彩超(彩色超声)、钼靶和磁共振成像。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1、乳腺结节的基本概述乳腺结节是指在乳腺组织中形成的一个小的团块或肿块。

它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可以发生在女性和男性身上,但女性是主要的患者群体。

乳腺结节可以是良性的(非癌性)或恶性的(乳腺癌),因此及早的诊断和评估结节的性质至关重要。

乳腺结节的特点和表现:①发现方式:乳腺结节通常可以在自我检查或临床乳房检查中触及到,也可以通过乳腺影像学检查发现,如超声、X射线等。

②大小和形状:乳腺结节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直径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

③质地:乳腺结节可以是软的、坚实的或囊性的,质地的不同可能与结节的性质有关。

④疼痛:一些乳腺结节可能会引起乳房疼痛或不适感,但并不是所有结节都会导致疼痛。

⑤移动性:大多数良性乳腺结节在触摸时可以移动,而恶性结节通常较固定。

⑥乳头溢液:在某些情况下,乳腺结节可能会引起乳头溢液,其中包括血液或浆液。

2、彩超诊断彩超是一种非侵入性的乳腺结节诊断方法,通过超声波成像技术生成彩色图像,用于评估乳腺结节的性质。

以下是彩超诊断乳腺结节的一般步骤和特点:检查过程:①患者通常躺在检查床上,暴露乳房区域。

②医生或超声技师会在乳房上涂抹透明的凝胶,以改善超声波的传播。

③使用手持探头(称为探头)将超声波发送到乳腺区域,同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

④彩超设备会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并以彩色图像的形式显示在监视器上。

特点:①安全性高:彩超是一种无辐射的检查方法,不会对患者产生放射线的危害。

②易于操作:彩超检查简单且非常安全,不需要特殊的准备或恢复时间。

从乳腺磁共振的7种基本强化形式看疾病性质–影像PPT

从乳腺磁共振的7种基本强化形式看疾病性质–影像PPT

从乳腺磁共振的7种基本强化形式看疾病性质–影像PPT
征象1:无强化:注入造影剂后前90s和前7min钟内,MR 信号强度增加<2%。

常见于正常乳腺组织或大于6个月的疤痕组织中。

征象2:缓慢流入:注入造影剂后90s内MR信号强度增加<50%.见于纤维性纤维腺瘤、疤痕组织、灶性乳腺病。

且与造影剂类型密切相关。

征象3:中等流入:注入造影剂后90s内MR信号强度增加50%-90%之间。

常见与纤维腺瘤及乳头状瘤等肿块性病变及乳腺炎及新鲜疤痕等非肿块性病变。

征象4:快速流入:注入造影剂后90s内MR信号强度增加>90%。

常见于浸润性癌,浸润性癌常表现为边缘不规则、霜敷征阳性、T2WI呈低信号。

征象5:平台型曲线:增强90s后信号强度不增加,呈平台样改变。

常见于癌或乳头状瘤。

少见于粘液性纤维腺瘤,乳头状瘤常见,且病灶增强前存在较高信号,平台水平高于或低于典型恶性肿块表现。

征象6:上升型曲线:增强90s后信号强化持续上升。

常见于粘液性纤维腺瘤或乳头状瘤。

征象7:廓清型:增强90s后信号强度开始下降。

多见于乳腺癌,因肿瘤血管动静脉瘘可能。

炎性乳癌可见小灶性廓清型曲线。

乳腺磁共振检查的优势及注意事项

乳腺磁共振检查的优势及注意事项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成都610019近些年来,女性乳腺健康问题成为了大众所关注的重点。

作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并逐渐年轻化。

在这个过程中,若能及时地发现,便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更好地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

在临床上,对于乳腺的检查有三种,分别为乳腺超声、乳腺钼靶、乳腺增强磁共振。

其中,对于磁共振检查很多人都不了解。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乳腺磁共振检查,分析其优势,并指出检查时的注意事项,以此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乳腺疾病。

1什么是乳腺磁共振检查乳腺磁共振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从而进行诊断的新医学影像新技术。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强磁场作用于乳腺组织,从而产生磁共振信号,多次采集形成图像,它的成像具有无辐射、高精准的优势。

与此同时,采用乳腺磁共振进行检查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图像,将病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对乳房的整体情况进行精准的判断,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数据支持。

2乳腺磁共振检查的优势(1)无放射性损伤在进行检查时,由于磁共振主要是通过强磁场作用于人体,人体中的质子受到高频电磁波的激发后产生的能力变化而成像。

在临床检测当中,乳腺磁共振能够有效地避免钼靶X射线对人体造成的微量放射影响,不会对人体造成放射性损伤,不受乳房密度的影响。

(2)不受乳房密度的影响磁共振检查的组织分辨率高,其敏感性高于乳腺钼靶X线检查,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病变。

通过磁共振检查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提供病灶的特征,还能提供病灶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乳腺磁共振检查还能够清晰地将正常乳腺和病灶分开,特别是针对乳腺体密的早期乳腺疾病患者的筛选,结果更加准确。

(3)检查多病灶磁共振检查也能有效地检测出多病灶的乳腺癌、评价淋巴癌是否已经出现转移以及乳腺癌手术前化疗疗效等具体情况。

在临床当中,使用乳腺磁共振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弥补钼靶检测的弊端,同时也能有效弥补B超对微小病灶难以确定的问题。

构建磁共振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乳腺硬化性腺病价值

构建磁共振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乳腺硬化性腺病价值
i
f
i
c
a
t
i
ono
fIDC
andSA we
r
ec
a
l
cu
l
a
t
ed.
I
nROCana
l
s
i
s,t
hea
r
e
aunde
rt
hecu
r
ve(
AUC)o
ft
he5mode
l
sf
o
rp
r
ed
i
c
t
i
ngt
hepa
t
ho
l
og
i
c
y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no
fIDCandSAo
ft
hepa
t
i
en
t
si
c
i
a
l7

channe
lc
o
i
lMRIandt
hedynami
cenhanc
eds
c
ans.Ther
eg
i
onso
fi
n
t
e
r
e
s
to
fT2WI,DWI,ADC,
andT1WIenhanc
edpha
s
e3andpha
s
e7s
e
eimage
so
ft
hepa
t
i
en
t
swe
r
emanua
l
l

乳腺疾病诊断中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技术的应用意义评析

乳腺疾病诊断中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技术的应用意义评析

影像技术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7月 第3卷第13期所支配区的肺组织因血流受阻或者中断会发生肺出血、坏死等现象,也就是人们俗称的肺梗死[2]。

确诊的34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咳嗽、晕厥等,以上这些临床表现实际上与对于栓塞的认知标准有一定的出入,因而也常常被误诊为心绞痛或者心肌梗塞,再或者被误诊为心包疾病、急慢性肺部疾病的鞥。

由此可见,对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的就诊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性,同时也进一步表明了影像学检查诊断与鉴别精准性的重要性。

总的来评判,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造影,对于诊断检查肺动脉栓塞患者,除能全面、清晰显示肺动脉栓子外,无创性、可操作性、安全性和后期处理便捷性,是其在临床推广的最明显优势,实效性极高。

【参考文献】[1]程显声.肺动脉栓塞诊断和治疗进展[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1,3(1):5-8.[2]柳澄.充分发挥64层螺旋CT的优势[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8):1145-1147.在临床上,乳腺疾病多发于女性,传统检查方式为B 超等辅助医师诊断,但是诊断准确率并不理想。

随着医学影响技术越发成熟,在临床上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技术的患者越来越多[1]。

为了进一步研究乳腺疾病诊断中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技术的应用意义,本文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于我院中治疗乳腺疾病的72例患者,分析诊断结果与动态增强磁共振征象,具体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2月—2018年3月于我院中治疗乳腺疾病的72例患者,年纪最小19岁,最大75岁,平均年纪在(47.32±5.4)岁。

在分布病理类型过程中,有40例病人是乳腺良性疾病(一共有37个病灶,3个良性分叶状肿瘤、2个导管扩张症、2个纤维腺瘤腺、6个导管内乳头状瘤、4个单纯囊肿、、角质肌上皮增生2个、1个交界性分叶状肿瘤、5个炎性肿物、2个硬化性腺病、4个腺病、2个病瘤、4个单纯性腺瘤),32例病人为乳腺癌(一共有17个病灶)。

磁共振诊断乳腺疾病的应用价值分析与研究

磁共振诊断乳腺疾病的应用价值分析与研究

磁共振诊断乳腺疾病的应用价值分析与研究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磁共振诊断乳腺疾病的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收集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乳腺疾病患者共40例,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并且对病灶边缘的边缘的形态和特征进行描述,并且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获得病变的早期强化率,同时对早期强化率和时间信号进行评价。

结果:在纳入恶性的病变中,恶性病变早期的强化率超过100%的病例数要高于良性的病变。

结论:通过对乳腺疾病进行增强的核磁共振扫描的方式,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早期的判断,能够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关键词】:磁共振;乳腺疾病;应用价值;效果评价乳腺方面的疾病在女性中属于一种常见病,尤其是乳腺癌,目前发病率在逐渐升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

根据近些年来调查的结果显示,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在逐渐的升高,而且年龄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2]。

所以相关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是否正确,对于乳腺疾病是否能够及时的检出意义非常重大[3]。

因为一般通过触诊的方式,比较难发现微小的病灶,而通过影像学检查,有利于进行早期的诊断与治疗,减少中晚期发现病灶的海旅,而影像学检查的方式主要包括X射线与B超和核磁共振检查。

而MRI属于常见的一种检查手段,其具有快速与方便的特点,能够有效的对患者乳腺病变的情况进行诊断,并且能够判断其是否是受到乳腺腺体的影响。

一般的X线检查容易致密或者是囊性的改变,可能会出现假阳性,从而减低检出的概率。

基于此,本文讨论了磁共振诊断乳腺疾病的应用价值,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方法1.1患者基本资料情况随机收集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乳腺疾病患者共40例,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在19岁到72岁之间,平均的年龄在(59.5±8.7)岁之间。

所有的入选患者都经过了手术,并进行了病例的证实,而且入选的病例都满足诊断的并准。

而在乳腺检查但是会后要尽量避开孕期和经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I表现: 平扫:T1WI增生的导管腺体组织表现为低或等信 号,与正常乳腺组织信号相似,无特异性。T2WI上 信号强度依赖于增生组织内含水量,含水量越高信 号强度亦越高。当导管、腺泡扩张严重,分泌物时 可形成囊肿,常为多发,T1WI上呈低信号,T2WI 上呈高信号。 增强: 多发或弥漫性斑点或片状轻至中度的渐进性强化, 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化程度和强化范围逐渐增高和扩 大。
MRI表现:平扫:T1WI多呈低或中等信号,边缘清晰, 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T2WI依肿瘤内细胞、纤维成 分及水的含量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信号强度。纤维成 分含量多的纤维性纤维腺瘤信号强度低,而细胞和水 含量多的粘液性及腺性纤维腺瘤信号强度高,其内部 结构均匀,信号一致。年轻女性纤维腺瘤通常细胞成 分多,而老年女性纤维腺瘤通常含纤维成分多。64% 的纤维腺瘤内可见胶原纤维形成的分隔,在T2WI上成 低或中等信号,为纤维腺瘤特征性表现。 增强:缓慢渐进性强化,由中心向外周离心性强化。 少许粘液性及腺样纤维腺瘤快速显著强化,其强化类 型与乳腺癌鉴别困难。
右 乳 腺
乳头与胸壁连线三等分, 分前、中、后区
西门子1.5T Avanto
磁共振扫描仪,双侧乳腺表面线圈 磁共振造影剂

*高压注射器手背静脉/肘静脉注射 注射速率为2.5.0ml/s, 剂量0.1mmol/kg。
扫描技术
1、常规T1WI,T2WI轴位 2、T2IRM轴位,矢状位 3、FLASH 3D序列,全乳腺轴位各向异性容积扫描 --平扫1次,注药后5次,获得动态增 强图像,自动减影,得出5次SUB图,并 获得冠状位及轴位MIP图。 4、运用后处理软件(mean curve)得到病 灶动态增强血流动力学特征曲线和表。 5、DWI---淋巴结转移评价 (b=50s/mm2、400s/mm2、800s/mm2) 扫描时间:20min 图像帧数:2700幅


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钼靶 : 对钙化敏感,能显示微小的钙化;对致密型乳腺病灶 检出率减低。 超声: 容易发现病灶,并发现囊性或实性,但病灶内结构显示 不清,不易鉴别小病灶的良恶性。 红外线乳透: 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对乳腺肿瘤的检出率和鉴别良恶 性效果欠佳 MRI检查: 优势:组织分辨率高;多层面、多方位、多序列、多参 数扫描成像;动态增强可反映血液动力学特点;对多灶性、 多中心性检出率较高。 不足:检查时间长,患者耐受性、配合性差,对钙化显 示不满意。检查费用较高。(1400+160元)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
3000 2500
信息强度(SI)
2000 1500 1000 500 0 0 60 120 180 240 300 360 420
时间(s)







I型 缓慢上升型 持续强化(2-7min之间信号强度) II型 平台型 早期强化后,在增强的中后期信号强度维持在一个平台水平 (2-7min之间信号强度升高或降低) III型 廓清型 早期强化后,在增强的中后期信号强度降低(2-7min之间 信号强度) IV型 无明显强化 Ⅰ、Ⅳ型曲线:良性多见,Ⅱ、Ⅲ型曲线:恶性
乳腺常见疾病的磁共振诊断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导致妇 女死亡的第二位病因。目前,全球乳腺癌的发病 率和死亡率均呈迅速上升趋势,且发病越来越年 轻化,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 由于多数乳腺癌早期无任何临床症状,临床发现 时多己属中晚期,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 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全县乳腺癌钼靶筛查已经展开。乳腺结节检出率 增加,MRI检查可对病灶性质进一步评估,避免不 必要的有创检查以及提高恶性病灶的检出率。
正常乳腺MRI分型
致密型:腺体组织占乳腺大部分或全部,T1及 T2呈较均匀中等信号
正常乳腺MRI分型
脂肪型:主要由高信号的脂肪组织构成,残留 索条状乳腺小梁呈低或中等信号
正常乳腺MRI分型
中间混合型:介于致密型和脂肪型之间
T2WI
腋窝淋巴结M: T2WI高信号 无淋巴结门 簇状,圆形
乳腺增生病



为女性乳腺疾病中最多见的一种疾病,一般组织学上将乳腺 增生性病描述为一类以乳腺组织增生和退行性变为特征的改 变,伴有上皮和结蒂组织异常组合,它是在某些激素分泌失 调的情况下,表现出乳腺组织成分的大小和数量构成比例及 形态上的周期性变化,是一组综合症 临床:多见于30-50岁女性,可单侧或双侧发病,常见症状 为乳房胀痛和乳腺内多发性“肿块”,症状常与月经周期有 关,月经前症状加重,月经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病理分型: 囊性小叶增生:导管囊状扩张 腺性小叶增生:以小叶增生和导管增生为主 纤维性小叶增生:结缔组织增生
乳房的解剖结构

乳腺被结缔组织分隔为 15-25个叶,每个叶又分 为若干个小叶,每个小 叶是一个复泡管状腺体, 分为腺泡与乳管两个部 分,导管包括小叶内导 管、小叶间导管和总导 管。
乳腺解剖、分区
中央区:乳头、乳晕 内上象限 内下象限 外上象限区 外下象限 内下象限
增强扫描主要参数
1、增强形态 2、增强方式 3、增强曲线 4、早期增强率 5、强化峰值时间 6、血管分布形态 7、淋巴结
优点:敏感于富血供病灶
正常乳腺MRI

乳腺实质:腺体和导管 组成的复合结构,呈中 等信号,T1WI明显低 于脂肪信号,而稍高于 肌肉信号
正常乳腺MRI

乳腺间质:脂肪、纤维 组织、血管和淋巴构成, 围绕和伸入小叶,脂肪 组织高信号,纤维组织 低信号

乳腺纤维腺瘤
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下
临床:临床症状多为偶然发现的乳腺肿块,多 不伴疼痛及其他不适,少数可有轻微疼痛, 在月经期明显。触诊时多为类圆形肿块,表 面光滑,质地韧,活动度好,与皮肤无粘连。 病理:纤维腺瘤由乳腺纤维组织和腺管两种成 分增生共同构成的良性肿瘤。组织学上可表 现为以腺泡上皮为主要成分,也可表现为以 纤维组织为主要成分。其发生与乳腺组织对 雌激素反应过强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