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部位是结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合集下载

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有哪些?转移几率高吗?

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有哪些?转移几率高吗?

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有哪些?转移几率高吗?癌症治疗期间,病人最怕听见癌症转移,其不仅意味着医疗费用的大量支出,还意味着癌症将会带来的生命危险。

在多种癌症中,结直肠癌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与饮食等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同样的,结直肠癌也会发生转移,严重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基于此,本文给各位讲讲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有哪些?转移概率高不高?以提升各位的认知,避免不必要的惊慌与恐惧。

一、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有哪些?(1)扩散浸润转移:结直肠癌患者若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无效,则病灶会围绕肠壁进行扩散,或者沿着肠腔向下浸润、向上浸润,此外,还会向肠壁逐渐渗透,且会穿透肿瘤累及到十二指肠。

若是肝部位的结肠癌,还会向胆囊部位、肝脏等扩散。

若是横结肠癌,则会向胃、大网膜进行扩散。

若是直肠癌,则会向阴道、子宫、膀胱、前列腺等组织扩散。

(2)淋巴转移:结直肠癌会累及到粘膜肌层,进而有可能出现淋巴道转移。

当癌细胞侵袭到淋巴系统之后,会随着淋巴液流向逐渐向上进行扩散。

据调查显示,癌没有穿透肠壁时,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约在21.8%。

但当癌浸润到肠壁外组织或者侵袭浆膜时,转移率则会进一步升高,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约在53%。

(3)种植转移:结直肠癌还会发生种植转移,无法有效控制住病情时,癌细胞会逐渐浸润到肠壁浆膜,进而发生脱落,且其会脱落到腹膜腔里面,进而发生种植播散。

若发生的是广泛种植,还易诱发癌性腹水。

(4)血行转移:结直肠癌向各部位转移时,最为常见的转移方式就是血行转移,其中肝脏转移比较常见,肺部转移次之。

而对于女性结直肠癌患者,癌细胞还会向卵巢转移。

除此之外,还会向腹腔内、骨、左锁骨上淋巴结、脑等部位转移。

癌细胞向肝脏转移时,即使是采取根治性手术,术后还会出现肝脏转移,其发生率约在30%-50%间。

还有的患者肝脏转移的同时还会伴有其他部位转移,发生率约在20%-35%间。

癌细胞向肺部转移时,常出现在术后,且转移时间比肝转移晚,可从原发病灶沿着椎旁静脉系统进行逐渐转移,癌细胞也可从肝转移病灶向肺部转移。

结肠癌习题及答案

结肠癌习题及答案

结肠癌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右侧结肠癌最多见的大体形态是( )A.浸润型B.溃疡型C.隆起型D.浸润溃疡型E.弥漫型02.有关结肠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溃疡型癌多见于右半结肠,一般预后良好B.隆起型癌多发生在之状结肠,易引发肠梗阻C.隆起型癌多发生在升结肠,易引发肠梗阻D.漫润型癌多发生在左半结肠,易引起肠腔狭窄E.病人血清CEA均增高人03.结肠癌患者中血清CEA水平高于正常的约占( )A.30%B.35%C.40%D.45%E.50%04.降结肠癌最早出现的表现中,较常见的是( )A.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B.腹部肿块C.腹痛D.腹胀E.面色苍白、乏力05.女性,68岁,因乏力、消瘦和贫血2个月入院,入院后诊为结肠癌。

结肠癌最可能的部位是( )A.直肠B.乙状结肠C.脾曲D.横结肠E.升结肠06.男,68岁。

乏力、消瘦,伴大便次数增多5个月。

查体:面色白,腹平软,右侧腹部可触及直径约4cm包块。

实验室检查:Hb 80g/L,粪隐血(+)。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十二直肠癌B.胆囊癌C.阑尾类癌D.升结肠癌E.胰头癌07.男,65岁,低热伴右侧腹痛不适半年。

查体:贫血貌,右侧中腹部及6cm×4cm质硬肿块,可推动,压痛不明显。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肠结核B.盲肠套叠C.右肾肿瘤D.升结肠癌E.阑尾周围脓肿08.结肠癌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是( )A.腹部肿块B.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低热等C.肠梗阻症状D.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E.阵发性绞痛09.男性,50岁,乏力、贫血、消瘦3个月,阵发性右下腹痛转为持续性,腹泻黏液血便,右下腹触及包块,诊断上可能性最大的是( )A.肠结核B.慢性阑尾炎D.右半结肠癌E.盲肠炎症10.男性,70岁,乏力、厌食、体重减轻半年人院。

查体:右侧腹部可触及8cmx5cm 肿块,血常规:血红蛋白72g/L,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 )A.乙状结肠癌B升结肠癌C.阑尾类癌D.横结肠癌E.降结肠癌11.男性,45岁,进行性消瘦,贫血、乏力、右下腹扪及包块,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一文读懂:结肠癌的分期和分期治疗

一文读懂:结肠癌的分期和分期治疗

⼀⽂读懂:结肠癌的分期和分期治疗来源:医世象医世象来源:结肠癌的分期 ①原位癌(0期) 在0期时,肠壁的粘膜上可以发现异常细胞。

这种异常细胞可以长成癌症并转移。

0期我们通常称为原位癌。

② 1期结肠癌 1期结肠癌癌细胞从结肠粘膜向基层转移。

在1期结肠癌形成于结肠粘膜内,并向基层转移。

癌症可能已经转移到结肠壁的基层当中。

③ 2期结肠癌 在2A期,癌细胞已经从基层转移⾄浆膜层; 2B期,癌细胞穿透浆膜层,且并未侵犯临近器官; 2C期,癌细胞穿透浆膜层侵犯临近器官。

④ 3期结肠癌 3A期结肠癌:癌症已经从结肠壁的粘膜层,转移到粘膜下层,并可能侵犯肌层,并且同时转移到1-3个周围淋巴结或更多。

3B期结肠癌:癌症从肌层转移到浆膜层或穿过浆膜层但并未侵及邻近器官;癌症转移到1-3个周围淋巴结或淋巴结周围组织或更多。

3C期结肠癌:癌症穿透浆膜层但并未转移到周围临近器官转移⾄4-6个周围淋巴结或更多。

或者,癌症穿透浆膜层转移到周围临近的器官及以上的周围淋巴结或淋巴结临近组织。

⑤ 4期结肠癌 4A期结肠癌:癌症穿透结肠壁并转移到邻近器官或淋巴结。

癌症转移⾄⼀个⾮结肠周围的器官,⽐如肝脏、肺、卵巢或其他远部淋巴结。

4B期结肠癌:癌症穿透结肠壁并可能转移⾄邻近的器官或淋巴结。

癌症转移⾄⼀个及以上⾮结肠周围的器官或转移⾄腹壁内部。

结直肠癌的T描述了癌症在肠壁5层浸润的程度: TX:主要(原发)肿瘤⽆法评估。

T0:没有发现主要肿瘤的迹象。

Tis:原位癌。

癌细胞只存在于上⽪或固有层中,未浸润粘膜层。

上⽪或固有层是结肠或直肠内壁的顶层。

T1:肿瘤已长⼊粘膜下层(即结肠粘膜或结肠内壁下的组织层),但未浸润固有肌层。

T2:肿瘤已经长⼊了固有肌层,这是⼀层较深、较厚的肌⾁层,收缩后会沿着肠挤压内容物。

T3:肿瘤通过固有肌层⽣长到浆膜下层,浆膜下层是⼤肠某些部位外层下⾯的⼀层薄薄的结缔组织,或⽣长到结肠或直肠周围的组织。

结肠癌,你知道吗?

结肠癌,你知道吗?

结肠癌,你知道吗?发表时间:2020-07-17T17:07:09.390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0期作者:赵方[导读]结肠癌是常见于发生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以40岁到50岁的年龄,发病率最高,往往发病于直肠与乙状结肠的交界处,女性发病率相对比男性发病率高,其发病率占肠道肿瘤的第三位,所以需要引起广大患者的重视,当具有结肠癌病状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所以我们需要明确直肠癌的病状,病因,以及当患有结肠癌时,如何进行护理,从而促进患者的恢复。

一、什么是结肠癌?结肠癌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发生在结肠部位的癌症,通常发生于直肠直结肠的交接处,一般情况下,主要发生于结肠癌的主要病发人群,为具有慢性结肠炎的患者或者是结肠息肉的患者。

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现象,同时还会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同时是腹泻以及便秘或者是便秘与腹泻进行交替出现,此外,患者还会出现腹痛,粘液便或者是黏血便等现象。

对于结肠癌晚期的患者,还会出现全身消耗性的症状,比如贫血低热,乏力,消瘦等,对于结肠癌手术治疗是最重要的治疗方式,同时对于部分的患者来说,还需要结合化疗来进行治疗。

我国结肠癌的病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乙状结肠,盲肠和升结肠、降结肠以及横结肠二、结肠癌的症状结肠癌的症状与疾病的发病与解剖的部位有关,在疾病的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左半结肠与右半结肠有各自特异性病症,从而可能会引起转移器官功能障碍,如肝功能受损,呼吸困难,头昏头晕,以及骨转移等疼痛, 1.典型症状(1)体重下降及消瘦结肠癌患者常见的症状是因为结肠而产生的长期的腹胀腹痛,导致消化能力吸收减弱,从而会引起营养不良体重会下降,产生严重的消瘦。

(2)左半结肠癌的主要表现左半结肠癌更容易引起完全性或者是部分性的肠梗阻,因为粪便进行到此,大多已经成型干结,所以容易形成肠腔阻塞,同时左半结肠癌还会导致排便习惯改变,导致便血、腹胀,腹痛等。

(3)右半结肠癌的主要表现右半结肠癌早期的症状主要是腹胀,腹部不适,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疲劳等。

结肠癌有哪些症状?

结肠癌有哪些症状?

结肠癌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结肠癌症状,尤其是结肠癌的早期症状,结肠癌有什么表现?得了结肠癌会怎样?以及结肠癌有哪些并发病症,结肠癌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结肠癌常见症状:便秘伴剧烈腹痛、癌细胞逆行播散、便血、排便感、便血且血与粪便混合、便秘伴腹部包块、大便变细形似铅笔*一、症状:结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30~69岁占绝大多数,男性多于女性。

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中晚期病人常见的症状有腹痛及消化道激惹症状,腹部肿块,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贫血及慢性毒素吸收所致症状及肠梗阻、肠穿孔等。

排便习惯或粪便性状的改变,多数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或稀便,大便带血及粘液。

有时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大便变细。

中下腹部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多为隐痛或胀痛。

右半结肠癌患者常发现腹部肿块。

注意有无贪血、消瘦、乏力、水肿、低蛋白血症等全身症状、肿瘤坏死或继发感染时,患者常有发热。

1.腹痛及消化道激惹症状: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及腹部不适,如腹部隐痛、右侧腹饱胀、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

进食后症状常加重,有时伴有间歇性腹泻或便秘、易与右下腹常见的慢性阑尾炎、回盲部结核、回盲部节段性肠炎或淋巴肿瘤相混淆。

结肠肝曲癌可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类似慢性胆囊炎。

一般认为,右半结肠癌疼痛常反射至脐上部;左半结肠癌疼痛常反射至脐下部。

如癌瘤穿透肠壁引起局部炎性粘连,或在慢性穿孔之后形成局部脓肿时,疼痛部位即为癌肿所在的部位。

2.腹部肿块:一般形状不规则,质地较硬,表面呈结节状。

横结肠和乙状结肠癌早期有一定的活动度及轻压痛。

升、降结肠癌如已穿透肠壁与周围脏器粘连,慢性穿孔形成脓肿或穿破邻近脏器形成内瘘时,肿块多固定不动,边缘不清楚,压痛明显。

3.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为癌肿坏死形成溃疡及继发感染的结果。

因毒素刺激结肠产生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增加或减少,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排便前可有腹部绞痛,便后缓解。

如癌肿位置较低或位于直肠,可有肛门坠痛、排便不畅或里急后重等直肠刺激症状。

结直肠肛管试题

结直肠肛管试题

1.有关肛管括约肌的解剖生理正确的是DA属随意肌B具有括约肛门的功能C直肠纵肌在其下段增厚D直肠环肌在其下端增厚E受躯体神经支配2.描述肛管直肠环的解剖生理真确的是D A由直肠外括约肌组成B有直肠内括约肌、肛提肌组成C直肠指检时摸不到D完全切断可引起大便失禁E受自主神经支配3.直肠肛管简单而重要的检查方法是BA肛门视诊B直肠指检C肛门镜检查D乙状结肠镜检查E纤维结肠镜检查4.绝大多数肛裂位于AA肛管后正中线B肛管右侧线C齿状线D肛管前正中线E肛管左侧线5.最常见的肛管直肠脓肿是AA肛门周围脓肿B坐骨肛管间脓肿C骨盆直肠间脓肿D直肠壁内脓肿E高位肌间脓肿6.大部分肛屡的病因是CA直肠癌B直肠结核C直肠肛管周围脓肿D肛管外伤E Crohn 病7.临床上最多见的痔是AA内痔B血栓性外痔C结缔组织外痔D炎性外痔E混合痔8.痔早期的常见症状是AA无痛性间歇便后出鲜血B痔块脱出C疼痛D瘙痒E坠胀感9.内痔好发部位AA截石位3、7、11点B截石位1、5、9点C左侧卧位3、7、11点D左侧卧位1、5、9点E截石位2、4、9点10.痔环行切除术适合于CA二期内痔B三期内痔C严重的环行痔D混合痔E血栓外痔剥离术11.易于癌变的直肠息肉是BA直径在1cm下的管状腺瘤B绒毛状腺瘤C幼年性息肉D炎性息肉E增生性息肉12.消化道第2位的恶性肿瘤是EA食管癌B胃癌C升结肠癌D降结肠癌E直肠癌13.直肠癌最常见的组织类型是AA腺癌B黏液腺癌C未分化癌D磷状细胞癌E恶性黑色素瘤14.直肠癌肿浸润肠壁一圈的时间是BA 0.5-0.9 年B 1.0-2.0 年C 2.1-2.9 年D 3.0-3.5 年E 3.6-4.0 年15.结、直肠癌的筛选手段是AA大便隐血检查B直肠指检C直肠镜检查D纤维结肠镜检查E钡灌肠16.诊断直肠癌最重要的方法BA大便隐血检查B直肠指检C直肠镜检查D纤维结肠镜检查E钡灌肠17.目前公认的在诊断大肠癌和术后检测方面有意义的肿瘤标记物是AA CEAB AFPC CA199D PSAE CA12518.绝大部分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病因是AA肛管炎B直肠炎C直肠结核D Crohn 病E直肠癌19.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EA放疗B化疗C中医D生物治疗E手术治疗20.低位直肠癌是指AA距肛门5cm以内B距肛门8cm以内C距肛门11cm以内D距肛门14cm以内E距肛门17cm以内21. Miles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是EA升结肠癌B降结肠癌C横结肠癌D腹膜返折以上的直肠癌E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癌22. Dixon手术适用于肿瘤距肛缘的距离是AA 5cm以上B 4cm以上C 3cm以上D 2cm以上E 1cm以上23.全身一般情况很差或急性梗阻的直肠癌适用的术式DA经肛局部切除术B Miles 术C Dixon 术D Hartman 术E拖出吻合术24. Miles术的绝对适应证是EA升结肠癌B降结肠癌C乙状结肠癌D直肠癌E肛管癌25.组成肛管直肠环的肌束不包括DA肛管内括约肌B直肠壁纵肌C肛管外括约肌的深部D肛管外括约肌的皮下部E耻骨直肠肌26.直肠指检的步骤,不包括AA左手带手套涂润滑油B测试肛管的轻松度C距肛缘4-5cm直肠前壁可及前列腺D必要时作双合诊E抽出手套观察有无血迹27.肛裂的发病原因中不对的是EA便秘B肛尾韧带收缩性差C肛尾韧带区域血供差D肛管与直肠成角延续E腹泻28.肛裂切除时,切除内容不包括EA增生的裂缘B前哨痔C肥大的肛乳头D发炎的隐窝E肛管直肠环29.不适合单纯痔切除的是EA内痔2期B内痔3期C混合痔D嵌顿痔E环行痔30.最近大量临床病理研究显示,97%以上的直肠癌远端浸润不超过BA1cmB2cmC3cmD4cmE5cm31.可能与直肠癌发病有关的因素中,不对的是BA高脂高蛋白饮食B富含纤维素的饮食C溃疡性结肠炎D直肠腺瘤E抑癌基因的突变32.直肠癌Dukes分期,不对的是BA A期:癌肿未超出浆肌层,无淋巴结转移B B期:癌肿未超出浆肌层,伴淋巴结转移C C1期:癌肿侵犯肠壁全层,伴肠旁系膜淋巴结转移D C2期:癌肿侵犯肠壁全层,伴肠旁系膜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E D期:癌肿伴远处器官转移33.描述直肠癌扩散与转移。

乙状结肠癌的临床病理讨论

乙状结肠癌的临床病理讨论

乙状结肠癌的临床病理讨论引言乙状结肠癌,是发生在乙状结肠部位的一种恶性肿瘤。

它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肠道癌症的一种主要类型。

乙状结肠作为结肠的一部分,位于盲肠与降结肠之间,是其相对于其他结肠段最常见发生肿瘤的部位。

乙状结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独特,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病理特征1.组织学类型:乙状结肠癌通常起源于结肠黏膜的某些上皮细胞,可以分为腺癌、黏液癌、浸润性腺癌和浸润性黏液癌等多种组织学类型。

其中,腺癌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占到乙状结肠癌的大多数。

2.组织学分级:乙状结肠癌的组织学分级可以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来划分为不分化型、低分化型和高分化型等。

分级越高,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越低,预后也通常越差。

3.浸润深度:乙状结肠癌的浸润深度是评估其临床分期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以通过病理切片的观察来确定肿瘤是否侵犯到肠壁的不同层次,一般分为黏膜浸润、黏膜下浸润、肌层浸润和浆膜浸润等。

4.淋巴结转移:乙状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是其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可以通过病理切片的观察来确定淋巴结是否受到肿瘤侵犯,进而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和程度。

临床表现乙状结肠癌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下腹部疼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或腹泻)、大便带血等。

不同病人的症状各异,有些病人可能无特殊不适,而有些病人可能出现比较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乙状结肠癌的症状也可以因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深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诊断对于乙状结肠癌的诊断,一般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可以采用结肠镜、CT、MRI等技术,有助于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浸润深度等情况。

而病理组织学检查则是最终确诊的方法,通过对肿瘤组织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点的观察,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以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等特点。

治疗乙状结肠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多种方法。

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通过切除肿瘤组织和周围潜在转移的淋巴结,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结肠癌出现肝转移还能活多久?与患者的体质有关

结肠癌出现肝转移还能活多久?与患者的体质有关

结肠癌是肠道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特别是近些年来,虽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该病的发病率呈现增长的趋势,发现结肠癌一定要及时治疗,肝部是结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一旦出现肝转移生存期是患者和家属比较关心的,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肝脏是结肠癌最常见的转移器官,主要原因是肝脏为胃肠道血流最先到达的内脏器官,且肝脏内血流丰富、流速缓慢,为肿瘤细胞种植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旦出现肝转移治疗会变得比较棘手,能活多久这与多种因素相关,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的治疗方案,体质,心态,护理等有关,建议患者不要过多的在意,而应该调整好心态,积极治疗。

结肠癌出现肝转移能活多久与病人的身体机能密切相关,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

因此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多吃些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萝卜等绿叶蔬菜,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可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粪便当中带走致癌及有毒物质。

此外,对于结肠癌病人而言,更应该选择合适的方案积极治疗,一个科学、合理、适合患者自身病情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同时还可以缓解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结肠癌出现肝转移一般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晚期,此时的治疗不应该一味地杀灭癌细胞,而应该注重提高病人的免疫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在晚期的治疗中,放化疗和中医药常联合使用,因为放化疗缺乏选择性,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联合中医能增强放化疗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减轻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如果此时患者的体质较差,年龄偏大,有恶病质,可以单独采用中医药治疗,中医治疗比较温和,采用天然的中草药,无手术的创伤,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伤害,不管是什么时期,什么样的身体情况都适合进行中医治疗,通过中医治疗可有效控制癌细胞的发展,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并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在临床上,在诸多的中医药疗法中,汲取中医药精髓的“三联平衡疗法”受到很多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哪些部位是结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结肠癌的远处转移主要是肝脏,约50%的患者会发生术前或术后肝脏转移。

结肠癌肝转移表现,资料又显示:约有30%的患者在手术前已有B超或CT无法检测的阴匿性肝转移。

多数患者都是在晚期被发现,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期。

一般来说,结直肠癌初次诊断时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率并不高,如出现异常升高或术后降为正常后再升高,预示着病情发生变化。

B超对转移病灶的检出率可达80%,如果B超无法确诊的肝脏病灶,还可以进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

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查PET-CT,PET-CT能够发现小于1厘米的微小转移灶。

结肠癌出现肝转移,不少人认为病情已到晚期,没必要再治疗。

事实上,手术仍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方案,因为以新辅助化疗为主的治疗手段可降低患者的临床分期,接受手术切除的肝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达36%~45%。

如果不能进行手术治疗,伽马刀也是比较好的选择,伽马刀是局部精确放疗的一种,可以精确杀死转移灶,对正常组织几乎没影响,是当下比较流行的治疗方法。

为了能更快的检查到结肠癌肝转移,结肠癌术后每3个月随诊1次,术后3~5年的患者改成每6个月随诊1次,5年后的患者每年随诊1次,检查项目最好为PET-CT。

多细胞免疫治疗:让患者们得到了更好的治疗,消灭癌细胞彻底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细胞医学门诊专家说,对于结肠癌多发转移为了治疗肿瘤,提高生活质量,延长中晚期患者生命,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最有效的方案是多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用先进的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患者自身一定量的外周单核细胞。

经过培养后成为抗癌性强的免疫细胞,回输患者的体内来消灭癌细胞。

多细胞免疫治疗作为当今的第四种抗癌方法,将人体自身的抗癌细胞在体外无限扩增培养,经严格筛选会输入人体,然后如同打点滴一样分次回输到患者体内,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消除癌细胞的转移病灶,达到预防和控制复发和转移的目的,而且对人体无任何损伤,能迅速重建人体免疫系统,实现绿色抗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表现卓越。

以综合治疗为原则,目前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细胞医学门诊开设有:微创介入、氩氦刀、粒子植入、射频消融、微创手术等多种先进微创疗法,具体的效果是什么?
1、无需开刀,多细胞免疫治疗主要是通过DC细胞、CIK细胞、NK细胞、NKT细胞和CD3AK细胞,这种细胞被国际上称为经典组合细胞,治疗癌症效果非常明显。

2、定位准确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3、与手术、全身化疗相比较,术后并发症相对少、轻对身体的干扰不大,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患者的免疫力,提升患者的机能。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在线咨询我们的专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