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知识培训资料[教学]
学校食堂卫生标准培训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知识

学校食堂卫生标准培训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知识食品安全与卫生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学校食堂这个特殊场所。
为了确保食堂的卫生安全,培训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学校食堂卫生标准以及培训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知识。
一、学校食堂卫生标准1. 食材采购和存储标准食堂应定期与可靠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确保食材的新鲜度和质量。
食材应该遵循以下标准:- 选择带有合格证明的食材供应商;- 确保食材的新鲜度,避免使用过期食材;- 严格控制食材的储存温度和环境。
2. 食品加工和制作标准食堂工作人员在食品加工和制作过程中应该遵守以下标准:- 手部卫生:食堂工作人员应经常洗手,并戴上干净的手套;- 烹饪温度和时间:确保食物的烹饪温度达到杀菌的要求,并控制好食物的烹饪时间;- 食品卫生:尽量避免食材交叉污染,保持食品的新鲜和卫生。
3. 食堂环境和设备卫生食堂的环境和设备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因此应该遵循以下标准:- 室内环境:保持食堂干净整洁,及时清扫垃圾,定期进行消毒;- 设备卫生:食堂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设备的良好状态。
二、培训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知识1.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食堂工作人员应该接受关于食品安全的基本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食品中毒和食物中细菌的危害;- 食品保存和储存的基本要求;- 食品加工和制作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食材的选择与检验。
2. 个人卫生知识培训食堂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因此他们需要接受个人卫生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正确的洗手步骤和时间;- 戴手套和口罩的正确方法;- 保持清洁的指甲和服装;- 避免身体疾病对食物的污染。
3. 环境和设备卫生知识培训食堂工作人员还需要了解食堂环境和设备的卫生要求,学习以下知识:- 食堂的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 设备的正确使用和保养;- 垃圾分类和处理。
三、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监督和培训评估为了确保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知识和操作符合标准,学校应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定期组织卫生知识培训和考核;- 设置监督员对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和卫生的监督;- 建立食堂食品安全投诉渠道,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
学校食堂安全培训教材

学校食堂安全培训教材一、食品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在学校食堂中,食品安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对学生和师生健康的重要性,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确保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
1.1 学生的健康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学生们的健康状况。
不合格的食品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消化不良等问题,对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学习成绩产生不良影响。
1.2 食堂工作人员的责任学校食堂的工作人员是确保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他们应具备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保障学校食堂的卫生与食品质量。
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基础。
下面是几个重要的管理制度。
2.1 食品采购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应建立食品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并要求供应商提供食品安全合格证明。
- 学校食堂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食品安全检查,确保供应商的食品符合相关标准。
2.2 食品接收、存储与处理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应验收食品时,对食品的包装完整性、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进行仔细检查。
- 食品应按规定的温度要求储存,避免食品腐败、变质。
- 食品处理时,工作人员应正确操作,避免食品受到交叉污染。
2.3 食品加工与烹饪管理制度- 食堂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食品烹饪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食品加工与烹饪。
- 厨房设备要定期保养,确保设备的卫生和安全。
2.4 食品销售与服务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应建立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妥善地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意见。
- 食堂工作人员应礼貌待客,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和体验。
三、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为避免食品安全问题,学校食堂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操作规范。
3.1 个人卫生要求- 食堂工作人员应每天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工作人员操作前应洗手,避免将细菌带入食品中。
3.2 食品加工与烹饪操作要求- 食材的切割、处理应使用干净的刀具和砧板,防止交叉污染。
- 烹饪时应注意火候控制,确保食品煮熟而不糊。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培训课件教学内容

场地设施要求(yāoqiú)
第二十三页,共42页。
(一)食堂位置(wèi zhi)与面积
位置:学校食堂、餐饮配送企业厨房、定点托餐点厨房必须 远离污染源,距离厕所、暴露垃圾堆(场)等污染源25米以上。
面积:100人以内应不少于 30 平方米,100人以上应不少于 60 平方米,加工间应设在室内,其设施(shèshī)必须与就餐 人数相适应。
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安全的行为。
第二十页,共42页。
第二十一页,共42页。
(九)学校食堂菜品(cài pǐn)留样管理
• 1、设置专用留样冰箱,并上锁,专人管理,冷藏 温度控制在0℃到10℃之间;
• 2、每餐给学生供应的所有食品均需留样;
• 3、留样容器应密闭并专用,使用前需清洗、消毒 ;
第十五页,共42页。
(六)学校食堂食品烹制操作(cāozuò)管理
± 1、烹饪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确认无异常后再进行烹饪加工; ± 2、不得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加工食品; ± 3、食品应烧熟煮透,中心温度达70℃以上,必要时感官检查或测菜品中心温度。 ± 感官检查,切开食品查看中心部位(bùwèi)有无血水;鱼、肉类动物食品、块状食品
供应凉菜。
第十七页,共42页。
(七)学校食堂粗加工间管理(guǎnlǐ)
±1、设置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粗加工间或区域,且不 得露天;
学校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卫生保障培训内容(通用5篇)

学校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卫生保障培训内容(通用5篇)学校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卫生保障培训内容(通用5篇)第一篇:食品卫生概述1.1 食品卫生的定义食品卫生是指防止食品污染和预防食物中毒。
食堂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食品卫生规定,确保为学生提供安全、健康的餐饮服务。
1.2 食品卫生原则1. 食品原料采购:选择正规渠道,保证食品原料质量。
2. 食品储存:分类存放,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 食品加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注意刀具、砧板的清洁与消毒。
4. 食品配送:保证食品运输过程中的卫生,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5. 食品售卖:保持售卖区域整洁,注意食品的温度控制。
第二篇:食堂工作人员个人卫生2.1 个人卫生要求1. 食堂工作人员需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
2. 工作时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子、口罩和手套。
3. 保持手部清洁,定期洗手,必要时进行手部消毒。
2.2 个人卫生培训1. 培训食堂工作人员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2. 定期开展个人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第三篇:食品加工操作规范3.1 原料处理1. 肉类、水产类原料需分别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2. 蔬菜类原料需清洗干净,必要时进行浸泡、消毒。
3.2 食品烹饪1. 确保食品煮熟煮透,杀死细菌和寄生虫。
2. 注意烹饪过程中的温度控制,避免食品烧焦。
3.3 食品搭配1. 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均衡。
2. 注意食品色彩搭配,提高食欲。
第四篇:食品储存与配送4.1 食品储存1. 生熟食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2. 食品储存温度应符合规定,保证食品新鲜度。
4.2 食品配送1. 食品配送过程中,确保容器密封,防止污染。
2. 缩短食品配送时间,避免食品变质。
第五篇: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5.1 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1.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提高工作人员食品安全意识。
2. 定期进行食品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2 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流程1. 发现食品安全事故,立即停止食品供应。
学校食堂食品卫生操作培训材料

学校食堂食品卫生操作培训材料一、介绍本培训材料旨在提供学校食堂员工关于食品卫生操作的培训和指导。
通过研究本材料,员工将了解食品卫生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以确保提供安全、卫生的食品给学校师生。
二、食品卫生的重要性食品卫生是保障学校师生身体健康的关键。
不合格的食品卫生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给师生的身体健康带来损害。
因此,食堂员工必须认识到食品卫生的重要性,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程。
三、卫生操作规程1. 清洁与消毒:- 食品准备区域和设备必须保持清洁,并经常进行消毒处理。
清洁和消毒液需要按照规定的比例稀释,并定期更换。
- 回收的食品必须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确保没有残留的食物或污垢。
- 所有餐具和器具在使用前应该经过充分清洗和消毒,确保没有细菌污染。
2. 食材储存:- 食材应储存在整洁、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并保持适当的温度。
- 不同种类的食材应该分开储存,以避免交叉污染。
3. 食品加工和烹饪:- 在食品加工和烹饪过程中,员工必须洗净双手,并佩戴干净的工作服、帽子和手套。
- 切菜板和刀具需要定期清洗和消毒,以防止细菌滋生。
- 食材加工完毕后,应立即进行烹饪,避免食材在室温下放置过长时间。
4. 保鲜和储存:- 已烹饪好的食品应及时冷却,并存放在适当的温度下。
- 食品的储存时间不应超过指定的保存期限,过期食品应立即淘汰。
四、食品卫生培训考核为了确保员工对食品卫生操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培训结束后将进行考核。
考核内容将覆盖培训材料中所提到的关键点,包括清洁与消毒、食材储存、食品加工和烹饪、以及保鲜和储存。
通过考核的员工将获得相应的食品卫生操作证书。
五、总结学校食堂员工必须意识到食品卫生操作的重要性,遵守相关的卫生规程。
只有通过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培训,我们才能为学校师生提供安全、卫生的食物。
食品卫生操作培训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卫生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培训与考核。
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培训材料

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培训材料第一部分:食品安全意识学校食堂是提供给师生们就餐的重要场所,食品安全是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的关键。
本培训材料旨在提升食堂工作人员对食品卫生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1. 食品安全意识的重要性食品安全意识是指对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它关乎着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学校食堂工作人员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深刻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才能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管理和控制,确保供应的食品安全可靠。
2. 食品污染的种类及危害食品污染是指食品受到细菌、病毒、化学物质等污染的情况。
食品污染的种类主要包括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食品污染的危害包括食物中毒、肠道疾病、过敏反应等。
了解并预防各种食品污染的危害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
3. 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和规范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和规范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依据。
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应熟悉并遵守相关的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和规范,如食品生产许可证办理、食品原材料采购、食品贮存和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等。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操作,才能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二部分:食品安全管理控制良好的食品安全管理控制是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关键。
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应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1. 食品存储和保管要求食品存储和保管要求是控制食品污染的重要环节。
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应确保食品存储环境干净、整洁,避免食品受到污染和变质。
同时,要注意合理分区分级,避免不同种类的食品交叉污染。
2. 食品加工和烹饪操作规范食品加工和烹饪操作规范是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
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食品加工和烹饪操作的卫生要求,如合理使用食品加工设备、规范操作过程、严格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等。
3. 食品供应和销售管理食品供应和销售管理是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的关键环节。
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应确保所供应和销售的食品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严禁销售过期食品和品质不合格的食品。
食堂安全卫生培训教材

食堂安全卫生培训教材
第3页 3
食堂安全卫生
案例:食堂厨师XXX,于1997年3月28日,做
早餐,蒸花卷时被烫伤右脚,脚皮坏, 作工伤处理。
食堂处处存在着热水、热油、
热气等,所以要求食堂工
作人员小心作业,预防烫
伤或烧伤
食堂安全卫生培训教材
第4页 4
食堂安全卫生
案例: 1.厨师XXX,于1999年4月17日做经理餐时,因为菜刀没放稳,刀从菜 板滑下砍伤其右手食指,血流不止,后缝了十一针,作工伤处理。 2.帮厨XXX在切瓜机打菜过程中,因为 操作失误,造成左手中指被切 断2公分,无名指轻伤。 3.XXX于年4月19日在取菜炒菜当中被玻璃瓶划伤左手,大出血,伤情 比较严重,送三和医院诊治。
食堂工作人员下班前,要 关好门窗,检验各类电源 开关、设备等。
食堂安全卫生培训教材
第8页 8
食堂安全卫生
食堂从业人员
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 检验;新参加工作和暂时参加工 作食堂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 验,取得健康证实后方可参加工 作
食堂安全卫生培训教材
第9页 9
食堂从业人员安全卫生
食堂从业人员应该经常保持个人卫生,在制作 和传递食品时必须将手洗净,穿戴清洁工作衣、 帽;在传递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须使用传递工 具;
语义:按照整改标准,导正秩序。
在5常法中定义:区分“要”与“不要”物,并将
不
要物去除。
(二)常整理
语义:快速整理。
在5常法中定义:将必要物品定位、定量放置
食堂安全卫生培训教材
好,便于拿取和放回,排除
“寻找”浪费。
第14页 14
食堂“5常法”开展
(三)常清洁 语义:清扫洁净。 在5常法中定义:彻底清理场所垃圾、污垢、异物、 使其洁净及轻易显现问题点,清扫即点检。
食堂卫生安全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
详细说明
培训目标
个人卫生
1、手部卫生:正确洗手步骤
2、个人清洁:穿着整洁、头发束起
3、健康状况:避免生病上班
确保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食品储存
1、温度控制:冷藏、冷冻食品的储存温度
2、储存期限:食品的保质期
3、交叉污染:避免食品交叉污染
确保食品安全储存
食品处理
1、食品加工:正确处理制加工时间
确保食品在处理过程中的安全
厨房清洁
1、清洁频率:定期清洁厨房设备和区域
2、清洁剂使用:正确使用清洁剂
3、垃圾处理:垃圾分类和处理
确保厨房环境的卫生
食堂设施维护
1、设施检查:定期检查厨房设备和设施
2、故障处理:及时报告和处理设备故障
3、设施保养:定期维护
确保食堂设施正常运转
食品安全法规
1、法规知识:掌握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2、实施标准:了解并遵守国家标准
3、违规处理:了解违规处理流程
确保食堂操作符合法规要求
应急处理
1、应急预案:熟悉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处理流程
2、应急联系人:了解紧急情况下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演练:进行应急演练
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今天,借这次学校工作会,就如何进一步搞好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杜绝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与各位老师校长一起相互学习讨论。
一、学校食堂管理注意事项
(一)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
1、原料采购索证(卫生许可证、检验或检疫合格证或化验单)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农副产品采购的卫生质量控制制度(如定点采购、合同供货、质量要求等);
2、库房管理(感官检查等入库验收登记、先进先出等)制度和岗位责任制;食品与化学物品(如杀虫剂、消毒剂、洗涤剂等有毒有害物品)的贮存制度;
3、食品添加剂(如色素、亚硝酸盐)使用与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4、粗加工管理、烹调加工管理、配餐管理、留样试尝制度、餐用具洗消保洁等各生产环节的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与岗位责任制;
5、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患病调离等卫生管理制度。
二、完善食堂的卫生设备、设施
消毒设施包括紫外线消毒、餐饮具热力消毒、加热保温设施、冷藏设施和餐具保洁设施。
三、食堂采购人员要注意的事项
1、采购食品时,必须确认食品生产经营者持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禁止向无有效食品卫生许可证的经营者购买食品。
2、采购畜禽肉类原料时,必须索取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
3、采购大宗定型包装食品时,必须索取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并保留相关的发票(收据)或进货单。
4、采购少量食品是要保留发票(收据)或进货单。
5、不得外购熟食。
四、禁止采购的食品
1、腐烂变质、酸败、污秽不洁、混的异物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
2、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
3、未经兽医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4、超过保质期的;
5、标签标识不完整的定型包装食品;
6、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五、食品加工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1、必须采用新鲜洁净的原料加工食品,所使用的调味品、食品添加剂和辅料必须符合卫生标准。
2、食品必须充分加热(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四季豆、青皮红肉鱼等必须确保煮熟煮透后才能出售。
3、禁止使用河豚鱼、发芽马铃薯和有毒的野生蘑菇等含有毒素的原料加工食品。
4、严禁加工和出售以猪内脏特别是猪肺、猪肝等原料制作的食品。
5、各类水池标识,肉类(水产品)洗涤池与蔬菜(果蔬)洗涤池分开使用。
6、蔬菜必须在流动的水浸泡30分钟后方可用于加工。
(防止农药残留量超标)
7、禁止在粗加工间内进行餐具的洗涤和消毒工作。
8、生熟要分开(包括食品、容器、用具等)
9、热菜储存温度要合适(10 ℃以下、60 ℃以上)。
10、禁止出售腐败变质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等可能影响健康的食品11、在无冷藏设备的情况下不得出售隔餐隔夜的剩余食品。
12、剩余食品的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13、冷藏食品(包括剩余食品)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处理后,方可继续出售,剩余食品应与新加工食品分开出售。
六、备餐和供餐卫生要求
1、操作前应清洗、消毒手部。
2、操作人员应认真检查待供应食品,发现有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供应。
3、操作时要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4、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5、加强食品卫生关键点的控制
时间:食品在烹任后至售出前一般不超过2个小时
温度:食品烧熟煮透的中心温度不低于70℃
七、食堂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要求
1、勤剪指甲、勤理头发、勤洗澡;
2、上岗时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把头发全部置于帽内,以免头发和皮屑混入食品中;
3、时刻保持手的清洁卫生,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接触食品前必须洗手;
4、不在工作场所吸烟,不面对食品打喷嚏或咳嗽等。
5、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6、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7、做好晨检工作,当观察到下列症状时,应规定暂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或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
(1),腹泻;(2)、手外伤、烫伤;(3)、皮肤湿疹、长疖子;(4)咽喉疼痛;(5)耳、眼、鼻溢液;(6)、发热、呕吐
八、食品留样管理要求
1、食堂设专门人员负责留样,具体做好食品留样工作。
2、当日供应的各种菜肴,每种取样100克留样,用专门留样的用具装好加盖放在冰箱冷藏室,留样48小时,并做好记录。
3、留样冰箱必须保持清洁,杜绝与避免污染留样。
4、留样的专用碗、盘等用具使用后要清洁、消毒,以备下次使用。
九、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要求
1、使用的品种、使用范围、使用量必须符合GB2760的规定。
2、不得用于掩盖食品腐败变质等缺陷。
3、不得使用非食用物质。
4、食品添加剂的保管和使用要做到专柜存放(要加锁)、专人保管、定量使用,不得使用亚硝酸盐。
5、食品添加剂台帐最好要单列。
十、常见食物中毒的分类及原因
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和物理性食物中
毒。
重点介绍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
1、食品原料变质。
2、食品没有烧熟煮透。
3、食品保管不妥,放置时间过长。
4、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5、吃不洁的生食水产品和生冷拌菜。
6、食品从业人员本身带菌。
十一、食物中营养成分及意义
食物中主要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
1、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组成成份,人体一切细胞组织都由蛋白质参予组成。
人体许多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都与蛋白质有关。
2、脂类是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成份,在维持细胞结构、功能中起重作用。
3、碳水化合物是机体重要组成物质,与机体某些营养的正常代谢关系密切,具有解毒作用。
十二、膳食中三大营养物质的来源和供给量
1、蛋白质食物来源主要有肉类;包括畜、禽、鱼类,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0%–20%,奶粉25%–27%;蛋类12%-14%;干豆类20%-24%。
其中,大豆含量最高。
一般蛋白质占热量儿童、青少年以12%-14%为宜。
2、膳食中脂类的来源包括烹调有油脂及食物本身含有的脂类;主要有猪油、肥肉、奶脂、蛋类及其制品,菜油、大豆油等植物油。
一般脂肪占热量每日摄入总热量的20%-25%。
儿童、青少年脂肪摄入量占每日总摄入热量25%-30%。
3、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谷类70%-75%,薯类20%-25%,根茎类、蔬菜、豆类50%-60%。
十三、与食物相关的疾病
1、碘缺乏:可引起甲状腺肿大、胎儿和新生儿期可引起呆小病。
食物来源:海产品、紫菜、海带、碘盐。
2、锌缺乏:最为影响的是生长迟缓、性成熟延迟、性机能减退、食欲不振、味觉迟钝、皮肤不易愈合、易感染等。
食物来源:牡蛎最高、畜禽肉、蛋黄、鱼类及其它海产品、豆类及谷类。
3、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暗适应能力下降、夜盲及干眼病;皮肤粗糙、干燥;生长发育受阻、影响骨骼发育等。
食物来源:谷类胡萝卜素;动物性食物。
4、维生素D缺乏:产生佝偻病;成人产生骨软化症。
食物来源:(1)多晒太阳;(2)、多摄入海鱼(动物肝、蛋黄、鱼肝油)。
5、维生素B1缺乏:典型就是脚气病。
食物来源:动物内脏、肉类、豆类、花生、粮谷类是B1的主要来源。
6、维生素B2缺乏:主要表现在眼、口腔、皮肤炎症反应。
如眼充血、口角炎等。
食物来源:广泛存在于植物与动物中,大豆及各种绿叶菜。
7、维生素C缺乏:早期症状倦怠、疲乏、急躁、呼吸急促。
易出血、伤口愈合不良、易骨折等。
食物来源:新鲜蔬菜与水果、野生刺梨、猕猴桃、酸枣等尤其丰富。
二0一0年八月
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1、保持厨房环境和就餐用具的清洁卫生。
2、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和食品原料。
切勿购买和食用腐败变质、过期和来源
不明的食品,切勿食用发芽马铃薯、野生蘑菇、河豚鱼等含有或可能含有有毒有
害物质的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
3、蔬菜按一洗二浸三烫四炒的顺序操作处理。
4、肉及家禽在冷冻之前按食用量分切,烹调前充分解冻。
5、彻底加热食品,特别是肉、奶、蛋及其制品,四季豆、芸豆角、豆浆等应烧
熟煮透。
6、烹调后的食品应在2小时内食用。
7、妥善贮存食品。
食品贮存在密封容器内,生、熟食品分开存放,新鲜食物和剩余食物不要混放。
提前做好的食品和需要保存的剩余食品存放在高于60摄氏度或低于10摄氏度的条件下。
8、经冷藏保存的熟食和剩余食品及外购的熟肉制品,食用前应彻底加热,食物中心温度须达到70摄氏度,并至少维持2分钟。
9、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严把“病从口入”关,勤洗手、不喝生水。
10、生吃瓜果要洗净。
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11、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点和卫生条件差的饮食店。
12、在商店购买食品、饮料,要特别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购买、食饮过期食品饮料。